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延安精神的历史形成条件及基本内涵
摘要:延安精神的形成基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物质条件,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是我们中华民族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我们应该继续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断弘扬和发展延安精神,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关键词:延安精神历史条件基本内涵
从1935年10月19日到1948年3月28日,也就是从红军长征抵达陕北吴起镇到红军东渡黄河转向华北,中国共产党在陕北驻守了将近13年的时间,领导着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延安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和总后方。

在这13年的历练与积淀中,孕育了著名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指导并激励着全体中国人民走向革命的最终胜利。

一、延安精神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延安精神是在延安时期的特殊革命斗争环境中形成的
延安精神产生于是中国革命战争的重要时期——延安时期,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应有产物。

延安时期,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投入到战争当中,英勇杀敌,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创造了不朽的业绩。

同时,延安时期,也是中国革命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时期,面临着及其恶劣的外部环境,当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遭到国民党顽固派的包围与封锁,财政经济状况困难,日本侵略者还对陕甘宁边区进行重点“扫荡”,妄图将中共领导层消灭于延安,再加上华北地区出现自然灾害,陕甘宁边区军民面临着生存挑战。

在这样严峻和恶劣的环境下,中国共产党毫无畏惧,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同国民党反对派和日本侵略者展开坚决的武装斗争。

为了克服困难,广大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不但使陕甘宁边区军民在经济上渡过了难关,也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在思想领域全党开展的广泛的整风运动,维护并实现了全党普遍意义上的团结统一,这种在大生产运动中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便成为了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

(二)延安精神形成的思想条件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和全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
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毛泽东思想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为延安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所形成的,体现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中国革命发展历尽坎坷,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革命过程中的历史经验教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正确的历史命题,不断学习、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寻求方法解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的革命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写进党章,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思想上的高度统一。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延安精神逐渐形成,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形成过程中的产物。

中国共产党深刻的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具体革命实践活动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推动中国革命的不断发展。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起,中国共产党就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共产党成立之初,外部条件极其艰苦,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较低,对于这么一个外来的新鲜事物,全党都缺乏一个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过程,在中国革命初期,难免就会犯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党的主要领导人也会出现右倾或者“左”倾错误,因此,党的指导理论也出现了教条化倾向,不能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导致了大革命的失利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另一方面,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是辩证的,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理论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而由于当时中国共产党党员文化程度较低,他们不能普遍学习、掌握和运用先进的理论,党内存在着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状况,或理论落后实践,或者实践缺少了理论的指导,中国革命也必定遭受一些挫折。

在延安整风过程中,全党着重加强了理论学习,全体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毛泽东相关著作及理论,总结革命斗争经验,努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活动,使全党的理论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共产党员提高了自身的理论水平,更加清楚的分清是非问题,组织建设达到了空前的统一,不断促使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促使着马克思主义不断自觉的实现着中国化。

(三)延安精神形成的组织保证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成熟的中共领导集体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这次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处理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逐渐成熟,党的领导和组织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党能够熟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处理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不断发展、挖掘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极大地促使着延安精神的形成。

经过中国革命二十几年的艰苦卓绝地斗争,革命终于即将迎得胜利,革命理论也日渐成熟,而这种理论正是在毛泽东等人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了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不断成熟,为延安精神的最终形成提供了保障。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不断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战胜艰难险阻,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组织保障,同时,也为延安精神的顺利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

(四)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继承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

[1]由此可见,延安精神并不是在某种精神上的简单复制与重复。

从共产党成立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已经领导中国革命进行了10多年的革命斗争,经历了长期的艰难险阻。

在此期间,也行成了一些优秀的革命传统精神,主要有: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这些宝贵的精神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军民艰苦奋斗、英勇杀敌的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延安精神是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的继续发展,它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继承了这些精神的精髓,又结合了延安革命斗争的实际情况,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并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和升华,在某种意义上说,延安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的创新和发展。

中华民族通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主要体现在:以勤俭节约为主的艰苦奋斗精神、以积极进取为主的拼搏精神、以宽容博广为主的互爱互助精神、以及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求实精神和民本精神等等,它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这些优秀的民族精神就构成了延安精神的的理论基础与实际来源。

总结起来延安精神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延安精神既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同时也与当时的革命环境相结合,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

它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实质的继续发展与不断完善,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发展,适应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

二、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
(一)延安精神的政治灵魂是坚定而且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政治灵魂。

延安时期即1935年到1948年,一共跨越了三个历史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延安精神政治灵魂就表现在坚信党的领导,对党充满着信心和希望,即使党内出现错误,自己的生命都无法保证时也毛不动摇;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精神的政治灵魂就表现在坚信在党的领导下能够打败日本的侵略,建立民主独立的政权;在解放战争时期延安精神就表现在把
革命进行到底,在党的领导下建立新中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总之,延安时期,全国人民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坚定不移的进行革命战争,并且取得胜利,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自己做国家的主人。

这一坚定的政治方向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完成的,同时也是布尔什维克主义的体现,也是人们崇高理想的体现。

1942年12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指出: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完全是布尔什维克主义的精神。

延安精神,也是从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演变得来的。

延安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的具体斗争事业。

我党不断学习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的践行正确的政治方向,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英勇杀敌、共同奋斗,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二)延安精神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

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问题》中就论述了实事求是的相关理论问题。

在1938年10月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毛泽东使用了实事求是的概念,并要求全党上下努力践行实事求是的观点,要勇于起到表率的作用。

1941年5月毛泽东明确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2]这是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来解释中国实际活动中的具体理论问题。

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在整顿党风、文风、学风的一系列报告及重要文件中对什么是实事求是、我党上下为什么要坚持实事求是、全党上下如何坚持实事求是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做了详细的解释分析说明。

在整风期间,全党上下贯彻落实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通过整风运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我党内得到了普及,成为我党的优良传统。

(三)延安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同时也是延安精神的核心。

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指出:“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3]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克服艰难,长途跋涉来到中国,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奉献自己,全心全意服务中国革命的精神,也要求广大党员同志要向白求恩同志学习,不断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张思德同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型,他生前是毛泽东的内卫战士。

1944年9月被调往安塞县为中央机关烧制木炭,9月5日在烧制木炭过程中,因多日下雨,炭窑崩塌,张思德被埋里面,英勇牺牲。

毛泽东在1944年9月8日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做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的演讲。

毛泽东在演讲中指出:“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4]
(四)延安精神的本色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本色。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曾遇到过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日本帝国主义的重点“扫荡”,边区军民的生活条件水平曾一度陷入极其艰苦的境地,经常会处于缺衣少食的状态。

面对这样恶略的外部环境,毛泽东号召广大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大生产运动。

1941年中央决定359旅进驻南泥湾,在王震旅长的带领下,广大官兵克服困难,开荒种地,使以往遍地荒山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小江南。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提出,极大地解决了边区军民的日常生活困难问题,保证了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在给延安人民的复电中,高度赞扬了延安人民艰苦奋斗
的作风,同时要求他们继续保持并继续发扬这种作风,为建设新中国做出新的贡献。

这种艰苦奋斗的作风也就成了延安精神的本质。

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斗争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不光对革命斗争环境有指导作用,对我们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延安精神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要不断坚持和发扬延安精神。

现阶段,党的十八大已经胜利召开,我国上下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着,我们应该继续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断弘扬和发展延安精神,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01.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0.
[4]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04.
作者简介:
杨松霖(1983—),男,河南南阳人,延安大学政法学院中共党史专业2011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党的先进性建设
联系方式:延安大学政法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政法学院党史专业11级研究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