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模式探索核心职业能力培养途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教育模式探索核心职业能力培养途径摘要:核心职业能力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岗位转换的需要,也是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对个人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探索行之有效的增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核心职业能力;课程体系;卓越技师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19-0000-02
1 引言
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更应具有较强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职场对用人标准提出了新的职业综合素质要求,职业核心能力成为现代职场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

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平台,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突破。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在总结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卓越技师”人才培养计划,突出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高职院校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开辟新的途径。

2 核心职业能力内涵
核心职业能力是指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一种综合职业能力,它泛指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或者说是超出某一具体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能力。

在我国《国家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试行)》
中明确指出核心职业能力主要内容包括:“与人交流”、“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合作”、“自我学习”、“解决问题”、“创新”、“外语应用”。

从职业核心能力的组成元素上讲,它包括有关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职业经验等成分。

从能力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上看,核心能力从总体上可分为方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

核心职业能力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岗位转换的需要,也是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课程体系、转变教学模式是否成功的核心。

3 创新核心职业能力培养途径
我院在总结以往创新班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教育模式,实施“卓越技师”人才培养计划,即学生经过三年的培养,在取得高职大专学历证书的同时,可以取得预备技师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就业拓展新的空间。

卓越技师在培养目标方面秉持能力本位、素质教育理念,突出核心职业素养和核心技能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高职院校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开辟新的途径。

在卓越技师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依据,职业活动的学习领域为内容,运用行为引导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能力型人才的教学形式。

为提高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3.1 构建以职业技能和核心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以及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
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借助“校中厂”和校外实习基地,将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转为相关课程和教学任务,设计学习工作页,突出实训实践教学环节。

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标准和评价标准,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改革。

基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

完善“基本技能—核心技能—综合技能”的实践教学体系,开发符合岗位需求的实训项目,确保实践性教学占全部课时的50%以上。

3.2 创新“多阶段、分层次”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为保证实现培养目标,突出技能训练的特点,以校企合作为资源平台,与企业深度融合,整合课程体系,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系统整合教学过程中的诸多要素,实施“多阶段、分层次”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核心职业能力、核心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按照“教、学、做”一体的要求,开展了“以教学活动引领教学任务、以教学方法引导自主学习、以过程评价检验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改革,编写了“教、学、做”一体教材,调动了教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以培养核心能力为主旨,培养核心技能为重点的教学模式。

3.3 全新实战思维创新实践教学
在校企合作基础上,按生产过程组织教学,通过以实战训练为主线的实践教学活动,形成具有全新实战思维的创新实践教学体
系,围绕能力、素质要求,突出了应用性、针对性和先进性,满足企业和市场对人才的技能要求,实现学生毕业时从学校到企业的“零距离”接轨。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体现“实战性”:在课程体系上设置《c#案例开发》、《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技术》、《手机软件开发》等实训课程和相关岗位群的课程设计。

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实战性”,重视教学过程的实战性,如《c#案例开发》课程通过“案例+目标+实景,知识+能力+成果”途径开展实战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

实训载体建设方面体现“实战性”,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等完备的实战环境开展专业实践教学活动。

3.4 创新“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站”,引领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是培养人才的关键。

一个学校能否培养出具有较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学生,关键在于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执教理念。

现阶段我国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对我们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站”,引进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发挥技能大师带徒传技、技能攻关、指导技能培养的作用,向学生传授实践技能,传播企业文化,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开发与教材编写等专业建设。

同时将企业真实的项目案例带进课堂,实践性强,操作性强,
内容丰富、气氛活跃的课堂教学,完整的项目开发流程,团队协作的开发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项目开发和团队协作开发的经验,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

3.5 健全职业素质培养评价体系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将素质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增加社会实践、创业培训、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改革学生素质考核与评价办法,把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引入课程考核体系中,制定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将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作为质量标准核心指标,全面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与企业共同建立人才培养监测点制度,按企业标准严格考核学生,保证人才的全过程监控,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构建符合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结束语
新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社会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社会职业的变换和人员流动也随之加快。

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无疑是在帮助学生寻找将来转移知识和技能的机会,并且给学习者成功地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转移创造机会。

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作为高职学生技术技能的基础,是适应岗位转换的需要,也是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国家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c].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7.
[2]马雅玲.高职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初探[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2.
[3]刘明星.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6.
[4]林清,刘淑慧.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体能课外培养途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3.
[作者简介]陈静(1978.8-),女,籍贯:山东潍坊,工作单位: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职务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