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建设
2、建设性质
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xxxxxxxxxxxxxxxx公司
法人代表:xxxx
所有制形式:私营
4、建设地点:官渡区龙泉镇金星小庄村
规模:拟建成年生产能力15000吨农产品生产线。
其厂房、卫生设施、生产设备、生产工艺设计等完全按照欧
盟相关标准建设。
期限:1年
建设内容:新建生产车间及附属用房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购进国际最先进水平的农产品生产设备,总投资12000万
元人民币。
5、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
项目申报单位:xxxxxxxxxxxxxxxx公司
法人代表:xxxx
6、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总投资12000万元人民币,其中,企业自筹10900万元,贷款1100万元。
7、资金筹措:企业自筹部分由企业自有资金解决,银行贷款1100万元。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建成后将会新增年生产能力15000吨,新增销售收入4亿元,新增出口创汇1300万美元以上。
年新增利润5500万元,年新增税收3300万元。
该项目投资利润率为45%,投资利税率为73%,内部收益率30%,静态投资回收期2.18年。
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云南是个农业大省,云南省号称“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和“药材之乡“的美誉,云南是野生菌及农副产品的主产区。
2008年生产旺季时用工人数突破3000人,使用安置了大批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使他们迅速脱贫致富。
公司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农产品基地的建设,促进了农产品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和经营,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农民农副产品积压的问题,带动了省内近2万农户农副产品的种植、采集,为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每个农户增收在1000元以上(详见附页政府相关证明)。
公司依托农副产品种植基地,在企业、基地、农户三方合作方面做了一定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在野生菌方面,目前国际市场对野生菌的需求,以欧洲的消费量最大,其中又以意大利、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和瑞士、荷
兰为主,加拿大每年也进口不少。
xxxx到欧洲考察,通过与客户的交流,与消费者接触,发现欧洲人非常喜欢云南的野生菌,每天的早餐中餐都离不开,特别是意大利人,很喜欢用牛干菌烤比萨饼。
欧洲当地生产的菌类,由于人工成本太高,其消费竞争力逐渐降低。
而云南的产品口味更香浓,价格也更便宜,因而需求量不断增加。
采集、销售野生食用菌已成为许多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来源。
野生菌鲜货增值带动了加工、贸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云南省野生食用菌贸易和加工的企业蓬勃发展,全省野生菌年出口创汇逾5000万美元,加上外省转销出口创汇约8000万美元。
在大白芸豆等农副产品的选购中,公司都以适当的形式培育建设基地,与农户建立互惠互利的良好关系,即保证了企业有稳定的、高质量的原料来源、又为广大农户增加了收益,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
1、根据中共中央十六大报告关于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若干论述和2009年中央1号文件。
2、根据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若干问题的精神。
3、为满足国内迅速增长的农产品工业的需求,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4、增加我国农副产品的加工份额,提高农副产品加工的深度和
精度,提高粮食加工业的转化能力。
5、扩大企业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不仅要稳居国内市场前列,而且要更进一步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增长出口能力和水平,将中国野生菌品牌推向国际市场。
6、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国家税收。
7、依据云南省经济发展中长期的规划。
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综合评价: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可提高我国农产品加工水平。
本项目的实施将使公司产品标准达到对欧盟及对日出口标准,以满足公司迅速开拓国际市场的需求。
因此,项目实施后可提高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品水平和档次,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使中国野生菌迅速进入国际市场。
实施本项目后可增加大批就业人员,大幅度增加国家税收,加工转化大量的农副产品,极大地带动本省、本地经济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该项目建设区域所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处于云南省会昆明,公路、铁路交通发达,周边人民生活、文化水平和素质较高,为产品的运输和销售提供极大便利。
论证结论: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建设单位将抓紧项目的实施工作,使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发挥其巨大的社会效益。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农产品自本世纪50年代以冻制浓缩橙汁为标志的农产品开始问世,以后,随着速冻技术和配套设备的不断改进,预制速冻制品的出现,耐热复合塑料薄膜包装袋和高效、高质的快速解冻复原加热设备的研制成功,使农产品业成为国外方便食品和快餐业的支柱行业。
60年代初期,随着流化床速冻机和单体农产品的出现,各种农产品逐步进入超级市场。
至今,农产品已深入人心,且以方便、快捷、营养、卫生而著称的农产品业已风靡全球。
据有关方面报道,发达国家农产品的销售量占到全部产品的一半。
我国的农产品工业真正起步是在90年代初,1994年以后得到迅速发展,并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成为90年代发展最快的野生菌及农产品加工业。
我国每年还向日本、东南亚、欧洲等国和地区出口农产品百万吨。
品种也由最初的速冻饺子、包子发展到速冻野生菌、蔬菜等150多个品种。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农产品的出现,大大节省了时间,其方便、快捷的特点适应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出口造成一定影响,但云南农产品仍保持了较高的出口增长势头。
前三季度,云南各类农产品累计出口创汇达6.2亿美元,同比增长27.4%,整体出口平均价格同比涨幅超过20%;累计出口49.1万吨,同比增长4.5%,继续实现
出口“量值双增”的良好态势。
其中,作为云南出口支柱产业的烟草及制品均达到稳健增长,创汇额达1.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3.7%。
日本已成为云南农产品最大进口国。
在此之前,受日本检验检疫标准调整及松茸品质问题等影响,云南出口日本的农产品一度下滑严重。
近期云南农产品积极调整对日出口结构,加强农产品品质与安全、环保标准,滇日农产品出口逐步回暖。
目前,咖啡、干蔬菜以及鲜切花成为出口日本的大项增长产品。
云南农产品仍主要销往东盟市场,泰国、越南、印尼为云南农产品出口前三位的东盟市场进口国。
与此同时,欧盟市场对云南农产品需求表现旺盛,比利时、意大利、德国已成为云南农产品出口的新兴市场。
农产品行业要适应入世后的各种挑战,首先要做到“以大对大”而“大”并非专指企业的规模,更重要的是要从各方面能与国际市场接轨,符合国际的操作规范。
而大型农产品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技术和人才,并拥有较多的技术储备,树立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而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农产品加工业的原材料主要是农副产品。
近年我国农副产品产量持续大幅度增长,急需进一步的深加工,以提高其转化率和附加值,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发展空间。
但目前我国的粮食等农产品利用率较之发达国家相比还非常低,多以原料形式消耗,
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因此,急需扩大和提高我国的农产品加工和野生菌加工能力,提高其档次和水平。
其次,加入WTO后,我国农业面临严峻挑战,成为受冲击最大的产业。
多年来,一方面国内粮、蔬加工能力严重不足,水平亟待提高。
同时,先进国家依据良好的野生菌加工业水平,大量向我国输入粮食成品,冲击国内相关产业的市场。
因此,为了应对入世后农业和野生菌工业发展的需要,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副产品加工的重要途径之一,使中国从农产品资源大国转变为农产品出口大国。
但比较国外的野生菌加工和出口标准,我们还有很大差距,需进一步加强科研和开发能力,尽快达到对盟及对日出口标准,打入国际市场。
公司要全力开拓国际市场,依靠出口,推动企业再上新的台阶,必须不断挖掘企业潜力,拓展企业优势,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由此可知,农产品工业的发展是我国人民生活提高的要求,是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需要,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三章建设条件
一、项目区概况
该项目建设区位于昆明市北部,交通方便,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云南地形极为复杂,大体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云贵高原。
最高峰是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梅里雪山,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
最低点是河口县的元江河谷,海拔仅有76.4米。
整个云南西北高、东南低,有94%多的面积是山地,仅有不到6%是坝子、湖泊之类。
个别县市的山地比重竟然超过了98%。
云南气候大致与地形相对应。
西北部的高山深谷区为山地立体气候区,从海拔几百米上升至几千米的陡坡上真可谓是“十里不同天”,著名的滇金丝猴就出没于此。
而北回归线以南的西双版纳、普洱南部等地则属于热带季雨林气候,即全年高温如夏,雨季主要集中在夏秋。
东北部的曲靖北部和昭通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热冬冷,雨热同季。
全省其他大部分地域属于低纬高原气候,“四季如春”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影响云南的季风来自孟加拉湾,叫做孟湾季风。
这是一股带着大量水汽的气流,全国大部分季风气候区的降水也来自于这股季风。
(在中国的季风气候区,太平洋季风的主要作用是推动雨带北移,而降雨的水分来自于印度洋季风)。
云南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不仅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植物种类,而且还有许多古
老、衍生、特有的以及从国外引种的植物。
在全国近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就有1.8万种,占全国总数的一半还多。
云南省雨量充沛,河流湖泊众多,多年平均产水量2,222亿立方米,加上过境水量1600亿立方米,两项合计人均拥有约1万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拥有量的4倍。
丰富的水资源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并且成为最大的能源优势。
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云南省政府对农业的发展制定了专项支持政策,公司作为农业企业,享受并得到了云南省政府许多优惠政策的支持。
我省的农产品出口在全国和西部地区都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农产品也是云南出口商品的亮点。
省委、省政府把搞好农产品出口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不断增强对农产品出口的支持力度,省商务厅、省财政厅2003年出台了《云南省出口企业出口信用保险保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云财企[2003]173号),对企业投保短期出口信用险和海外险的,国家保费补助比例为15%的前提下,省级保费比例为30%,保费补助总比例达45%,同时,国家在2004年7月1日对西部地区实行对企业投保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的,保费补助比例提高到50%,省商务厅、省财政厅下发了《关于出口信用保险继续实施保费补助的通知》(云商规[2005]29号)对企业投保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的省级保费补助比例由30%提高到50%,使企业投保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的保费补助比例达100%。
《云南省进出口目标责任制奖励金考核暂行办法》(云商规[2004]106号),对符合办法
规定的各类出口企业、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奖励;《云南省实施扩大出口贷款贴息的通知》(云外经贸计财[2004]102号),对农副产品流动资金贷款贴息,每出口一美元给予0.02元的贴息补助;对技改贷款项目(重点支持农副产品技改贷款)给予贷款利息补助,每个项目最高支持金额不超过30万元。
州市商务局(外经贸局)和农产品企业代表进一步深入了解了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在帮助企业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全球资信网络,了解外方资信情况,把握贸易机会,灵活结算方式,提高出口竞争力,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应收账款管理,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并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全球的追收网络, 帮助出口企业商帐追收等方面的作用。
使我省农产品企业更好地运用出口信用保险暨融资政策加大对农产品出口的支持,扩大出口。
云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公司的迅速发展也得益于云南优质农副产品的丰富。
同时大量的农村闲置劳动力也为公司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公司依托农副产品种植基地,在企业、基地、农户三方合作方面做了一定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第四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昆明市祺鹏汇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从事国内贸易、物资供应,本公司主要经营杂菌、野生菌、大白芸豆等农副产品,每年加工野生菌5000吨,大白芸豆12000吨左右,每年实行定单生产,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500~600人,是典型涉农及密集型外贸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产品深加工流通企业。
本企业成立以来业务不断扩大,不断发展,拥有龙头街麦地村内土地一块,座落于官渡区龙泉镇宝云社区居委会麦地村,昆国用字(2004)号01426号,使用权面积6692.95㎡,使用权类型出让,用途为工业用地,土地上建有本公司的仓库6600㎡,三层职工住房一幢1500㎡,办公楼一幢500㎡。
另外,本公司拥有昆明市官渡区龙泉镇金星小庄村土地一块,土地证号:昆国用字(2005)第00232号,使用面积9948.8㎡,用途为工业用地,使用权类型:出让性质土地一宗。
第五章市场分析和销售方案
全球农产品贸易稳步增长。
全球农产品贸易在经历了从1997至1999年三年的负增长以来,从2000年开始稳步增长,特别是2003年和2004年均保持着10%以上的增幅。
根据WTO统计2000-2004年全球农产品贸易年均增长9%,与全球货物贸易的增长率持平。
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中的比例逐步增加。
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发达国家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比重从不到60%增长到70%以上,发展中国家目前所占比重不到30%,这一方面是因为发达国家农业竞争力强,购买力充足,有能力出口和进口更多的农产品,另一方面是因为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的初级农产品价格持续下降。
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加工制成品比重上升。
谷物占食品消费的比例不断下降,水海产品、蔬菜、水果所占比例稳步增长。
目前美国消费者每年消费的蔬菜和水果的数量比20年前增长了
25%,对有机食品的需求高速增长。
可直接消费的最终制品的比例从1980年的不足20%上升至目前的30%以上。
国际农业竞争环境依然不公平。
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仍然保留了大量农业补贴,并继续使用出口补贴和出口信贷等出口支持政策。
巨额补贴极大地扭曲了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一方面提高了发达国家自身的农业竞争力,抵消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产业带来冲击,对没有能力补贴农业的发展中国家造成巨大损害,不利于中国农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此外,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传统的关税配额以及关税高峰、关税升级、季节性关税,以技术性贸易壁垒为代表的非关税壁垒也普遍存在,成为我农产品出口的巨大障碍。
WTO新一轮农业谈判进展缓慢。
由于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谈判难度很大,建立国际农业贸易新规则和新秩序步履维艰。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农产品出口将面临极其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
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准入条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不仅农产品关税高峰、关税升级问题严重,而且针对中国农产品的“反倾销”、“特保条款”也有可能不断升级。
农业资源多样性优势。
中国跨越亚热带和温带,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多种多样,能够生产各类农产品,满足世界市场多样化的食品需求。
中国正在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重点培育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建设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
如目前已经或正在形成长江上中游、赣南湘南桂北和浙南闽南粤东柑橘主产区;渤海湾和西北黄土
高原苹果生产优势区;中原和东北肉牛优势区;中原、内蒙古、河北、西北、西南肉羊优势区;东北、华北及京津沪牛奶优势区;东南沿海、黄渤海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
中国大部分地区饲养畜禽、种植蔬菜均具有比较优势。
劳动力资源优势。
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农业部门需要劳动力的合理数量为1.96亿人,但2002年农业部门的就业人口达3.25亿,剩余劳动力1.29亿人,农业部测算到“十五计划”期末,农业剩余劳动力将进一步增加到1.8亿人,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能够在较长的时期内为出口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服务提供低成本的劳动力供给。
上述条件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非常有利。
我国的农产品,国内价格比国际市场低,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和价格竞争力。
市场区位优势。
亚洲是世界农产品贸易最重要、也是最具成长潜力的市场,2004年亚洲市场进口的农产品占世界的23%,日、韩、香港、台湾、印尼、泰国等都是重要的农产品进口国家和地区。
由于运距短、运销便捷,我国对亚洲市场出口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等高价值农产品,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
2008年,尽管国际经济形势不佳,外部需求大幅缩减、国内劳动力成本大增等多重因素影响加大,但我省农产品出口依然实现了稳步增长,多品种出口继续实现“量增价涨”,产品特色优势继续彰显。
据海关统计,去年我省各类农产品出口57.7万吨,较上年小幅增长2.4%;创汇额7.99亿美元,同比增长20.2%,增势平稳。
管国际金融危机对尽中国出口造成一定影响,但云南农产品出口仍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云南农产品主要销往东盟市场,泰
国、越南、印尼为云南农产品出口前三位的东盟市场进口国。
与此同时,日本、美国、欧盟市场对云南农产品需求表现旺盛,比利时、意大利、德国已成为云南农产品出口的新兴市场。
农产品营销切忌“嫦娥奔月”,农产品销售的困难很多时候归结在产品的老化,农产品的结构不配套,大多数是政府主管部门喊出的口号,实际上是无力来突破农产品的营销困局面,只是想“嫦娥奔月”,而不做营销与消费市场的研究与突破,抓农民很有手段,但抓销售就迷惑不前,因为前者可以行政手段,而后者是市场手段,由此,在基本盘面上的指导人员,需要强化一体化的专业人才,主管人员要抓生产更要懂市场,而懂市场远远不够,懂市场的所谓农业专家很多,但需要懂营销的就很少,因此,两者或者多者结合,将是关键。
目前我国出口农产品因疫病、农兽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等质量安全卫生问题,极易引发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水产品、畜产品、水果和蔬菜等出口优势的发挥。
扩大农产品出口,占领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不仅要发挥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竞争优势,更需要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结合技术创新与结构升级,学习、引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优良品种、食品加工技术、营销模式、国际经营的先进经验,全面提升我国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市场树立良好声誉。
根据不同的消费目标,制订不同农产品的销售方式,才是农产品现阶段提升的有效办法,采取营销多样化的内销和建立以市场多元化为特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体系。
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
一、建设任务和规模
项目设计:该项目建设经过专家设计,历经1年,首先由企业提出思路,确定功能,省进出口检验检疫局提出要求。
规模:拟建成年生产能力15000吨农产品生产线。
其厂房、卫生设施、生产设备、生产工艺设计等完全按照欧盟相关标准建设。
期限:1年
建设内容:新建生产车间及附属用房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购进国际最先进水平的农产品生产设备,总投资12000万元人民币。
二、生产技术方案和工艺流程
该项目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和当前最先进生产技术生产农产品。
工艺流程在此就不再一一详解。
三、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2009.3——2009.10 完成基本建设工程
2009.11——2010.2 生产线的安装调试
2010.3 接受验收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投资估算
本项目投资估算包括生产用地征购,生产厂房建设,辅助设施建设,生产线的购置、安装、调试,人员工资及其他管理费用,总投资12000万元。
一、投资估算表编制方法及依据
1、建筑工程(含设备基础费)
新建建筑物根据其结构形式及特点,参考同类工程造价指标和当地造价水平估算。
2、设备购置费:设备购置费包括设备原价和设备运杂费。
设备原价:国内设备原价按现行市场价格计算,有各相关专业提供。
设备运杂费:运杂费按原机械工业部颁布的《机械工业建设项目概算编制办法及各项概算指标》规定的计算办法及费率计算。
设备运杂费=设备原价×设备运杂费率
国内设备运杂费率按设备原价的6%。
1、安装工程费:设备安装费按原机械工业部颁布的《机械工业建设项目概算编制办法及各项概算指标》规定的计算办法及费用计算。
2、其它费用:
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工程费用的1%计算。
勘察、设计费:根据《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国家计委、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