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直播节目互动话题选择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动话题借鉴途径腾讯微博上搜索互动话题
广播直播节目互动话题选择浅析
王雁
随着短信、微博、微信等多媒体互动方式的普及,在广播中节目中围绕着一个话题开展互动的节目越来越多,其最主要目的是为了活跃节目气氛、加强与受众的交流。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有不少节目为了互动而互动,互动话题空泛、无趣甚至少人参与。
那么,选择话题并引导听众参与有没有什么技巧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首先,话题的选择应该是有目的的。
听众参与节目的话题讨论不是单纯为了娱乐,还包含有宣泄情绪、发表意见的意愿。
那么,主持人也不能把话题互动当成简单的凑时间或是活跃气氛的边角料。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有些主持人不顾节目宗旨随便抛个话题出来为了互动而互动,其实就是为了填充时间。
例如浙江交通之声电台曾参与承办浙江广电集团有500辆私家车参加的“汽车音乐会”以打造新的吉尼斯纪录,并邀请盲童一起通过音乐感受美丽世界。
当天,交通之声全天节目基本都在围绕这个活动进行,当然也包括话题互动。
这时候我们的话题选择就应该围绕音乐、围绕当天的活动主题(吉尼斯、关爱盲童)设定。
而某时段主持人设置的互动的话题为“你最不能自拔的是什么”,完全游离于当天节目主题之外,不仅无法引起大家的参与兴趣,甚至会影响全天节目主题的连贯性,对活动宣传和收听率造成不好的影响。
其实,话题互动除了增加节目的鲜活性之外,还兼具着与听众沟通、让听众表达愿望、观点、看法的功能,甚至一些新闻类节目中的话题互动还起到通过听众意见表达节目意图、节目态度的作用。
所以,话题选择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不能太过随意。
其次,话题的选择是有原则有技巧的,基本上要遵循时效性、关注度、贴近性、普遍性几个原则选择。
1、时效性和关注度。
不仅新闻需要时效性和关注度,话题的选择也同样,某种程度上来说,节目中讨论的话题也应该是符合新闻的各种要素的。
这个问题并不难理解,因为越是影响巨大、越是新近发生的事件就越是会引起注意,引起发言欲望,带来话题的参与热情。
如果你选择了一个大家已经讨论了很久的话题,比如奥运会结束半个月了你还在谈论奥运话题、时至今日你还在大谈四大天王,这样的话题选择就显得过时了;或者话题没有什么影响力,也就是关注度不够高,不具备讨论的价值的,比如新年开始了要不要换本新日记本(这个有点极端)。
当然,同样是四大天王的话题,如果是正好张学友来开演唱会或者四大天王一起组成乐队演出了,旧闻就变成了新闻,本来过时的话题就有了新活力,有了时效性和关注度,变成好选题。
再者,随着事件的进展、时间的推移,同一件事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大家关注的热点也会发生变化,话题也应该遵循时效性和关注度的变化而随着变化。
举例说明,2012年的十一长假最焦点的话题就是政府颁布了小车免过路费的决定。
消息刚刚发布,这时候大家最关心的是免费的时间、免费的具体实施办法、自己旅行线路的规划等等,话题设置为“长假高速免费,你打算自驾出行吗?”就比较合适。
随着时间推移,假期开始,高速上出现车流量激增通行受阻的情况,这时候大家关心的是我还要等多久才能走,心情很不好,话题就可以设置为“你现在堵在那里”(听众情绪的倾诉、电台信息的获得)或者“堵车不堵心,我们做点什么来排遣堵车时光”(情绪的疏导)。
这样的话题设置就是做到了注重时效性和关注度,就可以时时抓住听众关注的热点。
从另一个角度讲,即便没有堵车的也可当做趣闻、资讯来听,可以说照顾了方方面面,容易引起共鸣,自然就会容易激发听众的参与热情,收获较好的收听率。
2、贴近性。
这个问题在当下的节目中是比较突出的。
主持人有时会唱高调,选择一些很大很空的话题;有时又自娱自乐,由着自己的喜好选择话题,忽略了话题的贴近性,造成少人参与,严重时会引起听众的反感。
什么是贴近性,说简单点就是要说听众想听的、他们关心的、和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说复杂点,贴近性同时也包含着及时性、关注度、普遍性,也就是说越是新近发生、大家普遍关注的、发生在身边或者与自己有切身利益的事最容易引起共鸣。
2009年11月9日杭州曾进行了一次1.5万人参与的民意调查,内容是是否在杭州征收“拥堵费”。
这件事情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即引起杭城广大车主的普遍关注,各媒体纷纷对此事展开报道。
在消息传出当晚,至少两家热播电台以此为话题开展互动,听众参与热烈,大大提升了频道的收听率。
而同时也有一家本地收听率较高的电台在晚高峰同时段开展话题互动。
该节目根本没有关注这条当时大家最关心的事件,而是在节目中演绎了一个利用金链子诈骗的很老套的诈骗手段的小品,并且把互动话题选择为“金链子掉在你面前你会捡起来吗?”。
可想而知,这样的做法显然背离了话题选择的基本原则——贴近性,时间上不贴近、事件上不贴近,不是此时此地大家最想聊的话题,不是与自己切身利益最相关的话题,自然就会“话不投机半句多”,难以引起共鸣。
3、话题设定时必须注意切入点要具体化,也就是话题的切入点要小。
我们在选择话题时一般有两个步骤:首先是确定话题选择的范围,或者说话题选择的方向。
举例说,地铁开通的前后几天地铁是热点,话题选择的范围就会定在“与地铁有关”;再如十一长假期间,话题肯定会在旅行、自驾车、高速免费这些听众广泛关注的问题上;还有12月2日交通安全宣传日,当天的节目如果使用话题互动,一定会与交通参与的行为有关。
大的方向确定之后,第二步就是具体确定互动话题的讨论点,这时候就要注意话题的切入点问题。
有些主持人在话题设定时基本不动脑子,只是简单地加以对什么问题“怎么看”、“有什么看法”。
话题大而空泛,让参与者无从谈起,或者节目意图不明显,听众不知道该跟主持人谈什么问题。
结果要么不想参与了,要么就是听众所表述的观点与主持人的设想不符,不利于节目思想的体现。
还是以上述事件为例。
如果设定话题为“你对杭州地铁开通有什么感想”、“你对假期出行有什么建议”、“你对交通安全有什么看法”,这样的话题就会让人无的放矢。
如果换成“地铁开通对你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高速免费众说纷纭,你投赞成票还是反对票?”、“你最讨厌什么样的不文明行车行为”就更加具体。
这就等于是你家人问你“你对今天晚饭有什么想法”你想怎么回答?还不如直接问你“晚上吃啥”“晚上去哪吃”更明确。
问题具体了,回答也就明了了,既便于听众参与,也有利于主持人对节目主题、对话题导向的把控,从而提升了参与度,加强了节目的可听性。
最后要简单说说话题节目的一点小技巧。
尤其要提一下的是话题节目必须有有效的引导。
诚然,从对(媒体特性)新闻的真实性和节目的可听性上讲,越多真正来自听众的参与越为理想。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发现,主持人对话题引导的方向经常会影响到随后来参与的听众的话题方向,所以,在准备话题时,我们也必须要以参与的听众的身份准备一些互动答复,也就是安排一些“托”。
一来在节目开头往往有些冷场,这样的准备会使节目听起来很有“人缘”。
二来通过这样的引导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勾起人们参与讨论的欲望,更重要的是确定了接下来的讨论方向。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托”是要用心准备的,是要带着思想设计过的,不仅要有趣味引人入听,还得要导向正确,尤其是得有一定的水准有一定的代表性。
举例说明。
假如十一假期特别节目的话题是“你现在堵在哪里”。
如果你引导的内容是“我堵在绍兴段,都已经7个小时了,没吃没喝,难受死了”,那么接下来更多的参与者发来的信息就大多会以抱怨的调性出现,节目的导向性就会受到影响,节目的调性也被带得灰暗了。
如果你引导的内容是“我从上海到南京本来只要4小时,结果凌晨出发,10个小时
才到。
以后我再也不敢占国家的便宜了”(注意表达的语气,轻松调侃而不是讽刺),或者“堵车别堵心,我和家人在车上看电影玩游戏,也算难得的清闲”。
那么接下来的参与者更多的会以一种较为轻松的态度和内容来回应节目,客观上也起到了舒缓心态的效果,节目好听了,调性明朗了,从媒体职责来说你的节目起到了正面的作用,传递了正能量。
啰啰嗦嗦说了半天,其实只想说明一件事——别拿话题互动不当节目,细细体会,里面学问很大,有心才会有好节目。
(作者单位:浙江电台交通之声)
这里是911新闻广播正在直播的《苏州新闻》,来说一下今天早新闻的互动话题——又到高校毕业季,关于大学生活和学习意义的讨论再度备受关注。
有调查显示,70%以上人群对大学生活感到遗憾或者后悔。
那么,大学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让您感到缺失的?如果还有重新再来的机会,哪件事是您最想完成的?
说说你的广播缘
【互动话题】生活中,你是个“抠门”的人吗?你是个慷慨大方的人吗?你喜欢慷慨大方的人还是一毛不拔的人?
今日{互动话题}:说说我觉得吃亏的一件事,谈谈我眼中的“吃亏吃福”
【互动话题】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与实际不符吗?
在今天这样一个流行给随便什么人都戴“老师”帽子的年代,已经很难确认这“老师”的意义了。
随着“老师”们在电视节目和各种活动中的频频亮相并进行种种恶俗表演,“老师”这个称呼也有点儿像“小姐”、“农民”、“同志”等一并被归于“被毁掉的词语”之中了。
【互动话题】同志、小姐--被毁掉的词儿有多少?
《音乐我前行》直播中、、、来说个有意思的话题——哪些名字相反的歌,晴天——下雨天,记得——忘了,爱很简单——没那么简单,你能找到几组这样的歌曲呢?香香等待您的参与
你看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话题讨论:你觉得做为女人是骨感美一些还是肉感美呢?有一位美女记者苦于不能‘增肥’成功的骨感美人,每每垂涎骨肉具有风韵,身材凹凸有致的胖女人,别人想瘦身,而她为何要增肥?对此,她反问道,“难道你觉得我现在的样子很漂亮?”骨感美女在买衣服时,就会感到困惑,如不合身,老是需要改衣服,且穿衣效果打了折扣,“撑不起来啊……”今天的互动话题是:你觉得做为女人是骨感美一些还是肉感美呢?
{互动话题}:去饭店吃饭时,你会打包吗?
“打包没什么,浪费了多可惜啊!也有一些市民对打包持不赞同的态度。
认为,餐厅里人比较多,打包时如果碰上熟人会很没面子。
在饭店与他人共同用餐,除了熟悉的朋友和同事外,对其他人的健康状况自己一无所知,在饭桌上有时又会出现没有公筷的情况,因此,他总觉得剩菜不卫生,还是不打包为好。
【互动话题】对于生活中的“人情债”您会选择什么样的偿还方法?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不得不面对人情这个问题,或许当我们在儿时还不是很明白的一种社交,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一点点明白,并随之相随。
很多的礼节我们要照做,更重要的就是人际关系。
【互动话题】对于生活中的“人情债”您会选择什么样的偿还方法?
中国之声《千里共良宵》主题《那些让你纠结的事》,主持@小马dj 。
生活里我们总有那么多让人纠结的事,比如和父母的相处,和恋人的爱恨缠绵以及朋友之间的误解,面对这些纠结你又是如何解决的?
【7.29话题互动】催乳师,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这个经常触摸女性隐私部位的职业,当然是以女性居多,可最近河南濮阳的80后小伙杨军在网上引发大伙热议,因为他是目前国内第三个注册的男催乳师。
今天的互动话题就来问问大家:您能接受男性催乳师吗?欢迎发表您的观点与我们互动。
这周偶们互动话题有两个路径,第一个古典部分,来聊进行曲,很明显嘛,这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8·1建军节,第二个跨界部分,来说帅哥演唱和演奏家们,各么,这个就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8·3男人节。
偶还真不知道有这个节,不过偶们节目"逢节必过",有听友提醒了,偶们就来听帅哥咯~
车载时代的广播节目编排
顾新文柴解跃顾成
美国广播界有句名言:“车轮子和干电池拯救了广播。
”说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美国广播被电视逼到悬崖边缘时,车轮子和干电池赋予广播移动收听的优势,使得广播继续发展壮大。
——今天的中国广播,同样迎来了“车轮滚滚”的大好机遇,广播的声音正成为堵车路上的忠实伴侣。
与此成对应,车载人群被公认为是有购买能力的社会主流人群,广告商视其如宝。
因此可以这样说,当广播遇上汽车,广播的春天来了;同时,争夺更多车载收听人群,亦成为广播的迫切任务。
毋庸置疑的是,广播要吸引更多车载人群,就必须从有车族的需求出发,做好服务,要根据有车一族的工作时间、生活喜好、出行安排等,来设置广播节目并科学编排。
一、内容为王,主打上下班高峰时段。
公务员、事业、商务人士等汽车听众最集中收听广播的时段即为上下班时间:早晨6:30-8:30、傍晚5:00-7:00。
在上下班的这两大时段中,汽车驾驶者(包括汽车乘坐者)通过其他媒介获取信息的机会较少,主要是通过车载收音机收听广播来获取资讯,这是广播相对于其他媒介的一个新优势。
因此,早晚上下班时段,是广播大展身手的好时机,并且是需要重点设计安排的黄金档期。
首先,需要调查研究有车一族在上下班时段想听什么?调查数据显示,移动车载听众喜欢的广播节目内容以新闻、交通信息、出行服务和流行音乐(歌曲)为主,对民生、社区新闻、天气预报(气象服务)和生活资讯(小常识)也有一定的需求度。
而在车堵时,人们最想听到的是交通信息、音乐节目和幽默笑话。
因此,上下班时段安排新闻节目、娱乐节目、音乐节目等,都是合适的。
上班时间段:此时,是一天的开始,人的头脑比较清醒,能够接受各种信息,特别是逻辑性比较强、抽象的时政信息。
因而在这个时间段,应编排最新鲜的时政新闻,着重选择国内外的大事、要事、新鲜事;与此同时,财经也是车载一族重点关注的内容,而早晨,正是西方国家各种市场、交易所收盘的时间,我们要把这些及时的、同步的时政财经信息,编排给有车一族,让他们在上班路上兼听到这些信息。
并且要注意的是,这些信息的编排要做到
三个词:“新鲜”、“精短”、“明快”。
一是“新鲜”,收集昨夜今晨最新鲜的资讯;二是“精短”,就是指新闻信息的编辑要精炼、精短,符合广播语言规律和特色;三是“明快”,主持人的播报方式要清新清晰明快阳光。
同时这个时间段,也是提供服务资讯的好时机,最重要的是路况,要不间断地播报城市主要干道拥堵情况,播报因为突发交通事故而使道路堵塞的情况,以便让有车族快捷地选择通行道路到达目的地;气象服务也是这个时间段不可或缺的内容,同时还可以根据天气情况给有车一族带来的心情变化,编排一些音乐歌曲、温馨提示等,让收听者快乐开始一天的工作学习。
下班时间段:劳碌一天,每个人下班的心情、下班以后的安排各不相同,因而这个时间段的编排,着重强调的是服务性和伴随性。
可以提供的内容为资讯、文化、美食、娱乐、音乐等。
资讯要着重选择白天所发生的事件的进展情况、后续延展;同时针对归心似箭的下班族,高密度地播报路况仍是必需的;而与早高峰不同,下班时间段还可特别播报一些休闲、餐饮场所较为集中的路段的通行情况,以给外出应酬休闲人群提供参考服务;另外,下班时间段,还可以给车载收听群提供一些精短的文化信息,比如哪里有好电影、哪里看好戏、哪里有演出等资讯;幽默的段子、轻松的音乐,也是下班路上不能缺少的内容,以调节每个人下班路上的不同心情;另外,还可以收集一些与家人饭桌上能够谈论的资讯和话题,肯定会受回家一族喜欢。
二、注重服务,精心编排周末节目。
服务之于广播的作用,是长时间以来被人们忽视的问题。
然而随着广播专业化与窄播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晰,以及网络等新兴互动媒体的兴起,“高度提升服务理念”正成为广播媒体的新要求、高标准,广播人只有降低姿态、放平心态,以贴近、服务的观念,真正站在市场的角度做节目,研究听众需求,才能最终实现听众美誉度与市场欢迎度的双赢,即我们常说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车载时代的广播节目除了日常服务,更重要的是针对有车一族的周末生活做好服务。
因为有车一族的周末生活相对丰富,他们会开车去购物、去探亲访友、去喝茶、农家乐等,车载收听广播的时间也较长。
同样,做好周末节目,首先要研究周末收听规律。
有车族在周末的出行时间,一般会在上午9:00以后。
因此,我们的编排可着重从上午九十点钟开始,持续到晚上十点左右,来做一个周末的特别编排。
周末的风格应该定为轻松、欢乐、伴随,内容可设置为伴随性的音乐歌曲、热点话题的讨论、旅游地的探访、休闲场所的介绍、市场购物的折扣、以及趣事乐事的分享等。
此外,因为周末往往是全家一起出行、或亲朋聚会,所以还特别要注重亲情话题的选择,拉近与车友的距离和情感。
在编排形态上,可采用大板块的形式,不同的时段设置相关内容,话题可以有机穿插,动听的音乐歌曲铺垫。
周末的节目,总体应该体现“伴随”的特点,内容安排不宜过重过紧,着重打造和谐、快乐、轻松、安全的行车氛围。
三、打破常规,非常态编排大小长假节目。
区别于周末的市内出行,有车一族往往会在大小长假选择长途或短途的外出自驾,尤其是2012年国庆长假取消高速公路收费以后,假日情形出现新的特点。
因此在大小长假里,广播要打破原有的节目编排方式,进行非常规地特别编排,目标听众对准出行人群。
特别编排可以按照有车一族自驾的作息时间进行编排,大板块或轮盘式,时间跨度可主打早上8:00到晚上8:00。
大小长假,车载听众最关心的是高速路况、景区人流、气象变化,因此,这三点应该作为节目编排的信息主干,再辅以大小长假中发生的国内外大事,作为辅助信息穿插;同时还可以播报一些与自驾相关的服务信息、提醒信息等;而大小长假里,景区的人流、高速的路况、气候的变化不应局限于本省本区域,要选择国内重要、热门的旅游线路景点作为报道内容,因为大小长假,出行的范围和距离相对比周末更广更远;当然,本省本区域,仍为重点关注区域,要悉心为出行和进入本省本区域的车辆提供最新最直接最有效的服务信息。
而在五月、十月等气候多变的时节,还要关注早中晚及不同地区的温差,穿插其中。
另外包括行车路上的安全提示,假日饮食、出门在外的保健常识等,最好都能全方位地服务到,努力做一个贴心的广播伴侣。
当然,动听经典的
音乐和歌曲,永远都是车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好声音。
大小长假节目的风格,应定位为滚动、轻松、伴随、实用、有效、贴心。
四、讲究细节,有品质地编排。
进入车载时代,广播节目除了上述三个方面的的针对性编排外,还要考虑到有车一族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和爱好喜欢等特质,讲究细节,有品质地编排节目内容。
有车族的年龄结构较成熟、但不年老,驾车者则以男性更多,文化层次相对较高,喜好也偏理性。
因此,我们的节目要避免低龄化、老龄化和过分女性化,同时要避免低俗、庸俗和浅薄。
同时,有车一族(包括驾车者、乘车者)的工作往往比较紧张、繁忙,但生活要求和内心世界则相对较丰富,因此,他们的喜好是既多元,又单纯。
他们“多元”,是指既关注国内外的大事要事财经资讯,同时又很关注自身的文化修养、健康养生、休闲聚会等;单纯,是指这些人都比较自信、自立、向善、向美。
这些因素,我们都要考虑到,并且要植入到我们的内容选择、编排方式、主持形态等各个方面,投其所好,引其收听。
比如音乐的编排不能随心所欲,要考虑到经典、流行、年代、风格等因素,要让所放的音乐成为有车一族最想听到或最能激发他们内心感受的旋律。
其它如节目的串联、广告的过渡等,都要形成有机的节目流,做有品质的广播。
总之,当今广播市场的争夺,其实就是对有车一族的争夺,我们必须转变思路、创新观念,有针对性地编排节目,提升节目的品质和听感,这样,才能抢占有车一族的制高点,立于广播在车载时代的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浙江之声)
广播电台导播的作用不容忽视
时间:2011-09-14 13:54:00 作者:; 来源:
●勇翔陈晓雪
广播电台的导播岗位是广播电台播出方式改革后衍生出的一个新的工作角色。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广播电台改变长期以来的录制播出,增加了大段时间的直播播出。
伴随着播出方式的改变,大量热线参与性的节目受到欢迎,但如果由直播间的主持人直接接听热线电话,电话的内容和质量很难保证,主持人接听电话时也没有时间做好所需要的心理、思想和资料等方面的准备工作,会严重影响热线节目的质量。
比如:反应社会问题的节目,可能会接到点歌热线;法律咨询节目,可能会接到股票咨询的电话;健康节目可能会接到情感咨询的热线电话等等。
于是,在播音室以外的技术值班室就增加了一个新的工作岗位,即导播。
导播专门负责替主持人事先接听热线电话,根据节目要求决定接入不接入某一个来电。
电视台导播主要是负责同步摄像的各摄像镜头画面的切换,而广播导播则主要负责热线电话的甄别,引导及取舍。
导播的作用,很像排球场上的二传手,各种类型电话怎样排列取舍和提示,直接关系到主持人的主持质量和节目的可听性。
有不少人认为,导播基本上是个话务员,只是在转接来电,这种认识是肤浅的,从广播管理的角度看,也是很有害的。
电台导播,既是接线员更是节目编辑,又是播出安全员,也是媒体窗口的形象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