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传统文化整体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华传统文化整体观
孙开泰
一、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观?
中华传统文化整体观(以下简称整体观)是以孔子为代表,以儒学为主体,兼容诸子百家,即主要是道、法、名、墨、农、兵等家,以及佛教与道教思想精华于一体而形成的中华传统文化。

就孔子而言,他是儒家的创始人,也是整体观的代表人物。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整体,而只强调某一家或某个人,而不谈整体观,都是片面的。

因为不能反映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容易导致彼此之间争论不休,从而把我们的智慧引向兄弟之间的相互攻击,造成所谓《丑陋的中国人》中所说的“窝里斗”的内耗。

我们在这方面吃的苦头还不够悲惨吗?教训还不够多吗?
二、中华传统文化整体观是怎样形成发展的?
要明白中华传统文化整体观,就要学一点历史(包括自然科学史和社会发展史)。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最近周光华先生写了一本书《远古的华夏族》,我认为这是一本“远古华夏时期中国历史文化概要的专著。

”它利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尊重《史记三家注》中《五帝本纪》、司马贞补《三皇本纪》提供的历史年代线索,采用当前学术界认为的年代起点,认为神农氏炎帝起于公元前3000年。

往前探索伏羲、女娲、燧人氏距今8000年乃至一万年的华夏族源形成的历史概况及地域环境,族系族源的分布、迁徙地域、物产资源的形成与经济民俗构成的历史文化因素等。

探索自神农氏到黄帝以及其后的尧舜时期,距今5003~4073年前的华夏族分布地域、迁徙、经济物产、地域环境因素、交融扩展的历史文化进程。

”当然,它是研究华夏族神话传说时代的一家之言。

“远古史的诸多疑团,并非容易就因此解决了。

但是这种从总体研究的角度出发,提出研究者自己的意见,对当前学术界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和非常值得提倡的。

该书的出版定会引起学术界、思想界、教育界及广大青年学者和爱国人士的关注,从而对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和人民群众解放思想以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都会发挥相当的影响。


华夏族经历了慢长的神话传说时代,进入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

夏代原来不清楚,而随着二里头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逐渐有了眉目,而殷虚甲骨文的面世,商代的面貌也清楚了。

周代不仅有考古发掘的大量器物,而且有大量的文献记载。

夏商周断代工程,应该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然,三代的问题不可能全都要求夏商周断代工程全都解决。

传说时代与三代的中华传统文化就文献而言即是由孔子整理的《诗》、《书》、《礼》、《乐》、《易》、《春秋》。

史称为“六经”。

为什么传统文化由孔子来整理呢?
这就要讲一讲西周的衰落与周平王迁都洛阳。

西周初年,由周公(姬旦)制礼作乐。

形成一套相当完整的礼乐制度。

我们所说的中华民族是“礼乐之邦”,就是由此而来的。

后来周天子地位衰落,出现了“礼坏乐崩”的局面,弄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只好迁都洛阳。

在这一过程中,周王室的官吏纷纷逃散,大量典籍流失。

导致原来的“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

原来属于“王官”的学者流落到民间,从而形成了诸子百家。

春秋时期的孔子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勇现出来的最为出类拔粹的人物。

他对传统文化的整理与传播起了巨大的作用。

他的功绩主要是收集整理传统文献成为《诗》、《书》、《礼》、《乐》、《易》、《春秋》。

这即是“继绝学”。

或者说“继往开来”。

既是继承了传统文化,又为开创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起了促进作用。

另一个至今我们都受益的是,开创“私学”,即否定“学在官府”的民办的学校。

所以教师这门职业的祖师爷就是孔子。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不能“数典忘祖”啊!开创“私学”,在当时是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大改革。

他“有教无类”,大量招收不同阶层的学生。

创造了许多至今教育上还在用的教学方法,如“因材施教”、“言传身教”、“举一反三”等等。

他的弟子又发
展成其他的学派,从而体现出对诸子百家争鸣的促进。

百家争鸣的开端不是孔、老之争,而是儒、墨之争。

老子早于孔子,这是事实。

老子比孔子年长,孔子很虚心到老子那儿去拜访求教,而老子十分友好地接待了孔子。

老子这个长者不是生性好斗的人,不象后来道教所说的那样要与孔子争个高低。

更谈不上弄得达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这一点郭店竹简的《老子》残卷反映得很清楚。

再一点是老子的学说,因为没有广泛传授学生,没有孔子的“有教无类”和“言传身教”,他最终归隐于西方,只在出函谷关时为关令尹喜留下了《老子》五千言。

(《道德经》)
百家争鸣的开端是邹鲁儒墨之争,墨子的老师也是儒者,学习儒家之业。

但是他后来认为儒家的烦琐礼节很难施行,特别是“厚葬”、“久丧”(三年之丧)的主张,浪费财物,使民众贫困,办丧事还要花许多时间,既损伤活人的身体,又妨害从事生产。

所以,他背弃周代烦琐礼节和“厚葬、“久丧”的习俗,而用夏代的“节财”、“薄葬”、“简服”(三月之丧)的简朴精神。

因此,墨子背叛了儒家而另外创建墨家。

墨家发展很快,人数众多。

《墨子》记载,他的弟子有“禽滑釐等三百人”。

而《淮南子》记载:“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

《吕氏春秋》记载,墨家领袖孟胜为阳城君死难,他的弟子从他而死的有180人。

由此可看出,墨家是有严密组织和纪律的集团,有相当大的活动能力。

关于儒、墨显学,据《吕氏春秋》说,在孔子、墨子死后,“从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

可见当时两家的盛况。

儒、墨相互诘难,《墨子》有《非儒》,专门抨击儒家,儒、墨在一系列的问题上形成对立:
1、爱有差等与“兼爱”。

2、“罕言利”与“交相利”。

3、“天命”论与“非命
4、不重鬼神与“明鬼”。

5、“厚葬”与“节葬”。

6、重乐与“非乐”。

7、“正名”与“取实与名”。

这些对立,儒墨各有短长,如何评价暂且不说,而把儒、墨之争作为先秦“百家争鸣”的发端,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诸子百家争鸣各家所用的典籍仍然是《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只是各有侧重,或对这些典籍有不同的理解。

如老子似乎就是主要讲“道”,讲《易》的坤卦的“厚德载物”的含义,即讲以柔克刚,以退为进,无为而无不为。

墨家主要在科学上如物理学、光学、机械学和逻辑学方面有着重的研究。

法家主要在对法律、耕战问题很偏重。

名家主要在名实问题上、逻辑学上有独到的见解。

阴阳家主要在天文、历法、阴阳五行哲学、对天、地、人,其实都有比较全面的研究。

兵家主要是对兵法、战略、战术等有专门研究。

而儒家则比各家都全面。

(当另写文章论证。

)
正因为如此,百家中有一些是由儒家派生出来的。

首先是由儒家分化出墨家,其次是孔子的弟子子夏在魏国的西河讲学,而培养出法家的创始人李悝。

到战国中后期,由思孟学派的后学弟子邹衍,在思孟学派五行说的基础上发展创造出阴阳家。

后来阴阳家影响到燕齐方士,到汉代而创立道教。

儒家作用和影响,在诸子百家争鸣中地位已经十分明显。

百家争鸣的结果是百家思想的融合,是各家都认识到大一统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秦国的咸阳之学,也可以说是百家争鸣趋于融合的反映。

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对新社会的意识形态也有初步的规模。

但秦始皇并不采纳吕不韦的建议,而是用法家思想与军事力量强制性地完成了统一六国。

因为他只重耕战,不要文化,用法家的残暴统治,使人民无法生活下去,从而在短短的15年里就暴发了陈胜吴广为首的农民大起义,很快就葬送了秦帝国。

在总结秦速亡的教训后,汉初“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使在长期战乱中被破坏的生产得以恢复,一旦这一目的达到后,黄老的“无为而治”也就结束了。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形成了以孔子为代表的、以儒学为主体,包容道、法、墨、名、兵、农各家的中华传统文化。

总之,随着秦王朝统一车轮的碾过,原来的那些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被强制政权所碾碎,失去了原来的名称,但其内在的、固有的特性使文化很难消失,它的改变并适合新的统治需要,
要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

代之而起的汉吸收了一些秦亡的教训,注重文化建设。

在思想上既不是百家争鸣,也不是完全禁锢,而是先采用“无为”的黄老思想,等到时机成熟以后,再进行文化建设。

汉武帝和董仲舒吸收春秋战国时期各家的优点和长处,用一种全新的东西来进行统治。

这里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术与先秦时期的儒不是一回事。

董仲舒的儒术思想有源于齐鲁之儒的部分,但已经有很大的区别。

“罢黜百家”其实是吸收百家,博采众家之长,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这是儒家之所以成为中国两千年来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的原因。

而孔孟之儒被董仲舒在改造中保留了适合当时统治所需要的部分。

当然董仲舒所树的孔子,已经不是春秋时的真孔子了,虽然如此,董仲舒所为其实具有“综合创新”的意义。

佛教从汉代传入,到魏晋南北朝已有相当地发展。

中华民族文化对外来文化是很有包容能力的。

它没有盲目地排外,而是把佛教加以改造,用思孟学派的思想来改造佛教,从而产生了禅宗的佛教宗派,特别是在唐代,禅宗教派发展很大,以致于,这个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而今成为世界佛教的最大宗派。

儒学到宋代朱熹的理学,又是一次“综合创新”,主要是吸取了佛学的思辩哲学,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容。

到陆九渊、王阳阳的心学,则主要是与思孟学派的哲学结合。

而到明清之际则又有顾、黄、王的“经世致用”的实学。

总之儒学是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是能与时俱进的。

以上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大致情况。

二、为什么要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观?
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观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的思维方式。

这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

这就是它把人与宇宙视为一个整体,即天人合一的思想。

它来至传统文化的《易》的哲学思想。

《易》在传统文化经典中居于特殊的地位,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

孔子在整理《易》和《易传》的形成中有突出的贡献。

具体地说,《易》或《易传》的哲学核心阴阳,由阴阳而变化出五行,五行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

从《易传》的乾、坤两卦,概括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为阳,“厚德载物”为阴。

中华民族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就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了这种精神,就能与时俱进,无论什么时候都能顺乎世界发展的潮流。

文化与民族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民族精神即是民族的灵魂,要是民族精神没有了,这个民族就消失了。

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由党项族建立的西夏王朝(1032-1227),有很高的文化,有自己的历史,文字等等。

其强盛时西夏与宋、辽成三足鼎立之势。

可是这个党项族现在早已消失了。

原因是蒙古人打败了西夏,虽然没杀掉党项族人,但是却消灭西夏族的所有文化,包括文字、典籍、语言……。

现在发现的西夏文字,非常罕见,难于认识。

西夏的音乐,服饰、民俗,通通禁止,宗教寺庙捣毁,連瓦片也敲碎。

党项族因为没了文化载体,失去了民族的凝聚力,改变为其他民族去了,这个民族就消失了。

侵略者往往都是如此,日本侵华不就是在东北搞文化灭绝吗?学校只教日语,用日本文字,进行奴化教育。

当然日本军国主义没有得逞,那是因为中华民族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不可战胜的武器。

我们设想,一旦前些年那股《河觞》的全盘西化之潮流如果得逞,那么,全盘西化之日,就是中华民族消亡之时。

难道我们不该清醒吗?因此我们要懂得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载《科学新闻》05年第8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