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腓骨骨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胫腓骨骨折
胫腓骨骨折在长管状骨骨折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由于胫腓骨距离地面较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是最易受伤的部位之一。胫骨全长的内侧1/3面仅位于皮下而无肌肉组织保护,骨折易成为开放性,污染常较严重。小腿肌肉主要分布在后外侧,在骨连续性中断后由于力量的不平均而易产生成角、短缩和旋转畸形。胫骨血供不如其它有较多肌肉组织包绕的骨骼那样丰富,骨折后易发生不愈合、感染等。由于邻近的膝、踝关节的运动轴为近于冠状面的绞链式关节,所以小腿骨折后如有旋转畸形愈合则功能代偿较困难。
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包括非手术和手术两种。受伤暴力小、移位小的单纯胫骨骨折,非手术治疗能获得肯定的疗效。不稳定的闭合骨折、开放骨折,以手术治疗为佳,特别是外固定架和带锁髓内针的应用,使手术治疗胫骨骨折获得了满意效果。总之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应根据每个病人的不同特点来决定,例如骨折致伤暴力的大小及作用方式、病人的年龄及全身情况,特别应注意患肢软组织的条件,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功能解剖]
(一)外科解剖
胫骨体呈三棱柱形,有三个嵴或缘和三个面。其前方的嵴及前内侧面从胫骨结节至内踝上仅位于皮下,易触及,而且骨质坚硬。在闭合复位及使用外固定架进针时可以利用上述特点。胫骨干髓腔纵向较直,横断面呈三角形,在远近干骺端髓腔逐渐扩大,临床上如使用不锁定直髓内针则较难控制旋转稳定。(图2-2-12-1)(图2-2-12-2)
腓骨头及远1/3腓骨仅有皮肤覆盖,可触及。其余部分有肌肉和韧带附着。腓骨体对胫骨有支持作用,无负重功能。临床上切除一段腓骨一般不影响负重。腓骨远1/4与胫骨远端共同构成踝穴,目前认为腓骨的完整性对踝穴稳定有重要作用。
(二)胫骨的血供
胫骨的血供有三个来源,即滋养动脉系统,骨膜血管系统和干骺端血管系统。
1胫骨滋养动脉:起自胫后动脉,在胫骨后外侧腘线下,比目鱼肌起点处进入胫骨的后外侧皮质,入点距关节面约12cm。进入滋养动脉孔后,血管斜穿皮质骨约5cm 后进入髓腔,即分成三个升支和一个降支,至髓内骨内膜供应骨皮质。
2骨膜血管系统:胫骨骨膜有来自胫动脉分支的丰富血液供应。随着胫前动脉下降时,其分出许多水平支,向内侧在骨膜处分为前后支环绕胫骨,提供血液供应。
3干骺端血管系统:在胫骨近端,由膝中动脉发出一分支供应干骺端后部。膝下动脉和胫返动脉发出许多分支,在干骺部形成致密交错互相吻合的血管网,供应胫骨近端。胫骨远端,内踝及下胫腓联合处有致密血管网供应胫骨远侧干骺端,这些血管与滋养动脉支形成吻合。
在骨折愈合中,上述三个血供系统哪个起主要作用仍有争议。Reichert等认为,骨膜血管在骨皮质血供中起次要作用, 而髓腔内的滋养动脉提供主要血供,供应骨干内2/3皮质,当滋养动脉被破坏时,例如骨折,使用髓内针后,骨皮质流由离心型转变成向心型,即骨外膜血流代偿了骨内膜滋养动脉,骨皮质血流量并未
减少。
(三)小腿的血管和神经
腘动脉进入小腿在腘肌下缘分为胫前、胫后动脉。胫前动脉穿过骨间膜后沿其前方走行于小腿前间隔内,其体表标志为两踝中点至腓骨头与胫骨结节中点间连线。胫前动脉过两踝中点后的终支移为足背动脉。胫前动脉在从腘动脉穿骨间膜处易受损伤。它在小腿中1/3处的分支常与腓动脉及胫后动脉相吻合, 故有时胫前动脉虽已受损,但是足背动脉搏动仍可及。
胫后动脉在小腿后方中线下行于比目鱼肌深层,至内踝与跟结节之间,终支为足底内、外侧动脉。胫后动脉主要分支为腓动脉,距腓骨头约9cm处从胫后动脉发出,沿腓骨内缘向下进入屈拇长肌深面。腓动脉在小腿下1/3 处行于骨间膜后方,发出穿支至小腿前方供应小腿前面肌肉。腓动脉对小腿的血供有重要作用。
在小腿部有5条静脉系统,即大、小隐静脉,胫前、胫后静脉和腓静脉。大隐静脉是人体中最长一支静脉, 并常被用于血管移植, 它起自足内侧静脉, 上行于小腿内侧与隐神经伴行。在进行髓内针远端锁定时,在内踝近端处易伤及。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小隐静脉起自足外侧部静脉,经外踝后方与在小腿外侧走行之腓肠神经伴行。在小腿近端1/2处,小隐静脉与腓肠内侧皮神经相邻。小隐静汇入腘静脉。小腿的深静脉分别与相应的动脉伴行。
腓总神经分为腓浅和腓深神经。腓浅神经支配腓骨长、短肌。腓深神经支配足及踝的伸肌,包括胫前肌、伸拇长肌,伸趾长肌。腓总神经损伤常由腓骨颈骨折、贯通伤、石膏压迫、下肢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蹲位姿势时间过长等造成。腓总神经损伤后伸肌瘫痪,马蹄足畸形,行走呈跨跃步态。
胫神经支配所有小腿后侧肌群,它行走于深浅两层肌肉间隔中,远端位于内踝后屈趾长肌及屈拇长肌之间。
(四)小腿的肌间隔
小腿有致密的深筋膜,它将小腿的肌肉分为四部分,形成四个筋膜间隔。
1小腿前间隔:胫前肌,伸趾长肌,伸拇长肌及第三腓骨肌,胫前动脉,腓深神经位于前间隔内。前间隔的内侧是胫骨前方,外侧是腓骨,后侧是骨间膜,前方是坚韧的筋膜。胫腓骨骨折时,易发生前间隔的筋膜间隔综合症。此时由于损伤出血使间隔内压力增加,组织灌注减少,肌肉组织缺氧,如果缺血6-8小时以上将造成不可逆的肌肉坏死。
2外侧间隔:外侧间隔内有腓骨长、短肌两条肌肉。腓浅神经走行于伸趾长肌与腓骨肌之间支配此二肌,主要作用为使足跖屈外翻。单独腓浅神经损伤少见。外侧间隔发生筋膜间隔区综合症者较前间隔少。
3浅后间隔:腓肠肌、比目鱼肌、腘肌及跖肌位于浅后室内。腓肠肌跨越膝,踝关节,主要作用为屈膝关节及跖屈踝关节。比目鱼肌在小腿远1/3处加入腓肠肌,组成小腿三头肌,远端形成跟腱。腘肌能屈膝关节,内旋胫骨。跖肌无实际作用, 但可作为肌腱移植之供体。浅后室内还包括腓肠神经和大、小隐静脉。浅后室也可发生筋膜间隔综合症,临床检查易发现。腓肠肌可作为肌瓣治疗小腿近、中1/3 处之缺损。
4深后间隔:深后室内包括胫后肌、趾长屈肌、拇长屈肌,胫后神经,胫后动脉和腓动脉。此组肌群主要作用为屈趾、内翻及跖屈足,受胫后神经支配。(五)手术入路
小腿前内及前外侧入路较常用。由于小腿前内侧缺乏丰富软组织保护而易形成开放伤口和感染,但此区域可作为单边外固定架入针的理想位置,因为外固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