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物技术课程标准

农业生物技术课程标准
农业生物技术课程标准

《农业生物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农业生物技术》是一门重要的综合性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课。本课程旨在让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中职学生了解与掌握农业生物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本课程将原来作物遗传与育种学、农业微生物学、植物组织培养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调整与综合,紧紧围绕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基础知识一必需”、基本理论“够用”、基本技术“会用”为原则,删去有关陈旧、烦琐复杂万内容,增加了与农业生产发展关系密切的农业生物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和实毛技术,体现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概况,掌握植物遗传、衣业微生物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室设备和一般操作技术,常用作物的一般育种技术、微生物培养的一般过程、常用农业效生物的生产技术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终身学习和创新意识,培养使用和推广新产品、新技术的能力,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l)具备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室设备的一般操作技术能力。

(2)具备常用农业微生物的生产技术能力。

(3)具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能力。

(4)具备分析、评价和观察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1.课程主要内容说明

该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建议结合多媒体教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结合生产实际,边学边练习,逐步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课程的重点是农业生物技术实验设备的操作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运用,难点是植物遗传基础知识和育种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为满足社会需要,应使学生具备农业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和较强的结果分析、判断和解决能力。

2.课程组织安排说明

在教学活动中尽量结合实际案例教学,以任务驱动结合理论知识讲解,掌握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

3.课程教学内容

(四)实施建议

1.教学时数安排建议

本课程教学时数 78 学时,综合实训 30 学时。

2.教学建议

(1)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居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教学,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2)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展示、演示和学生分组操咋并行,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掌握农业生物技术的基本知识,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实操项目,创设条件,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相关技能,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模型、投影仪、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了解农业生物技术的前沿科学与先进技术。

(4)教学活动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人深地将总结性的知识放在最后,各章节的安排要注意整本教材知识的连贯性、完整性,注意教材横向、纵向的关系。

(5)实践训练场地要精心选择和设计,并提前进行安排和准备,使操作活动能正常进行。

(6)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勇于创业的职业素质。

(7)注重校际间,与农业科研单位间的合作交流,实现教学成果的共享,使先进的、可行的、适用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能在各学校间快速推广。

3.教材编写建议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2)应将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分解成若干典型的教学活动,按工作任务的需要,结合培养职业技能组织教材内容。通过活动设计,根据理论“必需、够用”原则,结合学生的认知和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实践实操内容,强调教学活动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教材要始终围绕植物组织培养的核心任务来撰写。以完成任务的典型项目活动来驱动,通过现场指导、参观调研、技能训练、教学实践、岗位实习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活动,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助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编写,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和实践,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4)教材要体现综合性、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并立足于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将前沿性的科技成果及时编人教材,并关注最新农业技术措施,使教材更贴近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五)考核与评价

(l)改革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学习结果评价手段,注重学生平时表现和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侧重学生的职业能力考核。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工作作风,每个任务的完成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因为采用的是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所以以学习过程评价为主,最后的成绩主要是各个任务评价成绩之和。

《材料物理》 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中英文) 中文名称:材料物理 英文名称:Physics of Materials 二、课程代码及性质 课程代码:080114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 三、学时与学分 总学时:40(理论学时:40学时;实践学时:0学时) 学分:2.5 四、先修课程 大学物理、材料科学基础 五、授课对象 本课程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功能材料专业学生开设。 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1、掌握材料物理(能带论、晶格振动、材料磁性)的基本理论,具备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掌握功能材料的物理(电学、热学、磁学、光学)现象与本质规律,培养学生开发新型功能材料的能力; 3、了解功能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影响材料物理性质的基本理论。晶体结合、能带论、晶格振动与热学性质、

材料的磁性 教学难点: 能带论、材料的磁性、材料的介电性、超导电性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以课堂讲授为主,阐述该课程的基本内容,保证主要教学内容的完成; (2)从材料的物理性质及物理现象为引导、探讨产生光、电、磁的材料物理本质,掌握重要的理论。。 教学手段: (1)运用现代教学工具,在课堂上通过PPT讲授方式,实现图文并茂,形象直观; (2)强调研究思路的创新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一个基本理论学习介绍后再增加介绍其带来新功能材料与器件的研究突破,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1)总体安排 教学内容与学时的总体安排,如表2所示。 (2)具体内容 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如下: 绪论(2h) 第一章晶体结构(4h) 1.1 晶格的周期性 1.2晶格的对称性 1.3 倒格子 1.4 准晶 第二章晶体结合 (4h) 2.1晶体结合的普遍描述 2.2 晶体结合的基本类型及特性

关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新趋势

关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新趋势 在当今世界各国纷纷建立以基因为核心的知识产权保护,抢占21世纪国际生物技 术制高点的新形势下,参加北京“国际周”现代农业高层论坛的专家呼吁,要密切关注现代 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日益显现的研究成果商品化、研究方式规模化和基因资源争夺白热化的趋势,在即将到来的生物世纪里,真正占据自己的位置。农业生物技术的主要研究内 容包括:增强农作物以及畜禽鱼的抗性、品质改良、提高产量和生产具有特殊用途的物质等。其中以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和运用最为重要,发展最快。根据统计资料,到2000年,全世界转基因作物推广面积达4420万公顷,比1996年增长了25倍;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从1996年的6个增加到2000年的13个。这其中美国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最广,达到了3030万公顷,占68%;其次为阿根廷,1000万公顷,占23%;加拿大300万公顷,占7%;我国为50万公顷,占1%。根据有关专家的看法,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表现为:——研究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进程加速。 目前,农业生物技术作为一项高新技术产业在发达国家业已形成,并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有关专家预测,本世纪生物技术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将达到10%以上,而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又将占相当的比重。世界银行下属机构预测世界范围内转基因作物产业的交易额为2000年20亿美元,2005年60亿美元,2010年200亿美元;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机构(ISAAA)的预测则分别为30亿美元、80亿美元和280亿美元。——研究方式集约化、规模化明显。在政府以及公共机构对现代农业生物技术 进行投资研究的同时,众多私有企业也开始注意到这一领域将是继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之后的又一个潜力巨大的经济增长点,私人公司已逐步成为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主体。以美国为例,民营机构1992年对这一领域的投资为5.95亿美元,而1999年则达到15亿美元。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生物技术企业领域的兼并和收购狂潮,并购金额从1997年的12.37亿美元陡然升至1999年的138亿美元。一些资产过百亿美元的巨型跨国公司由此形成,过去分散的研究基地也随之向集中化规模化发展。据业 内人士分析,促成公司并购的原因,一方面是为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人员组合,而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因为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是一个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产业,小公司在资金、技术、以及抗风险能力上均难以独立对农业生物技术产品进行研发和推广。只有强强联手的大型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企业才能有效占领市场,与其它企业抗衡。——基因资源争夺呈白热化。在商业利益驱使下,发达国家各主要生物技术 公司对生物资源及其知识产权展开了激烈争夺,其核心就是对基因的争夺。谁掌握了基因,谁就掌握了生物技术的制高点,就掌握了未来竞争的主动权。有专家称,转基因植物技术知识产权很可能就是未来国际贸易中市场准入、贸易壁垒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报道 表明,为了获取我国丰富的生物基因组资源,国外公司已在我国境内悄悄地开展活动。中国农科院的专家指出,基因资源是有限的、可视专利的战略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不建立自己的生物信息技术平台,指望在别人的公益性研究完成后捡便宜的想法,会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Agricultural Bi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09111130 课程总学时: 40,其中:讲课:38,实验:0,上机:0,实习:2,课外:0 。课程学分:2.5 课程分类:必修 开课学期:春 开课单位: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系教研室 适用专业: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所需先修课:农业生物环境原理,流体力学、热工基础 课程负责人:马承伟 二、课程内容简介(中英文对照) 本课程主要讲授现代设施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工程设计和计算方法。包括农业设施中的采暖、通风和降温等环境调控共性技术的原理、系统设计与设备配置,采暖负荷及通风量等设计参数的计算方法;温室光照环境、 施肥以及湿度环境的调控技术与设备工采暖与保温节能、通风换气与降温、CO 2 程,介绍各类温室以及无土栽培与植物组织培养等现代化设施;畜禽舍的温度环境调控与保温节能、通风换气、光照环境等调控技术与设备工程,各类畜禽舍的特点和环境调控系统的设计配置;畜禽废弃物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废弃物的收集、输送和贮存、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与工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设施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得到进行设施环境调控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初步训练,具备解决现代设施农业生产实际中有关环境调控工程与科研问题的初步能力。 The basic theory, principles of technology,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alculation methods of modern agricultural bio-environment engineering are taught in the curriculum. It includes the principles, system design and equipment configurations for general environmental control technologies (such as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cooling) in agricultural facilities, and the calculation methods of design parameters (such as heating load and ventilation rate, etc.). As the applications of environment control technologies to several production fields in

农业生物技术期末试题.doc

2017 年秋唐河职专种植类基础课期末试卷《农业生物》(满分 100 分)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装卡上,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就是亲代与子代个体之间 号考的() A. 连锁 B.分离 C.遗传 D.都不是 2. DNA 分子具有 () A. 特异性 B.互异性 C.排斥性 D.都不是 场订 考 3.人类成熟细胞染色体数目为 A.n=21B.2n=46C.2n=30D.n=24 4.自由组合规律是发现并首次提出的。 名 姓级班 A.孟德尔B.贝特生C.达尔文D.摩尔根5.减数分裂中,联会发生在() A.姊妹染色单体之间B.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线 C.同源染色体之间D.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6.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间表现出来的相对差异称

为 A.相对性状 B .变异性状C.表现性状 D.差异性状 7. DNA 分子两条链的盘旋方向() A、同向平行 B、反向平行C 、同向交叉 D 、反 向交叉 8. 一个性母细胞经过一次完整减数分裂过程产生() 个子细胞 A、1 B、2 C、4 D、8 9.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发生在()。 A.偶线期 B .粗线期 C .双线期 D .终变期 10.减数分裂中,c实现了染色体数目减半() A.前期I B.中期I C.后期I D. 末期 I 11、水稻由高杆变为矮秆,生长在水沟边的植株比其他 的高大()。 A、两者都是可遗传的变异 B 、前者是可遗传的变 异,后者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C、两者都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D 、前者是不可遗传的变 异,后者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1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大麦的高秆与小麦的矮秆B、人的身高与体重 C.玉米的黄粒与凹陷 D.甜玉米与非甜玉米 13 、已知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F1 全部是红花豌 豆,让 F1 与隐形亲本测交一代,则测交一代中红花豌 豆和白花豌豆的比例是() A、4:1 B、3:1 C、2:1 D、1:1 14、T 代表() A、胸腺嘧啶 B 、胞嘧啶C、鸟嘌呤 D 、腺嘌呤 15.普通小麦的染色体数目()。 A、24 B、20 C、42 D、46 16、杂种 YyRr 独立遗传,自交后代群体中纯合体的比 例()。 A、1/16 B、1/12 C、1/8 D、1/4 17、下面都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红葡萄与白葡萄 B、黄菊花与白菊花

教学大纲-安徽大学

《大学物理A》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中文名称:大学物理A 课程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s A 课程代码:GG32001、GG32002 学分/学时:8/136 开课学期:第二、三学期 课程类別:公共基础课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后修课程: 开课单位: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1. 课程性质:《大学物理A》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它所涉及的内容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知识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 2. 教学目标:通过《大学物理A》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自然界物质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后继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进一步获取有关知识奠定必要的物理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养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定性分析、估算与定量计算的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获得同步提高与发展,提升其科学技术的整体素养。 3. 本课程知识与能力符合下列毕业要求指标点: 1.能够运用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理解电子信息工程工作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科学原理。 2.能够将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运用到复杂工程问题的适当表述之中。(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物理学与我们周围的世界、物理学研究对象、物理学与哲学、自然科学和 工程技术的关系、物理学的发展、学习物理学方法及对学生要求。 (2)基本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物理学目的、方法、激发学习物理学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物理学的地位和作用及发展。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4学时) §1-1 质点运动的描述 §1-2 圆周运动 §1-3 相对运动 (1)教学重点: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概念和相互关联,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 (2)教学难点:各物理量的微积分运算、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3学时) §2-1 牛顿运动定律 §2-2 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 §2-3 牛顿定律的应用举例 (1)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几种常见力的基本作用规律。 (2)教学难点:用微积分方法求解一维变力作用下简单的质点动力学问题;牛顿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4学时) §3-1 变力的功动能定理 §3-2 保守力与非保守力势能 §3-3 功能原理及机械能守恒定律 (1)教学重点:变力的功,质点的动能定理;保守力,势能,功能原理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功能原理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四章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4学时) §4-1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4-2 动量守恒定律 §4-3 质心质心运动定理 (1)教学重点: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五章角动量守恒与刚体的定轴转动(7学时) §5-1 角动量与角动量守恒定律 §5-2 刚体的定轴转动 §5-3 刚体定轴转动中的功能关系 (1)教学重点:刚体定轴转动定律,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守恒定律;转动惯量的概念;变力矩作用下的定轴转动问题;定轴转动角动量守恒的判别。 (2)教学难点:转动惯量的概念;变力矩作用下的定轴转动问题;定轴转动角动量守恒的判别;刚体的转动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七章狭义相对论力学基础(10学时) §7-2 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7-3 洛仑兹坐标变换和速度变换

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姓名:班级:学号: 摘要:参阅大量文献资料对近年来生物技术在农业、医药业、社会科学等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从改革传统农业结构,解决食品短缺问题的应用、深入基因研究,解决健康长寿问题、运用现代生物技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等内容出发,指明了生物技术现代科学发展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生物技术基因医学健康农业 Abstract: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on recent bio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 medicine and industry, social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From the reform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structure, to solve food shortage problem, in-depth application of genetic research, solve the longevity and health problems, use of modern biological technology, solve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other content, pointed out the biological technology of modern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现代生物技术也可称之为生物工程,是以重组DNA技术和细胞融合技术为基础,利用生物体(或者生物组织、细胞及其组分)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状的新物种或新品系,以及与工程原理相结合进行加工生产,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个综合性技术体系。其内容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现代生物技术的诞生以2O世纪7O年代初DNA重组技术和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迄今已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实践证明现代生物技术对解决人类面临的粮食、健康、环境和能源等重大问题方面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受到了各国政府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与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并列为影响未来国计民生的四大科学技术支柱,是2l世纪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可以预测,生物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将导致生产体系与经济结构的飞跃变化,甚至可能引发一次新的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各方面必将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1 改革传统农业结构,解决食品短缺问题 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中最突出的应用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动、植物体内,对家畜、家禽及农作物进行品种改良,从而获得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达到充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经过长期不断的努力,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农作物的培育和种植,也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新一轮的革命,并将在解决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粮食危机、环境恶化、资源匮乏、效益衰减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1.1 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农作物病虫害是造成农业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利用转基因技术把抗病、抗虫基因导入农作物中,使之可避免或减少病虫害。近年来,抗黄杆菌的水稻、抗除草剂的大豆、抗病毒病的甜椒、抗腐能力强与耐贮性高的番茄等转基因植物开始进入市场,提高了产量,增加了效益;根据人类的需要,还可把特定基因导入植物体,可达到改良农产品品质的目的,如高含量必需氨基酸的马铃薯,高蛋白质含量的大豆等;此外还可利用生物技术破坏水果细胞壁纤维酶,保证猕猴桃、桃、西红柿等水果成熟但不变软而提高水果的保鲜度,便于水果的运输。从1996年到2o02年,转基因农作物在全球的种植面积从170万ha扩大到5810万ha,即增加35倍,显示了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强大的生命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理论课教学大纲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学分: 2.5 理论学时: 36 实验学时: 4 一、《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作为一所以农学(特产)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的本科院校,对工商管理专业开设《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农业企业管理人才,《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管理技巧,学会将管理学的原理贯彻和应用于农业企业管理过程之中,并使之掌握和具备关于农业企业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解决管理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二、《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是掌握农业企业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把握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理论架构,二是将基本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践,运用全面的、发展的和系统的观点以及所学理论,观察分析现实的管理问题,培养学生从现代管理的视角观察、分析和思考农业企业经营中存在问题的思维习惯。 三、课程基本内容 第一章农业企业的类型与经营形式 【教学目的及要求】:理解农业的内涵、基本特征;明确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型;掌握农业企业经营形式、发展趋势;熟悉农业企业的类型。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及主要类型、农业企业的经营形式。 【主要内容】:农业的概念与基本特征;近十年来我国关于农业方面的方针政策;现代农业企业的基本特征与主要类型;农业企业的概念及发展趋势;农业企业的一般职能及特殊职能;农业企业的类型;农业企业的经营形式。 第二章农业企业制度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讲授,使学生理解农业企业制度的重要性;了解企业制度

《农业生物技术》试题_一

《农业生物技术》试题一 班级:_________考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微生物: 2、培养基: 3、菌落: 4、碳源: 5、纯化 二、填空(每小题0.5分,共25分) 1.微生物的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生物简单的分类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69年,塔克首先提出了五界系统,后经我国学者丰富为六界,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般细菌个体的基本形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放线菌菌丝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6.酵母菌的个体类似细菌,大多数为单细胞,一般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些菌体能相互连接并延长成菌丝体,成为____________。 7.微生物的生长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大部分营养。 8.根据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和能源不同,将微生物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4种营养类型。 9.培养基按选用营养物质的来源不同,将培养基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照培养基的形态又可将培养基分别调制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不同形式。 11.食用菌母种的制作过程中纯种的分离常用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12.金针菇是一种____________的食用菌,有性阶段产生 ____________,每个担子产生____________个担孢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种交配型。 13.金针菇消毒的方式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方 法。 三、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1

机械创新设计教学大纲培训课件

《机械创新设计》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193Z703 2.课程体系/类别:专业类/专业实践课 3.课程性质:必修 4.学时/学分:1W/1学分 5.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画法几何、机械原理 6.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二、课程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机械创新设计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机械创新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提高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搭建机电一体化产品模型,探索产品各功能的实现方法,真正做到充分理解,活学活用,举一反三;通过该课程实习,使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做到勤于动手、勤于观察,善于阅读、善于思考,独立钻研、精诚协作。 课程目标及能力要求具体如下: 课程目标1. 通过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系统运动方案的构思,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提高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2.利用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搭建机电一体化产品模型,探索产品各功能的实现方法,真正做到充分理解,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课程目标3. 能够针对自己的创新设计目标,清晰的讲述创新设计思路、依据和设计结果等,较好的完成答辩;同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勤于动手、勤于观察,善于阅读、善于思考,独立钻研、精诚协作。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表所示为《机械创新设计》课程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方面的教学设计。 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

四、课程的考核环节及课程目标达成度自评方式 (一)课程的考核环节 1.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由平时成绩(含设计表现、到课率等)和业务考核成绩(实习报告的完成及质量情况,答辩情况)组成,均按百分制记分,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业务考核成绩占70%。 2.指导教师按照课程设计的评分标准,对指导的学生进行业务考核,并填写、上报成绩单。 3.课程设计按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五个等级评定总成绩。 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也可根据教学安排进行调整,建议值及考核细则如下。 (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包括课程分目标达成度评价和课程总目标达成度评价,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总分 目标相关考核环节目标总评成绩中支撑该课程得分 目标相关考核环节平均总评成绩中支撑该课程课程分目标达成度= 分) (该课程总评成绩总分均值 该课程学生总评成绩平课程总目标达成度100= 课程目标评价内容及符号意义说明如下表,字母A 、B 、C 分别表示学生考勤、课堂表现、业务考核的实际平均得分,其中,C = C 1+C 2;C 1为设计说明书、图纸等资料的分数,C 2为答辩得分。

新农业科技革命与现代生物技术(DOC 15页)

新农业科技革命与现代生物技术 摘要:针对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新农业科技革命即将到来所面临的形势及条件是信息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迅猛发展、生态环境恶化和全球人口爆长,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农业;科技;革命;现代生物技术;进展 一关于新农业科技革命 (一)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 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时代--新经济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其特点是,“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以不断创新为灵魂,以教育为本源”。与此同时,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也将兴起。知识经济和新农业科技革命的到来,对我国是一次发展的机遇,但也是挑战。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农业经济(主要依靠

土地)、工业经济(主要依靠资本)和知识经济(主要依靠知识)三个阶段。我国现在尚未完成工业经济的建设,因此,从现在开始,必须既要继续完成工业经济建设,又要开始知识经济建设,使两者协调发展,以便迎头赶上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准确地把握世界科技新动向 1996年9月,总书记就发出了“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伟大号召,明确指出:“中国的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农业科技必须有一个大发展,必然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革命”。并且提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号召。 199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99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针对当前国际竞争形势的发展又发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 2001年7月1日,总书记的讲话又提出了“三个代表”的指导思想。 这些是党中央对我国各项工作,也为我们农业工作的开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此,研究和掌握21世纪新农业科技革命的发生背

《农业环境学》教学大纲

《农业环境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英文译名: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课内总学时:72 学分:4 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别:专业课 开课对象:07级三年制高职农产品质量检验专业 执笔人:姚会敏编写日期:2008.4 审核人:批准人: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农业环境学是农产品检验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农产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农业环境是农业生产的基地,是食品(农产品)安全的保障。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农业环境中水、大气、土壤、农用化学物质、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对农业的影响及防治方法,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农业环境学的基础理论,工业“三废”和农业生产自身对农业环境和农业生物的危害,以及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基本方法等农业环境保护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使学生对农村环境规划和农业环境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程序有所了解,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1.基本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农业环境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分析和研究农业环境问题的方法。 2.能力目标 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来研究和分析实际的农业环境问题。 3.思想教育目标 (1)具备辨证思维的能力。 (2)具有热爱科学,严谨求学,务实创新的精神。

(3)具有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三)课程的内容和教学要求 1、绪论 教学内容 1.1环境和农业环境的概念 1.2环境问题 1.3全球环境问题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1.4环境科学和农业环境科学 教学要求 1)了解全球环境问题对农业环境的影响。 2)掌握农业环境的基本概念(环境、农业环境、农业环境科学)。 2、生态学基本原理及其在农业环境学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2.1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2.2生态农业 2.3生物多样性保护 教学要求 1)掌握生态学基本知识 2)了解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发展 3、大气污染与农业 教学内容 3.1大气污染概述 3.2大气污染物对植物影响的一般规律 3.3大气硫氧化物对植物的影响与危害 3.4大气氟化物对农业生物的危害及防治 3.5其它大气污染物对植物的危害 3.6大气复合污染物对植物的危害 3.7大气污染危害农业生物的调查鉴定方法 教学要求

2012年种植三年级《农业生物技术》第二次月考试题

2012年种植三年级《农业生物技术》第二次月考试题 姓名_____ 班级______ 分数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2分) 1、同源染色体 2、自交不亲和系 3、植物组织培养 4、微生物农药 二、简答题(4小题,共28分) 1、什么是系统育种?系统育种的程序是什么?(8分) 2、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有哪些?简述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的方法?(10分)

3、试管苗的主要特点有哪些?(5分) 4、简述菌种保藏的内容和依据?(5分) 三综合题(10分) 豌豆的紫花基因(P)对白花基因(p)为显性,紫花×白花的F1全为紫花,F2共有1653株,其中紫花1240株,白花413株,试用图解形式解释这一现象,并说明F2代的基因型? 答题卡 四、选择题(50分,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卡中,否则无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五、判断题(20分,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卡中,否则无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选择题(每个2分,共30分) 1.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 A.核苷酸 B.核小体 C.核糖体 D.脱氧核苷酸 2.某DNA分子中,含胞嘧啶27.1%,则该分子中嘌呤碱占全部碱基的()。 A.54.2% B.45.8% C.27.1% D.50% 3.基因的主要载体是()。 A.线粒体 B.质体 C.核糖体 D.染色体 4.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发生在()。 A.偶线期 B.粗线期 C.双线期 D.终变期 5.玉米的体细胞中含有2n=20条染色体,独立遗传情况下,则其减数分裂能形成()种不同染色体组合的配子。 A.10 B.20 C.8 D.210in 6、独立遗传情况下,基因型为AaBbCc的小麦自交后代中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是()。A.4 B.8 C.9 D.27 7.杂种YyRr独立遗传,其测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的基因型是()。 A. YyRr B. YYrr C. yyRr D. yyrr 8、正交反交的结果不同,杂种及其后代只表现母本性状这种遗传现象称()。 A.母性影响 B.母系遗传 C.胚乳直感 D.伴性遗传 9、“三系”中,甲×乙,杂种后代仍然表现雄性不育,则乙品种为甲品种的()。 A.不育系 B.保持系 C.恢复系 D.杂交种 10、当发芽率下降到()%时,种质资源必须种植一次。 A.10 B.20 C.40 D.50 11、把河北省的冬性小麦引到河南省,表现()。 A.抽穗提前 B.抽穗延迟 C.不能抽穗 D.不受影响 12、选择育种的实质是()。 A.差别选择 B.优中选优 C.连续选优 D.选育自交系 13、关于杂交育种亲本选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双亲应优点多,缺点少 B.亲本之一应对当地气候条件适应 C.亲本的配合力好 D.亲本遗传差异性小 14、液体深层培养苏云金芽孢杆菌制剂时,发酵终点是发酵液中()的菌体产生芽孢。 A.70% B.80% C.90% D.100% 15、(a×b)×(a×c)杂交组合中,A亲本的遗传成分在F1中占的比例为()。 A.1/2 B.1/4 C.1/8 D.1/3

自然科学基础大纲汇总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11ZB003 课程名称:《自然科学基础》 natural science base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授课学时:64 学分: 4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综合基础课。本课程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地学、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加以综合,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应用性和针对性。 课程目标: 知识: 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 ?从现代综合性的视野了解世界的物质性; ?宇宙世界的形成和演化;太阳系结构、起源、特征、演化 ?地球环境及演化、自然地理分异、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物质构造之迷、运动和力、分子运动和热、电磁与光 ?化学反应的实质及类型、无机界与无机化学、有机物与有机化学 ?生命的起源、基本特征与结构生物的进化、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生物工程技术 能力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员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拓宽学生知识面,形成的综合性的知识结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与情感: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获得研究和探究相关学科的乐趣。用科学的方法及科学的态度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先修后续课程:先修中学化学、中学物理、中学生物及中学地理等课程 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自然科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了解自然科学的历史演进。 2.理解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重点与难点】 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主要内容】 1.1 自然科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 1.2 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1.3 自然科学的历史演进 第二章宇宙世界 【目的要求】 1.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及太阳系的组成。 2.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演说。 3.掌握宇宙大爆炸理论及太阳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特征。 【重点与难点】 1.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演说。 2.宇宙大爆炸理论及太阳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特征。 【主要内容】 2.1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大爆炸宇宙论、天体系统及其演化、银河系。 2.2太阳和太阳系:太阳系的结构与起源、太阳的特征与演化、太阳系的行星和卫星。 第三章地球环境系统 【目的要求】 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环境科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生态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 2.理解地球各圈层的成分和特点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地球系统及其演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3. 掌握大地构造理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重点与难点】 1.地球各圈层的成分和特点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地球系统及其演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2.大地构造理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主要内容】 3.1 地球环境:地球的圈层构造、大地构造理论、地表形态及其演化、地球大气、地球上的

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

浅谈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摘要:生物技术的投入,使得现代农业生产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增加了作物和家畜的产量和质量。本文主要介绍了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通过对于现状研究,预示了生物技术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必将会得到更加深入应用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物技术;农业;生产;应用 随着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不断应用与革新,其已经成为21世纪具有潜力的产业之一。其发展之迅速,趋势之良好,并且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传统农业技术,使得现代农业技术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现代农业中,优质、高产、绿色环保是其发展的重要课题。目前,世界各国已经开始将生物技术视为高新技术,这是由于其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食品短缺、环境污染和经济建设等问题,有助于国家提升自身的综合国力,增强经济实力。 然而,由于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为了发展而进行的过度环境开发利用等行为,其给生存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污染和破坏。众所周知,地球每小时都可能有一个物种灭绝,并且我们的地球已经面临着生态失衡、资源枯竭等严重现象。这些现象给我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但生物技术的出现却给人类的未来送来了一丝曙光。 一、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亦可称“生物工程”或“生物工程技术”,其是指利用现代生命科学作为基础,结合其它学科的科学原理,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并按照预先的设计,达到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的目的,从而生产出所需的特定生物产品或达到某些预定的目的。生物技术主要包括传统生物技术、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其中,现代生物技术则又是在传统生物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但其又和传统生物技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所以,生物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具有综合性的学科。 二、农业生产中的现代生物技术应用

《生物实用技术》教学大纲

《生物实用技术》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生物实用技术》的课程性质: 生物学实用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性、实用性和应用性都较强的实践课程。侧重生物学的基础学科技术及其在教学、科研及实践中应用。在本课程中,重点介绍生物基础学科技术,如生物学上常用仪器的使用、标本制作、组织培养技术、食用菌技术等,也介绍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在这门实践课程中,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二)教材及授课对象: 教材: 高贵珍等著. 生物实用技术.内蒙古出版社. 授课对象:生物技术、生物科学 (三)《生物实用技术》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各种生物基本技术操作及技能,重视理论联系实践;生物学实用技术综合性较强,涉及面广、实践性强,除生物学知识外,还涉及化学、物理等多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需要采取科学正确的方法才能学好。要敢于创新,不断进步。 (四)《生物实用技术》课程授课计划(包括学时分配):

(五)教学建议: 由于这门课程实践操作性强,建议教学紧紧结合实际实验和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并到实践中观察和动手体验。 (六)考核要求: 采用期末考核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期未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 二、正文 第一章生物学常用仪器及使用 主要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常用生物学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对于生物学上常用的仪器及方法要熟悉,如:一些重要显微镜技术、电泳技术、离心技术等。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采取多媒体课件图片和到实验室参观一些主要仪器,加强实际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些生物学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一节生物显微镜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 二、相差显微镜 三、暗视野显微镜 四、荧光显微镜 五、电子显微镜 第二节其他常用仪器的使用与保养

农业生态系统期末重点复习题

海克尔与生态学: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初次把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动物与有机无及机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从此,揭开了生态学发展的序幕。这就标志着生态学的产生。坦斯列与生态系统:1935年,植物生态学的英国学派坦斯列第一次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 奥德姆与生态学基础: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遗弃农田的次生演替及生态系统的能流与物流。1952年,他出版了《生态学基础》一书,确立了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地位。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1)生物生存环境(2)生态因子(3)种群(4)群落(5)生态系统(6)生态平衡阈值(1)生物生存环境①物理环境:包括生物的物质环境即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及土壤组成,有两个特征:空间性、营养性;其次包括生物的能量环境,能量来自太阳,具有惟一性、区间性的特征。 ②生物环境:则是生物圈的集中反映。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这几个圈层的交接界面所组成,这几个圈层交接的界面里有生命在其中积极活动,称之为生物圈,为生物生长、繁殖提供必要的物质和所需的能量。 (2)生态因子

生境: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对生命有机体生活、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对有机体存活数量有影响的空间条件的总和。组成生境的因素称生态因子。生态因子包括:非生物因素即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 (3)种群: 指一定时空中同种个体的总和。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种群特征反映了种群作为一个物种所具有的特征和其具有 的统一意义的“形象”。种群是物种、生物群落存在的基本单位。 (4)群落 指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空问范围内的生物种群的集合。可简单地分成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三大类,也分为陆生生物、水域生物群落二种。 (5)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一词最初由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于1935年提出。 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的 循环,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交换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6)生态平衡阈值

《农业生物技术》试题四

《农业生物技术》试题四 班级:姓名: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农业生物技术: 2、品种的混杂: 3、母系遗传: 4、杂种优势: 5、品种: 二、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摩尔根发现的和孟德尔的、共称为遗 传学的三大经典定律。 2、黄果番茄与红果番茄杂交,F1表现为红果,则红果的性状称为,黄果的性状称为。 3、系统育种的程序有、、、 、。 4、杂交种子生产中的隔离方法有、、和、。 5、选择的基本方法有和两种。 6、杂交的方式一般有、和。 7、良种繁育的三级程序是、、。 8、引种的原则是、、。 三、选择(每个2分,共20分) 1、减数分裂中实现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时期是() A、前期Ⅰ B、中期Ⅰ C、后期Ⅰ D、末期Ⅰ 2、独立遗传情况下,AaBb自交后代中,AaBB 占群体的() A、、1∕16 B、2∕16 C、4∕16 D、9∕16 3、引种时首要和先决的条件是() A、气候因素 B、土壤因素 C、生物因素 D、都不是 4、基因型为AaBBCc的生物体,在独立遗传条件下,它将产生的配子类型种类 有() A、2种 B、4种 C、8种 D、16种 5、下列杂交组合中,杂种优势最强的是() A、B×C B、(A×B)×C C、{(A×B)×C} D、(A×B)×(C×D) 6、玉米南种北引,表现() A、生育期延长,应引早熟种 B、生育期缩短,应引晚熟种 C、生育期延长,应引晚熟种 D、生育期缩短,应引早熟种 7、下列作物利用自交不亲和性配制杂交种的是() A、玉米 B、水稻 C、棉花 D、油菜 8、独立遗传情况下,基因型为AaBbCc的小麦自交后代中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 类是() A、4 B、8 C、9 D、27 9、“三系”中甲×乙,杂种后代仍然表现雄性不育,则乙品种为甲品种的() A、不育系 B、保持系 C、恢复系 D、杂交种 10、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且增产效果显著的杂交类型是() A、品种间杂交种 B、自交系间杂交种 C、自交不亲和系杂交种 D、种间杂交种 四、判断(每题1分,共10分) 1、品种是植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2、数量性状遗传对环境条件的影响表现敏感而质量性状不受环境条件 的影响() 3、遗传力数值越大,表明这一性状变异受环境的影响越小,遗传的能力越强 () 4、染色体在细胞中总是成双出现的。() 5、我国目前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大部分是系统育种育成的。() 6、纬度和海拔大致相近的地区东西引种容易成功。() 7、选配亲本是杂交育种成败的关键。() 8、利用雄性不育性制种,是克服人工去雄困难最有效的途径。() 9、在规定父、母本行比时,应多种母本,少种父本,以获得更多的杂 交种子。() 10、同源染色体是指来源相同的染色体。()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