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瓶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石油: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瓶颈
文|王同良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信息管理部副主任
一、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国际石油公司广泛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世界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着世界经济政治竞争格局。
国际石油公司都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把信息化作为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战略举措。
(一)、国际石油公司信息化建设成果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国际石油公司基本完成了经营管理、专业应用、办公管理信息系统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
信息化应用十分广泛,世界近90%的石油天然气企业实施了ERP系统,一些企业已经初步实现协同电子商务。
国际石油企业每天有超过50万的各级管理人员通过全面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的战略、勘探、开发、炼化、营销及人财物等全面管理。
埃克森美孚公司为了更好地获取生产实时数据并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在公司所属的美国、欧洲、东南亚、日本和南美洲的42个炼油厂全部实施了POIS(炼厂管控一体化)项目。
壳牌公司1998年开始在上游实施“智能油田”(Smart Field)项目,实现了智能油井、油井或油田的举升优化、多领域生产系统建模优化生产和利用四维地震进行油藏管理。
在其下游企业实施了GAME(世界资产管理系统)项目,用以改进企业的安全生产。
英国石油公司实施了数字化的勘探开发战略,通过测量井下压力和温度等参数的传感器获得实时数据,对生产进行监控和优化,保证得到最大的油气采收率。
雪佛龙德士古公司从1994年开始实施ERP系统(选用SAP),首先在公司总部实施财务模块,以后逐渐在后勤供应部门、炼油和销售、管道、勘探和生产等公司实施ERP;还实施了满足SOX法案要求的信息安全方案与灾难恢复系统。
美国最大的炼油企业瓦莱罗(Valero)公司,1997年开始实施ERP系统(SAP),包括财务管理、销售、物资与采购、设备、人力资源、环境安全与健康、运输计划、客户关系和供应商关系管理等模块,并使用SAP的软件管理平台作为企业应用、数据和门户的整合平台。
公司目前拥有40余个不同的应用系统,均实现了以ERP为核心的面向业务的应用集成。
IBM提出了“智慧油田”的概念,即用3I技术(感知-Instrumented、互联-Interconnected、智能化-Intelligent)来实现油田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控、自动采集、传输处理、分析、优化决策和自动执行。
(二)、国际石油公司信息化应用效果
国际石油公司认为信息化的作用在于优化业务流程、控制员工数量,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帮助公司实现有效管理。
对于信息化的效益,不能单纯从信息化项目本身衡量,而要从业务角度去衡量。
《哈佛商业评论》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仅有25%的IT商业价值与IT构建的硬要素有关,而75%的IT商业价值与引导人们有效使用IT和信息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如诚信、分享、透明度)等软要素有关。
1、信息化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IBM通过对埃克森美孚、壳牌和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的案例进行研究,认为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强化勘探与生产,提高采收率10%~50%;通过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10%,通过优化作业降低操作成本5%~30%。
例如,壳牌1998-2009年实施了“智能油田”(Smart Field)项目,项目直接投资2亿美元。
通过对50个资产的评估,油井采收率提高5%,增加经济效益50亿美元。
壳牌化工通过在全球区域实施ERP系统,公司业务流程大大简化,运行效率大幅提高,一年节省的费用在1亿美元以上。
BP公司已经在20个油田使用了油井监测技术,获得了1%~3%的产量效益。
瓦莱罗能源公司认为,信息系统每年只要减少一次因为某个设备的故障而导致的生产停止运行,所挽回的经济损失就大于信息系统一年的投入。
2、信息化建设促进了业务的发展。
埃克森美孚、壳牌、BP、雪佛龙德士古、瓦莱罗等国际石油公司通过信息系统建设,使企业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每个环节都高效运作,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
例如,美国瓦莱罗能源公司充分运用信息化工具作为决策支持,通过收购和兼并,炼油厂由2座增加到18座,炼油能力达到每天330万桶。
有近5000个零售和批发网点,拥有9000多英里的石油运输管道和88个储油站点。
企业收入增长了近10倍,已成为美国最大的炼油企业。
3、信息化建设促进了管理流程的优化。
通过信息系统建设,对原有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对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业务、资产和人员等进行优化和规范,并固化在系统中,从而实现业务流程再造,企业运行效率提高。
例如,壳牌公司通过实施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了下游业务从原油采购、运输、加工到成品油配送以及最终到加油站管理的集团整体流程优化,实现了资源、市场区域的优化,缩短了总部与炼厂管理链条,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4、信息化建设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升。
信息化建设确保了从采购供应、生产运行、运输销售到安全环保、计划财务等各类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及时性以及完整性。
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统能够帮助公司实现管理透明、决策及时和行动一致。
例如,壳牌公司实施GAME系统和ERP的设备管理等系统后,使设备运行处在监控之下,并得到预见性的维护和保养,保证了企业平稳高效运行。
埃克森美孚公司实施的PIOS项目,大大提高了炼厂管控一体化水平。
5、信息化建设促进了管理效率的提高。
通过信息化,企业能够有效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实现扁平化管理和网络化管理,从而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例如,通过信息化,BP公司总部以及在香港、休斯敦、布宜诺斯艾利斯、阿伯丁和伦敦的分支机构都可以共享及时更新的财务、生产、资源和价格等信息,这样可以确保各地的BP员工利用相同的数据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三)、国际石油公司的信息化组织架构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套科学的组织和管理框架支持。
国际石油公司的 IT管理架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层级型,其特征是自上而下,高度集中。
另一种是矩阵型,其特征是扁平灵活。
国外石油公司普遍设有专职首席信息官(CIO)和信息管理部门,负责信息化的规划和管理工作,有大量的信息技术人员从事信息技术应用工作。
另外,还与IT公司和咨询公司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
埃克森美孚公司实行完全集中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模式,由一名全球副总裁任首席信息官(CIO)。
统一设立总部信息技术部门,实施上游业务信息服务、化工业务信息服务、下游业务信息服务及应用系统建设等,通过信息系统的实施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统一的业务流程,提升了公司的管理水平。
壳牌公司成立了信息技术管理委员会,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实现了由分散式向集中式的转变。
设共享服务部门,由主管副总裁统一领导信息管理和技术支持部门,上、下游分别设有 CIO。
BP公司设有首席信息官,负责整个公司的信息化管理。
对于所属的各个业务部门(如勘探开发、炼化等业务),均有相关的副总裁负责信息化工作。
组织机构主要包括基础设施部、数据和应用程序部、信息解决方案部、业务信息管理部和业绩考核部等机构。
雪佛龙德士古公司设有首席信息官,建立了统一的信息化建设与运营维护队伍,由总部制定统一的信息技术规划;公司按照业务板块、业务职能和地域分别建立了信息技术组织,编制不属于总部信息管理部门,但业务上服从总部的统一管理。
瓦莱罗能源公司有一名主管副总裁管理公司信息化工作。
所有信息人员编制归属总部,由总部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按业务类型和业务职能划分为9个部门,包括炼油系统部、市场/供应/运输系统部、零售系统部、财务报表部、计划与数据服务部、技术架构与运营部、企业架构与技术服务部、技术支持部及法律部。
(四)国际石油公司信息化投资
国际石油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投入很大。
据信息技术分析公司福雷斯特(Forrester)研究统计,2010年世界前100位石油公司总销售收入是45477亿美元,信息化投入占销售收入的0.78%,达354亿美元,其中软件97亿美元(占27.4%,下同),IT外包91亿美元(25.7%)、硬件装备59亿美元(16.7%)、IT服务50亿美元(14.1%)、通讯
(Telecom&Communication)59亿美元(16.7%)。
IT投入每年的增长速度在10%以上。
国际大石油公司平均每年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则更高一些,约为年销售收入的1%~1.5%,也有统计是平均每个员工每年7000~10000美元。
埃克森美孚公司和瓦莱罗公司所有信息系统由总部统一投资、建设和运行维护。
壳牌公司的信息化采用的是总部和板块集中投入的方式。
BP公司信息化是由总部统一管理,板块负责投资。
雪佛龙德士古公司总部规划信息项目的投资由总部承担,并统一组织项目的建设、运行维护,运行维护成本则分摊到各信息系统的使用单位。
二、中国石油信息化工作进展及应用
(一)中国石油信息化工作进展
我国党和政府对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并把“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目标体系中,将信息化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
中国石油认真贯彻党和国家“两化融合”战略部署,把信息化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驱动力,按照“十字”方针、“六统一”原则和“业务主导、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集中统一的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
经过“十五”,特别是“十一五”的快速发展,建成应用63个集团公司级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取代、关停2182个分散系统,实现了信息化从分散建设向集中建
设的阶段性跨越,信息化在提升管理、劳动生产率和有形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中国石油信息化整体水平走在中央企业前列,连续三年被国资委评定为A 级,2011年在中央企业中排名第四。
1、建成应用了集中统一的经营管理平台。
ERP系统按计划在8个业务领域、132家成员企业全面上线运行。
系统采取集中统一的技术架构,在每个业务领域采用统一的业务流程、统一的数据编码、统一的软件平台,集中在一套服务器上运行,成为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运行平台,是中国石油的战略性基础工程。
其中,2011年将1500多亿元的勘探开发投资纳入ERP系统管理,实现了单个项目的投资成本核算,实现了总部、油气田公司投资计划管控上下一盘棋。
2、建成应用了集中统一的生产运行管理平台。
在勘探与生产领域,通过数字油田建设,实现了油气生产现场数据的自动采集、远程传输和生产运行的实时监控、科学调度,创新了生产组织方式,大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在炼油与化工领域,系统实时掌握排产计划、运行管理、生产执行等情况,提高了生产过程管控水平,实现了原油采购、加工、销售一体化优化。
在销售领域,加油站管理系统集油品销售、非油品销售、卡管理于一体,实现了“一卡在手、全国加油”,显著增强了销售业务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天然气与管道领域,将全国5万公里油气长输管道、每年近千亿立方米天然气和9000多万吨原油、成品油输送业务全部纳入系统管理,保障了全国油气管网的集中调控。
在工程技术领域,通过对钻井、物探等作业生产数据实时共享,实现了重点工程跟踪、实时数据自动分析。
3、建成应用了集中统一的办公管理平台。
电子公文、合同管理、健康安全环保、信息门户、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等系统已成为各单位和广大员工必不可少的日常工作平台,促进了办公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化,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4、建成应用了集中统一的网络基础设施。
建成大庆、新疆等12个国内区域网络中心和苏丹、委内瑞拉等5个海外区域网络中心,形成了统一管理、分级维护、覆盖国内、连接海外的信息网络体系。
数据中心采用“两地三中心、互为备份”架构,建成投用了北京主数据中心,正在扩建同城备份中心和吉林异地灾备中心。
持续实施信息安全整体解决方案,完成了广域网边界防护、用户身份管理与认证等7个项目建设,基本建成了计算机终端、网络和应用系统由外及里、层层防护的信息安全体系架构。
按规划制订数据、应用、基础设施等6大类信息技术标准体系,累计制、修订行业标准35项、企业标准77项。
统一物资、产品等公共数据编码,为数据共享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石油信息化成果应用
中国石油十年来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最大的转变是把经营管理、生产运行管理、办公管理按照统一的标准、流程搬到网上运行,持续推进了各项业务的管理创新,在统一优化业务流程、创新生产作业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强化过程管控、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业务运行效率和决策水平等方面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显著。
1、支持生产运行优化,提高劳动生产率。
通过信息化与自动化集成,长庆油田建立了“电子巡井、人工巡站、远程监控、中心值守”的生产组织方式,压缩管理层级,将作业区生产管理终端由区域监控中心直接延伸至井口,电子巡井实时在线监控,取代过去3天一次的人工巡井,生产运行效率大幅提升,一线用工减少30%。
2、支持经营管理模式转变,助力业务快速拓展。
利用集中统一的信息系统,统一落实各项管理政策和措施,支持了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
在新增业务单元推广使用已建信息系统,迅速应用成熟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满足了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
3、支持过程管控,促进源头治理。
通过数据的集中管理、业务流程的固化以及系统操作的可追溯,提升过程管控和风险防控能力。
如通过加油站管理系统,控制加油机按预定时点自动变价,实现油品价格自上而下的统一调整,有效提高了价格集中管控能力。
4、支持基础工作,促进精细化管理。
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优化各类业务流程,摸清人、财、物等企业家底;通过信息系统应用,支持质量、计量、标准化等基础管理工作。
如通过油库管理系统,及时了解油品状态及油罐液位变化,明显提高计量效率和准确性。
三、中国石油信息化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信息化虽然得到广泛应用,但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国内外都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其中有共性的,也有中国石油特有的。
(一)对信息化的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国外石油公司普遍认可信息化的作用和价值,员工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普遍较高,对信息系统的接受相对容易。
相比之下,中国石油在这些方面是有差距的,这在客观上对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带来一定困难。
中国石油的目标是建立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企业规模大、产业链条长,业务遍布国内外,无论是为了增强集中管控能力、还是为了提高整体运营和效率水平,建设绿色、国际、可持续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都离不开信息化的全面支持。
中国石油广大员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在转变生产发展方式、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方面的作用和价值,认识到信息化是缩短与国际石油公司差距的有效途径,在实际工作中充分考虑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法。
(二)信息化和业务有效结合的问题
信息化必须与业务紧密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取得最大效益。
但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业务与信息部门角度不同,很容易产生矛盾:
1、信息化建设首先要进行需求分析,而相同的业务在不同地方、单位,甚至同单位不同业务人员之间的做法和需求是很不一样的。
因此要做出全面、准确的业务需求分析,并把它们纳入信息系统建设之中,是很有挑战性的。
2、信息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流程再造,即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优化并固化。
这必然给已熟悉原来业务流程的业务人员带来知识、技能、甚至岗位的挑战,给信息化造成阻力。
流程再造不是信息部门能完成的,必须是业务领导强力推动才能完成。
3、信息系统建立后,随着业务发展、需求变化,要适时对信息系统进行调整。
而信息系统的调整存在着“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调整工作量之大是一般难以理解的。
(三)信息化系统的集成和共享问题
在实际过程,企业信息化往往是伴随着业务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针对不同需求开发出不同的应用系统,有时一家公司的应用系统数量多达上千
个。
因为采用的技术和标准不同,这些系统之间要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是困难的。
但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既要保护已有的信息资产,也要减少信息方面的重复劳动,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和决策的科学性,必须对这些信息系统进行整合、集成。
信息系统集成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很大,这是国内外面临的共性问题。
(四)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问题
国际石油公司的信息化投入约为年销售收入的1%~1.5%,相比之下,中国石油的信息化投入严重不足。
2010年中国石油信息化投入不到年销售收入的0.2%。
除了建设投资之外,信息系统还需要运行维护费。
国外的通行做法是:硬件年度维护成本一般为硬件成本的12%。
软件的年度维护成本一般是软件成本的15%~20%。
这些做法目前还未被国内接受,导致我们的运维升级无保障,长期下去会影响信息系统的正常使用,甚至引起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
国外石油公司的信息化已过了大规模建设期,每年的IT投入,80%用于运维,建设新系统只占20%。
这是国内外所不同的。
(五)信息安全问题
随着信息系统集中度不断提高,业务对信息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大,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的安全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这个问题在国内外是共性的。
但信息技术本身是西方发明的,而且西方仍处于技术水平领先地位,中国石油的信息系统基本都是引进国外的成熟软件,而且很多信息系统是由外国咨询公司
帮助建设的,虽然我们在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最近的“棱镜门”事件提醒我们在这方面必须下更大的力气。
四、中国石油“十二五”信息化建设重点
中国石油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世界水平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同时提出了建成“信息化中石油”的发展目标,其主要内涵和特征是:集中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对业务的全面覆盖、高度集成;各项业务管理全部实现网上运行并持续优化;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经营管理协同高效、全程受控;劳动生产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资金使用效率大幅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围绕这一目标,中国石油信息化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按照“业务主导、全面覆盖、深度融合”的方针,完善信息化组织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技术实施和应用能力,加快推进以三大标志性工程为重点的信息化项目建设,全面实施“十二五”信息技术总体规划。
(一)、开展以ERP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应用集成,支持科学决策、业务协同要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搭建支撑全公司上下游业务全面协同、数据集中共享、决策科学高效的基础工作环境,在同一管理平台上协作共享,实现对重复性、标准化业务的系统自动处理,大幅提高各级管理人员日常工作效率。
(二)、积极推进物联网系统建设,实现信息化与自动化有效集成现阶段重点是按照统一架构和标准搭建可扩展的油气生产和工程技术两个物联网平台,然后通过集中投入和各单位的配套投入,逐步扩大物联网的覆盖范围。
在系统实施过程中,要借鉴加油站管理系统的建设经验,在搭建平台的同时对生产自动化装备进行标准化;借鉴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的经验,方案设计要与劳动组织结构、工艺流程优化相结合。
(三)、利用云计算等技术,建成功能完备、节能环保的绿色数据中心要加快推进数据中心建设,昌平、吉林数据中心今年要按计划全面投用,尽快形成互为备份的“两地三中心”,满足信息系统对硬件部署环境和灾备的迫切需求。
同时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基础上,研究搭建集团公司专有云服务平台,提高服务器、数据库、存储、网络、机房等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和共享能力。
(四)、推进移动应用系统建设,满足随时随地办公需求广泛采用移动应用,突破系统应用的时空局限,使员工随时随地完成日常办公、处理业务。
(五)、构建行之有效的信息安全体系,确保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总之,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石油将全面推进信息系统的持续提升和深化应用,实现信息化从集中建设向集成应用的新跨越,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能源公司提供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