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总结(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编制全省区域劳动力转移规划工作调研的通知》(XXX 号)精神,我局高度重视,认真按照通知的要求,对我县劳动力资源和产业
发展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作了总结,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劳动力资源和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XX 县位于广东省的西北部,既是山区县又是革命老区,全县人口XX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XX 万人,农村劳动力约XX 万人。
由于地理条件等方面的影响,我县工业发展相对滞后,我县富余农村劳动力向来有外出打工的习惯,目前外出务工的人员有XX 万。
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并在招商引资方面大下功夫,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外出务工大军出现了大幅回流现象。
据统计,目前我县xx 万农村劳动力中,在农村从事农
业发展的有xx 万人,在县内从事二三产业的有xx 万人,外出务工的有xx 万人,16-23 周岁在校读书学生xx 万人,可转移农村劳动力资源约xx 万人。
我县的农村劳动力中,16-40 周岁的青壮年约有xx 万人,约占总农村劳动力的xx% ,其中男性约xx 万人,女性约xx 万人;
文化程度,以初中水平居多,约占xx% ,高中
或中专水平的约占xx% ,大专以上学历的约占xx% ;农村劳动力普遍拥有农业种植技能或掌握一些初级的职业技能知识,技能素质还处于较低水平。
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成效和措施
一直以来,我县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坚持把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抓紧抓好,特别近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双转移”战略决策以后,我县把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积极的措施,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08 年以来,我县共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xx 期,职业技能培训xx 人,其中农村劳动力培训xx 人,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xx 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xx 人,创业培训xx 人。
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xx 人,其中组织劳务输出xx 人,就地就近就业xx 人。
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过程中,我们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一)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我县始终坚持把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一是加强了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领导,各镇政府充实加强了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领导,配备专职人员,形成了层层有人抓、有人管的工作局面。
二是县政府与各镇政府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每年将培训转移就业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镇,工作职责落实到人。
三是确保就业培训资金到位,县财政在运作非常困难地情况下,每年为劳动力转移工作安排工作和办公经费,以保证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建立定期听
取劳动力转移工作情况汇报制度,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五是认真落实国家、省、
市有关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解决他们的后顾之
忧,保护外出务工农民土地权利。
(二)典型引路,开展广泛宣传。
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中,我们注重运用典型表率作用,采取抓点带面、典型引路,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政策宣传,启发农民劳务创收致富,并积极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宣传农民外出务工相关知识,宣传典型事迹和农民劳务经济收入,启发教育农民,动员农民转移就业,增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强化培训,提高技能素质。
认真贯彻省、市“双转移”战略,紧紧围绕提高技能培训质量和效果,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县培训中心根据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培训活动,组织开展适合产业转移需求和实用型技能培训班,分期分批对不同层次的劳动者进行培训,对农村劳动力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充分利用县内社会办学力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认真组织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
加强企校双方合作,联合举办培训班,以工学结合的形式开展培训,提高劳动者
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满足企业的需求。
(四)强化服务,搭建就业平台。
一是设立就业服务大厅,提高服务效率。
我县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大厅设立一站式的服务窗口,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用工登记、招聘信
息发布、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等就业服务,并认真组织开展各类就
业活动。
搭建良好的就业服务平台,为各类城乡劳动者开展送岗位、送技能、送政策等活动。
积极举办各类劳务招聘会,促进劳动力供需对接,促进我县农村劳动力的劳务输出。
(五)夯实基础,完善服务体系。
为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我县切实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和各镇劳动保障基层平台建设工作,人力资源社会市场设立招聘服务大厅,配备电子大屏幕、计算机、桌椅等设备设施,方便举办人才洽谈会。
各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建设按照“六到位” 、“八统一”的要求,配备了办公设备设施,落实了工作人员,积极对农村劳动者开展就业服务工作。
建立了村级劳动保障助理员制度,聘请各村支书担任村级的劳动保障助理员,负责协助开展就业工作从而把就业服务延伸各镇村委,初步在全县形成了县、镇、村的就业服务网络。
三、主要工作亮点
(一)结合产业特点抓特色培训。
注重结合本地竹资源产业的发展,根据本地企业的需求抓好竹技能人才的培养。
积极探索竹子专项能力培训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聘请县竹子协会的专家自
编培训教材、课程、考试试卷,开发了竹家具、花签(香骨)、竹器编织等专项能力考核规范,大力开展竹子深加工专项技能培训。
2008 年以来,我县共举办竹子加工类技能培训班7 期,累计培训竹子加工技能劳动者350 多人,为本县竹子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二)整合资源,夯实技能培训基础。
为了加强技能培训基础,改善技能培训效果,提高培训质量,2010 年,我县结合工作实际,整合了县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进修学校教育培训的资源,建立了一个集酒店餐饮、酒店客房、家电维修,计算机、电工、多媒体教学室等六大功能实训室于一体,年培训劳动者3000 多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实训基地”,为农村劳动力搭起了一个良好的技能培训实训平台,大大提高了职业技能培训的规模和档次。
(三)大力组织“送培训下乡”活动。
为充分激发农村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我县积极创新培训工作机制,加强技校合作,与广州江南技工学校和市高级技工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借助技校良好的师资和先进的教学设备设施组织培训,以各镇初级中学为培训据点,充分利用中学的教学培训资源,大力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把培训班送到农村,送到农民家“门口” ,大大方便了农村劳动者参加培训学习。
认真抓好新生农村劳动力的劳动预备培训,每年针对在校的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培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总结(二)
**县** 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示范县工作总结
为了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充分发挥我县作为自治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的作用,挖掘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潜力,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形
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的良性循环,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打造成我县的支柱产业。
** 年我们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针对农民工返乡的现状,制定了** 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积极开展组织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工作。
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人数10280 人,组织农村劳动力参加引导性培训12640 人和职业技能培训4608 人,取得职业技术等级证书2260 人,其中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216 人,完成了上级下达的转移培训任务,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转移就业质量
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把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列为** 年的首要工作,继续发挥县就业服务中心、县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的作用,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以输出具有一定技能、能尽快适应各类企业用工需要的劳动者
县就业服务中心积极开展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做到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地开展工作,积极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
适应能力,特别是加强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我们除了及时掌握农民工返乡动态,积极做好农民工就业引导服务,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培训的专业有针织机操作工、电动缝纫工、商品营业员、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计算机操作员、建筑混凝土工、钢筋工、砌筑工、摩托车维修工、电工、电焊和SYB 创业培训。
除了组织
农民工集中到县城培训之外,还考虑到农民的实际困难,通过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组织在当地培训。
为了保证培训质量,开办培训班前,都及时制定教学计划,设定好学时并选派专业技术水平过硬、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对学员采取签到制,严格按理论与实际操作的课时要求进行培训。
农民工培训后经过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合格者,发给了职业资格证或特种作业证,为他们外出转移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增加就业的重要举措,**年,我县着重抓了创业培训工作,全年开展了SYB创业培训班4期8班, 培训人数158 人。
许多学员经培训后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其中同古镇四合村的岑昌庭从广东惠州市返乡后,申请办理了《返乡农民工优惠证》,通过自身努力,于09 年11 月开办了“钟山县同古镇富丽华电子加工厂” ,还聘用了返乡农民工15 人。
类似岑昌庭的情况还有很多。
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了开展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根据用工需要增设
了数控机床专业的培训,禾I」用学校的师资和教学实习资源的优势,以及教育部门管理的有利条件,开展针对自然增长农村劳动力的短期技能培训,培训后送入厂就业。
经培训后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比较高,深受用工企业的青睐
我县还利用到钟山投资办厂的外资企业进行农民工培训,针对要求就地转移
就业的农民工。
我县安排用工企业开展定向培训,这
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一方面满足了企业在县内投资的用工需求,还可以经培训后向他们在广东经济发达地区的总厂输送熟练工人。
二、健全县乡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基层劳动保障机构
县就业服务中心继续搞好县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作,在现有场地基础上,不断完善设施建设,增加硬软件的投入,配备高素质、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充实职业介绍工作队伍。
完善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进一步加大对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建设的投入,实现县人力资源市场与市人力资源市场的信息联网、实时共享,方便农村劳动力查询就业信息、登记求职、参加社会保险、参加劳动保障事务代理。
使广大农村劳动者随时了解和查询用工信息,及时掌握适合自己的工作与岗位,保证农民工经培训后能按时转移就业。
完善和提高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服务功能,进一步落实机构、人员、场地、设备、经费、工作“六到位”。
对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工作人员加强政策业务的培训,增强他们的素质和执行政策的水平,组织所有工作人员参加了劳动保障协理员的培训。
县就业服务中心组织了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所长或工作人员到广东的外资企业考察了企业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了解到了企业的真实具体情况,为有组织地输出劳动力了解到了第一手资料。
三、发挥社会力量作用,改善劳务输出服务
为了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特别是返乡农民工的再转移就业,我们精心组织,充分调动和发挥部门各自优势,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广泛宣传,按照“政府扶持、整合资源、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克服困难,想方设法,为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务工提供岗位,多举措、多渠道促进返乡农
民工再就业。
通过利用广播、电视台、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对返乡农民工就业创
业有关优惠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增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和创业的信心。
组织邀请20 多家当地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下到乡镇集市开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进村入户宣传政府有关创业、就业优惠政策,积极发布企业用工信息,现场招聘员工,实现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和满足当地企业用工需求的良性互动,有效解决了农民找工和企业招工“两难”问题。
至**年12 月,已在钟山县城、清塘镇、凤翔镇、珊瑚镇、公安镇等举办14 场次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
据统计,专场招聘会进场应聘人数达17750 人,发放宣传资料23720 份,共发布空岗信息5610 条,达成就业意向3360 人,其中1840 人已经在当地企业实现就业。
我县由人事劳动、农业、财政、教育、科技、建设等部门组成了联席会议,定期研究落实组织劳务输出的有关工作,由过去劳动部门的单一组织输出,转变为多部门的配合,组成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开展的格局。
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工作责任状,把农民工培训和转移就业的任务分解到各乡镇,纳入双文明建设岗位责任目标。
为了充分发挥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基层工作作用,在各个村委均落实1-2 名村干部作为乡镇劳动保障协管员,上传下达及时将用工信息向农户宣传,形成一个政府统筹、部门协作、上下衔接、高效运行的劳务输出组织网络。
同时以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商局、公安局、共青团、妇联、总工会为成员单位,成立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维权领导小组,切实维护好我县农民工的各项合法权益,保证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我县还做好了跟踪服务工作,积极加强与用工企业以及外出务工人员的联系,确保组织输送后务工人员稳定就业。
四、扶持民工返乡创业,建立良性互动机制
我县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中,注重和外商接触,介绍我县的劳动力资源情况和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吸引外商到我县投资办厂,仅县劳动部门就成功引进了两家港资企业到我县投资办厂,提供就业岗位800 多个。
以劳务输出为契机开展招商引资,是促进农民工就地转移就业的新途径,无疑更能发展当地的经济,减少外出成本,增加劳务收入。
因此,我县出台优惠政策,以外商同样的待遇扶持民工返乡创业,激励外出务工人员以就业为手段,以创业为目的,把他们长期在外务工学到的技术和先进的理念带回家乡,创办自己的企业。
通过认真贯彻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V 广西壮族自治区返乡农民工优惠证发放管理办法>的通知》(桂劳社发]**] 78号)文件精神,做好
发放《返乡农民工优惠证》的工作,引导和促进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创业,在创
业场地、税收优惠、金融信贷、就业扶持政策、创业服务等方面鼓励和扶持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条件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规模种植、养殖业,兴办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
全年已办理发放《返乡农民工优惠证》5072 本,实现创业(含规模种养殖)的农民工人数达1316 人,接受培训、创业、税收、信贷、就业扶持政策等方面服务咨询8960 人次。
我县**镇以针织业为龙头兴办了35 家针织厂,清塘镇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办了玩具厂,为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提供了2000 多个工作岗位,使部分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实现了转移就业,特别是大龄农村劳动力和有家庭拖累农民工就近就地解决转移就业问题,从而形成一条链条式的良性互动的劳务输出模式和有组织有规模多元化的劳务输出格局,扩大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总结(三)
总结经验开拓思路
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新局面
2010 年12 月,尤溪县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
一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示范工作的总体要求,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衡量,不断创新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模式,全县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并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011 年,全县共组织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3461 人,完成职业技能鉴定3567 人,实现转移就业5221 人,农民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1% 。
现将我县2011 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工作运行机制,形成齐抓共管良好格局
县委、县政府为营造良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坚持“四轮驱动”(即领导推动、部门联动、上下互动、典型带动)。
“领导推动”即成立以县长任组长,分管劳动保障副县长任副组长的“尤溪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及“尤溪县统筹城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尤溪县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等领导机构,主要领导亲自理思路、定对策、拿措施。
年初县委、县政府以责任状的形式向各乡镇下达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的目标和任务,并列入县委、县政府年度责任目标考评,县劳动保
障部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定期通报,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部门联动”即劳动保障、
财政、农办、尤溪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核心部门组成相关“领导小组办公室” 并挂靠劳动保障局,整合资源,统筹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
各部门发挥各自优势,共同配合。
“上下互动”即建立县、乡镇、村三级组织网络,形成了业务有指导、有反馈,信息有上报、有传递,工作有部署、有落实,上下贯通,全面互动;“典型带动”即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先进典型、实现自主创业致富的事迹,达到“要农民转移就业”到“农民要转移就业” ,在全县营造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增强全县就业承载能力
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发展县域经济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发展经济带动就业。
一是努力打造区域用工集聚地。
今年来,县委、县政府抓住海西建设契机,把尤溪定位成“海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区”和“海西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县” 重点围绕尤溪县纺织、矿业、林产、食品加工、鞋业、水电等支柱产业,强化产业、就业政策运用,丰富产业内容,加快产业集聚步伐。
今年以来,全县已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 家,新增用工岗位2300 个;明年开春预计全县还将新增工业用工需求3000 人以上,充分满足了县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需要。
二是发挥农业龙头产业带动效应。
在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尤溪县充分利用“两叶两柑两竹一油一稻”八大农业特色产业优势,积极鼓励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劳动力,开展农业特色产业种植、农副产品深加工创业活动。
许多农村劳动力依托全
县162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到生猪养殖、金柑种植、芦柑种植、竹业种植、油茶种植等农业主导产业中,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渠道进一步拓宽。
三是制
订完善招用工政策。
为促进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解决县内企业用工不足矛盾,我县建立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机制。
对外来务工人员“以工带工” 介绍外来劳动力到我县工业企业就业的、劳务协作地区组织劳务人员来我县工业企业就业的予以奖励并给予相应补贴,为本县及周边乃至其他县、市的农村劳动
力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三、巩固平台建设成果,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围绕“整合资源、构筑平台、统筹城乡、强化保障、整体推进”的思路,巩固我县劳动保障“三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成果,不断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
一是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基层组织建设力度。
在全面实现乡镇劳动保障所“六到位”和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四到位”的基础上,促进基层就业服务人员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水准再上新档次,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二是进一步夯实就业管理基础。
坚持乡镇劳动保障协管员例会制度,督促协管员全面掌握本村(社区)的劳动力资源状况,对台账进行动态管理、及时上报。
今年来,我县还围绕部级系统建设,推广使用农村劳动力转移示范县信息监测各级组织系统,并规范管理、按章操作,确保监测系统正常动作,有效提高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管理效率。
三是进一步提升基层劳动保障队伍能力。
经常举办各类劳动保障政策培训班,组织村级劳动保障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