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VEGF是由两个相同多肽链以二硫键组成 的同源二聚体糖蛋白,由内皮细胞、平滑肌 细胞、巨噬细胞分泌产生,它能作用于内皮 细胞,促进细胞有丝分裂进而引起血管新生, 具有较强的特异性。有研究认为,AS血管内 皮细胞VEGF的表达增加,诱导新生血管形成, 增加血管壁的厚度,促进AS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VEGF在AS斑块进展期起较大作用。
3. 小结
对众多相关危险因子作用 的重要靶点研究可能为 AS的治疗带来突破性进 展,也必将为我国冠心病、 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预防 和治疗提供新方向。
谢谢聆听
2.1 一氧化氮(NO)
AS发展中,内皮源性NO的抗感染活 性和抗AS活性迅速丧失与活性氧(ROS)有 关。ROS代谢失调导致氧化应激,主要由 于超氧化物与NO生成之间平衡失调所致, 并能产生过氧化亚硝酸盐(OONO-)导致内 皮氧化损伤加速AS病程。
2.2 内皮素(ET)
ET不仅存在于血管内皮,也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和细胞中, 是调节心血管功能的重要因子,在维持基础血管张力与心血管 系统稳态发挥重要作用。ET是迄今所知最强的缩血管物质, NO是最重要的舒血管因子,两者都被认为是反映血管内皮功 能的代表性指标。
3. 小结
1.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主要由存在于心、血管 和淋巴管内表面的扁平上皮细胞组成,是 一层有活性的细胞,主要生理功能是屏障 功能,是血液与血管壁之间的屏障,同时 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可合成和释放多 种内皮衍生的血管活性因子,具有减少血 管通透性、抑制细胞的迁移与趋化、调节 血管收缩与舒张、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黏 附等多种生理功能。
2.6 前列环素(PGI2)
PGI2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是血管平滑肌舒 张剂和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它是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 物,其半衰期短,是一种在局部起作用的不稳定活性 物质。PGI2是血栓素的对抗剂,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 酶,使血小板前列醇内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增高, 从而导致血管舒张反应、抑制炎症介质释放、拮抗血 栓烷A2(TXA2)的缩血管和血小板聚集作用。
2.3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AngⅡ由内皮细胞将血液中的血 管紧张素Ⅰ转化而来,参与肾素-血管 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组成。 AngⅡ与血管紧张素1受体相结合,激 活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而 产生活性氧,尤其是超氧阴离子。这些 物质将NF-kB信号通路激活,诱导促炎 性介质如iNOS、细胞间黏附分子 (ICAM)、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 其他趋化因子。
2.3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ACE2是ACE的同源体,是体内降解AngⅡ的 主要途径,在ACE2作用下,将AngⅡ转化为血管 紧张素1-7(Ang1-7),Ang1-7又能与受体(致癌基 因产物MAS)结合,具有激活一氧化氮合酶对抗 AngⅡ的作用。
AngⅡ受体拮抗剂能有效抑制AS。奥美沙坦 在阻断AngⅡ与受体结合同时,可增加ACE2表达, 从而增加Ang1-7的生成,进而维持血管舒缩调节 的平衡,并加速血管内皮修复,抵抗外界刺激, 对血管内皮功能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2. 血 管 内 皮 细 胞 功 能 障 碍 与 A S
趋化因子
发病介质
细胞因子
-内皮细胞粘附 平滑肌增殖 血小板聚集 血管收缩 血栓形成
AS
2.1 一氧化氮(NO)
2.1 一氧化氮(NO)
NO是L-精氨酸在一氧化氮合酶(NOS) 催化作用下生成的。NOS是精氨酸生成 NO反应中唯一的限速酶。而四氢生物蝶呤 (BH4)是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催化 L-精氨酸生成NO过程重要的辅酶因子,可 调节心血管系统eNOS表达。有研究表明, 通过药物补充提高血管BH4水平能适当恢 复eNOS活性,有利于抑制内皮功能障碍、 血管舒张功能不全和AS等心血管疾病的发 展。
血管内皮功能与 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子
【学生】陈彦羽 【学号】201911115911656
1. 血管内皮细胞 2.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 AS
2.1 一氧化氮(NO)
2.2 内皮素(ET) 2.3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2.4 黏附因子
2.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GEF) 2.6 前列环素(PGI2 )
相关研究表明促进损伤细胞NO分泌,抑制ET分泌,能维 持血管收缩和舒张的平衡,提高各种抗氧化剂在体内活性,进 而上调体内抗氧化系统的活性,清除过多自由基,降低细胞凋 亡率,最终达到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目的。
2.2 内皮素(ET)
ET-1是ET家族中表达量最多的成员,主要由血管 内皮细胞分泌,血浆ET-1水平与AS的严重程度呈正相 关。现有研究表明ET-1反复升高导致明显的内皮损伤。 临床应用ETA受体拮抗剂可减轻内皮功能障碍病人冠状 动脉斑块的进展。
生理状态下,PGI2和TXA2处于动态平衡,共同 维持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内皮功能障碍时,PGI2和 TXA2之间的平衡打破,引起血小板聚集、炎症介质增 加,发生一系列病理反应,加速AS进展。
现代医学虽已较全 面地认识到血管内皮功 能与AS具有相关性,然 而尚有某些具体机制仍 不明确,这些将成为日 后研究重点。
2.4 黏附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可分泌多种黏附 分子,如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 连接黏附分子(JAMs)、血小板-内皮细胞黏 附分子-1等,均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这些 物质可趋化单核细胞及T淋巴细胞黏附于血 管内皮。
VCAM-1在血管内皮细胞上表达,可促 进白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加速白细胞 向血管内皮游走,并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 这些发现为今后AS治疗提供新的研究靶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