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民主党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战时期的民主党派
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在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斗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各民主党派在抗战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胜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
——编者注
我国民主党派在中华民族抗日救亡运动中发展、壮大,并且作为一股独立的中间政治力量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为争取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国的民主党派是在民族民主革命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民主党派产生、发展的重要时期。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广大爱国民主人士,毅然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斗争中。已经组建起来的中间党派、社团,开始介入抗日政治。尚未组织起来的爱国民主人士,迫切地希望联合起来。不久,绝大多数爱国民主人士都加入了应运而生的抗日民主政团。
1935年11月,邓演达创立的“第三党”改组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该会以抵抗日本侵略,争取民族解放为宗旨。1936年,在各界、各地救国会的基础上,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正式成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以救国会为主要形式的抗日救亡运动。在民族矛盾面前,作为职业教育团体的职教社演变成为更具有政治团体色彩的职教社派;原乡村建设协会,也演变为参加统一建国同志会的政治派别乡村建设派。先前已经成立的中国青年党和中国国家社会党,在全国抗战后也参加到抗日洪流中。1939年成立的统一建国同志会,成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前身。1944年,民主政团同盟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成为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除了国共两党以外的第三大政治派别。1943年开始活动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成为后来成立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前身。
随着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
首先,抗战期间民主党派的作用表现在为实现停止内战、抗日救亡,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自“九一八”事变后,民主党派一直积极主张停止内战,共同抗日。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著名的《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号召全国各党派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号召立即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积极响应和热烈拥护。救国会以“团结全国救国力量,统一救国方策,保障领土完整,谋取民族解放”为宗旨,明确表示赞同和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要求国民党停止对共产党的军事行动,联合红军,共同抗日,给予人民抗日言论和救国运动的自由;表示要坚定不移地站在救亡战线的立场上,不
动摇,不妥协退让,直到中华民族取得完全胜利。各民主党派都提出了坚持团结抗战,反对投降分裂和要求民主进步等方面的政治主张。民主党派积极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反对片面抗战路线,主张全面抗战路线,并提出了一套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一是要大规模地发动民众运动,积极组织民众团体,发挥伟大的民力。抗战初期,全国各地的救国会会员及其动员的千千万万青年群众,到前线和敌后游击区参加抗日。大批救国会成员进入陕北和苏北,参加了八路军和新四军。二是立即改革政治机构,肃清贪污分子,实行政治的民主化,以造成强有力的坚持抗战到底的民主政府。如章乃器在1938年1月就任安徽省财政厅长,他惩治贪污、整顿税务,成绩斐然,并尽力搞好与新四军的合作关系,坚持团结抗战立场。
其次,民主党派的作用还表现在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现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过程中,除了国共两党及其所代表的力量以外,代表上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党派,也都积极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5年11月,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发表了《反帝抗日宣言》,呼吁一切革命的党派,在民族生死的最后关头,应放弃其宗派的偏见,在进行反帝反日战争中,形成巩固的联合战线,组织统一的行动指挥机关。1936年2月,又发表《“组织反日阵线”提议宣言》,强调国内任何矛盾,都大不过日本帝国主义者与中国的矛盾;各党派的任何分歧,都不能否认集中力量反日的必要。呼吁全国各党派以最快的速度,组成全国的“反日阵线”。1936年7月15日,沈钧儒、章乃器、陶行知、邹韬奋等民主人士联名发表了《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一文,系统地阐述了他们关于建立救亡联合阵线(也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立场和主张,赞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他们拥护、支持国共合作,主张“团结御敌,抗日救国”;抨击蒋介石“分裂、妥协投降”政策,并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于艰苦卓绝的抗日救亡运动。
再次,抗战期间民主党派的贡献还表现在,拥护国共合作,坚持团结抗战,积极地参加抗日救国斗争。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为国共合作发表的宣言。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1938年2月1日,章伯钧发表了《抗战与团结》一文,对国共两党合作抗日表示热烈的欢迎,支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接受中共的政治领导。民主党派反对国民党排斥异己的政策,反对内战。在国民党顽固派挑起反共摩擦面前,民主党派中大多数人谴责国民党的分裂行为。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各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正义自卫立场和妥善处理事变的合理主张给予了广泛同情和支持,对国民党反民主的种种谬论和暴行,进行了尖锐的抨击,既在道义上有力地支持了处在抗战前线的中国共产党,又在海外,特别是在南洋华侨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抗战时期民主党派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他们中的绝
大多数人,尤其是左派,是共产党的忠实朋友。他们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民主改革,同共产党人并肩战斗,真诚拥护和坚持支持中共的政治路线和抗日民主政策。对坚持独裁、制造反共摩擦、妨害抗战的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他们与共产党人一道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在斗争实践中,他们不断提高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逐渐转变自己的观念,接受中国共产党政治主张,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抗战后期,各民主党派在参加国统区的民主运动中,对共产党的政策和主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看到了国民党的独裁腐败,与共产党合作的态度越来越好。他们在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联合政府,动员民众,做好反攻准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外,抗战期间民主党派的作用还突出表现在运用舆论工具宣传抗日主张。以知识分子和文化界人士为主体的各民主党派,在抗战中创办了许多刊物,而这些刊物在政治上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
1937年秋,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部分成员编辑出版了《抗战农村》、《抗战妇女》、《抗战青年》、《抗战华侨》等刊物,宣传抗日救国,联络各方面抗日力量。1937年8月19日,著名民主人士邹韬奋在上海创办了《抗战》三日刊,主张加强全民族团结,进行持久抗战。12月,救国会领袖沈钧儒等在武汉创办了《全民周刊》,后与《抗战》三日刊合并为《全民抗战》三日刊,坚持“全民动员,抗战到底”的方针,每期销数达30万份!风行海内,畅销寰宇,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刊物之一。另外,《全民抗战》还编印了战地版,大量送往前线,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抗日官兵的士气。1938年9月11日,救国会又创刊《国民公论》,这个刊物在坚持团结抗战,提倡民主,批评时政方面,与《全民抗战》的态度同样鲜明。从一定意义上讲,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胜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