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判断-白盒测试

三角形判断-白盒测试
三角形判断-白盒测试

三角形判断-白盒测试-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关于三角形问题的白盒测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系统地学习和理解白盒测试的基本概念、原理,掌握白盒测试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

1、题目内容描述

针对实验一编写的源代码进行白盒测试。要求绘制出程序的控制流图,采用逻辑覆盖和基路径方法设计测试用例。执行测试用例,并分析测试结果

2、测试用例的编写

根据条件绘制程序流程图如下:

由程序流程图得如下控制流图:

采用逻辑覆盖设计测试用例并执行测试用例:(1)语句覆盖:

(2)判定覆盖

(3)条件覆盖:

(4)判定-条件覆盖:

(5)条件组合覆盖:

(6)路径覆盖:

基路径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并执行测试用例:

三、测试结果分析

经过以上测试发现:程序无法结束,达不到预测结果。其余均能正确执行达到预期结果。

四、实验思考

附录:程序代码

#include ""

void Judge(int m_num1,int m_num2,int m_num3)

{ scanf("%d %d %d",&m_num1,&m_num2,&m_num3);

while(1< m_num1 <200&&1< m_num2<200 &&1< m_num3 <200)

{

if(!(m_num1+m_num2<=m_num3 || m_num1+m_num3<=m_num2 || m_num2+m_num3<=m_num1))

{

if (m_num1==m_num2 && m_num1==m_num3)

printf("等边三角形");

else if (m_num1==m_num2 || m_num1==m_num3 ||

m_num2==m_num3)

printf("等腰三角形");

else

printf("一般三角形");

}

else

{

printf("不是三角形");

}

}

}

void main()

{

int a,b,c; Judge(a,b,c); }

int a,b,c; Judge(a,b,c); }

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

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又称结构测试、透明盒测试、逻辑驱动测试或基于代码的测试。 白盒测试是一种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盒子指的是被测试的软件,白盒指的是盒子是可视的,你清楚盒子内部的东西以及里面是如何运作的。"白盒"法全面了解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对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白盒"法是穷举路径测试。在使用这一方案时,测试者必须检查程序的内部结构,从检查程序的逻辑着手,得出测试数据。贯穿程序的独立路径数是天文数字。 采用什么方法对软件进行测试呢?常用的软件测试方法有两大类:静态测试方法和动态测试方法。其中软件的静态测试不要求在计算机上实际执行所测程序,主要以一些人工的模拟技术对软件进行分析和测试;而软件的动态测试是通 过输入一组预先按照一定的测试准则构造的实例数据来动态运行程序,而达到发现程序错误的过程。在动态分析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是路径和分支测试。下面要介绍的六种覆盖测试方法属于动态分析方法。 中文名:白盒测试 夕卜文名:white-box testing 别称:结构测试、透明盒测试 白盒测试测试方法 白盒测试的测试方法有代码检查法、静态结构分析法、静态质量度量法、逻辑覆盖法、基本路径测试法、域测试、符号测试、路径覆盖和程序变异。 白盒测试法的覆盖标准有逻辑覆盖、循环覆盖和基本路径测试。其中逻辑覆盖包括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六种覆盖标准发现错误的能力呈由弱到强的变化: 1. 语句覆盖每条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2. 判定覆盖每个判定的每个分支至少执行一次。 3. 条件覆盖每个判定的每个条件应取到各种可能的值。 4. 判定/条件覆盖同时满足判定覆盖条件覆盖。 5. 条件组合覆盖每个判定中各条件的每一种组合至少出现一次。 6. 路径覆盖使程序中每一条可能的路径至少执行一次。

全等三角形基础知识测试题

、填空 1(1)全等三角形的_________ 和__________ 相等;(2)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有: _______________ ;另外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还可以用: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右图,已知AB=DE,/ B=Z E, 若要使△ ABC^A DEF,那么还要需要一个条件, 这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 这个条件也可以是:__________ ,理由是: ⑷如右图,已知/ B=Z D=90°,,若要使厶AC^A ABD那么还要需要一个条件, 全等三角形测试题 这个条件可以是: ,理由是: 这个条件也可以是: ,理由是: 这个条件还可以是,理由是: 2. 如图5, 贝EAC= 3. 如图6, "ABC 也"ADE,若/ B=40 °,/ EAB=80 °,/ C=45 ° , ,/ D= ,/ 已知AB=CD D DAC=。 ,AD=BC,则也, 也。 AB丄AC, BD丄 CD 4.如图 C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5.如图,若AO=OB,/ 1 = / 2,加上条件,则有△ AOC BOC。

6. 如图 6, AE=BF , AD // BC , AD=BC ,则有△ ADF 也 ,且 DF= 。 7. 如图7,在4 ABC 与厶DEF 中,如果 AB=DE , BE=CF ,只要加上/ =Z AB=DE ,要说明厶 ABC DEF , 还缺条件? 还缺条件? 还缺条件? B ) ③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④有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 A .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2. 如图,已知 AB=CD AD=BC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 A . 2对 B 、3对 C 、4对 D 、5对 3. 具备下列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中,不一定全等的是 ( ) (A )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 (B )三边对应相等 (C )两角一边对应相等(D )有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3. 能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A )两直角边对应相等(B )一锐角对应相等 (C )两锐角对应相等(D )斜边相等 4. 已知△ ABC ◎△ DEF ,/ A=70。,/ E=30 °,则/ F 的度数为 () (A ) 80°( B ) 70°( C ) 30°( D ) 100° 5. 对于下列各组条件,不能判定△ ABC ◎△ ABC 的一组是() A) / A= / A B= / B AB=A ' B ' B) / A= / A AB=A ' B ', AC=A ' C ' C) / A= / A ' , AB=A ' B ' , BC=B ' C ' D) AB=A ' B ' , AC=A ' C ' , BC=B ' C ' 6. 如图,△ ABC ◎△ CDA ,并且AB=CD ,那 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Z DAC= / BCA ( B ) AC=CA (C )Z D= / B (D ) AC=BC ①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②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则在下列条件中,无法判定△ (A ) AD=AE (C ) BE=CD 或 //,就可证明厶 ABC DEF 。 8已知如图,/ B= / DEF , 1) 若以“ ASA ”为依据, 2) 若以“ AAS ”为依 据, 3) 若以“ SAS ”为依据, 二、选择 D 在 AB 上, E 在 AC 上,且/ B= / C , A D E C F 7.如图,

软件测试实验二(三角形白盒测试)报告

实验二测试报告 一、核心程序代码 /** 判断三角形的类 */ public class TriangleTestMethod { /** 判断三角形的种类。参数a, b, c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 * 返回的参数值为0,表示非三角形; * 为1,表示普通三角形; * 为2,表示等腰三角形; * 为3,表示等边三角形。 */ public static int comfirm(int a, int b, int c) { if((a + b > c) && (b + c > a) && (a + c > b)) { // 判断为三角形 if((a == b) && (b ==c)) // 判断为等边三角形 return 3; if((a == b) || (b == c) || (a == c)) // 判断为等腰三角形 return 2; else // 判断为普通三角形 return 1; } else { // 为非三角形 return 0; } } }

二、程序流程图 ① N a + b > c && b + c > a && a + c > b Y ② Y a == b && b ==c N ④ a == b || b == c || a == c N Y ③⑥⑦⑤ Return 3 Return 1 Return 2 Return 0 Exit 三、测试用例 1.语句覆盖测试用例: 输入期望输出覆盖对象测试结果 Case1 Case2 Case3 Case4 a=1, b=2, c=3 a=3, b=4, c=5 1 2 3 ①,⑤0 1 2 3 ①,②,④,⑥ ①,②,④,⑦ ①,②,③ a=3, b=3, c=4 a=3, b=4, c=5 2.判定覆盖测试用例 输入期望输出覆盖对象测试结果 Case11 Case12 Case13 Case14 a=1, b=2, c=3 a=3, b=4, c=5 a=3, b=3, c=4 a=3, b=4, c=5 1 2 3 ①,⑤0 1 2 3 ①,②,④,⑥ ①,②,④,⑦ ①,②,③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三角形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三角形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在ABC ?中,90C =o ∠,30B ∠=o ,以A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 AB 、AC 于点M 和N ,再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12 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连结AP 并延长交BC 于点D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AD 是BAC ∠的平分线;②ADC 60∠=o ;③点D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④:1:3DAC ABC S S ??= A .1 B .2 C .3 D .4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作图方式,可判断AD 是∠CAB 的角平分线,再结合∠B=30°,可推导得到△ABD 是等腰三角形,根据这2个判定可推导题干中的结论. 【详解】 题干中作图方法是构造角平分线,①正确; ∵∠B=30°,∠C=90°,AD 是∠CAB 的角平分线 ∴∠CAD=∠DAB=30° ∴∠ADC=60°,②正确 ∵∠DAB=∠B=30° ∴△ADB 是等腰三角形 ∴点D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③正确 在Rt △CDA 中,设CD=a ,则AD=2a 在△ADB 中,DB=AD=2a ∵1122DAC S CD AC a CD ?=??=?,13(CD+DB)22 BAC S AC a CD ?=??=? ∴:1:3DAC ABC S S ??=,④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画法及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熟练角平分线的绘制方法.

2.AD 是△ABC 中∠BAC 的平分线,DE ⊥AB 于点E ,DF ⊥AC 交AC 于点F .S △ABC =7,DE=2,AB=4,则AC 长是( ) A .4 B .3 C .6 D .2 【答案】B 【解析】 【分析】 首先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DF=DE=2,然后由S △ABC =S △ABD +S △ACD 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出结果. 【详解】 解:AD 是△ABC 中∠BAC 的平分线, ∠EAD=∠FAD DE ⊥AB 于点E ,DF ⊥AC 交AC 于点F , ∴DF=DE , 又∵S △ABC =S △ABD +S △ACD ,DE=2,AB=4, 11742222 AC ∴=??+?? ∴AC=3.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3.△ABC 中,∠A :∠B :∠C =1:2:3,最小边BC =4cm ,则最长边AB 的长为( )cm A .6 B .8 C 5 D .5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三角形中角的度数,然后根据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设∠A =x , 则∠B =2x ,∠C =3x ,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A+∠B+∠C =x+2x+3x =180°, 解得x =30°,

(完整版)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它是按照程序内部的结构测试程序,通过测试来检测产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设计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进行,检验程序中的每条通路是否都能按预定要求正确工作。 这一方法是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打开的盒子,测试人员依据程序内部逻辑结构相关信息,设计或选择测试用例,对程序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通过在不同点检查程序的状态,确定实际的状态是否与预期的状态一致。 采用什么方法对软件进行测试呢?常用的软件测试方法有两大类:静态测试方法和动态测试方法。其中软件的静态测试不要求在计算机上实际执行所测程序,主要以一些人工的模拟技术对软件进行分析和测试;而软件的动态测试是通过输入一组预先按照一定的测试准则构造的实例数据来动态运行程序,而达到发现程序错误的过程。 白盒测试的测试方法有代码检查法、静态结构分析法、静态质量度量法、逻辑覆盖法、基本路径测试法、域测试、符号测试、Z路径覆盖、程序变异。 白盒测试法的覆盖标准有逻辑覆盖、循环覆盖和基本路径测试。其中逻辑覆盖包括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 六种覆盖标准: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发现错误的能力呈由弱至强的变化。语句覆盖每条语句至少执行一次。判定覆盖每个判定的每个分支至少执行一次。条件覆盖每个判定的每个条件应取到各种可能的值。判定/条件覆盖同时满足判定覆盖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每个判定中各条件的每一种组合至少出现一次。路径覆盖使程序中每一条可能的路径至少执行一次。 "白盒"法全面了解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对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白盒"法是穷举路径测试。在使用这一方案时,测试者必须检查程序的内部结构,从检查程序的逻辑着手,得出测试数据。贯穿程序的独立路径数是天文数字。但即使每条路径都测试了仍然可能有错误。第一,穷举路径测试决不能查出程序违反了设计规范,即程序本身是个错误的程序。第二,穷举路径测试不可能查出程序中因遗漏路径而出错。第三,穷举路径测试可能发现不了一些与数据相关的错误。 如何挑选白盒测试工具 白盒测试目前主要用在具有高可靠性要求的软件领域,例如:军工软件、航天航空软件、工业控制软件等等。白盒测试工具在选购时应当主要是对开发语言的支持、代码覆盖的深度、嵌入式软件的测试、测试的可视化等。 对开发语言的支持:白盒测试工具是对源代码进行的测试,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词法分析与语法分析、静态错误分析、动态检测等。但是对于不同的开发语言,测试工具实现的方式和内容差别是较大的。目前测试工具主要支持的开发语言包括:标准C、C++、Visual C ++、Java、Visual J++等。

《三角形》基础测试

《三角形》基础测试 一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 在△ABC 中,∠A -∠C = 25°,∠B -∠A = 10°,则∠B = ; 2. 如果三角形有两边的长分别为5a ,3a ,则第三边x 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3. 等腰三角形一边等于5,另一边等于8,则周长是 ; 4. 在△ABC 中,已知AB =AC ,AD 是中线,∠B =70°,BC =15cm , 则∠BAC = , ∠DAC = ,BD = cm ; 5.在△ABC 中,∠BAC =90°,AD ⊥BC 于D ,AB =3,AC =4,则AD = ; 6.在等腰△ABC 中,AB =AC ,BC =5cm ,作AB 的垂直平分线交另一腰AC 于D ,连结BD ,如果△BCD 的周长是17cm ,则△ABC 的腰长为 . 二 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 已知线段a ,b ,c ,且a +b >c ,则以a 、b 、c 三边可以组成三角形……………( ) 2.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 3. 有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 4.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上三角形全等……………………………( ) 5. 当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等于60°时,这个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 6. 一腰和底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 三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已知△ABC 中,∠A =n °,角平分线BE 、CF 相交于O ,则∠BOC 的度数应为( ) (A )90°-n 21° (B )90°+ n 21° (C )180°-n ° (B )180°-n 2 1° 2.下列两个三角形中,一定全等的是……………………………………………………( ) (A )有一个角是40°,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B )两个等边三角形 (C )有一个角是100°,底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D )有一条边相等,有一个内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3.一个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长为5cm ,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成的两部分的差为3 cm ,则腰长 为 ……………………………………………………………………………( ) (A )2 cm (B ) 8 cm (C )2 cm 或8 cm (D )10 cm 4.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BC =BD ,AD =DE =EB ,则∠A 的度数 是………………………………………………………………………………………( ) (A )30° (B )36° (C )45° (D )54° 答案: 四 (本题8分) 已知:如图,AD 是△ABD 和△ACD 的公共边. 求证:∠BDC =∠BAC +∠B +∠C A D C B

三角形基础章节测试题

E C B A E C B A E C B A E C B A 4 3 21 H E D C B A E D C B A 三角形基础章节测试题 一、选择题(30分) 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1cm 、2cm 、4cm B 、8cm 、6cm 、4cm C 、12cm 、5 cm 、6cm D 、2cm 、3cm 、6cm 2. 如图,点O 是△ABC 内一点,∠A=80°,∠1=15°,∠2=40°,则∠BOC 等于( ) A. 95° B. 120° C. 135° D. 无法确定 3. 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其周长m 满足1022m p p , 则这样的三角形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4、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E 是△ABC 的高的图是( ) A B C D 5、如图,AE 是△ABC 的边BC 上的高,AD 是∠EAC 的角平分线,交BC 于D ,若∠ACB =40°, 则∠DAE =( ) A、50° B、25° C、40° D、35° 6、下列各角能成为某多边形的内角的和的是( ) A 、430° B 、4343° C 、4320° D 、4360° 7、在铺设人行道时,需用边长相同的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两种地砖镶嵌地面,在每个顶点的 周围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地砖的个数是( ) A.3、2 B.2、3 C.4、1 D.1、2 8、如图中,∠CAD+∠B+∠ACE+∠D+∠E=( ) A .900 B.1800 C.2700 D.3600 9、在△ABC 中,∠A = 12∠B =1 3 ∠C ,则△ABC 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形状无法确定 10、如图:△ABC 的高BD 、CE 相交于点H ,下面给出四个结论:(1)∠1=∠2; (2)∠BHC 与∠A 互补;(3)∠BHC =∠1+∠2+∠A ;(4)∠1+∠2+∠3+∠4=180°, 其中错误结论的个数是( ) A 、0个 B 、1个 C 、3个 D 、 4个 12图1B A O

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实验报告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 实验指导 计算机工程学院

测试环境配置 1.setting Junit (1) start Eclipse Select windows-preferences-java-build path –class path variables (2) click new, the figure of new variable entry is shown. (3) name JUNIT_LIB

select file-选择JUnit 插件所对应的JAR文件所在地,在Eclipse的安装目录的plugins目录中 2.JUNIT的组成框架 其中,junit.framework 和junit.runner是两个核心包。 junit.framework 负责整个测试对象的框架 junit.runner 负责测试驱动 Junit的框架又可分为: A、被测试的对象。 B、对测试目标进行测试的方法与过程集合,可称为测试用例(TestCase)。

C、测试用例的集合,可容纳多个测试用例(TestCase),将其称作测试包(TestSuite)。 D、测试结果的描述与记录。(TestResult) 。 E、每一个测试方法所发生的与预期不一致状况的描述,称其测试失败元素(TestFailure) F、JUnit Framework中的出错异常(AssertionFailedError)。 JUnit框架是一个典型的Composite模式:TestSuite可以容纳任何派生自Test 的对象;当调用TestSuite对象的run()方法是,会遍历自己容纳的对象,逐个调用它们的run()方法。 3.JUnit中常用的接口和类 Test接口——运行测试和收集测试结果 Test接口使用了Composite设计模式,是单独测试用例(TestCase),聚合测试模式(TestSuite)及测试扩展(TestDecorator)的共同接口。 它的public int countTestCases()方法,它来统计这次测试有多少个TestCase,另外一个方法就是public void run(TestResult ),TestResult是实例接受测试结果,run方法执行本次测试。 TestCase抽象类——定义测试中固定方法 TestCase是Test接口的抽象实现,(不能被实例化,只能被继承)其构造函数TestCase(string name)根据输入的测试名称name创建一个测试实例。由于每一个TestCase在创建时都要有一个名称,若某测试失败了,便可识别出是哪个测试失败。 TestCase类中包含的setUp()、tearDown()方法。setUp()方法集中初始化测试所需的所有变量和实例,并且在依次调用测试类中的每个测试方法之前再次执行setUp()方法。tearDown()方法则是在每个测试方法之后,释放测试程序方法中引用的变量和实例。 开发人员编写测试用例时,只需继承TestCase,来完成run方法即可,然后JUnit获得测试用例,执行它的run方法,把测试结果记录在TestResult之中。 Assert静态类——一系列断言方法的集合 Assert包含了一组静态的测试方法,用于期望值和实际值比对是否正确,即测试失败,Assert类就会抛出一个AssertionFailedError异常,JUnit测试框架将

等腰三角形基础练习题解析

等腰三角形基础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一个等腰三角形可以是________三角形,________三角形,_________三角形. 2.一个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_____、________和顶角的_________互相重合. 3.如图,已知AB=AC,∠1=∠2,BD=5cm.那么BC________. 4.如图,已知△ABC中,∠BAC=90°,AD是高,∠C=30°,BD=3cm,那么 BC=________. 5.“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 6.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垂直于对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_____. 7.等边三角形两条中线相交所成的钝角的度数为_________. 8.已知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75°,那么,其余两个角的度数是_________. 9.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35cm,腰长是底边的2倍.那么腰长是,底边长是 _______. 10.如图,已知AB=AC,∠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F点,过F点作DE∥BC,那么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____个,它们是_________.

11.如图,已知△ABC中,∠ACB=90°,∠B=30°,那么______AB,如果D 是AB的中点,那么____是等腰三角形,_______是等边三角形. 12.如图,已知△ABC的边AB、BC的垂直平分线DE、MN交于O点,那么有OA=___=______,如果OH⊥AC,H为垂足,那么直线OH是AC的________. 13.如图,已知AB=BC=CD=CE,∠CAE=25°,那么∠CEN=_______,∠MCE=_____. 14.已知等腰三角形顶角是底角的10倍,腰长为10cm,那么这个三角形腰上的高为______. .15.在线段、角、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中,轴对称图形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1、如图1-4-21,已知∠ABC=∠C=72°,BD是△ABC的平分线,那么图中等腰三角形有().

解直角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基础题)含答案

解直角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在△ABC中,若三边BC、CA、AB满足BC:CA:AB=5:12:13,则sinA的值是( ) A. B. C. D. 2、已知∠A为锐角,且sinA≤,则() °≤A≤60°°≤A <90°°<A ≤30°°≤A≤90° 3、在Rt△ABC中,∠C=90°,∠B=60°,那么sinA+cosB的值为() B. C. D. 4、已知在Rt△ABC中,∠C=90°,sinA=,则tanB的值为() A.B.C.D. < 5、如图,点A、B、O是正方形网格上的三个格点,⊙O的半径为OA,点P是优弧上 的一点,则cos∠APB的值是() A.45°B.1 C.D.无法确定 6、如图,A、B、C三点在正方形网格线的交点处,若将△ABC绕着点A逆时针旋转得 到△AC′B′,则tanB′的值为() A.B.C.D. 7、如图,已知在△ABC中,cosA=,BE、CF分别是AC、AB边上的高,联结EF,那 么△AEF和△ABC的周长比为() A.1:2 B.1:3 C.1:4 D.1:9 8、如图,小敏同学想测量一棵大树的高度.她站在B处仰望树顶,测得仰角为30°,再往大 树的方向前进4 m,测得仰角为60°.已知小敏同学身高(AB)为m,则这棵树的高度 约为(结果精确到m,≈() A.m B.m C.m D.m ) 9、如图,有一轮船在A处测得南偏东30°方向上有一小岛P,轮船沿正南方向航行至B处,测得小岛P在南偏东45°方向上,按原方向再航行10海里至C处,测得小岛P在正东方向上,则A,B之间的距离是( ) A .10海里B.(10-10)海里C.10海里D.(10-10)海里 10、如图,在△ABC中,∠BAC=90°,AB=AC,点D为边AC的中点,DE⊥BC于点E,

软件测试案例三角形白盒测试

一、核心程序代码 /** 判断三角形的类*/ public class TriangleTestMethod { /** 判断三角形的种类。参数a, b, c 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 * 返回的参数值为0 ,表示非三角形; * 为 1 ,表示普通三角形; * 为 2 ,表示等腰三角形; * 为 3 ,表示等边三角形。 */ public static int comfirm( int a, int b, int c) { if ((a + b > c) && (b + c > a) && (a + c > b)) { if ((a == b) && (b ==c)) // 判断为等边三角形 return 3; if ((a == b) || (b == c) || (a == c)) // return 2; else // 判断为普通三角形return 1; } else { // 为非三角形 return 0; } } } // 判断为三角形判断为等腰三角形

、程序流程图 三、测试用例

F6, F7, T8 Case28 a=4, b=3, c=3 2 T1, T2, T3, F4, T5, F6, T7, F8 2 Case29 a=3, b=4, c=5 1 T1, T2, T3, F4, F5, F6, F7, F8 1 Case30 a=3, b=4, c=3 2 T1, T2, T3, F4, F5, F6, F7, T8 2 备注 其他条件组合,无法到达结束 四、程序控制流图 -> a B a == b E F b == c Return 3 Ffet urn 2 Ret ur n 1 K 输入 期望输出 覆盖对象 测试结果 Case31 a=1,b=6,c=7 0 A->D 0 Case32 a=7, b=6, c=1 0 A->B->D 0 Case33 a=1,b=7,c=6 0 A->B->C->D D Return 0 G b == c Ret ur n 2 H 斗 J a == C

全等三角形基础测试题

全等三角形基础测试题 ( 练习时间60分钟)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一) 精心选一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 A.一锐角对应相等 B.两锐角对应相等 C.一条边对应相等 D.两条边对应相等 2、如图,AB 与CD 交于点O ,OA =OC ,OD =OB ,∠A=50°, ∠B =30°,则∠D 的度数为( ). A .50° B .30° C .80° D .100° 3、如图,在△ABC 和△DEF 中,给出以下六个条件中: ① AB=DE ;②BC=EF ;③AC=DF ;④∠A=∠D ; ⑤∠B=∠E ;⑥∠C=∠F 。以其中三个作为已知条件, 不能判断△ABC 和△DEF 全等的是( ) A .①⑤② B 、①②③ C 、④⑥① D 、②③④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全等三角形一定能重合 B.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C.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D.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3块,现在要到玻璃店 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方法是( ) A .带①去 B .带②去 C .带③去 D .①②③都带去 6、如图,∠B=∠C=90,M 是BC 的中点,DM 平分∠ADC , ∠CMD=35°,∠MAB 的度数是( ) A .35° B .45° C .55° D .65° (二) 细心填一填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7、如图示,AC ,BD 相交于点O ,△AOB ≌△COD ,∠A=∠C , 则其它对应角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边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8、已知,如图,AD =AC ,BD =BC ,O 为AB 上一点, 那么,图中共有对全等三角形. 9、△ABC 中,∠B =60°,∠C =80°,O 则∠OAC =______,∠BOC =________. 10、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进行折叠,其中 BC BD ,为折痕,则BCD ∠的度数为. O C B A 第8题 B D 第7题图 O D A C B A B C E D F (第3题) D A B C M (第6题) O D C B A (第2题)

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标准答案

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作者:————————————————————————————————日期: 2

三角形单元测试 姓名: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评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cm,3cm,5cm B.5cm,6cm,10cm C.1cm,1cm,3cm D.3cm,4cm,9cm 2.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A.17 B.22 C.17或22 D.13 3.适合条件∠A= 1 2 ∠B= 1 3 ∠C的△ABC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75°,则其顶角为() A.30° B.75° C.105° D.30°或75° 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的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5 B.6 C.7 D.8 6.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锐角,则此三角形的形状是()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7.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均在三角形内部 B.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 C.直角三角形仅有一条高 D.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等于斜边的一半 8.能构成如图所示的基本图形是() (A) (B) (C) (D) 9.已知等腰△ABC的底边BC=8cm,│AC-BC│=2cm,则腰AC的长为() A.10cm或6cm B.10cm C.6cm D.8cm或6cm 10.如图1,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则∠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 A.∠A=∠1+∠2 B.2∠A=∠1+∠2 C.3∠A=2∠1+∠2 D.3∠A=2(∠1+∠2) - 3 -

软件测试-判断三角形形状路径白盒测试

4.完成软件白盒测试技术中的逻辑覆盖测试应用设计实验。(理论考试重点内容实践) 三角形白盒测试要求要求: 1)自备C语言程序(可从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科书上摘录若干典型程序,其他C++、C#、Java程序均可);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int a,b,c; printf("输入三角形的三个边:"); scanf("%d %d %d",&a,&b,&c); if(a<=0||b<=0||c<=0) printf("不符合条件,请重新输入a,b,c\n"); else if(a+b<=c||abs(a-b)>=c) printf("不是三角形\n"); else if(a==b&&a==c&&b==c) printf("这个图为等边三角形\n"); else if(a==b||a==c||b==c) printf("这个图为等腰三角形\n"); else printf("这个图为一般三角形\n"); }

2)根据该程序绘制对应的程序流程图;

3)分别根据程序流程图给出符合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路径覆盖以及判定/条件覆盖和条件组合覆盖的的测试用例以及预期的运行结果; 条件覆盖 判定1:1-1(a<=0) 1-2(b<=0) 1-3(c<=0) 判定2:2-1(a+b<=c) 2-2(|a-b|>=c) 判定3:3-1(a==b) 判定4:4-1(a==c) 判定5:5-1(a==c)

4)根据程序流程图画出流图,并确定线性独立路径的基本集合,然后给出符合各集合的测试用例; 路径1:1-2-3 路径2:1-2-4-5-7-9-12-13 路径3:1-2-4-5-7-9-10-13 路径4:1-2-4-5-7-10-13 路径5:1-2-4-5-8-10-13 路径6:1-2-4-5-8-11-13 路径7:1-2-4-6-13

三角形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三角形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满足下列条件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4BC =,5AC =,6A B = B .13B C =,14AC =,15AB = C .::3:4:5BC AC AB = D .::3:4:5A B C ∠∠∠= 【答案】C 【解析】 【分析】 要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先要知道三条边的大小,用较小的两条边的平方和与最大的边的平方比较,如果相等,则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否则不是. 【详解】 A .若BC=4,AC=5,AB=6,则BC 2+AC 2≠A B 2,故△AB C 不是直角三角形; B.若13 BC = ,14AC =,15AB =,则AC 2+AB 2≠CB 2,故△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 C .若BC :AC :AB=3:4:5,则BC 2+AC 2=AB 2,故△ABC 是直角三角形; D .若∠A :∠B :∠C=3:4:5,则∠C <90°,故△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C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2.如图,OA =OB ,OC =OD ,∠O =50°,∠D =35°,则∠OAC 等于( ) A .65° B .95° C .45° D .85°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OA =OB ,OC =OD 证明△ODB ≌△OCA ,得到∠OAC=∠OBD ,再根据∠O =50°,∠D =35°即可得答案. 【详解】 解:OA =OB ,OC =OD , 在△ODB 和△OCA 中,

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优缺点分析

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优缺点分析 黑盒测试 也称功能测试,它是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测试中,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黑盒测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主要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 白盒测试 又称结构测试、透明盒测试、逻辑驱动测试或基于代码的测试。白盒测试是一种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盒子指的是被测试的软件,白盒指的是盒子是可视的,你清楚盒子内部的东西以及里面是如何运作的。"白盒"法全面了解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对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白盒"法是穷举路径测试。在使用这一方案时,测试者必须检查程序的内部结构,从检查程序的逻辑着手,得出测试数据。贯穿程序的独立路径数是天文数字。 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是软件测试的两种基本方法 =========黑盒测试========= 优点: 1) 比较简单,不需要了解程序的内部的代码及实现 2) 与软件的内部实现无关

3) 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能很容易的知道用户会用到哪些功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4) 基于软件开发文档,所以也能知道软件实现了文档中的哪些功能 5) 在做软件自动化测试时较为方便 缺点: 1) 不可能覆盖所有的代码,覆盖率较低,大概只能达到总代码量的30% 2) 自动化测试的复用性较低。 =========白盒测试========= 优点: 1) 帮助软件测试人员增大代码的覆盖率。提供代码的质量,发现代码中隐藏的问题 缺点: 1) 程序运行会有很多不同的路径,不可能测试所有的运行路径 2) 测试基于代码,只能测试开发人员做的对不对,而不能知道设计是否正确,可能会漏掉一些功能需求。 3) 系统庞大时,测试开销会非常大。

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区别及测试案例

什么是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任何工程产品(注意是任何工程产品)都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进行测试。 黑盒测试:已知产品的功能设计规格,可以进行测试证明每个实现了的功能是否符合要求。白盒测试:已知产品的内部工作过程,可以通过测试证明每种内部操作是否符合设计规格要求,所有内部成分是否以经过检查。 软件的黑盒测试意味着测试要在软件的接口处进行。这种方法是把测试对象看做一个黑盒子,测试人员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和内部特性,只依据程序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的功能是否符合它的功能说明。因此黑盒测试又叫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黑盒测试主要是为了发现以下几类错误: 1、是否有不正确或遗漏的功能? 2、在接口上,输入是否能正确的接受?能否输出正确的结果? 3、是否有数据结构错误或外部信息(例如数据文件)访问错误? 4、性能上是否能够满足要求? 5、是否有初始化或终止性错误? 软件的白盒测试是对软件的过程性细节做细致的检查。这种方法是把测试对象看做一个打开的盒子,它允许测试人员利用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及有关信息,设计或选择测试用例,对程序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通过在不同点检查程序状态,确定实际状态是否与预期的状态一致。因此白盒测试又称为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白盒测试主要是想对程序模块进行如下检查: 1、对程序模块的所有独立的执行路径至少测试一遍。 2、对所有的逻辑判定,取“真”与取“假”的两种情况都能至少测一遍。 3、在循环的边界和运行的界限内执行循环体。 4、测试内部数据结构的有效性,等等。 以上事实说明,软件测试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即测试的不完全、不彻底性。由于任何程序只能进行少量(相对于穷举的巨大数量而言)的有限的测试,在未发现错误时,不能说明程序中没有错误。 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它是按照程序内部的结构测试程序,通过测试来检测产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设计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进行,检验程序中的每条通路是否都能按预定要求正确工作。 这一方法是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打开的盒子,测试人员依据程序内部逻辑结构相关信息,设计或选择测试用例,对程序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通过在不同点检查程序的状态,确定实际的状态是否与预期的状态一致。 采用什么方法对软件进行测试呢?常用的软件测试方法有两大类:静态测试方法和动态测试方法。其中软件的静态测试不要求在计算机上实际执行所测程序,主要以一些人工的模拟技

人教版初中数学三角形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三角形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11-3-1,在四边形ABCD中,∠A=∠B=∠C,点E在边AB上,∠AED=60°,则一定有() A.∠ADE=20°B.∠ADE=30°C.∠ADE=1 2 ∠ADC D.∠ADE= 1 3 ∠ADC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ADE=x,∠ADC=y,由题意可得, ∠ADE+∠AED+∠A=180°,∠A+∠B+∠C+∠ADC=360°,即x+60+∠A=180①,3∠A+y=360②, 由①×3-②可得3x-y=0, 所以 1 3 x y ,即∠ADE= 1 3 ∠ADC. 故答案选D.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四边形内角和定理. 2.把一副三角板如图(1)放置,其中∠ACB=∠DEC=90°,∠A=45°,∠D=30°,斜边AB=4,CD=5.把三角板DCE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15°得到△D1CE1(如图2),此时AB与CD1交于点O,则线段AD1的长度为()

A.13B.5C.22D.4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易知:∠CAB=45°,∠ACD=30°. 若旋转角度为15°,则∠ACO=30°+15°=45°. ∴∠AOC=180°-∠ACO-∠CAO=90°. 在等腰Rt△ABC中,AB=4,则AO=OC=2. 在Rt△AOD1中,OD1=CD1-OC=3, 由勾股定理得:AD1=13. 故选A. 考点: 1.旋转;2.勾股定理. 3.如图,在△ABC中,AC=BC,D、E分别是AB、AC上一点,且AD=AE,连接DE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若DF=BD,则∠A的度数为() A.30 B.36 C.45 D.72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CA=CB,可以设∠A=∠B=x.想办法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CA=CB, ∴∠A=∠B,设∠A=∠B=x. ∵DF=DB, ∴∠B=∠F=x, ∵AD=AE, ∴∠ADE=∠AED=∠B+∠F=2x, ∴x+2x+2x=180°, ∴x=36°,

(完整版)实验四三角形组成问题程序的白盒测试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上机实验报告

实验分析续 开始 (a+b>c)&&(a+c>b)&&(b+c>a) a==b || a==c || b==c Y a==c && a==b && b==c Y 不是三角形 N 普通三角形 N 等腰三角形 N 等边三角形 Y 结束 a b c d e f g 1 2 3 4567 8 图1-1 三角形组成问题程序流程图 一.判定覆盖法 1.判定覆盖: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得程序中的每一个判断至少获得一次“真”和一次“假”,即使得程序流程图中的每一个真假分支至少被执行一次。 (1)测试用例 表1-1 判定覆盖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 a b c 判断语句1 判断语句2 判断语句3 执行路径测试用例1 5 5 5 真(T)真(T)真(T)abcd 测试用例2 2 4 1 假(F)——ag 测试用例3 2 4 5 真(T)假(F)—abe 测试用例4 6 6 2 真(T)真(T)假(F)abcf (2)测试用例运行结果截图 测试用例1 图1-2测试用例1

实验分析续测试用例2 图1-3测试用例2 测试用例3 图1-4测试用例3 测试用例4 图1-5测试用例4 二.利用路径覆盖分析三角形组成问题 基本路径测试方法 (1)控制流图 1 2 6 5 4 3 7 8 图2-1 三角形组成的控制流图 (2)环形复杂度 方法一:V(G)=3(封闭区域)+1=4 方法二:V(G)=10(边数)—8(节点)+2=4 方法三:V(G)=3(判定节点1、2、3)+1=4

用例名称输入数据预期输出测试用例1 a=6 b=6 c=6 等边三角形测试用例2 a=8 b=8 c=3 等腰三角形测试用例3 a=2 b=3 c=4 普通三角形测试用例4 a=3 b=5 c=1 不是三角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