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出口产品结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财经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及任务书
论文(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 1.选题目的和意义: 改革开放 20 几年来,尽管中国人均贸易额还相对较低,对外贸易中仍存在种种问题,但不可否认 的一个事实是,近年来,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正在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 。由一个改革开放之初初级产品出口国逐步发展到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且高新技术产品比重迅速上升 的贸易大国,对外贸易产品结构得到了明显的优化和提升,并对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发挥了显著 作用。 2.本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就一直是经济学界研究和争论的一个焦点,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 讨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从理论角度探讨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第二,从实 证的角度分析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第三,在假定对外贸易的增长能推动经济的增长 的基础上,分析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目前为止,经济学界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 之间的关系,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促进论,阻碍论,折衷论。促进论的主要代表是:罗伯特逊、 D.R.纳克斯、迈耳、凯恩斯、杨小凯等。 中国学者对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多为总量性的:要么在总量生产函数的框架内分析,要 么在总量统计模型的框架内分析,在就是运用格兰杰方法来分析总量因果关系。 这种总量分析的缺陷是,它不能研究贸易结构的变化及贸易内涵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 贸易结构性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对外贸易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可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 响;二是对外贸易的市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三是外贸外经外资的 协调发展问题。 对外贸易的市场结构合理性问题亦值得十分关注。中国的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实施多年的市场多 元化战略效果不佳。贸易的市场结构应有主要依靠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一元结构向与发达国家的 贸易和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并举的二元结构转换,因为发达国家关注的是购买物美价廉的消 费品,而发展中国家关注的是发展,是提高生产力,即购买项目。外贸外经外资是对外经济关系 的三驾马车,理应并驾齐驱。仅“千方百计扩大出口” ,不能完成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型。 专业 浅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变化与调整 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
3.主要研究内容: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霍建国日前在第三届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表 示,虽然上半年中国贸易顺差压力加大,但对外贸易出现了进出口增速此消彼长、出口结构继续 优化、市场结构多元化等三大结构性变化。首先是进口增速有所回升,出口增速适当回落。数字 显示,上半年中国出口增速维持在25%左右,进口增速达到21%。霍建国认为,从总体平衡 来看,现在的进出口增速趋向合理。其次是出口商品的结构有变化。霍建国指出,上半年中国机 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继续维持高于正常增长幅度的水平,增速超过30%。其他如纺织、 家电、玩具、鞋等传统商品的出口增速,则呈现出回落趋势。此外,从市场结构看,今年也产生 了一些新的变化。作为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美国、欧盟、日本三大市场占中国外贸比例,由去 年的58%,逐步回落到今年上半年的50%。与此同时,俄罗斯、南非等其他新兴市场所占份 额急剧上升,这符合中国进出口市场多元化的要求。 中国对外贸易出现的三大结构性变化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扩张和质量的提高必定会起到巨大的 促进作用。 4.完成论文的条件、方法及措施,包括实验设计、调研计划、资料收集、参考文献等内容。 完成条件: 1. 对中国对外贸易的三大结构性办法的详细数据收集,其中保口宏观数据收集和具体事件信息。 2. 对结构办法对经济增长影响理论原理的深层次理解。 3. 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论应用。 完成方法: 1. 建立数据收集系统,全面收集中国对外贸易结构性变化的具体事例,尤其是上半年对外贸易的 三大结构性变化的详细数据。 2. 确定理论参考文献,深度研究贸易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理论。 完成措施: 2006 年 9 月建立数据收集系统,并进行贸易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理论的研究。 2006 年 10 月通过数据收集系统,进行相关信息的阅读与提炼。 2006 年 12 月完成论文初稿。 2007 年 4 月论文初稿的修改与验证。 2007 年 5 月完成论文终稿表前四项由学生填写后交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否则不得开题。
论文(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 1.选题目的和意义: 改革开放 20 几年来,尽管中国人均贸易额还相对较低,对外贸易中仍存在种种问题,但不可否认 的一个事实是,近年来,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正在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 。由一个改革开放之初初级产品出口国逐步发展到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且高新技术产品比重迅速上升 的贸易大国,对外贸易产品结构得到了明显的优化和提升,并对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发挥了显著 作用。 2.本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就一直是经济学界研究和争论的一个焦点,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 讨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从理论角度探讨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第二,从实 证的角度分析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第三,在假定对外贸易的增长能推动经济的增长 的基础上,分析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目前为止,经济学界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 之间的关系,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促进论,阻碍论,折衷论。促进论的主要代表是:罗伯特逊、 D.R.纳克斯、迈耳、凯恩斯、杨小凯等。 中国学者对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多为总量性的:要么在总量生产函数的框架内分析,要 么在总量统计模型的框架内分析,在就是运用格兰杰方法来分析总量因果关系。 这种总量分析的缺陷是,它不能研究贸易结构的变化及贸易内涵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 贸易结构性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对外贸易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可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 响;二是对外贸易的市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三是外贸外经外资的 协调发展问题。 对外贸易的市场结构合理性问题亦值得十分关注。中国的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实施多年的市场多 元化战略效果不佳。贸易的市场结构应有主要依靠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一元结构向与发达国家的 贸易和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并举的二元结构转换,因为发达国家关注的是购买物美价廉的消 费品,而发展中国家关注的是发展,是提高生产力,即购买项目。外贸外经外资是对外经济关系 的三驾马车,理应并驾齐驱。仅“千方百计扩大出口” ,不能完成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型。 专业 浅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变化与调整 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
3.主要研究内容: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霍建国日前在第三届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表 示,虽然上半年中国贸易顺差压力加大,但对外贸易出现了进出口增速此消彼长、出口结构继续 优化、市场结构多元化等三大结构性变化。首先是进口增速有所回升,出口增速适当回落。数字 显示,上半年中国出口增速维持在25%左右,进口增速达到21%。霍建国认为,从总体平衡 来看,现在的进出口增速趋向合理。其次是出口商品的结构有变化。霍建国指出,上半年中国机 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继续维持高于正常增长幅度的水平,增速超过30%。其他如纺织、 家电、玩具、鞋等传统商品的出口增速,则呈现出回落趋势。此外,从市场结构看,今年也产生 了一些新的变化。作为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美国、欧盟、日本三大市场占中国外贸比例,由去 年的58%,逐步回落到今年上半年的50%。与此同时,俄罗斯、南非等其他新兴市场所占份 额急剧上升,这符合中国进出口市场多元化的要求。 中国对外贸易出现的三大结构性变化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扩张和质量的提高必定会起到巨大的 促进作用。 4.完成论文的条件、方法及措施,包括实验设计、调研计划、资料收集、参考文献等内容。 完成条件: 1. 对中国对外贸易的三大结构性办法的详细数据收集,其中保口宏观数据收集和具体事件信息。 2. 对结构办法对经济增长影响理论原理的深层次理解。 3. 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论应用。 完成方法: 1. 建立数据收集系统,全面收集中国对外贸易结构性变化的具体事例,尤其是上半年对外贸易的 三大结构性变化的详细数据。 2. 确定理论参考文献,深度研究贸易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理论。 完成措施: 2006 年 9 月建立数据收集系统,并进行贸易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理论的研究。 2006 年 10 月通过数据收集系统,进行相关信息的阅读与提炼。 2006 年 12 月完成论文初稿。 2007 年 4 月论文初稿的修改与验证。 2007 年 5 月完成论文终稿表前四项由学生填写后交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否则不得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