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计算内存按字节编址
内存地址的计算方法
内存地址的计算⽅法
内存是按字节编址的,所以单位是字节哈,1字节可是等于8位的。
因为计算的范围⼀般⽐较⼩,所以就记住两个就够了。
记住⼏个常⽤的2的10次⽅为1024即1KB
2的20次⽅=(2的10次⽅)的平⽅,即1MB就⾏了
如果要求更⼤的,那就再记住2的40次⽅=(2的10次⽅)的4次⽅=1GB,⼀般就够⽤了。
DFFFF-A0000 = 3FFFF
⼀眼看不出来⼤⼩滴,或许你要⽤笔算,不过⽤这个⽅法两眼就能看出来:
3FFFF展开为2进制就是2的18次⽅,是吧,即
2的10次⽅乘以2的8次⽅=1K*256即256KB
或者直接2的20次⽅/2的2次⽅=2的18次⽅。
⼀般选就近原则。
1MB/4=256KB
32K*8bit=256Kb=(256KB/8bit)
在⽹上找的另外⼀道题:
计算机SRAM容量为4K x 8,配置地址⾸地址为:06800H,则其末地址是多少
a.38800H B.10800H C.077FFH D.07800H
分析:
公式:
内存容量=末地址-⾸地址+1
4K*8bit = 4KB即2的平⽅乘以2的10次⽅,2的12次⽅,12/4=3(转为16进制)即1000H
01000H=末地址-6800H+1H
末地址=01000H+6800H-1H
末地址=077FFH。
内存的单位换算
换算率约等于1000(1024),从大到小顺序为T、GB、MB(兆Zhao)、KB、B再小就是字节了。
1T=1024GB 1GB=1024MB 1MB=1024KB 1KB=1024B 1B=8字节在计算机/通讯行业中,计算数据传送速度也使用每秒传送公制数据量来计算1 bit (b) = 0 or 1 = one binary digit一个二进制位元1 kilobit(kb)=10^3 bits = 1,000 bits一千位元1 Megabit(Mb)=10^6 bits = 1,000,000 bits一百万位元1 Gigabit(Gb)=10^9 bits = 1,000,000,000 bits一万亿位元根据进制规定,传送速度可以有两种表示方法bps和Bps,但是他们是有严格区别。
Bps中的B使用的是二进制系统中的Byte字节,bps中的b是十进制系统中的位元。
在数据存储,容量计算中,一般又结合公制的进制和二进制的数据计算方法来计算(二进制)1 byte (B) = 8 bits (b)字节=8个二进制位1 Kilobyte(K/KB)=2^10 bytes=1,024 bytes千字节1 Megabyte(M/MB)=2^20 bytes=1,048,576 bytes兆字节1 Gigabyte(G/GB)=2^30 bytes=1,073,741,824 bytes千兆字节1Terabyte(T/TB)=2^40 bytes=1,099,511,627,776 bytes吉字节一些存储器厂家特别是硬盘厂家就更紧密结合十进制来计算,这就是为什么操作系统显示的容量与厂家标示的容量有些一些差异的原因(十进制)1 byte (B) = 8 bits (b)1 Kilobyte (K / KB) = 10^3 bytes = 1,000 bytes1 Megabyte (M / MB) = 10^6 bytes = 1,000,000 bytes1 Gigabyte (G / GB) = 10^9 bytes = 1,000,000,000 bytes1 Terabyte (T / TB) = 10^12 bytes = 1,000,000,000,000 bytes。
计算机网络地址的公式如下
计算机网络地址的公式如下一、单位的换算1字节(B)=8bit 1KB=1024字节 1MB=1024KB 1GB=1024MB1TB=1024GB通信单位中 K=千 , M = 百万计算机单位中 K=2^10 , M= 2^20倍数刚好是1.024的幂 ^ 为次方; /为除 ; 为乘 ; (X/X)为单位二、计算总线数据传输速率总线数据传输速率=时钟频率(Mhz)/每个总线包含的时钟周期数每个总线周期传送的字节数(b)三、计算系统速度每秒指令数=时钟频率/每个总线包含时钟周期数/指令平均占用总线周期数平均总线周期数=所有指令类别相加(平均总线周期数使用频度)控制程序所包含的总线周期数=(指令数总线周期数/指令)指令数=指令条数使用频度/总指令使用频度每秒总线周期数=主频/时钟周期FSB带宽=FSB频率FSB位宽/8四、计算机执行程序所需时间P=ICPIT执行程序所需时间=编译后产生的机器指令数指令所需平均周期数每个机器周期时间五、指令码长定长编码: 码长>=log2变长编码:将每个码长频度,再累加其和平均码长=每个码长频度六、流水线计算流水线周期值等于最慢的那个指令周期流水线执行时间=首条指令的执行时间+(指令总数-1)流水线周期值流水线吞吐率=任务数/完成时间流水线加速比=不采用流水线的执行时间/采用流水线的执行时间流水线的总时间=(指令总数+2)周期值七、存储器计算存储器带宽:每秒能访问的位数单位ns=10-9秒存储器带宽=1秒/存储器周期(ns)每周期可访问的字节数(随机存取)传输率=1/存储器周期(非随机存取)读写N位所需的平均时间=平均存取时间+N位/数据传输率内存片数:(W/w)(B/b)W、B表示要组成的存储器的字数和位数;w、b表示内存芯片的字数和位数存储器地址编码=(第二地址–第一地址)+1{例: [(CFFFFH-90000H)+1] / [(16K1024)8bit]}内存位数:log2(要编址的字或字节数)八、Cache计算平均访存时间:Cache命中率 * Cache访问周期时间 + Cache失效率 * 主存访问周期时间[例: (2%100ns+98%10ns)+1/5(5%100ns+95%10ns)=14.7ns ]映射时,主存和Cache会分成容量相同的组cache组相联映射主存地址计算主存地址=(主存容量块数字块大小)log2 (主存块和cache块容量一致)[例: 1284096 = 219(27212)主存区号=(主存容量块数 / cache容量块数)log2Cache访存命中率=cache存取次数/(cache存取次数+主存存取次数)九、磁带相关性能公式数据传输速率(B/s)=磁带记录密度(B/mm)带速(mm/s)数据块长充=B1(记录数据所需长度)+B2(块间间隔)B1=(字节数/记录)块因子/记录密度读N条记录所需时间:T=S(启停时间)+R+DR(有效时间)=(N字节数/记录)/传输速度D(间隔时间)=块间隔总长/带速=[(N/块化因子)(块间间隔)]/带速每块容量=记录长度块化系数每块长度=容量/(记录密度)存储记录的块数=磁带总带长 / (每块长度+每块容量)磁带容量=每块容量块数十、磁盘常见技术指标计算公式双面盘片要2 因为最外面是保护面又-2 N2-2非格式化容量=位密度3.14159最内圈址径总磁道数[例: (2503.1410106400) /8/1024/1024 = 59.89MB]总磁道数=记录面数磁道密度*(外直径-内直径) /2[例:8面8(30-10) /210=6400]每面磁道数=((外径-内径)/2)×道密度每道位密度不同,容易相同每道信息量=内径周长×位密度[例: 10cm×10×3.14159×250 位/mm =78537.5 位/道]格式化容量=每道扇区数扇区容量总磁道数[例: (165126400) /1024/1024=50MB]or格式化容量=非格式化容量×0.8平均传输速率=最内圈直径位密度盘片转速[例: [23.14*(100/2)]2507200/60/8=1178Kb/s]数据传输率=(外圈速率+内圈速率)/2外圈速率=外径周长×位密度×转速[例:(30cm×10×3.14159×250 位/mm×120转/秒)/8/1024=3451.4539 KB/s]内圈速率=内径周长×位密度×转速[例: (10cm×10×3.14159×250 位/mm×120转/秒)/8/1024=1150.4846 KB/s]数据传输率(3451.4539+1150.4846)/2=2300.9693 KB/s存取时间=寻道时间+等待时间处理时间=等待时间+记录处理时间(记录处理最少等待时间=0,最长等待时间=磁盘旋转周期 N ms/周[-1:记录道数 )移动道数(或扇区)=目标磁道(或扇区)-当前磁道(或扇区)寻道时间=移动道数每经过一磁道所需时间等待时间=移动扇区数每转过一扇区所需时间读取时间=目标的块数读一块数据的时间数据读出时间=等待时间+寻道时间+读取时间减少等待时间调整读取顺序能加快数据读取时间平均等待时间=磁盘旋转一周所用时间的一半(自由选择顺逆时钟时,最长等待时间为半圈,最短为无须旋转.平均等待时间=(最长时间+最短时间)/2平均寻道时间=(最大磁道的平均最长寻道时间+最短时间)/2最大磁道的平均最长寻道时间=(最长外径+圆心)/2十一、操作系统虚存地址转换(((基号)+ 段号) +页号) * 2n(注:这里是指2的N次方) +页内偏移十二、网络流量与差错控制技术最高链路利用率a : 帧计数长度a 可以是传播延迟/发一帧时间数据速率线路长度/传播速度/帧长数据速率传播延迟/帧长停等协议最高链路利用率E=1/(2a+1)W: 窗口大小滑动窗口协议 E=W/(2a+1)P:帧出错概率停等ARQ协议 E=(1-P)/(2a+1)选择重发ARQ协议若W>2a+1 则E=1-P若W<=2a+1 则E=W(1-P)/(2a+1)后退N帧ARQ协议若W>2a+1 则E=(1-P)/(1-P+NP)若W<=2a+1则E=W(1-P)/(2a+1)(1-P+NP)十三、CSMA/CD 常用计算公式网络传播延迟=最大段长/信号传播速度冲突窗口=网络传播延迟的两倍.(宽带为四倍)最小帧长=2(网络数据速率最大段长/信号传播速度)例: Lmin= 2 * (1Gb/s * 1 / 200 000) =10 000bit =1250字节十四、性能分析吞吐率T(单位时间内实际传送的位数)T=帧长/(网络段长/传播速度+帧长/网络数据速率)网络利用率EE =吞吐率 / 网络数据速率十五、以太网冲突时槽T=2(电波传播时间+4个中继器的延时)+发送端的工作站延时+接收站延时即T= 2 (S/0.7C) + 24Tr+2TphyT= 2S/0.7C+2Tphy+8TrS= 网络跨距0.7C=电波在铜缆的速度是光波在真空中的0.7倍光速Tphy=发送站物理层时延Tr= 中继器延时十六、快速以太网跨距S = 0.35C (Lmin /R – 2 Tphy -8Tr)十七、令牌环网传输时延= 数据传输率 * (网段长度/传播速度)例: 4Mb/s(600米/200米/us)us = 12比特时延 (1us=10-6秒)存在环上的位数 = 传播延迟(5us/km) * 发送介质长度 * 数据速率 + 中继器延迟十八、路由选择包的发送 = 天数 * 24小时(86400秒) * 每秒包的速率 = *** == 2 *十九、IP地址及子网掩码计算(重点)可分配的网络数 = 2^网络号位数网络中最大的主机数 = 2^主机号位数-2 例: 10位主机号 = 2^10 -2 =1022 IP 和网络号位数取子网掩码例: IP : 176.68.160.12 网络位数: 22子网: ip->二进制->网络号全1,主机为0->子网前22位1,后为0 = 255.255.252.0二十、Vlsm复杂子网计算Ip/子网编码1.取网络号. 求同一网络上的ip例 : 112.10.200.0/21 前21位->二进制->取前21位相同者(ip) /(子网)2.路由汇聚例 : 122.21.136.0/24 和 122.21.143.0/24 判断前24位->二进制->取前24位相同者10001000 10001111二十一、系统可靠性:串联: R = R1R2…RX并联: R = 1 - (1-R1)(1-R2)…(1-RX)二十二、pcm编码取样: 最高频率*2量化: 位数=log2^级数编码量化后转成二进制二十三、海明码信息位:k=冗余码n=信息位2^k-1 >= n+k二十四、数据通信基础信道带宽模拟信道 W= 最高频率 f2 –最低频率 f1数字信道为信道能够达到的最大数据速率.有噪声香农理论 C(极限数据速率b/s) = W(带宽)log2(1+S/N(信噪比))信噪比 dB(分贝) = 10log10 S/N S/N= 10^(dB / 10)无噪声码元速率 B = 1 / T秒(码元宽度)尼奎斯特定理最大码元速率 B = 2W(带宽)一个码元的信息量 n = log2 N (码元的种类数)码元种类数据速率 R (b/s) = B(最大码元速率/波特位) * n(一个码元的信息量/比特位) = 2W * log2 N二十五、交换方式传输时间链路延迟时间 = 链路数 * 每链路延迟时间数据传输时间 = 数据总长度 / 数据传输率中间结点延迟时间 = 中间结点数 * 每中间结点延迟时间电路交换传输时间 = 链路建立时间 + 链路延迟时间 + 数据传输时间报文交换传输时间 = (链路延时时间 + 中间结点延迟时间 + 报文传送时间) * 报文数分组交换数据报传输时间 = (链路延时时间 + 中间结点延迟时间 + 分组传送时间) * 分组数虚电路传输时间 = 链路建立时间 + (链路延时时间 + 中间结点延迟时间 + 分组传送时间) * 分组数信元交换传输时间 =链路建立时间 + (链路延时时间 + 中间结点延迟时间 + 分组传送时间) * 信元数二十六、差错控制CRC计算信息位( K )转生成多项式 = K-1 K(x)例: K = 1011001 = 7 位– 1 = 从6开始= 1x^6 + 0x^5 +1x^4 + 1x^3 + 0x^2 +0x^1 + 1x^0= x6+x4+x3+1冗余位( R )转生成多项式 = 和上面一样生成多项式转信息位(除数) = 和上面一样.互转.例: G(x) = x3+x+1 = 1x^3 + 0x^2 + 1x^1 +1x^0 = 1011原始报文后面增加”0”的位数. 和多项式的最高幂次值一样生成校验码的位数和多项式的最高幂次值一样计算CRC校验码,进行异或运算(相同=0,不同=1)二十七、网络评价网络时延= 本地操作完成时间和网络操作完成时间之差吞吐率计算吞吐率= (报文长度*(1-误码率)) / ((报文长度/线速度) + 报文间空闲时间吞吐率估算吞吐率 = 每个报文内用户数据占总数据量之比 * (1 –报文重传概率) * 线速度吞吐率 = 数据块数 / (响应时间–存取时间)响应时间 = 存取时间 + (数据块处理 / 存取及传送时间 * 数据块数)数据块处理/存取及传送时间 = (响应时间–存取时间) / 数据块数有效资源利用率计算有效利用率= 实际吞吐率 / 理论吞吐率例: = (7Mb/s * 1024 *1024 8) / (100Mb/s 1000 1000 )= 0.587。
内存编址方法
内存编址方法
内存编址方法是计算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
它是指将内存中的每一个存储单元都赋予一个唯一的地址,以便计算机可以准确地读取和写入内存中的数据。
在计算机内存中,每个存储单元的地址通常是连续的,也就是说,一个存储单元的地址是前一个存储单元的地址加上一个固定的值。
内存编址方法可以分为两种:直接编址和间接编址。
直接编址是指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的具体地址上,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访问内存中的固定数据。
而间接编址则是通过指针来访问内存中的数据,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访问内存中的变量和数据结构。
另外,内存编址方法还可以根据寻址方式分为三种:顺序寻址、随机寻址和串行寻址。
顺序寻址是指按顺序读取内存中的数据,随机寻址是指可以随机访问内存中的任何存储单元,而串行寻址则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访问内存中的数据,常用于存储大量的连续数据。
总之,内存编址方法是计算机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为计算机的数据存储和访问提供了基础。
了解和掌握不同的内存编址方法,对于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开发高效的程序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 1 -。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操作系统原理-第5章内存管理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操作系统原理-第5章内存管理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操作系统原理-第5章内存管理单选题可变分区管理方案,看内存分配表各类适应算法下次适应算法最优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首次适应算法,系统中剩余的最大空闲分区静态重定位中,从哪个单元获取操作数各类置换算法各类置换算法看内存分配情况表——实战最近最少使用页面置换算法(LRU)先进先出页面置换算法(FIFO)最近最不常用页面置换算法(LFU)最近未使用页面置换算法(NRU)涉及计算【真题讲解】页式管理存储第66题快表命中率花费us计算简单页式存储管理问最大有多少个页面问最大有多少字节问页表长度(页表项个数)写保护中断各个置换算法的缺页率(建议放弃这一题分,比较容易搞混,需要理解各个置换算法并画图表)LRU页面置换算法OPT最佳页面置换算法八进制的计算(先八进制转换成二进制再计算)虚拟页式存储管理(求偏移量题目)题目直接给二进制,直接进行数位数偏移题目直接给16进制,转换为二进制后进行数位数偏移虚拟页式的有效位、修改位、访问位、保护位、禁止位单页存放整数变量个数和循环代码计算缺页次数一般情况通解:两个循环次数相乘,除单页个数答案有整数×整数形式使用快表和不使用快表相比较,求平均访问时间降低x%需要直接记忆单选多选题需要直接记忆多选单选题可变分区管理方案,看内存分配表下次适应算法最优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首次适应算法,系统中剩余的最大空闲分区这种题目一定要学习画图,画出变化趋势和具体数值静态重定位中,从哪个单元获取操作数第28题:在操作系统的存储系统中,程序装入时采用静态重定位方法。
已知:第18号单元外有一条加法指令,该指令要求处第066号单外取得操作数1234。
假设存储管理为程学分配的内存区域是众第800号开始,则加法指令将从哪一个单元获取操作数:答案——866置换算法策略先进先出页面置换算法(FIFO)将驻留在内存中时间最长的一页调出最先装入内存的一页调出最近最少使用页面置换算法(LRU)最长时间未被使用过的页面距离现在最长时间没有被访问的页面最近最不常用页面置换算法(LFU)一段时间单页面被使用的次数多少选择一段确定的周期T内,使用次数最少最近未使用页面置换算法(NRU)在最近的一个【时钟滴答】中尽量置换一个没有被访问的和没有被修改过的页面理想页面置换算法(OPT)以后不再需要的、或者在最长时间以后才会用到的页面第二次机会页面置换算法检查进入内存时间最久页面的R位,如果是0,则置换该页;如果是1,就将R位清0,并把该页面放到链表的尾端,修改其进入时间【重点就是会放到链表尾端,画图表时注意】各类置换算法各类置换算法看内存分配情况表——实战最近最少使用页面置换算法(LRU)先进先出页面置换算法(FIFO)最近最不常用页面置换算法(LFU)最近未使用页面置换算法(NRU)涉及计算【真题讲解】页式管理存储第60题:在分区管理方法中,假设程序A自60K处开始存放,到124K为止。
计算机组成原理——按字节编址与按字编址
计算机组成原理——按字节编址与按字编址我们先从⼀道简单的问题说起!设有⼀个1MB容量的存储器,字长32位,问:按字节编址,字编址的寻址范围以及各⾃的寻址范围⼤⼩?*如果按字节编址,则*1MB = 2^20B1字节=1B=8bit2^20B/1B = 2^20地址范围为0~(2^20)-1,也就是说需要⼆⼗根地址线才能完成对1MB空间的编码,所以地址寄存器为20位,寻址范围⼤⼩为2^20=1M*如果按字编址,则*1MB=2^20B1字=32bit=4B2^20B/4B = 2^18地址范围为0~2^18-1,也就是说我们⾄少要⽤18根地址线才能完成对1MB空间的编码。
因此按字编址的寻址范围是2^18*以上题⽬注意⼏点:*1.区分寻址空间与寻址范围两个不同的概念,寻址范围仅仅是⼀个数字范围,不带有单位⽽寻址范围的⼤⼩很明显是⼀个数,指寻址区间的⼤⼩⽽寻址空间指能够寻址最⼤容量,单位⼀般⽤MB、B来表⽰;本题中寻址范围为0~(2^20)-1,寻址空间为1MB。
2.按字节寻址,指的是存储空间的最⼩编址单位是字节,按字编址,是指存储空间的最⼩编址单位是字,以上题为例,总的存储器容量是⼀定的,按字编址和按字节编址所需要的编码数量是不同的,按字编址由于编址单位⽐较⼤(1字=32bit=4B),从⽽编码较少,⽽按字节编址由于编码单位较⼩(1字节=1B=8bit),从⽽编码较多。
3.区别M和MB。
M为数量单位。
1024=1K,1024K=1MMB指容量⼤⼩。
1024B=1KB,1024KB=1MB.什么是位、字节、字、KB、MB 位:”位(bit)”是电⼦计算机中最⼩的数据单位。
每⼀位的状态只能是0或1。
字节:8个⼆进制位构成1个”字节(Byte)”,它是存储空间的基本计量单位。
1个字节可以储存1个英⽂字母或者半个汉字,换句话说,1个汉字占据2个字节的存储空间。
字:”字”由若⼲个字节构成,字的位数叫做字长,不同档次的机器有不同的字长。
四个存储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四个存储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领域,存储容量单位是我们经常会接触到的概念。
而对于这些存储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掌握起来却并不容易。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四个主要的存储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比特(Bit)、字节(Byte)、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太字节(TB)、拍字节(PB)之间的换算关系1比特(Bit)= 1/8 字节(Byte)1字节(Byte)= 8 比特(Bit)1千字节(KB)= 1024 字节(Byte)1兆字节(MB)= 1024 千字节(KB)1吉字节(GB)= 1024 兆字节(MB)1太字节(TB)= 1024 吉字节(GB)1拍字节(PB)= 1024 太字节(TB)2.关于存储容量单位的扩展在实际应用中,除了上面介绍的存储容量单位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存储容量单位,比如千兆字节(GB)、太兆字节(TB)和拍兆字节(PB)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依然遵循2的10次幂的规律。
1千兆字节(GB)= 1024 兆字节(MB)1太兆字节(TB)= 1024 千兆字节(GB)1拍兆字节(PB)= 1024 太兆字节(TB)3.存储容量单位的应用场景在日常生活中,存储容量单位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存储、网络传输、文件大小等方面。
我们常常会听到一张照片的大小是几百KB或几MB,一首歌曲的大小是几MB或几GB,一部电影的大小是几GB或几TB 等。
掌握存储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各种媒体文件的大小,也有助于我们更加高效地管理和利用存储空间。
4.存储容量单位的换算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存储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进行计算。
如果我们要将10TB的数据转换成GB,按照上面介绍的换算关系,可以进行如下计算:10TB = 10 * 1024GB = xxxGB又如果我们要将500MB的数据转换成KB,可以进行如下计算:500MB = 500 * 1024KB = xxxKB通过这些实例计算,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存储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也能够更加熟练地进行换算操作。
地址总线,字长,内存容量,寻址范围 之间的计算
5、对于存储器的容量扩展,有位扩展,字扩展,字位扩展三种形式。对于字位扩展,一个存储器的容量为M*N位,若使用L*K位存储器芯片,那么,这个存储器共需(M*N)/(L*K)个存储器芯片。
下面分析一下字位扩展的习题: 设有一个具有14位地址和8位字长的存储器,问该存储器容量有多大?如果存储器由 1K*1静态存储器组成,需多少芯片?多少位地址作芯片选择?
下面通过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些关系
1、某计算机字长32位,存储容量8MB。按字编址,其寻址范围为(0~2M-1) 计算步骤:8MB字节=8*1024*1024*8位。所以8MB/32位=2M.
Hale Waihona Puke 2、某计算机字长32位,其存储容量为4MB,若按半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0-2M-1)计算步骤:若按半字就是16位了 4MB=4*1024*1024*8位,所以4MB/16 = 2M;
3、字长为32位.存储器容量为64KB.按字编址的寻址范围是多少计算步骤:64K字节=64*1024*8位. 所以64KB/32位=(64*1024*8)/32=16*1024=16K 故寻址范围为: 0-16K-1
4、某机字长32位,存储容量1MB,若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什么?
解释:容量1M=2*1024*1024 位 一个字长是32 位
处理机字长是指处理机能同时处理(或运算)的位数,即同时处理多少位(bit)数据。比如Intel Pentium 4处理器字长为32位,它能同时处理32位的数据,也即它的数据总线为32位。以前的处理器比如8086,则为16位处理器,现在新兴的64位处理器,它的数据吞吐能力更强,即能同时对64位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器的字长越大,说明它的运算能力越强。如果讲处理器的寻址范围,则要看处理器的地址总线的位数,而不是它的字长!这个要明白!比如Intel Pentium 4处理器的数据总线为32位,地址总线也是32位。8086的数据总线为16位,地址总线为20位。新兴的64位处理器的数据总线为64位,地址总线大部分是32位。这个清楚之后,再看地址总线与寻址范围的关系。存储单元是以字节(byte)为单位,N根地址总线能访问2的N次方个存储单元。于是有32位地址总线可以访问2的32次方个存储单元,即4GB。 8086处理器字长是16位,它的地址总线是20位,所以能访问2的20次方个存储单元,即1MB。 另外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如果有些题目说:按“字”寻址,就说明是存储单元大小为字长的位数,按“字节”寻址,说明存储单元式字节的大小 (个人理解,没有考证)
十六进制乘除法加内存大小和内存地址范围的换算
十六进制乘除法加内存大小和内存地址范围的换算先记住一个公式:内存大小=存储字节数=地址个数=末地址-首地址+1大家都知道1个字节=1byte=8Bit 也就是一个字节占用一个八位地址(0000 0000)=0x00 1KB=1024字节=1024个地址1MB=1024KB1GB=1024MB1KB=1024字节换成16进制就是0x400个地址,如果首地址是0x00的话,那么1KB的内存分配的地方就是0x00~0x3FF 2KB=2048字节换成16进制就是0x800个地址,如果首地址是0x00的话,那么1KB的内存分配的地方就是0x00~0x7FF 3KB=3072字节换成16进制就是0xC00个地址,如果首地址是0x00的话,那么1KB的内存分配的地方就是0x00~0xBFF 4KB=4096字节换成16进制就是0x1000个地址,如果首地址是0x00的话,那么1KB的内存分配的地方就是0x00~0xFFF ……………………………………………………………………………………………………………………………………………………..1MB=1024KB=1024*0x400=0x400*0x400=0x100000个地址,如果首地址是0x00的话,那么1MB的内存分配的地方就是0x00~0xFFFFF1GB=1024MB=1024*0x100000=0x400*0x100000=0x40000 000个地址,如果首地址是0x00的话,那么1GB的内存分配的地方就是0x00~0x3FFFFFFF验证一下:0x000000~0x2FFFFF,是多大的内存?字节数=0x2FFFFF-0x00+1=0x300000字节=3MB=?KB0x300000除以1024=0x300000/0x400=0x3000/0x4因为是16进制所以3先乘以16等于48,然后(48+0)/4=12=C 即0x3000/0x4=0xC00,0xC00=12*(16^2)=3*4*(16^2)=3*1024KB=3MB 如果首地址是0x00的话,那么10GB的内存分配的地方是0x00~?1GB=0x40000000个地址10GB=10*0x40000000=0x28000000010*4=40。
内存计算公式
内存计算公式内存计算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决定了计算机对数据处理和运算的能力。
在计算机的运行过程中,内存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它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的性能。
因此,合理地计算和配置内存是非常重要的。
计算内存需求的公式可以简单地表示为:内存需求 = 程序代码占用内存 + 数据占用内存 + 操作系统占用内存 + 缓存占用内存 + 其他占用内存其中,每个部分的计算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1. 程序代码占用内存:程序代码占用的内存包括了代码段、常量区和静态变量等。
可以通过编译器或者代码分析工具来估计代码占用的内存大小,并将其作为内存需求的一部分。
2. 数据占用内存:数据占用的内存是指程序在运行时产生的动态数据,包括动态分配的变量、数组和数据结构等。
根据程序逻辑和数据处理的规模,可以估计数据占用内存的大小。
3. 操作系统占用内存:操作系统也需要一定的内存来存储系统数据结构和运行时信息。
可以根据操作系统的类型和版本来查阅相关文档或者参考其他可靠的来源,来了解操作系统对内存的需求。
4. 缓存占用内存:计算机中的缓存用于提高数据访问的效率,包括CPU的缓存和磁盘的缓存等。
缓存的大小根据硬件和系统配置而定,可以在系统设置中查看或者参考硬件说明文档。
5. 其他占用内存:除了上述几个方面,还可能存在其他的内存消耗,比如共享库、数据库连接、网络请求等。
对于这些情况,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估算内存占用。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内存需求不仅仅是简单地相加各个部分的内存大小,还需考虑到内存对齐、内存分页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负载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综上所述,内存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分析程序代码、运行负载和硬件配置等来进行合理的内存计算和配置。
王道操作系统第三章内存管理思维导图脑图
第三章 内存管理内存管理内存的基础知识什么是内存?有何作用?内存可存放数据程序执行前需要先放到内存中才能被CPU处理——缓和CPU与硬盘之间的速度矛盾内存中也有一个一个的“小房间”,每个小房间就是一个“存储单元”如果计算机“按字节编址”则每个存储单元大小为1字节,即1B,即8个二进制位如果字长为16位的计算机“按字编址”,则每个存储单元大小为1个字;每个字的大小为16个二进制位内存从0开始,每个地址对应一个存储单元进程运行的基本原理指令的工作原理操作码+若干参数〔可能包含地址参数)可见,我们写的代码要翻译成CPU能识别的指令。
这些指令会告诉cPU应该去内存的哪个地址读/写数据,这个数据应该做什么样的处理。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默认让这个进程的相关内容从地址#0开始连续存放,指令中的地址参数直接给出了变量x的实际存放地址(物理地址)逻辑地址(相对地址)vs物理地址(绝对地址)程序经过编译、链接后生成的指令中指明的是逻辑地址(相对地址),即相对于进程的起始地址而言的地址三种装入方式绝对装入编译时产生绝对地址在编译时,如果知道程序将放到内存中的哪个位置,编译程序将产生绝对地址的目标代码。
装入程序按照装入模块中的地址,将程序和数据装入内存。
绝对装入只适用于单道程序环境可重定位装入(静态重定位)装入时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编译、链接后的装入模块的地址都是从0开始的,指令中使用的地址、数据存放的地址都是相对于起始地址而言的逻辑地址。
可根据内存的当前情况,将装入模块装入到内存的适当位置。
装入时对地址进行“重定位”,将逻辑地址变换为物理地址(地址变换是在装入时一次完成的)特点在一个作业装入内存时,必须分配其要求的全部内存空间,如果没有足够的内存,就不能装入该作业。
作业一旦进入内存后,在运行期间就不能再移动,也不能再申请内存空间动态运行时装入(动态重定位)运行时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需设置重定位寄存器编译、链接后的装入模块的地址都是从0开始的。
计算机原理学习 内存工作原理
计算机原理学习之内存工作原理1. 内存工作原理CPU和内存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两个组件,前面已经知道了CPU是如何工作的,上一篇也介绍了内存采用的DRAM的存储原理。
CPU工作需要知道指令或数据的内存地址,那么这样一个地址是如何和内存这样一个硬件联系起来的呢?现在就看看内存到的是怎么工作的。
1.1 DRAM芯片结构上图是DRAM芯片一个单元的结构图。
一个单元被分为了N个超单元(可以叫做cell),每个单元由M个DRAM单元组成。
我们知道一个DRAM单元可以存放1bit数据,所以描述一个DRAM芯片可以存储N*M位数据。
上图就是一个有16个超单元,每个单元8位的存储模块,我们可以称为16*8bit 的DRAM芯片。
而超单元(2,1)我们可以通过如矩阵的方式访问,比如 data = DRAM[2.1] 。
这样每个超单元都能有唯一的地址,这也是内存地址的基础。
每个超单元的信息通过地址线和数据线传输查找和传输数据。
如上图有2根地址线和8根数据线连接到存储控制器(注意这里的存储控制器和前面讲的北桥的内存控制器不是一回事),存储控制器电路一次可以传送M位数据到DRAM芯片或从DRAM传出M位数据。
为了读取或写入【i,j】超单元的数据,存储控制器需要通过地址线传入行地址i 和列地址j。
这里我们把行地址称为RAS(Row Access Strobe)请求, 列地址称为(Column Access Strobe)请求。
但是我们发现地址线只有2为,也就是寻址空间是0-3。
而确定一个超单元至少需要4位地址线,那么是怎么实现的呢?解决这个问题采用的是分时传送地址码的方法。
看上图我们可以发现在DRAM芯片内部有一个行缓冲区,实际上获取一个cell的数据,是传送了2次数据,第一次发送RAS,将一行的数据放入行缓冲区,第二期发送CAS,从行缓冲区中取得数据并通过数据线传出。
这些地址线和数据线在芯片上是以管脚(PIN)与控制电路相连的。
计算机+计算题公式梳理(答-2-23)
计算题公式梳理1.总线带宽计算:总线带宽(M B/s)=(数据线宽度/8)(B)×总线工作频率(MHz)2.存储容量= 磁盘面数(磁头数)⨯磁道数(柱面数)⨯扇区数⨯512字节B3.CPU访问内存空间大小是由CPU的地址线宽为n决定,那么CPU的寻址大小是2n(B)平均存取时间T=寻道时间5ms+旋转等待时间+数据传输时间0.01ms/扇区平均等待时间为盘片旋转一周所需时间的一半4.内存地址编码4.1容量=末地址-首地址+14.2末地址=容量+首地址-15.点阵字存储计算:点阵/8(例:24*24/8,单位B)6.光驱数据传输速率:倍速*150KB/s7.进制转换7.1十转非十:整数(短除求余倒取),小数(乘进制,取整,顺取)7.2非十转十:按权展开求和(权*基数n-1)7.32与8关系:一位8进制转为3位2进制,3位2进制转为一位8进制(421法)7.42与16:一位16进制转为4位2进制,4位2进制转为一位16进制(8421法)8.二进制算术运算8.1加法:逢二进一8.2减法:借一位算二9.二进制逻辑运算9.1逻辑或:有1得1,全0得0 逻辑加V9.2逻辑与:有0得0,全1得1 逻辑乘9.3异或:相同时为0,不同时为110.无符号整数表示:0-[2n-1]11.有符号整数原码表示:[-2n-1+1,+2n-1-1]12.有符号整数补码表示:[-2n-1,+2n-1-1]13.有符号整数二进制原码:该十进制的八位二进制原码,正数最高位置0,负数最高位置114.有符号整数二进制补码:该十进制的八位二进制原码后,反码,末尾+115.每类IP地址可用主机数量:2主机号二进制位数-216.ASCII编码计算:A(65,41H),a(97,61H),两者相差32(20H)0(48,30H),空格(32,20H)17.汉字的区位码、国标码、机内码17.1国标码=区位码+2020H17.2机内码=国标码+8080H17.3机内码=区位码+A0A0H18.灰度图像亮度计算:亮度数量=2n ,亮度取值范围=0~2n-119.彩色图像颜色种类:颜色种类=2n+m+k20.数字图像:数据量(B)=图像水平分辨率×图像垂直分辨率×像素深度(b)/821.波形声音的码率(kb/s)=取样频率(kHz)×量化位数(b)×声道数若B 则÷8存储=时间X码率声音压缩比例=压缩前码率/压缩倍数22.压缩编码以后的码率=压缩前的码率/ 压缩倍数23.单元格引用23.1相对引用:复制公式,插入行和列,删除行和列,目标单元格公式会变;移动公式时,目标单元格公式不会变;23.2绝对引用:插入行和列,删除行和列,目标单元格公式会变;复制公式,移动公式时,目标单元格公式不会变;23.3混合引用:针对上面两者各自规则引用。
计算机软硬件--硬件
计算机软硬件--硬件计算机软硬件--硬件1.【单选题】1分| 在CPU中,()不仅要保证指令的正确执行,还要能够处理异常事件。
A 运算器B 控制器C 寄存器组D 内部总线2.【单选题】1分| 位于CPU与主存之间的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用于存放部分主存数据的拷贝,主存地址与Cache地址之间的转换工作由()完成。
A 硬件B 软件C 用户D 程序员3.【单选题】1分| Flynn分类法基于信息流特征将计算机分成()只有理论意义而无实例A SISDB MISDC SIMDD MIMD4.【单选题】1分| 常用的虚拟存储器由()两级存储器组成A 主存-辅存B Cache-主存C Cache-辅存D 主存—硬盘5.【单选题】1分| 计算机中主存储器主要由存储体、控制线路、地址寄存器、数据寄存器和()组成A 地址译码电路B 地址和数据总线C 微操作形成部件D 指令译码器6.【单选题】1分| 若CPU要执行的指令为:MOV R1, #45(即将数值45传送到寄存器R1中),则该指令中采用的寻址方式为()。
A 直接寻址和立即寻址B 寄存器寻址和立即寻址C 相对寻址和直接寻址D 寄存器间接寻址和直接寻址7.【单选题】1分| 若某条无条件转移汇编指令采用直接寻址,则该指令的功能是将指令中的地址码送入()。
A PC(程序计数器)B AR(地址寄存器)C AC(累加器)D ALU(算逻运算单元)8.【单选题】1分| 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是()。
A 提高从内存获取数据的速度B 提高从外存获取数据的速度C 降低操作码的译码难度D 扩大寻址空间并提高编程灵活性9.【单选题】1分| 为了便于实现多级中断,使用()来保护断点和现场最有效。
A ROMB 中断向量表C 通用寄存器D 堆栈10.【单选题】1分| DMA工作方式下,在()之间建立了直接的数据通路。
A CPU与外设B CPU与主存C 主存与外设D 外设与外设11.【单选题】1分| 总线复用方式可以()。
嵌入式系统题库1-1-8
嵌入式系统题库1-1-8问题:[单选]内存按字节编址,利用8K×4bit的存储器芯片构成84000H~8FFFFH的内存,共需()片。
A.6B.8C.12D.24本题的题型在软考中较为常见,其难度在于计算时需要注意技巧,如果不注意技巧,将浪费大量时间于无谓的计算过程。
8FFFFH-84000H+1=(8FFFFH+1)-84000H=90000H-84000H=C000H,化为十进制为48K。
由于内存是按字节编址,所以存储容量为:48KX8bit,48KX8bit(8K×4bit)=12。
问题:[单选]挂接在总线上的多个部件()A.只能分时向总线发送数据,并只能分时从总线接收数据B.只能分时向总线发送数据,但可同时从总线接收数据C.可同时向总线发送数据,并同时从总线接收数据D.可同时向总线发送数据,但只能分时从总线接收数据本题考查考生对总线概念的理解。
总线是一个大家都能使用的数据传输通道,大家都可以使用这个通道,但发送数据时,是采用的分时机制,而接收数据时可以同时接收,也就是说,同一个数据,可以并行的被多个客户收取。
如果该数据不是传给自己的,数据包将被丢弃。
问题:[单选]以下关于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A.宿主机与目标机之间只需要建立逻辑连接B.宿主机与目标机之间只能采用串口通信方式C.在宿主机上必须采用交叉编译器来生成目标机的可执行代码D.调试器与被调试程序必须安装在同一台机器上在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中,有3种不同的开发模式,这3种开发模式就会涉及本题所述的宿主机与目标机(调试程序运行的机器称为宿主机,被调试程序运行的机器称为目标机)。
下面将详细说明这3种开发模式。
本机开发:本机开发也就是在目标机(在嵌入式系统中通常把嵌入式系统或设备简称为目标机)中直接进行操作系统移植及应用程序的开发。
在这种方式下进行开发,首先就得在目标机中安装操作系统,并且具有良好的人机开发界面。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么计算内存按字节编址,地址从A4000H到CBFFFH,共有_(160)_个字节。
若用存储容量为32K×8bit的存储芯片构成该内存,至少需要_(5)_片。
内存空间 (CBFFFH-A4000H) +1=27FFF+1(列入 1 2 那么空间总共
有 2-1+1=2)
转换为10进制表示为 f*16(0) +f*16(1)+ f*16(2) + 7*16(3)+ 2*16(4){16(3)表示16的3次方}
15 + 240+ 3840 + 28672 + 131072
=163839+1=163840 163840/1024=160
所以总共有160k 160/32=5
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器中每个单元的位数是相同且固定的,称为存储器编址单位.
不同的计算机,存储器编址的方式不同,主要有字编址和字节编址,内存一半以字节(8位)为单位,或者以字为单位(字的长度可大可小,例如16位或者32位等)
例如:内存地址从AC000H到C7FFFH,则共有C7FFFH-AC000=1BFFFH个地址单元(转换为十进制后,为112K).
如果该内存地址按字(16BIT)编址,则共有112K*16位,假设该内存有28片存储器芯片构成,已知构成此内存的芯片每篇有16K个存储单元,则该芯片每个存储单元存储=(112 K*16)/(28*16K)=4位
内存按字节编址,地址从90000H到CFFFFH,若用存储容量为16K×8bit的存储器芯片构成该内存,至少需要(3)片。
(3)A.2 B.4 C.8 D.16
今年上半年的一个考试题,一不留神就给弄错了,呵呵
解答一下,留个纪念:
1:内存按字节编址,存储器芯片是8bit,两者皆为B(字节)。
2:90000H到CFFFFH,空间是40000H,存储器芯片是16K。
3:全换算为二进制
40000H=2+4+4+4+4=18
关于存储器编址的问题
在<<FreeBSD Architecture Handbook>;>;一文中提到的当计算机加电启动时,CPU从0XFFFFFFF0开始执行跳转指令,其寻址空间达4GB,BIOS ROM
的地址范围处在最高端,在0XFFFF0000-0XFFFFFFFF处。
而据有些资料(关于微机原理的)讲的,80X86 CPU工作在实模式时,其寻址空间只有1M,当计算机加电启动时,CPU是从0XFFFF0开始执行跳转指令的,BIOS ROM地址范围在0XF0000-0XFFFFF处。
我的问题是:1、对于386以上的CPU,上面的说法哪种正确?如果两者都不准确请指出。
2、如果按照第二种说法,实际的内存(RAM)的编址是不连续的,因为中间有一部分地址被BIOS ROM占用了。
但大多资料上讲的都是以8086 CPU为例的,不知对于386以上的CPU,存储器(RAM、ROM)是怎样编址的?
关于存储器编址的问题
找到答案了,根据<<彻底理解内存概念>;>;一文:
[quote] 物理存储器是指实际存在的具体存储器芯片。
如主板上装插的内存条和装载有系统的BIOS的ROM芯片,显示卡上的显示RAM芯片和装载显示BIOS的ROM芯片,以及各种适配卡上的RAM芯片和ROM芯片都是物理存储器。
存储地址空间是指对存储器编码(编码地址)的范围。
所谓编码就是对每一个物理存储单元(一个字节)分配一个号码,通常叫作“编址”。
分配一个号码给一个存储单元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找到它,完成数据的读写,这就是所谓的“寻址”(所以,有人也把地址空间称为寻址空间)。
地址空间的大小和物理存储器的大小并不一定相等。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某层楼共有17个房间,其编号为801~817。
这17个房间是物理的,而其地址空间采用了三位编码,其范围是800~899共100个地址,可见地址空间是大于实际房间数量的。
在386以上档次的微机中,有两种存储器工作方式,一种称为实地址方式或实方式,另一种称为保护方式。
在实地址方式下,物理地址仍使用20位,所以最大寻址空间为1MB,以便与8086兼容。
保护方式采用32位物理地址,寻址范围可达4GB。
当计算机加电启动时工作在实地址方式。
SHADOW(影子)内存的概念:
对于细心的读者,可能还会发现一个问题:即是对于装有1MB或1MB以上物理存储器的机器,其640KB~1024KB这部分物理存储器如何使用的问题。
由于这部分地址空间已分配为系统使用,所以不能再重复使用。
为了利用这部分物理存储器,在某些386系统中,提供了一个重定位功能,即把这部分物理存储器的地址重定位为1024KB~1408KB。
这样,这部分物理存储器就变成了扩展存储器,当然可以使用了。
但这种重定位功能在当今高档机器中不再使用,而把这部分物理存储器保留作为Shadow存储器。
Shadow存储器可
以占据的地址空间与对应的ROM是相同的。
Shadow由RAM组成,其速度大大高于ROM。
当把ROM中的内容(各种BIOS程序)装入相同地址的Shadow RAM 中,就可以从RAM中访问BIOS,而不必再访问ROM。
这样将大大提高系统性能。
因此在设置CMOS参数时,应将相应的Shadow区设为允许使用(Enabled)。
[/quote]
FFFFF +--------------+
-------|BIOS ROM -|
-------|显示内存等--| 384KB
A0000 |--------------|
------|--------------|
------|基本内存-----| 640KB
00000 |_________|
如上图所示BIOS ROM地址范围在0XF0000-0XFFFFF(当前的BIOS ROM
容量可能大于64KB,如果是BIOS ROM容量为128KB,那它的地址范围在
0XE0000-0XFFFFF)。
因此,计算机加电启动时应该是从0XFFFF0处执行跳转指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