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是我们的经济命 浅谈农村公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公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大力支持全县公路建设

农村公路是支撑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坚实基础,是农村地区特别是欠发达、欠开发地区唯一的交通运输通道。加快农村公路的建设,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农村公路的建设,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可以改善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要想富、先修路”,这一思想早已根植于人们心中,这一口号也早在多年前就已经被提出来。可见,农村公路的建设,对发展农村经济是何等重要。只有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才能打破农村自然封闭的状态,才能使农村丰富的资源得到开发利用,才能使农村蕴藏的土地、矿产、森林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仅如此,还可以畅通与拓宽农村信息和商品流通渠道,使农副产品更好地进入流通领域,从而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提高生活水平。

农村公路的建设,无疑可以改善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有助于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可以加快农村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改善传统的生产模式和

生活方式;可以改善农村村容村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农村公路的建设是推动农村快速发展、脱贫的必要因素之一,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商业活动、加强地区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生活富裕

一提到扩大农民就业,我们就会习惯性地想到离开家乡、“农民进城”,想到离开土地、产业转移。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家都往城里挤。结果,路子越挤越窄,办法越挤越少,还带来一些问题和隐忧。其实,有了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后,我们必须跳出惯性思维,完全可以打开更广阔的视野——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既可以面向城镇,促进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也可以面向农村,引导农民在农村内部创业就业。

利用农村公路建设可以促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让新农村建设步入高潮。一是利用村庄整治建设,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二是利用村庄整治建设,进一步丰富山水风光、地域文化、人文传统、农家生活、特色农业、绿色食品等功能,加快发展“特色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比如我们知道的酉水河镇快速发展起来的旅游与农村公路高质量推进建设关联因素就很大;三是利用公路沿线开展中心村建设,建立生活资料、生

产资料连锁超市,加快发展农村社区服务业,这对于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意义重大。四是可以利用沿线便利条件开展洗车服务,比如在酉龚路与小河交叉口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居民给过往的顾客忙着服务,不仅给乘客提供了舒适乘车环境也推动了汽车市场走向农村。这样一来,乡村变美了,条件改善了,更重要的是,农民不用离乡离土,守在家门口就能有岗位、有事业、有收入,留守儿童数量也会大幅缩减。三、可以加快农村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力度。

农村公路的实施,可以促进农村环境的整治工作,塑造乡风文明建设的良好形象。当前,中国的国民经济有着突出的二元结构特点,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从传播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媒介市场的这种“二元”结构更典型。由于城市经济发达,市民收入高,文化传播机构也主要分布在城市,所以城市理所当然地就成了媒介关注的焦点和传播的主要市场;而对于占全国人口比例56%的农村,媒介无论是在覆盖率和传播内容上,其成了“弱势”群体。我们大家都知道,农民只有在提高媒介素养的前提下,才能很好的参与传播过程。现在的农民对于传播媒体及其传播信息的认知、解读、评判、批评和利用的整体素质及实际能力较低。当农民拥有对自身的身份处境高度自觉时.他们才会有改变的愿望,最终才会有行动的意向。

如今,农村的道路畅通了,农民的经济条件好了,农村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活动明显境加了,我们可以提升农村百姓各方面素质为突破口,我们明显感觉到自由公路畅通的地方百姓文娱生活才能上去,文化下基层才利于普及,这才能加速乡风文明建设比如我县黑水大泉社区的百姓的文娱生活就是公路通畅后才繁荣起来的。

四、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村容整洁”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生态新农村。

公路畅通后大家就会被附近好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潜移默化地影响,定会自觉促进公路沿线百姓加大了村容村貌的整治力度,认真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大力发展沼气,解决农具乱放、柴草乱堆、垃圾乱倒、脏水乱泼、畜禽乱跑等“五乱”问题,搞好村庄绿化,做好农村改水工作,加快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通过公路建设与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发挥地方山水人文优势,充分体现历史内涵和区域特色,建设水在村中、山在景中、人在绿中、村在美中,融清水远山、人文景观和现代文明于一体,这样就会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生态新农村。

五、可以打破农村自然封闭状态,提高群众生活水平让农村经济上台阶。

以前的农村,由于路难行,农村的经济作物和农产品都运不出去,人们守着“金山”过苦日子,经济自然上不去,生

活水平难以提高。“要想富,先修路。”从2007年开始,全县掀起了大规模的“村村通”建设热潮,通过几年的实施,各地的绝大部分农村道路都有很大改善,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农村自然封闭状态,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的资源开发,使蕴藏的土地、矿产、森林、水电等资源潜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使农村的自然物产和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这样新农村新生活的美好愿景就会逐渐成为现实。

农村公路的实施带来的不仅是农村交通环境的巨大变化,也带动了农村群众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许多农民从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转向积极应对市场变化需求方向发展,一个个农民经济人、季节性务工族都应运而生,在提高农民自身经济收入的同时,也活跃了地方经济,带动了产业链快速发展。“小康之路连农家,客运班车进村头”的梦想在中国农村大地上逐渐成为现实,我县农村公路正与高速公路、国省道、快速通道一起,编织着农村地区健康和谐的“大地血脉”,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方便农民群众出行发挥着交通先行的巨大作用,让我们广大百姓携手来大力支持全县各级公路建设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