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奇门 “张松三才奇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松奇门“张松三才奇门”
目录·自序·第一章易理篇·第二章奇门三才精义·第三章奇门三才断法实例精解·附录一张松先生与易友问答摘录·附录二张松先生新书《易经心法》内容介绍自序易出于自然,用于自然。
奇门之术,相传甚古,源乎河洛根乎易经。
易之根自然也,易之道即是自然之道。
易学博大精深,是历来学易者的共识。
然在其学习的过程中,学易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也是一种生活。
把易学的数、理、象,真正溶于生活之中,在生活之中发现易,再将易学用于生活,我想到此方为学易之旨归。
古人讲:“读书明理”。
学易便是学理,学易就是使人有一个正思维,可以说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的思维是不正确的。
从现在的时代来讲,相信命理存在的人毕竟还占少数,即便是有些人相信命理,但未必明白命理的道理,这样的信也是迷信,是不值得提倡的。
易学的精妙,是数、理、象三者对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的诠释。
学易同仁若能从此入而学易,其善大焉!任何一门学问的学习,都是沿着从有法到无法的过程轨迹进行的。
古人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这句话,是古人的学习方法论。
为学日益是手段,为道日损是目的。
为学日益是增加自己的正思维,为道日损是减去自己的邪知见。
益是有为的,损是无为的,一益一损乃一阳一阴,是谓道也!从根本意义上
来讲,每个人的智慧是先天具足的,学习便是通过一种方法把遮蔽了智慧的障碍也即是邪知见去掉,把人本来具备的智慧诱发出来。
也就是说,我们本来具有的智慧是个内因,学习是一个外因。
内因要通过外因的诱发配合才能打开。
如果没有这个内因,外因再大也是没有用的。
所以儒家说:人人可做尧舜。
释家云:众生本来是佛。
故此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明白于此,学风水的易友,可以尽知理气与峦头的天机。
然而先脚踏实地地学习是首要的条件,有了这个条件,接下来就需要明师指路了,很多人学习多年而停滞不前。
可以多参究:“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乃至于无”。
我本人编写这套教材是站在学习方法、学易目地、易学应用的角度上,从易学根源上对数理奇门的
理法与应用的部分内容做了阐述。
为了避免重复,节省笔墨,古今有关奇门的通本上提到的方法与理要,
不多赘述,只讲述奇门的核心法要与现坊间尚未公开的有关内容。
由于本人能力所限,还请方家多多指
教。
乙酉岁甲申月癸巳日张松序于黄骅第一章易理篇凡事必有其理,“理”字含一个“王”字,王即是统治者,易字由日月两字组成,可以说易理讲的是整个太阳系里统治之学的学问,通天弥地全在一个理字,人生在世不可以不学也!一、论三易只要读过易经的朋友,都知道易有简易、变易、不易。
易学是简易之学,此简乃精深之
简,而非粗浅之简。
大家都知道武功技艺精湛的人,往往是三拳两脚便制敌于当下,根本用不着烦杂的招式,此是简易之道最真切的体现。
在中国的南方某一个道观里挂着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人有千算,天有一算。
”可见天道行的是简道。
人的习气总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真实的心本来是直的,但是人为了贪图自己的欲望总是把它变曲折了,从而迷失了本性,生活在痛苦之中。
从中国文化与现在的西方文化来比较,易经的理论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理论的代表,易经的理论可以说成是归纳学,世界那么大、那么复杂,易经把它简而化之归纳成八类,统称八卦。
而西方文化正相反,它要把简单的事情分科、分类复杂化。
可以说,中国的文化是把世界缩小了看,西方文化把世界放大了看。
所以中国古人有句话说:“天地移来掌中观”。
这是何等的潇洒!八卦进一步归纳简化,便是阴阳,再进一步便是“无”,到了“无”就开始跨进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特有的名词------“道”,这个“道”字,是中国乃至世界哲学领域的极至了,可以说世界的哲学至高的终极在中国、在易经里。
所以说学易学,不是摇几个铜钱、搞个八字就是通了,这些不过是数术的范畴,真要是有大的气魄,我们学易者应该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上,把中国博大精深的易经文化从术到理进而至于道而发扬光大,使之立于世界文化的颠峰!变易说的是这个世界上的现象,日月相推寒暑往来,四季轮回川流不息。
这个世界
上就没有不变的东西,人、事、物,时时刻刻在变。
有些静止的物体从我们的肉眼来观察,可能是不变的,但从物理学上来讲,虽然是静止的物体,但里面的分子原子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运动。
细观察这个人类行为的世界,总是因为变而产生了喜怒哀乐,没有钱的人变得有钱了而高兴,有钱的人因为没有了钱而悲伤。
可以说人的一切心理与行为活动,都是受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天气变了我们要换衣服,别人的地位变了我们要换表情,推而论之,无处不是这个规律。
记得以前一个朋友和我说,人情太复杂,人际关系不好处啊!我说很简单,很好处,人都是受外环境所影响的,你见到人就夸他好,见到领导就拍马屁,就没有关系处理不好的,没有不爱听好话的人!当然我说的是玩笑话,但世界就是如此。
这个规律简单得很,易学就是用简单的话,讲述了世界简单的道理,看着处理人际关系好像是很复杂的事情,其实就是这么一个非常简单的规律在控制着人的行为与情绪!不易是统摄了简易与变易的,也就是说简易与变易的道理是恒久不变的。
不易是易学的中心内容,是进一步深入到了本体的一个概念,不易是体,变易是相,简易是用。
这个世界就好比是一个车轮一样不断的轮回运转,而车轴却永远不转,正是因为有这个不转的车轴在,所以车轮才能转动。
也可以说,世界有个不易在,才能有变易在,世界生生不息的变化,要靠一个不变在才能使变化存在。
这个不变的东西就是本体,
我们还叫它为“道”。
在易学里我们叫它不易。
三易是互
为里表的,从我们的世界观来讲,功名利禄是变易的东西,来了推不掉,走了追不回,
无时无刻不在变,你如果想抓住他,想让它不变,那必然会身心痛苦,劳而无功,你再努力去让它不变它还是要变的。
而人的智慧、修养、品德,一旦培养铸造起来却是不容易改变的,所以智慧的人在不变的东西上下功夫,缺少智慧的人却是在变的东西上下功夫。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三易的道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任何一个地方,大到自然,小至身心无处不在,细心观察,必日用而知!二、论用与被用在《易经》中,开篇的乾坤两卦卦辞中就指出“用九”、“用六”。
很多人在读这几个字时,轻易就放过去了。
然而这
个“用”字是易经理论的根结所在,对于我们学易来说非常重要。
九与六,在卦辞里广泛的代表阴与阳,用九用六,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用阴用阳,用九用六的卦辞出现在乾坤两卦中,也可以说是用天用地。
用天用地,这个字眼看起来很大,但是我们没有一个人不在用天用地,我们的生命离不开“阳光”、“空气”更没有离开“大地”。
农民种粮食先要用天时,在
什么节气种什么,什么节气收什么都是很有讲究不是乱来的,这个是用天(天时);土地什么样的湿度与酸碱度适合种什么,这个是用地(地利)。
身边周围的一切环境都是为我所
用的,如能这样,人就有了当家作主的味道了。
孟子说:“万
物皆备于我。
”邵康节云:“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
”然而,我们的生活中却是常常的为物所用,比如,很多人不学易经命理,做事还很潇洒,一旦学了后做起事来一卜再卜,前怕狼后怕虎,什么事情都不敢大胆地去做了。
结果搞得事业上反而一无所成。
世间上的一切好的学问,都是让人的身心释然,解去烦恼痛苦的。
学易亦是如此,如果学得人不是人鬼不是鬼,做人的本分没有尽到,易经也没有学透,那就是真的白忙一场了!用九用六而不被九六所用,这是人生的大智慧。
一切的人,事,物,理都是为我们所用的。
这是一个主仆的关系。
如果搞颠倒了就不符合道理,做事情就会颠三倒四,身心烦恼痛苦!比如事情做成功了,我们可以利用成功的经验去做事情;事情做失败了,可以利用失败得到的教训去做事情。
只要是事物能为我所用,这个事物就是有价值的。
对于我们来讲就不是生命的一种浪费。
对于学易者来讲,往往预知了自己的命运后,特别是不好的运气,就不想去做事情了,这样一来,命运的预知反而成了一种负面的作用了,也可以说我们被命运所控制了。
任何一个人的命运都有好运气的阶段与坏运气的阶段,自己预知了这个结果后,可以用运气低的时期为运气好的时候做准备,
运气不好时可以多学习,少去硬干,等运气好时,学来的东西就可以派上用处,这时抓住机会去努力,便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正是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的道理。
这样我
们的命运趋势就可以为我所用。
比如,你在车站等一辆公共汽车,这个汽车没有来,你很着急心情烦燥。
其实你即便是心情烦躁
汽车不会因为你的心情而来的更快,汽车该什么时间来还是什么时间来,你的烦燥是一种浪费,没有一点的价值。
如果你利用这个时间,思考几个问题,背几个单词,或是欣赏一下周围的环境,或是借这个事情炼一下自己平和的心境,如果能这样的话,环境就被我所用了。
如果是前者的状况,就是我被环境所用,这个就是用九用六而不被九六所用,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体现。
易出于自然出于生活,易理解卦之中,与生活是同样的道理,理论为我所用,与实际的情况相结合,对解卦的理法进行裁制后用于占断,如若固执的用死板的理论来硬套是万万行不通的。
用是主人,被用是仆人,学易要学会做主,做自己的主人。
三、论体、相、用任何一个事情都有它的体、相、用。
拿人来讲,人的身体就是体,外表是相,人能做事情,就是人的用了。
对一个茶杯来讲,体就是茶杯杯体的制造材料,相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个茶杯的外观,用就是为人提供喝茶的这个功能。
体、相、用三者是一体的,三者中,如果一个内容发生了变化,另外两个内容势必发生改变。
比如,如果一个茶杯的杯体坏了,那么这个茶杯的外观就变了,当然就不能用了。
中医的诊病有望,闻,问,切四种基本的方法。
望是通过人的
外表特征来推断内在的病情;问与闻是通过询问与听病者说日常起居等一些功能情况来推断内在的病情;切是直接从身体外的脉搏来推断内在的病况。
其实中医的这些方法就是体、相、用三者一体的体现,望是从相来推出体上的病,问与闻是从用而推出体上的病,切是直接从体上推出病况。
可见,体、相、用是一体同步的。
在生活中,善于观察的人,从事物的外相上便能推理出一些内在的情况了,比如到了一个地方,如果见这个地方的人穿的衣服很破旧(相),便可
以推知这个地方人经济不富裕。
善于推理的人可以从一些行为上(用)推理出内在的情况,比如到了一个地方,见到这里的人花钱如流水,可以从行为上推理这个地方的人的经济条件是很好的。
我国古代的相学,无外乎通过相与用,也就是通过人的长相与行为举止来为依据作出推理判断的。
比如说某人面像长得五岳丰隆,气色红润,双眼有神,可断此人富贵;又如,某人一坐下来双腿就喜欢颤动,可断此人有钱存不下。
大家有机会可以看一下电视记录片中毛泽东走路的动作,那就是相书中所说的龙行虎步,如果没有见过老虎走路的,可以看一下猫的走路动作,因为老虎与猫走路是一样的,在动物的分类中它们是一个科。
老虎是百兽之王,人与之姿势相应,故有帝王之风范。
古代的勘舆学(也即相地学)与相人学,虽然在方法上不同,但道理上没有区别的,有其外,必有其内,有其相用则必有其体。
明白了这个体相
用的道理,下面就大有文章了。
命运是不可改变的吗?答是可以改变的,命运只不过是一种事情的规律,况且我们知道世界就是变易的,时时刻刻在变的。
正是因为有变并且是按着它的发展规律去变,所以才能预知到命运的结果。
也正是因为有变,我们才可以有机会就改变命运。
如果我们明白了体相用三者一体的这个道理,当下我们就可以做主,就可以改变命运。
一个事物内在的体,被它的相与用体现出来,就如相书中所说的,双腿喜欢颤动就会散财,吃饭嘴去就碗就是贱相等,这些其实都是人内在的一些特性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这些内在的特性便是命运轨迹的“基因”,也可以说成是性格,用现代的话讲就是“性格决定命运”。
如果有人双腿喜欢颤,让他自己管着自己不要颤,吃饭嘴去就碗改过来让碗来就嘴。
我们如果把外在的行为改变,那么内在的“基因”或说性格就会改变,当下的外在变了,当下的内在也就变了。
所以在古代,凡是书香门弟的大家庭里家教规矩都是很严格的,这些都是有科学道理的,包括一些修道的人,要想超越一开始就离不开持戒律与规矩,他们开始做得与常人比少享受多少,就能得到多少,修道本身就是改变命运的一件事情。
这些道理都离不开通过外在相与用的改变来改变内在的体。
说个玩笑话,大家想把自己的面像变成富贵相吗?如果想,那就经常的笑笑吧,因为一笑鼻子就高大了,两个颧骨也高起来了,一个心念顿时面像变了,相由心生也!我们断
卦时,方法不外乎从卦上相与动处的推导而来预知事情的结果。
四、象、理、数象、理、数是易学应用的核心内容,在用于预测学上是丝毫不能剥离的。
这里的“象”与上面章节中提到的“相”,有点不同,象比相的意义更加广泛。
在易学的实际应用上,象在包含了相所指的物体外表的基础上,更有象类比推的实际意义。
这两个字在易学中代表的意义不是完全相同的。
一个事物有自己的相,但在世界上还有很多的事物从外表与内涵上与它相象。
从易理上来说,这个世界就是象的世界,易经用“----”来象征世界上阳的事物,用“-- --”来象征阴的事物,阳可以看作是光明、动、上、外等事物,阴可以看作是黑暗、静、下、内等事物。
用“----”与“-- --”重叠三层(天、地、人)而出现了八种象,用这种象来代表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八卦。
我们在预测学中往往要用卦中出现的象来类比现实事物的状况,这个就是易学中对象的应用。
比如艮卦是上面一个“----”,下面是两个“-- --”,这样就成了一个山的形状,所以把艮卦代表山,艮还代表小男孩,这是按“----”是阳的外面,“----”本来就是男性生殖器的表象,只有小男孩子可以露在外面不忌,“----”为阳也可以代表小孩子喜欢在外跑动,艮卦内两“-- --”说的是孩子内心空静无邪,也代表小孩子不喜欢在屋里呆着。
艮卦还代表狗,艮外是阳为刚狠,而内是两个阴为柔顺,说明了狗外凶狠内柔顺的性情,艮卦代表手,阳在外为动,艮有山的
象而有止意,手可以控制所拿到的物体。
八个卦象以此类推。
然而,有象必有其理,象是我们可以看到的,理是我们看不到但确实存在的,然而,理也不能单独存在,他要依托于象才能存在,可以说,有象必有其理,有理必有其象。
理是事物的自然规律,无事无物就无理,有事有物才有理,所以如果一个人天天讲理,便不是真的明白道理,这个世界上的理都是通过事才有的。
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理是根据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的,事物变了理就会变。
事物从客观上来说就是象,在易学中象就是事物。
数在易学上来讲其意义是深远隽永的,专门说数篇幅有限,我们简单的对数做一下通俗的讨论。
数通常指的是一个量的概念,但在易学的应用中,它还特指时间、次序、位置、质量等很多的内容,这在以后的内容中再做详尽的叙述。
对于象与理来说,数是一种能量,没有数,象与理就是死的。
数就好像汽车的汽油一样,没有了数的这个能量,汽车就不能“真正”的叫汽车,汽车能用几年,能跑多快,能载重多少,这些都是数的内容,数可以看为是能量!象、理、数三者是一体的。
三者都无时无刻不在变,理变了象与数变,象变了数与理变,数变了像与理变,这个象、理、数,就是个变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一变再变的。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拿人来讲,人的长相是象,生理与心理是理,年龄是数,我们一个人的长相到心理生理都会随着
岁数的变化而变化,其实分分秒秒都在变。
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修道的人说世界上没有我,我都是自己执着有个我而来的。
你看我们人,那里是我啊?身体和思想一会就变一下,就这样时时刻刻一直地变下去。
世界也是这个道理,今年与去年比地球上的象不一样了,人们的观念也变了,都在变。
由于象、理、数三者是一体的,所以在预测学中,我们知道了一个数就可以能推理到象与理,看到一个象也能知道里面的理与数,就好像知道一个人的岁数,就能大概知道他的生理与心理状况,并且能知道他的长相的年轻程度,同样,如果看到这个人长相也能大致知道其年龄段与心理生理等情况。
易学中的预测学,是一个很朴素简单的原理,没有什么玄的,也没有什么迷信可言。
一个人如果看到远方有烟便能推理到该处有火,预测学的预知无非就是这样一个用数理象推比的一个道理,留心生活处处是大易,易学是简学,搞得复杂神秘了,找不到根本,不是大道!
五、论河图洛书《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清朝大易学家江永云:“天不爱道,地不爱宝,河出马图,洛出龟书,天地之大文章也。
”河洛之学是易学的精髓,也是易学之根本。
在对河图与洛书做了解之前,首先要对先天与后天,体与用的关系做一下了解。
先天与后天,通常在人们的认识上有一个先后的关系,其实,先天与后天本来是一体而不分前后的。
先天与后天是一个体用的关系,先天是体,
后天是用。
比如,人的健康与智慧是做事情的基础,这个是先天,也就是体,而人所做的事业是人的健康与智慧发挥的用,这个是后天的。
如果先天没有,就不能谈后天,如果有后天存在必有先天在,两者一起存在,同时作用,并没有一个先后次序上的关系。
先天与后天的“天”字,是按太极图中的阴阳来的,学过易学的朋友都知道,无极一动才生出阴与阳。
阴与阳在我们这个世界上还指天与地,所以太极图里的阳可以代表天;太极图里的阴可以代表地。
无极是生出来阴与阳的那个东西,也可以说是生出了天与地,无极是体,在天地未有之前而有,(这个天地未有是指一种内外的涵盖关系,而不是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所以这个叫先天。
阴与阳是用,在天地生出后而有(同前面所注),也就叫做后天。
虽然说在名词上为表达有个“先后”的次序在,实则是浑然一体,体用并在。
先天与后天并在,实际在次序上没有真的先后,这个先后指的是“内外”的涵盖关系,不是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如果明白了这个问题,就明白了道家所说的有为与无为,佛家所讲的空与有的本意了。
无为的“无”是指生出了有与无的那个先天之“无”,而不是后天有与无之“无”。
所以说道家讲无为无不为,这个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讲体用关系先天后天的,也就是说无为无不为,是讲世界本来面目的,而不是讲人怎么做事的。
佛家所说的“空”是能生出来空与有的那个先天“空”,而不是后天的“空”,佛家说的空即是有,
有即是空,就是讲体就是用,用就是体而以,并不是后天的有与空,那样的话就成了男就是女,女就是男了,后天的空有、男女就是阴阳而以。
从这一点上来讲,任何事物的本身,从先天体上是没有好坏的,然而到了后天的起用上,便既可以为好也可以为坏了,因为先天的无极一动,在后天上就有了阴与阳,也就可以说,任何事物来到这个世界上发挥作用有好的一面,必然就有坏的一面,只有好而没有坏的事物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生”出来,是不存在的。
比如说,孔子的儒家文化对人类有很好的教化功用,但也会被统治者拿来利用做阴谋而起坏作用。
佛家是思想是劝人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的,同样也会被人而利用去做恶。
在哲学上把先天与后天,把体与用的概念叫做形而上与形而下,这个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名词是孔子在《易经》系辞里提出来的,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河图与洛书两者之间是一个先天与后天的关系,河图是先天为体,洛书是后天为用,两者是不能分开的。
河图与洛书用数来演绎了这个世界的奥妙无穷。
其实世界上只有0与1,2,3,4,5,6,7,8,9这十个数,这十个数代替了世界上一切的事物,世界的错宗变化无非就是这几个数的组合。
在河图中,1,6合为水在北方,2,7合为火在南方,3,8合为木在东方,4,9合为金在西方,5,10合为土在中央,在洛书中,八个方位的数,对宫合十,对宫加中宫合成15。
从易学上来讲,数中1,6
同宗,2,7为朋,3,8同道,4,9为友,5,10同途。
也就是说这每两个数组合到一起是合谐完美的。
但为什么出用宗,朋,道,友,途这些词加在每组数后面呢?有心的朋友会发现,从宗到途这些字,在人类的社会交往中,关系是越来越疏远的,这些字是对数字组合的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表意了数越大量越大,关系越远。
在数与五行的关系上,1为水,2为火,3为木,4为金,5为土,这里为什么又把水放到前面,而把土放到了最后呢?试想大自然中,一切动物与植物的生成不都是从水开始,到土而终呢?人类最初的生成便是在精液中精与卵的结合而开始的,人死了最终要入土为安。
植物也是一样,开始的生长要靠水份,最后的终结归于大地。
在易学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这样一生一成,往往让人不知道其所以然,其实所谓的天与地不过是阴与阳的代表,1,2,3,4,5不过是金、木、水、火、土的代表,1、2、3、4、5是五行的生数,6、7、8、9、10是五行的成数。
在这个生与成的变化过程中,生数加上了5的数才成为成数,这个5就是土的数,这个“土”才是现实意义中的“地”(这个土代表的地按物理学中讲是地球的表层,地球内层的东西又是火一类的五行物质了)。
土有把的能量吸收蓄集的功能,比如在中医里,人的胃属土为地,胃能够把所吃的食物的营养吸收蓄集起来,如果胃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