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母的开发利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贝母的开发利用

管理学院 09级管理二班于春林学号:320090906270

摘要:近几年在对不同种川贝母的区别鉴定及化学研究中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区别应用及制定合理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对川贝母的主要基源种的化学成分的深入研究,阐明其有效成分及格生物碱的药理活性、有效成分与毒性的关系,制定规范化的质量标准,对于川贝母的质量控制及合理利用、开发贝母属植物资源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川贝母,鉴定,化学,药理,进展。

川贝母(Fritillariae cirrhosa D.Don)为百合科贝母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痰多胸闷等症。川贝母主要用鳞茎进行营养繁殖,但由于生长期长,且近年来对野生川贝母过度采挖,野生资源已锐减。人工栽培的川贝母又存在着繁殖系数低、生长周期长、平息退化的问题,因此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探求川贝母新资源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般栽培和组培中的川贝母都是二倍体,多倍体的诱导育种研究还未见报道。

川贝母的主要原植物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川西山原的灌丛、草甸地带,生长地海拔大约3 000~4 000m,主产区新都桥、理塘等地年均温仅1~7.00C,7,8月最高气温16~220C。长期以采挖野

生药材为主,因生长缓慢,过量采集和生境恶化等原因,其蕴藏量急剧下降,大规模人工栽培势在必行。目前,国内外对川贝母的化学成分、药理和临床应用研究很多,但对其栽培以及生理生态等反面研究较少,仅陈士林等研究了川贝母品质与其群落的相关性,并考察了川贝母分布的野生群落,确定了野生抚育的适宜群落等。此外,马晓匡开展了降低海拔栽培川贝母研究,宋良科等对野生甘肃贝母和栽培品进行了比较。由于川贝母长期生长在高海拔地区,比较适宜冷凉的气候环境,但在这些地区进行人工栽培管理极为不便,弄清温度对川贝母的生长发育、生理指标以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一方面是对川贝母资源进行驯化栽培和有效保护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也将为如何在低海拔地区成功引种栽培川贝母提供一点过理论依据。

1 生物学研究

属植物已超过50种(变种),其药典收载川贝母来源为4种,主要生物特征为“怀中抱月”,主产于四川西部。传统上将川贝按鳞茎大小和植物来源分为松贝、青贝、炉贝。松贝和青贝主要来源于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炉贝主要来源于棱砂贝母。但据调查,今用作川贝来源的植物中,四川产约14种4变种。

1)显微鉴定法:有以淀粉粒为主的纤维兼备特征、以鳞叶上(内)表皮显微鉴别特征两种。

2)微量元素法:有微量元素特征图谱法、微量元素灰关联度分析法两种。

3)光谱法:有红外分光广度法、示波极谱鉴别法、一阶导数光谱法、X-射线图谱法等。顾雪中等利用紫外线分光广度法测定和比较了新疆贝母与其他4种贝母样品无水乙醇提取物的紫外光谱,结果新疆贝母与其他4种贝母有明显而稳定的差异。程存归等采用傅位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直接测定植物中药材的红外光谱,发现川贝母、浙贝母和东北面的红外光谱差别较大。

4)色谱法:有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裂解气相色谱法。

陈杰等采用性状特征、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法区别川贝母及其混淆品东贝母的真伪鉴别。王曙等用薄层色谱法区别川贝母与其他贝母,发现现行中国药典收载的4种植物来源的川贝母均含有特征性薄层色谱点。

5)分子生物学方法:蔡朝晖等首次利用PCR扩增技术检测了不同种属贝母的5S-rRNA间隔区基因序列,并用于鉴定。蔡佩欣等开发了鉴别贝母基因型及不同种类的DNA芯片技术,首先提取来自多种贝母根茎的基因组DNA,对26Sr DNA基因D2与D3区的多态性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然后将不同种属多态性片段的特异性寡核苷探针点置于经多聚赖氨酸处理包被的芯片,用来自不同种贝母的荧光素标记的PCR产物与DNA芯片进行杂交,科在芯片特定位置检测到不同种贝母的荧光信号。此研究显示,DNA芯片技术可为植物种属的验证与质量控制提供一种快速、高通量的检测工具。

2 化学研究

一般认为,生物碱是各种贝母的主要有效成分;川贝母是贝母种品质最佳的品种,其生物碱含量按理应较高。而文本的测定结果却表明,《中国药典》收载的四种川贝母的生物碱含量均低于伊贝母、浙贝母和平贝母;川贝母中总生物碱含量一般低于0.1%,其他贝母种总生物碱含量一般高于0.1%.这一结果意味着,能代表川贝母药效特色不仅有生物碱类成分,而且可能是其他成分类型。

总生物碱含量分布规律相反,川贝母的总皂苷含量一般为2.0%~4.0%,其他贝母总皂苷含量一般为1.0%~2.0%.因此皂苷类是否更能代表川贝母的药效特色,进而在悬着川贝母“指标成分”时加以足够的重视,都是值得考虑的。重量法测定总皂苷的方法较粗糙;但在同样条件下,不同贝母的测定结果相对值应是可信的。

目前,商品川贝母主要为野生品种,其采收期一般是6~7月川贝母开花的时期(8月份川贝母化苗后难以采挖);而伊贝母、浙贝母和平贝母均为栽培品种,采收期一般在8月份。上述各种贝母在成分含量上的区别于这种怄气的不同有一定的关系,但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需进一步的研究。

3 采收及加工工艺

邝翠仪等提取3种不同加工方法处理的川贝母总皂苷和总生物碱并测定其含量,测得传统加工法、水洗法、打硫法处理后川贝母的总皂苷含量分别为0.887%,0.949%,0.486%,总生物碱含量分

别为0.082%,0.098%,0.095%,单因素方法分析显示水洗加工法为优。蓝日盛等也考察了不同采收期及加工方法的川贝母有效成分含量。肖丹等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了川贝粉和川贝微粉在不同时间内总生物碱的溶出量,结果川贝微粉在个时间点的溶出量均大于川贝粉。陈萍等采用均匀设计安排试验,以浸膏得率和西贝碱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川贝母渗漉提取工艺条件为川贝母用14倍量65%乙醇渗漉7h。蔡治刚等认为以7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 为川贝母的最佳乙醇回流提取条件。

4 药理及临床研究

贝母母亲主要应用所涉及的药理作用包括镇咳、祛痰、平喘、抗菌、镇静、镇痛、心血管活性、抗溃疡、抗血小板聚集、抗肿瘤等。徐惠波等对伊犁贝母总生物碱、棱砂贝母总生物碱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比较:伊犁贝母和棱砂贝母的总生物碱分别以400,200mg/kg剂量一次性灌胃给药,具有明显的抗炎、镇咳、祛痰作用,伊犁贝母对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多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棱砂贝母则较弱。马云淑等发现川贝母身无减科透过小鼠皮肤。周颖等研究了贝母的有效成分贝母甲素、贝母乙素。西贝素、西贝素苷和蒲贝酮碱5种甾体生物碱的平喘机制(对气管M受体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5种川贝母生物碱均可使巴胆碱引起气管条收缩的量效曲线右移。Chan等用HPLC-EDSL 测定法进行了西贝素的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另有含贝母的中药制剂喹啉膏与华法令同用致凝血障碍的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