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版第五章 地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流水作用
1、侵蚀作用 指流水破坏地表,并带走地表物质的作用; ◆流水侵蚀的方式: 化学溶蚀——水对可溶性物质的溶解; 机械侵蚀——流水以其动能使物质脱离地 面,进入水中。
★流水机械侵蚀的类型
①片蚀(面蚀):面状水流对地表的侵蚀,结 果使地面高度均匀降低; ②下蚀(下切、垂直侵蚀):线状水流对河谷 或沟谷底部进行的侵蚀,结果使河谷(沟谷) 加深;下蚀在上游及山地区最强烈; ③侧蚀(旁蚀、侧向侵蚀):线状水流对河谷 或沟谷两坡进行的侵蚀,结果使河谷(沟谷) 拓宽;侧蚀主要发生在河(沟)床凹岸; ④溯源侵蚀:线状水流向河谷或沟谷的源头进 行的侵蚀,结果使河谷(沟谷)伸长;
①顺直型(河床曲折率<1.5): 浅滩与深槽相间分布,间距为5 — 6 倍河 床宽度。 ②弯曲型(河床曲折率> 1.5): 自由曲流:分布于冲积平原上; 深切曲流:分布于山地区。 ③分汊型: 其发展取决于汊道的分沙比和分流比。 ④散乱型: 河床比降大,水量变化大;宽浅,无固定 主槽。
3、河床浅滩与深槽 浅滩:泥沙或砾石堆积体,枯水期可出露 水面,而平水期没入水中;如边滩、 心滩、江心洲(平水期出露);
2.化学风化:是指岩石在大气、水与生物作 用下发生分解进而形成化学组成与性质不同 的新物质的过程。 化学风化又分为: (1)水化作用 (2)水解作用 (3)氧化作用
3.生物风化作用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动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为化学风化提供了反应剂。
(二)风化壳 风化壳:风化产物虽经风化与剥蚀而依然残留原地覆 盖于母岩表面者,就是风化壳(残积物)。
直线形坡:上升=侵蚀;
凹形坡:上升<侵蚀 或地壳构造长期稳定; S 形坡:稳定→上升;
(一)构造运动与地貌发育 构造运动造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因而成为 形成地表宏观地貌特征的决定性因素。
(二) 地貌形成的气候因素
1.高纬和高山寒冷气候条件下,冰川冰缘作用是主
要外动力。
2.温湿气候条件下地表径流丰富,流水作用是主导
◆形成条件:①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 ②暴雨和洪水; ③陡峻的沟谷。
类 型 固体含量 容 重
稀性泥石流 粘性泥石流
15 — 40% 40 — 60%
1.3 —1.7 t/m3 >1.7 t/m3
◆地貌:在中上游形成峡谷;在下游出口处, 稀性泥石流形成洪积扇,而粘性泥石流则形 成砾石垄岗。
四、河流地貌 (一)河谷的形态 河谷——由河流作用塑造而成的长条状凹地。 ◆河谷的基本要素:河床、河漫滩、阶地;
谷坡 谷底 谷坡
洪水位 平水位
(二)河床
河床——平水期河水所占据的谷底部分。
1、河床纵剖面:从河源到河口,沿河床 最低点所作的连线。为一上凹形曲线。 河 源 海 拔 高 度 上游:比降大,水量小,下蚀受限; 中游:下蚀最快; 下游:比降小,水量大,堆积旺盛;
均衡剖面
水平距离 河 口
2、河床的平面形态
他认为,基本的地貌形态作为地壳 运动的结果而形成,然后在外力作用下 被破坏、夷平。
地理循环学说
戴维斯认为地貌发育有三要素,即构造、 营力、时间。认为地貌的准平原化发育过程 经历三个阶段:幼年期、壮年期、老年期。
地形分析 彭克专注坡地形态研究,认为内、外力同时 作用,而地貌形态则揭示了内、外力的关系。 凸形坡:上升>侵蚀;
崩落形成的地貌
崩落停止后,岩堆经风化可发育土壤和生长 植被,如下图所示:
峡谷两侧最易发生崩落,巨大的崩塌岩块常 使峡谷难于通行。大规模的崩塌俗称 山崩。如 下图:
(二)滑落与滑坡地貌 1.定义:由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 力作用下沿软弱面发生整体滑落的过程称为滑坡。
2.发生条件?
1、沟谷水流的特点: ①流量变化极大,暴涨暴落; ②水流湍急,侵蚀力很强; ③含沙量大,可能形成泥石流。
2、沟谷的发育与形态: 细沟→切沟→冲沟→坳沟; 3、沟谷地貌组合: 沟谷主干、洪积扇;
沟谷系统
洪积扇
洪积扇1
干旱地区的洪积扇
美国加州
洪积扇四川
塔克拉马干的洪积扇
4、泥石流
指由大量的砂土、石块等固体物质与水 组成的一种特殊洪流。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四川盆地1
四川盆地2
青藏高原上的冻土层
青藏铁路经过格尔木盐湖
沙 漠 公 路 被 流 沙 阻 断
沙漠公路的防护1
沙漠公路的防护2
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滴灌绿化沙漠公路
穿 越 沙 漠 的 铁 路
滑坡治理
滑坡治理工程
• 三 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作为活跃的地理环境组成要素之一,地貌 对其它要素与地理环境整体特征有着广泛而 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 状况复杂化; (二) 改变降水量分布格局; (三)地貌对生物界的影响; (四)地貌对自然界地域分异的影响; (五)地貌对土地类型分化的影响。
二 块体运动与重力地貌
块体运动:岩体和土体在重力作用及地表水地下水影 响下沿坡向下运动称为块体运动。可分为崩落、滑落 和蠕动三类。 (一)崩落与崩塌地貌 定义:陡坡上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下 移,称为崩落或崩塌。 崩落形成两种地貌: A.崩塌崖壁(山坡上部) B.坡麓的岩堆【又称倒石堆】(坡麓)
2.风化壳基本类型及其分布
(1) 热带,亚热带地区--富铝型酸性和硅铝铁酸性风 化壳(高度化学风化) (2)温带森林带--硅铝粘土型弱酸性风化壳(中度化 学风化) (3)半湿润半干旱森林草原--碳酸盐型中性至微碱性 风化壳(轻中度化学风化) (4)干旱区--碱性风化壳(以物理风化为主,化学风 化很弱) (5)高寒区与极旱荒漠区--残积粗岩屑型
沟谷水流——是在沟谷中流动的、暂时 性的、线状水流; 河流——指河谷中的水流,具有经常性、 线状水流的特点。
二、片流(坡面径流)地貌
Sheetflow
▲影响因素:气候条件、 地表物质、地形条件; ▲形成浅凹地和坡积裙
不明显 冲刷带
冲刷带
淤积带
三、沟谷水流地貌
沟谷——由沟谷水流侵蚀形成的长条状的 凹地,长度几米至几十公里不等。
外动力,各种流水地貌类型普遍发育。
3.干旱气候条件下,风与间歇性洪流成为主要外动力。
4.山地气候与地貌均因高度而异。
5.同一地区气候变迁和外动力组合发生变化可以出 现不同类型的气候地貌叠置的现象。
(三)岩性对地貌形成的影响
各种岩石因其矿物成分、硬度、胶结程度、水理质、结构与 产状不同,抗风化和抗外力剥蚀的能力常表出很大的差别, 形成的地貌类型或地貌轮廓往往很不相同。
第 五 章
第一节 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
第二节 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
第三节 流水地貌
第四节 喀斯特地貌
地 貌
第五节 冰川与冰缘地貌
第六节 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 第七节 海岸与海底地貌
第一节 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
• 一 地貌成因 • 思考:地球表面不同区域地貌巨大 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现实论
赖尔在《地质学原理》中提出,地 球表面形态是由现在仍起作用的过程的 影响下,缓慢而不断地变化着。
我国山地划分标准:海拔
> 5000 m:极高山 3500 ~ 5000 m:高山
1000 ~ 3500 m:中山
500 ~ 1000 m:低山 < 500 m:丘陵 (相对高度<300 m)
青藏高原雪山
珠穆朗玛峰
8848.13m(中国,19750723); 8850m(美国,1999); 8844.43m(中国,20051009); 1300万年前,最高达12000m .
第二节 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
• 一 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风化过程):地表岩石与矿物在 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 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 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一)风化作用的类型 1.物理风化:又称机械风化或崩解,它是一个岩 石由整体破裂为碎屑,裂隙、空隙和比面积增加、 物理性质发生显著变化而化学性质不变的过程。
(四)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1. 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
过程,例如破坏植被加速地表侵蚀;
2. 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向,
如修建梯田或水平沟使原本平滑的山坡转而
具有阶状结构。
二、陆地基本地貌类型
◆山地与丘陵: 山地是指高于周围平地,而内部又有一定高差 的正地形;呈带状延伸的山地称为山脉;丘陵是海 拔高度 500m 以下,高低起伏<200m 的正地形。 ◆高原与平原: 都是大面积的平坦或略有波状起伏的地形;高 原一般海拔高度>1000m,而平原则<200m(内陆 海拔几百米的平原称为高平原,如成都平原)。 ◆盆地: 是低于周围山地的盆状负地形,是升降差异运 动的产物。
低丘与台地1
千岛湖
低丘与台地2
万绿湖
台地1
台地2
青藏高原
平均高度大,面积宽广,高低起伏大, 构造复杂,总体上完整,又称“山原”。
内蒙古高原
地壳上升快,外力破坏微弱,地面保持平坦。
云贵高原
流水切割较深,高低起伏较大
黄土高原
成都平原
华北平原
东 北 平 原
长江三角 洲平原
珠 江 三 角 洲 平 原
—滑坡只有在由重力引起的下滑力超过软弱面的抗滑力时才发生。
3.发生因素? —内在因素和诱发因素 (1)内在因素包括 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坡体结构和有效临空面 等。 (2)诱发因素包括 降水强度、地下水、地震、地表径流对坡麓的 冲淘、坡面加积作用,以及人为的在坡地上蓄水灌溉、建房筑路时
破坏坡地稳定性等。
滑坡地貌实例
重 庆 武 隆 山 体 滑 坡 事 故
图 片 来 自 重 庆 晚 报
山 体 滑 坡 巨 石 堵 住 三 千 车 辆
图 片 来 源 : 华 商 报
(三)蠕动 定义:坡面岩屑、土屑在重力作用下以极缓 o o 慢的速度移动的现象称为蠕动。15 ~30 的坡 度最适宜发生蠕动。


第三节 流水地貌
2、搬运作用
指流水将侵蚀下来的物质向下游搬移的过程; 搬运方式:推移、跃移、悬移、溶解质搬运;
3、堆积作用
由于流水搬运能力下降而造成泥沙堆积(原因包括: 流速降低、流量减少、含沙量增加)。
沉积物 细粒———粗粒
流水的分选作用
◆陆地水流的形式?
面状水流——即坡面径流,降雨或冰雪 融水在倾斜地面上形成的 薄层水流;
中山
黄山莲花峰,1873mFra bibliotek山北岳山西恒山,2017m
泰山
东岳山东泰山,1545m
华山
西岳陕西华山,2200m
嵩山
中岳河南嵩山,1590m
衡山
湖南衡山,1290m
丹霞山
丹霞山,最高618m
鼎湖山
鼎湖山
南京钟山
南京钟山(紫金山),458.7m
南京紫金山
紫金山天文台
广州白云山
白云山主峰摩星岭,382.4m
深槽:河床中水深较大的河槽部分;在曲 流河床中分布于凹岸。
(三)河漫滩(Floodplain)
指洪水期被淹没而平水期出露水面的谷底滩地。 广阔的大型河漫滩称为 “ 泛滥平原 ” 。
凹岸
凸岸
弯 道 环 流
发育过程:滨河床浅滩→雏形河漫滩→河漫滩;
1、河漫滩的发育 ①滨河床浅滩阶段: 最原始的河漫滩是出现在年青时 期的V 形谷内,由于河流的侧向侵蚀, 使谷坡逐渐后退,谷底开始展宽,在 河弯的凸岸处形成狭窄的和由粗大砾 石所组成的滨河床浅滩。
②雏形河漫滩阶段 随着侧向侵蚀作用的不断进行, 凹岸继续后退,凸岸处雏形浅滩不 断扩大加高,以致在河流平水期也 大片露出,发展成为雏形河漫滩。 这时,因河谷仍比较窄,洪水 时水深和流速仍然较大,在谷底的 堆积物仍以粗粒的推移质如砾石和 砂等为主,而悬移质如泥和粉沙则 被水流带往下游。
③河漫滩阶段
雏形河漫滩形成以后,谷底进 一步扩宽,滩面再度淤高,洪水时 由于滩面水深变浅而流速减小,洪 水中的大量悬移质就可以在那里沉 积下来,构成由粉砂及粘土组成的 沉积层。这样雏形河漫滩就发展成 为真正的河漫滩。
第二章 地貌
地貌的定义
地貌或称地形,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相 互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 内动力:指地球内能所产生的作用力,主要表现 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与地震。 外动力:指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水和生物作用 并以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 波浪作用等形式表现的力。
1.风化壳的基本特征
(1)风化壳空间上分布呈不连续性,厚度差异也
很大,厚者可达100~200m,薄者不足1m;
(2)组成物质以粘土和碎屑为主,也可包括少量
残存液体;
(3) 结构疏松,表层分散性强,分解程度高粒径
细,中下层相反,但不具有类似沉积岩的层理;
(4)发育和保存均较好的风化壳,可以划分强度风 化,中度风化和微风化三个层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