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清华大学百年华诞--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赋
——贺清华大学百年华诞
李东东
《人民日报》(2011年04月15日18 版)
时维辛卯,序属季春,莺飞草长,火树银花。

钟灵毓秀,清华八方揽胜景;四海五洲,学堂百年聚光华。

大礼堂莺歌燕舞,少长咸集,执手共话;二校门腾蛟起凤,契阔谈燕,纵横挥洒。

苍髯皓首,不坠先生煌煌志;赤子丹心,敢忘后学喁喁情。

京西形胜,一园神韵阅千年;清新俊逸,一府精英纳天下。

槛外山光,窗中云影。

春风化雨,水木清华。

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方知非凡境;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更道是仙居。

熙春、云锦,三百年间繁囿地;近春、清华,昔日曾是帝王家。

一泓秀水映荷塘月色;三亭幽阁被朱檐灰瓦。

荒岛葳蕤,朝迎旭日;斋馆栉比,夕送落霞。

近揽西山秀色,远接东溟苍茫,名园名校,世纪佳话。

缘起庚子,开帷辛亥,更名壬子,善定戊辰。

创业艰难时,筚路蓝缕;颠沛流离处,刚毅坚卓。

看红旗漫卷,天地翻覆,杏坛更奏弦歌,绛帐再哺新芽。

顶天,立地,树人,百年砥砺,一朝芳华。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人文日新,桃李清华。

非谓大楼,而有大师,际会风云,名播迩遐。

师从名师而名师出,在在鸿儒;学以博学则博学众,代代奇葩。

四大导师名闻宇内,闳中肆外;六千教授学贯中西,含英咀华。

科学工程院士,五有其一;两弹一星元勋,半出门下。

红烛无声,春蚕有意,理工贤才,文史大雅。

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是学术传统;焚膏继晷,旁搜远绍,校短量长,知学海无涯。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晨昏苦读,不废冬夏。

最难风雨故人去,喜看河山新秀发。

百年虬枝不言老,催开十七万树紫荆花。

爱国奉献,追求卓越。

行胜于言,大道清华。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前贤箴言励志,寄心海隅;后继以身许国,壮志天涯。

五四精神烛照,薪火相传;一二九光焰不息,振兴中华。

民主斗士,拍案而起;文学巨匠,穷节不屈。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其心雄,其志嘉。

又红又专,全面发展,德智体美,精诚擘画。

背负青天,脚踏实地,从我做起,胸怀天下。

以庙堂之音立魂魄,以宰辅之志照肝胆,忧国忧民寄青史,立德立功在万家。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教也无涯,学也无涯。

大道之行,积于跬步,千秋黉舍,百年清华。

清华:不得不说的十件大事
《人民日报》(2011年04月15日18 版)
1926年,梅贻琦(前排左二)与物理学系教师合影。

1952年,院系调整后首次举行清华大学开学典礼。

1978级学生开学典礼。

1989年,清华大学电机系完成“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建设与改革”。

清华学生带领外国留学生参观清华园。

2008年,清华学生为庆祝北京奥运会,高呼祖国加油!
1
1911年清华学堂成立,1912年改名清华学校
“雪耻兴邦”的崇高理想
清华诞生于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从襁褓时期就带有民族屈辱的印记。

屈辱造就了清华学子“雪耻兴邦”的崇高理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博大精神和“行胜于言”的刚毅校风。

历史追溯到20世纪初叶,清政府将“庚子赔款”中美国“退还”的部分赔款用于在北京设立游美学务处,负责选派游美学生和筹建游美肄业馆,1911年2月,迁入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园。

游美肄业馆被定名为“清华学堂”,于当年4月29日正式开学,这一刻拉开了清华历史的序幕。

后来,学校把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校庆日,延续至今。

1912年10月,学堂改名清华学校,但办学宗旨、学制和课程设置无大的变动,仍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

清华精神最初源于梁启超1914年的一场题为“君子”的演讲,这场演讲在清华人心中激起层层波澜。

自此,清华人将浓缩于《周易》的八个大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校训铭记于心。

1920级学生毕业时向母校敬日晷一尊,底座镌刻有用中文和拉丁文两种文字书写的铭文“行胜于言”,这四个字后成为清华的校风,代代传承,不朽于世。

2
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办国学研究院
“四大导师”的盖世传奇
1925年,清华设立大学部,开办国学研究院,学贯中西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皆为我国近代杰出的学者。

由他们倡导形成的“会通古今,会通中西,会通文理”的清华学派,在学术界声名鹊起。

梁启超是我国杰出的学者,1925年担任清华国学研究院教授,早年从事政治活动,曾和康有为一起发动变法维新。

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他的一次演讲。

王国维,我国杰出的古文字学家、哲学家和文艺理论家,1925年担任清华教职,他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治学境界之说脍炙人口;赵元任,1920年起在清华任职,语言学大师、著名音乐学家,被誉为“中国语言学之父”。

陈寅恪是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被誉为20世纪最有学问和成就的历史学家。

3
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大楼大师”的办学思想
1928年,清华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1931年,梅贻琦受命执掌清华,从此开始了他长达17年的校长生涯。

梅贻琦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基于
这样的办学思想,30年代近百位教授就聘于清华,举目尽是学界知名学者,使校园内汇聚着各家各派的学术思想,外籍学者的到来,更促进了国内外学术的交流融合。

梅贻琦认为:“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

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

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梅贻琦一生情系清华,曾用“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来描述对清华的情感。

4
1937年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长沙临时大学迁到昆明更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救国经世”的学问根基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奉命合迁湖南,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8年迁至云南昆明。

设文、法、理、工和师范5个学院共26个学系,以及两个专修科和一个先修班,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高等学校。

现在去昆明西南联大旧址参观,人们依然可见当年保留下来的铁皮屋。

铁皮屋,上半截为土坯,下半截是石头,屋顶则为铁皮。

这样既不隔热又不隔音的房子就是昆明西南联大的教室。

即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师生们丝毫不放松学业和研究。

陈寅恪曾对吴宓说:“救国经世,尤必以精神之学问为根基。

”河山破碎的忧愤、对故乡亲人的思念、驱除寇仇的壮志都化作了西南联大学子知识报国的实际行动。

5
1952年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
“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
1952年国家高等教育的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原有的文、法、理三学院除留下20多人外,全部调整到北京大学等单位,北大、燕京两校工科院系调整到清华,清华航空学院、石油系等调出组成新的学院。

经过调整,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

1952年11月24日,蒋南翔被任命为清华大学校长,他“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的理念影响了几代清华人。

当年,为彻底根治潮白河水患,解决北京市用水问题,周恩来总理将密云水库的设计工作交给了清华大学水利系。

1958年毕业班学生承担了密云水库潮河部分的设计,在张光斗等教授的指导下,同学们不顾疲劳、不顾饥饿,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个设计,圆满解决了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种种难题,使得密云水库至今仍发挥着防洪、供水、灌溉、发电、养殖等多方面的作用。

蒋南翔校长得知此事后,特地召开全校毕业生大会,专门讲“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

清华大学1965届建筑系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马国馨回忆:“蒋南翔的理念开创了中国大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先河。


6
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从我做起”的时代先锋
1978年初,沉寂了十年的清华园迎来了高考恢复后的第一批学员。

刚刚走过“文革”那段癫狂的岁月,很多同学在社会各种思潮的泛滥中迷惘、无所适从。

化学工程系77级2班的35名同学决定组织一场大讨论。

“怎样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下一步自己怎么办?”
安徽学子王文一提出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想法。

一番热烈讨论过后,化72班团支部明确向全班提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多作贡献”的行动口号。

他们没有想到,那句口号,竟成为一个时代青年精神的象征,引起了全国青年的极大反
响和共鸣,邓小平同志在一次讲话中对此也作出高度肯定。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在80年代初传遍全国,影响和激励着青年学子为祖国的繁荣奉献自己的一切。

7
1984年设立研究生院,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
高端人才的培养之路
1984年清华设立研究生院,成为全国高等院校中首批组建研究生院的学校之一。

如今,清华大学在校生人数中,研究生已占六成。

《清华园中的创业启蒙》的扉页上,有这样一句话,描述了所有清华学子的心声:“If we dream,everything will be possible(有梦想,一切皆有可能)。


8
1988年开始文科复建的漫漫征程
“古今贯通”的学术范式
从初期的“文、理、工、农”综合发展,到1952年院系调整,定位为“工程师的摇篮”,再到1995年重新确立“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发展目标,如何在工科为主的学科结构基础上振兴文理科,成为全体清华人的主要任务。

1981年,清华大学国学院毕业生、陈寅恪先生的弟子、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蒋天枢给当时的党中央副主席陈云写信,建议以清华大学为基础创办综合性大学。

许多部门的领导做了批示,经过讨论,清华校领导达成初步共识:清华向综合性方向发展,由此开启清华文科复建的大门。

1988年,清华老学长王瑶一次座谈会上深情回顾起30年代的清华中文系:“清华中文系不仅是大学的一个系,而且是一个有鲜明特色的学派。

”他的话,为加快开启这扇大门提供了一个契机和助力。

有关复建之后的清华文科的发展思路,著名学者贺麟先生指出,“我们要从检讨这旧的传统观念里,去发现最新的近代精神。

从旧的里面去发现新的,叫做‘推陈出新’。

必定要旧中之新,有历史渊源的新,才是真正的新。

”清华大学原中文系主任徐葆耕将其归纳为“旧中求新方为真新”。

这个观点也被称为“古今贯通”,后同“中西融汇”一起成为清华大学文科的学术范式。

9
1985年,清华提出“把清华大学逐步建设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的设想
“世界一流”的攀登之路
1993年,清华大学正式提出“到2011年,即建校100周年,争取把清华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的奋斗目标,并努力向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园地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进发。

“世界一流大学”之建设,众望所归,征程漫漫。

清华大学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引进高水平的教师,先后聘请杨振宁、林家翘、钱颖一、姚期智、施一公等知名学者,让学生直接聆听大师的教诲。

或许,“图灵奖”获得者、世界知名的计算机领域专家姚期智先生的话,可以代表清华教师的心声:六年前,有人问姚期智,你希望做什么?多久可以完成?他说,成立一个世界一流的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就在清华。

六年过去了,全球的理论计算机科学家,几乎无人不知清华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更没有一个科学家否认,这是世界级领先的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

今天,再问及姚期智先生的愿望,他说,“让世界最一流的理论计算人才,从这里诞生,走向世界。


10
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传统”与“现代”双轨前进
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成立,开创了我国工艺美术学院教育的先河,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精髓,汲取世界现代艺术形式,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以及具有强烈时代感的装饰艺术风格。

50余年来,从新中国成立初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到新中国十大建筑的建筑装饰设计,再到首都机场壁画群,以及北京奥运项目与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的艺术设计等,都凝聚着清华美院几代艺术家的智慧和汗水。

(本文由赵婀娜肖思圆徐升升整理)
融汇贯通渗透(凭栏处)
尹鸿
《人民日报》(2011年04月15日18 版)
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清华校史不算最长,但百年以来却人才辈出、群英闪耀。

辉煌教育成就的取得,原因众多,尤与清华“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教育理念息息相关。

梁启超在《君子》讲演中说道,“清华学子,荟中西之鸿儒,集四方之俊秀,为师为友,相磋相磨,他年遨游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所谓君子者,非清华学子,行将焉属?”其对清华学生汇通中西的期许已跃然纸上。

被看作近代中国高教传奇的清华国学研究院,更是将这种融会贯通的学术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清华的学术与教育传统从这时起已经扎下深根。

清华建筑、清华学风、清华学术体制,无不体现这种融会贯通的性格。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清华校歌将中西古今融合精神转化为大家共同接受的音乐旋律。

在以后近一个世纪中,清华一流的教师和学生,多体现这种学贯中西的气质。

开放、贯通、融汇,可以说是流淌在清华血脉中的基因。

文理渗透的传统,在清华也源远流长。

梅贻琦担任清华大学校长近二十年。

他强调大学教育在通而不在于专,倡导和实践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

清华曾经出现许多体现了文理渗透精神的学者。

尽管在一段历史时期中,由于中国与世隔绝、高校院系调整,清华这种中西古今文理融汇的传统受到阻滞,但大学文化的独特基因,仍然等待着适当的时机创造新的活力。

改革开放以后,清华对西方文化教育学术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开放态度,不仅送出大批教师学生到欧美国家学习,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国外学者和在国外工作学习过的人来清华工作;学校的每一次教育改革、科研改革,都会以哈佛、剑桥、麻省理工这样的世界顶尖大学作为参照;清华以巨大的魄力从无到有地重建文科,人文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美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还有国学院等等,迅速崛起,完成了文理渗透的学科布局……贯通融会的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清华性格。

立足中国、面向世界、融会贯通,作为清华的教育传统影响着整个学校的文化氛围。

开放融汇是近百年来中国文化建设、学术创新、教育活跃的前提,融合贯通渗透,也是科学创新、思想创新、教育创新的重要条件。

清华因此而曾经辉煌,清华更渴望因此而更加辉煌。

由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和中国教育发展的曲折性,对于如今的清华来说,造就融合中西的学术大家、建构贯通古今的知识体系、创新文理渗透的学科机制,已非易事。

尽管清华一直在勉力维持、发扬、光大多年形成的大学传统,但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巨大的同质化困境、中国高校有限的自由发展空间、过去几十年的反反复复带来的某些断裂,都在挑战着清华传统。

新百年新清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任重道远。

清华能否继续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
一面引领旗帜,既取决于清华人自身承先启后的勇气和魄力,也取决于社会是否能够在体制上、文化上、观念上给予清华这样的大学以充分尊重。

大学是应该有自己的个性的,而清华这种融会贯通的个性,对于中国的大学文化建设、教育观念改革,应该有重要的启示。

诞生于清华的15个第一(链接)
《人民日报》(2011年04月15日18 版)
◆我国第一代电视广播系统
◆我国第一套8路PCM电话终端机
◆用于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遥测数据传输的SCA系列设备
◆我国第一台数控机床
◆我国第一台400KV高压倍加器
◆我国第一台真空电子束焊机
◆中国第一座屏蔽试验核反应堆
◆我国第一台微型机DJS 050
◆我国第一颗纳型卫星
◆世界第一座模块化高温气冷堆实验电站
◆世界第一套钴60集装箱CT检测系统
◆世界上第一个半导体激光泵浦固YAG激光
◆国际上首次把氮化镓制备成一维纳米晶体
◆世界上直径最小的超声马达◆世界上第一批纳米激光器测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