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原发性慢性尿酸性肾病50例临床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用六味地黄汤加减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9 年 7月—2022年4月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7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8例用西医治疗,观察组38例加用六味地黄汤治疗,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BUN和 SCr对比无明显差异性,治疗后观察组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中完全缓解率为18.42%,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和73.68%(p<0.05)。

结论:以西医为基础加用六味地黄汤加减,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病情改善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六味地黄汤加减;疗效;观察;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中医水肿、虚劳,病程漫长,进展缓慢,治疗困难,主要以外邪伤及日久,脏腑虚损,特别是脾肾的虚损[1]。

六味地黄汤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

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特别是对水肿、蛋白尿效果更为显著。

现对具体方法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 2019 年 7月—2022年4月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7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8例用西医治疗,其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 41~68岁,平均年龄(55.2±1.2)岁;病程 0.5~9.5年,平均(3.2±0.3)年。

观察组38例加用六味地黄汤治疗,其中男27例,女11例,年龄 38~65岁,平均年龄(55.0±1.4)岁;病程 0.8~9.0年,平均(3.5±0.5)年。

2组患者基材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控制饮食、低盐、低脂、优质蛋白;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贫血、抗感染。

观察组加用六味地黄汤加减,以西药治疗为基础,六味地黄汤加减,生地黄15g,泽泻15g,丹皮6g,山茱萸6g,草决明15g,丹参12g,枸杞子12g,茵陈12g,虎杖15g,蒲黄6g,北山楂15g。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及对中医证候评分影响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及对中医证候评分影响

《中外医学研究》第18卷 第34期(总第474期)2020年12月 经验体会 Jingyantihui- 161 -①莆田市荔城区医院 福建 莆田 351144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及对中医证候评分影响陈勇①【摘要】 目的:评价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分析对中医证候评分产生的影响。

方法:抽选2018年1月-2020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入的10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

对照组以贝那普利等西药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加行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和中医证候评分。

结果:治疗前两组尿素氮、血肌酐、肌酐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尿素氮、血肌酐均低于对照组,肌酐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不仅能降低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还能改善患者肾功能,其影响非常积极。

【关键词】 六味地黄汤 慢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效果 中医证候评分 doi:10.14033/ki.cfmr.2020.34.06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20)34-0161-03 Effect of Liuwei Dihuang Decoction on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and Evaluation of TCM Syndrome Score/CHEN Yong.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0, 18(34): 161-16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Liuwei Dihuang Decoction on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e on TCM syndrome score. Method: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une 2020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enazepril and other western medicine, 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iuwei Dihuang Decoction on the basis. The renal function indexes and TCM syndrome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included i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groups. Result: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urea nitrogen, serum creatinine and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After treatment, urea nitrogen and serum creatinin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CM syndrom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 >0.05), and the scor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Liuwei Dihuang Decoction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TCM syndrome score of patients, but also improve the renal function of patients, and its influence is very positive. [Key words] Liuwei Dihuang Decoction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Therapeutic effect TCM syndrome score First-author ’s address: Putian Licheng District Hospital, Putian 351144, China 慢性肾小球肾炎又被称为慢性肾炎,是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病变,肾内科发现该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具有病机复杂、病程漫长、发展缓慢、难以治愈、呈进行性加重等一系列特征[1]。

黄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60例临床观察

黄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60例临床观察

黄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60例临床观察目的观察黄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地黄汤加减,观察2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压等。

结果3个月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P<0.05),治疗组24h尿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黄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标签:慢性肾炎;蛋白尿;黄芪地黄汤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以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高血压以及可能伴有肾功能不全为主要特征的肾内科常见病、多发病。

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类型及预后不尽相同。

有大量报道表明蛋白尿是影响慢性肾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降低蛋白尿是延缓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1]。

目前现代医学对慢性肾炎蛋白尿的治疗尚无满意的方法,主要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以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降低尿蛋白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以及对症治疗改善或缓解患者临床症状[2]。

临床收效欠满意,而中西医治疗该病疗效显著,中医药在治疗蛋白尿方面也有绝对优势,本研究应用黄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临床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2012年10月—2015年12月本院住院及门诊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60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肾炎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21~73岁,平均48.7岁;病程3~66个月,平均33.5个月。

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23~70岁,平均46.7岁;病程2~70个月,平均37.4个月。

2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以及24 h 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水平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加减六味地黄汤治疗IgA肾病肝肾阴虚型临床观察

加减六味地黄汤治疗IgA肾病肝肾阴虚型临床观察

加减六味地黄汤治疗IgA肾病肝肾阴虚型临床观察卓启忠;罗静【摘要】目的观察加减六味地黄汤治疗IgA肾病肝肾阴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经肾穿刺确诊的IgA肾病肝肾阴虚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加减六味地黄汤水煎服.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尿沉渣红细胞计数、24h尿蛋白定量、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62.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尿沉渣红细胞计数、24h尿蛋白定量降低(P<0.01)、内生肌酐清除率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减六味地黄汤配合西药治疗IgA肾病肝肾阴虚型可有效减少尿蛋白排泄,保护肾功能.【期刊名称】《河北中医》【年(卷),期】2013(035)004【总页数】3页(P529-531)【关键词】六味地黄汤;肾小球肾炎,IGA;肝肾阴虚;中药疗法;汤剂【作者】卓启忠;罗静【作者单位】齐鲁石化中心医院中医科,山东淄博255400;齐鲁石化中心医院中医科,山东淄博255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9.5;R692.310.531IgA肾病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慢性肾小球肾炎,约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30%。

IgA肾病是进展性疾病,发病后每l0年约有20%的患者进展到慢性肾衰竭,现在仍然是我国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首位原发病[1]。

其预后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发病时存在肾功能损害,长期持续的严重蛋白尿以及高血压和年龄较大者,都是预后不良的因素。

而病理组织改变如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球和间质细胞增殖的活动性均与疾病进展有关,预后不佳[2]。

因此,对IgA肾病临床上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我们运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IgA肾病肝肾阴虚型3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30例进行对照,结果如下。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112例临床疗效观察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112例临床疗效观察
功能 。根据病 人 的不 同情 况整 体考虑 , 综合辩 证施 治 ,
“ 壮水之 主 、 以制 阳光 ” 之意 。本 方 的另一特 点是 “ 中 补
有泄” 黄芪、 泽泻、 白毛根配熟地泄肾降浊。丹皮配山
萸 肉以泄肝火。 茯苓车前子配山药 、 芡实而渗脾湿。 焦 三仙以助消食 , 甘草调和诸药。本方虽然补泄并用 , 但
究应 用… 。
参 考 文 献
[ ] 许济群 , 1 主编. 方剂学[ 上 海 : M] 上海科学技术 出版社 ,9 5 . 1 8 : 6 [ ] 张伯臾 , 2 主编. 中医内科学[ ] M. :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8: . 1 50 9 1 [ ] 陈香美 , 3 主编. 临床诊疗指南 ・ 肾脏病学分册 [ . : M] 北京 人民卫生 出
以来共 收治 12 例慢性 肾炎患者 , 1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 疗 办法 , 得较好 的疗 效 , 总结如 下 。 取 现
1 资料 与 Βιβλιοθήκη 法 磷、 高维生素饮食 。增加糖 的摄人 , 以保证足够 的热
量, 减少 自体 蛋 白质 的分 解 , 患 者有 水 肿 和 ( ) 如 或 高
血压则应限制钠盐的摄入 , 采用科学合理膳食 。①水、
随着高血压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增加及人 口老 龄化 , 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由于经济
z 、e 。可 给予新 鲜蔬 菜 、 nF 等 水果 、 果 、 肉、 肉等 坚 牛 羊
2 结果
症状减轻 , 因而病情反复发作转入 ; 者放弃 上级 后 或 医院治疗 ; 或者疗效不佳等各种原 因, 直接来 我院就
近治 疗 的 ,4例 为患者 有 肾炎病史 , 因症状 较 轻 , 4 但 没 有 及 时治疗 或者 没有 引 起 重视 , 长期 拖延 未 经 治 疗 而 导致 成慢 性 肾炎 。 1 诊 断依 据 . 2 ① 根 据 临 床 表 现 :典 型 病 例 诊 断 不 难 , 有蛋 白尿 、 尿 ( 微镜 检 多 见多 形态 改 变 的红 具 血 显

六味地黄汤加减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指标及肾功能的影响

六味地黄汤加减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指标及肾功能的影响

- 29 -*基金项目:宜春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2023ZDJH3072)①宜春市中医院血透室 江西 宜春 336000②宜春市中医院质控科 江西 宜春 336000③宜春市中医院肾内科 江西 宜春 336000通信作者:周颖六味地黄汤加减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指标及肾功能的影响*周颖① 陈伟② 甘翔③ 刘芳① 杨婕①【摘要】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加减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微炎症指标及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宜春市中医院2021年7月—2022年12月收治的95例CRF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 =48)、研究组(n =47)。

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基于常规治疗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

对比两组疗效、微炎症指标、肾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

结果:相比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比对照组,研究组治疗4周后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均更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CRF 患者采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效果较好,可降低微炎症指标水平,改善肾功能,且安全性好。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六味地黄汤加减 微炎症指标 肾功能 Effect of Modified Liuwei Dihuang Decoction on Microinflammatory Index and Re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ZHOU Ying, CHEN Wei, GAN Xiang, LIU Fang, YANG Jie.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4, 21(08): 029-03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modified Liuwei Dihuang Decoction on microinflammatory index and re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 Method: A total of 95 patients with CRF admitted to Yichu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July 2021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48) and study group (n =47)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modified Liuwei Dihuang Decoction based o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efficacy, microinflammatory indexes, renal function indexes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C reactive protein (CRP), interleukin-6 (IL-6),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serum creatinine (Scr) and blood urea nitrogen (BUN) were lower in the study group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 and the level of 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 (Ccr) was higher,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modified Liuwei Dihuang Decoction is better in patients with CRF, which can reduce the levels of 前期的发生及其妊娠结局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21,42(11):1307-1310.[18]王雅琴,高玥,徐望明,等.剖宫产手术史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J].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2017,37(7):556-560.[19]李晶培,张涛,朱继红.血清LH、AMH、FSH 水平与剖宫产瘢痕妊娠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再妊娠的关系[J].山东医药,2023,63(7):68-70.[20]刘丽华,顾红,陈文玲,等.改良Hayman 缝合术联合欣母沛在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J].局解手术学杂志,2023,32(4):350-353.(收稿日期:2024-01-12) (本文编辑:何玉勤) 慢性肾衰竭(CRF)作为各类慢性肾脏病持续进展的结局,其主要以机体内环境失衡、肾功能减退为特征,若不及时治疗,会发展至尿毒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

六味地黄软胶囊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50例近期疗效观察

六味地黄软胶囊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50例近期疗效观察

六味地黄软胶囊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50例近期疗效观察李雪芹;孙彬;黄斐斐【摘要】目的探讨六味地黄软胶囊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的近期疗效.方法将9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6例,两组均采用优质中等量蛋白饮食,对照组在常规饮食基础上应用强的松和速尿治疗,观察组加用六味地黄软胶囊及黄芪注射液,治疗28 d为1个疗程,检测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TC、TG、HDL-C,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水平并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增高,TC、TG及尿蛋白明显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明显升高.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0.9%.P<0.01.结论六味地黄软胶囊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症近期效果确切.【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1(051)015【总页数】2页(P83-84)【关键词】六味地黄软胶囊;黄芪注射液;肾病综合征【作者】李雪芹;孙彬;黄斐斐【作者单位】即墨市人民医院,山东即墨266200;即墨市人民医院,山东即墨266200;即墨市人民医院,山东即墨266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肾病综合征(NS)为一种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肿等,多用激素治疗,但效果不理想。

2002年 12月~2008年 12月,我们采用六味地黄软胶囊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NS患者50例,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96例NS患者,男50例,女46例;年龄13~79岁,平均30.3岁;病程1~60个月,平均 11个月。

均符合 1998年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修订肾小球疾病的诊断标准[1]。

其中病理分型属微小病变型肾病 9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44例,膜性肾病26例,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5例,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2例。

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顽固性水肿患者疗效观察

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顽固性水肿患者疗效观察
Abstract 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sofFangjiHuangqiDecoctiononrenalfunction,serumβ2microglobulin,coagulation indexandexpressionofinflammatoryfactorsinpatientswithrefractoryedemaofnephroticsyndrome(NS).Methods:Atotalof110 patientswithNSintractableedemawhomettheinclusioncriteriawereenrolledinShanghaiBaoshanDistrictHospitalofIntegrated 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fromJanuary2016toJanuary2019.Theywererandomlydividedintoacontrolgroup(55 cases)andanobservationgroup(55cases).Thecontrolgroupwastreatedwithroutinewesternmedicine,whiletheobservation groupwastreatedwithFangjiHuangqiDecoctionfor1month.Thechangesofrenalfunction,beta2microglobulin,coagulationin dex,inflammatoryfactorsandbloodlipidwereobservedandcomparedbeforeandaftertreatmentinthe2groups.Andthechanges ofadversereactionsofthe2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Aftertreatment,24hoururinaryprotein(24hUpro),ureanitrogen (BUN),serumcreatinine(Scr)inbothgroupsdecreasedsignificantly,whilealbumin(Alb)increasedsignificantly(P<005).Af tertreatment,24hUpro,BUNandScr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andAlb 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P<005).2)Aftertreatment,theprothrombintime(PT),activatedpar tialprothrombintime(APTT)andprostaglandinI2 inthe2groupsweresignificantlyincreasedthanthosebeforetreatment,while thromboxaneA2 andplateletweresignificantlydecreasedthanthosebeforetreatment(P<005).Aftertreatment,PT,APTTand prostaglandinI2 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andtherestweresignificantly low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P<005).3)Aftertreatment,thelevelsofinterleukin1β(IL1β),tumornecrosisfactorα (TNFα),IL6andIL17inthe2groupsweresignificantlydecreasedthanthosebeforetreatment(P<005),andtheabovein dexes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P<005).4)Aftertreatment,serumβ2mi croglobulin,urinaryβ2microglobulin,triglyceride(TG),totalcholesterol(TC),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ofthe 2groupsweresignificantlydecreasedthanbeforetreatment(P<005).Aftertreatment,theaboveindexesoftheobservationgroup

六味地黄汤内服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应用与疗效探析

六味地黄汤内服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应用与疗效探析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中国社区医师2021年第37卷第15期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症状类似、病因不同的临床综合征。

好发于免疫力低下、不规范用药以及肥胖的人群。

在我国,肾病综合征的发病率在慢性肾脏病的占比达20.36%。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肿、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等,若未及时进行有效治疗,随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感染、血栓栓塞性疾病、急性肾损伤、蛋白质代谢紊乱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都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在治疗过程中有所差异。

西医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但长期使用容易引发感染、骨质疏松,降低治疗效果。

而六味地黄汤是中医治疗的一种,能够滋阴补肾,安全性更高[1-4]。

为此,本文主要对六味地黄汤内服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应用与疗效进行探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肾病综合征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所有患者均经过相关检查确诊为肾病综合征。

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30~61岁,平均(45.37±4.16)岁;病程10~36个月,平均(22.98±3.25)月。

试验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31~63岁,平均(46.83±4.81)岁;病程11~37个月,平均(24.06±3.11)月。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采用泼尼松和环磷酰胺治疗: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治疗,以1mg/kg 进行计算给药,1次/d,连续给药6周后,可按照每周递减10%药量给药,直至0.5mg/kg 时不再减量,并维持此剂量治疗,连续给药3个月。

同时使用注射用环磷酰胺治疗,将0.2g 注射用环磷酰胺与生理盐水250mL 相溶,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给药,每滴注1次,休息1d,共滴注30次。

②试验组采用六味地黄汤内服治疗:处方包括白术、墨旱莲、生地黄、女贞子、山药各15g,牡丹皮、山萸肉、枸杞子各12g,白芍、茯苓各10g。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的运用价值。

方法: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按数字表法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

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增加六位地黄汤加减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肾功能相关指标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均P<0.05);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显著,更有利于改善肾功能指标,改善肾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六味地黄汤加减;肾功能;疗效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为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以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1]。

由于本组疾病的病理类型及病期不同,主要临床表现各不相同,疾病表现呈多样化。

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主要倾向于高血脂、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等因素相关[2]。

该病预后较差,治疗目的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止严重并发症为主[3]。

中医将本病归属于“水肿”、“腰痛”等范畴,本研究从中医角度出发,将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治疗,应用效果明显,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我科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9~72岁,平均(55.48±8.32)岁;病程7月~11年,平均(5.61±2.34)年。

实验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8~71岁,平均(56.13±7.91)岁;病程8月~12年,平均(5.59±2.62)年。

地黄汤加减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40例临床观察.doc

地黄汤加减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40例临床观察.doc

地黄汤加减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40例临床观察桃江县桃花江镇卫生院胡建军摘要目的:观察地黄汤加减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40例高尿酸血症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予以地黄汤加减治疗,对照组20例予以别嘿吟醇治疗。

4周为1疗程,观察2个疗程后2 组治疗前后血尿酸(UA)、血尿素氮(BUN)、血肌酎(CR)、24小时尿蛋白及临床主症的变化。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降低血尿酸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 05),在改善临床症状、肾功能、24小时尿蛋白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 05)o结论:地黄汤加减对高尿酸血症肾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肾病地黄汤加减别嚷吟醇痛风是一组异质性疾病,是由于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引起的尿酸排泄减少或嘿吟代谢异常,导致高尿酸血症而引起的组织损伤。

高尿酸血症常合并代谢综合征,也常合并多种肾损害,如尿酸沉积于肾组织可引起尿酸性肾病即高尿酸血症肾病(goutynephropathy, GN)也称痛风性肾病,其发病是由于血尿酸升高,尿酸盐在肾脏沉积而引起的肾脏病变。

痛风性的肾实质损害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伤"⑵。

临床上常用别口票吟醇治疗高尿酸血症,但很多患者在血尿酸完全正常后,肾脏损害并未明显好转。

中医药在控制血尿酸、防治肾损害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我们使用地黄汤加减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协会1977年诊断标准,高尿酸血症肾病的选择标准为⑶①有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治疗前全部病例均有高尿酸血症(男>420Umol/L,女>360Llmol/L),并排除其他肾病、血液病、肿瘤放疗、化疗或唾嗪类利尿药等所致的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②至少有下列肾脏损害之一者:a.蛋白尿(>0.5g / 24h或尿蛋白以上);b.血尿;c.一项或数项肾功能异常(SScr、BUN升高);d.泌尿系结石。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

■厚国底笛命笔迅羁冏第利咽、排脓之功;白术则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杏仁止咳平喘,核桃仁补益肺肾、纳气定喘。

全方共奏补肺益气固卫之效。

通过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药治疗效果,增强治疗针对性,进一步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实施热敏灸联合中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张善芳,钱叶长,申燕华,等.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8,24(25):4943-4947.[2]江帆,李戡,徐翠.热敏灸配合中药对改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功效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9,24(14):190-192.[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1-10.[4]朱素有,廖为民,许忠波,等.四君子汤加味联合热敏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气虚型患者血清及呼出冷凝液中IL-17, IL-22,IL-la,Cys-C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10):57-62.(收稿日期:2020-10-23)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朱道亮(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辽宁沈阳110000)【摘要】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

方法挑选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肾功能指标水平和中医症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o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可以有效改善病情,提高临床疗效。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及对中医证候评分影响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及对中医证候评分影响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及对中医证候评分影响[摘要]目的:分析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及对中医证候评分影响价值。

方法:2019.01~2021.12为研究时间,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为研究数据,随机化简单分组,用药方案比较,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对照组/40(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40(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对比患者(1)肾功能数据;(2)中医证候评分。

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肾功能数据、中医证候评分有显著优化趋势,(P<0.05)。

结论: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疾病,临床疗效显著,可积极改善患者肾功能指标以及中医证候评分,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六味地黄汤加减;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中医证候评分慢性肾小球肾炎具备发病机制复杂、发展缓慢、治愈较难以及病程较长等临床特点。

当患者出现慢性肾小球肾炎后,临床症状以水肿、蛋白尿、血尿为主,此时患者若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易导致患者肾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针对上述问题,通过有效治疗方法,可积极提升患者生活品质。

本文对2019.01~2021.12期间,对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及对中医证候评分影响价值,详情如下。

1、研究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0例进行研究,纳入标准:(1)患者、家属知情研究过程、签定研究同意书。

(2)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1)研究药物使用禁忌、临床资料缺失。

(2)治疗配合较差患者、其他药物治疗史。

随机化简单分组,用药方案比较,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2019.01~2021.12为研究时间,对照组/40(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40(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

对照组,55.00%男患者(22/40),45.00%女患者(18/40),年龄35~70岁,平均(52.50±0.11)岁;实验组,57.50%男患者(23/40),42.50%女患者(17/40),年龄36~70岁,平均(53.00±0.17)岁,P>0.05。

六味地黄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原发性慢性尿酸性肾病50例临床疗效观察

六味地黄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原发性慢性尿酸性肾病50例临床疗效观察

六味地黄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原发性慢性尿酸性肾病50例临床疗效观察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原发性慢性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50例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采用六味地黄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的治疗方法治疗3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进行总结与分析。

结果:本组50例中,显效11例。

有效3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

结论:六味地黄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原发性慢性尿酸性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标签:慢性尿酸性肾病;六味地黄汤;防己黄芪汤;临床疗效慢性尿酸性肾病主要见于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中老年男性发病率较高,高尿酸血症是其发病的主要病理学基础。

对于慢性尿酸性肾病,如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病情可恶化并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而需要透析治疗,给病人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

本病的严重程度与血尿酸升高程度及持续时间呈正相关,控制血尿酸是防止病情恶化的有效措施,目前西医治疗主要是服用抑制尿酸合成药,但其临床疗效有限,且长期服用该类药有一定副作用,因而不宜长期使用,如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达到较好的疗效。

因中药治疗可以避免或减轻长期服用西药所带来的肝肾损害等毒副作用,且其疗效肯定,因而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

笔者所在科室采用中药内服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慢性尿酸性肾病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符合全国中医肾病专题研讨会海南会议拟订的原发性慢性尿酸性肾病诊断标准。

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34~67岁,平均(51.5±17.3)岁;门诊病人39例,住院病人1l例。

1.2 治疗方法①一般治疗:禁酒,控制肥甘厚味饮食;大量饮水,保持尿量在2000—3000ml/日;根据病情口服碳酸氢钠片剂;如伴高血压者则采用口服降压药物以控制血压。

②中药治疗:采用六味地黄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

组方如下:山药12g,山萸肉12g,熟地黄12g,丹皮12g,泽泻12g,茯苓12g,黄芪30g,汉防己10g,白术10g,玉米须60g,薏苡仁15g,扁蓄10g,红花10g,丹参10g。

六味地黄汤加减在肾病综合征的运用

六味地黄汤加减在肾病综合征的运用

六味地黄汤加减在肾病综合征的运用摘要】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减在临床上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主要从其减少尿蛋白及减少激素不良反应两方面探讨。

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个体化的西医治疗,包括对饮食、生活起居的教育等。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

结果:在尿蛋白的减少及激素不良反应的改善方面,两组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六味地黄汤加减在治疗肾病综合征中更有效地降低蛋白尿并能有效地减少激素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六味地黄汤肾病综合征尿蛋白激素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8-0318-02肾病综合征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肾小球病变为主的一组临床表现相似的综合征。

典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

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西医药以长期使用大剂量激素为主,治疗过程中,多数患者出现激素的不良反应,如口燥咽干、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多梦等。

故结合中医药治疗,一方面有利于更好的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减少蛋白尿、控制高血压、减轻浮肿等;另一方面减少激素不良反应,都有其积极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笔者2010年7月—2011年6月收集门诊及住院病人46例进行治疗观察,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

治疗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19—68岁,平均40.3岁,病程3-8个月;对照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22-65岁,平均38.6岁,病程3-8个月。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伴随症状经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24h尿蛋白定量>3.5g;②血清白蛋白<30g/L;③水肿;④血脂升高。

其中①②两项必须满足,并排除各种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如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肾淀粉样变、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骨髓瘤性肾病等。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
史为伍;于学静;陈丽霞;谭丽艳;于萍
【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3(029)008
【摘要】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六味地黄汤,并随症加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可明显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症状.
【总页数】3页(P1352-1354)
【作者】史为伍;于学静;陈丽霞;谭丽艳;于萍
【作者单位】154002 黑龙江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154002 黑龙江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154002 黑龙江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154002 黑龙江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154002 黑龙江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 [J], 王轶
2.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疗效观察 [J], 安海燕;马鸿杰
3.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及对中医证候评分影响 [J], 陈勇
4.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 [J], 朱道亮
5.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观察 [J], 周卫东;张永平;范树强;甘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临床观察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临床观察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临床观察作者:李爱军刘延杰任朋顺【关键词】尿毒症;肾功能衰竭,慢性;中西医结合疗法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是肾脏病的晚期表现,由肾气衰竭、湿毒内停所致。

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除辨证论治外,多采用泻下降浊法,可使氮质代谢产物自肠道排除,因而减轻症状。

2005-01—2006-06,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30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诊断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制定。

1.2 一般资料全部60例均为本院肾病科慢性肾衰竭门诊患者,处于肾功能失代偿期和肾功能衰竭期,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9~75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6例,糖尿病肾病6例,多囊肾5例,梗阻性肾病2例,高血压肾动脉硬化1例;中医辨证分型[1]:脾肾气虚8例,肝肾阴虚6例,气阴两虚12例,阴阳两虚4例。

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1~71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糖尿病肾病6例,多囊肾4例,梗阻性肾病1例,高血压肾动脉硬化2例,马兜铃酸肾病1例,肾移植术后慢性排异1例;中医辨证分型:脾肾气虚7例,肝肾阴虚6例,气阴两虚12例,阴阳两虚5例。

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1.3.1 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

复方α-酮酸片4~5粒,每日3次口服;爱西特片5片,每日3次口服。

均控制感染,血压高者降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等,禁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及其受体拮抗剂,低蛋白、低磷饮食。

2个月为1个疗程。

1.3.2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基本方:熟地黄10 g,泽泻10 g,山茱萸12 g,牡丹皮10 g,山药15 g,茯苓15 g。

脾肾气虚加红参末(日分2次冲服)3 g、赤芍药15 g、白芍药15 g、生黄芪30 g、当归12 g;肝肾阴虚加当归10 g、白芍药20 g、槐花12 g、藕节15 g、白茅根30 g;气阴两虚加党参15 g、黄芪30 g;阴阳两虚则加肉桂3 g、附子12 g。

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难治性肾病的研究

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难治性肾病的研究

疗效有所提高 , 但却仍不尽人意 。 如何充分利用中西医结合
芪 甲 苷 干 预 肾 衰血 清 组 M T 吸 光 度 值 有 所 提 高 ( < . ) 1r P 00 。 5 ( 表 1。 见 )
3 讨 论
根据 中医理论 , 黄芪是通过益气扶正等机制保护 肾脏 , 从而延缓。 圩功能的进展及其进行性恶化。《 素问 ・ 通评虚实 论》 :精气夺则需” 说 “ 。慢性。 肾脏病病 程缠绵 , 久病多虚 , 及 至慢性 肾衰 , 其虚损之程度必然更重 , 临床可表现为腰酸腰 痛、 神疲 乏力 、 面色痿黄或无华等症。因此 , 治病求本 、 扶助
cnl hse c ny te iee c a i icn ( 00 )T eptns2ha e et n, r epoe ,eu lu n ta m— at i r f i c, f rne s g f atP< .5. h ai t 4 frra y h e e i h d w s ni e t t metui rtn srm abmi,o p n i t l tn ue ioe , r t iec o s rl n iyeiei tecnr ru ees nf at rvd ( 00)C nls n B sd e , rant gn ce i n ,hl t o adtg cr ot l opwr i icnl i oe P< .5. o c i : ae i r an ee rl d nh og g i y mp uo
t ng u f 2e ss 3 ae fh o t l ru . w o p e ie rd i n m / k ? ) omo e h rp , n mu ou — i po ae , 2 s s e nr o p T og u s r gvnp e ns e l g (g d h r n e y a di o r o 3 c ot c og r w o t a m ns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较好疗 效 。报道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选取 2 0 1 1年 3月 至 2 0 1 2年 1 2月我院收治 的原发性慢性尿 酸性 肾病 5 0例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 ,所选患 者 均符合全 国中医。 肾病专 题研 讨会 海南 会议 拟订 的原发 性 慢性 尿 酸性 肾病 诊 断标 准 。其 中,男 3 8例 ,女 1 2例 ; 年龄 3 4~ 6 7岁 ,平均 ( 5 1 . 5 4 - 1 7 . 3 )岁 ;门诊病人 3 9例 , 住 院病人 1 1 例。
六 味地 黄 汤 合 防 己黄 芪 汤 加 减 治 疗 原 发 性 慢 性 尿 酸 性 肾病 5 0例 临床 疗效 观 察
岑 文新
广西壮族 自治 区北海市 中医医院 肾内科 ,广西 北海 5 3 6 0 防 己黄芪汤加减治疗原发性慢性尿酸性肾病的I f 缶 床 疗效。方法 :对 5 0 例慢性 尿酸性肾病患者 采
1 . 2 治疗方法 ① 一般 治疗 :禁 酒 ,控制 肥甘 厚 味饮食 ; 大量饮 水 ,保持尿量在 2 0 0 0~3 0 0 0 m l /日;根 据病情 口服碳 酸 氢钠片剂 ;如伴 高血压 者则 采用 口服 降压 药物 以控制 血 压 。② 中药治疗 :采用六 味地 黄汤合 防己黄芪 汤加减治疗 。 组 方如下 :山药 1 2 g ,山萸 肉 1 2 g ,熟 地黄 1 2 g ,丹 皮 1 2 g , 泽泻 1 2 g ,茯苓 1 2 g ,黄 芪 3 0 g ,汉 防己 l O g , 白术 1 0 g ,玉 米须6 0 g ,薏苡仁 1 5 g ,扁 蓄 1 0 g ,红 花 l O g ,丹参 1 0 g 。每
临 床 研 究
Cl i n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h i n e s e j o u ma l o f e t h n o m 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a c y ・4 1・
用六 味地黄汤合 防己黄芪 汤加减 的治疗方法 治疗 3个 月 ,观察其 l 临床疗 效 ,进行总结 与分析 。结果 :本组 5 0例 中,显效 1 1例 ,有效 3 O
例 ,无效 9 例 ,总有效率 8 2 % 。结论 :六昧地黄汤合防 己黄芪汤加减治疗原发性慢性尿酸性肾病具 有较好 的临床疗效 。
日1 剂 ,水 煎 2次温服 。共治疗 3个月 。 1 . 3 疗 效 标准 参 照全 国 中医 肾病专 题研 讨会 海 南会 议 ( 1 9 9 9 )拟定 的标 准 J 。显效 :症状 、体征基本 消失 ,关 节 功 能基 本恢复 正常 ,血 尿酸 浓度 恢复 正 常 ,尿毒症 期 时血 肌 酐下降 ≥2 5 % ;有 效 :症状 、体 征 显 著 减 轻 ,血尿 酸 、 肾功能好转 ,但 未达 到正 常标 准 ;无 效 :症 状 、体 征无 改 善 或加 重 ,实验 室指标 无变 化或 升高 。总有效 率 =显效 率 + 有效 率。
【 关键词 】 慢性尿酸性 肾病 ;六味地黄汤 ;防己黄芪汤 ;临床疗效 【 中图分类号 】R 2 5 9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号】1 0 0 7— 8 5 1 7( 2 0 1 3 )1 8 — 0 0 4 1 一 O 1
慢性 尿酸性 。 肾病主 要见 于原 发性 高尿 酸血症 患 者 ,中 老年男性 发病率较 高 ,高 尿酸 血症 是其 发病 的主要 病理 学 基础 。对 于慢性 尿酸性 肾病 ,如 治疗不 当或 延误 治疗 ,病 情 可恶 化并 发展 为终末 期 肾衰竭 而需 要透 析治疗 ,给病 人 及其家庭 带来较 大的经 济负 担 。本病 的严重 程度 与血尿 酸 升 高程 度及 持续 时间呈 正相 关 ,控 制血 尿酸是 防 止病情 恶 化 的有 效措施 ,目前西 医治疗 主要 是服用 抑制尿 酸合成药 , 但其 l 临床疗效有 限 ,且 长期 服用 该类 药有 一定 副作 用 ,因 而不 宜长期使用 ,如 果采 用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可达 到较好 的 疗效 … 。因中药治疗可 以避免 或减 轻长 期服 用西 药所带 来 的肝 肾损害等 毒副作 用 ,且 其疗 效肯 定 ,因而受 到临床 医 生 的重视。笔者所 在科 室采 用 中药 内服治 疗本 病 ,取得 了
害 ,多合并有轻 中度 高血压 、高 脂血 症及代 谢综 合征 ,本 病易产生动脉 硬化 和心血 管疾病 。近年来 ,随着人们 饮食 结构 的改 变 ,蛋 白质及 富含 嘌呤成 分 的食 物摄 入 量增 加 , 其发病有年轻 化趋势 ,加之人 口老 龄化 的加快 ,高 尿酸 血
症及尿酸性 肾病 的患病率也 日益增多 。 目前西 医治疗 多采用 抑制尿 酸合 成 ,促进 尿酸排 泄 等 方法 。常用 的别 嘌醇 、秋水 仙碱 等药物使 用后 可能 导致不 良反应 的发生 ,且 停药后 血尿 酸极 易反跳 ,不 能有效 改 善 肾损 J 。开展 中医中药研 究 ,防治 慢性尿 酸性 肾病 ,利用 中药 的综合调 理 、双相 调节等 优势来 调节 尿酸水 平 ,改 善 远期预后 、预防痛风发作等具有很好 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根据慢性尿酸性 肾病 的 临床 症状 表现 ,可 以将之 归 属 于 中医之 “ 痹证” 、“ 历节病 ” 、“ 石淋” 、“ 腰痛 ” 、“ 水肿 ” 等范畴 。中医认 为 ,本病 多 由于先天 禀赋不 足 ,后 天多食 肥甘厚味等 ,致脾 肾功能受损 ,水 湿运化失 常 ,聚湿生痰 。 因此 ,脾 肾两虚 、湿 瘀 内阻是 其 根本 病 机 ’ 。胡 耀琪 等人 也认为其病机 以痰 浊湿瘀 为标 ,脾 肾亏虚 为本 。临 床上 ,脾 。 肾亏虚 则表 现 出全 身 困乏 、腰酸 、浮 肿及夜 尿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