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北宋时期,白银跻身于流通领域,从而形成了铜钱、铁钱、楮币和银两并行的过渡性货
币体系。汴京、临安城内出现了“金银盐钞引交易铺”即不同货币的兑换处。这反映了
A. 商业规模的扩大交易频繁
B. 政府“抑商"政策的松动
C. 白银开始出现货币化趋势
D. 城市发展打破了空间限制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从材料可知,北宋时期白银已开始跻身是商业规模扩大、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A
识可知,20 世纪初,清政府推动了涉及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改革,颁布了一系列
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措施,为民营工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故 A 项正确。维新变
法发生在 1898 年,与图片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C 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民国政府
建立于 1912 年,故 D 项排除。
11. 杰弗逊和汉密尔领是美国建国的灵魂人物,两人在加强联邦政府权力等问题上有很大分
歧。19 世纪中期以后,美国社会的主流思想中,汉密尔顿加强政府权力的主张逐渐取代杰弗
逊制约政府权力的观点。这一变化
A. 标志着美国立国原则的转变
B. 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社会变革
C. 违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
D. 表明两党制引发了治国理念的改变
这主要是由于
A. 内阁是传统相权的翻版
B. 阁臣的权力越来越大
C. 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
D. 皇帝信任并尊崇阁臣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内阁在实际运行中其功能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其原因是内阁权力来源
于皇帝,故 C 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论阁权如何变化,皇帝如何信任阁臣,其受制
于皇帝的基本格局未变,内阁不可能突破废相的制度设计而走向相权化的道路,故明代内阁
D. 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国民政府抗战准备。材料体现了国民政府在 1933—1937 年,在沿海战
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布置防御工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中日民族矛盾日益上
升,从防范的地理方向来看,不是针对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和红军,也体现不出“削弱各地
军阀”的意图;这实质上反映出国民政府针对日本作出持久作战的战略意图。所以本题答案
东、河北北方,B 错误;因为所涉及的区域更多,因此记录的次数不代表发生的频率加快,
C 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原人口不断向周边迁移材料信息不能体现,
D 错误。故选 A。
2. 西汉盛行比武、斗兽、狩猎等危险、激烈的 体育娱乐活动,数量众多的社会上层分子和文 人也亲身参与。由此可见,当时
7. 1933 年到 1937 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
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
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A. 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 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 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需要,故 C 项正确。据题干中“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可得出梁启
超希望中国能像英日那样崛起,并没有对民主革命进行阐释,故 A 项排除。梁启超是戊戌变
法时期的代表人物,而“白话文”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故 B 项排除。改良思想的开端应该是
在早期维新思想时期,与题意时间不合,故 D 项排除
【答案】B
【解析】
【详解】帝国时代出现的 对于奴隶家庭完整性的重视、注意正式的埋葬奴隶的趋势,说明当 时对奴隶的最基本权利有一种出于道德自觉方面的维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然法观念中
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强调人权,材料中所述现象正是受到自然法影响而出现的,B 正确;
题干现象和罗马劳动力匮乏无关,排除 A;古罗马帝国是奴隶社会,奴隶并没有政治地位,
排除 C;万民法针对的是自由人而非奴隶,排除 D。
10. 18 世纪法国涌现了大量的图书馆机构和读书实践活动,为公众阅读提供了方便。1715
年,西方大部分国家都有了“日报”“时事报”或“杂志”。这些现象在当时
A. 冲击了教会禁欲主义思想
B. 瓦解了基督教的神权统治
C. 直接推动法国大革命爆发
D. 促进理性主义广泛传播
【答案】D
【解析】
【详解】17~18 世纪兴起的启蒙运动宣扬理性主义,与此同时,法国公众阅读比较方便,西
方大部分国家也都有了“时事”传播的报纸杂志,这都促进了理性主义的广泛传播,故选择
D;文艺复兴冲击了教会禁欲主义思想,排除 A;“瓦解了”过于绝对,排除 B;直接推动法
国大革命爆发的因素与三级会议的召开有关,排除 C。
A. 军事形势严峻
B. 弃文从武成风
C. 贵族引领时尚
D. 世风阳刚
劲健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时期人们通过斗兽这种方式让世人看到自己的勇猛和
武力,并得到欣赏,通过斗兽展现尚武精神,从而体现当时世风阳刚劲健,故选 D;AB 在材
料中不能体现,排除;材料中众多的社会上层分子参加,不能说是贵族引领时尚,C 错误。
与材料内容无关,D 项错误。
9. 罗马帝国时代,出现了这样一种流行趋势:不允许分离奴隶的家庭,不能单独出卖丈夫而
留下妻子和孩子;人们正式地埋葬奴隶,而不是让他们暴尸荒野或是让其他奴隶埋葬他们。
这种趋势说明
A. 罗马劳动力日益匮乏
B. 自然法观念影响增强
C. 奴隶的政治地位提高
D. 万民法得以贯彻实施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长江流域水患发展趋势越来越严重。唐代长江水灾平均 18 年一次,宋代 平均 5、6 年一次,明清平均 4 年一次。长江流域水灾的形成受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诸多因 素的影响。早在清代有识之士指出,长江流域水患是“因上游川陕滇黔等省开垦太多,无业 游民到处伐山砍木,种植杂粮,一遇暴雨,土石随流而下,以致停淤接涨”。从长江流域洪 灾规律来看,很大程度上与长江沿线经济日益发达,经济开发程度加强有密切的关系。 水灾是突发型灾害,来势猛,为害烈,常造成“坏民舍,溺居民,坏桥栈,伤禾稼,饿 殍载道,流亡数万人”,对人民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危害。
——摘自《现代英国经济史》 (1)与唐宋时期相比,材料一中明清长江流域水患呈现什么趋势?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这一趋势形成的原因和危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 19 世纪中后期英国环境日益恶化的因素有哪些? 概括英国治理环境污染措施的特点? 【答案】(1)趋势:水灾频率越来越高。 原因:自然环境的影响;人口膨胀,人地矛盾突出;长江流域为经济重心所在,土地资源过 度开发;政治腐败,水利失修;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与推广 危害:破坏农业生产;造成社会财富的损失;导致劳动力大量减少;出现大量流民,激化社
不是传统相权的翻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故排除 ABD。故选 C。
5. 下图是 20 世纪初期中国民营工业新增厂矿数及新增资本额示意图。该图反映的发展状况
A. 得益于清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改革 B. 推动了维新派改革措施逐步实行 C. 改变了当时中国工业的基本结构 D. 得益于民国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1901—1906 年,中国民营工业获得较大程度的发展。结合所学知
D. 粮食收购渠道需多样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1953 年(即土改后),受小农生产分散、落后等影响,当年的国家粮食收购计划难
以完成,表明农村生产关系急需调整,A 项正确;材料不能表明“工业化增加了原料需求”,
B 项错误;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在 1952 年底已经完成,C 项错误;“粮食收购渠道需多样化”
——蓝勇编著《中国历史地理学》 材料二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英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国家。随着 工业革命的展开,企业生产和利润的最大化原则成为支配着企业的法则,“人类是大自然的 主宰,我们可以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观念十分盛行,19 世纪中后期,英国自然环境 和城市环境日益恶化。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疾病的流行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应,环境治理、 贫民窟改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一并成为了国家的重要任务,并且得到了逐步的解决。英国议 会也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环境调查,并在了解和掌握了大量材料与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了多 部法律,试图从立法上来寻求解决途径。议会对环境治理的立法行动也促使了政府观念的转 变,迫使政府必须要遵循法律,实施治理。政府从指导思想上也就由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 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进行积极主动地干预,并建立起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监督机制。如 1831 年成立了中央卫生委员会。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当时的政府放松了“抑商"政策,B 项错误;材料无法证明北宋白银才
开始出现货币化趋势,C 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当时的城市打破了坊市的界限,D 项错误。
4. 明代内阁的政治功能一般包括教育功能、筹划功能、补过功能等,但在实际运行中,内
阁的功能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其对明代政治影响处于不稳定状态,或大或小,或强或弱。
的加强不意味着就违反了三权分立的原则,1787 年宪法的颁布就是例证,排除 C;美国的两
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代表的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在治国的具体主张上会有分歧,但
理念不会有太大的差异,排除 D。
12. 下表为二战后美国部分科研机构设立的时间表,该表可以用来说明二战后美国
A. 科技发展服务于冷战战略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2)因素:工业革命展开;企业盲目追求利润;无尽索取自然资源观念。 特点:环境治理与改善民生相结合;运用立法手段治理环境;政府观念与职能转变 【解析】 本题考查明清长江流域水患日益严重的趋势和 19 世纪中后期英国环境日益恶化的状况,考 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 (1)明清长江流域水患呈现出的趋势,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唐代长江水灾平均 18 年一次, 宋代平均 5、6 年一次,明清平均 4 年一次”分析得出。这一趋势形成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 中的“长江流城水灾的形成受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诸多因素的影响”“因上游川陕滇黔等省 开垦太多,无业游民到处伐山砍木,种植杂粮,一遇暴雨,土石随流而下,以致停於接涨” “很大程度上与长江沿线经济日益发达,经济开发程度加强有密切的关系”等信息归纳得出; 带来的危害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坏民舍,溺居民,坏桥栈,伤禾稼,饿殍载道,流亡数万人” 等信息分析得出。 (2)造成 19 世纪中后期英国环境日益恶化的因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随着工业革命的展 开,企业生产和利润的最大化原则成为支配着企业的法则,‘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我们可 以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观念十分盛行,19 世纪中后期,英国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日 益恶化”等信息归纳得出;英国治理环境污染措施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严峻的环境 污染问题和疾病的流行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应,环境治理、贫民窟改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一 并成为了国家的重要任务,并且得到了逐步的解决”“通过了多部法律,试图从立法上来寻 求解决途径”“议会对环境治理的立法行动也促使了政府观念的转变”等信息分析得出。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 B 项。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国民政府抗战准备
8. 1953 年,需由国家供应的商品粮比 1952 年增加了 31%;而从土改后的粮食生产状况看,
当年的粮食收购计划难以完成,粮食供应不足。这表明
A. 农村生产关系急需调整
B. 工业化增加了原料需求
C.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 2020 届高三历史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1. 商至秦汉,现有文献记录到的大瘟疫如下:商代仅记录到河南 2 次;周代记录到陕西 5
次,山东、河北各 1 次;秦汉记录到浙江、河南、湖北各 3 次,安徽 2 次,山东、江苏、江
西、山西、湖南、贵州、广东、内蒙各 1 次。对大瘟疫的记录情况表明,商至秦汉
B. 用国家力量确保发展优势 D. 致力于全面推进知识经济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20 世纪中期,美国以国家名义设立的科研机构纷纷出现,可以用来说明二战后美国 用国家力量确保发展优势,B 项正确;美国部分科研机构的设立不能说明科技发展服务于
“冷战战略”,A 项错误;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于罗斯福新政时期,C 项错误;“知识 经济”形成于 20 世纪 90 年代,D 项错误。
A. 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B. 大瘟疫从中原向南方扩散
C. 大瘟疫发生频率逐渐加快
D. 中原人口不断向周边迁移
【答案】A
【解析】
【详解】通过商至秦汉时期对瘟疫的记录情况来看,每个朝代所记录的范围比前代更加广阔,
结合古代中国发展历程可知,这些地区是逐渐被纳入中国版图的,代表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正在逐渐形成。A 正确;之前南方区域没有记载不代表以前南方没有瘟疫,而且内蒙古在山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带来有形的物质大变动的同时,也使得美国传统
的政治领域也开始出现大的变动,工业的美国人开始认识到传统政治的弊端,转而希望政府
加强权力以改变工业化生存混乱无序的局面,由此汉密尔顿的主张才会逐渐占据上风,故选
B;美国依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国家,其立国原则并不发生改变,排除 A;中央政府权力
6. 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
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A. 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 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 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 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甲午战后的时代背景,可知梁启超提出的“诗界革命”是为了适应救亡图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