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过垂虹·自作新词韵最娇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姜夔简介

姜夔简介

姜夔简介篇一:姜夔词乐作品的韵味和意境分析姜夔词乐作品的韵味和意境分析摘要姜夔自称“自度新词韵最骄”,他对词的格律有深入的研究,达到了“意中有景,景中有意”的境界;姜夔的曲被著名诗人杨万里称“有裁云缝雾之妙思,敲金戛云之奇声”。

他的曲子注重格律,追求艺术美;姜夔的音乐被纪晓岚称“音节文采,并冠一时”。

自度曲首首词曲俱佳,填词填曲之作也无比的成功。

其音乐作品中独特的韵味与意境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关键词姜夔;词;韵味;曲;意境中国古曲,博大精深,古曲作家姜夔,在南宋称得上独领风骚。

一、姜夔生平简介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潘阳(今江西波阳)人,自幼擅长诗词之句,爱好音乐和书法,是南宋词坛上最讲究音律,号称“格律派”的诗人和音乐家,在词与乐的结合上成为南宋独树一帜的词人和音乐家。

姜夔成年参加科举考试,屡试不爽,因此布衣终生,未入仕途。

他一生四处漂泊,并在漂泊中写下了大量的诗词音乐作品,其作品收集在一书,这也是他的一部唯一的传世之作,其曲调的珍贵超过了保留在中的词调音乐。

该歌曲集共收有姜夔谱写的祭神曲10首,旁注格律谱;琴歌一首,旁注减字谱,自度曲10首,这也是其中最有价值的音乐;其余五首有为词填曲,也有为曲写词。

“关于姜白石词的音乐处理方式,大别之有两种,一是参酌现成乐曲,加以剪裁,(1)填上新词;一种是根据新词,自制新腔”。

姜夔的词乐作品有独特的韵味和意境,风格清新,感情真挚,曲子的韵味清苦而悠远,词的格调甚高,婉约而清秀。

二、词里的韵味——“自度新词韵最骄”姜夔的词在南宋自成一派,但其调的功底与造诣却远远超过了诗,他对词的格律有非常深入的研究,达到了“意中有景,景中有意的境界”。

姜夔的作品大多以反映其内心世界的真实情感为主,词里往往透着一种忧郁的情绪。

他曾用一首诗来评价自己:“自度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中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他遗留的作品,首首清空峭拔,曲曲格调甚高。

翰墨生韵的诗句华夏千古韵

翰墨生韵的诗句华夏千古韵

翰墨生韵的诗句华夏千古韵1.君乃輶轩佐,予叨翰墨林。

——李白《赠崔侍郎》2.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八》3.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张说《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4.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

——黄庭坚《病起荆江亭即事》5.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

——杜甫《戏为六绝句》6.唐宋碑题文字古,苏黄翰墨藓苔苍。

——真可《游云居怀古》7.少小知名翰墨场,十年心事只凄凉。

——姜夔《除放自石湖归苕溪》8.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

——潘安《悼亡诗三首》9.断简残编,翰墨云烟,香满山川。

——元吉《折桂令·自述》10.有功翰墨乃如此,何恨远别音书少。

——黄庭坚《送王郎》11.胸襟真濩落,翰墨独瑰妍。

——徐威《中秋咏怀借杜子美秋日述怀一百韵和寄柳州假鸣桑先生》12.五云窗户瞰沧浪,犹带唐人翰墨香。

——文天祥《题滕王阁》13.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

——张衡《归田赋》14.翰墨戢闲案,相与数离逖。

——左思《娇女诗》15.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李白《草书歌行》16.墨云拖雨过西楼。

水东流,晚烟收。

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

——苏轼《江城子》17.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8.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9.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李清照《题八咏楼》20.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

——《红楼梦·第五回》21.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

——辛弃疾《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22.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23.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李群玉《书院二小松》24.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25.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关于箫的诗句古诗

关于箫的诗句古诗

关于箫的诗句古诗1.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2.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龚自珍《漫感》3.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青玉案》4.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黄景仁《绮怀》5.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

——龚自珍《湘月·天风吹我》6.才也纵横,泪也纵横,双负箫心与剑名。

——龚自珍《丑奴儿令》7.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8.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徐凝《汉宫曲》9.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姜夔《过垂虹》10.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苏曼殊《本事诗十首》11.凤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李煜《木兰花》12.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李白《忆秦娥》13.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李白《江上吟》14.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掣。

——朱敦儒《念奴娇》15.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徐元杰《湖上》16.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刘彻《秋风辞》17.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周邦彦《解语花》18.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

——王维《欹湖》19.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李清照《孤雁儿》20.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

——俞国宝《风入松》21.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元好问《摸鱼儿》22.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

——高观国《菩萨蛮》23.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24.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苏轼《鹊桥仙》25.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向此留。

——王安石《午枕》26.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卢照邻《长安古意》27.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28.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苏轼《鹊桥仙》29.当年粉黛,何处笙箫?——孔尚任《折桂令》30.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过垂虹(姜夔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过垂虹(姜夔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过垂虹
宋代:姜夔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标签
古诗三百首、行舟
译文
立春了,天气渐渐转暖,冰冻霜雪虽然还有,但已很少了。

春天的到来,连草木也都知道。

眼前的一派绿色,充满了春天的生机。

一阵东风吹来,春水碧波荡漾。

注释
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

黄帝命伶伦断竹为筒(后人也用金属管),以定音和候十二月之气。

阳六为律,即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六为吕,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

农历十二月属吕,正月属律,立春往往在十二月与一月之交,所以曰“律回”。

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春,所以叫岁晚。

参差:不齐的样子。

关于作者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

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

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

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

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

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庆宫春·双桨莼波》译文鉴赏

《庆宫春·双桨莼波》译文鉴赏

《庆宫春·双桨莼波》译文鉴赏《庆宫春·双桨莼波》译文鉴赏《庆宫春·双桨莼波》宋朝:姜夔绍熙辛亥岁除。

余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苍茫雁影微。

玉峰堆叠护云衣;长桥孤寂春寒夜,只要诗人一舸归。

〞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钴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

道经吴淞。

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

星斗下垂。

错杂渔火。

朔吹凛冽。

卮酒不能支。

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

因赋此阙,盖过旬,涂稿乃定。

朴翁咎余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制也。

平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

所出奇诡;余亦强追逐之。

此行既归。

各得五十余解。

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旷。

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

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

悲伤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

酒醒波远,正凝想、明挡素袜。

现在安在?惟有阑干,伴人一霎。

《庆宫春·双桨莼波》古诗简介《庆宫春·双桨莼波》尽管有稠密的伤逝怀昔之情和详细的人事布景,但作者一概不直抒,不明说,只于一路现象描绘之中天然带出,并将它与怀古之情兼并写来,只觉清幽空灵,蕴藉宛转。

即如郭麐所谓“一洗华靡,独标清渏,如瘦石孤花,清笙幽磬,入其境者疑有仙灵,闻其声者人人自远。

〞《庆宫春·双桨莼波》翻译/译文双桨划破长满莼菜的水波,整个蓑衣淋着松林的密雨,暮霭生愁逐渐充溢空旷的六合。

呼喊鸥鸟我愿与它结盟隐逸,它翩翩飞舞似欲降下,却又背人回身掠过树梢远去。

那次归返吴兴,荡开云雾寒雪,乘着孤舟连夜起程。

悲伤往事今又重见,模糊模糊的是秀眉相同绵绵的山峰,像青色黛痕低压着双眸脉脉含情。

小舟驶入采香小溪,那里正是早春冰冷,老夫我婆娑起舞,单独放歌谁来回应?在垂虹桥头向西眺望,孤舟御风引领我飘然远行,这真是平生难以抑止的豪情逸兴!待我酒醒顺波舟行已渐远,我正凝思思念,她耳戴明珠闪闪,足裹裹袜纤纤,现在佳人安在?唯有倚眺的栏杆,伴人徜徉片刻间。

苏州诗句[描写苏州的诗句描写苏州十大著名诗词,你值得收藏!]

苏州诗句[描写苏州的诗句描写苏州十大著名诗词,你值得收藏!]

苏州诗句 [描绘苏州的诗句描绘苏州十大有名诗词,你值得珍藏! ]适逢上元佳节,说苏先生文雅一把,把描绘苏州的诗词按有名度摆列了一遍。

先整理出这十首诗词,与大家一同吟诗唱词,共度良夜!第十首 .《吴趋行》陆机楚妃且勿叹,齐娥且莫讴。

四坐并清听,听我歌吴趋。

吴趋自有始,请从阊门起。

阊门何峨峨,飞阁跨通波。

重栾承游极,回轩启曲阿。

蔼蔼庆云被,泠泠鲜风过。

山泽多藏育,乡俗清且嘉。

泰伯导仁风,仲雍扬其波。

穆穆延陵子,灼灼光诸华。

王迹隤阳九,帝功兴四遐。

大皇自富春,矫手顿世罗。

描绘苏州的诗句邦彦应运兴,粲若春林葩。

属城咸有士,吴邑最为多。

八族未足侈,四姓实名家。

文德熙淳懿,武功侔河山。

礼让何济济,流化自倾盆。

淑美难穷纪,商搉为此歌。

描绘苏州的诗句说苏先生评论:光荣!我苏历史悠长、人材辈出,爆点的惟我独尊感,明显由来已久。

陆机家族自己也是苏州大家族,三国东吴横扫蜀汉的陆逊以后,须切记!第九首 .《过垂虹》姜夔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顾烟波十四桥。

说苏先生评论:窃喜。

你情我愿,爱不忍释,只感觉时间太快。

姜夔是苏州范成大的挚友,小红就是范成大介绍的,呵呵第八首 .《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来往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说苏先生评论:忧民。

渔民苦啊累啊危险啊!你们这帮吃货,却尽管吴淞江里的鲈鱼好吃!这全被伤时感事的苏州籍北宋宰相范仲淹看在眼里,此后每次吃鲈鱼都要吃光!第七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乡村子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说苏先生评论:地气。

范成大这首诗是《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之一。

这首当选了小学教材,从现代目光看,这首诗很接地气,到处洋溢着苏州大文豪与民同乐、关怀三农的情怀。

第六首 .《青玉案》贺铸凌波可是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徐徐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现代文阅读练习题

现代文阅读练习题

现代文阅读练习题第1篇:《小桥》现代文阅读练习题(1)横在山之陬,水之滨,卧在*南烟雨里,北国迷茫风雪中。

无论石拱的,木架的,无论藤编的,舟浮的,简素、玲珑、野朴,永远是小桥的品格。

比之现代的长堤大坝,小桥没有宏丽的桥头堡,没有高大的石墩跨梁,甚至连雕龙绘凤的栏杆也常常略去。

就那么简简单单,潇洒出尘的“一”撇。

(2)然而,这一撇,曾经跨越了多少危崖峭壁,急流险滩,茫茫岁月,给行路人带来希望和信心,向着遥远的彼岸不停地追索着。

(3)小桥是一道凄美的风景。

那瘦骨伶仃的支柱,那宽宽窄窄的桥板,临水兀立,幽独而自怜,是谁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又是谁小桥人*,望尽天涯路?(4)自古以来,桥头就是折柳头送别的最佳所在。

在那细雨蒙蒙,柳*青青的渭城早春,唐代大诗人王摩诘在灞桥与友人依依相别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似海的深情,不仅让桥下的流水为之动容幽咽,以至百代之下依然令我们仰慕不已。

历尽人生坎坷的南宋诗人姜白石过垂虹桥时诗兴大发:“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喝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小桥,演绎了几多凄切曲折的人生故事。

(5)然而,小桥上伫立最多的应是无尽的离愁吧?“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板桥,霜桥,不仅是路的延伸,也是一种乡愁的具象。

而马致远的秋思小令,更是道尽了天涯游子的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去见阿炳我宁愿走向黑暗,去与你相见。

即使让我白发如雪,我也愿意。

只要我能与你在同时,亲耳听一次从你手指尖淌出的《二泉映月》。

但是,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了。

甚至连你当年生活的细节,也都早已被时间的水流无情地冲走了,淹没了。

阿炳兄弟,你可知道,一颗悲苦的心是怎样地想念你吗?把我的心捻作你的二胡之弦,如泣如诉地拉奏吧,那上面,正颤栗着与你心的合鸣啊!北风,雪,破败道观中的凄清的长夜。

更有疾病频频袭来,一只眼睛瞎了,又一只眼睛瞎了,双重的黑暗,无理地降临在你的壮年。

宋代词的演唱形式考述

宋代词的演唱形式考述

宋代词的演唱形式考述张 鸣内容提要 在宋代,曲子词作为音乐文学,最有活力的传播方式就是唱和听。

一篇完整的词,应是“乐、辞、唱”统一的整体,离开演唱就谈不上其艺术内容的完整表现。

宋代,曲子词的演唱形式多种多样,规模不一,演唱程序也各不相同。

比较常见的,有小唱、群唱(群讴、合唱)、歌舞演唱等几种形式。

其中小唱最为普遍,从市井勾栏瓦舍的商业表演到皇家宫廷宴会、官府宴会、士大夫雅集宴会,以至于士人家宴,无不采用。

几种形式相比,群唱和歌舞演唱形式,更多用于娱乐、仪式、社交、应酬的场合,其目的主要是娱乐;小唱则除娱乐、应酬等目的之外,涉及较多抒情因素,有更好的抒情效果,更能充分发挥歌词作品的抒情作用。

在宋代,唱词成为社会各阶层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歌词演唱的需要,大大促进了词的创作的繁荣和发展。

如果离开“唱”这一环节,词的创作兴盛的现象就不大容易解释。

因此,研究词史,就不能不研究“唱”。

关键词 宋词 演唱形式 小唱 群唱 歌舞演唱序 说唐宋词作为一种音乐文学,其艺术内容的构成,主要有三个要素:音乐、文辞和演唱。

一首词的艺术效果,固然可以通过文辞阅读去实现,但脱离音乐和演唱,毕竟是不完全的。

就词的写作和艺术功能的实现过程而言,是先有乐曲,再倚声填词,然后付之歌唱。

因此,可以说乐曲是一首词的基础,文辞是作品的核心,是基于乐曲的创作,而演唱则可以看作是基于乐曲和文辞的二度创作,是对乐曲和文辞的再度诠释。

演唱水平的优劣高下,是直接关系到一首词的艺术表现力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重要因素;而演唱的风格,甚至可以引导歌词写作的风格倾向。

宋人俞文豹《吹剑续录》记载,苏轼问一个善歌的幕下士:“我词比柳词何如?”那人答道:“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外(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在这个著名的故事中,这位善歌之士对苏、柳词差别的判断,最值得关注之处在于,不同风格的词,要由不同的歌者以不同的方式唱。

论姜夔的爱情词

论姜夔的爱情词

论姜夔的爱情词颍上县八里河中心学校肖方全邮编:236200姜夔处于南宋后期这一令人灰心失望的年代,但苟安后的平静,使词坛出现了骚雅的风气。

姜夔正是适应了这种风气的需要,而开辟了清雅词派。

其较有代表的爱情词更体观了他创造的清空醇雅的词境,为后世带来了一阵快意的凉风。

下面就其爱情词的表现内容和艺术成就加以论述。

一、从爱情词的表现内容上看爱情这一亘古不变的话题是中国诗词的滥觞。

从《诗经》名篇《关瞧》开始,“关关瞧鸣,在河之洲。

窥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方”。

都是吟唱相思相恋之情的。

楚辞中的《湘君》、《湘夫人》也是男女深切企盼对方,思慕哀怨。

其后,汉乐府缘情而发,南北朝民歌,唐人的浪漫生活都从男欢女爱中获得无穷的灵感,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爱情佳作。

至北宋,林逋的“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末成”(《长相守》),晏殊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欧阳修的“寸寸柔肠,盈盈粉泪”《踏莎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生查子》,柳永的“无语凝噎”《雨霖铃》“衣带渐宽《风栖梧》”苏轼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干行”《江城子》,周邦彦的,“人入风后入江云,惰似雨馀黏地絮《玉楼春》”。

词至南宋,有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辛弃疾的“旧恨春江流不尽,断恨云山干叠(《念奴娇》)”。

以上关于爱情的辞意举不胜举。

诗歌贵于真情,爱情又是有恒久迷人的魅力,所以,爱情的话题千百年来被人传嘱,千万诗人以独有的枝艺倾吐心声,这是真情的呼唤,是心底的呐喊。

其诉诸于文字也风格各异,有的似大河奔涌,汪洋恣肆;有的如花前月下,小桥流水。

不管形式如何,正如王国维所说:“爱情词应占一席之地。

”①白石词似乎从中悟出了抒写爱情的真谛,词作更让人回味无穷。

1、布衣出身而形成的爱情观。

姜夔从青年时期流宦两湖之间,到中老年依附名流宅院,一生末举。

旷达任意,潇洒出尘的生活态度,却偏偏只能寄人篱下,其忧怨之情多有表露,但忧怨改变不了生活,他一度过着贫病交加的生活,这种潦倒的生活状况决定了他的爱情观必然是低微的。

姜夔

姜夔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 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 吹寒,都在空城。 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 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 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 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 年知为谁生? 年知为谁生?
姜夔因娴通音律,于通用词调外,每自创词牌,自制 姜夔因娴通音律,于通用词调外,每自创词牌, 新调曲谱,并能吹弹伴和;旧的词调经他的手笔, 新调曲谱,并能吹弹伴和;旧的词调经他的手笔,有 因词意和演唱所需而破格出新者,如平韵《满江红》 因词意和演唱所需而破格出新者,如平韵《满江红》。 这在当时确属难能可贵。只有北宋的周邦彦 周邦彦在自作词 这在当时确属难能可贵。只有北宋的周邦彦在自作词 曲方面,能与他相提并论,世人因称“前有美成, 曲方面,能与他相提并论,世人因称“前有美成,后 有尧章” 姜夔的诗,风格高秀,继承和发展了江西 有尧章” 。姜夔的诗,风格高秀,继承和发展了江西 诗派的风韵 清代诗人朱彝尊 的风韵。 朱彝尊在 重锓裘司直诗集序》 诗派的风韵。清代诗人朱彝尊在《重锓裘司直诗集序》 中论江西诗派时说: 继萧东夫(即萧德藻)起者, 中论江西诗派时说:“继萧东夫(即萧德藻)起者,姜 尧章其尤也。 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 尧章其尤也。”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他二十二 自汉阳出游,途经金人两次蹂躏、 岁,自汉阳出游,途经金人两次蹂躏、惨遭兵燹的扬 看到昔日繁华的商业都城,已是“市尘尽荠麦, 州,看到昔日繁华的商业都城,已是“市尘尽荠麦, 号角吹宵寒” 更显得空荡凄凉。 号角吹宵寒”,更显得空荡凄凉。眼前的景象和爱国 的情思,激起他强烈的感情, 的情思,激起他强烈的感情,用警辟对比的词藻度成 扬州慢》 传为佳作。光宗绍熙二年(1191), 《扬州慢》,传为佳作。光宗绍熙二年(1191),他 在名诗人杨万里家, 在名诗人杨万里家,得聆一琵琶艺弹奏久已失传的 醉吟商朝渭州》古调,他虚心学习了该曲的品弦法, 《醉吟商朝渭州》古调,他虚心学习了该曲的品弦法, 填词编成了清新的《醉吟商小品》 填词编成了清新的《醉吟商小品》。

姜夔

姜夔
在饶州所辖的德兴县。绍兴三十年进士,以新喻丞擢知湖北汉阳县。因生计和应试之便,举家迁鄱阳县入籍。鄱阳是赣东北的门户,扼水陆交通的要冲,物产富饶,商贾云集。宋室南迁后,人口激增,钜子显达,来往此间,更日见其繁荣。夔出生于书宦门第,幼年随父受教,擅长诗词,熟谙音乐;复得父辈文墨交往的感染,城市歌舞的熏陶,为其爱好和学识的长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姜夔少年丧父,曾随姊生活。得亲友介绍,就学于诗词名流千岩老人萧德藻,得其赏识,并娶其侄女为妻。夔为人清高,不汲汲于功名,一生困顿。终其身为布衣;但以诗词、音乐及书法与人交往,藉此谋取生计。自青年时期起,他就广为交游,往反羁滞于江淮湖杭之间;结识了当时宿儒名士如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人,丰富了学识,提高了诗词和音乐的创作水平。词至南宋已发展到高峰,词家辈出,取材广泛,笔调不一,斑烂缤纷。但一般词人所作,多依传统词格填制;有的已拗口,不易歌唱。姜夔因娴通音律,于通用词调外,每自创词牌,自制新调曲谱,并能吹弹伴和;旧的词调经他的手笔,有因词意和演唱所需而破格出新者,如平韵《满江红》。这在当时确属难能可贵。只有北宋的周邦彦在自作词曲方面,能与他相提并论,世人因称“前有美成,后有尧章”。姜夔的诗,风格高秀,继承和发展了江西诗派的风韵,有《白石诗集》传世。清代诗人朱彝尊在《重锓裘司直诗集序》中论江西诗派时说:“继萧东夫(即萧德藻)起者,姜尧章其尤也。”他的词曲更为后世所推崇。姜夔和吴文英等成为南宋前期词家婉约派主要代表,上继“花间”(《花间集》),强调音乐性,被认为是词家的正宗。姜夔词的风格是:清新峻拔,立意幽远,炼字琢句,倚声协律。
响。”其《扬州慢》(淮左名都)是较有现实内容工作,它通过描绘金兵洗劫后扬州的残破景象,表现对南宋衰亡局面的伤悼和对金兵暴行的憎恨。词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几句颇受人们称道。他晚年受辛弃疾影响,词风有所转变,如《永遇乐》(云隔迷楼)、《汉宫春》(云日归欤)等,呈现出豪放风格。《白石道人歌曲》中有十七首自度曲,并注有旁谱,是流传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宋词乐谱资料。姜夔上承周邦彦,下开吴文英、张炎一派,是格律派的代表作家,对后世影响较大。其诗初学黄庭坚,后学晚唐陆龟蒙,虽精心刻意词句,但较少纤巧之痕,诗风清妙秀远,如《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等。所著《诗说》颇有独到见解。生平详见夏承焘《姜白石编年笺校》等。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绛帖平》、《续书谱》和琴曲《古怨》。

南宋文学家白石道人姜夔

南宋文学家白石道人姜夔

暮色降临后,军营中传出阵阵凄厉的号角声, 在空城的上空回荡。唐朝,扬州有内城和外城, 商业繁华、景致优美,杜牧曾赞美道:“街垂 千步柳。霞映两重城。天碧台阁丽,风凉歌管 清”,而今仅剩一座空城,满目疮痍,军号凄厉, 不由人不生感慨。
赏析“清角吹寒”中“寒”字的妙 处。
• “寒”字下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 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 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联系在一起, 把产生寒的自然方面的原因抽去,突出人 为的感情色彩,似乎是角声把寒意散布在 这座空城里。听觉所闻是清角悲吟,触觉 所感是寒气逼人。
背景
• 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扬州变得 残破不堪。绍兴三十一年 (公元1161年),金 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 里”,破坏极其惨重。南宋王朝南渡后,金 人屡次渡淮,扬州变得残破不堪。姜夔因路 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 抚今追昔,悲叹今曰的荒凉,追忆昔曰的繁 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曰繁华的怀 念和对今曰山河残破的哀思。
早年经历
出生破落宦官之家,四次参加科举考试均名落孙山,仕途不 顺,四处流寓。结识诗人肖德藻、杨万里、范成大等。 杨万里“为文无所不工” 范成大 “以为翰墨人品皆似晋宋之雅士”
寓居湖州
声名鹊起,久居白石洞天,被称为“白石洞人”。
四处游历 移家杭州 悲惨去世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
醉吟商小品/小品
又正是春归,细柳暗黄千缕。 暮鸦啼处。 梦逐金鞍去。 一点芳心休诉。 琵琶解语。
秋宵吟
古帘空,坠月皎。 坐久西窗人悄。 蛩吟苦,渐漏水丁丁,箭壶催晓。 引凉颸、动翠葆。 露脚斜飞云表。 因嗟念,似去国情怀,暮帆烟草。 带眼销磨,为近日、愁多顿老。 卫娘何在,宋玉归来,两地暗萦绕。 摇落江枫早。 嫩约无凭,幽梦又杳。 但盈盈、泪洒单衣,今夕何夕恨未了。

姜夔

姜夔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

在他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对峙,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

战争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但他由于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虽然为此也发出或流露过激昂的呼声,而凄凉的心情却表现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学和音乐创作里。

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一生布衣,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

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

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

姜夔(jiāng kuí 1154—1208),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与姜石帚并非一人。

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县)人。

南宋词人。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

早有文名,颇受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人推赏,以清客身份与张镃等名公臣卿往来。

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

工诗词、精音乐、善书法、对词的造诣尤深。

有诗词、诗论、乐书、字书、杂录等多种著作。

主要作品今存词八十多首,多为记游、咏物和抒写个人身世、离别相思之作,偶然也流露出对于时事的感慨。

其词情意真挚,格律严密,语言华美,风格清幽冷隽,有以瘦硬清刚之笔调矫婉约词媚无力之意。

代表作《暗香》、《疏影》,借咏叹梅花,感伤身世,抒发郁郁不平之情。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党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

”其《扬州慢》(淮左名都)是较有现实内容工作,它通过描绘金兵洗劫后扬州的残破景象,表现对南宋衰亡局面的伤悼和对金兵暴行的憎恨。

词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几句颇受人们称道。

他晚年受辛弃疾影响,词风有所转变,如《永遇乐》(云隔迷楼)、《汉宫春》(云日归欤)等,呈现出豪放风格。

《白石道人歌曲》中有十七首自度曲,并注有旁谱,是流传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南宋乐谱资料。

姜夔上承周邦彦,下开吴文英、张炎一派,是格律派的代表作家,对后世影响较大。

关于十大名桥的诗句

关于十大名桥的诗句

关于十大名桥的诗句1.二十四桥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本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是古扬州著名景点。

诗中诗人以一幅用回忆想像织成的月明桥上教吹箫的生活图景,不仅展示了扬州的繁华景象,透露了风流才子们对醉心不已的生活的怀恋,而且借此寄托了对往日旧游之地的思念,重温了彼此同游的情谊,给世人留下一个美妙绝伦的画面,领人神往不已。

2.午桥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午桥”是唐代白居易、刘禹锡、裴度吟诗唱和、举杯相欢的地方。

作者青年时期,追寻遗韵,仰慕前贤,在故乡洛阳,与当时“豪英”一起,也在午桥宴饮聚会,把酒临风。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回想往昔在午桥桥上宴饮,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

曾经是如何豪气干云,而今天已经饱尝颠沛流离、国破家亡的痛苦。

曾在一起吟诗饮酒的豪杰们如今散落各方,九死一生,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油然而生。

3.泰娘桥一剪梅舟过吴江宋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秋娘渡和泰娘桥,两个以唐代著名歌女的名字命名的地名,很容易使人产生联想。

作者偏偏挑出这两个地名,这里透露出他触景生情,急欲思归和闺中人团聚,漂泊思归,偏偏又逢上恼人的天气。

作者用“飘飘”“萧萧”描绘了风吹雨急,并连用两个“又”字。

表示出他对这“不解人意”的风雨的恼意。

4.鸾桥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唐韩偓往年同在鸾桥上,见倚朱阑咏柳绵。

今日独来香径里,更无人迹有苔钱。

伤心阔别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

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

桥以鸾为名,有深意存焉。

这里暗用了南朝宋范泰《鸾鸟诗序》中的故事:传说古代有一只鸾鸟(神话中凤凰一类的鸟)被捉,因为失偶尔三年不鸣,后于镜中自顾身影,哀鸣而死。

姜夔最有名的十首词

姜夔最有名的十首词

姜夔最有名的十首词他是继苏轼之后的一位全才,音乐、诗词、书法,无一不精,他一生未仕,漂泊江湖,直到终老,他的词超凡脱俗,飘然不群,犹如孤云野鹤。

他是“白石道人”姜夔。

《宋词三百首》中共收录了姜夔的17首词,比苏轼、李清照等词人还多,其文学成就可见一斑。

姜夔是南宋词人,他的词清空高洁,语言灵动自然,在世人眼中,姜夔的《疏影》、《暗香》是咏梅的绝唱,至今传为名篇,事实上,他的佳作不可胜数。

诗词君今天分享姜夔最经典的十首诗词,一起体会姜夔词中的清空之境吧!1、最凄凉低婉的词:《扬州慢·淮左名都》《扬州慢·淮左名都》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在世人眼中,扬州是江南繁盛之地,杜牧尤其钟爱扬州,在此留下许多佳作。

可是,越美好的东西,越容易被摧毁。

宋室南渡后,金兵多次南下攻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隆兴二年(1164),扬州城成为战场,被大肆破坏。

当年仅二十岁的姜夔来到扬州时,看到废弃了的园林、荒凉的城市,凄凉不已。

他回想起几百年前,杜牧曾在扬州,写下许多美丽的诗作,可如果,他再次来到扬州,怕是任他才华再高妙,也写不出深情的诗句了。

扬州的二十四桥还在,水依然清冷,寂静无声,桥边的红芍药,又是在为谁开放呢?昔日的扬州有多繁华,如今就有多荒凉,今昔对比,总是让人格外伤怀。

今非昔比,时代落幕,总让人意难平。

2、最沉痛深情的词:《鹧鸪天·元夕有所梦》《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肥水东流无尽期。

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中国古诗表达爱意

中国古诗表达爱意

中国古诗表达爱意爱情,是属于世人的浪漫;相思,是属于情人的浪漫。

老舍说:一个少女的脸红胜过一大篇情话。

诗词君想说:一句情话诗词,胜过千言万语。

在诗词中,爱你,是终日不停的牵挂,是梦里无尽的思念;爱你,是想起你时上扬的唇角,是凝望你时眼底的深情。

在诗词里,爱情、相思有着最浪漫的表达,若问情为何物,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回答,但几乎每种爱情,都可以在诗词里找到答案。

1、温庭筠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南歌子词二首》2、司马相如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求凰》3、曹植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七哀诗》4、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离思五首·其四》5、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6、徐干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室思》7、鱼玄机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赠邻女》8、杜甫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9、武则天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如意娘》10、傅玄车遥遥兮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

——《车遥遥篇》11、夏完淳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卜算子》12、陶渊明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

——《闲情赋》13、白居易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14、黄景仁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绮怀》15、柳永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16、徐再思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折桂令·春情》17、范成大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车遥遥篇》18、晏几重见金英人未见。

相思一夜天涯远。

——《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19、韦庄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答案【精选文档】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答案【精选文档】

一、你觉得唐朝和宋朝有在精神气度上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在文学上有什么表现?回答:唐朝国家富强而且思想外向,愿意开拓疆土,唐朝还是中国历代灭亡少数民族和国家最多,而宋朝,思想守旧不思进取,重文轻武,文人地位低下。

在文学上,唐朝的诗歌比较豪放大气,唐人是入世的,比如李白的诗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展现了这种气质;而宋朝诗歌有城市化、江南化、女性化的特点,比较婉约阴柔,但是也有豁达的风格。

看东坡被贬黄州所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2二、唐诗的发展有其特定的轨迹,所谓初唐情怀、盛唐气象、中唐格调、晚唐风韵,选取你印象最深刻一个时段来说说你的理解,你可以举一首诗歌或者一位诗人进行品鉴,也可以谈谈对这个时期风格的看法。

回答:唐诗的发展有其特定的轨迹,所谓初唐情怀、盛唐气象、中唐格调、晚唐风韵,选取你印象最深刻一个时段来说说你的理解,你可以举一首诗歌或者一位诗人进行品鉴,也可以谈谈对这个时期风格的看法。

(5分)引“叶嘉莹说初盛唐诗”:“如果说汉魏诗的特色是以‘风骨'为好,那么盛唐诗的特色则是以'兴象‘为主。

什么是兴象?就是结合了内心想法的大自然的景象。

“《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先来逐字逐句看这首诗。

靠岸停泊在充满雾气的沙洲,夕阳西下,一股乡愁慢慢津上了旅客(孟浩然自己)的心头。

有一些诗呢,写景是为了写心情,这种手法被称为”比“,也就是我是为了写我的心情而写的景色。

而盛唐诗的特色是”兴“,就是景色触发了我的一些想法,景在先,情在后。

这首诗里孟浩然有景生情,称为”兴“。

这种情十分的真挚,是真的心有所感,并不是所说的硬生生的套上去的”俗情“。

看后面两句话,虽是写景,又何尝不是在写情。

旷野茫茫,天空低低的在头顶,江水清清,月亮在天空中在江水中。

南宋-姜夔《过垂虹》原文、译文及注释

南宋-姜夔《过垂虹》原文、译文及注释

南宋-姜夔《过垂虹》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这首七绝,是诗人于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除夕,携小红由石湖(苏州与吴江之间的风景区,范成大的别墅所在)范成大家,乘船归湖州(今属浙江),路过垂虹桥时所写,因此诗题也命为《过垂虹》。

原文:
过垂虹
南宋-姜夔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翻译: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我自创的新调,音韵是如此和谐美妙,小红轻轻地唱着,我为她伴奏,吹着洞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一曲唱完,小船已摇过了吴江县城,回望经过的水路,轻烟绿波,还有那一座座美丽的石桥。

注释:
〔垂虹〕吴江县一座著名的桥。

〔范成大《吴郡志·桥梁》“利往桥,即吴江长桥也。

北宋庆历八年(年),县尉王廷坚所建。

有亭曰垂虹。

而世并以名桥。

”王象之《舆地纪胜》“垂虹本名利往,前临县区,横绝松陵,湖光海气,荡漾一色,乃三吴之绝景。


〔自作〕《砚北杂志》引此,“作”作“琢”。

按“自作新词”,言其自制曲《暗香》《疏影》等。

〔小红〕范成大送给姜夔的一个歌女。

〔低唱〕轻柔地歌唱。

〔松陵〕吴江县的别称。

〔陈沂《南畿志》“吴江本吴县之松陵镇,后析置吴江县。


〔烟波〕指烟雾苍茫的水面。

〔十四桥〕指沿途经过的众多石桥。

全句说回头张望,烟波缥缈,已经走过了许多路。

姜夔《庆宫春-双桨莼波》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姜夔《庆宫春-双桨莼波》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姜夔《庆宫春-双桨莼波》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庆宫春-双桨莼波》绍熙辛亥除夕,予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铦朴翁自封禹同载诣梁溪,道经吴松。

山寒天迥,云浪四合。

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错杂渔火,朔吹凛凛,卮酒不能支。

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因赋此阕,盖过旬涂稿乃定;朴翁咎予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

平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所出奇诡,予亦强追逐之。

此行既归,各得五十余解。

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

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

①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

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②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

③酒醒波远,政凝想、明珰素袜。

④如今安在?唯有阑干,伴人一霎。

【注释】①盟鸥:与鸥鸟为盟。

以此表示隐居。

木末:树梢。

②采香径:江苏吴县西南有香山,相传春秋时吴王遣美人采香于此,因名。

《苏州府志》:“采香径在香山之旁,小溪也。

吴王种香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水采香。

今自寻岩山望之,一水直知矢,故俗名箭径。

”老子:作者自指。

婆娑:徘徊。

③垂虹:即垂虹桥。

在江苏吴江县东,因上有垂虹亭,故名。

桥有七十二洞,宋仁宗庆历八年建。

④明珰:珠玉制成的耳饰。

【译文】双桨击水起莼波,雨洒蓑衣松间过,日暮愁绪格外多。

已与鸥鸟把盟结,唤它飞来亲近我,翩翩起舞欲降落,背人又从树梢过。

那次归程很艰难,孤舟冒雪行夜间。

此次重见仍伤感,如黛绿树压眉山。

美人采香冒春寒;独自徘徊一遍遍,自我歌唱谁答言。

垂虹桥头往西看,飘然欲飞旋风般,当年兴致今依然。

酒醒舟行已渐远,想她明珠挂耳边,素净白袜裹金莲。

如今她会在哪边?唯有阑干在眼前,它可伴人霎那间。

【集评】近代·俞陛云:“白石于冬夜偕友过吴江,卮酒御寒,相与赓和,乃赋此调。

起笔即秀逸而工,承以‘盟鸥’三句,着笔轻灵。

第五节宋元时期的音乐与作品欣赏

第五节宋元时期的音乐与作品欣赏

宋代词人柳永善为歌词,《避暑录 话》记曰“教坊乐工,每得新腔, 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 一时”,又载“一西夏归朝官云: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 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 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 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 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婉约派风格代表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中秋》

柳永——字耆卿,初名三变,福建崇安人。
三、宋代器乐作品
1、古琴曲
郭沔——字楚望,浙江永嘉人,南宋古
琴家,古琴浙派创始人之一。他收集和 整理了很多流传于民间的琴曲,也创作 一些新曲,代表作品《潇湘水云》、 《秋鸿》等。
质朴而不粗野,细腻而不呆板的演奏特
色。
《潇湘水云》(古琴曲)
此曲表达了郭沔在湖南境
内、潇湘两水交汇处泛舟 时所发出的感怀之情。曲 中不仅仅描写了云雾缭绕 的九嶷山和水云交映的潇 湘两水的秀丽风光,而且 借用山水烟波浩渺、云水 苍茫的意境,表达了作者 对民族危亡的忧思之情和 对元兵侵入的愤慨。
曲子词还有令、引、近、慢等不同的类
别,标志着长短不一的音乐体裁。
宋代曲子词具有豪放和婉约的不同风格。
代表人物有:苏轼,陆游,李清照,柳 永,姜夔等等。宋代许多词人也是优秀 的音乐家,或者至少具有较好的音乐修 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