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经济政策分析的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分析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国经济如果不讲代价紧急刹车?就是把物价压到最低水平,对稳定全球经济结构相当不利。
世界还是很盼望中国经济要稳定增长,因为中国的地位已经很重要。
如果中国经济紧急刹车,容易助长全球滞胀局面的形成。
因此,对中国经济当前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我认为一味地、简单地压物价,绝对不是我们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首要目标。
首要目标是什么?应该是尽可能在保增长和压物价中间取得深入的平衡,物价调控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有些专家说,就是要压物价或者是抑制通货膨胀是首要目标。
我觉得物价是要压,物价要控制,但是增长也不能不考虑。
第一,如何在压物价和保增长的关系中间取得平衡,这是件很难的事。
首先要有目标,要有一个目标值。
当然这个目标要讨论很多方面。
GDP到底多少合适?或者具体限制多少?维持去年11.9%的增长速度肯定不行,但是在外部的需求紧缩的程度还不清楚,在外部物价走势还不确定的情况下,中国单独自己压物价,国内的就业、老百姓的收入增长以及股市的稳定等等社会保证,都容易提出 GDP到底增长多少位比较好的问题。
根据中国经济学家对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的预测,以及我们改革开放历来的数据分析,我个人认为像去年11.9%这样肯定太高,还是能够争取在9%到10%较适宜。
9%~10%比去年低了一两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又保持了发展是第一要务的两个方针路线,发展是第一要务背后包含着很多问题,包含着就业和社会稳定因素。
因此,继续保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两个方针的路线。
调控政策又取决于增长和物价的关系,我们要明白,我们控制物价是为了什么,我们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我们控制物价是为了保持社会稳定,尽可能保证居民的收入稳定。
我认为,政府相关政策支持和收入的补贴能够到位。
我们现在财政收入增长很快,去年是5万亿元财政收入,增长31%。
我们在这样一个国家财力的大背景之下,实力很雄厚,我们相关的对企业的政策支持到位,对老百姓的弱势群体的收入水平能够基本补贴到位,只要在经济增长和居民实际收入水平没有受到大的冲击的水平之下,我们把CPI控制在6%~7%、7%~8%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要追求什么?我们追求的某个东西能不能达到?如果条件可能都存在,我们把物价控制在7%左右,社会是能够接受的。
关键是要防止通货膨胀核心预期的形成,防止通货膨胀核心预期的形成,并不排除在全球物价快速上涨的趋势之下,中国短期内物价在一定的高位置运行的状况,不排除这个。
如果我们取增长为9%~10%,取物价为6%~7%或者是7%~8%,这样的组合,是宏观调控的目标,已经走完半年,还有半年。
如果按照这样走,我们政策怎么配合?我认为单独一项政策都解决不了当前中国经济的问题,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的问题,主要取决于各项政策的协调效应,这是关键,不是某一项政策的调控力度,很多问题不好单独解决。
这些政策协调的思路是什么?简单地讲,我认为今年的调控思路应该是紧货币、稳汇率、调价格、松财政、补穷人。
以下我就如何紧货币、稳汇率、调价格、松财政、补穷人,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在紧货币方面,我一直在说,在我们国际收支失衡、全球物价上涨的压力下,从紧的货币政策绝对不能变。
市场上、企业也不要对于货币政策放松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这一点不能变。
什么叫从紧的货币政策?假设前面所说的调控目标的组合增长9%~10%,物价6%~7%,如果目标确立了,我们的货币应该尽可能地保持在这个目标之下。
掌握程度在面对外汇大量进来,兑换人民币需求这样一种流动性增加的形势下来说,我们要从紧。
在人民币大量流动性增加的背景之下,我们要尽可能对冲,对冲达到的程度就是要保持实体经济90%~10%的增长,这就是从紧货币政策掌握的力度或者是平衡点。
就讲眼前,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中间,我们要充分关注货币贷款增长的名义值和实际值的关系。
现在讲货币供应量控制在15%、16%,贷款控制在13%、14%,都是讲的名义值。
如果说,我们的贷款按照年初收紧的目标,是以去年1月到11月份贷款实际增长水平来
调控,13.6左右作为今年的调控目标,去年的PPI生产价格指数,因为企业得到了贷款就要买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商品,在不同的PPI价格指数之下,同一的货币贷款买的东西可不一样,物价涨的少了就买的多了,物价涨的多了他就买的少了。
如果按照虚拟的贷款实际增加理论作为今年的调控目标,2007年PPI的指数是上涨3.1%,名义贷款增长16.4%,实际贷款增长13.3%,今年1月到5月份PPI已经上涨了7.4%,这个月再公布有的专家预计可能更高,可能到8%。
如果按照去年同期贷款增长,应该是16.22%减掉今年PPI上涨指数,实际贷款是仅仅达到了8.82%,比去年低了4.5个百分点,低了多少?快低出三分之一。
这就是为什么当央行脚步快,贷款的绝对额增长好像不慢,但是媒体的报道,我们的总理、副总理到了浙江、山东调研中间,很多企业的反应,特别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反应是资金紧,很多企业破产了。
关注贷款到底要增长多少,我们在今年物价指数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一定要讲实际贷款。
我希望中央银行也要关注这个问题。
当然,在今年贷款感觉很紧的环境之下,也还有其他因素,股市不太好,直接因素是股票、债券1月到5月份的直接融资规模减小,这也是一个因素。
当然在货币供应链上,我相信这个观点是对的,一算就能算出来。
这是讲紧货币,要紧,但是要紧到什么程度,要关注这个问题。
第二要关注直接融资。
当前股市不太好,但是为了解决中国30年来经常在调控中出现的现象,就是一收就紧,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哇哇叫,上世纪80、90年代经常出现,一收;就紧。
就是要发展直接融资,但是创业板、私募股权基金、中小板,这些融资方式我个人认为要抓紧推,要快,要让中小企业更多地放开这方面的融资限制。
眼下,我个人认为在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要相信,中国的股市和金融资产有内生增长的稳定性。
什么意思呢?不要太从政策考虑,出来一个中小板会有多大的负面影响?我不相信,处理好了没有负面影响。
当然有人会说A股不好,出创业板,对A股资金分流有压力,也可能寻找了新的资金渠道,这边亏了,那边还能赚一点,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很多事情要客观地分析。
另外,债券市场。
我们要抓紧由几个国家机关在债券监管上的不协调问题的解决,现在有很多矛盾。
但是我们正在整顿债券市场,统一债券市场,暂停中期票据,中央银行刚刚宣布暂停了。
暂停中期票据的整顿中间,要讲究整顿的时间和力度,我们应该一切着眼点要以有利于解决当前经济运行的困境为出发点,处理好整顿与发展的关系。
第三关于稳汇率。
我们的人民币累计升值已经快20%了,从2005年7月1号开始。
人民币对于部分出口行业增长过快的压着的效益也已经出现了,都显示出来,有些企业、行业已经哇哇叫,逼着它去调整。
各位都清楚债券,不是那么容易调整,这个行业一下子转到另外一个行业去就业,不是那么容易,不像一个个人随便跳槽就可以赚钱。
因此,由于企业升级需要有时间,对于当前经济下滑过快的负面影响在慢慢出现。
第四短期内升值,有人说人民币升值可以压输入型国家,短期内压物价的效果也很有限。
而且香港市场已经出现NDF市场,已经出现了对人民币一味升值的分歧的信号,有的甚至还往下跌。
更重要的我个人认为,当前我们对热钱的烦恼,什么叫热钱?热钱是多少?进来多少?很多部门、很多专家都在讨论。
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为什么热钱这么多?和我们在汇率升值上的方式有关,我们的汇率升值是持续单边的升值,给全球市场、国内市场一个明确的信号,还能升多少,再加上海外很多专家不断在市场上说还有5%、6%。
因此,世界市场夸大了对升值的预期,这样就刺激了更多的热钱纷纷往中国进,增加了从紧货币政策执行的复杂程度和难度,确实很难。
在上面讲的几个因素之下怎么办?我早就在几个月前就说,我们当前汇率调整的重点和
目标不应该是追求汇率水平充分地市场化,而是应该尽快地打破市场上夸大的升值预期,一定要把它打破。
在较短时间内,把汇率调整到一定水平,然后保持一段时期的相对稳定。
与此同时,这也给专家们都在预测的过了若干年以后,美元可能要触底反弹,这时我们的人民币汇率怎么调?给自己留一点空间。
这是我对当前汇率短期调整的观点,我并不是对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我们的汇率改革的目标是什么进行讨论,而是就如何走出困境的角度讲。
所以,在稳汇率方面,我们同时要加强外汇管理,要改善管理制度,外管局最近几个部门又拿出措施出来,我始终认为也很早就认为,我们对市场外汇管理方面管理得确实很难,有人说长期管不住,可以考虑短期内就是要加强管理,监管部门不能泄气,管总比不管好,要对市场形成威慑力量,所有违法违规进来的资金就得抓,应该以这个为准绳。
第五调价格。
油价、电价,前一阵子刚刚调了一下,还没到位。
在这一两年中间,对价格的调整市场应该理解,肯定要调。
但是怎么调?我认为有十个字:规划、调价、补贴、管制、舆论。
面对这一轮全球性的供需失衡,中国要进行价格调整,要从可持续发展战略角度、从节省资源角度、从控制需求角度,各个方面都能理解应该抓紧调整。
但是,面对全球的这种状态,在价格调整上面首先我们要制定两到三年的规划,一下子调到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在短期内都接受不了。
所以,制定两到三年的规划,把我们需要调整的幅度分摊到两三年之内,把压力分散。
不是说不调,而是要考虑每个季度、每年大概调多少比例,应该结合GDP的增长情况,考虑到人均GDP的收人情况。
在调价过程中问,为了确保企业生产的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不下降,财政必须给予适当的税收和补贴的支持,对企业生产和税收如何降低成本,尽量增加有效供给,我们的税收有没有余地,怎么支持?面对物价的调整,如何保证两三年内都是6%到7%的水平?
老百姓特别是弱势群体,下岗的、退休的、大学生等,他们这些收入水平如何保证不下降?应该给补贴。
我个人很赞成东莞现象,东莞地方财力拿出钱给老百姓分红包。
至于分的中间,听报纸上讲又有很多问题,那是另外的因素。
我们在想地方产业提高的同时,为了保证社会稳定,配合国家后面政策的实施,少搞点项目,紧缩一点行政开支,补穷人,促进消费,刺激需求。
规划、调整、补贴中间,对一些部分行业和产品的价格仍然要实行暂时的管制,暂时不调。
方向是要调,而从可接受的程度来考虑,要执行临时的管制。
在舆论方面,我个人认为要出安明告示,将我们价格调控的规划,调价方案,财政如何补贴企业和公民,和我们如何加强价格管制,包括统计中间的价格怎么统计的,什么叫翘尾巴的因素,今年的物价上涨翘尾巴的因素有多少,海外因素有多少,本国成本上涨因素有多少,这些东西要如实告知老百姓,告诉老百姓的同时就是正确引导了媒体的舆论。
尽量减少市场上不着边际的负面报道和误导的负面影响,也是稳定国家预期,防止恶性通货膨胀预期出现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加强舆论的引导,加强媒体上主流声音的发布,要安民告示给老百姓。
咱们知道,现在一般的老百姓不是搞经济专业的,媒体上每天都对物价大量地报道,有些媒体愿意把最醒目、最抓眼球的标题拿出来。
我认为有些媒体做得不错,但也不排除有些媒体在这方面的负面宣传,老是给大家物价要涨了这个感觉。
却没有将全面的情况给老百姓一个完整的信息。
作为政府又如何决策,如何防止恶性通货膨胀的预期?当物价出现几个月连续的两位数的增长,我们是有经验的,如80年代、90年代,我们宣布保值储蓄,这样国家需要保值贴补的量就小了。
这是以防万一,我想不会发生。
万一这样,我们也有这样的政策,不应该害怕,该调的调,该安民告示的安民告示,该准备的准备,不用害怕物价上涨。
第六是财政收人。
今年1月到5月份数据表明,6月份也是这样,各项宏观经济指标都在
经济下滑方面压力越来越大,企业利润、GDP增长、物价,唯独财政收入指标还是非常漂亮。
有些国家出现危机,财政也不行,外汇储备也少了,货币供应量又多,物价又涨了,我们其他指标都有压力,都在往下,唯独财政的指标财政收人相当好。
我的观点是,财政收入指标这么好,意味着我们政府在压物价、保增长方面仍然有相当的空间和实力,不用担心。
所以,政策怎么办?
1.在继续加大对三农、社保、制度创新、节能减排等等财政支出投人的同时,生产企业因为成本压力很大,应该尽可能给予减税的支持。
怎么减税可以研究。
有人说从增值税角度,有人说从营业税角度,怎么减税可以研究,可以对部分行业的出口退税率进行调整,这是一个原则,应该给予减税支持,尽量增加有效供给,来帮助抵制物价。
2.政府部门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我个人认为应该带头紧缩需求。
今后两年应该维持由汶川地震引起的缩减行政开支一定比例的做法。
因为汶川地震以后,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都纷纷表明当年要缩减行政开支。
这很好。
根据我了解,财政部在安排盘子的时候,这个也缺,那个也缺,都缺钱,都压不下来。
真正到了机关,有些机关是花不完的,到年底是花不掉的,到年底就要迫切花钱。
我从机关出来,我敢说我们在缩减财政上,再维持两到三年主动缩减行政开支没有问题。
缩减出来的钱怎么办?用于增加商品供给支出,怎么支持?如果说支持的企业税收完成的少了,这边支出少一点就完了,需要继续算。
3.中国经常帐户盈余超过 GDP30%左右,意味着国内节约资源为国外所用了。
目前中投公司2000亿元美金的基金在国外用很难,包括议论很多。
我个人呼吁,我们应该另辟渠道,继续发行人民币债券,向国家外汇管理部门买外汇到外面去投资,2000亿元不够,而且这2000亿元已经很难,应该另辟渠道。
这样做的好处,一是直接减轻货币的流动性压力。
不是担心膨胀吗?担心货币多吗?我发人民币债券,把货币收回来,到中央银行买外汇,拿到外汇到国外买东西,减轻国内物价压力。
与此同时我们为配合中国长期经济战略的需要,我们缺很多东西,我们该去壮大自己的战略储备,没有必要把外汇就这么一直拿着买金融资产。
4.如果根据今年宏观经济情况经济增长过快,我们担心的事情真发生了,怎么办?可以发行赤字国债,批准赤字国债的全国人大,在这方面应该想通,我们现在发行赤字国债和我们70年代、80年代那个时候我们的财政状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只要在GDP和财政收入增长率远远高于利率水平的情况下,发行一点赤字国债是没有风险的。
最后一个词,补穷人。
在物价继续增高的过程中,继续实施和提高对低收人群体的补贴。
同时,中央政府应该支持和鼓励地方政府,让地方政府自己增加对当地低收入群体的补贴,提高最低生活的温饱线。
同时国家有关部分能不能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变相进行国家的补贴,稳定国家的预期,引导内需、扩大消费。
这是我讲的是整个宏观思路。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很多宏观政策,在其他经济政策方面,近几年在出口贸易、所得税、加工贸易政策、劳动工资政策、房地产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等等方面,我们这一两年围绕培育内需主导战略、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都定了一些政策,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当前的当务之急是压物价、保增长。
我个人认为,如果集3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当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发生矛盾的时候,关键是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
改革的力度要稳妥,能够分布实施的千万不要一步到位,要讲究以宏观部门之间动态的配合来保大局。
当前可能另外要注意的是房地产的状况。
目前对房地产的状况各种议论很多,但是我个人认为,房地产价跌量小,一定意义上是我们宏观调控目标所追求的效应。
另一方面,作为宏观调控部门来说又要密切关注对实体经济影响很大的房地产业下滑的状况。
但是目前看了很多分析,很多数据还不能够很准确地说明问题,比如说房价跌对就业、对当地GDP等的影响的很多很多数据还不够全面,不够到位。
在这方面,我认为需要尽快掌握准确的房地产行业和GDP、就业等相关联的信息,以
便帮助中央政府进行准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