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整体搬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1章总论 (1)
1.1项目由来 (1)
1.2编制依据 (2)
1.3评价目的、重点及工作原则 (4)
1.4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6)
1.5评价因子 (8)
1.6环评标准 (9)
1.7环境保护目标 (13)
第2章拟建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15)
2.1拟建工程概况 (15)
2.2污染源分析 (21)
第3章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概况 (38)
3.1自然环境 (38)
3.2动植物 (41)
3.3社会环境 (41)
第4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4)
4.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4)
4.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5)
4.3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46)
4.4生态环境现状 (47)
第5章环境影响分析 (49)
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49)
5.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61)
5.3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 (72)
第6章环境风险分析 (77)
6.1环境事故风险识别 (77)
6.2风险事故防范措施 (79)
6.3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82)
6.4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83)
第7章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85)
7.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85)
7.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92)
第8章公众参与 (102)
8.1公众参与方式 (102)
8.2公众参与情况 (103)
8.3公众参与评价结论 (107)
第9章项目产业政策、选址及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109)
9.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109)
9.2选址可行性分析 (109)
9.3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110)
第10章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 (112)
10.1清洁生产 (112)
10.2达标排放可行性分析 (115)
10.3总量控制 (117)
第11章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19)
11.1经济效益分析 (119)
11.2社会效益分析 (119)
11.3环境效益分析 (119)
第12章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121)
12.1环境管理 (121)
12.2环境监测计划 (124)
12.3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 (126)
第13章结论与建议 (128)
13.1结论 (128)
13.2建议 (136)
附图
附图一:工程地理位置图
附图二:工程水系图(水环境监测断面)
附图三:监测布点及环境保护目标图
附图四:项目现场踏察图
附图五:总平面布置图
附图六:××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图
附件
附件一:委托书
附件二:项目可研批复(二份)
附件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附件四:监测报告
附件五:医疗废物运输处置服务合同
附件六:医疗废水处理工程合同
附件七:项目公众参与调查表(部分)
附件八:郴州市环保局关于建设项目环评执行标准的批复
附表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第1章总论
1.1 项目由来
××县中医医院始建于1964年,坐落于县城中心繁华路段,交通便利,现占地面积1009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2平方米,为正科级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是××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郴州市工伤医保、郴州市直管单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国人寿保险、新华人寿保险、少数民族特困医疗补助、交通事故创伤救治、中国财产保险事故伤者救治协作定点医院,也是湘南学院临床教学实习基地。
医院编制床位360张,设有住院科室5个,临床科室4个,专病科室2个,重点科室1个,医技科室3个。
××县中医医院现有在职职工218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2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66人。
年门诊量6.1万人次,住院7290人次,近二十年来,医院在医院管理,人才培养,科技兴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并于2012年步入二甲行列。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现有的(急)门诊与社会发展和需求不相适应,满足不了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
更满足不了中医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现有医院门诊楼为60年代的早期建筑,墙体保温差、不节能,给医院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同时原有建筑的房间布局十分不合理,基于以上多种因素,要促进××县中医医院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提高中医医院医疗水平,实现××县卫生医疗事业发展整体目标,必须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把医院现有基础设施做大做强,从而满足中医医院未来长远发展的需要。
因此,省、市政府有关部门、市卫生局及医院领导进行了多次的研究讨论,确定规划位于县城九龙大道与神农路的交叉口东北角,占地面积26666.93m2。
作为现中医医院异地搬迁项目的建设用地。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有关规定,××县中医医院委托安徽中环环境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县中医医院整体搬迁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单位在接受委托后即成立环评项目组,环评项目组于2015年5月完成了对拟建工程场地周围的环境调查及资料收集工作,在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和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环评单位按照有关环评导则和规范的要求,编制了《××县中医医院整体搬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拟建工程将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产生的污染及其防护措施另行评估,并向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请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行。
1.2 编制依据
1.2.1 国家法律法规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01.01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2004.12.29修订);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
(7)《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8.28);
(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7.1);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3.1);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28);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1);
(12)《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
(1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11.29);
(14)《国家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国务院发布(2006.1.24);
(15)《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80号(2003.6.1);
(16)《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改委令第9号(2011.3.27)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
(1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6.1);
(18)《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
(19)《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号(2008.10.25);
(20)《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卫医发[2003]287号(2003.10.10);
(2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国家计委和国务院环委会(1987.3.20)。
1.2.2 地方法规政策
(1)《湖南省环境保护条例》(2002.3.29修正);
(2)《湖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15号(2007.10.1);
(3)《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湘政发[2006]23号;
(4)《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湘环发[2006]88号;
(5)《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DB43/023-2005;
(6)《湖南省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湘政函[2003]77号);
(7)《郴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8)《郴州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郴州市环境保护局。
1.2.3 评价技术导则和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HJ2.1-2011);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19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6)《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
(8)《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
(9)《医疗废水处理技术指南》环发[2003]197号(2003.12.10)。
1.2.4 项目相关文件
(1)《××县中医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4.12);
(2)××县中医医院关于本项目环评委托书;
(3)郴州市环保局关于建设项目环评执行标准的批复;
(4)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
1.3 评价目的、重点及工作原则
1.3.1 评价目的
拟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通过资料收集、工程污染源分析、现状监测、环境影响预测等,达到以下目的:
(1)通过对场址评价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调查,弄清评价区域环境功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确定评价标准和评价范围。
(2)通过对评价区域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声环境的现状调查和监测,弄清拟建工程场址周围的环境质量现状,为拟建工程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和投入使用后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通过工程分析,找出拟建工程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方式及排放规律。
(4)选择相应的数学模型及有关参数,预测拟建工程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对场址周边区域环境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
(5)论证拟建工程环保设施的可行性,提出防治环境污染的对策和措施,力求项目建设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6)论证拟建工程选址的合理性,为工程设计、项目建设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7)从环境保护角度,对工程建设提出结论性意见,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1.3.2 评价工作重点
根据拟建工程排污特点和场址周边区域环境特征,确定拟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重点是:工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措施分析、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1.3.3 工作原则
(1)根据拟建工程环境保护管理的有关规定,评价工作将执行“污染预防”、“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原则。
(2)充分利用近年来在拟建工程所在地区取得的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成果,进行拟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3)认真做好工程分析,通过拟建工程污染环节分析和污染源分析,核算拟建工程污染物排放量。
(4)针对拟建工程的特点及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运行效果可靠。
(5)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影响预测,分析拟建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结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有关要求,给出拟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明确结论。
1.4 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1.4.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及范围
拟建工程大气污染源主要为地上停车位汽车进出及泊位时产生的汽车尾气、食堂产生的油烟废气、垃圾中转站和废水处理站产生的少量恶臭气体。
拟建工程位于××县九龙大道与神农路交叉口东北角,属于城市地区,简单地形,环评采用SCREEN3大气估算模式分别计算各废气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均小于10%,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评价等级判据,确定拟建工程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评价范围:以项目为中心,主导风向(N)为主轴,边长为5km的方形区域。
1.4.2 水环境评价等级及范围
1、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与范围
评价工作等级:本项目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标后排入九龙大道市政污水管网进××县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 标准最终汇入浙水河,医疗废水经医疗废水处理站处理后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表2中预处理标准,排入九龙大道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排入浙水河。
工程完工后项目总排废水约115.42m3/d,纳污水体浙水
河为中河,浙水河评价河段水域功能为渔业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1993)中有关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规定,确定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据见表1-1。
表1-1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据
评价范围:拟建工程直接纳污场所为××县污水处理厂,最终纳污水体为浙水河,评价范围为××县污水处理厂浙水河排污口上游500m至下游5000m 河段。
2、地下水环境评价等级与范围
评价工作等级:拟建工程场址及周边区域内无大面积使用地下水为饮用水源,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低。
拟建工程为Ⅰ类建设项目,建设场址环境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地下水环境特征不敏感、拟建工程污水排放量为115.42m3/d、水质复杂程度简单,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中有关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规定,确定地下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评价范围:根据拟建工程场址区域水文地质情况,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为拟建工程建设场址及周边区域。
1.4.3 声环境评价等级及范围
评价工作等级:拟建工程位于××县九龙大道与神农路交叉口东北角,项
目所在地声环境功能区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域。
声环境质量主要影响因素为:施工期施工噪声;营运期公用设施设备噪声和外界交通噪声对工程所在地及周边区域的影响,没有其它大的噪声污染源,拟建工程建设前后噪声级增高量<3dB(A),且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的有关规定,声环境评价等级定为二级。
评价范围:场界噪声评价范围为场界外1m,声环境评价范围为场界外200 m范围内。
1.4.4 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
评价工作等级:本工程影响范围内无珍稀濒危动植物,项目没有占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影响范围≤2km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中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本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不定级,仅对生态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评价范围:拟建工程场址区域及周边200m范围内植被。
1.5 评价因子
1、环境空气
(1)现状评价因子:S02、N02、PM10等3项。
(2)预测因子:CO、HC、NO2等3项。
2、地表水
(1)现状评价因子:pH、CODcr、BOD5、SS、氨氮、总磷等6项。
(2)预测因子:COD cr、BOD5、NH3-N等3项。
3、声环境
(1)现状评价因子:等效A声级Leq(A)。
(2)预测因子:等效A声级Leq(A)。
4、生态环境
现状评价因子:土地利用、植被。
1.6 环评标准
根据郴州市环保局《关于××县中医医院整体搬迁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函》,本次环评执行的标准如下:
1.6.1 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NH3、H2S等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限值”。
表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摘录
(2)水环境:××县污水处理厂浙水河排污口上游500m至下游5000m河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评价区域地下水执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1993)Ⅲ类标准。
表1-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摘录
表1-4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pH值除外
(3)声环境:临交通干线两侧,临街建筑面向交通干线一侧(本项目临街建筑与道路距离小于35m)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其它区域执行2类标准。
表1-5 声环境质量标准摘录
1.6.2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气:医疗废水处理设施废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3污水处理站周边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垃圾中转站恶臭污染物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表1中二级标准(新改扩建);油烟废气污染物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试行)》(GB18483-2001);其它废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
放标准》(GBl6297-1996) 表2二级标准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表1-5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
(2)废水:医疗废水污染物排放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预处理标准,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表1-6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摘录单位:mg/L
表1-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摘录单位:mg/L
(3)噪声:施工期建筑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临交通干线两侧,临街建筑面向交通干线一侧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4类标准,其它执行2类标准。
表1-8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注:夜间噪声最大等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A)。
(4)固体废物:医疗废物和医疗废水处理站污泥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中的要求),医疗废水处理站污泥清淘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4标准,一般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及2013年修改单中的要求),生活垃圾执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1.7 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拟建工程排污特点、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征及环境规划要求,建设项目评价区域内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3。
表1-10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1.8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图1-1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示意图
第2章拟建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2.1 拟建工程概况
2.1.1 项目基本情况
××县中医医院始建于1964年,坐落于县城中心繁华路段,交通便利,现占地面积1009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2平方米。
医院编制床位360张,设有住院科室5个,临床科室4个,专病科室2个,重点科室1个,医技科室3个。
现有在职职工218人,项目新院建成后,老院拟变更为其它医院。
新院职工依然居住在老院职工宿舍。
1、项目名称:××县中医医院整体搬迁项目
2、建设单位:××县中医医院
3、建设地址:××县九龙大道与神农路交叉口东北角
4、项目性质:迁建
5、建设规模:(1)医院病床位360床,医务人员218人,日门诊量150人次;
6、建设内容:总用地面积26666.9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8131.4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一栋11层的门诊住院综合楼、收购原精神病院一栋6层的综合楼做为医技楼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
7、项目投资:8520万元。
3.1.2 建设方案
××县中医医院现设有医院办公室、政工科、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应急办、质控科、病案室、医保农合办、财会室、后勤科、项目部、创二甲办。
医院临床科室有:急诊科、骨伤科、外科、内科、妇产科、肛肠科、康复科、眼耳鼻咽喉科、口腔科、手术室。
医技科室设有:药剂科;煎药室、中药加工
室、中药房、中药库、西药房、西药库;检验科、供应室、放射科:核磁共振室、CT室、DR室;功能科;B超室、胃肠镜室、心电图彩色多普勒室本项目迁建工程与现有医院的科室基本相同。
主要建设内容见下表:
表2-1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
拟建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医技楼功能设置情况如表2-2、2-3。
表2-2 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功能设置一览表
表2-3 医技楼功能设置一览表
2、主要设备配置方案
拟建工程主要设备配置方案如表2-4。
表2-4拟建工程主要设备配置情况一览表
3、拟建工程原辅料及能源消耗情况
表2-5 拟建工程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一览表
4、公用工程
(1)给水工程
拟建工程自来水总用水量约163.22m3/d,给水来源于市政给水管网,从项目西面九龙大道市政给水管网接DN800进水总管,拟建工程室外采用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合用管道系统,市政给水管网供水水压按0.20MPa设计,拟建工程全部采用市政给水管网直供。
(2)排水工程
采用雨污分流体制。
雨水管网顺道路及坡向布置,尽可能利用现有雨水管网,采取就近排放原则,采用重力流直接排入道路,不考虑提升。
本项目排水实行雨污分流,雨水进入项目西面的九龙大道雨水管道,最终
排入浙水河,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标后排入九龙大道市政污水管网进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最终汇入浙水河,医疗废水经医疗废水处理站处理后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表2中预处理标准,排入九龙大道市政污水管网进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最终排入浙水河。
(3)电力与电信
拟建工程电力供应由市政供电电源10kV供电线路供给,采用环网供电,配电室设于中央控制室。
高压系统电压等级为10KV,低压系统电压等级为220V~380V。
电话用户线路的配置按初装电话容量的130%~160%考虑,电话外线工程路由及管孔数量由电信部门确认。
有线电视信号直接由市网引入,位置与有线电视主管部门协商确定。
(3)能源
本项目不设锅炉房,项目取暖及食堂采用清洁能源电能及液化石油气。
2.1.3 规划布局
1、总体布局
拟建工程依据对医院内涵和基地现状的分析,场址西侧布置医院主体,即门诊楼、住院楼、门诊住院综合大楼;东北侧布置垃圾站;东南侧布置医技楼。
场址中央布置绿地带,南面入口布置中心广场,具体平面布置图如附图五所示。
平面功能按使用要求将等候区、主要交通空间及辅助功能集中设置在建筑平面的中部,力求做到功能集中,布局合理、交通流畅。
住院部分功能分区主要把住院科室按层划分,采用竖向连接,功能分区明确,每层一个医护单元,楼层采用内走廊式设计,使病房能够有更充足的阳光。
2、交通组织
交通组织直接关系到医疗行为和就医流线的便捷和效率。
主要出入口面向城市道路神农路设置,急诊入口布置在九龙大道,人车分流。
物流入口临近内部用房,流线尽量短捷,减少就医流线的干扰。
3、绿化系统
周边绿化:用地四周边缘绿化,主要选用较高大的乔灌木,具有界定空间、遮挡、背景等功能。
庭院绿化:用地中心区域的绿化,以不高的乔、灌、花、草高低分层配置的方式,营造优美环境。
充分利用土地进行绿化开发,将医技楼和住院楼之间设计为中央庭院式的集中景观绿化。
景观设计主要通过结合庭院绿化在尺度大小、开合方式、个性表达等多方面的协调对比,塑造空间的视觉焦点、亮点,并且景观设计多采用造型小巧、简洁的景观小品,提高户外环境的综合利用率,为患者创造一个有益于心理和生理康复的优美环境。
2.1.4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拟建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表2-6。
表2-6 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3.1.5 建设进度
按照国家和省市(县)有关政策和规划要求,结合项目的建设条件
和资金筹措情况,项目拟建工期1年,从2015年3月项目前期筹划至2016年2月底项目竣工交付使用。
2.2 污染源分析
2.2.1 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1、施工流程及主要环境影响
(1)施工流程
建设项目施工期主要污染源有:施工期机械噪声、扬尘、生活污水以及固体废物,项目施工流程如图2-1。
图2-1 施工期工艺流程图
(2)主要环境影响
拟建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施工产生的扬尘、噪声和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②土方开挖和土地平整产生的扬尘对局部环境的影响和造成的水土流失;
③施工机械产生的机械噪声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④施工过程产生的施工废水、施工队伍排放的少量生活污水对地表水的影响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⑤散状物料堆积和“三材”运输产生的道路扬尘及交通噪声对环境空气和
声环境的影响;
⑥装修期间噪声对其它住户和人群的影响;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2、施工期废水污染源分析
施工期产生的废水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本身产生的废水。
(1)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拟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按平均施工人数100人考虑,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是临时食堂污水、粪便污水、浴室污水等,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是COD Cr、BOD5和SS等。
施工人员大部分居住在附近村庄,施工人员日生活用水量按50L/人·d计算,生活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80%考虑,则生活污水排放量为4m3/d,按年施工日330天计,则年排放生活污水1320m3/a。
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CODcr浓度为200~400mg/L、BOD5浓度为100~200mg/L、SS浓度为100~200mg/L。
其中人的粪便污水所含污染物数量占生活污水中污染物总量的50~60%,故对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必须进行妥善处理,不得随地排放。
拟建工程施工期施工单位拟在周边区域租用居民房舍作为施工营地,要求各施工营地设置污水处理设施,采用化粪池对施工人员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经化粪池集中处理后的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纳入居民房舍已有排水系统排放。
总的来说,施工期时间相对较短,施工人员日生活污水排放量相对不大,只要落实好污水处理措施,确保化粪池处理效果,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不会对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2)施工废水
施工废水主要包括打桩阶段的泥浆废水、结构阶段混凝土养护废水及各种车辆冲洗废水。
根据类比调查,施工废水主要污染物是SS,SS浓度为1000~3000mg/L,肆意排放会造成排水系统堵塞,必须妥善处置。
施工废水经临时沉淀池处理后,通过施工现场排污管道就近排放到附近雨水排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