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电瓶叉车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和保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瓶叉车用
铅酸蓄电池使用、保养及故障排除
宝鸡合力叉车厂技术处董磊
2002年
由于铅酸蓄电池具有原材料来源丰富、技术成熟、价格低廉等优点,普遍被各生产厂家采用,做为电瓶叉车的动力源。作者走访了全国几十家电瓶叉车用户,发现许多单位及驾驶员对蓄电池的例行保养还不够重视,最终造成蓄电池的损坏,即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的进行,同时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而正确使用、维护好蓄电池,使铅蓄电池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点。
一.把握正确的充电及使用方法:
蓄电池的充电应在干燥明亮、清洁无尘、温度保持在10~30℃之间、并无各种电器、自然火种的环境中。
对于普通的铅酸蓄电池来讲,在第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初充电,且充电电流要小一些。因为新蓄电池在储存过程中,极板表面会生成部分硫酸铅,这将导致蓄电池的内阻增大,充电时易于过热。用小电流对蓄电池进行初充电,则可避免蓄电池过热,而且还可使化学反应深入极板内部,对消除极板的硫化有好处。初充电的方法;蓄电池初充电用0.50I5(A)电流充电,当单体蓄电池平均电压达到2.4V时,再用0.25I5(A)电流充电。充电过程中,电解液温度不得超过45℃。接近45℃时应减半充电电流或暂停充电,待温度降至35℃以下再继续充电,但需适当延长充电时间。蓄电池是否充足电可由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1)电池电压或电解液密度连续2~3小时内保持基本稳定,(2)电池内电解液液面产生强烈气泡,(3)其充入电量为额定容量的4~5倍,充电时间约70小时。
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蓄电池都应该按规定放电后及时进行充电。正常充电(即补充充电)的方法;以分段衡电流充电法为例:蓄电池正常充电在第一阶段用0.70I5(A)电流充电,当单体蓄电池平均电压达到2.40V时,第二阶段再用0.35I5(A)电流充电。充电量为放出电量的120%~130%左右,但新蓄电池前5次的充电量,应为上次放电量的150%左右。目前,电瓶叉车充电机大多为全自动控制型充电机,具体操作办法祥见充电机使用说明书。另外,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就必须进行正常充电:(1)电解液密度下降到 1.150~1.200 g/cm3时。(2)冬季蓄电池放出电量25%,夏季放出50%时。
为防止蓄电池产生硫化现象,应每隔一定时间(正常使用的蓄电池每2~3个月,或长时
间搁置未使用的蓄电池),均应进行一次预防性过充电,即有意识的延长充电时间,让蓄电池充电更彻底些,以消除可能产生的轻微硫化。具体做法是:在正常的充电结束后休息1小时,再用第二阶段充电电流继续充电,直到电解液剧烈地产生气泡,再休息1小时,然后再恢复第2阶段的充电,如此循环直到接通充电电源1~2分钟蓄电池内就产生大量的气泡为止。
对于电池组中的“落后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压值低于其它电池及因故障检修过的电池)均应进行单独的均衡充电,均衡充电的方法;以0.1I5(A)电流进行充电,充至电压达到2.5V/只,电池内有气泡发生时减半电流(即0.05I5(A))继续充电,充至充足电状态时停止,休息0.5小时后再减半电流(即0.025I5(A))充电1小时,再停充0.5小时后用0.025I5(A)的电流充电1小时,如此反复充电直至充电即一合闸电池内就有气泡激烈发生为止。
在实际使用中蓄电池一般都属于部分放电,参加化学反应的活性物质只是局部少数部分,长时间下去,那些不参加化学反应的活性物质便有收缩硬结的可能,从而使蓄电池容量减小。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产生,每隔一定时间,可以在预防性过充电的基础上像给新蓄电池初充电那样进行一次充放电循环,以迫使相当于额定容量的全部活性物质都参加化学反应,这对于保持蓄电池容量、防止硫化现象产生及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都是有好处的。
蓄电池在充电的过程中应注意不可经常过分的过充电,因为过充电会引起水的电解,产生大量的氢气和氧气。当氢气从负极板的空隙由里向外冲出时,便会使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脱落。特别是在大电流充电的情况下更易造成蓄电池的及早损坏及影响其使用寿命。另外,蓄电池在实际使用中,也就是蓄电池的放电过程,过分的深度放电同样会造成蓄电池的及早损坏及影响其使用寿命。一般蓄电池放电电压最低不可低于1.7V/只,当蓄电池放电电压降到1.7V/只时,应立即停止放电,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充电。
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蓄电池都应该按规定进行充电。只有在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才可不进行预防性过充电,但蓄电池的初充电和正常的及时充电则必须坚持。
二.把握正确的维护及保养方法
应定期检查和调整电解液液面高度、纯度及密度:
铅蓄电池的电解液液面高度可用玻璃管测量。正常液面应高出隔板15~25mm。通常在10~15天检查一次,热天每周检查一次。一般情况下电解液不足时,应加注蒸馏水。除非确知液面降低是由于电解液贱出所致,否则不可补加稀释硫酸电解液。对于电解液纯度应每年化验一次,特殊情况电解液颜色出现异常时,应随时进行纯度化验。
配制电解液时,所使用的硫酸溶液应符合GB4554-84,纯水应符合行业标准ZBK84004-89(若有新国标,应以国标为准)。对于需重新灌注的电解液,其配制的溶液密
度为1.265g/cm3±0.005g/cm3(30℃),水与硫酸(密度1.835g/cm3)的体积比约为3.1:1。质量比约为 1.7:1。对于新蓄电池充电末期电解液的密度应为 1.290g/cm3±0.005g/cm3(30℃)。配制电解液时,应按比例将硫酸徐徐加入水中,并用耐酸棒随时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切胡将水倒入硫酸中,以免发生事故。而对于需通过补加来调节电解液密度的,可用预先配制好的1.40g/cm3的硫酸电解液来调整。注入电解液后需静置一段时间,待温度下降到35℃以下时方可进行充电。在寒冷地区使用的蓄电池,电解液密度可比规定值高0.020~0.030 g/cm3,而在炎热地区使用的蓄电池,其电解液密度可降低0.020~0.030 g/cm3。
测量电解液密度时,还应同时测量电解液温度,并按表将测量的电解液密度值换算为15℃时的密度值。
表电解液密度换算成15℃时的修正值
例如电解液温度为30℃时,测得密度为 1.28 g/cm3,则换算成15℃时的密度为:1.280g/cm3+0.01=1.290g/cm3。再如,在-15℃时测得电解液密度为1.27g/cm3,则换算成15℃时的密度为:1.27 g/cm3-0.02=1.25g/cm3。根据实际经验,电解液在15℃时的密度每减少0.01 g/cm3,约相当于放电6%。所以,如果已知电解液密度,就可以判断铅蓄电池的充放电程度。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进行大电流放电或刚加注过蒸馏水的铅蓄电池,不可立即测量电解液密度。
冬季维护使用蓄电池时应注意的方面:
冬季使用铅蓄电池时,充电困难,应特别注意保持其处于充足电状态,以免电解液密度降低而结冰,导致壳体破裂、极板弯曲和活性物质脱落等故障,因而可适当提高充电电压,但仍要避免过量充电。在不结冰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偏小的密度,一般不应大于1.285g/cm3。若在冬季补加蒸馏水,因为温度底,要在充电时进行,这样可使水较快地与电解液混合,从而减小冰冻的危险。
对停用车辆的蓄电池在保管方面应注意的事项:
对暂时不用的铅蓄电池,可作湿储贮存。其方法是:先对铅蓄电池充足电,再把电解液密度调整到1.240~1.280 g/cm3,液面调整到正常高度,最后把加液口盖上的通气孔密封,放置于室内暗处,同时摘除电源大线。湿贮存期不能超过6个月。在湿贮存期内,应定期进行检查,如果容量降低25%,应立即补充充电。在交付使用前也要先充足电。
停用期长的铅蓄电池,最好采用干贮存法,即:将蓄电池以10h放电率放电之后,应设法吊出蓄电池组,倒尽铅蓄电池内的电解液,再用蒸馏水多次冲洗,直到水中无铅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