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公共自行车系统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公共自行车系统特色
(1)租还车手续简便。
欧美各国公共自行车服务遍布城市大街小巷,大多数为24 小时开放,几乎全部实施自动化电脑操作,可以进行借车和还车,使用者只要有信用卡等身份证明或是发条短信,就可以自由借还车辆,而且手续均十分简易,老人儿童都会操作。
(2)与其他交通工具衔接紧密。
欧美各国自行车服务点大多都选址在火车站、地铁站、普通公交车站附近,实现了不同交通工具之间的“无缝换乘”。并且很多地方允许使用者携带自行车上火车(汽车),为使用者减少后顾之忧,推动了自行车的广泛使用。
(3)骑行条件优秀。
欧美各国推广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城市基本上都拥有较长的自行车专用道路,且更长、更高规格的自行车专用道路都在规划中或已在建设中,骑车人出行拥有良好、安全的环境保障,不断吸引着更多的人加入到自行车使用者队伍中。
(4)使用费用低廉。
相对于开私家车,骑公共自行车的费用相对便宜,政府为了鼓励更多市民使用自行车出行,推出短时间内(大多数为半小时,部分为一小时)归还自行车不收费的政策,很多人愿意免费使用公共自行车。
(5)宣传工作强势。
自行车交通重现勃勃生机,除了能源危机等客观原因,与各国媒体的宣传有着密切的关系。丹麦自1995 年开始在媒体开展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宣传,如1996 年发起的“骑车上班”运动、2001 年的“交通与环境周”等活动成功地掀起了一阵席卷全国的自行车热;法国巴黎2007 年由《费加罗报》兴起,风靡一时的“VELIB”运动掀起了一波自行车热潮。荷兰更是从政府高官开始以身作则,政府官员放弃坐车或开车,纷纷骑车上下班,这种无声的宣传效果很好。
(6)运营模式共赢。
欧美各国政府几乎都通过广告置换、服务外包等方式来降低建设成本,承包公司也不是“赔本赚吆喝”,通过这种方式,承包公司有效地宣传了自己,为推广公司其他业务打下良好的基础;政府则尽量少的动用纳税人的金钱办成了公益性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市民则实现了低碳出行,实现了共赢互利的结果。
我国公共自行车系统特点
(1)技术化水平较低,影响系统的快速发展。
上海早期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科技化水平低,各租车服务点之间未实现联网,不能异地还车,规模化低、科技化水平落后导致失败。北京、杭州和上海现期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均已实行了异地还车的模式。另外,自行车的维修和保养都外包给专业公司,业务外包提高了车辆
调度水平,为使用者提供了更到位的服务,促进了系统的良性发展。提高规模化和科技化,能方便地借到公共自行车,是国内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
(2)自行车出行环境不尽人意,影响潜在用户使用意愿。
要提高市民的自行车出行比例,提供良好的出行环境是第一要务。纵观目前国内城市,拥有自行车专用路的很少,很多地方机非混行严重,有严重的安全隐患。此外,部分机动车占道停车或借道通行现象时有发生,既降低通行能力,还迫使骑车者吸入尾气。骑行环境不佳是众多潜在用户最终放弃骑车出行,而改开私家车的重要原因之一。
(3)租车押金不尽合理,影响自行车快速推广。自行车盗窃是中国城市还不能根治的问题,很多人都有过自行车被偷的经历。上海、杭州等地借车均要有200 元押金,如果车子在
出借期间被盗,则押金被没收,成为沉没成本。大部分居民普遍认为押金偏高,使用中的安全问题成为一大顾虑。要使公共自行车系统顺利运行,必须在制作环节强化自行
车的防盗性能开发。
(4)对自行车认同度较低,影响自行车出行。较大规模的国人对自行车没有好感,甚至将其视为经济落后的象征。但近年来随着环保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自行车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有所提高,这是近几年来公共自行车系统在国内各城市渐获成功的思想基础。
国内许多城市已经开始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但由于运行方式和管理模式的不同,其收效差异显著。其中杭州的公共自行车发展较为成熟,是国内建设最好,运营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同时,杭州的公共自行车系统项目运营情况比较理想,通过广告位出让等商业运作,基本达到“以车养车”的平衡。
通过借鉴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校园情况,我们设计了具有校园特色的公共自行车,为了实现成功推广,必须不断提高运营水平,强化科技含量,减少服务死角,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尽可能的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