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意义和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意义和重要性
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摆脱贫困而进入发达国家的经济学科, 它所提供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
的发展中国家, 迫切地需要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强综合国力。
发展经济学肇始于结构主义的出现,该学派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某种使新古典经济
理论的若干假定前提不能适用的经济结构。钱纳里等人认为动态非均衡假设阐述了资源再
配置潜力与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这是因为广泛存在的非均衡现象&隐含着通过减
少瓶颈和再分配资源予以高生产率部门以加速增长的潜力,发展中国家的这种潜力可能大
于发达国家。正因如此,结构主义是主张政府干预。结构主义的发展观,事实上不管是否
受发展经济学家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多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导。
古典发展经济学的分工组织和资源配置思想, 对所有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富有解释力
的,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 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经济学的萌芽和起源。然而古典发展经济
学家并未纯粹地探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 其自由竞争的政策主张基本上适合于新兴资
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而且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特别是经过了马歇尔的局
部均衡论和瓦尔拉的一般均衡论, 致使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系统化和形式化, 进而发展成为新古典主流经济学, 这样就在有意无意中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排除在研究视野
之外。不发达国家经济中存在着两个相互关联又相互作用的“循环链”。从供给一端来看, 循环链表现为: 低实际收入——低储蓄能力——资本形成不足——低生产率——低实际收
入;从需求一端来看, 循环链可表述为: 低实际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不足——
资本利用不足——低生产率——低实际收入。在这两个循环链所形成的“多种因素的循环
群集”的长期作用之下, 不发达国家无法摆脱贫困落后而处于某种“欠发达均衡状态”。
总之, 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家们认为, 只要“恶性循环”存在, 就不可能依赖价格机制把
经济发展的果实通过“涓流效应”扩展到穷人身上。就我国来说,建国后,我国实行的是
计划经济体制$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强势干预。通过国有国营经济实现工业化,从效果上看,
我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初级的工业化。如果不是政
府的计划与控制,在当时的国内经济基础和国际环境下是无法达到这种成就。
新古典主义关注的中心是短期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从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得出的基
本教训是:经济增长并不单纯决定于增加储蓄和可投资资源的供给$而关键在于如何生产性
的利用这些资源,配置效率是生产性利用资源的主要因素,资源配置的扭曲能够通过累计
效应而妨碍增长。在发展中国家, 一个成熟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远未形成, 市场分散而
零碎, 有的市场已经存在, 有的市场尚未出现或处于萌芽状态; 即使在已有的市场上, 价
格相对变动对资源配置的刺激作用很小, 市场不完全限制了竞争, 商品和要素对价格变动
反应迟钝, 替代能力受到限制以至于无法进行边际调节,“价格机制不能提供可用来指导一
个趋向于最适度位置的完全竞争经济的各种信号”。于是, 供求数量向均衡相交点(即市场结清) 的运动不能自动进行, 供求之间缺口并未填平, 而是更加扩大, 从而使新古典理论
描述的经济体系自动趋向最佳资源配置的均衡无从实现。与这种结构失衡状态相伴随的是
诸如供求不足或过剩的状态维持不变, 通货膨胀压力长期存在, 致使物价上升的运动变得
一般化, 储蓄不足, 外汇短缺, 进口部门出现能力瓶颈, 收入分配不均, 国民经济中二元
结构广泛存在等。
在新古典发展经济学家看来:各种市场的自由化有助于使这些国家的体制发生根本转变, 给它们注入一种灵活性, 一种对技术变化的敏感性和适应冲击的能力于市场不仅能够促使
稀缺资源得以有效配置, 而且又能通过激励经济主体追求效用最大化或收益最大化以推动
经济增长。因此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促进市场机制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新古典发展经济
学反对国家干预, 特别是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 指出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实行自由贸
易、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具体的政策措施包括: 重视农业对工业发展的多项贡献; 认为
贸易战略应转向出口导向型;强调人力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坚持利率自由化以改
变金融压制。
从古典发展经济学到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 再到新古典发展经济学, 其理论基点和政
策主张经历了一个自由放任——国家干预——市场竞争的发展过程。这种过程显然是将结
构因素同市场因素、政府力量与市场作用割裂和对立起来, 从而只能在特定方面给出发展
中国家落后的原因及相应的改进思路。特别是, 发展经济学家在研究层次、重点、方法等
方面未能切合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情况,细致地、明确地、有针对性地分析经济发展问题, 因此就不能推进、甚至会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发展经济学的演变是发展理论与经济实践相互回应的过程, 因为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观
点和政策主张能够在一定意义上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而经济发展的现实又会反过
来验证和推进发展理论。可以说, 发展经济学同经济发展实践是紧密相联、动态演进的过
程。我们认为, 这种动态演进的发展经济学, 特别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而
言, 具有多方面的启示作用, 具体特征表现在: 关于经济发展的驱动力量问题。我国经济
发展的趋动力不应是在“政府推进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型”和
“市场推进型”中作出单项选择。因为新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 发展中国家应该坚持政府
力量和市场作用的和谐搭配。我国在经济发展初期, 通过政府主导以确保发展稳定和促进
市场发育, 等到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有效的时候, 政府逐渐退出而只实施宏观调控和
弥补市场失灵。应该说, 这种渐进式改革是切实有效的, 它是中国经济持续和稳定增长的
重要原因。
关于经济发展的制度变迁问题。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将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源归结
为制度因素, 是极其中肯的。中国经济发展曾受制约的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所内生的低效
率, 因此市场化是中国制度变迁的正确方向, 经济体系也因此取得显著的绩效, 例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价格体制改革。问题的关键是, 经济体制变的核心是产权制度变迁, 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必须改革和完善传统的产权制度, 特别是国有产权制度。
关于中国发展中的经济增长问题。新兴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基础是提高
分工效率、增加知识积累和扩大人力资本投资, 即增长主要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然
而, 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是资金要素的持续投入, 依靠资金投入促进经济增长迟早会
进入收益递减阶段。因此应该将经济增长的基础逐渐地移向全要素生产率, 切实地促进整个经济系统的分工演进, 改革教育制度以加速知识积累, 拓宽渠道以形成人力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