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的相关规定
1基本规定
1、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分为安全分析技术、安全控制技术、
监测预警技术、应急救援技术及其它安全技术等五类。
2、建筑施工应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和所处环境综合采用相
应的安全技术。
3、根据发生生产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
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的严重性,将建筑施工危险等
级划分为Ⅰ、Ⅱ、Ⅲ级。
即很严重,严重,不严重。
4、应根据建筑施工危险等级,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分析、
控制、监测预警和应急救援措施。
2建筑工程安全技术规划的有关内容
1、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保证体系,
并有相应的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
2、工程建设开工前应结合工程特点编制建筑施工安全技
术规划,确定施工安全目标;规划内容应覆盖施工生产的全过
程。
3、建筑工程安全技术规划编制的内容:
1)工程概况
2)编制依据
3)安全目标
4)组织网络和人力资源
5)安全技术分析
6)安全技术控制
7)监测预警和应急救援。
3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分析的基本内容
1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分析应包括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和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分析。
2危险源辨识应包含所有和建筑施工相关的场所、环境、设备、人员及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列出危险源详细清单。
3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应确定危险源可能产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严重性及其影响规律,确定危险等级。
4应根据危险等级制定明确的安全技术方案,分析安全技术方案的可
靠性,给出安全技术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控制指标和控制要求。
4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分析的一般规定
1、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分析应结合工程特点和以往生产安全事故资料,全面、完整,覆盖施工全过程。
2、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分析宜按分部分项工程为基本单元进行。
3、危险源辨识应根据工程特点采用有可靠依据的方法,明确给出危险源存在的部位、特征,并应包含下列内容:
1)施工作业中存在的危险源;
2)施工现场的设施设备中存在的危险源;
3)采购、使用、储存、报废的材料、物资中存在的危险源;
4)施工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
4、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应有针对危险源及其特征和危险等级的具体安全技术应对措施;
2)应按照消除、隔离、减弱危险源的顺序选择安全技术措施;
3)应采用有可靠依据的方法分析确定安全技术方案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4)应根据施工特点提出安全技术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控制原则,明确重点监控部位和最低监控要求。
5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分析应根据施工活动具体情况,采用相应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
6、对于采用新结构和新工艺的建筑施工,应组织专家协助开展安全技术分析,形成专项施工安全技术分析报告,作为制定和实施施工方案的技术依据。
7、建筑施工机械或机具安全技术分析应根据施工机械和机具的特点、施工环境、施工活动中机械和机具使用情况、机械或机具装拆过程和方法等,采用具有明确依据的分析方法。
8、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分析应采用有可靠依据的方法对临时用电所采用系统、设备、防护措施的可靠性和安全度进行全面分5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控制的一般规定
1、应对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进行检查、分析和评价,审核过程作业的指导文件,应使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等因素均处于受控状态,保证实施过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控制措施的实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危险等级、安全规划制定安全技术控制措施;
2)安全技术控制措施应符合安全技术分析的要求;
3)安全技术控制措施实施程序的更改应处于控制之中。
4)安全技术控制措施应按施工流程及工序、施工工艺进行实施,提高安全技术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5)应以数据分析、信息分析以及过程监测反馈为基础,控制安全技术措施实施的过程以及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
3、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应按危险等级分级控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Ⅰ级:必须编制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和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专家论证,履行审核、审批手续,对安全技术方案内容进行技术交底、组织验收,采取监测预警技术进行全过程监控。
2)Ⅱ级:应编制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和应急救援措施,履行审核、审批手续,进行技术交底、组织验收,采取监测预警技术进行全过程监控。
3)Ⅲ级:应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技术交底,通过安全教育、培训、个体防护措施的手段予以控制。
4、建筑施工过程中,各工序应按相应专业技术标准进行安全控制,并对关键环节、特殊环节、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环节进行重点安全技术控制。
5、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在实施前进行预控,实施中进行过程控制。
1)安全技术措施预控应包括:
(1)材料质量及检验复验;
(2)设备、设施检验检测;
(3)作业人员应具备的资格及技术能力;
(4)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
(5)安全技术交底。
2)安全技术措施过程控制应包括:
(1)施工工艺和流程;
(2)安全操作规程;
(3)施工荷载;
(4)设备、设施;
(5)监测预警;
(6)阶段验收。
6材料及设备的安全技术控制
1、主要材料、设备、构配件及防护用品应有质量证明文件、技术性能文件、使用说明文件,其物理、化学等方面的技术性能应符合进行技术分析时的要求,并应满足环保、节能减排的规定。
2、对进入施工现场涉及建筑施工安全的主要材料、设备、构配件及防护用品应进行现场验收,并按各专业安全技术标准规定进行复验。
3、建筑施工机械和施工机具安全技术控制应符合以下要求:
1)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应具有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
应按规定对建筑机械和施工机具及配件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使用时应具有检测或检验合格证明;
2)施工机械和机具的防护要求、绝缘保护或接地接零要求应符合相关技术规定。
4、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安全技术控制中的性能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1)金属结构;
2)工作机构;
3)电器装置;
4)液压系统;
5)安全保护装置。
5、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使用前应进行交接验收。
7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监测、预警的一般规定
1、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应分级监测和预警,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Ⅰ级危险等级:应采取监测预警技术进行全过程监控;
2)Ⅱ级危险等级:采取监测预警技术进行局部或分段过程监控。
2、应综合考虑工程设计、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施工方案等因素,制定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监测方案,并满足下列要求:
1)为建筑施工的开展和过程控制及时提供监测信息;
2)检验安全技术措施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能监控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
3)为保护周围环境提供依据;
4)为改进安全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3、监测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概况;
2)监测依据和项目;
3)监测人员配备;
4)监测方法、精度和主要仪器设备;
5)测点布置与保护;
6)监测频率、监测报警值;
7)异常情况下的处理措施;8 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
4、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监测可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5、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监测所使用的各类仪器设备应满足观测精度和量程的要求,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有关规定。
6、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监测现场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能最大程度地反应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并应满足监控要求;
2)不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尽量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影响;
3)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且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
4)在监测对象内力和变形变化大的代表性部位及周边重点监护部位,监测点应适当加密;
5)应加强对监测点的保护,必要时应设置监测点的保护装置或保护
设施。
7、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监测预警应根据事前设置的限值确定。
监测报警值应以监测项目的累计变化量和变化速率值两个值控制。
8、应对建筑施工中涉及安全生产的材料进行适应性和状态变化监测,现场抽检有疑问的材料,应送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9、施工中使用的设备和机具应有检验和验收报告,并对重要部位进行监测。
10、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监测资料应按规定及时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