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与物体的平衡教案

力与物体的平衡教案
力与物体的平衡教案

能力呈现

【考情分析】

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的平衡是高考中的热点,主要考查对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受力分析以及平衡条件的应用,以选择题形式呈现,难度相对较低,命题突出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的考查.也有将受力分析与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进行综合考查,题型为计算题.

2011 2012 2013

力与平衡问题T1:共点力的平

T3:动态平衡T5:最大静摩擦力T3:力的合成

【备考策略】

力是最基本的概念,是一切物理问题研究的基础,它贯穿于整个物理学的问题研究之中.平衡问题是指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两种可能的状态,其特征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灵活、熟练运用求解平衡问题的常规解法,准确地进行判断与求解.

1. (2013·重庆)如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θ.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则椅子各个部分对他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 )

A. G

B. Gsinθ

C. Gcosθ

D. Gtanθ

2. (2013·全国)如图所示,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的作用,F平行于斜面向上.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的取值应有一定的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

最小值分别为F

1和F

2

(F

2

>0).由此可求出( )

A. 物块的质量

B. 斜面的倾角

C. 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D. 物块对斜面的压力

3. (2013·南京学情调研)如图所示,斜面体A放置在水平面上,物块P被平行于斜面的弹簧拴着放置在斜面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挡板B上.系统静止时( )

A. 斜面体A受到水平面对它的摩擦力作用

B. 地面对斜面体A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

C. 物块P一定受到斜面体A对它的摩擦力作用

D. 斜面体A对物块P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

4. (2013·山东)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弹簧C水平,则弹簧A、C

的伸长量之比为( )

3∶4 B. 43 C. 1∶2 D. 2∶1

能力巩固

1. (2013·上海)如图所示,质量m A>m B的两物体A、B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是( )

2. (2013·天津)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现用水平力F 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

以及绳对小球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

N

的拉力F

的变化情况是( )

T

A. F N保持不变,F T不断增大

B. F N不断增大,F T不断减小

C. F N保持不变,F T先增大后减小

D. F N不断增大,F T先减小后增大

3. 两物体M 、m 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如图所示放置,OA 、OB 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30°、60°,物体M 的重力大小为20N,M 、m 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 )

A. m 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B. 绳OB 对M 的拉力大小为10N

C. m 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大小为103 N

D. 绳OA 对M 的拉力大小为103 N

4. 如图所示,石拱桥的正中央有一质量为m 的对称楔形石块,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重力加速度为g.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则石块侧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 )

A. 2sin mg α

B. 2cos mg α

C. 1

2mgtan α D. 1

2mgcot α

5. (2013·扬泰南连淮三模)如图所示,两个截面半径均为r 、质量均为m 的半圆柱体A 、B 放在粗糙水平面上,A 、B 截面圆心间的距离为l. 在A 、B 上放一个截面半径为r 、质量为2m 的光滑圆柱体C,A 、B 、C 始终都处于静止状态. 则( )

A. 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3mg

B. 地面对A 的作用力沿AC 方向

C. l越小,A、C间的弹力越小

D. l越小,地面对A、B的摩擦力越大

能力巩固

1. (2013·上海)如图所示,质量m A>m B的两物体A、B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是( )

2. (2013·天津)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现用水平力F 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

以及绳对小球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

N

的变化情况是( )

的拉力F

T

A. F N 保持不变,F T 不断增大

B. F N 不断增大,F T 不断减小

C. F N 保持不变,F T 先增大后减小

D. F N 不断增大,F T 先减小后增大

3. 两物体M 、m 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如图所示放置,OA 、OB 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30°、60°,物体M 的重力大小为20N,M 、m 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 )

A. m 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B. 绳OB 对M 的拉力大小为10N

C. m 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大小为103 N

D. 绳OA 对M 的拉力大小为103 N

4. 如图所示,石拱桥的正中央有一质量为m 的对称楔形石块,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重力加速度为g.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则石块侧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 )

A. 2sin mg α

B. 2cos mg α

C. 1

2mgtan α D. 1

2mgcot α

5. (2013·扬泰南连淮三模)如图所示,两个截面半径均为r 、质量均为m 的半圆柱体A 、B 放在粗糙水平面上,A 、B 截面圆心间的距离为l. 在A 、B 上放一个截面半径为r 、质量为2m 的光滑圆柱体C,A 、B 、C 始终都处于静止状态. 则( )

A. 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3mg

B. 地面对A的作用力沿AC方向

C. l越小,A、C间的弹力越小

D. l越小,地面对A、B的摩擦力越大

2014高考总复习二轮提优导学案专题一力与物体的平衡

物理参考答案

专题一力与物体的平衡

【能力摸底】

1. A

2. C

3. B

4. D

【能力提升】

例1 A

例2 (1) F

min =mgsin 2θ(2) f M

F

=

1

2mgsin 4θ

例3 A 例4 D

【能力巩固】

1. A

2. D

3. A

4. A

5. C

力的平衡教案

力的平衡 [教学目标] 1.道平衡力的概念以及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能运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释一些简单的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2.尝试通过实验,探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尝试运用共点力合成、分解的知识以及平衡条件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3.通过学习,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通过理论和实验推导出三个力的平衡条件,知道多个力平衡的条件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解决实际力的平衡问题中,应用相似三角形、线段比例性质以及三角函数等数学知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 二、案例设计 (一) 由生活现象导入新课 师:在自然界物体存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矗立的岩石和各类建筑,马路上逐渐加速的汽车,匀速上升的电梯上站立的人,绕太阳运转的地球等等。我们描述某些物体状态时常用“平衡”这个词。大家能否联想一下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哪些物体是平衡的?在物理学中“平衡”这个词究竟是指什么含义呢? 预测: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倾向: 1——认为平衡就是静止,举的例子都是教室中静止的吊扇、电灯或老师所提到的静止的岩石或建筑物等等。 2——有些初中教师曾在惯性的教学中补充过平衡的含义,学生还记得这一知识点;也有一些学生事先预习过课本,他们可能会说出正确的答案。 教师可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达成正确的认识。并总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叫做平衡,即速度恒定不变的就是平衡的物体。这里包括速度恒为零的静止状态,是一种静态的平衡;也包括运动间的平衡,即速度不为零、但大小方向都不变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例1:停泊在水面上的船只、被两只狗来回争夺的骨头、在两人合力匀速向上拉起的牌 匾、被拉着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的皮箱、沿滑梯加速滑下的女孩,这些物体中哪些是平衡的, 它们分别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说明:这一例题可以让学生巩固加深“平衡”概念的认识,为下面研究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做好铺垫,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 1、 引言: 师:有的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如停泊在水面上的船只,有的物体在三个力 作用下平衡,如在两人合力匀速向上拉起的牌匾,而被拉着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的皮 图4:两只狗来回争夺骨头 图5:两人匀速向上拉起牌匾 图6:沿水平地面匀速拉皮箱

2018年高考物理专题01力与物体的平衡教学案

专题1 力与物体的平衡 【2018年高考考纲解读】 高考命题突出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的考查,也有将受力分析与牛顿运动定律、电磁场、功能关系进行综合考查。题型一般为选择题和计算题。 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主要有:①对各种性质力特点的理解;②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条件的应用. 考查的主要物理思想和方法有:①整体法和隔离法;②假设法;③合成法;④正交分解法;⑤矢量三角形法;⑥相似三角形法;⑦等效思想;⑧分解思想。 高考试题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生活中的静力学材料为背景,考查力的合成与分解和共点力的平衡的综合应用;一种是以现实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考查力的概念的理解和计算.题型仍延续选择题的形式. 【重点、难点剖析】 1. 弹力 (1)大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可由胡克定律F =kx 计算;一般情况下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弹力可由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求解. (2)方向:一般垂直于接触面(或切面)指向形变恢复的方向;绳的拉力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2. 摩擦力 (1)大小:滑动摩擦力F f =μF N ,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静摩擦力0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热点专题系列二求解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八种方法学案新人教版

热点专题系列(二)求解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八种方法 热点概述: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是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基本依据,广泛应用于力、电、磁等各部分内容的题目中,求解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八种常见方法总结如下。 [热点透析] 力的合成、分解法 三个力的平衡问题,一般将任意两个力合成,则该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或将其中某个力沿另外两个力的反方向分解,从而得到两对平衡力。 如图所示,用三段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OA 、OB 、OC 共同悬挂一重物使其静止,其中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OB 沿水平方向,A 端、B 端固定。若分别用F A 、F B 、F C 表示OA 、OB 、OC 三根绳上的张力大小,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F A >F B >F C B .F A F C >F B D .F C >F A >F B 解析 根据平衡条件有细绳OC 的张力大小等于重物的重力,对O 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F A =mg cos30°=233mg ,F B =mg tan30°=33mg ,因此得F A >F C >F B ,C 正确。 答案 C 正交分解法 将各力分解到x 轴上和y 轴上,运用两坐标轴上的平衡条件F x =0、F y =0进行分析,多用于三个以上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值得注意的是,对x 、y 方向选择时,尽可能使较多的力落在x 、y 轴上,被分解的力尽可能是已知力,不宜分解待求力。 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有一质量为0.54 kg 的小环A ,用轻绳将质量为0.5 kg 的小球B 与A 相连。B 受到始终与水平方向成53°角的风力作用,与A 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此时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运动过程中B 球始终在水平细杆的下方,则:(取g =10 m/s 2 ,sin37°=0.6,cos37°=0.8)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江苏省丰县初级中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依据生活经验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概念,会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 2.会利用二力平衡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2.通过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关系,进一步体会力与运动的密切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与科学探究实践的思想和互相配合的协作精神。 2.在用二力平衡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本专题是在学生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通过对保持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展开的。它为后面学习测量摩擦力、浮力等打下基础。 本节内容由“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两部分内容组成。教学的重点是二力平衡的条件,关键是让学生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是本专题教学的难点,突破它的关键是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观察与分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 三、教学策略 学生在本章中已经学习了力、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内容,了解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与力的关系,这些内容为学习本节内容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教学时从观察实际现象切入,引导学生归纳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进而引申到讨论二力平衡条件是什么,接着通过自主探究得出二力平衡时力的三要素应满足的条件。为了更容易从实验得出平衡条件的结论,请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探究。最后引导学生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四、教学资源准备

8.2力的平衡教案

第二节力的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 2.知道二力的平衡及二力的平衡的条件。 3.能应用二力的平衡求力的大小或判断物体的状态。 过程与方法:1.探究二力的平衡条件。 2.探究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物体静止时合力为0的现象。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并认识到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教具准备】两端有滑轮的直木板,小车模型(玩具小车)、挂盘、砝码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 态。但是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并非都不受力。(例如:悬挂的电灯、平直轨道上 匀速行驶的火车)而有受力的物体,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例如:用力踢球,球由静止变 为运动) 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时,为什么有些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有些却不能?这些力和物体的运动状态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二)进行新课 一、力的平衡 请大家思考,你见过的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静止状态? 教室内的吊灯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灯保持静止。放在地上的水桶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 持力,水桶静止。课桌受到重力,书本对它向下压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课桌静止。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能见到。一列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火车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否则这几个力就不能平衡。 二、二力平衡条件 二力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研究这种情况。

共点力的平衡导学案

第七课时共点力的平衡 【学习目标】 1知道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概念. 2. 理解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 3. 能灵活的利用共点力平衡条件及推论解答平衡问题. 4. 进一步熟悉受力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处理力学问题的基本技能. 【重点难点】 1. 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概念和平衡的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2.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 一、导读(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一) 共点力 物体同时受几个力的作用,如果这几个力都作用于物体的 ____________ 或者它们的 _______ 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能简化成质点的物体受到的力可视为共点力。 (二) 平衡状态 1. _____________ 物体 ____________ 或 . 2. 共点力的平衡:如果物体受到共点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就叫做共点力的平衡。 ① 瞬时速度为0时,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如:竖直上抛最高点.只有能保持静止状态而加 速度也为零才能认为平衡状态 . ② .物理学中的 缓慢移动”一般可理解为动态平衡。 (三)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1. 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受到的 .即F 合=0 其正交分解式为 F 合x =0 ; F 合y =0 2. 二力平衡: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并作用于同一物体 (要注意与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 )。 3. 三力平衡:三个力的作用线(或者反向延长线)必交于一个点,且三个力共面.称为汇交共 面性。三个力平移后构成一个首尾相接、封闭的矢量 也形;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 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物体受多个力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一个分力与剩余分力的合力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四)处理平衡问题的基本方法 (1) (2) (3) (4) 二、例题精析 【静态平衡及解决方法】 1. 力的合成法(适用于三个力的平衡) 例题1如图所示,两轻弹簧a 、b 悬挂一小铁球处于平衡状态,a 弹簧与竖直方向成 30 ° 角,b 弹簧水平,a 、b 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 i 、k 2则两弹簧的伸长量x i 与X 2之比为多少? 巩固1质量为m 的长方形木块静止在倾角为 力的合力方向应该是 ( ) A .沿斜面向下 B .垂直于斜面向上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力的三角形法则 整体法与隔离法 正交分解法 B 的斜面上,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摩擦 77: 夕 4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二力平衡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二力平衡》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分解 《二力平衡》教学目标双项表 说明: 1.学习要求分为三部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分为了解、理解、掌握; 过程与方法:指的是具有观察、描述、归纳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包括反映、体验、领悟。 2.检测方法分为口头检测和书面检测;检测题型包括:A.填空、B选择、C做图、D实验与探究、E计算与运用。

第二部分课堂教学设计 一、关于教材分析与处理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分为力的平衡的概念、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它的应用三部分。本节教材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首先,本章前两节已学习了惯性定律和惯性现象,为学习二力平衡做了充分的知识准备。其次,本节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为后面学习摩擦力和浮力等知识奠定了知识基础,也做好了思路和方法上的准备。再次,通过实验,使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为今后研究问题奠定了能力基础。因此,本节知识是联系新旧知识的纽带,在力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解决力学问题的理论基础。(二)、重点难点的确立 (1)重点:二力平衡条件是学生进行力与运动关系分析的基础,所以二力平衡条件是重点。 (2)难点:力的平衡概念的建立是难点;由于初中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还处于萌芽状态,对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的分析、判断能力比较弱,所以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本节的难点。区别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也是一个小的难点。 (三)、教材前后联系 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二力平衡又是力学中的重点之一。力的概念和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为学生学习二力平衡做了充分的知识准备,而二力平衡的学习是学生探究摩擦力、力和运动的关系以及浮力、压强知识的重要基础,更为高中学习多力平衡以及力矩的平衡做铺垫,所以,本节知识是联系新旧知识的纽带,在力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解决力学问题的理论基础。 二、关于教学过程设计 (一)、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对新生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观察,热衷于动手实验。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相关概念和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知识铺垫;他们也经历了一些简单的探究活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方法设计 为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在教学中采用情境引入、引导探究、指导讨论、演示突破的方法为学生搭建支架,学生主要以观察现象、亲历实验探究、组间协作、讨论归纳等方式来获取新知识。 (三)、教学过程设计

力的平衡 教案

5.3 力的平衡教案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 2、掌握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演示实验,推出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得出过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教学重点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 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教学方法: 实验法、归纳法、讲练法 教学用具: 演示物体一个,弹簧秤三个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生活中的物体有的处于平衡状态,有的处于非平衡状态;其中物体的平衡状态比较常见,而且很有实际意义。那么:什么是物体的平衡状态,物体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处于平衡状态呢?本章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问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二、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概念; 2.理解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 (1)复习什么是共点力: 几个力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就叫做共点力。 (2)介绍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 a.一个物体在共点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b.请学生举例:哪些物体属于在共点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c.同学们刚才举的例子中,有的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有的物体在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那么,在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处于平衡状态呢?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1)理论推导: 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当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加速度为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即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

高二物理 第八讲 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平衡复习(1)学案

高二物理第八讲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平衡复 习(1)学案 姓名学号 一、物体的平衡物体的平衡有两种情况:一是质点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即: 物体的为零;二是物体不转动或匀速转动(此时的物体不能看作质点)。 二、共点力几个力作用于物体的同一点或它们的交于同一点(该点不一定在物体上),这几个力叫共点力。 三、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1、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各个力的,即F合=或 Fx合=, Fy合= 2、物体在三个互不平行的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则这三个力必为共点力。 3、物体在n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则任意n-1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n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解题方法若物体在两个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时,这两个力一定,这两个力叫;若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时,可根据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作出平行四边形,在根据具体情况应用三角函数,勾股定理、或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等求解。

当物体在四个或四个以上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时,往往采用正交分解法。例1:如图所示,两根细绳AA’和BB’把一根不均匀的棒水平吊起来,现测得两绳与竖直墙面的夹角分别为q1=37,q2=53,棒长25cm,则绳AA’和BB’所受拉力之比为________,棒的重心到A点的距离为__________cm。(sin37=0、6,cos37=0、8)例2:如图所示,用两根细线把 A、B两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并用第三根细线连接 A、B两小球,然后用某个力F作用在小球A上,使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细线恰好沿竖直方向,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该力可能为图中的: ()(A)F1 (B)F2。(C)F3。(D)F4。例3:、物块M 位于斜面上,受到平行于斜面的水平力F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22所示,三根轻绳AO、BO、CO一端连成结点O,AO、BO的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CO下端拴一铁球,铁球重G=200N。现给结点O加上一方向与水平线成α=300向右上方的恒力F,使轻绳BO水平、轻绳AO与水平线夹角为θ=60,要使三绳子都能绷紧,求恒力F的大小范围。(已知AO=2BO)ABC甲乙ABC 4、一轻杆AB,A端铰于墙上,B端用细线挂于墙上的C点,并在B端挂一重物,细线较长使轻杆位置如图36乙所示时杆所受的压力大小为N2,则有: ()(A)N1 > N2,(B)

八年级物理下册 8.3《力的平衡》教案 教科版

第三节力的平衡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 2.知道二力的平衡及二力的平衡的条件。 3.能应用二力的平衡求力的大小或判断物体的状态。 过程与方法:1. 探究二力的平衡条件。 2.探究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物体静止时合力为0的现象。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并认识到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教具准备】两端有滑轮的直木板,小车模型(玩具小车)、挂盘、砝码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并非都不受力。(例如:悬挂的电灯、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而有受力的物体,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例如:用力踢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 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时,为什么有些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有些却不能?这些力和物体的运动状态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二)进行新课 一、力的平衡 请大家思考,你见过的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静止状态? 教室内的吊灯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灯保持静止。放在地上的水桶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水桶静止。课桌受到重力,书本对它向下压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课桌静止。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能见到。一列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火车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否则这几个力就不能平衡。 二、二力平衡条件 用心爱心专心- 1 -

二力平衡教案

二力平衡教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2节二力平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②知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力的叫平衡力,最简单的平衡情况是二力平衡; ③理解二力平衡条件; ④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学会从分析一个物体上受到几个力到能知道这几个力的平衡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②通过探究与交流,使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讨论的愿望,认识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二力平衡条件 难点:1.二力平衡中的“二力同线”问题 2.匀速直线运动时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车、带滑轮支架的长木板、玻璃板、细线、钩码(若干个).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那么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将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师我们知道,实际生活中不受力的物体是没有的.那为什么还有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 学生思考、讨论. 师当甲、乙两位同学在门里、门外(同一位置,用力方向相反)推门时,如果要门保持静止不动,需要满足什么条件生:两人用力(大小)相等.师对了,就是因为当两人用力大小相等时,产生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门相当于不受力.这时我们就说两个力平衡,门处在平衡状态,即处于静止.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好,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吧. 【进行新课】 平衡状态下力与运动的关系 师上面的事例告诉我们,当物体处在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平衡状态是指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也就是说当物体处在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师请大家观察桌面上的书,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分析它们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

高一升高二 暑期物理辅导 第七课时共点力的平衡 导学案 无答案

高一升高二暑期物理辅导 第七课时共点力的平衡导学案 一.共点力 物体同时受几个力的作用,如果这几个力都作用于物体的或者它们的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能简化成质点的物体受到的力可视为共点力。 二、平衡状态 1.物体或. 2.共点力的平衡:如果物体受到共点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就叫做共点力的平衡。 ①瞬时速度为0时,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如:竖直上抛最高点.只有能保持静止状态而加速度也为零才能认为平衡状态. ②.物理学中的“缓慢移动”一般可理解为动态平衡。 三、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1.物体受到的.即F合=0 其正交分解式为F合x=0 ;F合y=0 2.二力平衡: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并作用于同一物体 (要注意与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 3.三力平衡:三个力的作用线(或者反向延长线)必交于一个点,且三个力共面.称为汇交共面性。三个力平移后构成一个首尾相接、封闭的矢量 形;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 4.物体受多个力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一个分力与剩余分力的合力______ __ _____。 四、解决平衡问题的方法 1.力的合成法(适用于三个力的平衡) 例题1如图所示,两轻弹簧a、b悬挂一小铁球处于平衡状态,a弹簧与竖直方向成30°角,b弹簧水平,a、b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则两弹簧的伸长量x1与x2之比为多少? 巩固1质量为m的长方形木块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应该是 () A.沿斜面向下 B.垂直于斜面向上 C.沿斜面向上 D.竖直向上 2.力的分解法 例题2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A点,线的中点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另一端B用手拉住,当AO与竖直方向成角,OB沿水平方向时,AO及BO对O点的拉力分别是多大? 3.正交分解法 例题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竖直线成θ角,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 下,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物体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受到的摩擦 力大小是() A.Mg-Fcosθ B.μMg+Fcosθ C.Fsinθ D.μ(Mg-Fcosθ) 巩固2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斜向右上方拉力F的作用,在水 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求物体受 到拉力方向与水平面夹角的正切值为多少时拉力最小。

八年级物理下册 二力平衡教案 苏科版

二力平衡教案苏科版物理 [课题名称]:二力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衡状态和平衡力,知道最简单的平衡是二力平衡 (2)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3)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对生活中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 (2)通过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通过运用知识分析实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对大自然的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研究总结物体二力平衡时的规律 教学难点:做好探究实验 [教具和学具]:小卡片、细线、滑轮两个、铁架台、钩码一盒、铅笔、橡皮泥、水杯两只、水、盐水、弹簧测力计、密度计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多媒体展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 2、演示实验:铅笔、小刀、和手指(三力平衡)。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就能找到答案了。 二、新课教学 看图分析:停泊在海面上的航天测量船、匀速上升的潜水艇、吊在天花板上的电灯、缓缓降落的神州飞船回收舱。 师:a、这些物体各处于什么运动状态呢? b、他们分别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呢? 学生回答: 师: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几个力称作平衡力。 师:以上这些物体的受力情况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 师: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称作二力平衡。

[提出问题]:二力平衡需要什么条件呢?请大家大胆的猜想。 [学生猜想]: 师:哪位同学猜想的正确呢,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究验证。 [实验探究一]: 学生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提示: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决定力作用效果的三个要素。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从这三个要素来考虑。) 学生选择器材,小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最后由学生报告实验结果。 1)、使用在小卡片的两个力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当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时,卡片_________;当两个力的大小不等时,卡片___________。(平衡/不平衡)2)、使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在一条直线上。当两个力方向相反时,卡片_________;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卡片__________。(平衡/不平衡) 3)、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时,卡片__________;当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卡片____________。(平衡/不平衡)(学生分组实验,老师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指导。) [结论]:(学生归纳出)当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时,两个力才能平衡。即二力平衡的条件:同体、等值、反向、共线,满足条件的两个力叫做一对平衡力。 [实验探究二]:(学生实验) 在弹簧测力计下方挂100g砝码,让弹簧测力计按下列要求运动,观察可能出现的现象,分析受力情况。 1)、在竖直方向保持静止; 2)、在竖直方向匀速运动; 3)、从静止开始突然向上运动; 根据1)、2)两种现象,可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 结论:当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根据实验3)的现象,可看出什么?(为下一节作铺垫) [应用]:学生举例二力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回答:[书本(重力、支持力);电扇(重力、拉力);老师手中的粉笔(重力、静摩擦力)等等] [生活、物理、社会]:老师介绍重心与稳度(让学生了解杂技表演和不倒翁的现象)。 [实验探究三]: 如何用一支铅笔和橡皮泥,区分两杯没有标签的水和盐水?动手试一试,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学生讨论、设计、动手制作并进行实验) 教师引人密度计。 介绍密度计: 构造:玻璃管,一端装有小铅丸(使密度计可竖直在液体中) 原理:物体漂浮时 F浮=G物 三、巩固练习课时作业本 四、布置作业物理学习指导用书 五、板书设计

(山东专用)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1第1讲力与物体的平衡教案

(山东专用)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1第1讲力与物体的平衡教案 第1讲力与物体的平衡 一、单项选择题 1.(2019山东临沂检测)如图所示,甲、乙两物块质量相同,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之间、乙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现对甲施加一水平向右的由零开始不断增大的水平拉力F(物体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经过一段时间后( ) A.甲相对于乙会发生相对滑动 B.乙相对于地面会发生相对滑动 C.甲相对乙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D.甲相对于乙、乙相对于地面均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答案 A 设甲、乙的质量均为m,甲、乙之间以及乙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甲、乙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max=μmg,乙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max'=2μmg,因f maxf max=μmg时,甲、乙之间会发生相对滑动,故选项A正确,B、C、D均错误。 2.(2019山东滨州二模)浙江乌镇一带的农民每到清明时节举办民俗活动,在一个巨型石臼上插入一根硕大的毛竹,表演者爬上竹梢表演各种惊险动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任何位置表演者静止时只受重力和弹力作用 B.在任何位置竹竿对表演者的作用力必定与竹竿垂直 C.表演者静止时,竹竿对其作用力必定竖直向上

D.表演者越靠近竹竿底部所受的摩擦力就越小 答案 C 毛竹上的表演者静止时受重力、弹力和摩擦力,故选项A错误;表演者静止时,竹竿对其作用力(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即竹竿对表演者的作用力必定竖直向上,故选项B错误,C正确;表演者越靠近竹竿底部所受的摩擦力不一定越小,故选项D错误。 3.(2019山东济南模拟)如图所示,在倾角θ为37°的斜面上放置一质量为0.5 kg的物体,用一大小为1 N 平行斜面底边的水平力F推物体时,物体保持静止。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 ) A.3 N B.2 N C. N D. N 答案 C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物体在平行斜面底边的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为F x,有F x=F,在沿斜面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为F y,有F y=mg sin 37°,则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N,故选项C正确。 4.2019年10月1日上午,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空中护旗梯队拉开了阅兵分列式的序幕,20架武装直升机组成巨大的“70”字样飞越天安门上空让人记忆犹新,大长中华之气。而其领头的直升机悬挂的国旗更是让人心潮澎湃。若国旗、钢索和配重大约为600 kg,目测钢索与竖直方向的角度约为12°,若钢索与配重受到的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10 m/s2,已知θ较小时tan θ≈θ(弧度制)。国旗受到的空气阻力约为( ) A.6 000 N B.2 500 N C.1 200 N D.600 N

《力的平衡》教案

《2.力的平衡》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合力的概念。 2、掌握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3、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 4、知道二力的平衡及二力的平衡的条件。 5、能应用二力的平衡求力的大小或判断物体的状态。 (二)过程与方法 1、探究二力的平衡条件。 2、探究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物体静止时合力为0的现象。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并认识到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四、教具准备 两端有滑轮的直木板,小车模型(玩具小车)、挂盘、砝码等。 五、课时计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新课引入 举例:两个人同方向拉犁匀速耕地,若用一头牛替代两个人拉犁匀速耕地,效果一样。 引导学生分析:若两个人同方向拉犁的力为F1、F2,牛拉犁匀速耕地的力为F3,则F3产生的效果与F1、F2产生的效果相同。 阅读课本上的实例。 分析两个实例的共同点:一个人作用的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人共同作用的力产生的效果相同。 本节课将研究上面实例中一个力与两个力的关系,引出课题。

(二)进行新课 1、合力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叫那两个力的合力。求两个力的合力叫二力的合成。 演示1:把大弹簧的下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在大弹簧的旁边立一个刻度尺,用一个弹簧秤拉着弹簧,用另一个弹簧秤通过一根细绳也拉着弹簧,使其伸长。记下弹簧伸长到的位置;记录两弹簧秤的示数F1、F2。 用一个弹簧秤拉弹簧,使它伸长到跟刚才相同的长度,读出此时弹簧秤的示数F。 比较F与F1、F2的大小,F与F1、F2的方向。 引导学生分析:F产生的效果与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故F是的合力。 从上面实验可知,F的大小等于F1、F2之和。F的方向与F1、F2的方向相同。 结论:同一直线上两个同向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两个分力之和,F=F1+F2,合力的方向与分力的方向同。 演示2:将弹簧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用一个弹簧秤竖直向下拉弹簧,用一根细绳拴在弹簧下端的钩上,用弹簧秤通过细绳竖直向上拉弹簧,记下弹簧伸长到的位置,记下两个弹簧秤的拉力F1、F2。 用一个弹簧秤拉弹簧,使弹簧伸长到相同的位置,记下弹簧秤的拉力F。 比较F与F1、F2的大小,F与F1、F2的方向。 从实验可知F产生的效果与F1、F2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故F是F1、F2的合力。 结论:同一直线上两个反向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两个分力之差,F=F1-F2。合力的方向与教师在黑板上图示演示实验1的F及F1、F2,如下左图所示。 教师在黑板上图示演示实验2,如上右图所示。 第2课时 (一)引入新课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第六节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学习主题】二力平衡 【学习时间】1课时 【课程标准】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第六节的学习内容。本节教材分为力的平衡的概念、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它的应用三部分。本节教材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首先,本章前两节已学习了惯性定律和惯性现象,为学习二力平衡做了充分的知识准备。其次,本节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为后面学习摩擦力和浮力等知识奠定了知识基础,也做好了思路和方法上的准备。再次,通过实验,使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为今后研究问题奠定了能力基础。因此,本节知识是联系新旧知识的纽带,在力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解决力学问题的理论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对受力分析还不够全面,对物体受到力的理解也还不够准确,在学习过程中,在这方面要注意正确的引导。 【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具体事例,知道力的平衡的概念; 2、通过学生实验探究,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3、结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受力情况或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4、通过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5、通过对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通过对比“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加深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 【评价设计】(1).通过问题1、2、3、4检测目标1的达成。 (2).通过问题5、6、7、8、11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通过问题9、10检测目标4的达成。 (4).通过问题12、13、14、15检测目标3的达成。 (5).通过问题12、13、14、15检测目标5的达成。

高考物理 共点力的平衡复习学案

第三章相互作用 §3.4 共点力的平衡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平衡条件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 2、掌握几种常见的平衡问题的解题方法。 【自主学习】 1.共点力 物体同时受几个力的作用,如果这几个力都作用于物体的或者它们的作用线交于,这几个力叫共点力。 2.平衡状态: 一个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如果保持或运动,则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3.平衡条件: 物体所受合外力.其数学表达式为:F合=或F x合= F y合= ,其中F x合为物体在x轴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F y合为物体在y轴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平衡条件的推论 (1)物体在多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的一个力与余下的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2)物体在同一平面内的三个互不平行的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三个力必为共点力. (3)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必构成封闭三角形,即表示这三个力的矢量首尾相接,恰能组成一个封闭三角形. 4.力的平衡: 作用在物体上的几个力的合力为零,这种情形叫做。 若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两个力. 若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 5.解题途径 当物体在两个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时,这两个力一定等值反向;当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时,往往采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当物体在四个或四个以上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时,往往采用正交分解法. 【典型例题】 例1.一航天探测器完成对月球的探测任务后,在离开月球的过程中,由静止开始沿着与月球表面成一倾斜角的直线飞行,先加速运动,再匀速运动。探测器通过喷气而获得推动力。以下关于喷气方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探测器加速运动时,沿直线向后喷气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教案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 2、掌握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演示实验,推出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得出过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教学重点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 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教学方法: 实验法、归纳法、讲练法 教学用具: 演示物体一个,弹簧秤三个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生活中的物体有的处于平衡状态,有的处于非平衡状态;其中物体的平衡状态比较常见,而且很有实际意义。那么:什么是物体的平衡状态,物体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处于平衡状态呢?本章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问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二、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概念; 2:理解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 (1)复习什么是共点力: 几个力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就叫做共点力。 (2)介绍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 a:一个物体在共点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b:请学生举例:哪些物体属于在共点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c:同学们刚才举的例子中,有的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有的物体在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那么,在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处于平衡状态呢?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1)理论推导: 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当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加速度为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即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 即F合=0 (2)平衡条件的实验验证: a:请三位同学把三个弹簧秤的挂钩挂到同一个物体,分别向三个方向弹簧秤,记下弹簧秤的示数和方向。 注意:用力不能太大,以免超出弹性限度。 b:请同志们按各力的大小和方向作出力的图示,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出三个力的合力。 c:请几位同学说明作图得到的结果: ?→ ?这三个力的合力为零(在误差范围内); ?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 三、巩固训练: (1)一个物体在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那么这个物体一定保持。 (2)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此时物体的加速度等于。 (3)下列关于质点处于平衡状态的论述,正确的是。 A:质点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B:质点一定没有加速度; c:质点一定没有速度; d:质点一定保持静止。 (4)要使物体保持平衡状态,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就叫做。

物理 2.力的平衡优秀 教案

二力平衡力专题练习(作图、填空、选择)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在规定时间内作图初步检测学生平衡力作图掌握情况,为后面的练习打下基础。 2、通过学生题目的设计让学生明白这节的基础重点知识以及熟悉相应的题型。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提高思考的能力。 【教学过程】 引入:小游戏 随机让四位同学上台挑战平衡体式动作,超过3秒就算获胜,并可以领取礼品。活动一:热热身,作图小测试 每个组的组长上台抽取自己的任务卡,小组在2分钟内完成相应的作图题,小组一起检查无误后也可以提前给老师。 师生一起检查每个组的作图情况,有误的小组则可以有其他小组纠正则其他小组加分,最后作图正确的小组相应的分数 活动二:我设计,你挑战 每个组的组长来抽取自己相应情景的题目,并小组讨论添加适当的信息设计1至2个问题,在规定的2分钟时间内,教师收回学生的任务卡,题目设计合理的 情景一:一瓶矿泉水在手中处于静止状态情景二:一物体在水平面受10N的拉力小组加2分,其他小组答对相应题目这加1分 根据学生的题目设计,老师进行了更深层次的问题的拓展,接下来引出活动,小组共闯关活动三:合作闯关 把上面的两个情景进行更深一点的拓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共同完成,并说明其理由1.用手握着总重为5.5N的饮料瓶静止在空中,瓶口竖直向上(如图所示),手的握力为20N,则饮料瓶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方向为________.若把瓶中的水喝掉一部分,此时摩擦力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10N

2、如右上图所示 1.当F=10N 时,物体未被拉动则,则物体受摩擦力___________N 2.当F=12N 时,物体仍未被拉动则,则物体受摩擦力___________N 3.当F=14N 时,物体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受摩擦力___________N 4.当F=16N 时,则物体受摩擦力___________N 活动四:易错题分享 本节知识比较典型的选择题,也是中考易考题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判断方法 1.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上,下列几对力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 人对电梯的压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B. 人的重力和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C. 电梯的重力和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D. 电梯的重力与人的重力 2.天平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选项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 天平受到的重力和天平对桌面的压力 B. 天平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天平的支持力 C. 天平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天平的支持力 D. 天平对桌面的压力和天平对地球的吸引力 课堂小结:学生谈谈心得体会以及本节课的收获,最后公布小组得分最高的小组并获取相应的礼品 最后送学生一段人生感悟的语录 【教学反思】 整堂课基本设计了以下环节:学生游戏---学生抽签完成任务卡-----学生自主设计题进行挑战-----共同合作完成教师设计的题----总结。这节课之前现在一个班试了一下感觉效果还可以,但后来的班感觉学生课堂氛围不够浓厚,可能是自己的问题设计稍微偏难,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掌握情况来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F 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