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 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欣赏》说课稿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
教学模式: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计划学时:36
1.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音乐欣赏可以使学生广泛接触各类音乐作品,而所有的音乐要素和表现手段都要呈现在音乐作品中,音乐欣赏课程就成为音乐教育专业众多课程内容的载体;音乐欣赏可以使学生积累中外优秀曲目,增长音乐欣赏知识,在音乐实践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开阔艺术视野,提高艺术素质。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课程是实施审美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主要途径之一,音乐欣赏是完成音乐课程要求的主要方法。
通过两个学期的音乐欣赏教学,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含其中的丰富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陶醉,进而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音乐音响材料的非概念性、非具象性,为学生体验、理解、创造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才能。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欣赏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外音乐,开拓音乐视野,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各种文化,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因此,音乐欣赏课程对于培养全面的、高素质的、有时代感的学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2课程的基本理念
(1)坚持以高职高专院校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知,应会”的原则,以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意识为重点。
(2)注重培养学生对艺术的专业理论能力和专业思维能力。
(3)把专业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
音乐欣赏课程以培养学生较全面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为出发点,以强化学生理解和分析音乐的能力为主线,以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紧密结合为基础,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以审美发现和审美感知为核心内容,强调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构建多元文化、姊妹艺术以及多学科结合的知识体系,紧扣中小学音乐教师培养目标所要求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为社会输送具备具有高尚的人格、正确的审美观念、较强的审美能力和较强职业能力与责任感的音乐教育工作者。
1. 3课程的设计思路
以注重专业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衔接为切入点,注重学生音乐欣赏理论知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分析音乐作品能力的培养和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在理论教学内容上,重视音乐欣赏的基础知识,并适当引入地方音乐文化;在实践教学内容上,设计了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两个环节。课内实践,我们特别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通过预设问题(欣赏音乐之前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注意,带着问题去欣赏音乐)、组织讨论(分成小组,学生展开讨论,并把欣赏感受记录下来)、引导启发(教师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用音乐最基本手段和要素体验音乐,从音乐外围进入到音乐的核心)鼓励、激励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课外实践通过开展设计教案、制作课件、说课、讲课以及固定实习基地的教育实习,使学生在校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与具体的职业要求对接。
1. 4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音乐表演、音乐教育等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也是一门专业特色课程。本课程与中外音乐史、舞蹈、声乐、钢琴等其他专业课的联系较为紧密。基于学校音乐教育是弘扬和传播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阵地,为了让大学生成为传承民间音乐的生力军,实现音乐教育多元化,我们突出教学内容的地方特色,彰显民族民间音乐魅力,把覃怀音乐文化引进校园,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在实施特色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通过音乐欣赏课件制作、教案设计、说课讲课等形式,突出师范性与实用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2.课程目标
2.1课程总体目标
(1)促进学生的人文素质全面发展。
(2)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鉴赏能力。
(3)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4)弘扬民族音乐,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2.2课程的具体目标
(1)在音乐鉴赏与探究中,发现音乐所表现的丰富内涵,理解音乐艺术中所包含的丰富的人文价值,在获得审美经验的同时,养成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积极上进、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使之对自己的人生有不断的思考和追求,不断完善自我。
(2)通过对音乐作品的音响、形式、情感等的理解,培养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获得美好的音乐审美情趣,使学生在音乐艺术的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2.3知识素质的目标
(1)通过对各种音乐作品的欣赏,尊重音乐创作者的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并在学习各种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感知各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开阔视野,学习、尊重、理解各国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建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共享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2)将我国优秀的、重要的音乐作品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人民、历史、文化、社会的赞美和歌颂,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
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2.4职业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能熟练掌握中外著名音乐作品及音乐家。
2.5社会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对学生专业基础,职业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为学生学习其他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课程内容与要求
本课程包括音乐欣赏的基础知识、声乐部分、乐器与器乐曲、综合艺术形式四大篇。第一篇包括音乐表现的基本特征、如何欣赏音乐;第二篇包括人声的分类与声乐演唱形式、常见声乐作品的体裁、民歌、合唱指挥、大型声乐套曲等;第三篇包括中外民族乐器与民族器乐、西方乐器、大型器乐体裁与欣赏、小型器乐体裁与欣赏;第四篇包括舞剧音乐、歌剧、音乐剧、曲艺艺术、戏曲音乐。
内容的选用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同时期音乐作品的风格和流派。认识、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作品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的生平、作品、贡献。
2、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音乐作品的情绪、情感和表现方法。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题材,欣赏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体验不同地域作品的民族特征和风俗习惯。
3、音乐与相关文化、姊妹艺术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选择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作品,聆听音乐作品,对作品的风格、文化特征能做出正确评价。
4、音乐作品的时代性。选择紧密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的音乐作品,加强课程与生活经验、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的联系,使音乐艺术与生活和谐融洽。
4.学习资源的选用
4.1教材
新世纪高职高专基础类课程规划教材《音乐鉴赏》主编张国廷等,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8
4.2教学课件与教学视频
任课教师制作与课程教材相一致的教学课件,上网查找教学视频资料。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建议加强资源的开发和增补,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4.3网上教学资源
积极开发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换,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5.对教师的要求:
5.1基本知识方面的要求
(1)要求任课教师全面掌握音乐欣赏课程的相关知识。
(2)要求任课教师能及时扩充视角、更新知识,适应新时期教学发展的变化。
5.2职业能力方面的要求
要求任课教师熟练掌握课件制作软件,在课堂教学时采用多媒体、PPT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做到图文并茂,易于视听传达,便于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意能力。同时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
6.对学习场地和设施的要求
6.1对学习场地的要求
要求配有多媒体、音响设备的教室。
6.2对相关设施的要求
授课过程中需要播放课件或教学视频,需要配备多媒体设备,或配备相关的教室安装投影仪与电脑。
7.考核方式与标准
期末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检验学生对此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平时的考勤、课堂讨论提问、课后作业占成绩的20%。无故旷课4次以上、累计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