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管理创新优秀企业评价表

合集下载

2022年最新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认定标准

2022年最新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认定标准

附件5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认定标准(江苏省)一、申报认定条件同时满足以下四项条件即视为满足申报认定条件:(一)从事特定细分市场时间达到2年以上。

(二)上年度研发费用总额不低于100万元,且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不低于3%。

(三)上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在1000万元以上,或上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在1000万元以下,但近2年新增股权融资总额(合格机构投资者的实缴额)达到2000万元以上。

(四)评价得分达到60分以上或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近三年获得过省级科技奖励,并在获奖单位中排名前三;或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并在获奖单位中排名前五。

2.近两年研发费用总额均值在1000万元以上。

3.近两年新增股权融资总额(合格机构投资者的实缴额)6000万元以上。

4.近三年进入“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国500强企业组名单。

二、评价指标(一)专业化指标(满分25分)1.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满分5分)A.80%以上(5分)B.70%-80%(3分)C.60%-70%(1分)D.60%以下(0分)2.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满分10分)A.10%以上(10分)B.8%-10%(8分)C.6%-8%(6分)D.4%-6%(4分)E.0%-4%(2分)F.0%以下(0分)3.从事特定细分市场年限(满分5分)每满2年得1分,最高不超过5分。

4.主导产品所属领域情况(满分5分)A.在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及关键领域“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取得实际成效(5分)B.属于工业“六基”领域、中华老字号名录或企业主导产品服务关键产业链重点龙头企业(3分)C.不属于以上情况(0分)(二)精细化指标(满分25分)5.数字化水平(满分5分)A.三级以上(5分)B.二级(3分)C.一级(0分)6.质量管理水平(每满足一项加3分,最高不超过5分)A.获得省级以上质量奖荣誉B.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获得ISO9001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C.拥有自主品牌D.参与制修订标准7.上年度净利润率(满分10分)A.10%以上(10分)B.8%-10%(8分)C.6%-8%(6分)D.4%-6%(4分)E.2%-4%(2分)F.2%以下(0分)8.上年度资产负债率(满分5分)A.50%以下(5分)B.50%-60%(3分)C.60%-70%(1分)D.70%以上(0分)(三)特色化指标(满分15分)9.技术和产品有自身独特优势,主导产品在细分市场占有率和排名(满分6分)A.全国细分市场占有率10%以上(6分)B.全国细分市场占有率5%-10%或排名前十名或进入龙头企业供应链体系(4分)C.全省细分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名(2分)D.不属于上述情况(0分)10.企业和产品所属产业领域竞争优势(每满足一项按级别加分,满分9分)A.符合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或网络强国建设的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核心技术、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领域(3分)B.分布在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或省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中,国家级3分,省级2分。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科技创新能⼒评价2019-10-24⼀、区域科技创新能⼒实证分析1、抽取公因⼦按照表1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并选取⼤于1的特征根值,得出四个因⼦:12.568、3.584、1.835和1.391。

这四个因⼦解释了总⽅差84.252%,因此可认为这四个公因⼦可以解释⾜够的信息量,来解释实际问题。

2、因⼦命名旋转后的因⼦荷载表中各因⼦在指标上的载荷系数如表4所⽰。

从表4可知,第⼀个因⼦在x3、x4、x5、x12、x14、x17、x19有较⾼的载荷,结合因⼦的具体含义可将其定义为科技创新的基础因⼦。

第⼆个因⼦在x7、x10、x11有较⾼的载荷可将其定义为科技创新的投⼊因⼦。

第三个因⼦在x1、x6、x18有较⾼的载荷可将其定义为科技创新的产出因⼦。

第四个因⼦在x23上有较⾼载荷可将其定义为科技创新的贡献因⼦。

3、计算因⼦得分根据旋转后的因⼦得分系数矩阵(略),可以将公共因⼦表⽰为各个变量的线性组合,计算江苏省13个区域科技创新在4个主因⼦上的单项因⼦得分(F1、F2、F3、F4)。

[2]通过计算得到:F=0.6486*F1+0.1849*F2+0.0947*F3+0.0718*F4把原始数据代⼊表达式,得到江苏省各地市的单项因⼦得分和综合得分并进⾏排名,如表5所⽰[3]为使评价结果更加直观、清晰,我们对单项因⼦得分再进⾏聚类,以辅助分析。

运⽤SPSS19.0软件中WARD法聚类分析,结果如下图1所⽰。

根据聚类图我们可以将江苏省区域科技创新⽔平分为四类。

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区域创新能⼒与经济实⼒上所划分的苏南、苏中、苏北的城市基本上⼀致。

从科技创新的基础因⼦可知苏州、⽆锡、南通和常州有较⾼的得分,相反宿迁、连云港和淮安得分较低,它们的科技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数量与苏州、⽆锡、常州和南通所拥有的科技技术设施建设的数量相差较远。

科技技术设施是科研的物质条件,必须有健全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保证区域科技创新良好发展。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江苏省发改委、江苏省科技厅等关于公布2011年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的通知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江苏省发改委、江苏省科技厅等关于公布2011年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的通知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江苏省发改委、江苏省科技厅等关于公布2011年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1.10.13•【字号】苏经信科技[2011]1002号•【施行日期】2011.10.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江苏省发改委、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国税、江苏省地税、南京海关关于公布2011年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的通知(苏经信科技〔2011〕1002号)各市经信委、发展改革委、科技局、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海关:为进一步推动全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根据2010年新修订的《江苏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经企业申报、各地推荐、专家核查、综合审核、现场考察等程序,现认定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等165家企业技术中心为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单见附件)。

被认定为省级技术中心的企业要以此为契机,从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经费投入、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的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作用。

各地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指导和服务,在项目扶持、科技计划、税收优惠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认真做好企业技术中心运行情况的跟踪分析,鼓励和引导企业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努力提升地区整体创新能力和水平。

省经信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定期进行评价考核,实行优胜劣汰、滚动调整制度,不断提高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水平。

附件:2011年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省经信委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税省地税南京海关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三日附:2011年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单1、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南京金陵塑胶化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江苏钟山化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南京宝泰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6、南京金陵金箔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7、南京海尔曼斯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8、南京中电熊猫晶体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9、南京华格电汽塑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0、南京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1、苏州万隆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2、江苏华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3、苏州雅本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4、苏州新锐硬质合金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5、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6、苏州市青田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7、江苏神王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8、苏州春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9、苏州胜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0、苏州三基铸造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1、江苏仓环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2、苏州斯迪克电子胶粘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3、圣欧(苏州)安全防护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4、江苏苏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5、苏州恒久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6、苏州皇家整体住宅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7、怡球金属资源再生(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8、苏州吉人漆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9、中屹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0、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1、银邦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2、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3、江苏申锡建筑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4、无锡锡洲电磁线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5、无锡太湖锅炉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6、无锡健特药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7、无锡市军工电力电器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8、江苏东峰电缆有限公司技术中心39、无锡市贝斯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0、江苏苏嘉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1、凌志环保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2、江苏共昌轧辊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3、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4、无锡市中达电机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5、无锡锡能锅炉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6、江苏金羊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7、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8、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49、常州方圆制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0、江苏丰登农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1、江苏三恒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2、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3、常州市第八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4、江苏金源锻造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5、江苏龙城精锻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6、江苏南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7、江苏新誉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8、常州南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59、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60、丹阳中超化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61、江XXX昌化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62、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63、江苏海田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64、威和海洋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技术中心65、扬州日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66、江苏明珠试验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67、扬州天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68、江苏扬州合力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69、江苏赛德电气有限公司技术中心70、英泰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71、江苏宝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72、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73、江苏馋神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74、扬州市刘氏化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75、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76、扬州玉器厂技术中心77、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78、扬州北辰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技术中心79、江苏一重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技术中心80、江苏金陵特种涂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81、江苏浩明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82、扬州赛尔达尼龙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83、江苏菲达宝开电气有限公司技术中心84、仪征市中兴涤纶纤维厂技术中心85、江苏恒远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中心86、江苏恒力制动器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87、江苏宏大特种钢机械厂有限公司技术中心88、江苏星火特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89、江苏永益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90、泰通(泰州)工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91、泰州市华强照明器材有限公司技术中心92、紫罗兰家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93、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94、南通科技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95、江苏利田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96、南通冷冻设备有限公司技术中心97、江苏海迅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98、南通振华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99、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00、江苏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01、南通市华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102、江苏昌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03、江苏三上机电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04、江苏华信塑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05、江苏创导空调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06、江苏四方锅炉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07、江苏徐航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08、徐州市芭田生态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09、江苏红光仪表厂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10、江苏神舟轮毂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11、江苏正大清江制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12、江苏象王起重机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13、江苏双鑫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14、盐城神力制绳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15、江苏丰东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16、江苏中恒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117、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18、马恒达悦达(盐城)拖拉机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19、江苏森威精锻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20、江苏中恒宠物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21、江苏剑桥涂装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22、江苏高和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23、盐城中马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24、盐城市锅炉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25、江苏咸中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26、连云港杰瑞电子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27、国电联合动力技术(连云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28、灌南压铸机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29、江苏奥神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130、江苏佳宇资源利用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31、江苏远征化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32、江苏阿尔法药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33、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34、江苏苏华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35、江苏玖久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36、江苏永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37、江苏波司登羽绒服装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38、常熟市天银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39、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40、江苏凯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41、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42、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43、昆山华辰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44、江苏昆山协孚人革制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45、江苏凯宫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46、昆山铝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47、张家港市江南锅炉压力容器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48、泰博制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49、张家港市金陵纺织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50、江阴海达橡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51、浚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52、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53、江苏爱康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54、江阴市润玛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55、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康远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56、江阴东华铝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57、江阴市华宏化纤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58、江阴众和电力仪表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59、江苏云蝠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60、江阴江化微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61、江阴市恒润法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62、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63、江阴新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64、江苏海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165、远见风能(江阴)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论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企业的管理创新——以江苏宏图三胞高科技术有限公司为例

论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企业的管理创新——以江苏宏图三胞高科技术有限公司为例

Vo 1 . 2 9No . 9
Se p. 201 3
论 经济转 型背景下 的企业 的管理创新
以江苏宏 图三胞高科技术有 限公 司为例
陈 颖
( 安徽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 ;安徽
蚌埠
2 3 3 0 4 1 )
要 :我 国要 想实现持 续快速的发展 , 必须不 断在 经济发展 中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企业是宏观经济的微观要 素 , 因此 ,
是 实行两个具有全局 意义的根本性转变 :一是经 济体制从 传 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向社 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转 变 ;二是
经济增长方 式从粗放 型向集约 型转 变. 自此 , 我 国进入 了经

经济转型是一个 国家或地 区的经 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在
定 时期 内发生 的根本 变化 ,任何一 个国家在实现现代化
( 2 ) 加强“ 自营直销 供应链 ” 建设 , 建 立高效 、 集 中市场
联动机制 . 传 统经营思路下 的代 理分销 , 人为 的拉 长 了产 品 的供销距离 , 同时也让 I T产品的营销速率 与更新速度相 背 离, 节奏 失调 、 计划失灵 、 市场失衡 ; 宏 图三胞成功 的创造 了 1 9 9 6年
几个方面 :
图 1
注: 本 图依 据 表 1中的数 据 列 出
( 1 ) 创新思路 . 早在 2 0 0 0年创业之初 , 企业就大 胆的突 破传 统 I T售卖模式 , 创 造性 的推 出了“ WD M一 大 规模 、 标
需求结构调整是经济转型 的长久之 计 ,但是产业结 构 调整才是经济转 型的根本任务 ,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升级 , 关 键在 于优 化三次产业结构和 三次 产业 的内部结 构 ,将表 1

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认定流程培训PPT

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认定流程培训PPT
A.20%以上(5分) B.10%-20%(3分) C.5%-10%(1分) D.5%以下(0分)
A.国家级(10分) B.省级(8分) C.市级(4分) D.市级以下(2分) E.未建立研发机构(0分)
申报注意事项
认定政策
每一项得分都必须要有相应 的佐证材料,否则为0分!!!
1. 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50万元 2. 有利于企业融资 3. 企业招投标 4. 其他配套政策
分)
得分
备注
A.全国细分市场占有率10%以上(6分) B.全国细分市场占有率5%-10%或排名前十名或进入龙头企业 供应链体系(4分) C.全省细分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名(2分) D.不属于上述情况(0分)
行业协会开具的证 明;龙头企业供应
商证明
A.符合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或网络强国建设的信息 基础设施、关键核心技术、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领域(3分) B.分布在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或省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其 中,国家级3分,省级2分。(按最高级别加分,最高得3分) C.分布在江苏省“531”重点产业链;其中卓越提升产业链3分、 优势产业链2分、重点产业链1分。(按最高级别加分,最高得3 分)
元以下,但近2年新增股权融资总额(合格机构投资者的实缴额)达到 2000万元以上。
➢ 评价得分达到60分以上或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近三年获得过省级科技奖励,并在获奖单位中排名前三; 或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并在获奖单位中排名前五
近两年研发费用总额均值在1000万元以上
近两年新增股权融资总额(合格机构投资者的实缴额) 6000万元以上
A. 在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及关键领域“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取得实 际成效(5 分) B. 属于工业“六基”领域、中华老字号名录或企业主导产品服务关键产业链重点 龙头企业(3 分)——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 产业技术基础 C. 不属于以上情况(0 分)

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和提升研究——基于江苏省2004-2008年数据

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和提升研究——基于江苏省2004-2008年数据
2 aj n nvr t. aj g2 0 1 , h a .Sni gU i sy N ni 10 2 C i ; a ei n n 3 i guIfr a o ntueo SineadT c nl y N nig 10 2 C ia .J n s om t nIstt f c c n eh o g , aj 0 4 , hn ) a n i i e o n2
me s r me t t a u e id x s o n e e d n n o ain c p b l i s n e t n a a i t s u p tc p b l i s a d a u e ns o me s r n e e f id p n e ti n v t a a i t ,i v sme tc p bl i ,o tu a a i t n o ie ie ie
tb ih s a v l a in c i r n a d a sa d r a u e n to r i d p n e ti n v t n c p b l is o i h—tc a l e l e au t r e i n tn ad me s rme tmeh d f n e e d n n o ai a a ite fh g s l o t o o o i eh
Ev l ato o nd p n n nn a i n Ca b lte fHi h —t c a u i n n I e e de tI ov to pa iiis o g — e h Ent r ie nd e prs sa
P o t g Co n e me s r s a e n Daa o 0 4 2 0 n Ja g u P o i c r mo i u tr au e :B sd o t f 0 - 0 9 i in s r vn e n 2

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实施细则(2023年修订)第一章总则笫一条为贯彻苏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关于进一步深化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改革的实施方案》(苏委办(2023)86号)的规定,进一步深化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改革,以“亩均论英雄”“创新论英雄”"绿色论英雄”为导向,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提升工业企业资源要素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工作,特修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综合评价全市工业宗地和工业企业在资源集约利用以及科技创新、绿色经营、融合发展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全市工业宗地和工业企业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设定、分类评定以及数据采集、结果发布、差别化政策实施和服务等。

第二章指标体系第四条评价指标及权重设置:集约指标65分,创新指标10分,绿色指标15分,融合指标10分。

第五条集约指标65分,主要评价企业资源集约利用水平。

其中:亩均税收25分,亩均增加值25分,亩均销售收入10分,全员劳动生产率5分。

第六条创新指标10分,主要评价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水平。

其中:创新主体培育2分、研发机构建设2分、科技人员占比1分、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3分、研发经费增幅1分、科技项目承担能级1分。

1创新主体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分,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企业、苏州市级高新技术企业、苏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企业1分。

2.研发机构建设:建有国家级研发机构2分,省级1分,市级0.5分。

3.科技人员占比: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的得1分,低于10%的不得分。

4.研发经费占销售比重:年度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企业研发经费占对应年度销售收入比重不低于5%的得3分,5%以下的按比例得分;年度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企业研发经费占对应年度销售收入比重不低于4%的得3分,4%以下的按比例得分;年度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企业研发经费占对应年度销售收入比重不低于3%的得3分,3%以下的按比例得分。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组织开展新一轮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行动入库企业推荐工作的通知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组织开展新一轮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行动入库企业推荐工作的通知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关于组织开展新一轮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行动入库企业推荐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22.06.27•【字号】•【施行日期】2022.06.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关于组织开展新一轮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行动入库企业推荐工作的通知江北新区科创局、各区科技局,各有关单位:根据《省科技厅关于组织开展新一轮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行动入库企业推荐工作的通知》(苏科高发〔2022〕143号)要求,现组织开展相关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条件1. 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企业对其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在国内同行业中领先。

2. 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

企业注重创新投入,研发投入强度与研发团队实力在国内同行业中领先,作风学风优良。

企业须为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如以集团名义申报,其核心子公司须为高新技术企业),有高水平的研发机构和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具有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参与国际、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

3. 具有行业带动性和自主品牌。

企业注重自主品牌的管理和创新,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同行业位居前三位,有较大的主营业务收入规模或较大的发展潜力与影响力,具备联合行业上下游企业以及高校院所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的基础条件。

拥有省部级以上名牌产品或知名商标。

4. 具有良好的企业创新文化。

企业具有良好的培育和吸引人才机制,重视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引进,建立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企业创新文化、人才评价体系和创新激励机制。

5. 具有较好的信誉。

为在南京区划范围内依法注册的企业法人,主营业务和技术发展重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相关的行业政策。

具有良好的科研诚信,近一年无重大安全、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未列入科研严重失信或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办法(2021年版)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办法(2021年版)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办法(2021年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2.26•【字号】苏政办发〔2021〕10号•【施行日期】2021.0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区域经济开发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办法(2021年版)的通知苏政办发〔2021〕10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办法(2021年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2月26日江苏省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办法(2021年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考核评价组织第三章指标体系第四章考核评价程序及审核要求第五章结果发布及应用第六章动态管理机制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经济开发区工作的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进全省经济开发区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实现改革开放再出发,更好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省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以下简称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设定、数据收集、材料审核、结果发布以及动态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经济开发区包括全省各国家级、省级经济类开发区。

国家级开发区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港区,省级开发区指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高质量发展水平,是指经济开发区在经济发展、开放水平、创新驱动、生态集约和统筹协调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管理办法

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管理办法

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管理办法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管理办法一、总则为了加强对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推动技术创新的发展,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资金来源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江苏省财政拨款。

每年财政年度拨付一定金额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

2. 中央财政拨款。

中央财政每年拨付给江苏省一定金额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

3. 企业自筹资金。

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自筹资金来支持技术创新项目的开展。

三、资金管理3.1 资金划拨1. 江苏省科技厅根据财政拨款和企业自筹资金的比例,确定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具体划拨金额。

2. 划拨的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包括研发费用、设备购置、人员培训等。

3.2 项目申报与评审1. 科技型中小企业可根据项目需求,向江苏省科技厅提出资金申请。

2. 资金申请需要提交相关的项目计划、预算、技术方案等材料。

3. 申报的项目会经过专家评审,评审结果将作为资金划拨的重要依据。

4. 评审主要考虑项目的科技创新性、市场前景以及企业的实力和能力。

3.3 资金使用监管1. 科技型中小企业需按照项目计划合理使用资金,严禁挪用资金或超期使用。

2.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江苏省科技厅会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

3. 企业需按要求报送项目进展情况和财务报表等相关资料,以供监管部门进行审核。

四、绩效评估与奖惩4.1 绩效评估1. 江苏省科技厅每年对资助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绩效评估。

2. 绩效评估主要考察项目的进展情况、技术成果以及对企业发展的贡献。

3. 绩效评估结果将作为后续资金支持的重要依据。

4.2 奖惩机制1. 对于绩效优秀且取得突出成果的企业,将予以适当奖励或额外资金支持。

2. 对于绩效不佳、项目进展缓慢或存在违规行为的企业,将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包括减少或停止资金支持。

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认定流程培训PPT

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认定流程培训PPT
A. 5%以上(20分) B. 3%-5%(15分) C. 2%-3%(10分) D. 1%-2%(5分) E. 1%以下(0分)
A. 15%以上(20分) B. 10%-15%(15分) C. 5%-10%(10分) D. 0%-5%(5分) E. 0%以下(0分)
A. 55%以下(10分) B. 55%-75%(5分) D. 75%以上(0分)
A. 获得省级以上质量奖荣誉 B.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获得 ISO9001 等质量管 理体系认证证书 C. 拥有自主品牌 D. 参与制修订标准)
A. 10%以上(10 分) B. 8%-10%(8 分) C. 6%-8%(6 分) D. 4%-6%(4 分) E. 2%-4%(2 分) F. 2%以下(0 分)
上年度研发费用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 重(满分20分)
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满分20分)
率(满分10分)
主导产品所属领域情况(满分10分)
3
专业化指标(满
分30分)
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总
额比重(满分20分)
得分
A. Ⅰ类高价值知识产权1项以上(20分) B. 自主研发的Ⅰ类知识产权1项以上(15分) C. Ⅰ类知识产权1项以上(10分) D. Ⅱ类知识产权1项以上(5分) E. 无(0分)
A. 在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及关键领域“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取得实 际成效(5 分) B. 属于工业“六基”领域、中华老字号名录或企业主导产品服务关键产业链重点 龙头企业(3 分)——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 产业技术基础 C. 不属于以上情况(0 分)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精细化指标(25分)
元以下,但近2年新增股权融资总额(合格机构投资者的实缴额)达到 2000万元以上。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 个 件 件 件 亿元 万美元 万美元 定性 % % % % 万元/公顷 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序号 1 2 3 4 5 知识创造和 技术创新能力 30%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产业升级和 结构优化能力 30%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级指标 万人拥有本科以上的学历(含本科)数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销售收入中R&D经费支出 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数 省级以上科技创业载体面积 内资控股企业万人当年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 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及增幅 人均技术合同交易额 工业增加值率 企业利润率 企业科技税收减免额 省级以上人才计划人才数 园区管理机构、体制机制创新和有效运作评价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 营业收入超3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 服务收入占营业总收入比例 高新技术企业占企业总数比例 万人当年新增的知识产权数(含注册商标) 万人拥有的上市企业数量 企业净资产利润率 从业人员人均工资性收入占人均增加值比例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占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 高新技术产业用地率 园区科技金融发展状况评价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及发展状 况评价 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和外籍常驻人员占从业人员比 例 单位 人 元 个 万平方米 件 万元,% 元 % % 万元 人 定性 % 家 % % 件 家 % % % % 定性 定性 %
26 27 28 国际化和参与 全球竞争能力 20%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可持续发展 能力20% 40 41 42 43 44
高新技术企业出口额占园区营业收入比例 技术服务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例 企业设立的境外分支机构数 万人当年新增欧美日注册商标数 万人当年新增欧美日专利授权数 企业累计参与制定产业国际标准数 当年内资控股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额 实际使用外资额 进出口总额 园区宜居性和城市服务功能的完善程度评价 从业人员数增长率 从业人员中硕士和博士占比 企业数量增长率 企业上缴税收总额增长率 高新技术产业用地产出强度 省级以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数 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情况评价 园区创新政策先行先试、“政产学研资介用”合作 互动与知识产业保护评价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日期】2020.06.11•【字号】苏工信创新〔2020〕258号•【施行日期】2020.06.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其他规定,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关于印发《江苏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苏工信创新〔2020〕258号各设区市工信局:根据《江苏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苏工信规﹝2020﹞1号)有关规定,为规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评价工作,指导企业技术中心编制申请和评价材料,现将《江苏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指南(试行)》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江苏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指南(试行)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0年6月11日江苏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指南(试行)为规范江苏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评价工作,指导企业技术中心编制申请和评价材料,根据《江苏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苏工信规﹝2020﹞1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制订本指南。

申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根据《管理办法》和当年省工信厅通知要求,参照本指南编制申请材料。

申请材料内容包括:《江苏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见附件1)、评价表及必要证明材料(见附件2)。

已认定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分中心,每三年进行一次运行评价,参照本指南编制评价材料。

评价材料内容包括:《江苏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见附件3)、评价表及必要证明材料(见附件2)。

省工信厅委托第三方机构依据评价指标体系(见附件4)对企业技术中心的申请材料和评价材料进行审核和评价。

由于行业间的差异较大,本指南《评价数据表》和《评价指标体系》目前仅限于工业领域。

其他行业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评价工作参照本指南,结合当年工作通知和相关要求执行。

江苏各市区域创新效率的评价

江苏各市区域创新效率的评价

《商场现代化》8年月(下旬刊)总第58期一、引言区域创新系统(r e gi onal i nnova t i on syst e m )的概念是1992年由英国卡迪夫大学的C ooke 教授提出的,他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和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而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

区域创新系统不能仅理解为技术创新,它是一定区域内与创新过程相关的组织、机构和实现条件所组成的网络体系。

2005年,苏南人均G D P 是5.02万元,苏中人均G D P 是1.86万元,而苏北人均G D P 才1.11万元。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都处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但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经济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

而区域创新系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是区域经济内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技术支撑。

因此,研究各地区创新体系的运行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而创新体系本身是多投入多产出的复杂系统,数据包络分析(D a t a E nve l opm e nt A nal ys i s ,简称D E A )就是一种评价具有多输入多输出指标的同类主体间相对有效性的方法。

因此,我们引入研究生产有效与否的D E A 分析方法,对区域创新系统行进行实证分析,同时也可以用DEA 分析方法得出地区的规模效益情况。

二、模型的建立数据包络分析是由美国运筹学家C ha m es 和Cooper 等学者从1978年开始发展起来的。

它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用于评价具有相同类型的多投入、多产出的决策单元是否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的一种非参数统计方法。

D EA 以某一生产系统中的实际决策单元(D M U )为基础,建立在D M U 的“Pa r e t o 最优”概念之上。

它主要是通过保持D M U 的输入或输出不变,把每一个被评价单位作为一个D M U ,再由众多D M U 构成被评价群体,通过对投入和产出比率的综合分析,以D M U 的各个投入和产出指标的权重为变量进行评价运算,确定“有效生产前沿面”,并根据各D M U 与有效生产前沿面的距离状况,确定各D M U 是否D EA 有效,同时还可用投影方法指出非D E A 有效或弱D E A 有效D M U 的原因及应改进的方向和改进多少的问题。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科学发展在企业”研讨会优秀论文评选结果的通报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科学发展在企业”研讨会优秀论文评选结果的通报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科学发展在企业”研讨会优秀论文评选结果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08.11.11•【字号】苏发改企改发[2008]1408号•【施行日期】2008.11.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科学发展在企业”研讨会优秀论文评选结果的通报(苏发改企改发〔2008〕1408号)各市、县发展改革委,各有关部门,各有关企业: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促进江苏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自觉、坚定、有效地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企业的发展与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中,我委开展了“科学发展在企业”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活动共征集入选论文112篇,经专家评审,共评出获奖论文105篇,其中特等奖1篇、一等奖12篇、二等奖21篇、三等奖30篇、优秀论文奖41篇。

具体获奖论文如下:一、特等奖(2篇)1、《关于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探讨》(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周明生花虎)2、《中国企业信誉机制重构探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臧书霞)二、一等奖(12篇)1、《企业文化建设与科学发展》(常州市发展改革委刘醒钧周二中)2、《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扬州市发展改革委洪庆生朱勇)3、《演绎“加减乘除混合”法走好海安工业集聚化发展之路》(海安县发展改革委储开泉)4、《科学发展视角的企业创新系统研究》(省委党校工商管理教研部方建中)5、《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徐州市发展改革委赵军刘国磊)6、《不确定经济环境下的企业战略初探》(靖江市企业家协会环一军)7、《创新型企业的内外部管理机制探析》(南京市社会科学院董淑芬黄南刘瑞翔)8、《创业投资价值取向和中小企业的创新动力结合研究》(苏州高新创业投资集团公司周愉)9、《坚持发展迈大步建设特钢新基地》(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有限公司何达平)10、《矢志科学发展实现进位争先》(滨海县人民政府张莉莉)11、《企业科学发展与创新研究》(射阳县人民政府顾强生)12、《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南通第四建筑集团公司耿裕华)三、二等奖(21篇)1、《现代企业管理须注重“以人为本”》(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程芳)2、《长三角主要城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吴海瑾)3、《打破家族化用人模式推行科学化管理体制加速民营企业健康发展》(阜宁县计划与经济委员会许学成张亚琴)4、《强化节能减排工作优化民营企业发展》(淮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杜国庆)5、《“BEC”模式及其思考》(南通市发展改革委黄元宰)6、《推进企业创新引领科学发展》(大丰市发展改革委赵晓庆)7、《构建和谐企业实现科学发展》(连云港市发展改革委纪毓铭)8、《立足产业集群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徐州铜山县发展改革委孙民孟庆君陆启伟)9、《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徐州煤矿机械厂伏世强)10、《创新引领发展为人民造好药》(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屠永锐闵浩林缪彩华)11、《创新发展铸辉煌》(江苏河海运输股份有限公司陈仁友胡立友)12、《履行社会责任共建和谐社会》(南京红宝丽股份有限公司魏建平)13、《新时期企业发展的成功之道》(津通国际工业园贡毅何晓晴)14、《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战略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浅释》(南京第二机床厂有限公司胡亚平)15、《转变外经贸企业发展方式问题探析》(江苏建兴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盐城市人大常委会陈汝勤张伯铭)16、《打造开启科学发展企业之门的“金钥匙” 》(靖江市企业家协会薛汉根)17、《论企业的社会责任》(常州市行政中心管理处朱锦华)18、《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推进企业科学发展》(江苏金丰纺织有限公司姚明翔)19、《创和谐劳动关系促企业健康发展》(远东控股集团罗时龙)20、《浅谈在科学发展中构建和谐企业》(江苏宇迪光学股份有限公司吴迪富)21、《走科学发展之路把企业做精做强》(南通振康焊接机电有限公司汤子康)四、三等奖(30篇)1、《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利器》(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党建民)2、《江苏省制造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实证研究》(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孔善右唐德才)3、《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江苏省委党校邹红)4、《构建先进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泰州市发展改革委姚新平)5、《县(市)发改委推进企业科学发展重在引导、指导和督导》(仪征市发展改革委周建明)6、《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民营企业上市的几点思考》(南通市发展改革委严蓓蓓)7、《以“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契机着力创建中国“纺织贸易第一城” 》(吴江市发展改革委徐枫)8、《浅谈我国国有企业“企业家”的选拔方式》(盐城市发展改革委)9、《坚持“三为”构建和谐》(射阳县发展改革委邓成新)10、《依托产学研合作打造核心竞争力》(海安县申菱电器制造有限公司)11、《创新是企业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南通回力橡胶有限公司倪雪文)12、《浅议科学发展观与企业文化建设》(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耀辉)13、《企业文化与和谐发展》(南京红宝丽股份有限公司杨志平)14、《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打造极具国际竞争力、让国人为之骄傲的世界级企业》(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王民)15、《论水泥企业的科学发展之路》(淮海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刘慧敏)16、《企业文化建设与科学发展》(徐州三环产业用布厂刘科)17、《构建和谐矿山实现科学发展》(徐州铁矿集团张汝鹏)18、《大型装备制造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战略与实践》(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家安贲道林张桂峰)19、《坚持科学发展是强企兴业之道》(江苏江中集团沈良兵)20、《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增长新优势》(江苏宏景集团张建明)21、《科学发展观在民企中的实践与思考》(江苏盐阜人民商场有限公司杨永奎)22、《紧环境下蓄势待发小气候中集势跨越》(江苏联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3、《企业创新与科学管理》(江苏中烟工业公司淮阴卷烟厂郑洪兴)24、《科技创新托起“花”中“绿叶”》(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刘国忠)25、《企业公民:企业成长的科学路径》(常州社科联苏刚)26、《取天华之光辉拓世界新能源》(常州天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谢潇拓)27、《发展农业旅游建设岛屿新农村》(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三山岛农业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吴惠生宋炜)28、《科技、人文、和谐--新时期企业发展要素刍议》(金坛市金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赵元刚)29、《企业科学发展之命脉--改革与创新》(江苏卡特石油新能源有限公司蔡生祥)30、《企业创新与科学发展》(常州天宇新动力创业中心戚卫)五、优秀论文奖(41篇)1、《铜山县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的战略措施》(铜山县发展改革委孙民孟庆君陆启伟)2、《企业文化--企业发展的动力》(南通市冠东车灯有限公司姜培新)3、《“以人为本”在企业管理中的发展与体现》(南通龙翔化工有限公司朱思明)4、《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创新发展》(海门通光集团有限公司张强张忠)5、《科技创新促企业发展》(南通市雄风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张宝余)6、《企业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吴江市震泽镇人民政府沈志伟)7、《坚持科学发展道路构建先进企业文化》(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刘葆春)8、《构建和谐企业实现科学发展》(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仲汉根季红进)9、《“科学发展观”是指明灯点亮了创新发展的新思路》(天鹏冶金有限公司秦建明)10、《不待扬鞭自奋蹄披荆斩棘创大业》(江苏联众肠衣有限公司陆金林)11、《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双马化工有限公司鲍兴来)12、《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企业发展》(南通恒绮纺织有限公司张建成)13、《节能减排科学发展》(五山漂染有限责任公司吴名山)14、《科学发展重在解决瓶颈问题》(熔盛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陈强)15、《落实科学发展观多途径开展节能减排》(双钱集团轮胎有限公司杨宁宁)16、《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中如化工有限公司蔡可建)17、《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科技创新》(南通市银燕食品有限公司邓海如)18、《树科学发展观走科技创新路》(南通泰慕士股份有限公司陆彪)19、《以研发为龙头,以技改为抓手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液压机生产基地》(南通锻压设备有限公司郭庆)20、《勇攀行业节能减排最高峰》(江苏省海安石油化工厂)21、《管理创新助西蒙腾飞》(江苏西蒙奇通电器有限公司)22、《引导职工投资加快企业发展》(南通恒力重工机械有限公司)23、《在科技创新中展翅在科学发展中腾飞》(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4、《引领科技创牌打造产业巨舰》(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5、《关于企业改制上市中常见法律问题的分析及解决》(金坛市发展改革局贺美华)26、《关于事业单位发展与改革的思考》(淮安市发展改革委臧悦平)27、《科学定位谋发展分类改革转机制--南通市市属事业单位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南通市发展改革委黄元宰梅华)28、《南通市产权交易市场现状及规范发展对策建议》(南通市发展改革委黄元宰何志勇)29、《打造强势品牌,推动科学发展》(远东控股集团)30、《“绿色卷烟产品”发展思路探析》(江苏中烟工业公司淮阴卷烟厂苗士斌孙海平)31、《深化行业协会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换》(淮安市发展改革委曹汉华)32、《以科学发展引领企业更好更快发展》(远东控股集团)33、《创新企业职工培训模式推进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江苏中烟工业公司淮阴卷烟厂叶汝倩)34、《科学发展观让华峰化工生机勃勃》(南通市华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王德峰)35、《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易达电子有限公司胡忠军)36、《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37、《构建和谐企业,深入执行科学发展观》(江苏中烟工业公司淮阴卷烟厂陈孝芳)38、《让创新和创造变成企业走向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常州市邦邦经济信息咨询中心朱浩源)39、《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打造本土商业品牌》(江苏盐阜人民商场有限公司)40、《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滨海县人民政府刘永轩)41、《企业科学决策需要强化的五个意识》(建湖县城市工业局周清朱道旺)二○○八年十一月十一日。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技能人才评价技术资源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技能人才评价技术资源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技能人才评价技术资源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20.07.13•【字号】苏人社发〔2020〕81号•【施行日期】2020.07.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正文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技能人才评价技术资源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苏人社发〔2020〕81号各设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单位:现将《江苏省技能人才评价技术资源建设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及时与省人社厅联系。

附件: 1.江苏省技能人才评价技术资源建设指导意见2. 技能人才评价技术资源送审表3. 标准规范评审意见表4. 评价试题评审意见表5. 江苏省技能人才评价技术资源目录(第一批79个)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20年7月13日附件1江苏省技能人才评价技术资源建设指导意见技术资源建设是技能人才评价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职业资格改革的重要环节,对完善多元化评价方式,树立客观公正的评价导向,促进技能人才成长成才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我省技能人才评价技术资源还存在评价标准更新滞后、评价内容与生产实际脱节、开发修订机制不健全、用人单位自主权落实不够等突出问题。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意见》和我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实施办法(试行)》,健全技能人才评价技术资源建设机制,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客观反映劳动者的技能水平,现就我省技能人才评价技术资源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健全评价技术资源体系(一)构建多层次职业标准。

依据国家职业分类,建立由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行业企业评价规范、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等构成的多层次、相互衔接的职业标准体系。

全国电力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获奖名单

全国电力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获奖名单
李继宝
李继宝李永兴
刘仕良任大全刘有国张应洲孙思斌史云雁曹云鹏俞永忠杨宗强刘永辉张树保袁定稳张建鹏方南云张方斗
一等
新型电费管理体系创建
济南供电公司
张正辉
张正辉
姚鲁
一等
构建薪酬激励体系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电厂
赵继传
赵继传
一等
市场导向型事业部制管理体系的优化与创新
北京电力设备总厂
刘太生
黄琳 吴江 陆建宇
一等
快速流动立体服务管理
日照供电公司
孙国宇
孙国宇
张守平 刘加国 程新 王晓梅
一等
电费信用风险管理
江苏省电力公司
费圣英
冯军
季强 吴洪振 沈建新 薛祥 金农 丁晓
张德进 张凌浩 金根兴 田粤
一等
资金流管控的创新与实践
贵州电网公司
潘福
潘福胡伏秋
廖新和 梁明海 童立民 颜朋 高军
李富源 张祺 徐曼 罗旭红 王兴群
刘向东
刘向东李开明
张启华薛岩穆永强颜晓堂王春生王涛赵海波王来纯裴宝仁徐庆丰
二等
胜任素质模型与无领导小组讨论在中层管理人员选拔中的应用
锦州东港电力有限公司
曹殿民
曹殿民杨旭芳
冯松武超王英林
二等
零库存管理与JIT采购的成功实践
国电吉林热电厂
王慕文
刘春晓
朴吉满于圣波陈广志马占民
二等
组建专家队伍,创造人才优势
二等
打造健康人生工程努力构建和谐企业
天津市电力公司西青供电分公司
唐宝岩
唐宝岩
王玉明
二等
以价值链理论为基础的虚拟经营模式
山西世纪中试电力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省“扬子杯”优质工程奖评审办法》

《江苏省“扬子杯”优质工程奖评审办法》

《江苏省“扬子杯”优质工程奖评审办法》-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江苏省“扬子杯”优质工程奖评审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营造良好人居环境,本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指导方针,为进一步鼓励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增强质量意识,争创精品工程,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水平,现决定全面深入规范江苏省“扬子杯”优质工程奖评审活动,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江苏省“扬子杯”优质工程奖(以下简称“扬子杯”)是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设综合奖一项、专项奖三项,综合奖名称为江苏省“扬子杯”优质工程奖,专项奖名称分别为江苏省优质安装工程奖、江苏省优质装饰工程奖、江苏省优质钢结构工程奖。

评选对象为省内各类建设工程和省内建筑企业承建的省外建设工程。

第三条江苏省“扬子杯”优质工程奖创建和评审遵循“自愿申报、择优入围、科学公正”的原则,强化“过程创建、复查评选、综合审定”三个环节。

“过程创建”环节活动根据工程施工进度组织实施,“复查评选”和“综合审定”环节活动每年组织一次。

第二章评审组织第四条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成立“扬子杯”优质工程评审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扬子杯”评审工作和国家级优质工程奖项的推荐工作。

评审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委员会、评选委员会、审定委员会和评审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负责“扬子杯”优质工程的“过程创建”、“复查评选”、“综合审定”和协调管理工作。

由评审领导小组组建“扬子杯”优质工程专家库,组织专家参与评审活动。

第五条“扬子杯”创建委员会,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处室、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程所在地质量监督站和省市行业协会组成。

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程所在地质量监督站和市行业协会组成“创建检查组”,负责优质工程创建过程中的质量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管理创新优秀企业评价表
评价类别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标准分值 自评分 评定分

1、战略管理
(100分)

1、战略分析
(15分)

1、有明确的企业愿景(核心价值观、未来前景展望等) 5分

2、有明确的企业使命(企业定位、企业管理理念和企业形象) 5分
3、有明确的战略目标(股东、产品、员工和社会) 5分
2、战略制定
(30分)

1、能根据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选择合理的企业战略 15分

2、企业拥有三年或五年(中长期)发展计划 15分

3、战略执行
(30分)

1、制定本年度工作目标,并分解落实至各职能部门(具体、明确、
可操作性)
15分

2、企业战略实施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实行重大决策责任制 15分
4、战略评估 (15分) 能提供完整的年度或半年度战略评估报告 15分

5、战略调整 (10分) 能够及时根据战略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的调整和纠偏 10分

2、研发管理
(100分)

1、研发机构
(25分)

1、建立市级以上技术中心或工程中心 国家级:15分 省级:10分

市级:5分

2、企业拥有自主研发机构 10分

2、研发经费投入
(20分)
研发资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 3.5%以上:20分 3%以上: 15分

2.5%以上:10分

3、研发人员
(15分)
大专以上人员(或高级技工、高级技师)占职工总人数比例 30%以上:15分 25%以上:10分

20%以上:5分
4、产学研活动 (10分) 近三年内积极开展产学研活动,签订产学研协议 10个以上:10分
少一个扣1分

5、研发成果
(30分)

1、近三年获得授权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5只以上:15分
少一只扣3分

2、近三年获得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
5只以上:15分,
少一只扣3分

3、质量管理
(100分)

1、 管理制度 (10分) 拥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原材料供应商标准、在制品、产成品质量
合格标准、产品入库标准等)
10分

2、 质量检测 (10分) 拥有完善的产品检测设备,并建立产品检测台账记录 10分

3、质量标准
(50分)

1、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认真执行质量管理标准 10分
2、产品按标准组织生产,不生产无标产品 10分
3、拥有采标产品(采用国际标准)数量
3只以上15分,
少一只扣5分

4、主持(第一位)或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前三位)
主持制定:15分
参与制定:10分

4、管理方法
(30分)

1、实施全面质量管理(TQM) 15分

2、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精益管理、零缺陷管理等 15分

4、信息化建设
(100分)

1、企业信息化
基础设施 (40分) 1、企业具有门户网站 10分 2、企业建立电子商务平台 20分

3、能运用计算机进行网络办公和协同管理 10分
2、企业信息化
组织体系
(30分)

1、已设立CIO(首席信息官)或有专职信息管理负责人 10分

2、建立企业信息化组织机构并职责明确 20分
3、企业信息化
建设
(30分)

1、全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或试点企业
示范企业:15分
试点企业:10分

2、实施ERP管理 15分
5、基础管理
1、管理制度(20分) 建立较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 20分
(100分)
2、标准化(10分) 有适合实际的技术标准、工作标准 10分

3、计量合格(10分) 计量用品通过合格确认,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周检率100% 10分
4、定额管理(10分) 制定和修订如劳动定额、物质消耗定额、费用定额等各项经济技术定额 10分
5、台账管理(10分) 按照齐备、准确、可靠、实用的要求,提供原始记录和基本资料 10分
6、库存管理(10分) 库存管理制度完善,进出货有明确的记录,并能定期盘点货物,积极实施“零库存”管理 10分
7、班组管理(10分) 建立健全生产管理、劳动管理、质量管理、5s管理等班组标准化作业和班组管理考核制度 10分

8、现场管理(20分) 企业生产现场管理规范,符合“环境整洁、纪律严明、物放有序、设备完好、信息准确、生产均衡” 优秀:20分 良好:15分
一般:10分

6、财务管理和
风险管控
(100分)

1、财务管理
(50分)

1、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科学编制、执行年度预算。企业财务制
度健全,资金管理规范
20分

2、 设立CFO(首席财务官)或财务总监 10分
3、企业有完善的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
制度
10分

4、每年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会计事务所进行年审 10分

2、风险管控
(50分)

1、企业流动比率处在合理的水平(2:1左右) 10分
2、企业速动比率处在合理的水平(1:1左右) 10分
3、企业重大决策(投融资、并购、技改)进行专业风险评估 15分
4、企业建有内部审计监督机制 15分
7、市场营销和
品牌管理
(100分) 1、市场营销 (40分) 1、企业能够进行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有效感知客户需求变化,并引导顾客需求 10分 2、能够有效运用常规的营销工具,如促销,广告,定制服务等 15分
3、积极推进整合营销,网络营销等营销新模式 15分
2、品牌建设
(60分)

1、通过开展市场调研,分析,预测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品牌建设
实施规划
10分

2、商标
国际注册商标30分
省著名商标15分
市知名商标10分
拥有注册商标5分

3、名牌产品 国家名牌产品20分 省名牌产品15分
市名牌产品10分

8、人本管理
(100分)

1、企业文化
(40分)

1、有明确的企业文化理念,企业文化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并能体
现创新精神
10分

2、积极建设学习型企业组织 15分
3、有完善的培训和人才开发计划 15分

2、和谐企业建设
(60分)

1、职工工资收入合理增长 20分

2、年员工流失率处于合理的水平(2%—10%) 20分
3、按期为职工交纳社会保险 20分

9、安全生产
管理 (100分) 1、安全制度 (30分) 1、建立并落实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范 15分 2、建立职责明晰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和应急处置预案,能有效处置突发事件 15分 2、 安全教育 (20分) 新员工上岗前安全教育培训率达100%,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能进行定期培训 20分 3、 安全设备 (20分) 企业内消防器材配置到位,特种设备通过年检,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20分

4、 本质安全
(30分)

1、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职业危害和改善作业环境 15分

2、积极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推行“平安企业”建设
15分
10、社会责任
管理
(100分)

1、信用管理
(30分)

1、信用管理贯标合格企业或示范企业
示范企业:15分
合格企业:10分

2、3A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国家级:15分 省级:10分
市级:5分

2、绿色管理
(45分)

1、企业日常生产管理活动中,企业员工体现出较强的绿色意识 15分
2、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认证 15分
3、建立节能降耗责任制,实行绿色生产和清洁生产 15分

3、公益管理
(25分)

1、每年能够公开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且报告内容详实规范 15分

2、积极参加社会各类公益活动,塑造企业良好社会形象 10分

一票否决
1、近三年内发生一次死亡三人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2、近三年内发生重大质量事故,被市级以上有关部门处罚的
3、近三年内发生信用危机事件,被市级以上有关部门处罚的
4、近三年内发生重大环境危害事故,被市级以上有关部门处罚
5、近三年内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

企业自评人员名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 月 日
市经信委评定人员名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 月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