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材料ppt最终
2024发光二极管LEDPPT课件

发光二极管LEDPPT课件•发光二极管LED基本概念与原理•发光二极管LED材料与制备技术•发光二极管LED器件结构与封装形式•发光二极管LED驱动电路设计与应用实例目录•发光二极管LED性能测试与评估方法•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01发光二极管LED基本概念与原理发光二极管定义及分类定义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能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半导体电子元件,具有高效、环保、寿命长等特点。
分类根据发光颜色、芯片材料、封装形式等不同,LED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单色LED、双色LED、全彩LED、大功率LED等。
工作原理与发光机制工作原理LED的核心部分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晶片,在PN结附近,当注入少数载流子时,会与多数载流子复合而发出光子,从而实现电能到光能的转换。
发光机制LED的发光颜色与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有关,不同材料的禁带宽度不同,发出的光子能量也不同,因此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此外,通过改变LED的电流、电压等参数,还可以实现亮度和颜色的变化。
主要参数及性能指标主要参数LED的主要参数包括光通量、发光效率、色温、显色指数等,这些参数决定了LED的发光效果和使用性能。
性能指标评价LED性能的指标主要有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等,这些指标对于LED的应用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领域及市场前景应用领域LED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指示、背光等领域,如家居照明、商业照明、景观照明、交通信号灯、户外广告屏等。
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对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和LED技术的不断发展,LED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未来,LED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市场前景广阔。
02发光二极管LED材料与制备技术如砷化镓、磷化镓等,具有高亮度、高效率、长寿命等特点。
半导体材料荧光粉材料封装材料用于LED 的波长转换,可调整LED 的发光颜色。
如环氧树脂、硅胶等,用于保护LED 芯片和提高其稳定性。
030201常用材料类型及特点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在衬底上生长出所需的半导体材料。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发光材料ppt课件

好的发光材料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1)具有色纯度高的发光色; (2)在电子或光的照射下性能稳定; (3)适合显象管的制造工艺。
21
(四) 常用光学材料:
自从1828年W.Nicol发 明
偏光显微镜以后,人们就系
统地研究天然矿物晶体的光
学性质,而偏光显微镜的心
脏就是由方解石制成的Nicol
棱镜。
[3] 冯巧等. 五配位Cu(Ⅰ)配合物[Cu(4′Phtpy)(PPh3)2] (BF4)的合成、结构及光谱性质研 究[J]. 化学学报. 2002, 60(12)
[4]李奇等. 材料化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6
Thank you !
27
22
几种Hale Waihona Puke 见的发光材料2324
25
参考文献:
[1] 赫奕. 8-羟基喹啉对甲基苯酚合锌配合物的合成 及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 报, 2003, 23(9)
[2] 谭松庭等. 双8-羟基喹啉-席夫碱-锌高分子配合 物的制备及发光性能[J]. 发光学报. 2003, 24(1)
过渡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的研究大多集中 在d10
、d8及Ru2+、Os2+、Rh3+等金属离子的配合 物,
所用配体要是炔烃类、多联吡啶类、苯基膦
类、叶
13
这些材料的发光主要来自配合物的电荷 转移跃
迁。其中,d10金属配合物的发光性质研究主 要集
中在Zn2+、Cu+、Ag+和Au+的配合物,所用 配体
•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某些反应产物接
受化学能而被激发,从激发态返回基态时, 发射出一定波长的光。
•
A + B = C + D*
第9章-发光材料ppt课件

• 二、发光材料的发光特征 • 1、颜色特征
• 不同发光材料有不同的发光颜色。
材料的发光光谱(又称 发射光谱)可分为下列 三种类型:宽带、窄 带、线谱。
宽带:半宽度~ 100nm 窄带:半宽度~ 50nm 线谱:半宽度~ 0.1nm
可编辑课件PPT
12
稀土发光材料
可编辑课件PPT
13
• 2、发光强度特征
• 热辐射与冷光。
可编辑课件PPT
5
发光材料品种很多,按激发方式发光材料可以分为:
(1)光致发光材料:发光材料在光(通常是紫外光、 红外光和可见光)照射下激发发光。
(2)电致发光材料:发光材料在电场或电流作用下 的激发发光。
(3)阴极射线致发光材料:发光材料在加速电子的 轰击下的激发发光。
(4)热致发光材料:发光材料在热的作用下的激发 发光。
电子逐渐逸出,跳回价带并发射光子。
• 具有缺陷的某些复杂的无机晶体物质,在光激发 时和光激发停止后一定时间内 (>10-8 s) 能够发光, 这些晶体成为磷光材料。
• 磷光材料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基质和激活剂两部分。
用作基质的有第Ⅱ族金属的硫化物、氧化物、硒
化物、氟化物、磷酸盐、硅酸盐和钨酸盐等,如
ZnS、BaS、CaS、CaWO3、Ca3(PO4)2用来作激活
• (3)两个敏化中心被激发,把激发能按先后顺序或同 时传递给发光中心,使其中处于基态的电子跃迁到比 激发光光子的能量更高的能级,然后驰豫下来发出波 长短得多的光。
可编辑课件PPT
27
• 四、光致发光材料的应用
• 主要用于显示、显像、照明和日常生活中。 如荧光化妆品、荧光染料等。
可编辑课件PPT
28
有机光致发光材料 ppt课件

15
ppt课件
3.主要的光致变色高分子
3.2 吡喃类高分子:
吡喃类是两个芳杂环(其中一个含有吡喃环)通过一个SP3 杂化的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的通称,其结构式如下 ,其中Ar1和Ar2可以是苯环,萘环,蒽环,吲哚环,噻唑环等 芳环或芳杂环。大多数吡喃类高分子的吸收发生在紫外光谱区 ,一般在200~400nm范围内,不呈现颜色
17
ppt课件
3.主要的光致变色高分子
3.3 二芳基乙烯类高分子:
杂环基取代的二芳基乙烯具有一个共轭六电子的三烯母体 结构。在紫外光激发下,二芳杂环基乙烯化合物顺旋闭环生成 有色的闭环体。而在可见光照射下又能发生开环反应生成起始 物。以2,5-二甲基-3-噻吩基乙烯为例,典型的光致变色反应如 下。
2.3 质子转移互变异构
水杨醛缩苯胺希夫碱是一类易于制备的光致变色化合物在 紫外光照射下,发生质子由氧到氮的转移而常常显示出由黄到 橘红的颜色变化。
2.4 顺反异构
对二苯乙烯类、苄叉苯胺类以及生物体中的顺反异构化, 超分子中的顺反异构都可以进行。
10
ppt课件
2.有机光致变色体系
2.5 氧化还原过程
21
ppt课件
3.主要的光致变色高分子
含偶氮苯类高分子合成方法:
1)把含乙烯基的偶氮化合物与其它烯类单体共聚; 2)通过高分子与含重氮(或偶氮)化合物的反应; 3) 通过采用偶氮二苯甲酸与其它的二元胺和二元羧酸进行 共缩聚而把偶氮苯结构引入到高分子主链中; 4)把偶氮苯结构引入到聚肽的侧链中。
22
12
ppt课件
3.主要的光致变色高分子
主要的光致变色高分子
俘精酸 酐类
吡喃类
二芳基 乙烯类
稀土发光材料ppt

目录
Ⅰ
概述
Ⅱ
研究现状
Ⅲ 应用
概述
分 类:
光致发光(PL):用光作为激发源激发而产生光 电致发光(EL):在电场或交流电作用下产生光 极射线发光、热释发光、光释发光、辐射发光等
类 型:
荧光:激发时产生的光 磷光:激发过后依然存在的光 一般以持续时间8-10s为分界,持续时间短于8=10s的发光为荧光, 把持续时间长于8-10s的发光称为磷光。
531cm-1等峰归属为Eu-O键的伸缩振动以及螯
合环的变形振动,在3300cm-1发现结晶水的吸
收蜂,说明配合物中存在结晶水。
从图中的b中看出,1037cm-1为MMT的Si-O-
Si的不对称伸缩振动,位于521cm-1及466cm-1
红外谱图 a: 乙酰丙酮铕配合物 b: 掺杂树形分子乙酰丙酮铕/蒙脱土复合材料
研究现状
热稳定分析
如 图 中 a所示,配合物在100℃左右发生失重 现象,说明配合物中含部分结晶水,这与前面的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是一致的。配合物从220℃开
始出现明显的失重平台,在230-450℃区间内产
物一共失重45%,是由样品中部分Eu(acac)3分解 所致,在600℃后曲线趋于平稳,说明样品没有
单纯的镧系盐对紫外区域激发光的吸收能力弱,镧系离子不能被有效激发。
概述
稀土配合物:
稀土离子与有机配体配位形成稀土配合物,这些配体可以有效地吸收激 发能,提高其发光效率。 这 些 有机配体能将激发态能量有效地传递给稀土离 子的发射态,可以使稀土离子有效地吸收激发能,从而极大地敏化稀土离子 的发光,提高其发光效率。这种从配体到 稀 土 离子的能量传递被称为“天线 效应”。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PPT课件

器件的结构类型
单层结构
介绍:在器件的阴极和阳极间,制作有 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发光层。单层器 件的发光层厚度通常在100nm。
优点:制备方法简单。
缺点:
① 复合发光区靠近金属电极而靠近金属 电极处缺陷多,非辐射复合几率大, 而且该处的高电场容易产生发光淬灭;
② 由于两种载流子注入不平衡,载流子 的复合几率比较低,因而影响器件的 发光效率。
60
电极材料
阴极和阳极是整个器件的支撑,电极材料是OLED 器件实现发光功能 的基础,为了实现电子和空穴分别有效地注入有机材料功能层,电极与有 机材料必须在能级上匹配,所以阴极应是一种低功函数材料,而阳极则应 是高功函数的材料,这样的组合才能使得器件的注入能垒最低。 OLED器件的阴极:主要包括金属以及金属合金材料。由于低功函数的金属 化学性能活泼,它们在空气中易于氧化,对器件的稳定性不利。因此,常 把低功函数的金属和高功函数且化学性能比较稳定的金属一起蒸发形成合 金阴极。 OLED器件的阳极:主要有透明导电氧化物及金属两类。
使三层功能层各行其职,对于选择材料和 优化器件结构性能十分方便,是目前有机EL 器件中最常用的器件结构之一。
三层EL器件结构图
多层结构
特点:可提高OLED的发光亮度和发光效率。 形式: ① 在两电极内侧加缓冲层,以增加电子和空穴的注入量; ② 为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使用了空穴阻挡层HBL。
多层 EL器件结构图
单层EL器件结构图
双层结构
介绍: 柯达公司首先提出了双层有机膜结构,有效
地解决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区远离电极和平衡载流 子注入速率问题,使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进入了 一个新阶段。他们的器件结构也叫DL-A型双层结 构。
如果发光层材料具有空穴传输性质,就需要 使用DL-B型双层结构,即需要加入电子传输层以 调节载流子的注入速率,使注入的电子和空穴是 在发光层处复合。 特点:
发光材料 ppt课件

光直接照射到材料上,被材料吸收并将多余 能量传递给材料,这个过程叫做光激发。这些多 余的能量可以通过发光的形式消耗掉。由于光激 发而发光的过程叫做光致发光。
光致发光高分子材料的定义
光致发光高分子材料是将荧光物质(芳香稠环、电 荷转移络合物或金属)引入高分子骨架的功能高分 子材料。
当分子中的一个电子吸收光能量被激发时,通
但是小分子发光材料在固态下易发生荧光猝 灭现象,一般掺杂方法制成的器件又容易聚集结 晶,器件寿命下降。因此众多的科研工作者一方 面致力于小分子的研究,另一方面寻找性能更好 的发光材料,高分子发光材料就应运而生了。
光致发光高分子材料
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简称 PL) 是冷发光的一种,指物质吸收光子(或电磁波) 后重新辐射出光子(或电磁波)的过程。从量子 力学理论上,这一过程可以描述为物质吸收光子 跃迁到较高能级的激发态后返回低能态,同时放 出光子的过程。
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发光原理
电致发光是通过正负电极向发光层的最高占有轨道 (HOMO)和最低空轨道(LUMO)分别注入空穴和电子,这些在 电极附近生成的空间电荷相对迁移,在发光层内,电子和空 穴相遇复合,形成激子,激子经过辐射衰变而发射可见光, 或者激发活性层中其他发射体分子而发光。
二、发光材料的分类
发光材料
(1) (2)
发光材料ppt最终

专业班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102班 组 长: 黄鹏程 组 员:耿佳斌 汤信巧 李莹 徐芳芳 白荣华 杨帅 小组箴言: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 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遥马亡。
发光材料
(1) (2)
( 3)
发光材料是怎么来的 发光材料的品种 发光材料的优缺点 发光材料都用于干什么 关于发光材料现在人们的研究方向
电致发光材料 的应用
为实现彩色电致发光平板显示,目前大力研究开发 掺杂稀土的电致发光的薄膜材料,一种等离子显示板 (PDP)已经开发成功.制成了壁挂式的彩色电视机。PDP 发光原理是在两块基玻璃基板之间的惰性气体在电压作 用下发生气体放电而产生紫外线,进而激发三基色荧光 粉而产生光。由于PDP响应速度快,视角大,亮度高而 制成大屏幕。 日本富士通开发的PDP大屏幕(42英寸大屏幕,厚 15cm)彩色已推向市场。等离子显示屏中大都采用稀土 荧光粉。 因此,在等离子显示屏取代了今天的电视后, 对稀土荧光粉的需求将大大增加
光致发光材料
根据光致变色化合物或基团可分为6大类 1、甲亚胺结构型:主链含邻羟基苯亚甲胺基团的高分子具 有光致变色功能,光致变色机理是在光照下甲亚氨基邻位羟 基上氢发生分子内迁移,使顺式烯醇变为反式酮,导致吸收 光谱变化。
2、硫卡巴腙结构型:由对(甲基丙烯酰氨 基)苯基二硫腙络合物与苯乙烯、甲基丙烯 酸甲酯、丙烯酸丁酯或丙烯酰胺的共聚物制 备的光致变色高分子,在光照下可变色。
利用聚合物的绕曲性,可在柔韧的衬 底上制作可折叠的显示器
因此,聚合物发光材料被认为是制备质 轻、成本低、可折叠卷曲的柔性显示器 的首选材料。
四、发光材料的用途
光致发光材料的应用
光致发光材料的应用较为普遍。光致发光粉是 制作发光油墨、发光涂料、发光塑料、发光印花浆 的理想材料。发光油墨不但适用于网印各种发光效 果的图案文字,如标牌、玩具、字画、玻璃画、不 干胶等,而且因其具有透明度高、成膜性好、涂层 薄等特点,可在各类浮雕、圆雕(佛像、瓷像、石 膏像、唐三彩)、高分子画、灯饰等工艺品上喷涂 或网印,在不影响其原有的饰彩或线条的前提下大 大提高其附加值。发光油墨的颜色有:透明、红、 蓝、绿、黄等。
发光材料ppt最终

3、PPV类电致发光材料
从结构上可分为含氟的PPV衍生物、含 氰基的PPV衍生物、含噻吩的PPV衍生物、含 吡啶的PPV衍生物、含噁二唑的PPV衍生物、 含萘的PPV衍生物、含芴的PPV衍生物、侧链 含C60的PPV衍生物、以及含磷的PPV衍生物等
4、聚噻吩类(PTs)电致发光材料
在电致发光领域,PT自1991年被Ohmori首次发现电致 发光性质以来,经过10多年的发展,PT是仅次于PPV的高分 子材料
专业班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102班
组 长: 黄鹏程
组 员:耿佳斌 汤信巧 李莹 徐芳芳
白荣华 杨帅
小组箴言: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
,
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遥马亡。
(1)
(2)
(3)
(4) (5)
(6)
发光材料
发光材料是怎么来的 发光材料的品种 发光材料的优缺点 发光材料都用于干什么 关于发光材料现在人们的研究方向 发光材料的具体应用实例
光致储能夜光
粉采用新型稀土发 光材料
电致发光材料 的应用
为实现彩色电致发光平板显示,目前大力研究开发掺杂稀土的电致发光 的薄膜材料,一种等离子显示板(PDP)已经开发成功.制成了壁挂式的彩色 电视机。PDP发光原理是在两块基玻璃基板之间的惰性气体在电压作用下发 生气体放电而产生紫外线,进而激发三基色荧光粉而产生光。由于PDP响应 速度快,视角大,亮度高而制成大屏幕。
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
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t),又可称电场 发光,简称EL,是通过加在两电极的电压产生电场 ,被电场激发的电子碰击发光中心,而引致电子解 级的跃进、变化、复合导致发光的一种物理现象。 电致发光物料的例子包括掺杂了铜和银的硫化锌和 蓝色钻石。目前电致发光的研究方向主要为有机材 料的应用。
聚集诱导发光材料PPT课件

6
聚集诱导增强发光材料种类
(1) 环状多烯化合物
R R1 R2
a
S S
S S S b
Silole衍生物(a)和四噻吩基噻吩(b)的化学结构
7
(2) 氰取代二苯乙烯型化合物
CF3
CN
F3C CF3
N
CN
CF3
CN-MBE
H3C
CN-TFMBE
CN
NC
OC12H25
N
CN
NC
CN
NC
C12H25O
CN
4
Si CH3
聚集诱导发光(AIE)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B. Z. Tang, et al,Chem. Commun. 2001, 1740-1741
唐本忠
CH3
CN
CN-MBE H3C
朴秀永: 聚集诱导增强发光(AIEE)
Aggregation-Induced Enhanced Emission
13
聚集诱导发光的机理
14
分子结构、聚集态结构、粘度、压力、温度和荧光衰减动力学 等结构和外界因素常被用来研究聚集诱导增强发光机理。
荧光强度与丙三醇/甲醇混合 溶液中丙三醇含量关系图
15
2、共平面及形成特殊聚集体机理 CN-MBE分子结构中由于二苯基和氰基的位阻效应,在单分子 或稀溶液状态下呈扭曲非平面空间构型,分子内转动耗散激发 态能量而导致在溶液中不发光。而加入不良溶剂或降低温度, 纳米聚集体出现,分子间的相互堆砌压迫使分子空间构型平面 化,形成头尾排列的J-聚集体堆积,强烈发射荧光
19
B. Z. Tang, et al. J. Phys. D: Appl. Phys. 43 (2010) 0951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致发光材料
根据光致变色化合物或基团可分为6大类 1、甲亚胺结构型:主链含邻羟基苯亚甲胺基团的高分子具 有光致变色功能,光致变色机理是在光照下甲亚氨基邻位羟 基上氢发生分子内迁移,使顺式烯醇变为反式酮,导致吸收 光谱变化。
2、硫卡巴腙结构型:由对(甲基丙烯酰氨 基)苯基二硫腙络合物与苯乙烯、甲基丙烯 酸甲酯、丙烯酸丁酯或丙烯酰胺的共聚物制 备的光致变色高分子,在光照下可变色。
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定义
PLED(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的缩 写),即第二种有机发光材料为高分子聚合物,也 称为高分子发光二极管(PLED),由英国剑桥大学 的杰里米伯勒德及其同事首先发现。聚合物大多 由小的有机分子以链状方式结合在一起,以旋涂 法形成高分子有机发光二极管。
光致发光高分子材料原理
有机物的发光是分子从激发态回到基态产生的 辐射跃迁现象.获得有机分子发光的途径很多, 光致发光中大多数有机物具有偶数电子,基态时 电子成对的存在于各分子轨道.根据泡利不相容 原理,同一轨道上的两个电子自旋相反,所以分 子中总的电子自旋为零,这个分子所处的电子能 态称为单重态(2s+1=0).
光致发光高分子材料
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简称 PL) 是冷发光的一种,指物质吸收光子(或电磁波) 后重新辐射出光子(或电磁波)的过程。从量子 力学理论上,这一过程可以描述为物质吸收光子 跃迁到较高能级的激发态后返回低能态,同时放 出光子的过程。
光直接照射到材料上,被材料吸收并将多余 能量传递给材料,这个过程叫做光激发。这些多 余的能量可以通过发光的形式消耗掉。由于光激 发而发光的过程叫做光致发光。
6、螺结构型
螺苯并吡喃和螺噁嗪具有光致变色功能螺苯吡喃和甲 基丙烯酸甲酯共聚或接枝到高分子侧链上可制备此类光致 变色高分子材料。
电致发光材料
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大体分为以下几类 1、芴类电致发光材料(芴的均聚物、共聚 物) 在众多的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中,聚烷基芴 及其衍生物由于具有较高的荧光效率、较好的光 热稳定性、发射光谱可以覆盖整个可见光区等优 点,成为近来研究和开发的重点。
按激发方式可分为:
1、光致发光材料 2、电致发光材料 3、阴极射线发光材料 4、化学发光材料 5、热致发光材料
阴极射线发光材料
发光原理:电子束激发发光材料引起的发光。
射线轰击矿物可 发出可见光
化学发光材料
热致发光材料
受激发后的发光体 在停止发光后,对其加 热升温,又继续发光并 逐渐加强的材料叫热致 发光材料。但热能不是 用来激发发光,而是释 放光能的。
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
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t),又可称电场 发光,简称EL,是通过加在两电极的电压产生电 场,被电场激发的电子碰击发光中心,而引致电 子解级的跃进、变化、复合导致发光的一种物理 现象。电致发光物料的例子包括掺杂了铜和银的 硫化锌和蓝色钻石。目前电致发光的研究方向主 要为有机材料的应用。
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发光原理
电致发光是通过正负电极向发光层的最高占有轨道 (HOMO)和最低空轨道(LUMO)分别注入空穴和电子,这些在 电极附近生成的空间电荷相对迁移,在发光层内,电子和空 穴相遇复合,形成激子,激子经过辐射衰变而发射可见光, 或者激发活性层中其他发射体分子而发光。
二、发光材料的分类
3、偶氮苯型 在高分子主链或侧链引入偶氮苯,可制备光致变色高
分子材料,光致变色机理由偶氮苯的顺反异构引起,偶氮 苯在光照下可从反式转为顺式,顺式是不稳定的,在暗条 件下回复到反式。
4、聚联吡啶型 在光照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色。
5、噻嗪结构型 噻嗪是含硫和氮杂原子的杂环化合物,光致变色机理
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其氧化态是有色的,还原态是无 色的。
专业班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102班 组 长: 黄鹏程 组 员:耿佳斌 汤信巧 李莹 徐芳芳
白荣华 杨帅 小组箴言: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
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遥马亡。
发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料
(1) (2)
(3)
(4) (5)
(6)
发光材料是怎么来的 发光材料的品种 发光材料的优缺点 发光材料都用于干什么 关于发光材料现在人们的研究方向 发光材料的具体应用实例
发光材料
能够实现上述过程的物质叫做发光材料。 物质内部以某种方式吸收能量,将其转化成光辐 射(非平衡辐射)的过程称为发光;在实际应用中 ,将受外界激发而发光的固体称为发光材料。它 们可以粉末、单晶、薄膜或非晶体等形态使用, 主要组分是稀土金属的化合物和半导体材料,与 有色金属关系很密切。
在发光领域中,有机材料的研究日益受到人 们的重视。因为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繁多,可调性 好,色彩丰富,色纯度高,分子设计相对比较灵 活。
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种类繁多,它们多带有 共轭杂环及各种生色团,结构易于调整,通过引 入烯键、苯环等不饱和基团及各种生色团来改变 其共轭长度,从而使化合物光电性质发生变化。
但是小分子发光材料在固态下易发生荧光猝 灭现象,一般掺杂方法制成的器件又容易聚集结 晶,器件寿命下降。因此众多的科研工作者一方 面致力于小分子的研究,另一方面寻找性能更好 的发光材料,高分子发光材料就应运而生了。
一、发光材料是怎么来的
发光的定义
当某种物质受到激发(射线、高能粒子、电子 束、外电场等)后,物质将处于激发态,激发态 的能量会通过光或热的形式释放出来。如果这部 分的能量是位于可见、紫外或是近红外的电磁辐 射,此过程称之为发光过程。
发光就是物质在热辐射之外以光的形式发射 出多余的能量,这种发射过程具有一定的持续时 间。
光致发光高分子材料的定义
光致发光高分子材料是将荧光物质(芳香稠环、电荷 转移络合物或金属)引入高分子骨架的功能高分子 材料。
当分子中的一个电子吸收光能量被激发时,通 常它的自旋不变,则激发态是单重态.如果激发 过程中电子发生自旋反转,则激发态为三重态. 三重态的能量常常较单重态低.当有机分子在光 能(光子)激发下被激发到激发单重态(S),经振动 能级驰豫到最低激发单重态(S1),最后由S1回到 基态S0,此时产生荧光,或者经由最低激发三重 态(T1),(S1-T1),最后产生T1-S0的电子跃迁, 此时辐射出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