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体系统本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PPT课件】补体系统
比利时.Bordet
补体的发现
感染霍乱弧 菌的豚鼠的 血清
霍乱弧菌菌液 (凝集)
正常豚鼠血清
感染霍乱弧 菌的豚鼠的 血清
56℃30分钟
(凝集)
(溶菌) (溶菌)
(溶菌)
概念:补体是正常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
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表面的一组被激活后 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包含30多种成分, 称为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 。
MASP2:具有与活化的C1s相似的生物学活性
Mannose-binding lectin pathway
C2b
MASP
MBL
C4b2a
CC44b C4b
Lytic pathway
C5-activation
C3a C4b2a3b
C4b
C5a
b CC33b
C4b2a
C2a C2b
C4b2a3b
C4b2a
4.I因子
5、膜辅助蛋白(membrane cofactor protein, MCP):促进I因子裂解C4b、C3b 。
二、调控旁路途径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
1、H因子:可直接作用与C3bnBb;
2、p因子(备解素):可与C3bBb结合,可 稳定C3bBb。
三、针对攻膜复合物的调节作用
1、C8结合蛋白(C8 binding protein,C8bp)
【医学PPT课件】补体系统
主要教学内容
1 概述 2 补体的激活 3 补体系统的调节 4 补体的生物学意义 5 补体与疾病的关系
教学要求
掌握:
1 补体的概念 2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3 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比较
熟悉: 补体系统的激活过程
补体系统ppt课件
损伤和炎症反应。
肿瘤
补体系统参与肿瘤免疫监视和杀 伤过程,其异常可导致肿瘤的发 生和发展。针对肿瘤的治疗,可 通过激活补体系统来增强机体的
抗肿瘤免疫应答。
05
补体系统与药物研
发
补体系统作为药物靶点的研究
补体系统的作用机制
补体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效应系统,通过激活、级联反应等机制参与机体防御和免疫调 节。
广泛分布于机体各类细胞表面, 补体活化产生的活性片段与之结 合,可介导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
01
经典途径
激活物与C1q结合,顺序活化C1r、C1s、C4、C2、C3,形成C3转化
酶与C5转化酶的级联酶促反应过程。
02 03
旁路途径
又称替代途径,是补体活化的另一条途径,由微生物或外来异物直接激 活C3,在B因子、D因子和备解素(P)参与下,形成C3转化酶和C5转 化酶,启动级联酶促反应。
临床应用前景
随着对补体系统研究的深入,未来将有更多针对补体系统的药物进 入临床,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挑战与机遇
针对补体系统的药物研发面临诸多挑战,如靶点选择、药物设计、临 床试验等,但同时也为医药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06
总结与展望
补体系统研究的重要性
补体系统作为先天免疫的重要组 成部分,在机体防御机制中发挥
补体系统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补体系统概述 • 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 • 补体系统相关疾病 • 补体系统检测与临床应用 • 补体系统与药物研发 • 总结与展望
01
补体系统概述
定义与功能
补体系统定义
补体系统是一组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经活 化后具有酶活性的、可介导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的蛋白质, 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故称补体系统。
肿瘤
补体系统参与肿瘤免疫监视和杀 伤过程,其异常可导致肿瘤的发 生和发展。针对肿瘤的治疗,可 通过激活补体系统来增强机体的
抗肿瘤免疫应答。
05
补体系统与药物研
发
补体系统作为药物靶点的研究
补体系统的作用机制
补体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效应系统,通过激活、级联反应等机制参与机体防御和免疫调 节。
广泛分布于机体各类细胞表面, 补体活化产生的活性片段与之结 合,可介导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
01
经典途径
激活物与C1q结合,顺序活化C1r、C1s、C4、C2、C3,形成C3转化
酶与C5转化酶的级联酶促反应过程。
02 03
旁路途径
又称替代途径,是补体活化的另一条途径,由微生物或外来异物直接激 活C3,在B因子、D因子和备解素(P)参与下,形成C3转化酶和C5转 化酶,启动级联酶促反应。
临床应用前景
随着对补体系统研究的深入,未来将有更多针对补体系统的药物进 入临床,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挑战与机遇
针对补体系统的药物研发面临诸多挑战,如靶点选择、药物设计、临 床试验等,但同时也为医药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06
总结与展望
补体系统研究的重要性
补体系统作为先天免疫的重要组 成部分,在机体防御机制中发挥
补体系统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补体系统概述 • 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 • 补体系统相关疾病 • 补体系统检测与临床应用 • 补体系统与药物研发 • 总结与展望
01
补体系统概述
定义与功能
补体系统定义
补体系统是一组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经活 化后具有酶活性的、可介导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的蛋白质, 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故称补体系统。
补体系统 (7)ppt课件
• 2、激活物及激活条件。
(1)免疫复合物是主要激活物质。 (2)每一个 C1q 分子必须同时与两个以上 Ig的Fc 片段结合
才能被激活。
(3)游离的抗体不能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 3、激活过程
(1)识别阶段。抗原与抗体结合后,C1q能识别抗体上 的补体结合点,并与之结合。由于C1q的构型发生改 变,可激活C1r和C1s;在Ca+存在下,形成具有酶活 性的C1s。
(3)攻膜阶段。 C5在 C4b2b3b的作用下裂解为C5a和 C5b,C5b与细胞膜和 C6、C7结合,形成C5b67复合 物,进而与 C8、C9分子联结成 C5b6789复合体,即 为攻膜复合体,造成细胞膜溶解。
识别阶段。抗原与抗体结合后,C1q能识别抗体上 的补体结合点,并与之结合。由于C1q的构型发生 改变,可激活C1r和C1s;在Ca+存在下,形成具
• C2分子
➢ C2的序号似是补体的第2个成分,但在经典激活途 径的激活顺序上却在C4以后被活化。C2分子的一级 结构已全部搞清楚,它是由72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 单肽链糖蛋白,分子量约110kDa。当C2与已固定 于细胞膜固相上的C4b结合为复合物时,C1s丝氨 酸蛋白酶可从C2肽链的精氨酸和赖氨酸(223-234 )间,将C2裂解为两个片段,即C2a和C2b。
有酶活性的C1s
膜攻击复合物MAC:补体溶细胞生物学效应的效应 复合体,为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共同末端通路,即 膜攻击复合物(membrane attack complex, MAC)。 可在细胞上形成小孔,使小的可溶性分子,离子及 水分子自由透过细胞膜,但蛋白质等大分子难以逸 出,导致水和离子内流,细胞内渗透压降低,细胞 发生溶解。
➢ C1q为各种补体分子中分子量最大(410kDa)的γ球蛋 白。其分子结构较特殊和复杂,由A、B、C三种不同类 型的肽链所组成。其中A、B、C链各6条,共18条。
(1)免疫复合物是主要激活物质。 (2)每一个 C1q 分子必须同时与两个以上 Ig的Fc 片段结合
才能被激活。
(3)游离的抗体不能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 3、激活过程
(1)识别阶段。抗原与抗体结合后,C1q能识别抗体上 的补体结合点,并与之结合。由于C1q的构型发生改 变,可激活C1r和C1s;在Ca+存在下,形成具有酶活 性的C1s。
(3)攻膜阶段。 C5在 C4b2b3b的作用下裂解为C5a和 C5b,C5b与细胞膜和 C6、C7结合,形成C5b67复合 物,进而与 C8、C9分子联结成 C5b6789复合体,即 为攻膜复合体,造成细胞膜溶解。
识别阶段。抗原与抗体结合后,C1q能识别抗体上 的补体结合点,并与之结合。由于C1q的构型发生 改变,可激活C1r和C1s;在Ca+存在下,形成具
• C2分子
➢ C2的序号似是补体的第2个成分,但在经典激活途 径的激活顺序上却在C4以后被活化。C2分子的一级 结构已全部搞清楚,它是由72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 单肽链糖蛋白,分子量约110kDa。当C2与已固定 于细胞膜固相上的C4b结合为复合物时,C1s丝氨 酸蛋白酶可从C2肽链的精氨酸和赖氨酸(223-234 )间,将C2裂解为两个片段,即C2a和C2b。
有酶活性的C1s
膜攻击复合物MAC:补体溶细胞生物学效应的效应 复合体,为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共同末端通路,即 膜攻击复合物(membrane attack complex, MAC)。 可在细胞上形成小孔,使小的可溶性分子,离子及 水分子自由透过细胞膜,但蛋白质等大分子难以逸 出,导致水和离子内流,细胞内渗透压降低,细胞 发生溶解。
➢ C1q为各种补体分子中分子量最大(410kDa)的γ球蛋 白。其分子结构较特殊和复杂,由A、B、C三种不同类 型的肽链所组成。其中A、B、C链各6条,共18条。
补体系统课件
激活物质
(细菌脂多糖)
B D
C5-C9
C3bBb3b
C56789
30
旁路激活途径示意图
31
32
C3
H因子
C3b
C3自发水解
I因子
C3a
C3b
C3b的自发形成
C3bi
C3b的降解 33
34
H因子 I因子
B因子
Ba D因子
C3b
C3bBb
C3bBb
C3bnBb
补体系统的旁路激活 35
36
C4b2b C3bBb
程基本相似,但其激活起始于炎症期产 生的蛋白(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和C反 应蛋白)与病原体结合之后。
24
MBL激活途径
MBL与C1q并不具有氨基酸序列上的 同源性,但二者的分子结构类似。MBL首 先与细菌的甘露糖残基结合,然后与丝氨 酸蛋白酶结合,形成MBL相关的丝氨酸蛋 白酶(MASP-1、MASP-2)。MASP具有 与活化的C1q同样的生物学活性,可水解 C4和C2分子,继而形成C3转化酶,其后 的反应过程与经典途径相同。
统 C2b——组成C3、C5转化酶
各 成
C3a——过敏毒素、趋化因子
分 C3b——组成C3、C5转化酶、参与免疫粘附、调理作用
的 生
C5a——过敏毒素、趋化因子
物 C5b、C6、C7——组成攻膜复合体
学 C8、C9——组成攻膜复合体
作 用
Ba——参与免疫调节
Bb——组成C3、C5转化酶 50
本章小结
40
补体的溶菌、溶细胞作用
溶菌
溶细胞
41
补体的调理作用
细菌 C3b受体
吞噬细胞
42
4补体系统PPT课件
C3 蛋白酶 C3a + C3b
C3b+B因子 C3bB D因子 C3bBb+Ba
C3bBb+P
C3bBbP
-
20
2 C5转化酶形成
C3 C3bBb C3a+ C3b
C3bBb+ C3b
C3bBb3b/C3bnBb
3 膜攻击阶段
-
21
-
22
-
23
四.MAC形成 C3bBb3b/C3bnBb C5 C5转化酶 C5a +C5b
C4:3条多肽链借助二硫键连接而成,易在 76-77(精-丙AA)之间断裂。
-
7
C5: 2条多肽链借二硫键连接在一起的 异二聚体。易在74-75(精-亮 AA)间断裂。
C6:单链多肽。
C7:单链多肽。
C8:3条肽链ª 、 ß、 r,ª 二硫键 r共价键 ß。
C9:膜攻击复合体,C8促进因子。
-
8
(二)补体系统的激活
1.固有成分: 发现顺序C1 C2 、、、 其他成分: 大写英文 B P
2.裂解片断: 附加小写英文C3a C3b 、、、 3.活性成分: C1、C3bBb
灭活成分:iC3b
-
6
C1: c1q c1r c1s ,多聚体
C2: 单链多肽,易在223-224(精-赖AA) 之间断裂。
C3:2条多肽链借二硫键连接在一起的异二 聚体。易在77-78(精-丝AA)间断裂。
结合C8, 抑制MAC形成
-
31
H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I因子
H和 I因 子 降 解 C3b
-
32
C8bp(同源限制因子,HRF) 结合C8,抑制MAC形成
-
33
补体系统-(8)ppt课件
在机体的免疫系统 , 免 疫 系 统 担负抗 感染和免疫调节作用, 并参与免疫病理反应
清除免疫复合物
调理反应
炎症反应
LYSIS
MAC
补体 补体受体
补体系统的组成
补体系统组成按功能分三组:
1. 固有成分:
C1(C1q,C1r,C1s)-C9、B、D、 P因子、 MBL、丝氨酸蛋白酶。
2. 调节分子:
表 3-1 血清补体成分
名称
经典途径 C1q C1r C1s C4 C2 C3
替代途径 D因子 B因子
凝集素途径
MBP
终端成分 C5 C6 C7 C8 C9
调节因子 C1-INH C4-bp H I P
分子量(kDa)
460 83 83 200 102 185
24 90
血清浓度 (mg/ml)
80 50 50 600 20 1300
一般性质
✓ 主要产生细胞为肝细胞和巨噬细胞; ✓ 多数组分为糖蛋白; ✓ 血清中各成分含量不等,C3含量最多,
D因子最少; ✓ 正常生理情况下,以非活化形式存在;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
经典途径 Classical 旁路途径 Alternative MBL途径 MBL
补体反应的一般特点
C3bBb的C3和C5转化酶活性
补体活化表面的C3bBbP作用于C3,产 生大量的C3b。C3bnBb还能将与C3b结合的 C5 裂 解 为 C5a 和 C5b 两 个 分 段 。 所 产 生 的 C3b5b复和物启动补体活化的终末途径。
(四) 补体活化的终末途径
三条途径 C5转化酶
C5
C5a+C5b
N
C
亲水区
疏水区
清除免疫复合物
调理反应
炎症反应
LYSIS
MAC
补体 补体受体
补体系统的组成
补体系统组成按功能分三组:
1. 固有成分:
C1(C1q,C1r,C1s)-C9、B、D、 P因子、 MBL、丝氨酸蛋白酶。
2. 调节分子:
表 3-1 血清补体成分
名称
经典途径 C1q C1r C1s C4 C2 C3
替代途径 D因子 B因子
凝集素途径
MBP
终端成分 C5 C6 C7 C8 C9
调节因子 C1-INH C4-bp H I P
分子量(kDa)
460 83 83 200 102 185
24 90
血清浓度 (mg/ml)
80 50 50 600 20 1300
一般性质
✓ 主要产生细胞为肝细胞和巨噬细胞; ✓ 多数组分为糖蛋白; ✓ 血清中各成分含量不等,C3含量最多,
D因子最少; ✓ 正常生理情况下,以非活化形式存在;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
经典途径 Classical 旁路途径 Alternative MBL途径 MBL
补体反应的一般特点
C3bBb的C3和C5转化酶活性
补体活化表面的C3bBbP作用于C3,产 生大量的C3b。C3bnBb还能将与C3b结合的 C5 裂 解 为 C5a 和 C5b 两 个 分 段 。 所 产 生 的 C3b5b复和物启动补体活化的终末途径。
(四) 补体活化的终末途径
三条途径 C5转化酶
C5
C5a+C5b
N
C
亲水区
疏水区
补体系统ppt课件
20
C5-activation
b C4b
C3b
21
assembly of the lytic complex
C6 b
C7
22
insertion of MAC——a cylindrical transmembrane channel into cell membrane
C6
b
C7 CC C C C9 9 9 9C 9C C C9 9 9 9
B.C1仅与IgM的CH3区IgG的CH2区结合。 C.每个C1分子必须同时与两个以上 Ig分子的Fc段结合。
11
IgG
CH3
CH2
C1分子的构造
13
Recognition subunits
具有催化作用的 Enzymatic subunits 亚单位
Phase of
recognition in classical pathway
补体系统 (complement,C)
本章基本内容 • 一、概述 • 二、补体的激活 • 三、补体活化的调控 • 四、补体受体 • 五、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2
1.补体的发现
• Jules Bordet(1870--1961) • 比利时人,受教于布鲁塞尔,1892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94年开 始于巴黎巴斯德研究所工作,1901年返回比利时,建立布鲁塞尔巴 斯德研究所。 Bordet早期研究表明,抗菌血清包括两类活性物质,一类是防御 素(现称补体),它存在于特异性免疫应答之前;另一类即为特异性抗 体,它可以通过疫苗接种产生.并且,他还发明了一套通过血清诊断 微生物感染的方法。,1898年,他发现溶血血清,并且阐明了溶血血 清对外来血液的溶血机制与抗菌血清作用于细菌的机制类似。 • 他还致力于凝集素与过敏毒素的形成方面的研究。在1906年, Bordet与Gengou培养了百日咳杆菌,证明了百日咳杆菌为百日咳 的病原菌。他除了在细菌学的很多领域是世界著名的权威学者以 外,在免疫学范畴内, Bordet也被视为伟大的带头人。并且著有 若干医学类出版物。 • 1919年,Jules获得生理与医学诺贝尔奖。
补体系统资料ppt课件
2.激活阶段
• 激活物质的存在可为C3b或C3bBb提供不易被I因子、 H因子灭活的保护性微环境,使旁路途径从缓慢进行 的准备阶段过渡至激活阶段。
• C3b与C3bBb 结合为C3bBb3b(或C3bnBb)即旁 路途径C5转化酶。
• C5转化酶一旦形成即进入末端效应阶段,其后续激活 过程及效应与经典途径完全相同,最终形成MAC,导 致靶细胞溶解。
C4b2b3b
参与特异性免 疫的效应阶段, 感染后期发挥 作用
C3bnBb
参与非特异性 免疫的效应阶 段,感染早期 发挥作用
MBL途径
MBL相关的丝 氨酸蛋白酶 (MASP) C4、C2-C9 MASP
Ca2+
C4b2b
C4b2b3b 参与非特异性 免疫的效应阶 段,感染早期 发挥作用
第三节 补体系统的调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在体内受一系列调节机制的严格 控制,使之反应适度,以防止补体成份过度消耗和 对自身组织产生损伤。 补体系统激活的调控乃通过补体自身衰变以及体 液中和细胞膜上存在的各种调节因子而实现。
一、补体的自身调控
• 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生物活性物质极不稳定, 易发生自行衰变,成为补体激活过程中的自控机制。
• 3.不同种属动物血清补体含量存在差异。 • 4.由肝细胞、巨噬细胞、脾细胞等合成。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
在生理情况下大多数血清补体成分以非活化的 形式存在。
在激活物质的作用下或在特定的固相表面上, 补体各成分可按一定顺序依次被激活。
活化的补体才能发挥生物学效应。 补体系统的激活主要有三条途径:即经典途径、
3.旁路途径是补体系统重要的放大机制
• 结合于激活物表面的C3bBb或C3bBbP,即固相C3 转化酶,可使C3大量裂解,产生更多C3b。
补体ppt课件
补体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功能,因此有望应用于细 胞治疗,如CAR-T细胞疗法、干细胞移植等。
补体与疫苗研发
补体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因此可以探索将补体作为疫苗 佐剂或靶点,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
未来补体研究的方向与挑战
深入研究补体的分子机制
尽管对补体的认识不断加深,但其精确的分子机制和调控网络仍 需进一步揭示。
增强细胞免疫应答。
03
补体与B细胞的相互作用
补体能够通过与B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促进B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
而增强体液免疫应答。同时,补体还能够调节B细胞分泌的抗体类型和
数量。
04
补体与疾病关系
补体缺陷与疾病
补体缺陷类型
包括遗传性补体缺陷和获得性补 体缺陷,遗传性补体缺陷多为常 染色体隐性遗传,获得性补体缺 陷则由感染、自身免疫病等因素 引起。
探索补体的新功能和应用
随着对补体研究的深入,未来可能发现更多新的补体功能和应用领 域,如神经免疫、代谢免疫等。
解决补体研究中的技术难题
目前补体研究仍面临一些技术挑战,如如何精确测量补体活性、如 何有效调控补体系统等,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活途径,减轻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补体调节剂
02
通过调节补体激活过程中的正负反馈机制,使补体系统恢复平
衡,达到治疗目的。
靶向补体的药物研发
03
针对补体系统中的特定分子或通路进行药物设计和研发,为补
体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05
补体的实验室检测与应用
补体成分的检测方法
免疫化学法
01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通过沉淀反应、凝集反应等
补体激活产生的C3b等分子可以结合到微生 物表面,作为吞噬细胞的识别信号,促进 吞噬细胞对微生物的吞噬和清除。
补体与疫苗研发
补体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因此可以探索将补体作为疫苗 佐剂或靶点,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
未来补体研究的方向与挑战
深入研究补体的分子机制
尽管对补体的认识不断加深,但其精确的分子机制和调控网络仍 需进一步揭示。
增强细胞免疫应答。
03
补体与B细胞的相互作用
补体能够通过与B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促进B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
而增强体液免疫应答。同时,补体还能够调节B细胞分泌的抗体类型和
数量。
04
补体与疾病关系
补体缺陷与疾病
补体缺陷类型
包括遗传性补体缺陷和获得性补 体缺陷,遗传性补体缺陷多为常 染色体隐性遗传,获得性补体缺 陷则由感染、自身免疫病等因素 引起。
探索补体的新功能和应用
随着对补体研究的深入,未来可能发现更多新的补体功能和应用领 域,如神经免疫、代谢免疫等。
解决补体研究中的技术难题
目前补体研究仍面临一些技术挑战,如如何精确测量补体活性、如 何有效调控补体系统等,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活途径,减轻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补体调节剂
02
通过调节补体激活过程中的正负反馈机制,使补体系统恢复平
衡,达到治疗目的。
靶向补体的药物研发
03
针对补体系统中的特定分子或通路进行药物设计和研发,为补
体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05
补体的实验室检测与应用
补体成分的检测方法
免疫化学法
01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通过沉淀反应、凝集反应等
补体激活产生的C3b等分子可以结合到微生 物表面,作为吞噬细胞的识别信号,促进 吞噬细胞对微生物的吞噬和清除。
补体系统-(2)ppt课件
CHAPTER 4 补 体系统
第一节 概 述
补体系统是由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可溶性蛋白及存在于血细胞与其它细胞表面的一组膜结合蛋白和补体受体所组成。 在机体的免疫系统中担负抗感染和免疫调节作用, 并参与免疫病理反应。 补体是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的重要组成部分
补 体 活 化 的 经 典 途 径
IgM/IgG -Ag复合物
C1q : r : s
C4
C4b + C2
C4a
C2a
C4b2b
C3
C3b
C3a
Ca++
Mg++
Ca++
(C3转化酶)
C4b2b3b
(C5转化酶)
识别
活化
C5
C5b-C6,7,8,9
C5a
细胞溶解
攻击
Fab段
Fc段
暴露的C1q结合位点
(六)C9, 穿孔素(Perforin) C9和穿孔素结构类似,均为单链结构, N端以亲水性氨基酸为主,C端均以疏水性氨基酸为主。被活化后形成管状结构的多聚体,由10个以上的单体分子组成,可通过其疏水性的C末端插入细胞膜,导致细胞溶解。
N
C
凝血酶
亲水区
疏水区
三 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
(一)经典途径: 几个特点: 1 抗原抗体特异结合活化 2 反应顺序为C1qrs-C4-C2-C3-C5-C6-C7-C8-C9 3 产生3个转化酶:C1酶, C3转化酶,C5转化酶 4 产生3个过敏毒素(Anaphylatoxin),C3a, C4a,C5a
4 补体固有成份是由肝细胞、巨噬细胞、 肠 粘膜上皮细胞和脾细胞等合成的糖蛋白,含量约占血清球蛋白总量的10%,其中C3含量最高、D因子含量最低。 5 固有成份间的分子量差异较大,其中C1q 最大、D因子最小。 6 对热不稳定,56°C、30min即被灭活,0~10 °C条件下活性只能保持3~4d。 7 多种理化因素如射线、机械振荡、酒精、胆汁和某些添加剂等均可破坏补体
第一节 概 述
补体系统是由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可溶性蛋白及存在于血细胞与其它细胞表面的一组膜结合蛋白和补体受体所组成。 在机体的免疫系统中担负抗感染和免疫调节作用, 并参与免疫病理反应。 补体是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的重要组成部分
补 体 活 化 的 经 典 途 径
IgM/IgG -Ag复合物
C1q : r : s
C4
C4b + C2
C4a
C2a
C4b2b
C3
C3b
C3a
Ca++
Mg++
Ca++
(C3转化酶)
C4b2b3b
(C5转化酶)
识别
活化
C5
C5b-C6,7,8,9
C5a
细胞溶解
攻击
Fab段
Fc段
暴露的C1q结合位点
(六)C9, 穿孔素(Perforin) C9和穿孔素结构类似,均为单链结构, N端以亲水性氨基酸为主,C端均以疏水性氨基酸为主。被活化后形成管状结构的多聚体,由10个以上的单体分子组成,可通过其疏水性的C末端插入细胞膜,导致细胞溶解。
N
C
凝血酶
亲水区
疏水区
三 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
(一)经典途径: 几个特点: 1 抗原抗体特异结合活化 2 反应顺序为C1qrs-C4-C2-C3-C5-C6-C7-C8-C9 3 产生3个转化酶:C1酶, C3转化酶,C5转化酶 4 产生3个过敏毒素(Anaphylatoxin),C3a, C4a,C5a
4 补体固有成份是由肝细胞、巨噬细胞、 肠 粘膜上皮细胞和脾细胞等合成的糖蛋白,含量约占血清球蛋白总量的10%,其中C3含量最高、D因子含量最低。 5 固有成份间的分子量差异较大,其中C1q 最大、D因子最小。 6 对热不稳定,56°C、30min即被灭活,0~10 °C条件下活性只能保持3~4d。 7 多种理化因素如射线、机械振荡、酒精、胆汁和某些添加剂等均可破坏补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 补体系统的组成和命名
• (一) 组成 • 1.补体系统的固有成分 • 2.补体调节蛋白 • 3.补体的受体分子 • (二) 命名 • 1. 参与经典激活途径的固有成分(包括膜
攻击复合物组分) • 以“C”表示,如“C1,C2,┄C9”。
2019/12/30
• 2. 替代激活途径的固有成分 • 以因子命名,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B
2019/12/30
• 第六节 补体系统与疾病
• 1. 补体成份先天性缺乏症 • 2. 高补体血症 • 3. 低补体血症
2019/12/30
2019/12/30
• 四、免疫自稳作用 • 1. 清除免疫复合物 • 补体的存在,可减少IC的产生,并能使
已生成的IC溶解,发挥自身稳定作用。 • 2. 清除凋亡细胞 • 多种补体成分可识别和结合凋亡细胞,
促进吞噬。
2019/12/30
• 五、炎症介质作用 • 1.激肽样作用(C2a) • 能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炎症性充血。 • 2.过敏毒素作用(C3a、C4a、C5a) • 以C5a的作用最强。 • 3.趋化作用(C3a、C5a、C567)
• 1.主要激活物质 • 特异性抗体(IgG或IgM)与抗原结合
形成的免疫复合物 • 2.参与的固有成分 • C1(C1q、C1r、C1s)~ C4
2019/12/30
2019/12/30
3.激活过程 (1)识别阶段
AgAb复合物
形成
C1q 活化 C1r、C1s
C1
C1识别免疫复合物形成C1酯酶的阶段。
C5转化酶 C5
2019/12/30
C6 C5b
C5a
C7
C5b6
C5b67
C8
C9 C5b6789 (MAC)
2019/12/30
• 第三节 补体活化的调节
• (一)自身衰变的调节
• 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均易衰变失活,游离的 C4b、C3b、C5b也易失活。
• (二)调节因子的作用
• 1.经典途径的调节 • ⑴ C1抑制分子(C1INH) • 可与活化的C1r和C1s结合,使其失去酶解正常
第四章 补体系统
2019/12/30
第一节 概 述
• 补体(complement ,C)是存在于人或 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 活性的蛋白质。
• 因其是抗体发挥溶细胞作用的必要补充 条件,故被称为补体。
• 又因其是由近40种可溶性蛋白质和膜结 合蛋白组成的多分子系统,故称为补体 系统。
2019/12/30
2019/12/30
• (2)活化阶段 • 形成具有酶活性的C3转化酶(C4b2b)
和C5转化酶(C4b2b3b)。
2019/12/30
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示意图
Ag+Ab AgAb复合物 C1qrs C1qrs
C4
C4b
C4b2 C4b2b C4b2b3b
C4a C2
C2a
C3
C3b
C3a
2019/12/30
• 1.主要激活物
细菌等微生物
• 2.参与的固有成分 C4、C2、C3
• 3.激活过程
2019/12/、补体活化的共同终末效应
• 上述三途径均产生C5转化酶,启动补体 系 统 的 终 末 成 分 ( C5、C6、C7、C8、 C9)的活化,并形成具有溶细胞效应的 膜攻击复合物(MAC),导致靶细胞的溶 解。
• 二、旁路激活途径
• (替代途径、第二途径)
• 该途径越过了C1、C4、C2,直接激活C3 。
• 1.主要激活物质
• 细菌细胞壁成分即脂多糖、肽聚糖、磷 壁酸、酵母多糖等,凝聚的IgA和IgG4、 眼镜蛇毒素等。
• 2.参与的固有成分 • C3,B、D、P、H、I等因子
2019/12/30
• 3.激活过程 • (1)生理情况下 C3b和C3转化酶的形成 • (2)C5转化酶的形成 • ①激活物 使替代途径从准备阶段过
C4b的结合
2019/12/30
第四节 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
• 一、溶菌和溶细胞作用
2019/12/30
• 二、调理作用
• C3b、C4b可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 靶细胞 氨基端-C3b-羧基端 吞噬细胞
•
( C3b 受 体
)
• 三、免疫粘附作用
• 抗原抗体复合物 C3b/C4b 红细胞、血小板 等,形成较大的聚合物,易被吞噬细胞吞噬
加一横线表示,如C1,C3bBb,已失活 的补体成分则在其符号前冠以“i”表示 ,如iC3b。
2019/12/30
• 二、补体成分的理化特性
• 1.化学组成均为糖蛋白,多数为β球蛋
白,少数几种为α或γ球蛋白。 • 2.补体各成分中以C3含量最高,D因子
含量最低。
2019/12/30
• 一、经典激活途径 • (传统途径、第一途径)
底物的能力。并能有效地解聚与IC结合的C1大 分子。
2019/12/30
• ⑵ 抑制经典途径C3转化酶形成 • ① C4结合蛋白(C4bp)与补体受体1 (
CR1) • ② I因子 可裂解C4b • ③ 膜辅助蛋白(MCP) 促进I因子介导的
C4b裂解。 • ④ 衰变加速因子(DAF) 可同C2竞争与
渡到正式激活阶段,为C3b或C3Bb提供保 护性微环境 • ②过程
2019/12/30
2019/12/30
(3)补体激活的放大 形成C3b正反馈环或称C3b正反馈途径。
2019/12/30
2019/12/30
• 三、MBL途径
•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MBL)
• 该激活途径与经典途径的激活过程相似 ,但不依赖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免 疫复合物)的形成和C1q的参加。
因子、D因子等。 • 3. 补体调节蛋白 • 根据其功能命名,如C1q抑制物、C4结
合蛋白等。 • 4. 补体受体 • 则 以 其 结 合 对 象 来 命 名 , 如 C1qR、
C5aR。
2019/12/30
• 5. 补体活化的裂解片段 • 一般在该成分的符号后加小写字母表示
,如C3a、C3b。 • 具有酶活性的成分或复合物在其符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