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①就美的本质说,自然美是美学的难题。各派不是认为自然无美,美只是人类主观意
识加上去的,便是认为自然美在其本身的自然条件,与人类无关。对这个问题,我当年提
出了“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亦即“自然的人化”说。
②但“自然的人化”说却一直遭到误解和反对。它常常被人们从字面含义上肤浅地理
解为被人力开发了的自然对象。其实,“自然的人化”可以分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通过
劳动、技术去改造自然事物,这是狭义的自然人化。而我所说的,是广义的概念。天空、
大海、沙漠、荒山野林,没有经人去改造,但也是“自然的人化”。因为“自然的人化”
指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尺度,指的是整个社会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人和自然的关系发
生了根本改变。
③“自然的人化”不能仅仅从狭义上去理解。人所培植的花草等,也确乎是美的,但
社会越发展,人们便越要也越能欣赏暴风骤雨、沙漠、荒凉的风景等等没有改造的自然,
越要也越能欣赏像昆明石林这样似乎是杂乱无章的奇特美景,这些东西对人有害或为敌的
内容已消失,而愈以其感性形式吸引着人们。人在欣赏这些表面上似乎与人抗争的感性自
然形式中,得到一种高昂的美感愉快。所以应该站在一种广阔的历史视野上理解“自然的
人化”。此外,还有人经常把“自然的人化’解释为比拟性的,将自然对象赋予人的想象、情感、意会,如把松、竹、梅比作人的清风亮节,将自然对象作为人格的理想等等。这是
康德讲的“道德的象征”。这样理解“自然的人化”只能是种借用。
④社会美有历史尺度问题,自然美亦然。那么,这种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变的历史尺度,又如何理解和计算呢?这个广义的“自然的人化”大体从何时开始的呢?
⑤首先要指出,狭义的“自然的人化”是广义的“自然的人化”的基础,是使人与自
然界发生关系改变的根本原因。原始人为什么不能欣赏山水花鸟,就是因为当时狭义的自
然人化水平即生产力水平,使他跟自然的关系不存在那广义的自然的人化。在狩猎的时代
或狩猎的原始民族中,大概只有某些种类的动物成为人类活动和意识的对象,其他的自然
事物不是与人无关,便是与人敌对。农业社会之所以是人类历史的最大进展也正在于它使
人类安居,并循天时、地利而延续着巩固着秩序化的生活,众多自然事物和整个大自然逐
渐成为人类生活活动的真正的客观环境、条件、资源、工具,从而成为对象。这虽然还不
是审美对象,却是它们日后成为个人审美对象的前提基础和根源,即是说,它们开始获有
了美的本质,具有了审美性质。可见,“自然的人化”作为哲学美学概念,只涉及美的本质,它是山水花鸟、自然景物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的最后根源和前提条件。至于具体的自
然景物如何和何时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则属于历史具体地逐一研讨的实证科学问题。
16.作者认为自然事物怎样才可能成为审美的对象?请简要说明6分
17.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述层次。6分
18.根据文意,作者的“自然的人化”说该如何理解?请简要概括。6分
16.6分社会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阶段2分,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2分,自然事物开始具有了审美性质后,2分这样的自然事物才有可能成为审美的对象。意思对
即可
17.6分首先针对自然美的美学难题,点明自己“自然的人化”的观点;接着剖析了别
人对“自然的人化”所作的狭义化理解和比拟性理解的错误;最后阐述了对“自然的人化”的正确理解。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8.6分①“自然的人化”是指伴随历史的发展,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根本改变。②
“自然的人化”是在生产力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出现的。③“自然的人化”是自然
景物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的最后根源和前提条件。
①最近几十年来,文学发生了很大变化。从1980年代很多青年征婚者zì xǔ“爱好
文学”,到今天“文青”在不少场合成为贬义词,可逆的和不可逆的变化交织在一起,让
我们有必要看清文学的新常态。
②在没有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的时代,作家几乎是最重要的社会信息报告人。
比如汉赋的文体特征就是铺陈白描,写到场景多是其上、其下、其左、其右如何如何,面
面俱到,不厌其详。巴尔扎克写一条街道,托尔斯泰写一个修道院,也可以有几页甚至十
几页的静态细节,使文学具有某种百科全书的性质,富含生物学、地理学、建筑学、民俗
学等各科知识。那时的文学相当于今天黄金时段的电视节目或报纸的头条新闻,散文、诗歌、小说是读者了解世界和人生的主要信息工具。但时至今日,我们了解彼得堡不一定通
过托尔斯泰,了解巴黎不一定通过波德莱尔,虽然文学还有个性化、具象化、深度化、虚
构化等不可替代的文体特长,但强大的新闻业和互联网呼风唤雨,已经使文学的认知功能
在很大程度上转移给新兴的信息媒体。
③我小时候旷课逃学,常常是因为迷上了一本《铁道游击队》或《林海雪原》。那时
候娱乐方式不太多,文学就经常成为美酒、节日、快乐大本营,让很多人沉醉其中。《红
楼梦》里的富二代读《西厢记》,在正人君子眼里是“不正经”,是“玩物丧志”。朱熹
曾誓言“决不写诗”,陆游曾自贬其诗是“闲言语”,大概都觉得诗歌属于不正当场所,“高大上”人士在那里偶然出入,一旦被曝光也很失体面。但时至今日,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唐诗宋词等都被归入“严肃”文学,“严肃”得几乎像数学和哲学,连某些文科学子
也觉得读这些东西是一种苦差事,一点都不high。如果不是要应考升学,他们可能更愿意去打电游、蹦迪、自拍、K歌……以至2021年全国电游总产值一千多亿,相当于电影业全部产值的四到五倍。文学当然还有娱乐性,但没有经过一定训练和教育的人对此不一定乐
得起来,因此它越来越像“小众”产品。
④人类与动物相区别,有文化有教化是重要的标准。假如有人说,你叫他“爹”,他
给你十块钱,恐怕多数人都不会干;如果这个价码提到一百万,很多人可能就扛不住了。
前一个事实,无非是证明绝大多数人还是有道德准则的。后一个事实,则证明道德准则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