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的教育机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上的教育机智
一、有一种教育机智叫“顺水推舟”
在教学中,学生的回答有时会出乎教师的意料,但却由此给教师以教学灵感,于是教师不妨以此为切人口,顺着新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
案例1:“角的认识”
教师介绍三角板三个角的度数。
突然,一名学生质疑:“老师,我的三角板比你的小得多,它们三个角的大小怎么会一样大呢?”
教师乘“虚”而入,组织学生讨论这个话题,形成了两派意见,展开了辩论……
【思考】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随机的、生成的过程。上述案例中的随机事件,虽出乎预设思路,但合乎情理,合乎教学流程,教师抓住契机,顺水推舟——让学生展开了辩论,用学生所想组织下一环节的教学,学生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以提高。通过辩论使学生明白了角的大小与图形本身的大小无关,只与角两边*开的程度有关,既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又为他们今后学习相似形打下了伏笔,这正验证了“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有一种教育机智叫“峰回路转”
在课堂上,我们随时会遭遇被学生问倒或有学生“唱反调”的突发情况,常常使我们尴尬而不知所措,而它恰恰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如能即时运用教育机智化不利为有利,必然会“峰回路转”。
案例2:“年、月、日”
师:“小华和奶奶今年过生日,小华已经过了10个生日,而奶奶只过了14个生日,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一个学生举手说:“因为奶奶的生日是闰年的2月29日,每四年过一个生日。”
听课教师在想,看来这节课又要被破坏了,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回答打破了教师原来的预设。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在课外书上看过有关这方面的内容。”
师:“这个同学真能干,有那么多的知识。这节课就让我和这位同学,当你们学习的老师,我们一起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
【思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发人深省的话:“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教学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是动态的,是千变万化的。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小插曲”,面对这种“意外”,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视而不见,还是追随学生的兴趣,抓住教学中的“机遇”,机智地做出相应变动?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上述案例中,我们不得不为这位教师“起死回生”的教育机智而喝彩!在教学中,我们随时会碰到类似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不少教师往往是来个“高挂免战牌”,这也就算“机智”地应变过去了。但这位教师通过灵敏的反应,把学生引入了新课,也使教师自己走出了困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对这位学生做出了应有的赞赏,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有一种教育机智叫“故弄玄虚”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会提出一些突发性的问题干扰教学的进度,或者学生提出的问题暂时还难以解释清楚,或者教师为了调动学生探究某一问题的兴趣而“卖个关子”,这时教师可以把疑问暂时搁置一下,让它成为一个悬念。这样既不挫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又能鼓励他们分析问题,激发继续探索的热情。
案例3:“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
师:同学们,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分别是什么?
生:个位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师:那么谁能知道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生:个位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
师:(出示16、23、39、113)问:这些数的个位不是3,就是6,或者9,能被3整除吗? 生:(通过验算)有的能,有的不能(学生感到老办法不灵,在纳闷)。
师:你们在黑板上写几个数,老师一眼就能看出那个数能被3整除,那个数不能被3整除。不信,谁来试一试。
生写数,老师判断,生再验证。
生:看来仅从个位上去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恐怕不行了,那么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去考虑呢?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就会有答案了。
【思考】教师先与学生复习了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接着又问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是什么,学生认为跟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一样看个位,然后让学生举例验证,得出有的能,有的不能,在此产生了能被3整除的数不能像能被2、5整除的数一样看个位。另外,这位教师让学生来考他本人,教师能很快判断出来这些数能不能被3整除,
学生感到老师神了,萌生了非找到此特征不可的念头,思维的涟漪此起彼伏,潜在的学习情绪自然爆发,探究的兴趣更浓了,从而使课堂“活”了起来。
四、有一种教育机智叫“欲擒故纵”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或教师在相互的学习与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失误,这时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权威来进行教学,应该放手让学生进行充分交流,通过师生、生生心灵的碰撞,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案例4:“能被2、5整除的数”
教师在板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写上:各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生1:“老师,你黑板上写错了一个字。”
教师先是一惊,眼光迅速扫描了那行板书,由于笔误把“个”写成了“各”字,意思可是千差万别哦!是随即改正一下呢,还是浓墨重彩地渲染一番呢?不如将错就错,欲檎故纵! 师:“不会吧!”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不对,差多啦!……”
生2:“我可以举例来证明! 358能被2整除,可是它各位上并不都是0、2、4、6、8呀!”生3:“我可以上黑板画个图给你看看!”该生随即上黑板画了一个我们书上不常见的集合图,一边画还一边解说给大家听。
师:“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我这个错误应该改正,我立刻就改。”
【思考】课堂教育机智是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每一个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发挥教育机智,首先要热爱学生,信任
学生。
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做了回“糊涂先生”,没有以权威者的身份凌驾于学生之上,更没有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模样威吓学生,在师生共创的平等的气氛中,一切不符合常规的举动都变得那样坦荡与自然。教师对一个“各”字的处理,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进入了自主学习的意境,掀起了课堂教学的小高潮,最后达到了教师所希望的境界。
课堂教学是一首流动的诗,随时都会有不确定的因素带来新的生成音符。灵动的教育机智,会奏出精彩的乐章;生硬的教育机智,则可能会弹出“杂音”乃至“噪音”。因此教师平常只有加强学习,善做课堂教学的“有心人”,持之以恒,才能够使自己教育机智的运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