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东德水电站阴地沟渣场边坡稳定性分析
浅谈乌东德水电站施工中滑坡治理与施工

浅谈乌东德水电站施工中滑坡治理与施工[摘要]在水电站施工中常常会发生滑坡现象,滑坡的发生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水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以金坪子滑坡体治理设计及施工为例,着重介绍了乌东德水电站通过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截、防、导、排等措施,通过改善边坡稳定条件,确保了电站安全运行。
[关键词]滑坡体治理;截排水沟;地下排水洞;施工方法1.金坪子滑坡体地形概述金坪子滑坡位于乌东德水电站坝址下游900m-2500m处,距离金沙江右岸尾水出口1.6km。
滑坡体以上游船房沟、下游阿摆大沟、后缘尖山一尖山上村与前缘金沙江为界,总体形态为呈明显下凹的斜坡。
金坪子滑坡划分为五个区,其中Ⅳ、V区为雄厚的原位基岩,整体稳定性好;Ⅲ区为深嵌于古河槽之中的古滑坡堆积体,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但其距离枢纽建筑物最近,其前缘局部受工程布置、泄洪冲刷与雾化等影响较大;I区主要为古崩塌堆积体,远离枢纽建筑物,整体稳定性较好,但其前缘局部的古滑坡堆积体有一定的变形;II区距坝址约2.5km,为强烈变形区,处于整体蠕滑状态,稳定性较差,若产生大规模失稳可能会造成下游水位的雍高而影响发电。
2.滑坡体治理方案设计根据电站建设的总体规划,金坪子滑坡治理工程采取分期实施的建设方案,现阶段治理范围主要包括I区和II区。
本文就金坪子滑坡体I区和II区治理工程进行了详细剖析,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施工方案。
2.1I区防护方案设计I区不受大坝泄洪冲刷与雾化影响,且整体现状稳定性较好,考虑I区、II 区地下水补排路径,参考同类工程经验,确定I区防护方案以截排水为主。
I区地表截(排)水系统包括周边截水沟和坡面横向排水沟。
截(排)水沟均按梯形断面设计,周边截水沟净断面尺寸为(2,0m+3,5m)×1_5m。
即(下底宽+上底宽)×高,下同,横向排水沟净断面尺寸为(1.0m+1.8m)×0.8m。
浅谈某水电站滑坡体稳定分析及治理方案

浅谈某水电站滑坡体稳定分析及治理方案某水电站滑坡体位于永久改线道路一侧,通过现场查勘,其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不确定因素多。
为确保该水电站蓄水期永久改线道路畅通和水工建筑物运行安全,需制定切合现场实际的滑坡体治理方案。
通过对该滑坡地形地质条件和变形特征综合分析,根据不同工况采用不同计算方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以确定该滑坡体控制工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滑坡体治理预案。
该滑坡体治理后,通过变形观测及监测数据分析,目前滑坡体整体处于稳定状态。
标签:滑坡体;变形特征;稳定分析;工况1、滑坡体概况某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开发任务为发电,兼顾灌区供水的作用。
电站装设3台140MW(最大容量150MW)的水轮机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420MW。
该水电站由首部枢纽、引水建筑、厂房枢纽三大部分组成。
挡水工程拦河大坝为砾石土心墙坝,坝高147m,库容5.35亿m3,列同类型大坝世界第三;引水隧洞全长16.15km,直径9m;调压井井深175m,直径22m,列亚洲第一。
该滑坡体位于河道右岸,距坝轴线下游约850m,分布高程2050.00m~2780.00m,縱向长约1200m,呈长葫芦形分布。
该滑坡为覆盖层滑坡,钻孔揭示滑体厚度一般为25m~30m,最厚为35.5m,方量约800万m3。
2、滑坡体地质地形条件滑坡滑体按物质组成和结构状态的不同自下而上分为两层,第①层分布于滑体中下部,主要由灰黄色碎石土组成,厚度为20~25m。
该层块石一般6cm~10cm,约占30%~40%;碎石一般2cm~4cm,约占40%~50%;黄色粉质粘土约占20%。
第②层分布于滑体上部,主要为黄色含块(碎)石粘质粉土,厚度为6m~10m。
该层块石一般5 cm~9cm,约占10%~20%;碎石一般1cm~3cm,约占30%~40%;角砾10%~20%;其余为黄色粉质粘土。
钻孔中均未揭示到具有明显滑动迹象的底滑面,或连续分布的软土层(滑带物质),滑面特征不明显,初步判定以基覆界面为滑坡底界。
乌东德水电站左岸高位自然边坡不稳定块体治理难点及对策

体治理期间需对下部建筑物进行 有效防护,同时,边坡大多为直 立边坡,施工道路布置困难,人 员、设备无法进入块体处理区,前 期勘探受道路限制工作深入不足, 精度有限,实施期间局部新增部分 块体。故左岸高位自然边坡 A、D 区块体治理存在风险高、施工难度 大、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
局部呈陡坡形式,坡面扰动清理 后局部会带来边坡失稳, 且 375 块体靠下游侧为红涯湾沟, 汛期 间,红涯湾沟沟水丰富。 左岸高位自然边坡 D 区块体 分布广泛,至雷家湾沟起,到进 厂交 通 进 洞 口 上 部 结 束, 约 1 km,且下部设有尾水和泄洪出口 系统和 850 临时拌和楼,局部块 体已不具备直接清除条件电站左岸高位自然边坡不稳定块体 治理难点及对策
荣进松,刘雪锋,杜立强
( 长江三峡技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1500 )
关键词: 边坡治理; 难点及对策; 乌东德水电站
doi: 10. 13928 / j. cnki. wrahe. 2016. S2. 031 中图分类号: TV223. 3 ( 271 )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0860 ( 2016 ) 增刊 2-0106-04
3
3. 1
处理原则及措施
处理原则
针对自然边坡特点,经参建 “分类处理、防 四方讨论,明确了 治结 合、 因 地 制 宜、 减 少 扰 动、 图 2 左岸高位自然边坡 D 区块体处理分布 重点部位监测” 五项处理原则。 , 块体处理以锚固和清除为主 少量采用混凝土支 表 1 左岸高位自然边坡块体处理工程量 : ( 1 ) 清除适用条件, 即稳定性较差, 其方量一般 撑 3 小于 20 m ,块体突出分布于坡面之上, 清除后不会 块体总数 高程区域 说 明 /个 /m 产生新块体。( 2 ) 混凝土支撑适用条件是主要针对于
水电站工程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与加固治理

水电站工程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与加固治理发表时间:2020-01-10T16:04:19.72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8期作者:江昌配[导读] 可以直立陡峻,但一经水浸土的强度大减,变形急剧,滑动速度快,规模和动能巨大,破坏力强且有崩塌性。
松散地层边坡的坡度较缓。
青海黄河水电公司李家峡发电分公司青海西宁 811999摘要:在水电站工程中,边坡工程都是整体工程不可分割的部分,为保证工程运行安全及节约经费,广大学者对边坡的演化规律、边坡稳定性及滑坡预测预报等进行了广泛研究。
然而,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规模扩大及经济建设的急剧发展,边坡工程中普遍出现了高陡边坡稳定性及大型灾害性滑坡预测问题。
现阶段水电工程中遇到的天然边坡高度已达500—1000米,其中涉及的工程地质问题极为复杂,特别是在西南山区,边坡的变形、破坏极为普遍,滑坡灾害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工程正常运营的地质灾害。
关键词:水电站工程;边坡岩体稳定性;加固治理1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1.1岩土性质和类型岩性对边坡的稳定及其边坡的坡高和坡角起重要的控制作用。
坚硬完整的块状或厚层状岩石如花岗岩、石灰岩、砾岩等可以形成数百米的陡坡,如长江三峡峡谷。
而在淤泥或淤泥质软土地段,由于淤泥的塑性流动,几乎难以开挖渠道,边坡随挖随塌,难以成形。
黄土边坡在干旱时,可以直立陡峻,但一经水浸土的强度大减,变形急剧,滑动速度快,规模和动能巨大,破坏力强且有崩塌性。
松散地层边坡的坡度较缓。
不同的岩层组成的边坡,其变形破坏也有所不同,在黄土地区,边坡的变形破坏形式以滑坡为主;在花岗岩、厚层石灰岩、沙岩地区则以崩塌为主;在片岩、板岩、千枚岩地区则往往产生表层挠曲和倾倒等蠕动变形。
在碎屑岩及松散土层地区,则产生碎屑流或泥石流等。
1.2地质构造和岩体结构的影响在区域构造比较复杂,褶皱比较强烈,新构造运动比较活动的地区,边坡稳定性差。
断层带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又是地下水最丰富和活动的地区极易发生滑坡。
水利水电工程滑坡稳定性研究及灾害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滑坡稳定性研究及灾害分析摘要:滑坡的稳定性是水利工程所面临的一个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的课题,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坝坡失稳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以及对居民造成的危害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滑坡所引起的灾害,来探讨和研究怎样预防灾害,即如何增加其稳定性。
关键词:滑坡;灾害;水利工程;研究;地质;一、滑坡引起的危害滑坡的产生是由坝坡失稳所引起的,它属于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的发生直接影响着人民的财产以及人民的生命安全。
如果滑坡的规模较大,将会使建筑物倒塌,砸伤人或者是牲畜,更有甚者会摧毁整个城镇,其后果不堪设想。
滑坡还会使周围的公共设施遭到严重破坏。
坝坡失稳引起滑坡有可能毁掉整个大坝,以及周围的水电站,大坝修建时所设的渠道和溢流设施也有可能被一并冲毁。
这样以来由滑坡导致的溃坝,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对下游的田地以及附近的路面和交通造成不良影响。
再加上,如果是地形比较特殊,在峡谷较多或者是沿河地带,滑坡的发生会影响航运的正常开展,造成河流阻塞,从而引发洪水灾害,有的还会形成天然的水库。
滑坡的发生会影响人民的生活。
滑坡产生时导致下游生活的居民不能正常的使用水电,给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影响,破坏了居民正常的交通和运输,很多救援物资难以进入灾区,救援行动难以开展。
滑坡的发生破坏了周围的环境。
滑坡发生后,许多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也随之加快,环境加速恶化,加快了滑坡的发生。
二、滑坡发生的原因1、地质原因岩土体的构成情况是滑坡发生的重要原因,它是滑坡产生的物质基础。
每一种岩土都有可能是造成滑坡的岩土体,但是相对来说,那些土质松软,容易在水的作用下发生性质变化的岩、土,更容易引起滑坡。
多种多样的构造面使斜坡岩、土体产生分离,是滑坡产生的条件之一,与此同时,雨水等其他水流会顺构造面流入斜坡,当遇到斜坡的裂缝、断层等发育的时候,就更容易引起滑坡。
如果再加上岩土体被风化,构造面的切割就更容易暴露其软弱面,这个时候滑坡就由岩土被风化的大小程度来决定。
滑坡滑动前后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方案

滑坡滑动前后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方案
刘黎溪;杨虎
【期刊名称】《西北水电》
【年(卷),期】2012(000)005
【摘要】某水电站引水线路通过一高阶地前缘滑坡体,前期勘察时对该滑坡稳定
性进行过稳定分析,但未作有效支挡处理,渠道施工开挖2 a后发生滑动,对渠道造成严重破坏,并推迟发电日期。
滑动后对滑坡体进行了勘察和稳定性分析,估算出支挡结构断面处的下滑推力,并提出治理建议,为滑坡治理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总页数】5页(P23-27)
【作者】刘黎溪;杨虎
【作者单位】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兰州 730000;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
设计研究院,兰州 7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57
【相关文献】
1.南鹤公路东乡村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方案研究 [J], 赵华; 陈俊; 吴银亮
2.G318公路坛子岩村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方案研究 [J], 陈锋; 陈俊; 吴银亮
3.安徽金寨红土地纺织厂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工程建议方案 [J], 黄德国;朱义;沈弘毅
4.安徽金寨红土地纺织厂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工程建议方案 [J], 黄德国;朱义;沈
弘毅
5.洪瓦公路赵河场口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方案研究 [J], 高攀;陈宇;郑哲文;张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乌东德水电站高位自然边坡防治措施浅析

四川水利2018 No 2乌东德水电站高位自然边坡防治措施浅析赵龙飞(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ꎬ湖北宜昌ꎬ443002)㊀㊀ʌ摘㊀要ɔ本文分析了乌东德水电站高位自然边坡的施工重点及难点ꎬ提出了对策和措施ꎬ可供类似工程参考ꎮ㊀㊀ʌ关键词ɔ乌东德水电站㊀高位自然边坡㊀防治措施㊀施工对策㊀㊀中图分类号:P642 2ʒTV223㊀㊀文献标识码:B㊀㊀文章编号:2095-1809(2018)02-0060-021㊀工程概况乌东德水电站建筑物边坡开口线以上的自然边坡为高位自然边坡防治立面范围ꎬ平面范围顺水流向为:左岸红崖湾沟至彪水沟ꎬ右岸大红沟至船房沟之间ꎬ左右岸范围分别长约2 7km㊁1 8kmꎮ高位自然边坡防治按边坡与建筑物之间的相对关系ꎬ自上游至下游分为4个区ꎮA区:泄洪洞及导流洞进口区ꎻB区:厂房进口及大坝区ꎻC区:水垫塘区ꎻD区:下游建筑物出口区ꎮ根据施工期近距离揭示的地质条件㊁实施过程中大坝水垫塘开挖方案的变化ꎬ设计方对左岸高位自然边坡A㊁D区等部位的防治方案进行了多次动态调整ꎮ上述部位的高位自然边坡防治工程均存在边坡陡峭㊁高差大㊁防治范围广㊁作业区域零散等特点ꎬ部分项目还存在当地居民经常阻工的情况ꎬ客观上造成了原合同中所包含的材料转运㊁施工措施㊁安全措施及临建设施投入大幅增加ꎮ为更好地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推进ꎬ对上述部位的高位边坡进行防治ꎮ2㊀施工总体程序根据项目特点ꎬ结合现场地形ꎬ将工程划分成若干个施工区域ꎬ各施工区域形成大流水作业ꎮ总体施工程序为:自上而下ꎬ先安全防护措施后施工ꎬ先清理后支护ꎬ先被动防护后主动防护ꎬ先主动后锚固ꎮ(1)自上而下分区块完成全部清坡㊁土石方清除ꎻ(2)分区块完成各层被动防护网施工ꎬ主动网㊁喷锚支护㊁块体加固跟进施工ꎻ(3)块体加固先进行主动防护网施工ꎬ再进行锚索㊁锚筋桩及锚杆施工ꎮ3㊀施工重点㊁难点与关键点分析及对策㊀3 1㊀施工特点(1)本工程边坡陡峭ꎬ标段内各工作面之间㊁本标段与其他标段间干扰大ꎬ安全措施㊁安全防护㊁安全协调工作尤为突出ꎻ(2)部分项目存在当地居民经常阻工的情况ꎬ与村民相关事宜多ꎬ协调难度大ꎻ(3)地质㊁地形条件相对复杂ꎬ高差较大ꎬ施工难度大ꎻ(4)临时施工通道布置复杂ꎬ而且施工难度很大ꎻ(5)施工范围较大㊁工程量大ꎻ(6)施工工期紧ꎬ施工高峰强度大且持续时间长ꎮ㊀3 2㊀施工重点㊁难点(1)工期紧ꎬ任务重ꎻ(2)施工通道布置难度大ꎬ材料转运困难ꎻ(3)自然边坡施工受天气因素制约明显ꎻ(4)部分征地存在争议ꎬ村民频繁阻工ꎻ(5)交叉作业问题突出ꎬ安全风险大ꎬ施工组织难ꎮ06㊀2018 No 2四川水利㊀3 3㊀施工对策㊁措施科学合理安排施工程序ꎬ做好安全防护措施ꎬ尽可能减少上下交叉施工干扰ꎬ确保施工安全及工程的按期完工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充分考虑本工程项目的特点ꎬ精心研究和动态优化施工总进度计划ꎬ做到统筹安排㊁合理计划㊁科学组织ꎬ做好施工资源的综合平衡和合理调配ꎬ实现均衡生产ꎮ紧紧抓住关键施工项目ꎬ在生产组织上主要是多开工作面ꎬ快速形成多个工作面同时作业的局面ꎬ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工作面ꎬ减少各部位施工相互干扰ꎮ右岸导流隧洞出口区㊁右岸电站进水口白沟高位自然边坡防治㊁右岸下游水垫塘雾化区的高位自然边坡块体治理项ꎬ主要做好对坡面清理㊁块体清除ꎻ块体及潜在不稳定倾倒岩体的锚固支护ꎻ坡面的挂网喷锚支护㊁排水孔ꎻ主动柔性防护网和被动柔性防护网安设及安全监测ꎮ(2)施工通道主要利用原有勘探路和其他前期或在建工程的施工道路ꎻ在现有道路基础上ꎬ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修筑人行小道ꎬ并在道路外侧采用栏杆进行防护ꎬ保证施工人员通行安全ꎬ边坡较陡处修筑钢管爬梯ꎬ方便施工人员通行ꎮ材料运输根据现场地形结合卷扬系统ꎬ修筑人工便道㊁钢栈道及转存平台等ꎬ结合人工转运ꎮ施工道路㊁钢爬梯等应进行定期巡查并及时排除可能出现的险情ꎬ保证所有通道安全运行ꎮ结合边坡地形条件ꎬ采用钢管与竹跳板依托边坡地形分别在高程1180m㊁1205m㊁1233m㊁1270m每30m高差搭设永久钢栈道作为材料运输和人行通道ꎮ钢栈道基础结构主要采取人工悬吊钻孔ꎬ可在上部稳定岩石上设置锚固点(C32钢筋㊁入岩深度不小于0 5m并楔紧ꎬ外露30cm)ꎬ作业人员系HLH-13型安全绳㊁穿戴Z-Y-C-02型安全带ꎬ系双保险下至钢栈桥搭设部位进行施工ꎮ(3)自然边坡陡峭ꎬ风化破碎岩石时有脱落ꎬ遇到恶劣天气更是如此ꎬ因此雨天㊁大风等天气均不能施工ꎬ这就大大缩短了施工的有效时间ꎬ这就要求施工组织安排合理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高施工速度㊁提高功效ꎬ包括增加人员设备㊁改进设备性能㊁提高操作工人素质等ꎮ(4)积极配合相关单位做好协调工作并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ꎬ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解决阻工问题ꎬ恢复施工ꎮ(5)对施工部位申报ꎬ合理安排各工作面ꎬ避免垂直交叉ꎻ在区域内㊁区域与区域之间增设被动网并满铺竹跳板ꎬ减小对下部自然边坡及工程边坡施工的干扰ꎻ排架采用悬挑㊁拉条等加强防护措施ꎻ钢栈道搭设防护棚ꎬ且在通道靠山侧增加钢丝网防护ꎮ(6)选择有利的爆破方式ꎬ严格控制爆破单响药量和一次起爆药量ꎬ减少爆破飞石ꎮ明挖爆破施工时ꎬ采用控制爆破技术ꎬ选择与保护对象可能大的角度作为主爆破方向ꎬ采用缓冲爆破ꎬ密钻孔㊁少装药㊁孔内不米禺合装药ꎬ达到弱松动的效果ꎮ采用宽孔距㊁小抵抗线深孔梯段微差挤压爆破ꎬ减少飞石ꎮ(7)设立醒目安全警示牌㊁配置专职安全员加强安全巡视和安全警戒ꎬ根据现场地形条件ꎬ结合边坡清理的特点ꎬ清理前ꎬ在清理区上方稳定基岩上设置锚筋ꎬ用于固定人员的安全绳索ꎬ保证人员施工安全ꎮ支护前ꎬ先在块体周边设置安全防护栏ꎬ并在稳定安全的岩体上设置锚筋ꎮ4㊀结语根据现场地形条件ꎬ结合高位自然边坡清理及支护施工工作面狭小㊁边坡陡峭㊁与下部高差极大的特点ꎬ科学合理地制定有效可行的施工方案保证边坡清理施工安全ꎮ总体施工程序为:先危石清除ꎬ再被动防护网施工ꎬ后主被动防护网施工ꎻ立面上先低后高顺序施工ꎬ时间上先施工急于主体开工需防护的区域ꎬ后施工其他区域ꎮ高位自然边坡地质环境复杂ꎬ交通条件恶劣ꎬ施工时充分估计高位自然边坡的施工难度ꎬ制定安全可靠的施工安全措施和施工组织程序ꎬ以确保高位自然边坡施工人员及设备的安全ꎮ作者简介:赵龙飞(1974 02-)ꎬ男ꎬ甘肃会宁人ꎬ高级工程师ꎬ项目经理ꎬ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管理ꎮʏ16。
基于InSAR的乌东德水电站库区边坡形变监测及分析网络首发

04
基于InSAR的形变监测技术的前景与 应用
技术发展与趋势
星载InSAR技术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星载InSAR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地表形 变监测方法。
发展趋势
从传统的单一InSAR技术向多源数据融合、多尺度监测、高精度解பைடு நூலகம்和自动化 处理等方向发展。
技术应用与推广
01
土地资源监测
利用InSAR技术可以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为土地资源管理和
干涉图生成
通过基线建立,生成干涉图,为形 变分析提供依据。
形变分析结果验证与优化
结果验证
将得到的形变分析结果,与实际的地质情况和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结果优化
根据结果验证的结果,对形变分析的方案和数据处理流程进行优化,提高形变分析的精度 和可靠性。
制定后续方案
根据验证和优化的结果,制定合适的后续方案,继续对乌东德水电站库区边坡进行形变监 测和分析。
程决策提供依据。
03
形变分析网络首发
网络首发方案设计
要点一
建立形变监测网络
要点二
选择合适的insar技术
根据乌东德水电站库区边坡的特点, 设计并建立高精度的形变监测网络。
针对库区边坡的形变监测需求,选择 适合的insar技术,并制定相应的技术 方案。
要点三
确定数据处理流程
为确保形变分析的准确性,需要设计 合理的数据处理流程,包括数据预处 理、基线建立、干涉图生成、形变提 取等步骤。
网络首发数据获取与处理
采集数据
利用先进的insar设备,对乌东德水 电站库区边坡进行高频率、高精度 的数据采集。
数据预处理
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 包括去除噪声、图像配准、图像融 合等步骤,以提高数据的质量。
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山体与岩体开展开挖,在开挖的过程中需要对开挖坡体的稳定性开展定量分析,以规范化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与建设,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文章采用有限差分计算软件FLAC3D对构皮滩水电站大坝两岸边坡稳定性开展计算与评价,结果说明边坡的稳定性较好,均符合规范要求,满足整体稳定性要求。
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规模和经济体量的持续快速壮大,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电力的需求也产生了巨大的增长。
中国水资源蕴藏量总量丰富,所能开发的水能资源位居世界第一,在一次能源日益紧缺以及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水能资源作为一种丰富且清洁的能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可有效缓解电力供给紧张的局面,满足经济持续发展带来的电力巨大需求,推动中国国民经济再上新的台阶。
1边坡稳定性分析意义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山体与岩体开展开挖,会改变原有地表构造与岩土体构造,形成一些表面倾斜的人工边坡,边坡在土体自重以及外力作用下,坡体被将产生一定大小的切向应力,一旦坡体内的切应力大于边坡的抗剪强度时,坡体就会产生剪切破坏,若是坡体所承受的外力作用过强,坡体内的切应力就会使得坡体本身发生剪切破坏,在剪切作用下,部分岩土体就会离开其原本所在的坡体位置而发生滑动,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一些不良地质的斜坡,不良地质的斜坡是孕育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重要发源地。
水电站枢纽的建设过程会有很多坡体开挖、填土工程,这些建设工程或多或少会形成一定量的边坡,水电站枢纽附近的边坡在强降水或者突发地震灾害的情况下会发生失稳,边坡上方的岩土体脱离边坡系统,沿着边坡的倾斜面快速下滑,诱发滑坡、泥石流,岩土体冲击到边坡的坡脚及其周边地区,岩土体的快速移动大大增加了岩土体所带来的破坏力,会冲垮坡脚的房屋、道路、公共根底设施,淹没良田、堵塞河流、破坏水电站枢纽基本建设,会严重危害边坡附近的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更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极大的威胁。
某水电站尾水洞边坡稳定性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某水电站尾水洞边坡稳定性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李志远;沈军辉;廖明亮;施涛;吴章雷【期刊名称】《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年(卷),期】2014(000)002【摘要】某水电站尾水洞边坡在工程开挖后有多条缓倾坡外断层被切出坡面,稳定性状况恶化。
为了准确评价这些断层的稳定性状况,以相互切割断层为边界建立地质模型,在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利用 FLAC3D软件模拟边坡在工程开挖后应力应变的变化情况,进而评价边坡在开挖后的稳定性情况。
最终结果显示边坡在开挖后处于欠稳定状态,为工程边坡后续的支护措施设计提供了依据。
【总页数】6页(P183-187,202)【作者】李志远;沈军辉;廖明亮;施涛;吴章雷【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59;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72;四川二滩建设咨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21;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57【相关文献】1.某水电站坝肩工程边坡稳定性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J], 周伟;韩爱果;任光明;罗轶;马宇2.长河坝水电站尾水洞出口边坡稳定性分析 [J], 孟凡理;况磊强3.水电站边坡稳定性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J], 蔡智云;张云;崔淑玲;刘莉4.某水电站工程右岸引水发电系统厂房后边坡稳定性三维有限元分析 [J], 高丙丽5.反倾岩质边坡变形特征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以龙滩水电站工程边坡为例进行三维变形特征分析 [J], 程东幸;刘大安;丁恩保;陈卫红;潘炜;刘艳辉;郭华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乌东德水电站阴地沟渣场边坡稳定性分析

乌东德水电站阴地沟渣场边坡稳定性分析李晓凌;岳克栋【摘要】乌东德水电站阴地沟渣场属大型渣场,人工堆渣边坡最高达165 m,且位于水库水位变动区,渣场稳定性对工程施工安全尤为重要.采用Geo-Slope软件对渣场边坡中的控制性结构面进行了稳定性计算和分析,得出了5种不同工况的稳定性分析结果.利用计算结果对渣场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借鉴.【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3(044)003【总页数】3页(P30-32)【关键词】渣场边坡;极限平衡法;Geo-Slope软件;稳定性计算【作者】李晓凌;岳克栋【作者单位】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环境公司,湖北武汉43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为堆存开挖弃渣,选择了5处渣场,其中,在坝址上游5.9 km处的阴地沟渣场是电站开挖弃渣的主要场所,具有容量较大,堆渣边坡高(最高达165m),水库蓄水之后渣场高程945~975m位于水库水位变动区,渣场顶部需要复耕等特点。
因此,渣场边坡的稳定性对于整个渣场的安全尤为重要。
目前,对渣场稳定性的分析计算,一般还是沿用土力学的传统理论进行。
其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有三大类:极限平衡法、数值分析法和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本文应用Geo-Slope对该渣场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为渣场的稳定性评价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依据。
1 Geo-Slope软件功能及计算原理简介Geo-Slope软件是由Geo-Studio公司开发的一个岩土工程计算的综合性软件,与渗流计算结合时,可计算在降雨、库水位升降、地震及其不同组合情况下的边坡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计算与专业研究。
Geo-Studio软件包含边坡稳定性分析Slope/W、岩土应力应变分析Sigma/W、地下水渗流分析Seep/W以及地震应力应变分析Quake/W等一系列的分析模块。
其中,Slope/W的计算原理采用极限平衡法,包括瑞典条分法(Ordi-nary法)、Bishop法、Janbu法、M -P法等。
水电站边坡稳定性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 y rc iaX b i n ie r gC roa o , H C , i n 7 0 6 ,C ia H do hn i gn e n op rt n C E C X " 10 5 hn ) eE i i a A s a t T esf aeA I A i a pi r - n ee m n n l i o ah do o e r et a d ac m l e3 D f i l e t b t c : h o w r D N p l df D f i l e t a s f y r w r o c , n o p t 一 n ee m n r t s e o3 i t e a ys p p j e i t e
坡度约 3 。 4 。平 均 坡度 3 。地 表 多 为坡 积 层覆 6 ~ 3, 9,
岩及 微 晶片岩 。右 岸 18 7m高程 以下岸 坡地 形平 2
缓 , 均坡 度 2 。 表 部 大 面 积 被坡 积 碎 石 土覆 盖 , 平 0, 基 岩仅 在江 边洪枯 水位变 幅带沿 河呈 条带状 小面积 出露 ; 8 7~ 0 1 1 2 20 01 高程 岸坡地 形变 陡 , 坡坡 度 7 岸 3。 5, 均 坡 度 4。 地表 多 为坡 积层 覆 盖 , 2 ~4 。 平 1,
西 北 水 电 ・ 0 2 1 1年 ・弟 3期
文 章 编 号 : 0 -2 1 (0 10 — 0 l—0 1 6 60 2 1 )3 o 6 5 0
水 电站 边坡 稳定 性 的 三维 有 限元 分析
蔡智云, 云, 张 崔淑玲, 莉 刘
( 中国水 电顾 问集 团西北勘 测设计研 究院 , 西安 706 ) 10 5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区域地质稳定与高坝抗震安全分析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区域地质稳定与高坝抗震安全分析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区域地质稳定与高坝抗震安全分析公元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里氏8.0级大地震震惊全世界。
突如其来的特大灾难,使中国人民瞬间陷入空前的悲痛之中。
然而就在全国人民奋力抗震救灾时,由地震诱发的堰塞湖等次生灾害接踵而至。
面对地震灾区近百座水库可能溃坝的危险,人们把关切担忧的目光投向了位于四川省境内的金沙江下游的四座梯级水电站上,这四座水电站的坝址地壳稳定性、抗震安全性究竟如何?这场大地震对在建的水电工程有无影响?人们期待着一个权威的答案。
为此《中国三峡》杂志社特别邀请了中国三峡总公司总工程师张超然等人对此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分析。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概况金沙江水电基地是我国十二个水电基地中最大的一个,是“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
金沙江下游河段(攀枝花市至宜宾市)全长782km,落差729m,规划分四级开发,从上至下依次为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规划总装机容量43210MW,年发电量1897亿KW?h。
乌东德水电站位于四川省会东县与云南省禄劝县境内,其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和拦沙。
大坝坝高265m,水库总库容54.6亿m3,电站装机容量8700M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392亿KW?h。
工程计划2011年正式开工建设。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境内,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拦沙等综合效益的特大型水电站。
大坝坝高284m,水库总库容190.0亿m3,调节库容104.4亿m3,具有不完全年调节性能。
电站装机容量14000M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602亿KW?h。
工程计划2010年正式开工建设。
溪洛渡水电站地处四川省雷波县与云南永善县接壤的溪洛渡峡谷段,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拦沙及改善下游河段通航条件等综合利用效益的巨型水电站。
大坝坝高278m,水库总库容126.7亿m3,调节库容64.6亿m3,具有不完全年调节能力。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某水电站边坡稳定性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某水电站边坡稳定性0、引言某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黑水县境内,随着该电站压力钢管、调压井的建成,由坡体开挖和引水隧洞排水不当而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给水电站未来工程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查明上述变形边坡稳定性、可能失稳的规模,提出合理的边坡治理措施,势在必行。
综合评价方法在地质灾害和边坡稳定性评价的研究领域中是一大热点。
在众多稳定性综合评价方法中,模糊数学方法具有模型简单,多层次,定量化和易掌握的特点,已应用于滑坡稳定性评价等相关领域。
很少有学者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变形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
本文以该变形边坡为例,基于模糊数学方法评价,针对变形边坡复杂的工程地质环境问题,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进行了研究。
利用变形边坡区的基本地质条件和勘查与研究资料,对变形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
同时,针对变形边坡区地质灾害提出了治理措施建议,变形边坡稳定性研究对未来水电站工程的正常运营具有现实意义。
评判结果,该变形边坡目前处于欠稳定状态,必须采取防治措施,确保水电站正常运转。
1、变形边坡的影响因素分析根据边坡变形特征及深部钻孔资料表明,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主要有:(1)特殊的坡体结构及较陡的边坡条件。
边坡区浅表层为较松散的崩坡积块碎石土、其下为古滑坡堆积物,且堆积物中黏粒含量较高,坡体前缘部位黏质土呈软塑状态。
同时,边坡坡度较陡,在压力钢管所在的边坡范围,平均坡度达34°。
(2)边坡自身稳定性较差。
压力钢管所处部位坡体,早期曾发生过一定规模的浅层滑动变形,上游侧前缘一带坡体最大错动高度可达3m左右,伴随这种错动,不仅使早期较密实的古滑坡体结构进一步松散,而且坡体内形成的剪切滑动面,为后期的变形提供了潜在弱面。
同时,整个坡体上“马刀树”较发育,这说明浅表层坡体的稳定性较低,一直处于极缓慢的蠕滑变形状态,在一定的暴雨或震动条件下,浅表层存在失稳的可能。
(3)地震的影响。
由于2008年5.12汶川地震的影响,使坡体结构进一步受到扰动,自身稳定性较差的坡体在震动条件下,稳定性变得更差,在外界条件改变时易发生稳定性突变。
乌东德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施工期围岩稳定分析

乌东德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施工期围岩稳定分析麦锦锋;李端有;黄祥;刘宝乐【期刊名称】《长江科学院院报》【年(卷),期】2016(033)005【摘要】安全监测是地下洞室围岩稳定安全评价的重要手段.乌东德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规模巨大,主厂房、主变洞、调压室三大洞室平行布置.为确保施工期围岩的安全稳定,通过使用多点位移计、锚杆应力计、锚索测力计、锚杆测力计、测缝计等监测仪器,对围岩表面和深部的变形进行监测,分析了地下厂房三大洞室第Ⅰ—第Ⅲ层开挖的位移特性与变形规律.监测结果表明:开挖引起的上层围岩变形较小,且主要集中在浅表层;三大洞室岩锚梁高程以上最大变形为16.43 mm,主厂房顶拱、上游侧岩锚梁和尾水调压室上游边墙围岩变形较大;爆破开挖扰动、开挖引起的空间效应以及较差的地质条件是围岩变形增长较快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采用加强支护等措施,能有效控制围岩变形的发展.【总页数】6页(P42-47)【作者】麦锦锋;李端有;黄祥;刘宝乐【作者单位】长江科学院工程安全与灾害防治研究所,武汉430010;长江科学院工程安全与灾害防治研究所,武汉430010;长江科学院工程安全与灾害防治研究所,武汉430010;长江科学院工程安全与灾害防治研究所,武汉43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54【相关文献】1.棉花滩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期围岩稳定分析 [J], 曾志全2.乌东德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随机块体特征研究 [J], 王晓明;李会中;王吉亮;夏露;于青春3.乌东德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不良地质段岩锚梁开挖技术 [J], 王长城4.乌东德右岸地下厂房尾水调压室快速施工与管理 [J], 任长春;王红松;孙彪5.乌东德右岸地下厂房大型洞室不良地质问题处理 [J], 聂文俊;黄为;汪向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InSAR的乌东德水电站库区边坡形变监测及分析

基于InSAR的乌东德水电站库区边坡形变监测及分析
毕自航;李素敏;袁利伟;蔺瑜
【期刊名称】《人民长江》
【年(卷),期】2024(55)1
【摘要】水电站建成投产后,水库水位变化频繁,改变了库岸边坡原有的稳定性,易诱发边坡失稳破坏,从而对水电站的安全运行及周边居民区产生一定安全隐患。
为了更好地掌握乌东德水电站蓄水过程中库区边坡的形变情况,通过SBAS-InSAR技术对该区域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间的升降轨哨兵数据进行解算,获取了研究区的地表形变特征;结合库水位变化情况、SAR数据反演出的边坡土壤含水量后向散射系数,对识别出的5处不稳定区域的形变机理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运用升降轨InSAR可准确识别出库岸边坡的形变情况,研究区最大年平均沉降速率为-92 mm/a;库岸边坡的形变趋势与库水位及土壤含水量后向散射系数变化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水库蓄水是致使边坡体加速沉降的主要因素。
【总页数】8页(P143-150)
【作者】毕自航;李素敏;袁利伟;蔺瑜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对地观测数据云南应用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高原山区空间信息测绘技术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昆明理工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28;TV223
【相关文献】
1.白鹤滩和乌东德库区蓄水前形变分析
2.InSAR技术在水电站库区滑坡体部位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3.基于多时相InSAR技术的黄河上游龙羊峡库区不稳定边坡识别与形变监测
4.SBAS-InSAR技术下的白鹤滩库区典型隧道边坡形变监测研究
5.乌东德水电站元谋库区库底卫生清理效果监测结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乌东德水电站大坝工程边坡自然边坡排架搭设专项安全措施

乌东德水电站大坝工程边坡、自然边坡排架搭设专项安全措施1、概述1.1 工程概况根据大坝招标文件大坝土石方明挖工程施工范围主要包括大坝、右岸电站进水口、左岸高程1060m以下电站进水口开挖,水垫塘、二道坝及下游护岸两岸边坡开挖,大坝及水垫塘基坑开挖,缆机平台基础二期开挖等项目。
边坡处理部位为左、右岸堰肩边坡治理及左、右岸雾化区自然边坡治理。
针对以上部位开挖边坡及坝肩、雾化区自然边坡边坡治理均需搭设排架对边坡进行处理,为使排架在搭设过程中规范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我局特编制大坝工程边坡、自然边坡排架搭设专项安全措施。
1.2 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排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SL398-2007)。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4)《重点危险源过程监控程序文件》(三峡集团公司文件)。
(5)关于印发《乌东德工程建设排架施工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乌筹技〔2011〕39号)。
(6)关于印发《乌东德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用电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乌筹技〔2011〕63号)。
(7)《乌东德工程建设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预防和控制措施清单》。
1.3 主要安全问题(1)排架搭设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2)高空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3)排架拆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2、安全目标坚持零质量事故、零死亡事故的“双零”管理目标;坚持“全面管理、全过程控制、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
严格执行安全施工生产的规程、规范和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及第一责任人制度,坚持“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原则,加强安全监测,注重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确保人员、设备及工程安全,杜绝重大、特大安全事故,杜绝人身死亡事故和重大机械设备事故,减少一般性事故发生,各项安全监控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创建安全施工样板工地。
建立安全责任明确、关系顺畅、制度齐全,并有效运行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形成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水电站顺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水电站顺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水电站顺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通过对水电站顺层岩质边坡进行有限元法的分析,建立稳定性的参考数据,从而得出了影响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地下水对边坡的侵蚀,结构边角对于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等,从而得出对顺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的一些分析结果。
标签: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有限元0 引言我国是全世界兴建水利工程的大国,但是,水利工程的大量建设,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顺层巖质边坡的稳定性的问题,有很多边坡的工程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稳定性,目前可以得出的,影响水利工程稳定性顺层岩质边坡的主要成因有结构面倾角大小粘聚力,地下水对边坡的侵蚀,结构边角对于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等。
因而,本文通过对水电站顺层岩质边坡进行有限元法的分析,建立稳定性的参考数据并且对影响水电站顺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的一些因素,从而对巩固水电站顺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1 边坡工程概况某水电站边坡工程的地理位置是位于西南山区地带,地理条件十分复杂,主要的地形式高坡,随处可见裸露的地貌,地基的稳定性非常差,而且顺坡的土壤条件很差,因此没有形成稳定的护坡,而且岩层中主要是以不稳定的花岗岩为主,在进行护坡建设中,自燃坡高度是即将开挖的颇高一倍多,所以需要对整体坡度进行防护,而且层面倾斜度较高,通过测试,软弱夹层的倾斜面比较强,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
2 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2.1 有限元模型本次所采用的数据是在将土壤视同为同等情况下的弹性塑料材料。
用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来进行描述这种材料的弹性,DruckerPrager函数的表达式如下:其中,I1 为应力第一不变量;J2 为偏应力第二不变量;a,y 均为Drucker-Prager准则的相关参数。
2.2 边坡稳定性与粘聚力关系假设没有地下水位时,起不同的七个数值,保持其他数值不变,从而得出一个相对的安全系数值。
浅析水电站厂房后边坡稳定性

浅析水电站厂房后边坡稳定性1.概述电站厂房位于沟右岸一级阶地部位,由于农耕堆砌,地形上为台阶状缓坡,相对平缓,起伏较小。
后边坡为III级阶地阶坎,高程2233m以上地形陡峭,为坡度40~45º的斜坡地形,坡高约100m。
高程2233m以下因农耕改造成阶梯状缓坡平台及平台前缘的陡坎,缓坡平台宽约3~6m,前缘陡坎高约7m。
厂区外侧为沟床,勘测时河水位高程2213.70~2217.80m,水面宽6~10m,水深0.5~0.8m。
厂房后边坡位于地面厂房内侧,边坡前缘即位于厂房内侧边缘,坡面为Ⅲ级阶地阶坎,均被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洪积(Q3fgl+pl)块(孤)碎石夹粉土所覆盖。
厂房后边坡为斜坡地形,高程2233~2230m间为宽约7~8m的阶梯状缓坡平台,高程2233m以上坡度一般42°~45°,高程2230m以下为高约10m的陡坎。
目前坡面上地形完整,未见冲沟发育,植被十分茂盛。
厂房处为残留的I 级阶地,高程一般2220~2220m。
厂房后边坡坡面上均被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洪积(Q3fgl+pl)块(孤)碎石夹粉土所覆盖,块碎石成分以石英岩、板岩、花岗岩等为主,直径多在5~40cm 之间,最大块径大于2m,多呈棱角状,含个别次圆状的漂卵石。
骨架空隙间充填粉土及岩屑,含量20~25%。
土体结构密实,局部具架空结构,常形成陡坡地形。
根据物探测试资料,厚度一般可大于100m。
厂房处后边坡目前坡面植被茂盛,地表测绘未发现拉张裂缝、崩塌、坡面垮塌、树木倾倒、房屋变形等任何变形失稳迹象,自然边坡整体稳定,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物理地质现象。
由于地形狭窄,设计拟对坡脚进行开挖,设计开挖坡比1:1,每8m设马道,马道宽1.5m。
放坡后,坡高达32m。
2.常用的邊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不通类型的边坡失稳形态也不同。
在非均质土层中,如果土坡下面有软弱层,则滑动面很大部分将通过软弱层形成曲折的复合滑动面,如果土坡位于倾斜的岩层面上,则滑动面往往沿岩层面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