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之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第2卷第3期
传媒热点一、引言
电视文化类节目是一种电视节目形态,但广义上以“文化”为参照点而言,所有电视传播的信息都可称之为文化,因文化具有强烈的人文意味,有人类群体生活的区域便有文化的存在,衣食住行也是体现文化的要素。所以无论是哪种电视节目,都在传播着具有特色的文化,以此为依据,电视是传播文化的媒介之一,其系列产物也都带有文化特色,属于文化类节目。而狭义上,也是所研究的领域中的文化节目,是能够对历史进行传承和发扬、对知识进行宣讲和普及从而提升受众的文化审美与文化素养的电视节目。
二、文化类电视节目特点
(一)雅俗共赏、追求受众平衡文化类电视节目在现今的发展中,不仅保留、发扬了电视的教育功能,而且在所传播的信息中,也有着较为合理的考量,节目内容难度迎合广大受众的知识层面,即使受教育程度不高,也可以通过节目环节编排和设置,存留悬念并激发受众兴趣。这不仅让受众有可参与和思考的动力,也带动了关于此类新知识的吸收并有所消化。在这种良性循环之下,受众往往在不自觉地参与其中,便学习到了知识,提升了受众的文化审美以及受众继续观看的兴趣。
(二)知性主持、加强受众信任
文化类电视节目在主持人的选择上,是以年龄稍大的女性为主,这给受众所留下的外在印象是有一定学识与见识的,女性也更倾向于感性和知性层面,尤其是主持人娓娓道来的语气也更能体现文化类电视节目的韵味,与国学、语言有关的知识门类,女性这一性别更能说服受众,而年龄方面,年龄越大,所传递出的信息对受众来说更具可信度。
(三)碎片融合,提升节目可看性
文化类电视节目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已经从之前的一人讲、大家听的宣讲式的传播形式,到今天的添加图片、音乐、视频等辅助形式,或是嘉宾互动,或是赛制淘汰,或是声色并茂,都在不断将本枯燥乏味的知识转变成故事性与戏剧性较强的“表演”形式,一期期的节目虽在表现不同的主题与思想,但通过不同形式的多彩串联,成为追求舞台效果与呈现的表演,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受众的兴趣。
三、文化类电视节目突破创新之法
(一)摆脱“现象级”模仿,寻找新型表现形式节目想要提升收益,就要从新的表现形式下入手,走特立独行的道路摆脱“现象级”内容过多滞留在受众视野中。如印度的文化类节目《哇塞,太棒了》提倡全民作诗,节目的主题基调也是轻松幽默的氛围,加上普通民众能够通过写诗有
机会参与到节目当中,并施展自己在文学领域的天赋或成就,这本身就动员了全民学习的热情,也为文学领域寻找到了不少优秀人才,再加上节目的轻快氛围,观众也有兴趣停留在这个节目中,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文学熏陶。
日本文化类电视节目在节目形式上有更多的尝试,《当代艺术VS信手涂鸦》这个节目就通过嘉宾推测面前的两幅画哪个是当代艺术品,哪个是导演在临开播前随手涂鸦的作品,通过嘉宾的戏剧化反应与推理,或是结果出现时的自圆其说的尴尬场面,将本为常人难以接触和了解的当代绘画以搞笑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得到推广,观众对这种轻松愉快的节目形态难以抗拒。
在2009年推出的《时空穿梭猎人》这个另类文化类节目中,通过时空穿梭这个表现方式,主持人回到古代对人们进行采访和调查,并且和总部连线对当时的文化进行解释和说明。这种别出心裁的表现手法也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文化类节目变得妙趣横生,观众对节目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总之,文化类电视节目在内容和形式上尽量避免相近或类似,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摆脱节目形式桎梏,观众眼前一亮将会带来较好的节目效果与收视效果。
(二)节目形态混搭,再造多元化模式
现今电视节目形态已经不能通过简单的方式进行划分,文化类电视节目也不仅仅是在节目中单纯表现内容的,《中国诗词大会》就利用比赛和答题的综艺环节加上中国诗词的比赛内容形成具有挑战和参与度的节目;《朗读者》与《见字如面》也是利用舞台效果,声光电以及科技手段与节目内容融合形成舞台表演模式的文化类节目;即使是《舌尖上的中国》,传统意义上是纪录片的表现形式,但其所展现的是中国美食以及与美食相关的炊具、风俗等文化,比如“章丘铁锅”中所表现出来的通过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一千度高温、三万六千次锻打所制作出的铁锅的过程所表现出的不功利、不浮躁、专心致志做好事情的匠心精神,也在节目的过程中有所展现并引导受众产生强烈共鸣。
最典型的法国电视机节目《相约未知地带》,是集合综艺、文化、纪录片等不同形式所表现出的电视节目,通过主持人带领的每一期不同的嘉宾,两人前往具有强烈地方文化特色并充满神秘色彩的地区进行探访和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嘉宾的想法、观念、行为和态度,甚至是经历过这一地区的生活习惯后所感悟到的哲学思考在摄像机前的展现,带给观众极大的共振。
摘 要:文化类电视节目自产生到现在已有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从央视首先推出的《正大综艺》到《百家讲坛》开始,将“文化”从纸质载体中逐渐分离部分转移至广播电视媒介从而更为广泛地传播至不同年龄段、受教育程度以及不同地区的受众中,而这类电视节目也是“教育”这一电视功能中的具体体现,现今文化类电视节目不仅在节目内容、形态上各有不同,在节目设置和编排上,甚至是创新层面,也都有着不俗的发展态势和空间。关键词:文化类;电视节目;创新;多元混搭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19) 03-0022-02
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之道
宫兆敏
(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作者简介:宫兆敏,女,汉族,山东文登人,教授。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课题项目:本文为2017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策略研究”,立项编号:2017A024。
第2卷第3期传媒热点
(三)营造“神秘”氛围,吸引受众兴趣
观众对于既定的套路难以获得满足,所以在不同的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当中经常会设置悬念,但设置悬念不能放在文化类电视节目当中,因为这种表现形式更多的是戏剧化的色彩,而内容严谨并不容过度戏谑的文化类节目,是不能在过程中设置太多悬念的,并且这种方式反而会起到反作用。不能通过此种方式吊足观众胃口,就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表现,而“神秘”也正是能够勾起观众兴趣的套路,
《见信如唔》便运用了这种方式,节目内容在节目开始的前一秒,都不会公布给观众,只有嘉宾上场的瞬间,才能清楚今天是由谁来读信。信的内容也同样如此,只有嘉宾张口开始,信件中的文字才会慢慢展现给观众,而这也带给观众巨大的吸引力,在听到最后一个词之前,整个会场的氛围都沉浸在信件和嘉宾的声音中,同样的观众也会如此。在我国的文化类电视节目,也可以通过打开“黑匣子”的方式来给予观众强烈的观赏兴趣。
(四)抓紧受众定位,迎合市场需求
电视节目在符合政府要求的前提之下,不仅仅要做到创新,还要迎合受众的审美与喜好,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要引导舆论和受众是毋庸置疑的,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都要考虑节目内容和形式能否使受众向自身期望的方向前进,但市场是使电视向资金链的良性循环过程的重要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受众在电视领域需要得到在内容上、内涵上都有质有量的电视节目,而文化类电视节目正是这一阶段最高的需求,而什么样的文化节目,什么内容的文化节目能够带给受众知识层面的满足,这需要深入基层,深入百姓生活,并随着需求的不断变化,而改变节目内容。
(五)突破途径限制,创建衍生产品
现今的传播阶段中,电视已经成为传统媒体的一部分,新媒体和新科技的出现也带动了传播过程的多样化,在这个多样化的环境下,文化类电视节目不仅仅只靠电视生存和创新,在新媒体当中也同样可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将一档栏目变为一个制作平台,在各类媒介中都尝试宣传与制作,针对广播、电视、网络等不同媒介的不同受众进行分化的节目制作与传播,形成各具特色,但又归于一体的节目形式。
比如针对一档与中国古典诗歌散文相关的电视节目,在广播中制作声音主打声情并茂的特色节目,在网络中制作内容清新较为流行风格的特色节目,同时以节目为单位形成制作团队,对衍生的系列产品包括系列丛书、仿制历史物件等的售卖都能为节目带来新型的经济效益。当然,其最重要的部分依旧是电视节目,做好电视节目是关键,不断尝试新思想,新套路并随着时代变化是可持续之道。
四、总结
文化类电视节目在现阶段有着较为优势的发展地位,政府的支持、市场的需要等都为文化类电视节目提供动力,并且文化作为国家主要的软实力之一,电视也能为其带来宣传的优势,但时代在不断发生改变,适当地超前发展也难以满足传播行业的变化,但不断寻找和创新表现形式、抓住受众喜好以及制作良性循环产业链是文化类电视节目能够长期走下去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张迪.《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节目形态及传播影响力研究[J].云
南师范大学,2017,05.
[2]蒋婷婷.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意与传播研究[J].曲阜师范大
学,2016,04.
[3]石琳.传承民族文化,引领价值传播――《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
文化传播启示[J].中华文化论坛,2015(4):124-129.
[4]王昭钧.中国文化益智类电视节目的本土化创新策略研究[D].济
南:山东大学,2015.
接第21页)义渗透到公众认知中。乔治·伯格纳的“文化指标”理论中存在这样一个构想:“将这些讯息系统看作是共同文化,通过它,共同体培养了人们对于事实、价值和人类存在的偶然性的共享的、公共的观念。”在论证中如果电视的文化设定是这样一套讯息系统,当然电视完全符合作为大众传播的讯息系统的特征。那么可以理解为电视通过时间性的规律性运作,试图建立或者建构一个平行于日常空间的系统环境。在这个系统环境中电视已经通过内容文本完成认知设定,而电视时间性承担了将观众从现实的时间流中拉入电视的时间流中的桥梁作用,并让时间性本身成为一个重要的“仪式”。
四、“经典电视”的精神镜像图景及其意义
重新审视电视发展,不难发现,在数字电视产生、媒介融合之前的电视时代中的,
“经典电视”存在其被定义和重新认知的必要。
“经典电视”存在有电视媒体区别于其他媒体的传播特征。而当代电视从这个角度而言,其本质已经发生了变化。可以明确的是电视“经典电视”存在的合理性为其建构独立精神镜像提供了可能性。从而在与作为“人”的时间流的互相作用中实现一种媒介精神景象,从而勾勒出一个电视的实践性精神图景。时间性在这个图景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日常的时间流与电视时间性是协同存在的,电视时间性不但沟通了主体的精神图景,还完成了其与电视镜像的连接,并成为一种媒介意义本身。
五,结束语
对电视时间性精神图景的阐明,其意义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对精神图景的阐明,开拓一种新的可能性的研究路径实现对电视理论的研究;二是在对电视研究中脱离文本研究的传统路径,从电视传播的角度重新审视电视的媒介特质。而最重要的在于通过对“经典电视”精神图景的勾勒,肯定了电视镜像与“人”的精神之间所存续的系统环境的建构。这种虚拟的建构与社交媒体中的人际传播网络极其相似。在这种关联性的递进关系中,可以推测现实环境与拟态环境在大众传播中的人际传播的交叉关系是媒介发展的必有路径。
参考文献:
[1]【英】雷蒙德·威廉斯.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M].冯建三译.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109.
[2]【法】米歇尔•福柯.话语的秩序[M].肖涛译,袁伟校.许宝强,
袁伟选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 [3]【美】乔治·伯格纳.走向“文化指标”:对大规模中介的公众讯
息系统的分析,载【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M].汪凯,刘晓红译.新华出版社,2004:175.
[4]赵航,黎建军,赵权硕.浅谈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J].视听,2019
(01).
[5]许春风.镜头景别与色彩的成功运用能增强电视剧表现效果[J].
当代电视,2017.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