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杜仲栽培技术与前景
2024年杜仲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杜仲市场分析现状引言本文对杜仲市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杜仲是一种具有潜力的中草药,其在天然健康产品市场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通过了解杜仲市场的现状,可以帮助企业制定适合的营销策略,从而占据优势地位。
杜仲市场概述杜仲,又名“杜仲木”,是一种生长在亚洲地区的常绿乔木。
它的根、树皮和叶子都具有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中药和天然健康产品中。
近年来,杜仲市场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关注。
杜仲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杜仲市场的规模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归因于人们对天然健康产品需求的增加以及对杜仲作为一种潜在的草药的认可度提高。
预计在未来几年中,杜仲市场的规模还将继续扩大。
杜仲市场竞争格局目前,杜仲市场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格局。
许多公司都纷纷投入了研发、生产和营销方面的资源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其中,一些大型药企和天然健康产品公司在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此外,还有一些中小型企业通过创新和差异化定位来争夺市场份额。
杜仲市场消费者需求杜仲市场的消费者需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保健需求和美容需求。
杜仲作为一种中草药,被广泛认为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力和促进血液循环等保健功效。
此外,杜仲还被用于一些化妆品中,据称具有抗衰老和美白的效果。
这些需求推动了杜仲市场的快速发展。
杜仲市场发展前景杜仲市场在未来几年中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天然健康产品的需求将继续增加。
杜仲作为一种草药,被认为具有多种保健功效,有望受益于此。
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杜仲的药理学研究将进一步深入,有望推动杜仲市场的发展。
最后,在营销策略上,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拓展渠道和加强品牌建设来提升竞争力。
结论通过对杜仲市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发展潜力巨大,并且有望成为未来天然健康产品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在进入该市场时应充分了解市场现状,并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以获得竞争优势。
我国杜仲工程技术研究与产业发展的思考

我国杜仲工程技术研究与产业发展的思考杜仲是我国著名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药效和价值,在中药材市场上备受青睐。
然而,杜仲的生长和采收并不容易,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和产业发展,才能让其发挥最大的价值。
本文从杜仲工程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两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杜仲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杜仲工程技术研究1、生长环境的研究杜仲是一种南北分布广泛的植物,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生长和药用价值,需要对其生长环境进行科学研究。
目前,我国的杜仲生长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但是,不同地区天气、气候、土壤等因素会对杜仲的生长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不同地区的杜仲生长环境进行详细研究,为其种植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种质资源的研究杜仲是我国的重要中药材,具有多种药效和价值。
然而,不同品种的杜仲在药效和品质方面也有所不同。
因此,需要对不同品种的杜仲进行研究和评价,为选择最适合的种植品种提供依据。
同时,还需要对杜仲的遗传、生理、生态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其生产效益和药用价值。
3、育种技术的研究育种技术是提高杜仲产量和药用品质的关键技术之一。
需要对杜仲的花粉、花器、花粉管生长、受精、胚胎发育、种子发芽等过程进行研究,提高其育种效率和品质。
同时,还需要探索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育种技术和方法。
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杜仲的产量和质量,促进杜仲产业的发展。
二、杜仲产业的发展1、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是提高杜仲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现在,杜仲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无序生产和销售现象频繁发生。
因此,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打造知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的认可度。
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的认知度和购买意愿。
2、产业协作产业协作是推动杜仲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需要建立杜仲产业协作组织,加强杜仲产业链中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和协作。
例如,生产企业和销售商之间的紧密合作,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供应;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提高杜仲产品研发和品质。
杜仲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

杜仲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杜仲是一种优质的药用植物,对人体有很多益处,并且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
为了实现杜仲的高效栽培和最大化产量,需要合理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杜仲栽培的相关技术和管理措施,包括选择优良品种、合理的土壤环境、科学的施肥和灌溉、病虫害防治措施以及适时的采收和加工等。
一、选择优良品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杜仲品种是杜仲栽培的关键。
从可行的品种中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生长快、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品种,能够提高整体的产量和质量。
二、合理的土壤环境杜仲对土壤的要求相对较低,但仍需注意土壤的酸碱度和通透性。
适宜的土壤pH值应在6.0-7.5之间,土壤松软疏松,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和氧气的供应。
根据土壤的特点,可以进行合理的施肥和改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三、科学的施肥和灌溉杜仲在生长期需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来支持其生长和发育。
定期进行基础施肥,并根据生长阶段进行追肥,合理利用有机肥和无机肥料的配比,为杜仲提供足够的氮、磷、钾等养分,促进植株的健壮生长。
对于灌溉,要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条件进行合理的控制,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对植株的不良影响。
四、病虫害防治措施病虫害是杜仲生产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为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首先,要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次,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综合防控,严格按照防治期间对杜仲喷洒药剂的安全间隔期进行操作,确保药剂的安全使用。
此外,加强田间管理,做好杂草清除和病虫害部位的清理,避免病虫害的滋生和蔓延。
五、适时的采收和加工杜仲的采收时间对于杜仲的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杜仲的根皮需在春季和秋季进行采收,采收时要摘除老根和枯叶。
采收后要及时进行加工处理,如清洗、晾干等,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存储期。
结语杜仲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的实施对于杜仲的高效生产和质量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杜仲前景如何

杜仲前景如何杜仲,又名蚕桑,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是一种优质的营养保健品。
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并受到了消费者的高度关注。
那么,杜仲的前景如何呢?首先,杜仲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杜仲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钙、铁、锌等微量元素。
它具有滋补肝肾、强健筋骨、延缓衰老的作用。
在中医药领域,杜仲常用于治疗肝肾亏损、血液循环不畅、骨质疏松等疾病。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保健品的需求持续增加,杜仲的市场需求也将日益扩大。
其次,杜仲的种植技术逐渐成熟。
杜仲原产于我国南方地区,以贵州、湖南等地种植较多。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杜仲种植技术的不断研究,相关种植技术已经逐渐成熟,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品质也得到了保证。
农民在种植杜仲时能够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也为杜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杜仲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大的潜力。
目前,杜仲的国际市场份额相对较小,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中医药在国际市场的需求逐渐增加。
杜仲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通过开拓国际市场,将杜仲推广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可为中国中药材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最后,杜仲在科学研究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
随着人们对中药材的科学研究的加深,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杜仲的药用功效。
但是,对于杜仲的药理作用和有效成分等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薄弱,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在科技支撑下,通过深入研究杜仲的药理作用、提取有效成分等,可以为杜仲的开发利用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杜仲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种植技术成熟,国际市场潜力巨大,并且还存在科学研究的广阔前景。
因此,杜仲的前景是非常乐观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市场推动下,杜仲产业将会蓬勃发展,为我国的中药材产业作出积极贡献。
杜仲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杜仲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杜仲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中药,其栽培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
杜仲的栽培管理技术是影响其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此我将深入探讨杜仲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一、地块选择和土壤准备杜仲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山区,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适宜杜仲生长的地带。
在选定地块后,需要进行土壤准备,杜仲生长喜欢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
为此,应在栽培前进行土壤改良和施肥,以便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土壤湿度。
一般在每公顷施入熟化有机肥5-10吨,配合适量复合肥或过磷酸钙等肥料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二、杜仲的种植技术1.选种:选择种子时要选择成熟、饱满、健康、无病虫害的种子,保证种子质量和生长的健康。
2.育苗:种子的发芽温度为18-20°C,所以种子发芽前需要保持潮湿和温暖的温度,可以在透气性好的土壤中种植。
3.移栽:杜仲的移栽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进行,将成苗的实生苗移栽到肥沃、排水良好的田地中。
移栽时,要注意将根系埋入土壤中,保持土壤湿润,避免根系损伤。
4.间距:杜仲的间距因地而异,一般株距为1.5米,行距为3米。
5.种植方式:杜仲可以种植带梁式和山地式两种方式。
带梁式种植为在平地上沿一定的间距搭建一定高度的梁架,用以行杜仲的支撑。
山地式种植方式为将杜仲栽植在山地中,利用山地的自然营养和湿度。
三、杜仲的生长环境管理1.灌溉:杜仲生长需要水分,中间要做好保水工作,在大量的晴天,昼夜气温差异较大的情况下,要加强浇水以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开裂。
2.施肥:杜仲对土壤的肥分需求量较大,花开前施一次腐熟的有机肥,开花后再施一次复合肥或过磷酸钙等深松施肥。
3.保护:杜仲的生长在生长期间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针孔蜂、蚜虫、蛴螬等,要进行灭虫、灭菌等防疫措施。
四、杜仲的采收和加工杜仲的采收一般在六月中旬至七月初进行,采摘板根以及早开花手反,晚开花用铁锹挖土。
采摘后,杜仲需要进行加工。
杜仲的栽培种植技术

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植株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 防治病虫害,减轻损失。
修剪整形
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当进行修剪整 形,提高通风透光性,促进产量和品 质提升。
04
杜仲的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根腐病
由真菌引起,导致根部腐烂。防治方法:选择排水良好的 土壤,避免过度浇水,发病初期可用多菌灵灌根。
叶斑病
增加农民收入
02
杜仲的栽培种植技术相对简单,农民可通过种植杜仲增加收入
,提高生活水平。
传承文化
03
杜仲作为传统中药材和优质硬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发展杜仲产业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发展前景展望
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对杜仲等中药材和优质硬木 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市场前景广阔。
移栽方法
将幼苗带土移栽,避免损伤根系, 栽后及时浇水定根。
03
02
土地准备
深耕细作,施足基肥,提高土壤肥 力。
密度控制
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合理控 制移栽密度,确保植株生长空间。
04
田间管理技术
浇水施肥
根据生长阶段和土壤墒情,合理浇水 施肥,满足植株营养需求。
中耕除草
定期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透 气,减少杂草对植株的竞争。
杜仲的栽培意义
经济价值
01
杜仲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栽培杜仲可获得较高的
经济效益。
生态价值
02 杜仲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能在恶劣环境下生
长,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观赏价值
03
杜仲树形优美,叶色翠绿,秋季叶片变黄,具有较好
的观赏价值,可用于城市绿化和园林造景。
我国杜仲工程技术研究与产业发展的思考

我国杜仲工程技术研究与产业发展的思考中国是杜仲资源丰富的国家,杜仲被誉为“中药女王”,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如调节血压、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等。
目前我国的杜仲工程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杜仲工程技术研究与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现状分析1. 技术研究滞后我国在杜仲工程技术研究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尤其是在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种苗繁植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杜仲的病虫害防治、生长环境调控等方面的研究也亟待加强。
2. 产业链不完善目前我国的杜仲产业链还比较薄弱,主要集中在原料采集、初加工和销售环节,价值链上下游环节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深加工、新产品开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 资源浪费严重由于野生杜仲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我国的野生杜仲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枯竭和退化。
而且目前对于杜仲的种植管理和利用还存在一些浪费和低效现象,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改善。
二、发展思路1. 加强科技研究作为传统中药材,杜仲的科技研究应该与时俱进,加大对新品种选育、优质种质资源挖掘、高效种植技术研究等方面的投入,提高杜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还应加强对于杜仲的功能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为杜仲的深加工和新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2. 完善产业链条我国杜仲产业链在上游环节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可以通过加强杜仲种植、收购、初加工等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和技术提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环境成本。
在中游和下游环节,可以通过技术改造和市场拓展,开发杜仲的深加工产品和衍生品,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 加强资源保护针对野生杜仲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问题,应该加强对野生杜仲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建立健全的野生资源保护制度,加大对违法野生资源开发者的查处力度,引导人们开发栽培杜仲资源,并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和技术培训。
应加强扶持引导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民参与种植,推动杜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杜仲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

杜仲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杜仲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其树皮、树叶和果实都可入药,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等。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对中药材需求的增加,杜仲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为了获得优质高产的杜仲,掌握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至关重要。
一、杜仲的生长习性杜仲喜欢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耐旱、耐贫瘠,适应性较强。
但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中生长良好。
杜仲生长速度较慢,一般需要 8 10 年才能开始剥皮入药。
二、杜仲的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向阳坡地或平地为宜。
在种植前,要对土地进行深耕,深度在 30 厘米以上,并施入足量的基肥,如腐熟的农家肥、复合肥等。
然后耙平耙细,做成宽 1 12 米的畦。
2、繁殖方法(1)种子繁殖在秋季选择成熟饱满的种子,用温水浸泡 2 3 天,每天换水一次。
然后将种子与湿沙按 1:3 的比例混合,在背风向阳处挖坑埋藏,第二年春季取出播种。
播种时,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 25 30 厘米开沟,沟深 3 5 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 2 3 厘米,轻轻压实,浇水保湿。
一般每亩播种量为 5 8 千克。
(2)扦插繁殖在春季或秋季,选择一年生健壮的枝条,剪成 15 20 厘米长的插穗,每段插穗要有 2 3 个芽。
将插穗下端剪成斜面,在生根粉溶液中浸泡 1 2 小时,然后插入苗床。
苗床要提前做好,土壤要疏松肥沃、排水良好。
插穗插入深度为插穗长度的 2/3,株行距为 10 15 厘米。
插后要及时浇水,保持苗床湿润,并搭棚遮荫。
3、移栽定植当幼苗长到 10 15 厘米高时,即可进行移栽定植。
移栽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选择阴雨天气进行。
在定植前,要在整好的土地上按株行距 2 3 米挖好定植穴,穴的大小以能容纳幼苗根系为宜。
将幼苗放入穴中,扶正填土,踏实浇水。
三、杜仲的管理措施1、中耕除草杜仲定植后,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
杜仲栽培技术

杜仲栽培技术杜仲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营养价值的药用植物,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
为了充分发挥杜仲的疗效,需要了解杜仲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介绍杜仲的栽培要点,包括土壤选择、种子处理、育苗管理、移栽和生长后期的养护等方面。
一、土壤选择杜仲适合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长,pH值在6.0至7.0之间。
土壤应具备良好的排水性,以避免水分滞留。
选择肥沃的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适量的养分。
二、种子处理杜仲种子的处理是确保良好生长的重要步骤。
首先,收集成熟的种子,清洗干净并晾干。
然后,进行催芽处理。
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12小时,然后将其取出,晾干备用。
催芽处理可以促进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速度。
三、育苗管理1. 容器选择:选择合适的育苗容器,建议使用深度为15-20厘米的育苗盘或育苗袋。
2. 基质准备:混合适量的腐叶土和沙子,制成育苗基质。
基质应保持湿润但不过湿,以利于种子的萌发生长。
3. 播种和覆土: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地撒在基质表面,然后轻轻覆土约0.5厘米厚。
4. 环境控制:育苗期间,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至关重要的。
温度控制在20-25摄氏度,湿度保持在70-80%左右。
避免直接阳光照射,可增加遮光网或使用遮阳网。
四、移栽当幼苗生长到4-6片真叶时,即可进行移栽。
以下是移栽的步骤:1. 土壤准备:在移栽的地块上进行松土,并加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
确保土壤松软和富饶。
2. 移栽距离:移栽时保持行距为1.5-2米,株距为1-1.5米,以便于充分的生长和通风。
3. 移植方法:在每个移植的孔中倒入适量的水,并把育苗容器整体倒扣,将幼苗小心地取出,确保根系完整。
然后将幼苗放入孔中,轻轻捂土,压实根部周围土壤。
五、生长后期的养护1. 灌溉:杜仲对水分需求较高,特别是在干旱季节。
确保适量的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2. 施肥:在生长期间,适量施入有机肥和矿质肥料。
施肥可以促进杜仲的生长和发育。
3.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杜仲的叶片和茎干,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杜仲栽培和发展前景浅析

杜仲栽培和发展前景浅析王安群(山西省闻喜县林业局山西闻喜043800)摘要:中国是杜仲原产地,在长江、黄河流域均有种植,贵州、陕西、湖南等地种植较广泛。
杜仲属落叶乔木,是较好的行道树和庭荫树,另外,杜仲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其整树均可入药,为重要的药材植物。
另外杜仲还是观赏树种,在城市绿化方面作用较大。
要在北方大力发展杜仲产业,相关人员需整理出一套科学的杜仲栽培技术。
本文重点介绍了杜仲的栽培技术,另外简要阐述了杜仲栽培在北方的前景。
关键词:杜仲;栽培;发展前景中图分类号:S567.1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9)18-0205-021种苗培育种苗培育包括种子育苗、扦插育苗、卧育繁殖、刨土拥根繁殖、根须切节繁殖等。
1.1选用优良品种杜仲树皮大致分为深纵裂型、龟裂型、浅纵型和光皮型,光皮型的杜仲经济价值最高。
我国杜仲栽培的品种大都是来源于河南省洛阳市林科所,该所培育出的品种一般生长速度较快,产量也很高。
1.2圃地准备选择条件较好的圃地可促进杜仲的健康成长,地势高、土壤肥、灌溉条件好并且最好是之前从未育苗过的土地,对土壤的pH值也有要求,一般控制在6.0~7.5之间最为合适。
1.3种子贮藏种子储藏分为干储藏法及湿储藏法,干储藏法是在种子阴干之后将其密封干藏,将种子放入缸或塑料桶,用沙布将生石灰、木炭、氯化钠等吸水剂包好,再用塑料制品做密封处理。
通过干藏法后种子的发芽率一般在30%左右,湿藏法指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进行深挖,交错进行种子与粗纱的铺设,种子厚度要保持在1cm,沙子的厚度保持在3cm,底层用粗纱加上稻草。
通过湿藏法的种子可以保证种子的含水量,让种子处于通气的环境下,发芽率在45%左右。
2造林技术2.1林地选择进行杜仲造林时,要选择避风且向阳的区域,对土壤要求较高,须是较肥沃、土层相对湿润、具有较强排水性的微酸性的土壤。
另外屋后如阳光充足,土壤和水的条件适宜也可种植。
杜仲种植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杜仲种植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杜仲种植的可行性分析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市场需求、种植技术、生态环境等。
下面是一个关于杜仲种植可行性分析的报告。
一、市场需求分析杜仲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市场需求。
杜仲含有丰富的植物内酯类物质,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增强免疫力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杜仲的市场需求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二、种植技术分析1. 土壤要求:杜仲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对土壤pH值适应性较强,适合在土壤pH值为5.5-8.0之间的土地上种植。
2. 气候要求:杜仲适应力强,适合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年平均温度在10-23摄氏度之间的地区均可种植。
3. 繁育技术:杜仲采用育苗盘播种、定植和移栽的方式进行繁育。
在育苗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促进幼苗的生长。
三、经济可行性分析1. 成本分析:杜仲种植的主要成本包括土地租赁、种苗采购、肥料和农药投入、劳动力和管理等方面的支出。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可以进行详细的成本核算,制定合理的种植管理计划,以控制成本。
2. 收益分析:杜仲的市场价格相对较高,根据市场供需状况和种植技术的掌握情况,预计每亩杜仲的产量可达到50-100公斤。
以每公斤市场价100-200元计算,预计每亩杜仲的收益可达到5000-20000元。
3. 投资回收期分析:根据成本和收益估算,可以计算出杜仲种植的投资回收期。
根据我国的经验,投资回收期一般在3-5年左右。
四、生态环境分析杜仲树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生长期间对土壤要求较高,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持水土资源的平衡。
杜仲生长期较长,在生态环境方面具有一定的修复和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从市场需求、种植技术、经济可行性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分析,杜仲种植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现代杜仲产业发展和资源培育情况的调研报告

现代杜仲产业发展和资源培育情况的调研报告现代杜仲产业发展和资源培育情况的调研报告一、杜仲产业概述杜仲是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落叶乔木,也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
杜仲分布于我国主要山区,如川陕甘、华南、西南、华北及东北等地。
其中四川、南京、江西等地为主要产区,以四川一带的杜仲最为知名。
杜仲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它具有很强的助阳作用,对男性尤其是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杜仲对于女性的健康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能够缓解更年期症状和调节内分泌。
此外,杜仲含有很高的营养成分,常被视为“森林人参”而被广大消费者所青睐。
二、现代杜仲产业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杜仲的药用价值及其市场需求逐渐增加,杜仲产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 现代杜仲种植技术进步现代杜仲产业在种植技术上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能够更好地实现杜仲的种植及养护。
目前,杜仲产业采用了人工培育和机械化收割的先进技术,使得杜仲的产量大幅度提高,且质量得到了保障。
同时,采用无公害、有机肥种植杜仲,保护生态环境,确保生产的健康性、天然性和绿色性。
2. 杜仲深加工技术提高现代杜仲产业深加工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杜仲的开发及应用越来越广泛。
杜仲的提取、精制和制成各种剂型的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杜仲提取物可以制成口服液、胶囊等多种剂型,同时也可以加工成杜仲茶等方便消费者食用的产品。
其中,杜仲茶因为口感好,易于存储等因素成为了大众消费者的健康饮料。
3. 品牌营销策略多样随着杜仲行业的发展,品牌营销策略也日趋多样化。
目前,杜仲类产品的宣传媒介和方式都越来越丰富,包括:电视广告、户外大型宣传牌、微信公众号、电商等。
同时,消费者对于(天然、绿色、健康)等新生事物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因此相关品牌、广告文化都更加注重对绿色健康生活的呈现。
品牌营销方面不断扩展,也为杜仲产业开拓市场提供了保障。
三、杜仲资源培育情况调查尽管目前现代杜仲产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们发现杜仲资源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杜仲产业进一步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杜仲栽培技术

治,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05
杜仲采收与加工
杜仲采收时间与方法
采收时间
杜仲的采收时间通常在春季或秋季,此时植物处于生长旺盛期,同时也是杜仲药 用成分含量较高的时期。
采收方法
采收时,应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植株,将树皮、树枝、树叶和树芽等部分 采摘下来,运回进行处理。
杜仲加工方法与技术
干燥技术
将采收的杜仲进行清洗、切碎,然后采用晾干、晒干或烘干等方法进行干燥处理,以便进 一步加工。
炮制技术
杜仲的炮制方法包括炒制、蒸制和煮制等。其中,炒制是将干燥的杜仲放入锅中进行高温 炒制;蒸制是将杜仲放入蒸箱中进行高温蒸制;煮制是将杜仲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取出 晾干。
贮藏技术
加工好的杜仲应贮藏在干燥、通风、阴凉处,避免受潮、发霉和虫蛀等影响品质。同时, 应注意定期检查贮藏情况,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10℃)和高温(>35℃)。
雨量适中
02
生长季内月平均降雨量在100mm-200mm之间,且分布均匀
,避免干旱或洪涝。
无霜期长
03
无霜期要求在180天以上,避免低温冻害影响杜仲生长。
良好的土壤条件
土壤类型
杜仲适应性强,可在各种类型土壤中生长,但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 壤土或砂壤土为佳。
杜仲栽培的历史
传统栽培技术
杜仲栽培历史悠久,传统栽培技术包括采种、选地、整地、播种、育苗和移 栽等环节。
现代栽培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杜仲栽培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如采用组织培养技 术、基因工程等手段进行繁殖和改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02
杜仲栽培的基本条件
适宜的气候条件
气候温和
01
我国现代杜仲产业发展和资源培育情况的调研报告

我国现代杜仲产业发展和资源培育情况的调研报告
综述
杜仲(又称楮木)产业是我国传统医药产业和中草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传统医药、中药和其他产业得以发展起来。
随着医药产业的不断进步,中国杜仲产业近年迅速发展。
2024-2024年,有关杜仲产业发展和资源培育情况的调研报告指出,我国杜仲产业目前发展良好,资源培育工作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但仍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一、杜仲产业发展状况
2024-2024年,我国杜仲产业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并且发展势头很猛烈,行业从业人员和投入也有所增加,即便杜仲品质也有所改善。
1、产出增加
2024-2024年,我国杜仲产业产出增长显著,按现行标准计算,产出较2024年增长8%,规模以上主要产品产出更是增长11%。
这暗示着杜仲产业发展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并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2、产品质量
2024-2024年,我国杜仲产品的质量也有所改善。
据不完全统计,质量合格率较2024年增涨了11%,平均成色约为98.7%。
这主要得益于政府强化了行业标准的执行惩戒力度,对于质量不合格产品给予了严厉处罚,使产品的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3、从业人数
2024-2024年,杜仲产业的从业人数得到稳步增加,从业人数较2024年增加13.3%,从业人数增加最多的是从业职位。
杜仲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

杜仲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杜仲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和保健品行业。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杜仲,正确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杜仲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以帮助种植者养护良好的杜仲植株。
一、地块选择选择适宜的地块是杜仲栽培的第一步。
杜仲偏爱湿润和排水良好的土壤,所以选择地势较高且排水良好的土地进行种植。
土壤应富含有机质,PH值在6.5至7.5之间。
同时,还应考虑阳光照射、风向等条件,以优化杜仲的生长环境。
二、繁殖方式杜仲可通过播种或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
播种适用于大规模种植,但对于保证优质苗木的质量相对较难。
相比之下,扦插能够保证良好品质的苗木,并且减少生长阶段的耗时。
种植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繁殖方式。
三、栽培管理1. 土壤准备在种植前,应进行土壤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除草,确保土壤表面的杂草被清除。
接下来,松土和整地,以促进水分渗透和根系生长。
如果土壤质地偏硬,可以添加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料和沙子,以改善土壤结构。
2. 种植与定植在合适的季节,选择健康的杜仲苗木进行种植与定植。
定植时,要保持苗木的根系完整,并控制好植株之间的间距,以便于养护和管理。
3. 浇水与施肥杜仲喜欢湿润的生长环境,所以要保证适度的浇水。
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确保土壤保持湿润。
另外,在生长季节,适量施肥也是保证杜仲生长和产量的关键。
可以使用有机肥或者控释肥等进行施肥,但要注意避免过量施肥,以免对植株造成负面影响。
4. 病虫害防治杜仲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例如杜仲斑潜蝇、蚜虫等。
在防治时,应选择非农药方式,如合理的病害轮作和生物防治等。
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病虫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保持杜仲的健康生长。
5. 采收与储存杜仲的采收时间通常在干燥季节的早晨或傍晚进行,当植株完全成熟时。
采摘时,应使用干净的工具剪下枝条,注意避免对植株造成损伤。
采摘下来的杜仲应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晒,直至植株完全干燥。
然后,将其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以免受潮和虫害。
(整理)浅谈杜仲栽培技术与前景

浅谈杜仲栽培技术与前景杜仲是我国名贵特产,是幸存的古老树种之一。
杜仲皮入药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等功效,是一种天然的抗衰老药物。
生长习性杜仲喜温暖湿润气候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能耐严寒,成株在-30℃的条件下可正常生存,我国大部地区均可栽培,适应性很强,对土壤没有严格选择,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最宜。
杜仲树的生长速度在幼年期较缓慢,速生期出现在7~20年,20年后生长速度又逐年降低,50年后,树高生长基本停止,植株自然枯萎。
栽培技术栽培季节长江以南地区以冬栽较好,黄淮和华北地区秋、春两季均可,利用树苗的休眠期进行移栽定植。
3~5cm以上的大规格树苗也可冬栽,成活率可达95%。
树苗选择应选茎高50cm以上、苗径粗壮、根系发达、侧根和须根较多、无徒长枝、无病虫感染、无机械损伤的2~3年实生苗。
栽培方法为了充分利用土地,提高生长前期效益,可采取合理的套种模式。
按行、株距3m×2m挖穴,穴径和穴深以根系舒展开为准,每穴施入土杂肥或厩肥25公斤,与土拌匀,上盖细土10cm厚,每穴栽苗一棵,填土压实,浇透定根水,上面盖细土略高于地面,以防积水。
田间管理栽后截顶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杜仲栽培方法的研究实践,采取“全截更新速生法”来管理比以往传统的实生苗方法生长速度要快一倍以上,而且株型端直粗壮。
具体方法是在定植栽培后第二年芽萌动前的早春,于主干离地面5cm处截掉,以刺激下部潜伏芽抽发春梢。
全截更新的当年植株生长高度可达1m以上,而且端直粗壮。
追肥每年4月为杜仲树生长高峰期,在植株旁开沟施入粪肥,施后盖土,6~7月为增粗速生期,穴追磷、钾肥少许,结合根外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混合液。
修剪每年冬季剪除部分侧枝及根部萌芽,也可在株高4~5m时截顶,并剪去下垂枝、弱枝及过密枝,控制高度,增强树干粗壮。
间作套种杜仲树林生长前3年,利用其行距空间,合理套种一些茎杆底矮、生长期短、株形瘦小的中药材品种和各类植物,可有效防止杂草生长,保持水肥不流失,增加经济效益。
杜仲产业的发展与前景展望

杜仲产业的发展与前景展望杜仲,又称“中国茎”,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其主要特点是具有天然的激素作用,对人体激素分泌具有调节作用,被誉为“天然荷尔蒙”。
近年来,杜仲产业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为杜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本文将探讨杜仲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前景进行展望。
首先,杜仲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根据中医理论,杜仲具有温肾助阳、活血祛风、强筋骨等功效。
研究表明,杜仲中所含有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苷类、酚类、萜类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压、降血脂等多种保健作用。
杜仲能够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对于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男性阳痿等问题具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杜仲作为一种天然健康食材和药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其次,杜仲产业在中国得到了积极的支持和推动。
中国政府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并将其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支持对象。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进中草药材产业的发展,杜仲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相应的扶持。
例如,政府对于中草药材的种植技术研究、加工技术改造、市场开拓等方面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
加之杜仲产业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如四川、云南、陕西等地的杜仲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前列,政府还对这些重点产区进行了重点支持和培育。
第三,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杜仲产业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对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而杜仲作为一种天然的健康食材和药材,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体中,由于杜仲对于骨骼健康的保护作用,其市场需求尤为强劲。
而在现代社会中,压力大、工作繁忙的中青年人群体中,杜仲的健康功能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因此,杜仲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将进一步推动产业的发展。
第四,杜仲产业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供应链的问题。
杜仲栽培工作总结

杜仲栽培工作总结
杜仲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因此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和
利用。
作为杜仲种植工作者,我在过去一年中进行了大量的杜仲栽培工作,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我所做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分享一些关于杜仲栽培的经验和技巧。
首先,我所在的地区适宜杜仲的生长,因为这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杜
仲的生长。
在进行杜仲栽培时,我首先进行了土壤改良工作,确保土壤的肥沃和透气性。
然后,在选择种植地点时,我尽量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这有利于杜仲的生长和发育。
在进行杜仲栽培时,我还注重了杜仲的生长环境和管理。
我采用了有机栽培的
方法,尽量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证了杜仲的品质和安全。
同时,我还加强了对杜仲的灌溉和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了杜仲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在杜仲生长期间,我还进行了及时的修剪和采摘工作,保证了杜仲的产量和品质。
在采摘时,我注意了采摘的时间和方法,确保了杜仲的药用价值和功效。
同时,我还对杜仲进行了储藏和加工工作,使其更好地保存和利用。
总的来说,我在过去一年中进行了大量的杜仲栽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
通过这些工作,我对杜仲的生长环境和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积累了一些关于杜仲栽培的经验和技巧。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能够继续努力,为杜仲的种植和利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杜仲树的栽培技术

杜仲树的栽培技术杜仲树,又称灰化树、板树,是一种生长在亚洲地区的珍贵药用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杜仲树叶、根、皮和果实都可以用于制药和食品加工,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肝功能、防治冠心病等功效。
因此,近年来杜仲树的栽培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介绍杜仲树的栽培技术,希望对有兴趣种植杜仲树的人士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适宜生长环境杜仲树是一种适应性极强的树种,喜欢生长在气候温和、潮湿的环境中。
杜仲树喜好光照充足、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0-25℃之间。
在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雨水或人工灌溉均可。
杜仲树对土质的要求不高,但适宜栽种于深耕松软、软肥、排水良好、pH值在6.0-7.5之间的土地上。
同时,对于种植杜仲树的土地,应远离繁华的城市和交通干道,选择地势相对平缓、潮湿、散热良好的地区进行种植。
二、繁殖方式杜仲树的繁殖方式有两种:一是利用种子进行繁殖,二是利用枝条扦插进行繁殖。
1、种子繁殖杜仲树的种子在9-10月份成熟,可在成熟后采摘种子进行育苗。
首先将采摘的种子晾干,使其表面水分蒸发干净,去除表皮,再清洗干净,备用。
接下来,在种子上切一刀或者用砂纸磨破种皮,使之渗水快,发芽率高。
然后将种子放入水中浸泡12小时左右,再取出加入发芽剂浸泡,让种子充分吸水,利于发芽。
孵化室的环境条件要求:温度在25-30℃之间,湿度保持在75%-80%,容易养出壮苗。
2、枝条扦插繁殖枝条扦插需在杜仲树生长期(5月-6月)进行,选用直径为0.5-0.8厘米,长15-20厘米左右的健康扦插木材。
在自然条件下晾干1-2小时后,顶端削尖、底部斜切。
干燥后泡在激素液中,取出放置24小时备用。
扦插需在草地上进行,平整好地面后挖小坑,将扦插木的底部稍深地埋在土中,坑口略带斜度,以利于扦插木的透气和排水。
扦插后,需经常浇水,保持潮湿,一般2-3周后即可生根。
杜仲产业发展前景及造林技术探讨

杜仲产业发展前景及造林技术探讨摘要:杜仲的叶、皮及果实的发展前景是当前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本文着重从杜仲产业发展优势进行了分析,对杜仲产业发展布局提出了建议,对造林技术进行了介绍。
由此可见,杜仲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因地制宜在我省发展杜仲产业有远大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杜仲;产业;造林杜仲别名:银丝杜仲、丝棉皮、玉丝树、思仙、思仲、丝木棉、乱银丝。
杜仲为我国特产,是特有的经济树种之一,其栽培历史悠久,二千多年来民间都剥皮作药用,杜仲的叶、皮及果实内都有丰富的杜仲胶,而树皮是重要的中药,近年来研究的很多,用途更为广泛,畅销国内外。
木材也是较好的家具、建筑材料。
所以杜仲有很高经济价值,大力发展杜仲大有可为。
我国主要分布在昭通、曲靖、丽江等地区,垂直分布海拔500-2500m,杜仲在微酸性、中性微碱性的土壤上都能生长,但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PH值为5-75之间生长最好。
裸露的石灰岩地区的土壤上也生长较好,在强酸性土壤上生长不良,向阳的缓坡和山麓地带都是种植杜仲的好地方。
喜温暖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15℃左右,降雨量为1-000毫米的地方种植杜仲是合宜的,杜仲能耐-20℃的低温;但是春季萌芽时易受晚霜危害。
杜仲喜光,不耐阴蔽,散生的或孤立的植株生长良好。
所以造林密度要适中,要保持充分的光照。
深根性,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须根,主根在土层中深达1.5m。
1.杜仲的发展前景1.1杜仲经济价值1.1.1杜仲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杜仲是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之一。
由于它适应性强,对土壤的选择性不严格,是绿化的首选树种之一。
杜仲干形通直,枝繁叶茂,树冠多呈圆形或圆锥形,遮荫面积大;树皮灰白色或灰褐色,叶色浓绿,美观协调,近年来开始用于行道树的绿化。
1.1.2杜仲是优质的加工木材杜仲树干的材质坚韧、洁白、致密且富有光泽纹理细致,不翘不裂,不遭虫蛀,是制造舟车、高档家具及工艺品的优良材料。
杜仲木材还广泛用于制造筷子、牙签、杜仲保健按摩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杜仲栽培技术与前景杜仲是我国名贵特产,是幸存的古老树种之一。
杜仲皮入药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等功效,是一种天然的抗衰老药物。
生长习性杜仲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充足的环境,能耐严寒,成株在-30℃的条件下可正常生存,我国大部地区均可栽培,适应性很强,对土壤没有严格选择,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最宜。
杜仲树的生长速度在幼年期较缓慢,速生期出现在7~20年,20年后生长速度又逐年降低,50年后,树高生长基本停止,植株自然枯萎。
栽培技术栽培季节长江以南地区以冬栽较好,黄淮和华北地区秋、春两季均可,利用树苗的休眠期进行移栽定植。
3~5cm以上的大规格树苗也可冬栽,成活率可达95%。
树苗选择应选茎高50cm以上、苗径粗壮、根系发达、侧根和须根较多、无徒长枝、无病虫感染、无机械损伤的2~3年实生苗。
栽培方法为了充分利用土地,提高生长前期效益,可采取合理的套种模式。
按行、株距3m×2m挖穴,穴径和穴深以根系舒展开为准,每穴施入土杂肥或厩肥25公斤,与土拌匀,上盖细土10cm厚,每穴栽苗一棵,填土压实,浇透定根水,上面盖细土略高于地面,以防积水。
田间管理栽后截顶根据近年来国外对杜仲栽培方法的研究实践,采取“全截更新速生法”来管理比以往传统的实生苗方法生长速度要快一倍以上,而且株型端直粗壮。
具体方法是在定植栽培后第二年芽萌动前的早春,于主干离地面5cm处截掉,以刺激下部潜伏芽抽发春梢。
全截更新的当年植株生长高度可达1m以上,而且端直粗壮。
追肥每年4月为杜仲树生长高峰期,在植株旁开沟施入粪肥,施后盖土,6~7月为增粗速生期,穴追磷、钾肥少许,结合根外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混合液。
修剪每年冬季剪除部分侧枝及根部萌芽,也可在株高4~5m时截顶,并剪去下垂枝、弱枝及过密枝,控制高度,增强树干粗壮。
间作套种杜仲树林生长前3年,利用其行距空间,合理套种一些茎杆底矮、生长期短、株形瘦小的中药材品种和各类植物,可有效防止杂草生长,保持水肥不流失,0cm空隙,经施肥耕耙,起垄,按行距25cm,株距10cm平栽甘草苗,亩栽甘草1.6万棵,常规管理,第二年秋后刨收,亩收甘草干品600kg,市场价8元/kg,亩收入4800元。
同时通过对套种甘草的浇水、施肥和耕作管理,沟中所栽的树苗从而也得到了充足养分而旺盛生长,第3年已形成了一定的荫蔽度。
透光率在40%左右,为喜阴的中药材提供了天然的生存条件,比如多年市场紧俏、价格居高不下的中药材半夏,在此荫蔽环境下才能生长良好。
一般杜仲林生长3~7年所具有的条件,均适宜半夏生长。
7年后杜仲树已开始进入采收期。
收获与产量采收植株生长7~10年为开始采收期,如采取间作套种或栽培3~5cm以上的大规格苗,栽后生长5~7年即可采收。
其采收方法有采伐和环剥复生两种,一般以环剥较好,可充分利用资源和保持生态。
单株产量每株一年环剥一次,2~3年为一个周期。
每次每株一般产干品3~5公斤,10~25年的成龄树产量可达10公斤以上。
市场分析1980~1987年期间,杜仲干品市场价格在40~60元/kg。
1987~1997年期间,杜仲干品市场价格升为80~100元/kg。
1997年至现在,市场价格回落到10~25元/kg之间。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杜仲的价格7~10年为一个周期。
从杜仲生产上分析,目前的价格已经使杜仲栽培者得不到较高的效益了,不少产区都将其砍伐改换其它品种。
所以,现阶段发展杜仲生产,特别是杜仲与中药材间作套种,可以说是正逢时机。
杜仲的种植技术到中医中药论坛看看!作者:志君:参考文献第一节杜仲的经济价值杜仲(Eucommia ulmoides 0liv)属杜仲科(Eucommiaceae),仅1属1种,是我国特有的名贵经济树种。
一、杜仲的医疗保健作用杜仲自古以皮入药而著称。
早在二千年前,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记载了杜仲皮的药效,称“杜仲味辛平”。
主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久服轻身耐老”。
并把杜仲列为中药上品。
16世纪,我国明朝杰出的医学家时珍在所著《本草纲目》中记载了杜仲树种名称的由来,谓“昔有杜仲(人名)服此得道,思仲、思仙皆由此义。
”〔1〕故杜仲出自人名。
虽然古代对服用杜仲得道成仙的记载带有神化色彩,但杜仲的药用价值已得到古代名医的充分肯定。
《本草纲目》和我国另一部著名药书《本草备要》对杜仲的药理、药效都作了详细阐述:杜仲色紫,味甘而辛,其性温平,甘温能补,微辛能润,故能入肝而补肾。
盖肝主筋,肾主骨,肾充则骨强,肝充则筋健,能使筋骨相著。
治腰膝酸痛,安胎等症。
近代随着医药学的迅速发展和各种现代化检测技术的应用,杜仲的医疗保健作用有了更多更新的容。
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我国和前联、美国、日本等国大量药理和临床应用,都证明了杜仲为高质量的天然降压药物,治疗各期高血压症颇有成效,能降低肌体胆固醇含量,预防血管硬化。
医科大学药学院程铁明教授等国医学专家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杜仲除了传统的医疗保健作用外,对增强记忆功能、镇痛、抗疲劳、抗衰老、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等都具有明显效果,尤其是独特的双向调节免疫功能对维护人体的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日本专家报道,杜仲对血压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美国宇航局医疗保健专家认为,杜仲可促进人体骨骼和肌肉中胶原蛋白的合成与分解,有促进代、预防职业性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作用,是理想的航空保健和老年保健品。
第二节杜仲利用的历史一、杜仲最早的应用记录年代〔3〕杜仲是第四纪冰川侵袭后残留下来的古老树种,我国为现存杜仲的源产地。
历史上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了杜仲并开始利用它。
据古代医药典籍记载,杜仲的认识利用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和我国中医学的发展紧密相关,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系统化。
据专家考证,杜仲利用年代约在东汉初期,建武、水平(公元55~68年)前后。
有关杜仲最早的记录见于汉代,考证之一是汉墓出土的医药木简;另一为传统药物学名著《神农本草经》。
1972年省旱滩坡汉墓出土了大批医药简牍,容均为有关医药学的记载。
该医药简牍共载有较完整的医方30多个,药物近百种,其中有治疗“七伤”所致虚劳伤疾病采用杜仲等补肾药物的记载:“何谓七伤?一曰阴寒,二曰阴瘘,三曰■,此病名曰伤。
桔梗十分,牛膝,续断,■杜仲■各四分,肉苁蓉,■,凡十五物,皆并治合。
”这一古医方说明,当时杜仲已用于治病,并且与其它药物配伍,采用了复方。
从复方不同药物的用量,就可看出当时对杜仲的药性已有相当准确的认识和把握。
杜仲的另一早期记录见于《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三卷》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名著,医史学者一般认为它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汉以来许多医药学家通过对药物学资料不断地收集整理,至东汉(公元2世纪)才最后成书的。
书中共载有药物365种,根据药物性能、功效分差异,分为上中下三品。
上品多数是可多服久服,无毒或毒性甚微的滋补、强壮类药物,杜仲便是上品中120种之一。
《神农本草经》不仅对杜仲的药性、气味有明确记载,而且对其主治和功能也作了详细描述。
这些被后世历代医药学文献所继承,经长期临床实践的检验和现代研究证明是可靠的。
这说明当时对杜仲的认识已达到相当深刻和十分科学的程度。
二、历代对杜仲的重要记载和认识东汉以后,历代本草著作均对杜仲有所记载〔3〕(一)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9年)这一时期我国药物学继续进步,学药品种不断发现,对药物性味、主治、异名、产地和采收时月的认识逐渐提高。
《名医别录》(492-536年)、《雷公炮炙论》(420-479年)等一批著作的出现,反应了当时药物学理论和知识达到新的水平。
弘景的《名医别录》是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对各种药物补充了大量的新容,对杜仲增加了对药性的新认识、新的功能和异名、具体产地和采收时月等,第一次明确记载杜仲以皮入药。
同时还对杜仲的鉴别、加工进行阐述:“今用出建平、宜都者,状如厚朴,折之多白丝为佳。
用之,薄削去上皮,横理,切令丝断也。
”这十分准确地指出了杜仲的特征,确立了“折之多白丝为佳”的鉴别标准。
另一部药物加工著作《雷公炮炙论》详细记述了杜仲的炮制方法。
文曰:“凡使,先须削去粗皮,用酥、蜜和用一两炙之,尽为度。
炙干了,细锉用。
凡修事一斤,酥二两,蜜三两,二味相和令一处用也。
”这一古老的炮炙工艺,现代虽已作了很大改进,但削去粗皮后炙炒的方法则一直沿用到今天。
(三)宋金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宋元时期,我国药物学经隋唐以来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注重调查研究,对药物的记载实事,重视药性理论的研究是本时期的重要特征,对杜仲的认识也达到了新的水平。
公元1016年,在全国性药物大普查基础上编成的《本草图经》一书,汇总调查成果,广征前代文献,对药物的记载更加全面深刻,由于在药用植物的描述方面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深受后世博物学家、本草学家和植物学家的重视。
书中对杜仲增补了大量新的容,诸如:杜仲的宋代产地。
“今出商州、成州、峡州,近处大山中亦有之。
”杜仲的形态。
“木高数丈,叶如辛夷,亦类柘。
其皮类厚朴,折之有白丝相连。
”杜仲新异名。
“江南人谓之木绵。
”杜仲叶、花、实、材的药用功能及其它用途。
“初生叶嫩时采食,主风毒,脚气,及久积,风冷,肠痔下血。
亦宜干末作汤。
花、实苦涩,亦堪入药。
木作屐,亦主益脚。
”转引《箧中方》、元亮《海上方》中杜仲古医方。
除《本草图经》一书之外,金元著名医学家元素、昊、王好古等人,对杜仲的药性、药理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如王好古认为杜仲是“肝经气分药,润肝燥,补肝经,风虚。
”这一看法,后极受名医时珍赞崇。
从以上容说明,当时医学界对杜仲的认识已相当全面,取得不少突破性进展。
其中有关杜仲叶、花、果、实、材的利用,特别是嫩叶的采食方法和独特功效是重要的新发现。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杜仲叶所含有效成分与皮基本相同,是杜仲皮的可靠替代品,而古人现代科学研究证实,杜仲叶所含有效成分与皮基本相同,是杜仲皮的可靠替代品,而古人早在900多年前就利用了杜仲叶,并专名“木绵”,这一历史遗产值得认真研究和借鉴。
(四)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明代中医继承前代成就达到空前高峰。
代表作《本草纲目》(1596年)集16世纪前药物学之大成,被誉为药学史上的里程碑。
有关杜仲千余年来的知识和经验,也在这部书中得到了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
这里将该书中所述有关杜仲各方面的知识,介绍如下:释名:列举杜仲的别名,解释命名意义“昔有杜仲服此得道,因以名之。
思仲、思仙皆由此义,其皮有银丝如绵,如曰木绵。
”集解:介绍杜仲有关出产地、形态、采收、各部位用途等情况。
修治:叙述杜仲的各种炮炙方法。
气味:辨杜仲之性味,有毒无毒。
主治:列举杜仲功效及主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