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成就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成就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意义

成就, 即个人通过学习和训练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成就动机( achievement motivation) 是个体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努力获得成功的内部驱动力或者动因, 即个体愿意去做自己认为重要、有价值的事情, 并力求做到完美的一种内部驱动力量。它是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索, 是现代动机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大学生是我国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一个群体, 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 国家富强的中坚力量。对当代大学生的成就动机进行调查与分析, 能为高等教育提供与当代大学生的成就动机状态相关的资料, 以使高等教育能够更贴近实际, 对拥有不同成就动机的学生因材施教,积极而又正确的引导, 为祖国培养出更多身心健康、品学兼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成就动机的研究现状

一、现代动机心理学关于成就动机研究的不同观点

成就动机的研究是近代动机心理学中的重要课题, 对它进行的最早研究可追朔到默里(Murry ,H ) 1 9 3 8 年的研究。他的最大贡献在于最早注意到人的成就需要。他将人的需要分成20 种不同的类别, 其中首要的就是成就需要; 其次他制定评定需要状态的工具—主题统觉测验(简称T A T ) , 虽然T A T 测验存在着测验的复测信度较低及结果评定主观等方面的不足但当时还无其它有效工具能取而代之来测量一个人“内隐的和无意识的情结”。因为后起研究者在评定成就需要时, 大都接受这一工具。之后, 希尔顿(Sears,R )于1 9 4 3年提出“成功与失败的需求” , 奥而伯特(Allport ,F,H ) 于1 9 4 3 年提出自我参与;勒温于1944年进行了志向水平的研究, 但终究因缺乏研究动机和测量动机的科学方法而未能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直到40 年代后期麦克利兰(David·C·McClelland)和阿特金森

(J.W.Atkinson) 等人比较系统地开展成就动机的研究, 并对以后的研究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麦克利兰认为成就动机就是“竞争”和“优秀标准” , 高成就动机的人倾向于为他们自己确立的高目标或优秀标准而努力。麦克利兰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1953年的《成就动机》及1964年的《成就社会》两本著作中,他通过大量的研究取得两个重要的结论:

(1) 社会成员的成就动机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速度的快慢。他采用的是TAT的研究工具, 同时为了估量社会成员的成就动机, 他利用全国著名的文学作品及文献资料, 用以作为成就需要的指数; 在估量和评价经济发展速度上, 他参照一个国家某一时期的总贸易额、电力消耗量、煤的进口量等经济发展指数作为度量经济发展的客观指标。他认为国家经济发展成功的原因并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制度、政治背景或地理环境, 而社会成员的成就动机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因素。

(2) 个体的成就动机受早期家庭社会化因素的影响, 其中, 儿童早期的独立性训练能增进或促进儿童成就需要的发展, 父母成就动机的好坏影响儿童的成就动机。五、六十年代阿特金森和麦克利兰

等人, 一起修订了TAT测量工具, 又以期望价值理论为框架, 构建了“阿特金森—麦克里兰成就动机理论”。该理论认为, 在社会化过程中, 人们获得了两种与成就有关的动机, 一种是追求成功的倾向, 表现出趋向目标的行动以及获得成功能带来的积极情感(如自豪、自我满足) ;另一种是害怕失败的意向, 即想方设法逃脱成就活动或情境, 避免预料到的失败结果及其由这个结果带来的消极情绪(如羞耻、屈辱等)。这两种动机都可看成是稳定的个性特征; 个体可同时拥有这两种动机,且其水平不一定相等, 阿特金森将两种动机在人的活动中能起的作用称为“合成的成就动机”, 即趋向成就的活动与回避成就的活动在强度上的相减关系。他还认为一个人的成就行为除了取决于合成成就动机倾向的强度以外, 还有环境中引发的外部动机力量的作用, 如奖惩。麦克里兰与阿特金森首先看到了成就动机在人类社会性行为中的作用, 并强调社会成员成就动机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的观点, 采用投射法及自陈问卷调查法对人的成就动机展开研究。由他们1 9 5 3 年出版的《成就动机》一书为标志, 成就动机才真正成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因此说,麦克利兰与阿特金森的研究方法, 在动机心理学的发展上起了划时代的作用。近年来, 成就动机的认知研究成为探索人类成就行为的又一途径。不少心理学家把目光投向人们意识中的归因过程, 认为人类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判断和知觉不仅可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并可构成对相继行为的影响, 这种影响以期望和抱负水平为表现形式。从海德到韦纳, 他们一致认为归因虽然不影响目标的客

观特征, 但能导致主体的情绪反应从而影响目标获得的主观价值。韦纳认为自我归因过程在三岁儿童身上就可以发现, 成就需要发展的必要条件正是这种自我归因过程, 他认为成就需要的发展意味着儿童在成功之后为自己具有胜任任务的能力而高兴, 失败之后为自己的无能而失望。韦纳从三个维度上(内在—外在; 稳定—不稳定; 可控性—不可控性)探讨了归因与行为失败之间的规律, 并提出了归因治疗的方法以通过训练而达到使个体增强信心与期望, 建立良好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采用因果关系的推论方法, 从人的行为结果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 把人们对成就行为认识的视角从内驱力而导向人类的认知方面, 体现了辩证的观点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近年来, 很多学者围绕着内在动机的激发、维持和阻碍上探讨人的成败行为。著名学者德西,因其发现奖励可消弱内在动机—德西效应, 而闻名西方世界,他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 他认为真正影响行为的自我激发和调节的是人们对行为的自主性或控制性意识。自主性是指出自行为者意愿, 由其自由选择和承担责任; 控制性是指在某种压力下趋于特定行为。德西认为, 人们越是将行为知觉为自主的, 就越能全身心地投入和负起责任, 他认为内在动机固然是自主的, 而外在动机并非都是被迫的。德西认为个体内部对自身行为的发动和调节存在着自主和控制性两种倾向,这种倾向在某种程度上还表现为人格特征。因此在德西看来成败行为关键取决于人们对自身行为判断为自主的还是控制的, 这种观点也强调认知的力量。80年代,班都拉在阐述动机的本质特征时, 提出了“自我功效”的概念。班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