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知识)浅谈虚拟经济最全版

合集下载

浅谈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

浅谈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

浅谈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一、虚拟经济的定义及其作用虚拟经济是指由信息技术实现的虚拟市场的经济行为。

它是数字化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对现实世界的经济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提供信息技术支持的虚拟平台,虚拟经济为各种服务和商品交易提供了便利的途径,而且它还为经济活动提供了众多的数据和信息。

虚拟经济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尤其是在改变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

与传统经济体相比,虚拟经济有很多优越性,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快创新速度等。

二、虚拟经济的风险和挑战尽管虚拟经济具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风险和挑战。

首先,虚拟经济的“虚拟性”意味着它的价值和稳定性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其次,虚拟经济也面临着资产泡沫和金融危机等风险,这更加需要我们警惕。

虚拟经济的创新性和速度正在颠覆传统经济体的规则。

如果虚拟经济的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则可能对现实世界的经济形成不利的影响。

三、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的关系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之间存在很大的相互联系。

首先,虚拟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投机行为容易导致资产泡沫,这与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投机行为类似。

其次,虚拟经济的严重不平衡以及超级富豪垄断经济资源的现象,也与现实经济体在金融危机中遭遇的颠覆类似。

笔者认为,虚拟经济和现实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使得将二者分开分析变得不可行。

更为重要的是,对虚拟经济的理解将有助于我们对金融危机所生的问题进行更为全面的认识。

四、应对虚拟经济的金融危机策略虚拟经济的金融危机虽然可能性不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应该为此采取行动。

在应对虚拟经济的金融危机时,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出发:(1)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市场风险。

(2)提高公众对虚拟经济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他们对经济变化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3)加强跨界合作,共同应对区域金融危机和经济风险。

五、虚拟经济和现实经济的融合虚拟经济和现实经济的融合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虚拟经济通过数据和信息加速了现实经济的活动速度,而现实经济则为虚拟经济中的服务和商品提供了物质结构基础。

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

近几十年来,尤其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迅速膨胀起来的金融资产和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给整个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活力。

虚拟经济作为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概念是社会分工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和实体经济这两种经济形态构成了现代经济体系的新格局。

虚拟经济在聚集社会资金、分散企业经营风险、扩大国民经济规模、增加社会就业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虚拟经济这柄双刃剑一方面使资源得到更有效地配置,促进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它的内在不稳定性又蕴藏着巨大的风险。

它的过度发展不仅会扭曲资源配置方式,降低资源配置效率,而且还可能会演变成泡沫经济甚至酿成金融危机,历史上数次金融经济危机(比如远至欧洲货币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货币危机等)即是证明。

因此,深入研究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及其运行规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健康、平稳、快速的发展将显得尤为必要。

基于此,本文旨在通过探究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内在关系,希望能以此为政策层面调控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方向。

一、本文的研究视角本文将立足于我国资本市场来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

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资本市场作为虚拟经济最主要的组织形态,它涵盖了虚拟经济所有的主要特征,是虚拟经济系统中发展最为成熟的部分,也是其它虚拟经济形态运行的基础。

二是资本市场的发展主导着虚拟经济的发展,对带动虚拟经济步入发展阶段、推动虚拟经济高速增长、规定虚拟经济未来发展方向都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

二、本文的主要内容第一章为导论部分。

首先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然后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主要特色。

第二章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的理论概述。

界定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内涵、虚拟经济的特征;从能动性以及内在联系方面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为论文的核心内容,共分四个部分。

首先对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其次,对两者在总量方面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再次,从部门构成也即是两者的结构方面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关系进行了进一步探索;最后,利用虚拟经济理论已有的研究成果,在货币循环流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进行了重新估算,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更深入的刻画。

论虚拟经济的特征

论虚拟经济的特征

论虚拟经济的特征论虚拟经济的特征与实体经济相比,虚拟经济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信用性、高度流动性、高投机性和脆弱性。

一、信用性虚拟经济的信用性根源于虚拟资本的信用特征。

首先是货币的信用特征。

从货币的演变看,最初的商品货币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信用特征,因为它本身具有实际价值,就几乎不需要事先的承诺,商品货币具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纸币出现后,由于其没有实际的使用价值,就要完全依赖于一种相互承诺和信任或者国家的法定。

20世纪30年代,由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接踵而至,各主要经济国家先后被迫脱离金本位和银本位,所发行的纸币不能再兑换金属货币,信用货币于是应运而生。

信用货币是一种金融索取权,它构成了所有发行存款机构的总负债。

这些金融索取权并没有商品货币或纸币的流动性特点,它并不代表即时的购买力,也不是完全可接受,它有信用风险,要支付利息。

也就是说,无论是商品货币、纸币还是纯粹的信用货币,都要以信用为基础。

其区别在于:货币本身越是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它所需的信用方面的要求就越弱;而货币本身越是没有实际的使用价值,它就越需要凭借人们的信任,凭借制度的规定,即信用方面的支持(如纸币,电子货币)。

随着经济发展,就其形态讲,货币的虚拟化色彩越来越浓重,就其本质讲,货币的信用特征越来越显著。

其次,各种虚拟资本体现着不同形式的信用关系。

几乎所有的虚拟资本都体现不同形式的信用关系。

比如,纸币(或信用货币)体现着政府信用,银行券是银行信用的表现形式,商业票据体现着企业信用。

由于同一笔货币资本可以反复使用而产生虚拟资本,可以认为这些虚拟资本实际上是货币虚拟化,是在信用流通替代货币流通意义上的虚拟资本。

虽然这些虚拟资本通过金融创新又以新的形式出现,但各种金融衍生产品本质上都体现着信用关系。

当前迅速发展的信用衍生产品本身就是“信用”的一种衍生形式。

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整个虚拟经济体系就是靠一种信用而存在。

虚拟资本虽然没有实际价值,但人们还是接受它,还会参与虚拟经济活动;这完全出于人们的信任,即相信这些符号背后的支撑因素,相信虚拟资本只是实物的代表,而虚拟资本与实物之间的转换又是完全有制度保障的。

关于虚拟经济的几点看法

关于虚拟经济的几点看法
一H一
从历史 上看 , 经 济只有 发展 到一 定 阶段 , 才会 出 现货 币 这种 经济 现象 。 货 币 的出现 对经 济有 两 方面 的作 用 。 首先 是 对 实 体 经 济 的发 展 有 促 进 作用 , 其 主要体现 就是 , 它解 决 了储 蓄 和投 资 的跨时 期 配 置 问题 。 我 们知 道 , 资 源 的配 置是 经 济 学 研 究 的永 恒 主 题。 所谓 资源 配置 , 有时 间 配置、 空 间配置 的分 别 ; 货 币 的产 生 就 解 决 了资 源 的跨 时 间 配 置 。 如 果 经济 中没 有货 币 , 全 社会 就 不 可能 有 跨 时 期 的储 蓄 和投资 , 因为每 一个 经济 主 体的 当期 储蓄都 必 须 而 且 也 只能转 化 为 当期 的投 资 , 并 且 , 这种 转化 只 能局 限在同一个经济主 体上 。 货币 的出 现 , 改变 了这 种 状况 。 生产者今年生 产 的东 西 没 有 消 费 完 , 他 可 以 将 之卖 出 , 从而 用 货 币 的形 式 保 有 其 储 蓄 。 到 了 第 二 年 , 若有 必要 , 该生产 者就 可 以将 这笔 上期储蓄 的 货币支用 出 去 , 其当年的支 出就 会超 出当年 的收 入 。
基于上述认 识 , 本文着 重讨论货 币金融体 系 的演 化 , 并探讨其中的虚拟因素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利弊。
对 于一 个 以 分 工 为基 础 的 经 济社 会来 说 , 交 易
和信息是 两个 发 挥决 定 作用 的经 济因 素。 因为 , 所 谓社 会分工 , 其 内在 的涵 义 就 是 生产 者并 不 消 费 自 己 的劳 动产物 , 他 们必 须 通 过 交 易 才 能 满足 自己 多 样化 的需 求 。 信 息 也 为 经 济发 展 不 可 或 缺 , 因 为交 易 必须 有信 息 ; 而且 向前 追溯 , 创造 交 易产 品 的生产 也 离不 开信息 。 然 而 , 在 目前 的科 技条 件下 , 人类 社 会 还不 可能 无成 本地 取得 、 分 配 和使用 信息 , 交 易 的 成本 也 不可 能为 零 。 因此 , 在 社 会 分 工 体系 中分离 出若 干部 门 , 专业 化 地 去 收 集 、 处 理 和 分 配 信 息 , 专 业化 地去 从事 交 易 或媒 介 交 易 , 是 一 种 提 高经 济 效 率的社会 进 步 。

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

我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年形成的净储蓄绝对额也名列前茅,但是国内不少产业和地区资金短缺。缺少足够的对接机制,是造成这份“尴尬”的主要原因。只有通过金融创新,推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融资方式的多样化,才能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领域。例如,发展股本融资和产业基金可以强化对经济主体的约束机制,为机构和富裕居民开辟新的投资渠道;债券融资也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是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之一,但在我国发展却还非常滞后。
商品期货近年来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自身也获得了快速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存在创新不足、金融工具少、定价能力弱、在国际价格体系中缺乏话语权等问题,尤其是我国作为消费大国的原油等,依然没有相应的期货品种。合理利用期货与金融衍生品市场,是增强我国实体经济和金融行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选择。
在银行如何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方面,郭田勇认为,有两点很关键,一方面,应打破国有商业银行及大型银行的相对垄断局面,降低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进一步开放市场。另一方面,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这二者应该是并行的关系。假如利率没有市场化,只是把金融机构、银行的准入门槛大幅度降低,高利率会吸引大量社会资金进入,这也会出问题。如果仅仅是利率市场化了,但金融准入门槛没有降,则可能因为整个行业的相对垄断状态,贷款利率不降反升。
近期受到热议的高收益债券,就有望为中小企业开辟一条新融资渠道。高收益债券通常由信用等级较低或盈利记录较差的公司发行,利息比较高,但投资风险也高于投资其他债券。对于那些中小企业而言,高收益债券门槛低,限制条件少,是更符合其特点的融资工具。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高收益债券能够填补国内债券空白,中小企业多了一个融资手段,券商和评级机构多了一个创新品种,还将间接挤压民间借贷的市场份额。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创业投资兴起以前,是企业跑银行、跑政府部门寻求支持,现在是创投资金在全国各个角落寻找投资项目。而且,在共同利益驱动下,银行、创投机构、保荐机构、信用担保机构共同建立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联盟,还有一些银行推出融合了信贷服务和股权投资服务的业务。以资本市场为纽带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浅析虚拟经济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浅析虚拟经济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浅析虚拟经济现状及其发展策略虚拟经济,即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新型媒体构建的一种虚拟经济形态,是一个以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为基础的经济体系。

在虚拟经济中,数字商品和服务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日益增强。

虚拟经济的现状1. 虚拟商品的迅速增长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商品数量迅速增长,体现了虚拟经济的重要性。

虚拟商品包括电子书、虚拟游戏道具、虚拟货币、数字音乐、在线视频、数字艺术品等。

2. 数字技术的不断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虚拟经济的发展。

数字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更加便捷,在线支付和应用程序也不断完善,为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 虚拟网络经济已成为现实虚拟经济在全球经济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

互联网上的在线购物、虚拟商品交易、数字支付和金融服务等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令虚拟网络经济实现了快速上升。

虚拟经济的发展策略1. 推动数字技术的发展发展虚拟经济必须依靠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政府应加强对数字技术和相关领域的研发,推广数字技术的应用,培育数字化产业和市场,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2. 完善政策法规对于虚拟经济市场的管理,政府应加强监管,实行合规操作,编制相关规定和法规,促使市场健康发展。

此外,政府应当鼓励行业自主开发,提高虚拟经济整体的创新水平。

3. 加强安全保障虚拟经济发展关键在于用户信任。

因此,政府应加强对用户信息和交易安全的保障,保护消费者利益,提高用户体验、信任和忠诚度,从而使虚拟经济健康发展。

4. 加强国际合作虚拟经济具有全球性,需要各方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规范。

针对虚拟经济的交易行为和监管规定尚不规范的情况下,推进行业国际化合作,促使虚拟经济走向合理化、规范化,为市场发展创造健康的环境。

总的来说,虚拟经济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

在这个新的经济格局下,政府应该加强监管、鼓励行业自主开发和进行规范化运营,推动虚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理论、经济学目录• 虚拟经济概念• 虚拟经济的特征• 虚拟经济的特性• 虚拟经济利与弊• 如何应对虚拟经济的发展与挑战• 促进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的对策虚拟经济(Virtual Economy)虚拟经济概念“虚拟经济”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个新词语。

目前国内对虚拟经济的研究方兴未艾,还处在百家争鸣的阶段。

现在关于…虚拟经济‟的提法比较乱”,大体上来说,可以归纳为4种说法。

第一种理解:成思危的定义成思危的定义是:“虚拟经济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

关于“循环运动”,成思危说:当前,虚拟经济的循环就是在金融市场上,先通过交换,把钱换为借据、股票、债券;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再通过交换把借据、股票、债券再变回钱,直接以钱生钱。

这个说法的要点有三个:一是用“虚拟资本”做定义项;二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三是“在金融市场上”实现。

这种说法影响最大。

这并不因为成思危是全国人大的副委员长,也不仅因为他是著名的经济学家,而是因为他是目前国内对虚拟经济研究的权威专家、领军人物。

他还是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的名誉主任。

该中心是国内第一家以“虚拟经济”命名的专业研究机构。

理解与此比较相似、接近的,除了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刘骏民教授,还有经济学家李晓西、华东师范大学的潘英丽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李羽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的姜秀谦、南京经济学院的陶文庆等。

第二种理解:涵盖金融业的概念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王国刚认为,在经济运行中,“虚拟经济”是用于描述以票券方式持有权益并交易权益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概念。

在现代经济中,它主要指金融业。

虚拟经济不仅包括证券业、资本市场,也不仅包括货币市场,而且包括银行业、外汇市场等,是一个涵盖金融业的概念。

经济专家李剑阁,用“经济符号”、“符号经济”表述“虚拟经济”,实际上也是这种看法。

全面解读“虚拟经济”

全面解读“虚拟经济”

全面解读“虚拟经济”
易洪
【期刊名称】《经济工作导刊》
【年(卷),期】2003(000)010
【摘要】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这是首次在党的报告中出现“虚拟经济”的概念。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先生呼吁,中国要重视“虚拟经济”的发展。

他认为,“以钱生钱”的“虚拟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十分重要。

一、“虚拟经济”的核心内涵“虚拟经济”最为普遍的解释,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

其实“虚拟经济”并不虚。

【总页数】3页(P16-18)
【作者】易洪
【作者单位】杭州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5
【相关文献】
1.网络游戏中的虚拟经济解读 [J], 雷莎莎
2.从文化、意识形态到制文化权: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政治经济学解读(II) [J], 关永强;张丽
3.回归失落的传统: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政治经济学解读(Ⅰ) [J], 关永强;张丽
4.论虚拟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测度——三变量模型解读中国增长数据之矛盾
[J], 毛善成
5.美国次贷危机的虚拟经济理论解读 [J], 季小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虚拟经济问题探讨

虚拟经济问题探讨

提 高整个经济的运行 效率 ,有助于提高社会 资本的配置效率,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但虚拟经济也易引发泡沫经济、金融危机。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 实体经济的关系。
【关键 词 】 虚拟 经 济 ;实体 经 济
关 于虚 拟经 济 的 界 定 隔 开 的 两 个 经 济 系 统 ,金 融 市 场 货 币 市 场 证 券 市 场 是 两 种 经 济 目前国 内学术 界对虚拟经 济有不 同的表述 。刘 骏 民在 《 从 系 统 的 基 础 条 件 。 实 体 经 济 是 以生 产 为 中 心 的经 济 运 行 系 统 。 虚 拟 资 本 到 虚 拟 经 济 》 一 书 中 对 虚 拟 经 济 实 际 有 三 种 表 述 , 在 实 体 经 济 是 用 货 币 资本 通 过 市场 去雇 用 工 人 买 原 料 购 机 器 建 前 言 部 分 刘 俊 民 先 生 提 到 “ 拟 经 济 ( it t o s c n m c ) 厂 房 然 后 通 过 生产 制 造 出产 品 ,产 品通 过 市场 交换 变成 货 币 。 虚 F c i iu E o o i s 的概 念 可 分 为 广 义 和 狭 义 两 种 。 广 义 虚 拟 经 济 足 除 物 质 生 产 活 用 公 式 可 表 示 为 :G P w G ,其 中 G 示 货 币资 本 ,P 示 — — — ’ 表 表 动 及 其 有 关 的一 切 劳 务 以外 的 所 有 的 经 济 活 动 ,包 括 体 育 、 文 生 产 过 程 , w 示 商 品 资 本 ,G 表 ’表 示 更 多 的货 币 。 实 体 经 济 运 艺 、银 行 、 保 险 、其 他 金 融 机 构 的 活 动 、 房 地 产 ( 去 建 筑 业 行 中的表 现形式 是实物资本 。虚拟经济 是 以有价证 券 ( 除 股票 , 创造 的产值 )、教育 、广告业 等等 。狭义 的虚拟经 济仅指所 有 债 券 外 汇 等 )买 卖 为 中 心 的 经 济 运 行 系 统 。 相 对 于 实 体 它 是 的金 融 活 动 和 房 地 产 业 。 ”成 思 危 先 生 认 为 , 虚 拟 经 济 是 指 与 种 符 号 , 买 卖 的 也 是 一 种 符 号 ( 券 ) 。符 号 的 价 值 或 价 格 证 虽 然 最 终 是 由其 对 应 的实 体 决 定 的 ,但 它 已相 对 实 体 有 自己 的 虚拟 资本 以金融系 统为主要依 托的循环运 动有关 的经济活动 , 简 单 地 说 就 是 直 接 以 钱 生 钱 的 活 动 。虚 拟 经 济 大 体 上 有 三 种 范 独立性 ,并且其价 格很少 能反映其相对 实体 的真 实价值 。它 的 畴 :一 是 指 证 券 、 期 货 、 期 权 等 虚 拟 资 本 的 交 易 活 动 ; 二 是 指 价 格 基 本 是 由虚 拟 经 济 体 系 运 行 状 况 决 定 的 ,有 时 会 完 全 脱 离 以信 息 技 术 为 工 具 所 进 行 的经 济 活 动 ( it a c n m c ) 也 实 体 经 济 的 真 实 情 况 。虚 拟 经 济 运 行 中 的 表 现 形 式 是 虚 拟 资 本 Vr ulEoo is, 有 称 之 为 数 字 经 济 或 信 息 经 济 ; 三 是 指 用 计 算 机 模 拟 的 可 视 化 ( 以 有 价 证 券 形 式 表 现 的 资 本 ) 。其 运 行 方 式 可 用 公 式 表 现 是 经 济 活 动 (iu l c n m c ) 并 且 三 种 范 畴 之 间 存 在 着 一 定 为 :G s G ,其 中G 示 货 币资 本 , s 示 证 券 ,G V s a E o o i s 。 — — ’ 表 表 ’表 示 更 的联系 。李晓西认 为,虚拟经 济是指相对 独立于实体 经济之外 多 的 货 币 。 第 二 , 要 从 虚 拟 经 济 和 虚 拟 资 本 金 融 资 本 的 关 系 的虚拟 资本 的持有和 交易活动 。而虚拟 资本是市场 经济 中信用 角 度 定 义 虚 拟 经 济 。 第 三 , 从 历 史 的 角 度 看 ,虚 拟 经 济 是 市 场 经济 高度发达状态 下产生 的一种经济 形式 。它形成 的前提条件 制度和 货 币资本化 的产物 ,包 括银行信贷 信用如期 票和汇票 , 有 价证 券如 股 票和债 券 ,产 权 、物 权及 各种 金 融衍 生 品等 。 是有价证 券成为 商品 。它 反映的是 以有 价证券 为媒 介的一种社 由此来看 ,虚拟经济 不仅包括 证券业 、资 本市场 、货 币市场 , 会 关 系 。 因 此 ,虚 拟 经 济 是 一 个 历 史 范 畴 。第 四 , 要 从 虚 拟 经 1 而 且 包 括 银 行 业 、外 汇 市 场 等 , 是 一 个 涵 盖 金 融 业 的概 念 。 曾 济 的 特 性 来 认 识 虚 拟 经 济 的含 义 。 ( ) 高 风 险 性 主观 预期 性 康 霖 对 虚 拟 经 济 和 内 涵 的 界 定 持 有 否 定 意 见 , 他 认 为 , 把 这 类 是 虚 拟 经 济 区 别 于 实 体 经 济 的 一 个 主 要 特 性 。 高风 险 性 来 自于 经济活 动从经济 学上 概括为 ‘ 虚拟经济 ’或 ‘ 虚物 经济 ’,是 客 观 世 界 和 主 观 预 期 的不 确 定 性 。虚 拟 经 济 的运 行 动 力 主 要 来 不 正确 的 , 缺 乏 科 学 性 。他 提 到 虚 拟 资本 存 在 的前 提 是 生 息 资 自于 人 的 主 观 预 期 而 不 是 来 自于 人 工 作 的 主 观 努 力 。 这 是 虚 拟 本 ,把 资本 自行增值 的观念牢 固地树立起 来了 ,进 而认为 ,马 经济高风 险性 的根本 原因。 ( )交易额 的大规模性 。虚拟经济 2 克 思提 出虚拟资本 的 目的是要 指出一种假 象,一种 虚幻 ,一种 运 行 过 程 中 大 规 模 交 易 是 区 别 实 体 经 济 的 另 一 个 特 征 ,据 统 计 思 想 方 法 上 的错 乱 。 从 这 个 角 度 来 看 ,他 认 为 所 谓 的 “ 拟 经 2 0 年 全 世 界 虚 拟 资本 日平 均 流 动 量 高 达 1 5 美元 以上 ,大 约 虚 00 .亿 济 ”应 该 叫 作 “ 益 经 济 ” 。 权 是 世 界 日平 均 贸 易额 的 5倍 。 ( )全 球 交 易过 程 的无 摩 擦 性 。 0 3 由 此 看 来 ,虚 拟 经 济 尚未 在 学 术 界 形 成 大 家 共 识 的 概 念 , 实体经 济的全球化 过程 中,时时刻刻 充满着摩擦和 争端甚至会 在 对 虚 拟 经 济 研 究 只 是 初 步 的情 况 下 ,笔 者 认 为 ,对 虚 拟 经 济 引 起 局 部 战 争 。 而 虚 拟 经 济 中 的世 界 范 围 内 的交 易 活 动 和 流 通 概 念 及 其 内涵 界 定 的 研 究 ,要 从 多 角 度 进 行 界 定 : 第 一 ,从 虚 几 乎 是 无 摩 擦 的 。 虚 拟 经 济 的 运 行 是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全 球 化 。 拟 经 济 和 实 体 经 济 的 关 系 界 定 虚 拟 经 济 。 实 体 经 济 与 虚 拟 经 济 ( ) 交 易 过 程 的 无 空 间约 束 性 。虚 拟 经 济 和 实 体经 济 相 比 ,其 4 5 在现 实中是交叉 融合在一体 的,它们是有机 的统一 体,是很难 交易过程不受 空间的限制,无运输成本 。 ( )交易媒介 的同质

浅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浅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浅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概念。

虚拟经济指的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网络和电子系统进行的经济活动,而实体经济指的是以物质生产和实体交易为核心的经济活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基本定义和特点1.1 虚拟经济的定义和特点虚拟经济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的经济活动,包括网络购物、网络支付、电子商务等。

虚拟经济的特点是高效、快捷、便利,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交流和交易。

虚拟经济的兴起使得人们在不同地域之间进行消费和交易变得更加容易,同时也促进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机会的出现。

1.2 实体经济的定义和特点实体经济是指以物质生产和实体交易为基础的经济活动,包括制造业、商业流通等。

实体经济的特点是依赖于物质资源和实际产出,对于生产和消费的需求具有直接性和实物性。

实体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

二、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与促进作用2.1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虚拟经济的发展对实体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商业模式变革: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例如电子商务、共享经济等。

这些新兴模式通过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商业的经营方式和市场格局。

(2)传统行业的萎缩:一些传统实体经济行业面临市场萎缩和转型的风险,例如传统零售业、印刷业等。

虚拟经济的兴起使得消费者更加倾向于在线购物和线上服务,传统业态面临瓶颈和生存困境。

(3)就业机会减少:虚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替代效应,某些行业的人工需求减少。

例如,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传统工业生产线上的工人岗位逐渐减少。

2.2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虚拟经济也对实体经济带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新兴产业的崛起: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崛起,例如互联网、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

虚拟经济诠释

虚拟经济诠释

虚拟经济诠释自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虚假经济的关系问题,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实践部门的关注。

究竟如何看待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虚假经济,对我国深化改革,推进市场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论题简述如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基本关系在经济运行中,”实体经济”是用于描述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概念。

它主要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建筑业、邮电业等产业部门。

”虚拟经济”则是用于描述以票券方式持有权益并交易权益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概念。

在现代经济中,它主要指金融业。

”虚拟经济”目前尚未成为学术界通用的概念,人们较多使用的是”虚拟资本”.在马克思理论中,虚拟资本是指在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资本的所有者以股权形式所持有的资本。

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虚拟资本是指通过信用手段为生产性活动融通资金”。

由此来看,虚拟经济不仅包括证券业、资本市场,也不仅包括货币市场,而且包括银行业、外汇市场等,是一个含盖金融业的概念。

在历史过程中,虚拟经济产生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并以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基本目的。

从这方面说,虚拟经济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通过发行和交易相关票券,透明企业的财务信息及其他有关信息,引导资金流动,促进和调整经济资源在各实体经济部门和企业间的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二是促进企业组织制度的完善,同时,通过提供各种金融工具,促使实体经济部门运作风险的分散。

在现代经济中,货币已不是黄金等贵金属。

纸币、电子货币等作为信用货币,本身就是”虚拟”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货币及创造货币的过程,与实体经济相比,也属”虚拟”范畴。

货币、资金等金融工具,有如血液,已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已离不开虚拟经济。

一个典型的例证是,银根一收紧,实体经济部门立即就有反映。

纵观世界各国,可以说,没有虚拟经济,就没有现代经济。

虚拟经济:人类经济活动的新领域

虚拟经济:人类经济活动的新领域

虚拟经济:人类经济活动的新领域【摘要】虚拟经济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新领域,其定义和特点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演变。

虚拟经济的发展历程从虚拟货币到虚拟商品不断扩展。

影响虚拟经济的因素包括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和政策法规等。

未来,虚拟经济将继续融入人类经济活动,与现实经济相互影响。

虚拟经济的重要性体现在创新和经济增长上,同时也面临挑战和机遇。

虚拟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经济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关键词】虚拟经济, 人类经济活动, 新领域, 定义, 特点, 发展历程, 影响因素, 发展趋势, 关系, 重要性, 挑战, 机遇, 影响。

1. 引言1.1 虚拟经济:人类经济活动的新领域虚拟经济是指通过互联网、数字化技术和虚拟货币等手段进行的经济活动,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新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虚拟经济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经济模式,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消费和生活方式。

在虚拟经济中,人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数字化媒体和电子商务等方式进行经济交易,创造价值并获取利益。

虚拟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人们需要适应新的经济规则和环境,重新定义和理解经济活动的方式和本质。

虚拟经济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经济行为,也影响着整个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虚拟经济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新领域,将继续引领经济发展的趋势,推动全球经济的创新和变革。

人们需要加强研究和探讨虚拟经济的特点、发展历程和影响因素,以更好地应对虚拟经济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持续进步。

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方向,为人类创造更加繁荣和美好的未来。

2. 正文2.1 虚拟经济的定义和特点虚拟经济是指在虚拟世界中进行的经济活动,通过网络、游戏、虚拟现实等技术平台进行交易和流通。

虚拟经济具有以下特点:1. 虚拟性:虚拟经济是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的经济活动,不同于传统实体经济,主要通过虚拟货币进行交易,虚拟资产,虚拟商品等。

虚拟经济浅析

虚拟经济浅析

保障的虚拟货 币, 并未同实际资产相分离 , 也就算不 得虚 拟资
本。
三、 虚拟经济的特征
虚拟经济的发展繁荣使 其已经成为 现代经济 的一种制度
二、 虚拟经济的内涵
对于虚拟经济的内涵, 我国学术界众说纷纭 , 尚未有一个
统一的定论。虽然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虚拟经济的内涵进
环境, 虽然虚拟经济产生发展于实体经济 , 但虚拟经济 自 成一个
证券形式存在的, 能够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益的资本 。 需要指出的是, 如地契、 房契 、 提货单等凭证 , 无法同实际资
其次是金融和虚拟经济。经济学界一般把整个经济划分 为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 , 而这里 的金融经济涵盖了包括货币和
虚拟资本等所有金融工具 在内的经济活动, 而虚拟经济只是金
能将网络经济简单地同虚拟经济等同起来 。
资本指的是狭义的虚拟资本 , 即独立于现实资本之外, 以有价证 券形式存在的, 能够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 , 一般专指债 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 它们是最普通形态 的虚拟资本 。广义的 虚拟资本 , 除了包含有价证券外 , 还包括银行的借贷信用 ( 期票、 汇票、 存款货币、 派生存款等)名义存款准备 金、 、 经贴现后 留在 银行的商业票据等形式 的资本总称 。本文从狭义虚拟资本 的角 度出发 , 认为虚拟资本是存在信用和生息资本的前提下, 以有价
济的束缚而 自成体 系。本文从界 定虚拟经济的 内涵 出发 , 着手分析 了虚拟经济的特征 、 响 , 影 并在 此基础上给 出了 我 国发展 虚拟 经济所应 采取 的可行性政策措 施。 关键词 : 虚拟资本 ; 虚拟经济; 实体 经济 中图分类号 :0 9 F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9 4 5 (0 8O 一O 7 —0 10 - 4 8 2 0 )5 0 9 3

虚拟经济的特征与简介

虚拟经济的特征与简介

虚拟经济的特征与简介虚拟经济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的必然产物。

那么你对虚拟经济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虚拟经济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虚拟经济的简介虚拟经济的概念由马克思提出的虚拟资本(Fictitious Capital)衍生而来。

马克思认为。

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股票、债券等。

虚拟资本可以作为商品买卖,可以作为资本增值,但本身并不具有价值;它代表的实际资本已经投入生产领域或消费过程,而其自身却作为可以买卖的资产滞留在市场上。

虚拟经济就是从具有信用关系的虚拟资本衍生出来的,并随着信用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发展。

经济的本质是一套价值系统,包括物质价格系统和资产价格系统。

与由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的物质价格系统不同,资产价格系统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的一套特定的价格体系,这也就是虚拟经济。

由于资本化定价,人们的心理因素会对虚拟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也就是说,虚拟经济在运行上具有内在的波动性。

广义地讲,虚拟经济除了目前研究较为集中的金融业、房地产业,还包括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等。

虚拟经济的特征特性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为最终目的。

随着虚拟经济迅速发展,其规模已超过实体经济,成为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

与实体经济相比,虚拟经济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

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四个方面。

实体经济活动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即使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其从生产到实现需求均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

但虚拟经济是虚拟资本的持有与交易活动,只是价值符号的转移。

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其流动性很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股票、有价证券等虚拟资本无纸化、电子化,其交易过程在瞬间即刻完成。

正是虚拟经济的高度流动性。

提高了社会资源配置和再配置的效率,使其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虚拟经济相对实体经济而言,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

浅谈虚拟经济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浅谈虚拟经济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CHE Ie g N tn
( a i i n ilUnvri TinJnF n c iesy, a a t
i 0 2 2 hn ) n 3 0 2 ,C i a
Al T t RACT: ̄ p o io a c n myi o ny n csay rs l o ih d v l p n f r e 3I — N p st l o o n t l e esr eut fhg e eo me to k tNOI i n e s o ma t O n ya d sin e& tc n lg a n ce c e h oo y.b t l o tn ato d m r e c n my u s i ra tp r fmo e ma k teo o .To a ,wi l o - a o mp dy 廿 。 e
维普资讯

2 0 正 02







C N E L G & MI I GE O O C HI AG O O Y N N C N MIS
第2 期

浅谈 虚拟经济 及其对 实体经济 的影 响 ・
陈 珩
{ 天律 财经 学院 . 天津 3 2 ) 0  ̄
特定信用制度的保证下 , 承担相应 的风险而获
辩证地对待虚拟经济 , 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 、 促 进市场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更具有极其重要的
现 实意义 。

得的。因此 , 虚拟经济的运行不 同于实体经济, 它有其 自身的特征 :
1 非独立性。从虚拟经济的作用机制看 , . 虽然虚拟经济在社会经 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 它的扩张也 不断脱离实 际生产过程 , 但虚拟经 济源于实体经济 , 是实体 经济正常运行和发展 的“ 血液 ” “ 滑剂 ”所 以虚 拟经 济 的 良性 运 和 润 , 行要 以服从 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为条件。

什么是虚拟经济

什么是虚拟经济

■ 什么是虚拟经济?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生息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股票、债券、不动产抵押单等。

虚拟资本本身并不具有价值,这是它和实际资本的不同之处,但是它却可以通过循环运动产生利润(某种形式的剩余价值),这是它与实际资本的共同之处。

(《资本论》)其实,债券和股票有两种含义:一、由于一定数量的货币交换而代表的价值(我这里说的是原始交换,即第一次交换。

它可以看作是实体部分的表征,如股东权益)二、代表了一种持有权,这种持有权有望带来次级利益,如到期息、分红等等。

以虚拟资本为主导的经济运行模式称为虚拟经济。

我们也可以从这种视角来看:劳动创造实体经济。

除了劳动以外的过程所创造的价值构成虚拟经济。

除了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我觉得虚拟经济还与以下经济活动有关:一、高收入行业例如:奢侈性的服务、金融服务、咨询业等等二、垄断价格例如:稀缺性商品的高价格、土地价格、资源价格(石油)三、创新型经济例如:创新产业、知识经济、专利四、掠夺性手段例如:腐败和国家财产私有化在本世纪初,全世界虚拟经济总量是160万亿美元(其中金融衍生品年末余额约95万亿,股票市值36万亿,债券余额29万亿),大体相当于全世界GNP的总和(约30万亿美元)的5倍。

全世界虚拟资本每天流动量是2万亿左右,大约为世界日平均贸易额的50倍。

■ 经济发展必由之路:从实体经济为主到虚拟经济为主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式主要是实体经济。

美国、欧洲、日本的经济形式主要是虚拟经济。

据统计,我国的虚拟经济总量是实体经济总量的2.38倍,而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虚拟经济总量分别是实体经济总量的5.4、6.5和5.2倍,显示出我国虚拟经济尚有巨大发展潜力,对金融服务业发展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需求日益迫切。

■ 虚拟经济与经济危机的关系从虚拟经济总量与实体经济总量的比较来看,美国这次经济危机是由于虚拟经济规模过度而引发的。

中国尚处于实体经济为主体的阶段,所以受虚拟经济缩水的直接冲击较小。

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的形成虚拟经济经历了5个主要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闲置货币的资本化,即人们手头的闲置货币成为生息资本。

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私人间的商务借贷行为。

例如,甲向有闲钱的乙借钱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约定到期后甲向乙还本付息。

借据,就是虚拟资本的雏形,它通过借还循环运动而取得增值。

这时乙并未从事实际的经济活动,只是通过一种虚拟的经济活动来赚钱。

第二阶段是生息资本的社会化,即由个人之间的借贷发展到银行和有价证券。

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中介的银行出现了。

人们把闲置货币存入银行,银行再转贷出去生息,人们还可以用手中的闲置货币购买各种有价证券来生息,这时人们手中的有价证券就是虚拟资本。

第三阶段是有价证券的市场化,即形成了虚拟资本进行交换的金融市场,金融市场进而由股票、债券逐步发展到期货交易。

早期的虚拟资本最大的问题在于缺少流动性,从而妨碍了闲置货币向生息资本的转化。

有价证券市场化以后就可以根据其预期的收益而自由买卖,从而产生了进行虚拟资本交易的金融市场。

第四个阶段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即虚拟资本可以进行跨国交易,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

19世纪中叶美国等债务国政府和铁路公司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的金融市场上发行利率固定的债券,但直到20世纪初才出现了比较大规模的跨国证券投资。

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股票、债券、外汇等金融商品的交易陆续出现了期货交易方式,1973年还出现了期权交易。

第五阶段是国际金融的集成化。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各国经济之间的依存程度大大提高,金融自由化程度逐渐增大;二是随着因美元脱离金本位而导致浮动汇率制的形成,金融创新的增强,虚拟经济的规模不断增大;三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虚拟资本在金融市场中的流动速度越来越快,流量也越来越大。

以上三个因素促进了各国内的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相互间的影响也日益增大,可以说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

虚拟经济的特征虚拟经济系统有这样几个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知识)浅谈虚拟经济浅谈虚拟经济在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过程中,首先要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以扩大内需为主,确保中国经济实现8%之上的稳定增长,这是非常重要的。

和此同时,为防止金融危机,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仍必须通过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经验教训,认真总结虚拟经济的发展规律,采取积极主动的政策措施,努力把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的泡沫形成和泡沫崩溃防患于未然,使虚拟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和实体经济保持协调的发展。

为此,本文提出壹些不成熟的观点,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学术界的讨论和思考。

壹、虚拟经济是根据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美国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很突然,却是美国虚拟经济泡沫崩溃的必然结果。

雷曼兄弟X公司破产不到壹个星期,就迅速引发了美国的金融海啸且迅速波及到世界各地,足见美国和全世界的虚拟经济泡沫已经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仍没有引起人们对研究虚拟经济的足够重视的话,那么这次美国泡沫经济崩溃就应该引起人们对研究虚拟经济的高度重视了。

那么,什么是虚拟经济呢?所谓虚拟经济就是金融经济,也能够说是钱的经济,即用钱赚钱的经济。

和实体经济是通过工农业和相关服务业的生产运营活动创造价值相比,虚拟经济是通过金融资本活动即通过金融商品交易赚钱。

虚拟经济是根据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究其原因,乃因为在资金所有者和资金需要者分离的情况下,为了实现资金从资金所有者到资金需要者的流动,必须建立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开发和普及金融商品。

为此,壹开始是以银行为中介发展起了间接金融,然后又发展起来了以资本市场为渠道的直接金融。

在间接金融中,资金所有者是通过存款利息等从银行获得资金运用收入或投资收入的。

在直接金融中,资金所有者是通过股票利息从企业获得资金运用收入或投资收入的。

随着间接金融特别是直接金融的发展,为使资金所有者有更多的资金运用对象,获得更多的资金运用收益,金融衍生商品特别是金融创新商品创新越来越多,虚拟经济也就愈益发达起来了。

虚拟经济既然是根据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就应该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且服务于实体经济。

从实际情况见也是这样,世界各国的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都是伴随其工农业生产和各种服务业的发达而发达起来的,且对其经济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且,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其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越发达,虚拟经济也就越繁荣,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就越大。

正因为如此,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为迎头赶上,都特别重视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建设,大力促进金融业和虚拟经济的发展。

二、虚拟经济自我发展会走上脱离实体经济的轨道伴随金融资本交易的发达,在金融衍生商品特别是金融创新商品创新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虚拟经济日趋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了自身发展的空间,走上了自我发展的轨道。

例如,外汇交易壹开始是为了实现外汇从所有者到需求者之间的流动而产生的,即壹开始企业是为了进口机械设备、原材料等而买入外汇的,个人和家庭是为了出国旅游、留学和购买外国商品等而买入外汇的。

而当下,买入外汇的主要目的已经不是为了满足进口以及出国旅游等方面的实际需要,而是为了套汇保值即用钱赚钱。

这和实体经济中的实物商品交易始终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要是截然不同的(少数收藏性购买或投机性的囤积居奇除外)。

结果,在上世纪90年代初,全世界每3天的外汇交易额就已超过了全年的国际贸易总额。

在股票不仍本的情况下,为了使企业能够面向广大投资者发行股票,且且使股票所有者在需要资金的时候能够像从银行提取存款那样方便地得到资金,就必须建立股票发行市场和股票流通市场。

即如前所述,股票市场是为满足股票发行和股票流通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可是,在投资者买入股票后已不再满足于从企业获得股息收入,而是越来越追求股票升值收益的情况下,股票交易的性质进而股票市场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

特别是在股票交易发展到炒买炒卖的投机以后,股票交易不仅和上市X公司的新股发行无关,而且和股票持有者的资金需求无关。

由此,在投入股票市场的资金总量中,流入上市X公司的资金只占壹小部分;在股市交易总额中,不仅新股发行额只占壹小部分,而且满足股票持有者资金需求的交易额也只占壹小部分。

而且,股票炒买炒卖的热度越高,上述壹小部分所占的比重就越小,股市交易也就越是脱离了上市X公司筹措资金和个人资金调剂的实际的需要。

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发展的事实说明,虚拟经济自我发展会偏离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轨道而进入自身发展的轨道——用钱赚钱的轨道。

股票交易之所以能够赚钱,乃因为股票的股息率以及股息率和国债利率的比值都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进而股票的价值和价格也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这意味着投资者买了企业的股票以后,只要企业的运营效益提高进而股票分红率提高,则在卖出股票时就能够因股票价值的提高而提高卖出价格,进而获得股票升值的收益,实现资金运用的目的即实现用钱赚钱的目的。

可见,股票交易之所以能够赚钱,乃是因为企业运营效益改善提高了股票的价值。

换言之,买卖股票赚钱是以实体经济创造的价值为基础的,不是以炒买炒卖的交易活动为基础的,股票交易和商品流通壹样,除服务价值以外且不创造商品本身的价值,所谓股票市场创造价值,不过是壹个虚幻的臆说。

不论股票市场在壹天之内创造了多少财富或蒸发了多少财富,都不是在创造或蒸发实际的价值,而是在创造或蒸发虚拟的价值。

只有虚拟的价值才能够在瞬间大量地创造、大量地蒸发,实际的价值既不可能在瞬间实现突如其来的大量创造,也不会在瞬间出现莫名其妙的大量蒸发。

在实体经济中,经济社会环境总是不断地发生变化,企业运营效益也会因各种不特定因素的影响而时高时低。

因此,在股市交易和实体经济保持壹致的情况下,股票的市场价格会体现股票的价值,股票价格高低也会成为企业运营好坏的真实反映。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资本市场以脚投票的机制,运营效益好的企业就能够以其高股息率为基础提高股票发行价且顺利地卖出去,股票市场也就起到了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

然而,当虚拟经济进入偏离实体经济发展的轨道以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由于炒买炒卖股票的人都想从中赚钱,为卖而买,结果在股市迅速转手的股票就不是来自上市X公司,而是来自股票持有者。

这样,在国债利率不变的情况下,股票的价格就不是由股息率决定,而是由人们对股票发行X公司见好的观念进而由所买入股票价格见涨的主观判断决定了。

虚拟经济进入偏离实体经济发展的轨道以后,其自身发展不壹定符合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此同时,其发展对实体经济的作用也就从有益变为了无益,甚至仍可能对实体经济有害。

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导致日本经济陷入10年的长期停滞,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和全球性的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都是虚拟经济严重背离实体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虚拟经济也受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支配和实体经济壹样,虚拟经济发展也受到价值规律的支配。

就股票市场而言,股票这种金融商品的价格和汽车、计算机、手机等实物商品的价格壹样,也是根据市场需求而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的。

壹种股票供给少,买的人多,其价格就会上涨,供给多,买的人少,其价格就会下跌。

如果股票价格大大超过了股票的价值,价格就难免会出现暴跌,当暴跌到股票的价值以下时,又会再次出现上涨。

和汽车、计算机、手机以及住宅等实物商品不仅有价值而且有满足个人具体需要的使用价值不同,股票虽然是企业所有权的象征,但除长期持有者外,更多的炒买炒卖者的股东意识淡薄,对企业运营权且不感兴趣,股票对于他们来说只有价值而没有使用价值。

这意味着股票只要出现价格下跌,它对股票持有者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甚至有可能变成壹张白纸。

相比之下,实物商品在价格下跌后仍然有使用价值。

因此,金融商品就只是投资的对象,不是消费的对象,这和实物商品主要是消费的对象是截然不同的。

因此,尽管实物商品市场也经常出现价格过快上涨的泡沫现象,但却很少像股票那样迅速地暴涨暴跌,即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中的泡沫是不壹样的。

至于房地产市场,虽然也经常出现的炒买炒卖期房合同的现象,特别是像美国那样出现炒买炒卖次优贷款抵押证券现象,但由于期房合同特别是次优贷款抵押证券乃是衍生或创新的金融商品,因此其价格涨跌就具有虚拟经济的特征。

和实体经济中存在竞争规律和竞争机制壹样,因实体经济需要而发展起来的虚拟经济也存在着竞争和竞争机制。

就股票发行市场而言,其竞争机制主要体当下运营效益好、股息率高的企业能够以高于其他企业的价格发行股票。

因此,壹个上市X公司要想从股票市场筹措更多的资金,就必须努力提高运营效益且最大限度地增加股东分红,在吸引投资者方面开展竞争。

和此同时,股票发行市场也就形成了推动上市X公司竞相改善运营、增加分红的竞争机制。

在股票流通市场,交易参和者所拥有的资金实力、金融资本市场的知识水平、交易技巧、收集和把握信息的能力等,对于其能否用钱赚到更多的钱有很大的影响。

每个交易参和者要在炒买炒卖的博弈中获胜和赚钱,就必须在上述方面开展竞争,且服从竞争规律和竞争机制的支配,在自由参和的同时,自我负责地承担壹切的责任和结果。

四、虚拟经济内生的投机机制在自然科学领域,人们只要认识了某种规律,就能够预测许多未知的东西。

例如,罗蒙诺索夫发现元素周期律以后,就准确预测了壹些尚未发现的元素的原子结构、原子价以及其所构成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

在人们正确认识了地球自转、公转的规律以及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规律和空气的流动规律以后,气象学家就能够比较准确地做出天气预报。

当下,地壳运动的规律虽然仍没有完全被认识,但科地震专家已经能够近于准确地预测地震的发生了。

在社会科学领域,人们只要正确认识了某种规律,也能够预测许多未来的东西。

例如,马克思解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后,中国就明确了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进而走向共产主义的发展方向;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就认识到了当前发展个体和民营经济的必要性,个体和民营经济也就得到了雨后春笋般的迅速发展。

和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实现过程且非是壹帆风顺的,因各种经济、社会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其实现过程往往出现挫折,有时甚至会出现令人怀疑规律是否存在的异常事态。

例如,前苏联解体和社会主义阵营瓦解,就使国内外许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产生了怀疑。

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也壹样,在壹些人见来它似乎对股市不起作用。

从实际情况见,世界各国的股票价格往往出现异常的变动,其背离价值的程度之大,往往达到令人瞠目结舌、难以置信的程度。

结果,世界上没有壹个人能够对股市做出正确的判断,即使是最精明的经济学家,炒股也往往赔钱。

股票市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异常的事态呢?究其原因,且非是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不存在于股票市场,也不是经济学家无能,而是因为虚拟经济中存在着打乱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投机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