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系统解剖学ppt课件
过滤并清除淋巴液中的细菌、病毒 和其他有害物质。
胸导管
收集全身的淋巴液并输送至右心房 。
04
04
消化系统
口腔
01
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入口,具有咀嚼、吞咽和感受等功能 。
02
口腔内有牙齿、舌头、唾液腺等结构,共同完成咀嚼和 吞咽过程。
03
口腔还能通过舌头感知食物的形状、大小、质地和温度 等信息。
咽
咽是消化系统和呼吸 系统的共同通道,具 有吞咽和呼吸功能。
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史
古代人体解剖学
1.A 起源于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时期,当时对人体 进行了解剖观察和研究,但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
中世纪人体解剖学
1.B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医学进步和科
学方法的兴起,人体解剖学得到了进一步 发展。
近代人体解剖学
1.C 16世纪以后,随着医学进步和科学方法的 广泛应用,人体解剖学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体 系。
胃内有许多胃酸和消化酶,能 将食物分解成较为简单的物质 ,以便小肠进一步吸收。
胃的形态和大小可随食物的量 和种类而变化。
小肠和大肠
小肠和大肠是消化道的主要部分,小肠负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大肠负责将残 渣排出体外。
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能将食物分解为较为简单的物质,并吸收Fra bibliotek中的营养成分。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形成粪便,将残渣排出体外。
实验研究
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如生理 实验、病理实验等。
04
03
01
运动系统
02
骨学
01
骨的分类
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类,各有不同的形 态和功能。
02
骨的构造
骨由骨质、骨膜、骨髓和关节软骨组成,具有保护、支 持和运动的功能。
胸导管
收集全身的淋巴液并输送至右心房 。
04
04
消化系统
口腔
01
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入口,具有咀嚼、吞咽和感受等功能 。
02
口腔内有牙齿、舌头、唾液腺等结构,共同完成咀嚼和 吞咽过程。
03
口腔还能通过舌头感知食物的形状、大小、质地和温度 等信息。
咽
咽是消化系统和呼吸 系统的共同通道,具 有吞咽和呼吸功能。
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史
古代人体解剖学
1.A 起源于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时期,当时对人体 进行了解剖观察和研究,但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
中世纪人体解剖学
1.B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医学进步和科
学方法的兴起,人体解剖学得到了进一步 发展。
近代人体解剖学
1.C 16世纪以后,随着医学进步和科学方法的 广泛应用,人体解剖学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体 系。
胃内有许多胃酸和消化酶,能 将食物分解成较为简单的物质 ,以便小肠进一步吸收。
胃的形态和大小可随食物的量 和种类而变化。
小肠和大肠
小肠和大肠是消化道的主要部分,小肠负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大肠负责将残 渣排出体外。
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能将食物分解为较为简单的物质,并吸收Fra bibliotek中的营养成分。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形成粪便,将残渣排出体外。
实验研究
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如生理 实验、病理实验等。
04
03
01
运动系统
02
骨学
01
骨的分类
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类,各有不同的形 态和功能。
02
骨的构造
骨由骨质、骨膜、骨髓和关节软骨组成,具有保护、支 持和运动的功能。
系统解剖学(全套课件) PPT
系统解剖学
systematic anatomy
绪论
一、系统解剖学的定义:
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功 能系统阐述人体正常器官 形态结构的科学。
二、解剖学的分科:
系统解剖学
(systematic— )
局部解剖学
(topographic— )
断面解剖学(sectional- —) 巨视解剖学 (matcro- —) 显微解剖学(micro- —)
(二)自由上肢骨 1、肱骨 (1)上端:肱骨 头,解剖颈,外 科颈、大结节, 小结节,大结节 脊、小结节脊、 结节间沟。 (2)体:三角肌 粗隆,桡神经沟。 (3)下端:肱骨 小头,内上髁、 外上髁,尺神经 沟,肱骨滑车, 鹰嘴窝。
2、面
(1)矢状面:将人体分 割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 [正中矢状面] (2)冠状面:将人体分割 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3)水平面:将人体分割 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
运动系统
第一章 骨 学
运 动 系 统
组成:
骨:连结形成骨骼,构成人体支架,支持体重、
保护内脏,并参与运动,充当杠杆
关节:在运动中作为支点,起枢纽作用
25
(二)辅助结构 1、韧带
囊内韧带 囊外韧带
26
2、关节盘: 关节面间的纤维 软骨板。 3、关节唇: 关节窝周缘的纤 维软骨环。 4、滑膜襞,滑 膜囊。
27
28
(三)关节的运动
1、屈和伸:循冠状轴所作的运动。踝关节的屈 称跖屈,伸称背屈。 2、收和展:循矢状轴所作的运动。 3、旋转:在垂直轴上所作的运动。骨的前面转 向内侧称旋内,反之为旋外。前臂的旋内称 为旋前(手掌向后),相反的动作称为旋后。 4、环转:
29
(四)关节的分类
systematic anatomy
绪论
一、系统解剖学的定义:
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功 能系统阐述人体正常器官 形态结构的科学。
二、解剖学的分科:
系统解剖学
(systematic— )
局部解剖学
(topographic— )
断面解剖学(sectional- —) 巨视解剖学 (matcro- —) 显微解剖学(micro- —)
(二)自由上肢骨 1、肱骨 (1)上端:肱骨 头,解剖颈,外 科颈、大结节, 小结节,大结节 脊、小结节脊、 结节间沟。 (2)体:三角肌 粗隆,桡神经沟。 (3)下端:肱骨 小头,内上髁、 外上髁,尺神经 沟,肱骨滑车, 鹰嘴窝。
2、面
(1)矢状面:将人体分 割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 [正中矢状面] (2)冠状面:将人体分割 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3)水平面:将人体分割 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
运动系统
第一章 骨 学
运 动 系 统
组成:
骨:连结形成骨骼,构成人体支架,支持体重、
保护内脏,并参与运动,充当杠杆
关节:在运动中作为支点,起枢纽作用
25
(二)辅助结构 1、韧带
囊内韧带 囊外韧带
26
2、关节盘: 关节面间的纤维 软骨板。 3、关节唇: 关节窝周缘的纤 维软骨环。 4、滑膜襞,滑 膜囊。
27
28
(三)关节的运动
1、屈和伸:循冠状轴所作的运动。踝关节的屈 称跖屈,伸称背屈。 2、收和展:循矢状轴所作的运动。 3、旋转:在垂直轴上所作的运动。骨的前面转 向内侧称旋内,反之为旋外。前臂的旋内称 为旋前(手掌向后),相反的动作称为旋后。 4、环转:
29
(四)关节的分类
系统解剖学(全套课件) PPT
动物称颅侧和尾侧
2 、前和后:腹为前,背为后。描述手和 足时,常用掌侧和背侧。
3 、内侧和外侧:以身体正中矢状面为准,近 此面者为内侧,反之为外侧。 4、内和外 5、近侧和远侧 6、浅和深
*尺侧、桡侧, *胫侧、腓侧, *左、右,垂直、 平行等。
(三)人体的轴和面 1、轴 (1)矢状轴—前后轴 (2)冠状轴—左右轴 (3)垂直轴—上下轴 轴多用于表述关节的 运动,即骨位移轨迹所 沿的轴线。
3、胫骨 (1)上端:胫骨 内、外侧髁, 髁间隆起,胫 骨粗隆。 (2)体:比目鱼 肌线。 (3)下端:内踝 (huai)。 (4)腓骨 外踝
4、足骨 (1)跗骨: 跟、距。舟骨, 楔骨(1、2、3) 骰(tou)骨。 (2)跖骨(5块) (3)趾骨(14块)
第二节 中轴骨的连结
一. 躯干骨的连结
第三节 附肢骨的连结
一、上肢骨的连结 (一)肢带骨的连结 1、胸锁关节:上肢与 躯干骨间的唯一的连结 属三轴关节[关节盘]。 2、肩锁关节
3、喙肩韧带:
肩胛骨喙突与
肩峰之间。 4、喙肩弓: 喙肩韧带与肩 峰、 喙突构成, 位于肩关节上方。
(二)自由上肢骨连结 1、肩关节 (1)关节面: 肱骨头、肩胛骨关节盂。 关节头大、窝浅,有[关 节唇](上页图)。
2、面
(1)矢状面:将人体分 割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 [正中矢状面] (2)冠状面:将人体分割 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3)水平面:将人体分割 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
运动系统
第一章 骨 学
运 动 系 统
组成:
骨:连结形成骨骼,构成人体支架,支持体重、
保护内脏,并参与运动,充当杠杆
关节:在运动中作为支点,起枢纽作用
系统解剖学
systematic anatomy
2 、前和后:腹为前,背为后。描述手和 足时,常用掌侧和背侧。
3 、内侧和外侧:以身体正中矢状面为准,近 此面者为内侧,反之为外侧。 4、内和外 5、近侧和远侧 6、浅和深
*尺侧、桡侧, *胫侧、腓侧, *左、右,垂直、 平行等。
(三)人体的轴和面 1、轴 (1)矢状轴—前后轴 (2)冠状轴—左右轴 (3)垂直轴—上下轴 轴多用于表述关节的 运动,即骨位移轨迹所 沿的轴线。
3、胫骨 (1)上端:胫骨 内、外侧髁, 髁间隆起,胫 骨粗隆。 (2)体:比目鱼 肌线。 (3)下端:内踝 (huai)。 (4)腓骨 外踝
4、足骨 (1)跗骨: 跟、距。舟骨, 楔骨(1、2、3) 骰(tou)骨。 (2)跖骨(5块) (3)趾骨(14块)
第二节 中轴骨的连结
一. 躯干骨的连结
第三节 附肢骨的连结
一、上肢骨的连结 (一)肢带骨的连结 1、胸锁关节:上肢与 躯干骨间的唯一的连结 属三轴关节[关节盘]。 2、肩锁关节
3、喙肩韧带:
肩胛骨喙突与
肩峰之间。 4、喙肩弓: 喙肩韧带与肩 峰、 喙突构成, 位于肩关节上方。
(二)自由上肢骨连结 1、肩关节 (1)关节面: 肱骨头、肩胛骨关节盂。 关节头大、窝浅,有[关 节唇](上页图)。
2、面
(1)矢状面:将人体分 割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 [正中矢状面] (2)冠状面:将人体分割 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3)水平面:将人体分割 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
运动系统
第一章 骨 学
运 动 系 统
组成:
骨:连结形成骨骼,构成人体支架,支持体重、
保护内脏,并参与运动,充当杠杆
关节:在运动中作为支点,起枢纽作用
系统解剖学
systematic anatomy
《系统解剖学》教学课件:10感觉器sensory organ
系统解剖学
systematic anatomy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感觉器
Sensory organ
总论
感觉器包括眼、耳、鼻、舌、身(皮肤)。感 觉器(sensor organs)由感受器(receptor)及 其附属装置构成。感受器是神经末梢装置,它 能感受刺激,并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传到神 经中枢。感受器分为: 1、外感受器:皮肤,视、听器等 2、内感受器: 内脏、心血管等 3、本体感受器:肌、肌腱、关节
紧张部
一、中耳鼓室 (一)鼓室壁 1.上壁:鼓室盖 2.下壁:颈静脉壁 3.前壁:颈动脉壁
第二节 中耳
鼓室盖
颈静脉壁
(内侧)
矢状面
颈动脉壁
4.后壁:乳突壁, 上部有乳突窦入口 →乳突小房
5.内 侧 壁 : 迷 路 壁 , 中部隆凸称鼓岬,岬 后上方有前庭窗,后 下方为蜗窗,在前庭 窗的上有面神经管凸
从前向后分为: 1、虹膜部 2、睫状体部 3、脉络部 虹膜部和睫状 体因无感光作 用—盲部,脉 络部有感光作 用—视部
二、眼球内容物
(一)房水
房水 Er\ 睫状体
后房
眼静脉
瞳孔
巩膜V窦 前房
(二)晶状体: 位于虹膜与玻璃体之间, 呈双凸透镜状、无色透 明且富弹性,由晶体囊、 晶体纤维和晶体核构成。 晶状体借睫状小带与睫 状体相连,通过睫状肌 对其屈光度的调节,以 确保在视网膜上清晰成 像
6.外侧壁: 鼓膜壁
(二)鼓室内的结构 1.听小骨 (1)锤骨 (2)砧骨 (3)镫骨
紧张部
2.运动听小骨的肌 (1)鼓膜张肌 (2)镫骨肌
二、咽鼓管 连接鼻咽部与鼓室(3.5~4cm),功能是平衡鼓膜内外气压 分部:骨部(后外1/3)、软骨部(前内2/3) 小儿咽鼓管特点:短、宽、平 三、乳突窦和乳突小房
systematic anatomy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感觉器
Sensory organ
总论
感觉器包括眼、耳、鼻、舌、身(皮肤)。感 觉器(sensor organs)由感受器(receptor)及 其附属装置构成。感受器是神经末梢装置,它 能感受刺激,并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传到神 经中枢。感受器分为: 1、外感受器:皮肤,视、听器等 2、内感受器: 内脏、心血管等 3、本体感受器:肌、肌腱、关节
紧张部
一、中耳鼓室 (一)鼓室壁 1.上壁:鼓室盖 2.下壁:颈静脉壁 3.前壁:颈动脉壁
第二节 中耳
鼓室盖
颈静脉壁
(内侧)
矢状面
颈动脉壁
4.后壁:乳突壁, 上部有乳突窦入口 →乳突小房
5.内 侧 壁 : 迷 路 壁 , 中部隆凸称鼓岬,岬 后上方有前庭窗,后 下方为蜗窗,在前庭 窗的上有面神经管凸
从前向后分为: 1、虹膜部 2、睫状体部 3、脉络部 虹膜部和睫状 体因无感光作 用—盲部,脉 络部有感光作 用—视部
二、眼球内容物
(一)房水
房水 Er\ 睫状体
后房
眼静脉
瞳孔
巩膜V窦 前房
(二)晶状体: 位于虹膜与玻璃体之间, 呈双凸透镜状、无色透 明且富弹性,由晶体囊、 晶体纤维和晶体核构成。 晶状体借睫状小带与睫 状体相连,通过睫状肌 对其屈光度的调节,以 确保在视网膜上清晰成 像
6.外侧壁: 鼓膜壁
(二)鼓室内的结构 1.听小骨 (1)锤骨 (2)砧骨 (3)镫骨
紧张部
2.运动听小骨的肌 (1)鼓膜张肌 (2)镫骨肌
二、咽鼓管 连接鼻咽部与鼓室(3.5~4cm),功能是平衡鼓膜内外气压 分部:骨部(后外1/3)、软骨部(前内2/3) 小儿咽鼓管特点:短、宽、平 三、乳突窦和乳突小房
系统解剖学内脏学PPT课件
内脏的一般结构: 中空性器官 如胃.
实质性器官 如肾.
第2页/共108页
一、胸部的标志线
1 前正中线 2 胸骨线 3 锁骨中线 4 胸骨旁线 5 腋前线 6 腋后线 7 腋中线 8 肩胛线 9 后正中线
二、腹部分区
4区或9区
第3页/共108页
腹股沟中点
第四章 消化系统 Alimentary System
胃大弯
幽门 pylorus
第21页/共108页
第五节 小肠
分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三部 一、十二指肠duodenum 1上部
十二指肠上曲 十二指肠球 2 降部
十二指肠下曲 十二指肠大乳头
3 水平部
4 升部 十二指肠空肠曲 十二指肠悬肌
第22页/共108页
二、空肠和回肠
第23页/共108页
空肠jejunum
胸膜隐窝pleural recess: 肋膈隐窝
第51页/共108页
胸膜顶cupula of pleura 胸膜腔pleura cavity
肋胸膜costal pleura 脏胸膜 Visceral pleura
肋膈隐窝 costodiaphragmatic recess
纵隔胸膜 mediastinal pleura
四、喉腔 Laryngeal Cavity
喉腔: 喉口: 声带:
第45页/共108页
喉腔
两对粘膜皱襞:前庭襞、声襞
两个裂隙: 三个部分:
前庭裂、声门裂 喉前庭、喉中间腔、声门下腔
前庭裂
声门下腔 infraglottic cavity
喉前庭 laryngeal vestibule 前庭襞
喉室
声襞 声门裂 rima glottidis
实质性器官 如肾.
第2页/共108页
一、胸部的标志线
1 前正中线 2 胸骨线 3 锁骨中线 4 胸骨旁线 5 腋前线 6 腋后线 7 腋中线 8 肩胛线 9 后正中线
二、腹部分区
4区或9区
第3页/共108页
腹股沟中点
第四章 消化系统 Alimentary System
胃大弯
幽门 pylorus
第21页/共108页
第五节 小肠
分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三部 一、十二指肠duodenum 1上部
十二指肠上曲 十二指肠球 2 降部
十二指肠下曲 十二指肠大乳头
3 水平部
4 升部 十二指肠空肠曲 十二指肠悬肌
第22页/共108页
二、空肠和回肠
第23页/共108页
空肠jejunum
胸膜隐窝pleural recess: 肋膈隐窝
第51页/共108页
胸膜顶cupula of pleura 胸膜腔pleura cavity
肋胸膜costal pleura 脏胸膜 Visceral pleura
肋膈隐窝 costodiaphragmatic recess
纵隔胸膜 mediastinal pleura
四、喉腔 Laryngeal Cavity
喉腔: 喉口: 声带:
第45页/共108页
喉腔
两对粘膜皱襞:前庭襞、声襞
两个裂隙: 三个部分:
前庭裂、声门裂 喉前庭、喉中间腔、声门下腔
前庭裂
声门下腔 infraglottic cavity
喉前庭 laryngeal vestibule 前庭襞
喉室
声襞 声门裂 rima glottidis
系统解剖学课件-第四节 静脉
面V 颈内V 颈外静脉
(2)下颌后静脉:由颞浅静脉和上颌静脉汇合而成,分前支和后支,前 支注入面静脉,后支与耳后静脉和枕静脉汇合成颈外静脉。收集范围:面 1侧8 区、颞区静脉血。
脉管系统
(一)上腔静脉系
1. 头颈部的静脉
(3)颈外静脉
组成:
下颌后V后支 耳后静脉 枕静脉
注入锁骨下 V或静脉角
收集范围
颈内静脉破裂时,由于管腔不易闭锁及胸腔负压
22
对静脉回流的吸力,可导致气体栓塞。
脉管系统
(一)上腔静脉系 (6)锁骨下静脉
起止:在第1肋外侧缘续于腋静 脉,伴同名动脉走行,至 胸锁关节后方与颈内静脉 汇合成头臂静脉。
静脉角: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 脉汇合处的夹角
属支:腋静脉、颈外静脉 临床常经锁骨上或锁骨下入路 作锁骨下静脉导管插入
23
脉管系统
三、体循环的静脉
(一)上腔静脉系
2. 上肢的静脉
(1)上肢浅静脉 1)头静脉 2)贵要静脉 3)肘正中静脉 4)前臂正中静脉
头静脉
肘正中静脉 前臂正中静脉
★ 临床上进行静脉采血和输液的 常用部位
(2)上肢深静脉 (同名动脉伴行) 腋静脉
24
贵要静脉
脉管系统
三、体循环的静脉
(一)上腔静脉系
36
脉管系统
(二)下腔静脉系 1. 下肢静脉
• 特点: 静脉瓣多,交通支丰富
• 属支 浅静脉:
起自趾背静脉,在跖骨远 端皮下形成足背静脉弓,弓 的两端沿足的两侧缘上行, 外侧 小隐静脉 内侧 大隐静脉 深静脉
37
脉管系统
(二)下腔静脉系
(1)下肢浅静脉
1)小隐静脉: ①行程:起自足背静脉弓外侧 →外踝 后方 →至腘窝穿深筋膜注入腘静脉; ②足背静脉弓
系统解剖学课件-第十四章 视器
睑板腺
视器
第二节 眼副器
一、眼睑 (eyelids)
睑板腺:是位于睑板内分支变形的皮脂腺,其导管口于眼睑后 缘,分沁油性液体,有润滑睑缘防止泪液外溢的作用。
被阻塞后,形成睑板腺囊肿——霰粒肿
睫毛腺(zeis腺) 睫毛根部的皮脂腺 感染后——麦粒肿
视器
第二节 眼副器
一、眼睑 (eyelids)
睑板腺:是位于睑板内 分支变形的皮脂腺,其 导管开口于眼睑后缘, 分沁油性液体,有润滑 睑缘防止泪液外溢的作 用。
泪腺分泌泪液
感冒时,粘膜易充血和肿胀使鼻泪 管下口闭塞,使泪液向鼻腔引流不 畅,故感冒时常有流泪的现象。
结膜囊 上、下泪点 上、下泪小管
泪囊 鼻泪管 下鼻道
泪腺 睑结膜
眶下神经
上泪小管 泪囊 下泪小管
泪点
鼻泪管
下鼻甲 下鼻道
44
视器
第二节 眼副器
四. 眼外肌 (extraocular muscles)
被阻塞后,形成睑板腺 囊肿——霰粒肿
睫毛腺(zeis腺) 睫毛根部的皮脂腺 感染后——麦粒肿
视器
第二节 眼副器
一、眼睑 (eyelids)
睑板腺:是位于睑板内 分支变形的皮脂腺,其 导管口于眼睑后缘,分 沁油性液体,有润滑睑 缘防止泪液外溢的作用。
被阻塞后,形成睑 板腺囊肿——霰粒肿
睫毛腺(zeis腺) 睫毛根部的皮脂腺 感染后——麦粒肿
内面紧贴视网膜色素层; 后方有视神经穿过。
睫状肌
功能:
营养眼球内组织,吸收眼内分散光
线,以免扰乱视觉
睫状小带
睫状环 睫状突
脉络膜
视器
第一节 眼球
盲部
(三)视网膜
视器
第二节 眼副器
一、眼睑 (eyelids)
睑板腺:是位于睑板内分支变形的皮脂腺,其导管口于眼睑后 缘,分沁油性液体,有润滑睑缘防止泪液外溢的作用。
被阻塞后,形成睑板腺囊肿——霰粒肿
睫毛腺(zeis腺) 睫毛根部的皮脂腺 感染后——麦粒肿
视器
第二节 眼副器
一、眼睑 (eyelids)
睑板腺:是位于睑板内 分支变形的皮脂腺,其 导管开口于眼睑后缘, 分沁油性液体,有润滑 睑缘防止泪液外溢的作 用。
泪腺分泌泪液
感冒时,粘膜易充血和肿胀使鼻泪 管下口闭塞,使泪液向鼻腔引流不 畅,故感冒时常有流泪的现象。
结膜囊 上、下泪点 上、下泪小管
泪囊 鼻泪管 下鼻道
泪腺 睑结膜
眶下神经
上泪小管 泪囊 下泪小管
泪点
鼻泪管
下鼻甲 下鼻道
44
视器
第二节 眼副器
四. 眼外肌 (extraocular muscles)
被阻塞后,形成睑板腺 囊肿——霰粒肿
睫毛腺(zeis腺) 睫毛根部的皮脂腺 感染后——麦粒肿
视器
第二节 眼副器
一、眼睑 (eyelids)
睑板腺:是位于睑板内 分支变形的皮脂腺,其 导管口于眼睑后缘,分 沁油性液体,有润滑睑 缘防止泪液外溢的作用。
被阻塞后,形成睑 板腺囊肿——霰粒肿
睫毛腺(zeis腺) 睫毛根部的皮脂腺 感染后——麦粒肿
内面紧贴视网膜色素层; 后方有视神经穿过。
睫状肌
功能:
营养眼球内组织,吸收眼内分散光
线,以免扰乱视觉
睫状小带
睫状环 睫状突
脉络膜
视器
第一节 眼球
盲部
(三)视网膜
系统解剖学课件-第十五章 前庭蜗器(1)
一. 耳廓 位置:
位于头部两侧,凸面 向后, 凹面朝向前外。 结构:
大部以弹性软骨作支 架,外覆皮肤,皮下组织 少, 血管神经丰富。
有耳轮、 对耳轮、 耳甲、耳屏 耳垂:临床采血常用部位
第十五章 前庭蜗器
前庭蜗器
第一节 外耳 二、外耳道
皮肤薄、缺少皮下组织 耵聍腺——分泌耵聍
为横‘S’形的弯曲管道,可分软骨部、骨部。呈“S”状弯曲
二、咽鼓管
(auditory tube)
软骨部:近鼻咽的2/3,开口于 咽鼓管咽口
是连通咽与鼓室的管道,
借咽鼓管咽口开口于鼻咽
侧壁。
平时此管在咽部开口处
于闭合状态,当吞咽或张
口时则开放,空气经咽鼓
管进入鼓室,以保持鼓膜
内外压力的平衡,利于鼓
膜的振动。婴幼儿咽鼓管
短且平直,管腔较大,故
咽部感染可沿咽鼓管侵入
第十五章节 前庭蜗器
第三节 内耳
二、膜迷路
(一)椭圆囊、球囊
是前庭内两个相互连通的膜 性小囊。
椭圆囊和球囊的内面各有 一个斑状隆起,分别称椭圆 囊斑和球囊斑,均为位觉感 受器,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化 和身体直线变速运动的剌激。
前庭神经 囊斑
椭圆囊 球囊
前庭蜗器
第三节 内耳
三个膜半规管内的壶腹嵴相互
二、膜迷路
前骨半规管:凸向上方,与颞骨岩部的长轴垂直 后骨半规管:凸向后外,与颞骨岩部的长轴平行 外骨半规管(水平半规管):凸向外方,呈水平位
颞骨岩部
前骨半规管
外骨半规管 后骨半规管
前庭蜗器
第三节 内耳 一、骨迷路
蜗螺旋管
骨螺旋板 蜗螺旋管
蜗轴
(三)耳蜗 (cochlea)
骨螺旋板
位于头部两侧,凸面 向后, 凹面朝向前外。 结构:
大部以弹性软骨作支 架,外覆皮肤,皮下组织 少, 血管神经丰富。
有耳轮、 对耳轮、 耳甲、耳屏 耳垂:临床采血常用部位
第十五章 前庭蜗器
前庭蜗器
第一节 外耳 二、外耳道
皮肤薄、缺少皮下组织 耵聍腺——分泌耵聍
为横‘S’形的弯曲管道,可分软骨部、骨部。呈“S”状弯曲
二、咽鼓管
(auditory tube)
软骨部:近鼻咽的2/3,开口于 咽鼓管咽口
是连通咽与鼓室的管道,
借咽鼓管咽口开口于鼻咽
侧壁。
平时此管在咽部开口处
于闭合状态,当吞咽或张
口时则开放,空气经咽鼓
管进入鼓室,以保持鼓膜
内外压力的平衡,利于鼓
膜的振动。婴幼儿咽鼓管
短且平直,管腔较大,故
咽部感染可沿咽鼓管侵入
第十五章节 前庭蜗器
第三节 内耳
二、膜迷路
(一)椭圆囊、球囊
是前庭内两个相互连通的膜 性小囊。
椭圆囊和球囊的内面各有 一个斑状隆起,分别称椭圆 囊斑和球囊斑,均为位觉感 受器,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化 和身体直线变速运动的剌激。
前庭神经 囊斑
椭圆囊 球囊
前庭蜗器
第三节 内耳
三个膜半规管内的壶腹嵴相互
二、膜迷路
前骨半规管:凸向上方,与颞骨岩部的长轴垂直 后骨半规管:凸向后外,与颞骨岩部的长轴平行 外骨半规管(水平半规管):凸向外方,呈水平位
颞骨岩部
前骨半规管
外骨半规管 后骨半规管
前庭蜗器
第三节 内耳 一、骨迷路
蜗螺旋管
骨螺旋板 蜗螺旋管
蜗轴
(三)耳蜗 (cochlea)
骨螺旋板
系统解剖学 01骨学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
15
第一章 骨学—总论
4. 骨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血 管:滋养动脉、 骺动脉、干骺端动
脉、骨膜动脉 淋巴管:骨膜淋巴管丰富 神 经:伴滋养血管入骨,对张力、撕
扯敏感
完整版课件
16
第一章 骨学—总论
三、骨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有 机 质:骨胶原纤维,粘多糖蛋白等;构成支架;赋予弹性 和韧性,占成人骨1/3,
1. 轴:叙述关节运动,有相互垂直的3个轴 垂直轴:上下方向的轴 矢状轴:前后方向的轴 冠状轴(额状轴):左右方向的轴
2. 面:相互垂直的三个面 矢状面:将人分为左右两半 冠状面(额状面):将人分为前后两半 水平面(横切面):将人分为上下两段 器官切面:纵切面、横切面
完整版课件
7
系统解剖学—绪论
六、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无 机 质:碱性磷酸钙等,坚硬刚性,占成人骨2/3 实验证明:脱钙骨:柔软有弹性;煅烧骨:脆而易碎 临床: 幼儿:两者各占一半,骨折→青枝状 成人:有机质比无机质=3:7,最合适、抗压力 15kg/mm2 老人:无机质更多,易发生骨折
四、骨的可塑性
完整版课件
17
第一章 骨学—躯干骨
第二节 躯干骨
椎骨:24块+骶骨+尾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关节突 上关节突(2)
下关节突(2)
口诀:一体一弓围成孔
棘突横突关节突
完整版课件
19
第一章 骨学—躯干骨
(二)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1.颈椎:横突孔,棘突分叉,椎 体椭圆形,椎孔三角形, 椎体钩――钩椎关节, 颈动脉结节(第6颈椎)
寰椎:前弓―齿突凹、上关节凹 后弓、两侧块、下关节面 椎动脉沟、
系统解剖学ppt课件
5
人体构成:
细胞+细胞间质→组织→器官→系统
9大系统: 运动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脉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 淋巴系统 感觉器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6
五 、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与人体的轴与面
(一)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
(二)方位术语: 上(颅侧)、下(尾侧) 前(腹侧)、后(背侧) 内侧、外侧 内、外 深、浅 四肢: 近侧、远侧 尺侧、桡侧 胫侧、腓侧
未成年手骨
17
成年手骨
六、骨的可塑性
骨的基本形态是由遗传因子调控的,但环境因素 对骨生长发育也有影响。影响骨生长发育的因素有神 经、内分泌、营养、疾病及其它物理、化学因素等。
18
第二节 中轴骨骼
一、躯干骨
组成: 椎骨24 骶骨1 尾骨1 胸骨1 肋12对
19
(一)椎骨 颈椎 7 胸椎 12 腰椎 5 骶椎 1(5) 尾椎 1(3-4)
27
额骨 鼻骨 泪骨 下鼻甲
上颌骨 犁骨
舌骨
(三)颅的整体观 1.颅顶面观 : 冠状缝 矢状缝 人字缝 2.颅后面观 : 枕外隆凸
28
额骨 顶骨
枕骨
枕外隆凸
冠状缝 矢状缝
人字缝
(4)鼻旁窦
筛窦前群
筛窦中群
额窦 -----
上颌窦 ----- →开口于中鼻道
筛窦
前、中群 后群→开口于上鼻道
筛板 筛窦后群
盂上结节 喙突
一、上肢骨
绪论
运动系统
第一章 骨 学
第二章 关节学
内脏学
第四章总论 第七章 泌尿系统 附:乳房
第五章消化系统
第八章 男性生殖系统 附:会阴
脉管系统
第十一章 心血管系统 第十二章 淋巴系统
人体构成:
细胞+细胞间质→组织→器官→系统
9大系统: 运动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脉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 淋巴系统 感觉器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6
五 、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与人体的轴与面
(一)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
(二)方位术语: 上(颅侧)、下(尾侧) 前(腹侧)、后(背侧) 内侧、外侧 内、外 深、浅 四肢: 近侧、远侧 尺侧、桡侧 胫侧、腓侧
未成年手骨
17
成年手骨
六、骨的可塑性
骨的基本形态是由遗传因子调控的,但环境因素 对骨生长发育也有影响。影响骨生长发育的因素有神 经、内分泌、营养、疾病及其它物理、化学因素等。
18
第二节 中轴骨骼
一、躯干骨
组成: 椎骨24 骶骨1 尾骨1 胸骨1 肋12对
19
(一)椎骨 颈椎 7 胸椎 12 腰椎 5 骶椎 1(5) 尾椎 1(3-4)
27
额骨 鼻骨 泪骨 下鼻甲
上颌骨 犁骨
舌骨
(三)颅的整体观 1.颅顶面观 : 冠状缝 矢状缝 人字缝 2.颅后面观 : 枕外隆凸
28
额骨 顶骨
枕骨
枕外隆凸
冠状缝 矢状缝
人字缝
(4)鼻旁窦
筛窦前群
筛窦中群
额窦 -----
上颌窦 ----- →开口于中鼻道
筛窦
前、中群 后群→开口于上鼻道
筛板 筛窦后群
盂上结节 喙突
一、上肢骨
绪论
运动系统
第一章 骨 学
第二章 关节学
内脏学
第四章总论 第七章 泌尿系统 附:乳房
第五章消化系统
第八章 男性生殖系统 附:会阴
脉管系统
第十一章 心血管系统 第十二章 淋巴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室前支
②左室后支
右房支
③窦房结支 ④心房支 ⑤左房旋支
右缘支 右心室
前室间沟
23
主动脉弓 动脉韧带 肺动脉干 左心耳 旋支 动脉圆锥支 斜角支 前室间支 心大静脉
左缘支
左室前支
心尖 左心室
2.右冠状动脉
① 窦房结支 ② 右缘支 ③ 后室间支 ④ 右旋支 ⑤ 右房支 ⑥ 房室结支
主动脉 左肺动脉 左肺静脉
两面 心的胸肋面(前面) 膈面(下面)
三缘 左缘(纯缘) 心的下缘(锐缘) 右缘
4条沟 前室间沟 后室间沟 心尖切迹 冠状沟 (房室沟) 后房间沟
房室交点 crux后房间沟、后室间沟与冠状沟的相交处
8
二、心腔 平第4肋间隙上部,通过心作一水平切面并标以钟面数字
心腔的钟面关系 (水平切面)
右心室:5-8点 右心房:8-11点 左心房:11-1点 左心室:2-5点
15
三、心的构造
(一)心纤维性支架 (心纤维骨骼)
左、右纤维三角 4个瓣纤维环(肺动脉 瓣环、主动脉瓣环、二 尖瓣环和三尖瓣环) 圆锥韧带、室间隔膜部 和瓣膜间隔等
1.右纤维三角(中心纤维体)
Todaro腱
左纤维三角
2.左纤维三角
圆锥韧带(漏斗腱)
瓣膜间隔
16
右纤维三角
(二)心壁
1.心内膜 2.心肌层
9
(一)右心房
界沟 界嵴
1.固有心房 右房室口 梳状肌
2.腔静脉窦 上腔静脉口 下腔静脉口 下腔静脉瓣 (Eustachian瓣)
10
冠状窦口
冠状窦瓣 (Thebesian瓣) 心最小静脉
卵圆窝
主动脉隆凸
心导管术的一个标志
Todaro腱
Koch三角 右心房的冠状窦 口前内缘、三尖 瓣隔侧尖附着缘 和Todaro腱之间 的三角区,称 Koch三角.
肺动脉瓣
13
(三)左心房 1.左心耳 心外科最常用手术入路之一 2.左心房窦(固有心房) 左房室口
(四)左心室 1.左心室流入道(左心室窦部) 二尖瓣复合体 左房室口 二尖瓣环 二尖瓣(左房室瓣 ) 前尖 后尖 前乳头肌 后乳头肌
14
2.左心室流出道(主动脉前庭) 主动脉口 主动脉瓣 主动脉窦 右冠状动脉半月瓣(窦) (即前半月瓣) 左冠状动脉半月瓣(窦) (即左后半月瓣) 无冠状动脉半月瓣(窦) (即右后半月瓣)
心小静脉
(1)冠状窦
(2)冠状窦的主要属支
① 心大静脉
② 心中静脉
脉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 •淋巴系统
1
脉管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脉管系统不仅是血液和淋巴的运输管道系统,而且有重 要的内分泌功能,如心肌细胞能分泌血管紧张素、抗心律失 常肽,血管内皮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
2
脉管系统
第十一章 心血管系统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总论 心 动脉 静脉
.
3
第一节 总论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1.心 心血管系统的“动力泵”
2.动脉 运送血液离心的管道。
3.毛细血管 连接动、静脉末梢之间的管道 是血液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
的场所。
4.静脉 引导血液回心的血管。
静脉
4
心 动脉
毛细血管
体循环(大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器官内毛细血管
右心房←
上、下腔静脉←各级静脉属支 冠状静脉窦
肺泡毛细血管
肺循环(小循环)
右心室 ↓
肺动脉及其各级分支 ↓
肺泡毛细血管 ↓
肺静脉及其各级属支 ↓
左心房
主动脉 右心房肺静Fra bibliotek 左心室5
二、血管吻合及其功能意义 1.动脉间吻合 2.静脉间吻合 3.动静脉吻合 4.侧支吻合 终动脉 侧支循环
三、血管的变异和异常
别有左、右束支通过。 (2)膜部室间隔缺损的易发部位。
18
3.房室隔 kent纤维
19
四、心传导系 功能:产生和传导冲动,节律性控制心脏活动。 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 和浦肯野氏纤维网 (一)窦房结 心的正常起搏点
位于上腔静脉与右 心房交界处的界沟上1/3 的心外膜下 (二)结间束
心房肌2层 心室肌3层
主动脉 右心耳 肺动脉干
右心房
•心房肌 与心室肌不连续
•心房肌薄 •心室肌厚 • 左心室肌厚 • 右心室肌薄
右心室 浅层 中层
3.心外膜
深层
17
上腔静脉 左心房 左肺静脉 左心耳 前室间沟 左心室 中层
浅层
心涡
(三)心间隔 1.房间隔(房中隔)
卵圆窝 Koch三角 2.室间隔(室中隔) (1)肌部在两侧的心内膜深面分
旋支 冠状沟
左心室 左室后支 室间隔支
心尖
3.冠状动脉的分布类型
24
上腔静脉
右肺动脉
左心房
右肺静脉
右心房 冠状窦 下腔静脉 心小静脉 右冠状动脉 心中静脉 后室间支 右室后支 右心室
4.壁冠状动脉 心肌桥
5.心室壁内血管构筑
25
(二)心的静脉
心大静脉 心中静脉 →冠状窦→右心房
1.冠状窦及其属支
20
(三)房室交界区(房室结区) 房室结 房室结的心房扩展部 房室束的近侧部 兴奋延搁
(四)房室束(His束) 行于室间隔上缘 ,向 下分为左、右束支
21
(五)左束支 呈扁带状,短而分叉早。
房室束及其分支的功能特点缺 乏自律性,传导速度快。 (六)右束支
呈圆柱形,细长而分叉晚 (七) purkinje 纤维网 (八)心传导系的常见变异
11
(二)右心室
室上嵴 1.右心室流入道
(固有心腔 ) 肉柱 乳头肌
前乳头肌 后乳头肌 隔侧乳头肌 隔缘肉柱(节制索) 右房室口 三尖瓣环 (右房室瓣)
前尖、后尖和隔侧尖 三尖瓣复合体
12
前瓣 隔瓣 三尖瓣 后瓣
2.右心室流出道(动脉圆锥或漏斗部) 肺动脉口 肺动脉瓣 肺动脉窦 半月瓣小结 动脉圆锥 下界—室上嵴 前壁—右心室前壁 内侧壁—室间隔
即副传导束或旁路, 使心室肌提前收缩, 产生预激综合征。 ① Kent束 ② Mahaim纤维 ③ James旁路束
22
五、心的血管
心的血液供应来自左、右冠状动脉
(一)冠状动脉 升主动脉 1.左冠状动脉
上腔静脉
(1)前室间支
①左室前支 窦房结支
②右室前支
右心耳
③室间隔前支
(2)旋支 右冠状动脉
①左缘支
6
第二节 心
一、心的位置、外形和毗邻
头臂干
心位于中纵隔内,
头臂静脉
1/3位于正中线右
上腔静脉
侧,2/3位于正中
线左侧。
心包膈动脉
升主动脉
心尖
右心耳 冠状沟
• 心尖搏动
左侧第五肋 间隙锁骨中线 内侧1~2cm
右心室 膈
7
锁骨下动脉 迷走神经 主动脉弓 肺动脉干 左心耳 心包 左肺
左心室
心尖
心底
出入心脏大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