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移栽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樟子松大苗移植管理技术
时间:2009-04-26
随着人们对改善生存环境认识的进一步提高,增进城市绿化,抵抗自然灾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经过近几年的绿化实践,以小灌木为主的绿化功效明显低于常绿乔木,常绿乔木树种在美化城市环境、抵抗风沙、遮荫纳凉、增加绿化覆盖率等方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栽植常绿乔木、加强养护,可在短期内达到绿化效果,尽快改善城市的恶劣环境,造福于民。
樟子松为松科、松属、常绿乔木,树冠塔形,大枝轮生,叶二针一束,球果卵圆形。喜光、喜干凉,能耐-25℃低温,在棕壤、淋溶褐土上生长最佳,酸性、中性及石灰岩母质的钙土均能生长,适应性强,是重要造林树种和园林绿化树种。樟子松不易生根,移栽不易成活,种植大苗相对于小苗成活率低,为提高移植苗成活率和活后生长旺盛、保持良好树形,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该文针对樟子松大苗移植及管理阐述几点关键技术要点。
一.选树定形
城区街道种植大苗,必须树形优美、规格一致、无病虫害。起挖前一定要按规格、按数量在起苗前先行定株标号,对死枝、不良枝进行修剪,保证树形完美整齐一致。
二.起苗
1.准备工作
为保证所起苗木的土坨完整,起苗地不宜选择沙土或砾质土,要选择土层深厚、石砾少、肥力较好的壤土和中壤较为理想,土壤含水量过低或过高均不易成坨,且操作困难,一般以土壤持水量45%~55%为宜。如遇山地苗,尽量避开圃地的大石块,以免散坨或偏坨。
2.起苗
①土坨规格起苗所带土坨的规格,依据几年来的实践经验,土坨越大成活率越高,生长越旺盛,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②起苗剪根依据所带土坨的大小,起苗时在土坨直径的外围先向下直挖20cm,然后斜向里挖,使土坨自上而下由大到小呈陀螺状,遇直径大于1cm的根要用剪枝剪剪断,不要以工具铲或刨,以防散坨裂根。在起苗过程中禁止以用力推、扳、的方式拉断根起苗。
③土坨捆绑土坨捆绑是为了保证起运过程的土坨完整,减少植株失水,提高成活率和适应性。当土坨挖至陀螺状底部还有少部分连接时,由一人用支杆顶住树干慢慢倾斜,另一人将土坨底部与土壤连接处铲断,再开始对土坨缠绕草绳。首先将草绳在苗木根茎部绕一圈并打结,留出30cm的绳头,然后以垂直于树干向外的方向在土坨圆周上均匀分布地缠绕,每缠一
圈过来在根茎处绕90度再缠一圈,视土坨大小如此缠绕4~8圈,再滚动土坨水平缠绕3~5圈,将绳头打结于根茎处。土坨的捆绑密度视土质和土坨体积而定,一般来说,质地较软的土壤可小些;土坨体积较大的应多缠草绳子,以免搬运过程中散坨。
3.运输
短运一般没问题,主要是长途运输应尽量选在阴天或夜间进行,运输时间不要超过24h,
否则会降低移植成活率。苗木装车时要按秩序排好,保护好树形,装车后要以草帘或蓬布遮荫。途中每隔3~4h喷1次水。在搬运苗木时小于3.5m的树由人工抬,3.5~5m的要用滑板车,5m 以上的应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用吊车上车。
樟子松大树移植技术及栽后管理
樟子松大树移植技术及栽后管理;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 Litv)别名海拉尔松、蒙古赤松,常绿针叶乔木,树干通直,树高可达30米,胸径可达80厘米,寿命一般150~200年,在我国天然分布于大兴安岭北部、西部,一般常见于阳坡上部、山脊顶部或分水岭。樟子松耐干旱、耐严寒,适应性强,是我国东北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因其冠形美丽,枝叶苍劲、挺拔,四季常青,生长迅速,已逐步成为我国北方城市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
1973年所植,现已16龄的樟子松,树高5.8米,胸径10厘米,最高年生长量可达40厘米以上。
乌鲁木齐市自1978年开始进行樟子松大树带土球移植上街工作,分别栽于人民市场、市委门前、“十月花坛”等地,现已成活,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成为我市绿化的先锋树种。
一、移植方式
樟子松1~2年生幼苗裸根移植较易成活,成活率可达90%以上。随着苗龄的增大,裸根移植成活率逐步下降。为保证成活,全部进行带土球移植,凡是土球完整或有轻度裂纹、松散的,成活率可达100%,生长良好,当年新梢生长可达30厘米左右。土球严重散碎的,大部分死亡。即使勉强成活,生长不良,新梢平均生长不超过4厘米,而土球全部破碎成为裸根的苗木,几乎全部死亡。确保土球直径大小及完整,是提高栽植成活率的关键。土球的大小,直接关系苗木根系保存多少。土球过大,根系保存越多,越易成活。但土球太大,给包扎、搬运带来困难;土球过小,根系保存太少,虽然易于装卸运输,栽植后也能成活,但生长不良,甚至抽出新梢后未展叶就形成顶芽,延长了缓苗期。土球大小一般是树干胸径的8~9倍。正确的包扎是减少土球损坏的重要环节。我处所移植的樟子松,全部采用粗草绳包扎。
二、栽植时间
栽植时间对樟子松成活及生长有一定影响。移植早,顶芽未萌动或刚萌动,运输中消耗自身营养物质少,成活率高,生长也正常。移植晚,顶芽生长,消耗自身营养多,无力继续
正常生长。此外,顶芽生长过长,幼嫩易折,影响以后冠形美观。因此,樟子松大树移植时间,春季宜早不宜迟;秋季可在休眠后进行。
三、栽植地点
凡栽植在阳光充足处,都生长健壮,年生长量可达15厘米以上,栽植后第二、三年均不显示明显的缓苗期。栽植于花荫下,当年生长可达15厘米,但第二年生长显著减缓,甚至处于生长停顿状态,第三年因光合作用弱,营养物质积累少,幼枝呈低垂状弯曲,植株逐渐趋于死亡。
樟子松极喜阳光,为确保樟子松生长健壮,在选择栽植地点时,一定要选择地势开阔、阳光充足的地方。
四、栽后管理
该树种不耐水湿,喜通透性好的土壤。栽植深度以刚刚覆盖土球为宜,不可过深。凡土球完整而栽植后逐渐死亡的樟子松,几乎全部因为栽植过深、根系腐烂而致。樟子松栽后易倒伏,应立支柱固定。一次灌足水,以后根据气候情况,15~20天浇一次水,灌溉后立即松土。新梢停止生长时期要控制浇水。栽植成活后,当年不可施肥,第二年可适当追肥,时间可选在高生长开始与高生长停止、粗生长开始两个时期(5月下旬,7月上旬)。(第一苗木站樟子松栽培种植技术专题)
。
肥水管理肥水管理是保障植株正常生长、抵抗病虫害的重要措施。在移植成活后的
1a中,在生长季节平均每2个月浇水1次。施肥时,高3.5m以下的植株采取盘供肥,1a施肥2~3次,以早春土壤解冻后、春梢旺长期和秋梢生长期供肥较好;对于高3.5m以上植株在成活后1~2a内可采取以上施肥方式,之后以根外追肥较合适,施肥工具可用机动喷雾器,在生长季每月喷施1次即可。
病虫害防治对绿化油松病虫害防治应遵循“及时发现,积极防治、治小治了”的原则,在生长季发现病虫害后,要及时组织用药防治。冬季树干要涂白或喷石硫合剂,消灭树干虫卵及蛹
干旱沙区樟子松育苗造林技术;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er. Mongolica 獿itv)是原欧洲赤松(Pinus
sylvestris)在我国东北呼玛、漠河、根河和红花尔基一带的一个地理变种。因其耐寒、耐旱、耐瘠薄、抗盐碱、生长快、树形美、材质好、抗风沙及造防护林时胁地小等优良特性及其广阔的生态适应性而很快受到干旱地区的广泛重视。现已在辽宁、新疆、甘肃、陕西等省区广为引种栽培, 成为“三北”地区防护林建设的优树树种和干旱沙区重要的城市绿化树种。由于, 樟子松幼苗易受病虫的侵害, 特别是受丝核菌(Rhizociots)和镰孢菌(Fusariunsp) 的侵染而得苗木猝倒病[1], 其来势迅猛, 传播迅速, 3~5日内可导致幼苗大片死亡乃至全军覆没。同时其幼苗抗性较差, 对土壤和气候环境的要求较为苛刻, 土壤酸碱度、盐分、环境温度等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樟子松幼苗的存活与正常生长。因此, 研究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条件下樟子松的育苗造林技术, 是樟子松引种推广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 民勤沙生植物园经过连续4 a的努力, 先后从樟子松播种育苗技术、小苗培育以及大苗的移栽造林等方进行试验研究, 总结出一套适应于干旱沙区的樟子松育苗及造林实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