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健康发展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健康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总思路。
作为全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肩负着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重大职责与使命,可谓任重而道远。
近些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思路、新方法,按照“创新强源、转化增效、培训增智、服务增力”的指导思想,提出“面向企业、面向协会、面向农民、面向专业基地、面向灾情”的推广工作新思路,扎实工作,为实现农业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我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齐齐哈尔市是农业大市,耕地面积3000万亩,农业人口350余万,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一直是我市“三农”工作的重点。
(一)科技成果转化率较高
全市每年约有30~40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约为35%~40%。
目前,我市农业良种化覆盖率达98%,各项农业新技术推广叠加面积达8000多万亩次,每年可增产粮食6亿多kg,增加收入6亿多元。
近十年来,全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共有22项重大应用项目获省政府、省农委科技进步奖,17个项目获农业部丰收计划奖,33个项目获省农委丰收计划奖,11个项目获市科技进步奖、3个项目获首届市长特别奖。
(二)科技成果转化渠道畅通
一是推广体系健全。
全市已形成市、县、乡、村四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现了农业成果推广的全程服务,科技人员直接到户、
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
二是信息渠道通畅。
从2003年初,我市就着手建立信息平台——服务直通车。
目前,我市已建立市级平台1个,县级平台16个,乡镇终端145个,设置12个信息服务栏和专家热线,年累计为农民提供咨询12万条次,传递信息7万余条。
(三)科技成果转化覆盖面广
目前,全市共有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46处,面积达8.2万亩,科技示范场9个,面积1.6万亩;在全市实施了农业技术标志性示范工程项目17项,项目设核心区6000亩、示范区178790亩、辐射区1581600亩,分布全市九县(市)七区的52个乡镇,308个行政村,53782户农户。
农民可以身临其境,直观地看到新技术新成果的实际效果,扩大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面。
(四)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与受体进一步优化
一是科普之春、科普之冬和“万名科技人员百日送科技下乡”活动全面启动。
全市每年举办各级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2万多班次,培训农民近百万,举办科普展览300余次、科技大集近1000场。
二是实用技术培训点多面广。
全市各级农技推广部门每年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开展各项专业实用技能培训。
目前,我市已拥有一线农民技术员3.2万人,他们已成为我市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成为转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新技术的带头人,成为我市农技推广体系中一支用得上、稳得住、养得起的骨干力量。
二、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
尽管我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按照现代农业的更高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目前,成果转化难已成为制约我市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技成果常常是“待在深闺人未识”,受农户欢迎并积极应用的“热型成果”仅占成果总数的10%左右,30%~40%的成果成为农户不感兴趣的“冷型成果”。
面对“农技之花”难以结出“增效之果”,农技推广频频遭遇“花多果少”的尴尬,客观分析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很有必要。
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科技成果本身的质量问题限制了科技成果转化
由于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制周期和成果发挥效用的滞后性太长,加之科研选题与生产需求脱节,造成农业科技成果偏离市场需求,多数农业科技成果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只是停留在基础研究阶段和实验室成果阶段,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供需见面。
(二)体制性和机制性因素制约了科技成果转化
由于用人机制不活,用人单位没有自主权,加之农业推广工作环境不佳,待遇不高,一方面一些热衷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优秀人才进不来,另一方面有些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因为报酬、待遇低而放弃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造成专家及中壮年技术骨干匮乏,后备人才库空虚等严重的“断层”现状。
另外,体系中非专业人员比重过大,推广队伍中整体知识水平低。
基层农技推广部门面临“网破、线断、人散”的窘境,严重影响了我市基层农技工作的开展。
(三)农技推广投入不足,经费匮乏
由于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造成长期以来农业积累不足,投入资金乏力,每年投入的有限资金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
“资金”已成为长期困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
很多农技推广部门“有钱养兵,无钱打仗”,不仅正常的推广经费、化验室检验检测设备等硬件设施的投入严重匮乏,而且对信息、服务、培训等软件的投入更是杯水车薪、捉襟见肘。
(四)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需求相对不足
一方面农民经济实力有限。
另一方面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低,接纳农业科技成果的能力差。
全市350多万农业人口,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只有10.3%左右,文化素质偏低,对科技成果接受慢、接受难。
三、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对策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已充分认识到“三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接连出台了两个“中央1号文件”,提出“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力度。
特别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战略部署,为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富裕创造了空前的历史发展机遇,也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良好契机。
因此,我们必须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顺应形势,下大力气,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切实提高我市农业科技成果对农业生产的转化率和贡献率。
(一)建立健全投入机制
一是通过立法,逐步制度化地增加财政支农资金。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每年市、县各级财政应按规(法)定的比例
解决农技推广配套资金,调整支农资金投入结构,并将产粮大县补贴资金拿出一部分作为农业科技推广补贴,用以建立健全基层推广服务体系。
二是建议设立“齐齐哈尔市重大农业科技推广专项基金”,每年有重点地选择一批技术成熟、实用、覆盖面广、转化力强的科技成果进行推广应用,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后,逐年追加推广基金额度,通过基金式运作,有效调动推广人员和农户的积极性,实现双赢,从而较快地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三是建议政府设立“科教兴农专项活动资金”,专项用于资助我市科教兴农成果的转化。
经费投入要讲求实效,不能“撒胡椒面”式的投入,应重点投入在能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项目上。
另外,金融部门还应兑现在科技开发贷款上的优惠政策,通过多渠道整合、融资,建立健全我市科技成果转化投入机制。
(二)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一要建立技能保障机制。
农技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优化队伍结构的重要途径。
加强对在职人员岗位轮训和中、短期学习深造,选拔优秀科技人员出国考察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以便掌握国际最新动态和信息。
尤其要积极为一线农技人员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使他们接受到“新鲜空气”和“源头活水”。
同时要充分发挥农业系统各专业学会、协会、学科的作用,就各个领域动态、发展方向、尖端技术进行广泛交流,拓宽各专业人员视野,增加知识含量。
二要形成政策保障机制。
用政策留人,把党和国家对农业的重
视程度,从对农业科技人员的待遇上体现出来,兑现国家出台的鼓励和补贴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有关待遇,解除农业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确保农技推广体系中有一支稳定、精干、高水平的推广队伍。
三要建立制度保障机制。
继续深入实施“面向农民、面向企业、面向协会、面向专业基地、面向灾情”的推广工作新思路,密切与农民、企业、各类协会、中介组织的沟通联系,建立三种工作制度。
一是联系大户制度。
二是联系个体私营企业制度。
三是联系中介组织、协会制度。
(三)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提高常年工作在一线的技术人员待遇,根据推广工作完成的质量水平发放奖励工资,做到绩效挂钩,按绩取酬,使技术人员的责、权、利有机结合起来。
同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开展有偿技术服务。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不仅农民得到实惠,而且科技人员通过开展技术服务也得到一定的回报。
同时,政府还应拿出一笔资金,用于奖励在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使科技人员和农民实现利益互相驱动的“双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