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聚丙烯产业分析报告(完美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6月
目录
我国聚丙烯产业研究分析
聚丙烯的研究
世界聚丙烯新品开发近况
聚丙烯工业技术进展
中国PP进口量将呈持续增长态势
大连石化20万吨聚丙烯装置试用国产催化剂成功技术创新
聚丙烯的耐候性研究
有关聚丙烯的调查研究
国外成核剂改性聚丙烯研究进展
聚丙烯复合材料研究新进展
聚丙烯釜内合金技术的研究进展
医药用透明PP的研究
聚丙烯新技术及专用料的开发与应用
PP连续挤出发泡成形技术
市场分析
聚丙烯瓶发展潜力大优势不可忽视
中塑PP现货一周简述
聚丙烯国内市场盘点
聚丙烯国际市场盘点
我国聚丙烯产业研究分析
一、聚丙烯产业概述
聚丙烯(PP)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具有比重小、无毒、易加工、抗冲击强度、抗挠曲性以及电绝缘性好等有点,在汽车工业、家用电器、电子、包装及建材家具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五大通用塑料中,产量仅次于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国内消费量仅次于聚乙烯位列第二位。

近几年,巨大的需求量推动聚丙烯行业的快速发展。

近十年,我国聚丙烯消费量以年均
1759%的速度增长,大大超过了世界平均增长水平。

旺盛的市场需求也催生了聚丙烯产能和产量的快速增长。

二、世界聚丙烯产业概述
从2000-2006年间,世界聚丙烯产能平均增速达到46%,同期消费增速为64%。

2007-2011年,全球聚丙烯产能增速将超过需求增速,特别是2008-2009年世界聚丙烯产能将大幅度增加,预计2007-2010年平均增幅将达到290万吨/年。

2008-2010年间全球将新建1020万吨聚丙烯产能,预测2008年世界聚丙烯产能将达到5480万吨,2009年达到5830万吨,2010年达到5980万吨。

2007-2010年聚丙烯产能和需求增长情况将发生改变,产能年平均增速将达到63%,而需求年平均增速将回落至55%。

由于产能快速增长将导致全球聚丙烯开工率下降,预计2007年聚丙烯平均开工率为925%,2010年可能降至875%。

预计2008年中东地区聚丙烯产能将达到700万吨/年,2009年达到850万吨/年,其中一半以上的总产能将建设在沙特阿拉伯,2011年中东聚丙烯产能占世界总产能比例将由目前的7%增加至14%。

中东产能仍然将主要针对中国市场,当然欧洲也可能成为替代的目的市场。

2007-2011年亚太地区聚丙烯产能年平均增速预计为7%,主要新增产能分布在中国大陆、印度和韩国。

2007-2011年我国聚
丙烯产能年平均增速预计为113%,我国继续成为全球聚丙烯市场增长的“发动机”,需求年平均增速将保持为82%。

韩国将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聚丙烯出口国,2011年韩国聚丙烯净出口量将高达130万吨。

三、我国聚丙烯产业概述
我国聚丙烯的工业生产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基本上形成了溶剂法、液相本体-气相法、间歇式液相本体法、气相法等多种生产工艺并举,大中小型生产规模共存的生产格局。

现在我国的大型聚丙烯生产装置以引进技术为主,中型和小型聚丙烯生产装置以国产化技术为主。

国内聚丙烯产量来自乙烯联合生产企业的约占40%,以炼油厂副产的丙烯为原料的约占60%。

引进技术主要有釜式反应器液相本体-气相本体Hypol工艺(三井化学技术)及环管式液相本体-气相本体组合法Spheripol工艺(原海蒙特公司,现巴塞尔公司技术),并在吸收、消化国外釜式液相本体-气相本体工艺和环管式液相本体-气相本体工艺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建成了几套Hypol工艺和几套Spheripol工艺聚丙烯生产装置。

我国聚丙烯在将来的几年里产量将会有较大的增长,但生产仍然供不足需,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聚丙烯净进口国。

但由于国内产量很快增长,进口依存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由1995年的492%下降到2006年的346%。

2006年我国聚丙烯进口主要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其中韩国占30%,其次为中国台湾、新
加坡、美国、泰国和日本。

目前我国聚丙烯每年存在300万吨的缺口,未来几年内,表观消费量依然会保持较高增速,进口量将会增大,聚丙烯产业在我国的前景广阔。

近年来,我国在聚丙烯催化剂、生产工艺及产品的技术创新和开发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聚丙烯生产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牌号较少,高档次品种比例小。

我国的聚丙烯产品中抗冲击共聚物产品和专用料等高档次产品生产量较少,且产品质量不稳定,所需产品仍主要依靠进口。

(2)生产装置规模偏小,生产成本较高。

我国聚丙烯生产装置数量多,单套装置生产能力小,其中连续法生产装置的平均生产能力只有10万吨/年左右,远远低于世界聚丙烯生产工艺的平均生产规模。

由此导致国内生产能力不足,市场供给率只有65%左右,每年仍需要大量进口。

另外由于装置规模过小,能耗、物耗普遍高于国外先进水平,使得一些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较差,在产品成本和质量上难与国外产品相竞争。

(3)工艺技术开发能力上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虽然成功开发聚丙烯成套生产技术,在此基础上,又开发了第二代环管聚丙烯技术,但是对聚合工艺、产品牌号开发和工程放大等方面的研究力度不够,在设备、自控方面的开发研究较少。

在聚丙烯催化剂研究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开发周期较长,质量不太稳定。

(4)加工应用能力薄弱,技术服务需要进一步加强。

我国对聚丙烯树脂进行加工应用研究的人力和物力相对显得薄弱,大都分散于各个企业,并缺少进行系统加工应用研究的手段,对产品添加剂的研究也很少。

为加快发展我国聚丙烯生产技术,尽快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我国聚丙烯产业今后的发展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扩大装置生产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加强现有生产装置管理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扩大单线生产装置的生产能力,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除了设计建设新的大规模聚丙烯生产装置外,通过对现有聚丙烯装置进行扩能改造,提高产量,是增加国内聚丙烯产量,满足市场需求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又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2)加快新型催化剂的研究开发。

催化剂的发展是推动聚丙烯生产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我国应该追踪世界聚丙烯催化剂技术和应用技术,提高国产催化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3)进一步完善并开发聚丙烯新的成套技术。

在目前完成20万t/a第二代环管聚丙烯的国产化成套技术开发的基础上,重点是提高装置生产能力,设计制造较高的耐压等级设备、开发气相共聚流化床技术、配套用的新型高效催化剂的开发、配套用的树脂新牌号添加剂的研究等。

对现有环管聚丙烯装置进行扩能改造,通过改变现有的聚合操作条件和消除瓶颈,提高装置的生产能力。

另外还应积极准备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4)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高档次品种牌号的生产比例。

针对目前我国聚丙烯的产品结构现状,各企业应调整生产思路,把生产定位在生产适销对路,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专用料,代替进口产品上来。

聚丙烯的生产将调整品种结构,提高档次,向多样化、系列化、专用化和高性能化的方向发展。

(5)注重基础研究,加强结构、性能表征及加工应用研究。

要促进聚丙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必不可少。

结构、性能表征及加工应用要与催化剂的研究紧密结合,以新型材料的开发为先导,加速新型聚丙烯牌号的开发工作并提高牌号开发的技术水平。

四、2007年我国聚丙烯产业分析
从近几年聚丙烯行业发展趋势看,在供应方面,随着近两年国内石化行业的大规模发展,2006年我国聚丙烯产能增加160
万吨左右,国内聚丙烯供给能力大大提升,对于缓解市场旺季需求压力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从长远来看,国内聚丙烯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巨大的需求潜力,已使得我国成为国外石化巨头投资的焦点,一大批装置纷纷上马。

我国聚丙烯的扩能高峰期将集中在2008-2009年,随着中东几套出口装置的投产,产品将大批涌入我国,以更低的成本优势与传统出口列强展开空前激烈的竞争,中国聚丙烯市场竞争将大大加剧。

同时,我国的生产企业也将遭遇强烈的冲击,尤其是中小装置难以与之抗衡,从而将陷入内外夹击、腹背受敌的境地,整个产业重新洗牌不可避免。

五、2007年我国聚丙烯价格分析
聚丙烯价格与丙烯价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是稳中有增。

进入2007年后,由于国内聚丙烯扩能增产幅度较大,另外考虑到国际原油价格将会小幅回落,塑料制品出口退税率降低,2007年一季度聚丙烯价格小幅回落,二季度在东南亚生产装置集中检修、销售处于旺季的情况下,价格将会止跌反弹,第三季度在市场资源不足,流通商炒作的作用下,价格将会继续上涨,第四季度,由于东南亚生产装置开工率的恢复,价格将会小幅回落。

从综合因素考虑,2007年聚丙烯的均价将会略低于2006年,但价格的走势仍然处于上升的通道之中。

六、我国聚丙烯消费分析
在未来的几年中,我国聚丙烯消费情况将会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编织产品份额将下降,目前我国聚丙烯消费结构中,编织制品消费量最大,达到479%。

而在发达国家,编织制品只占全部聚丙烯消费的较小比例。

随着注塑制品和包装薄膜产业的发展,我国聚丙烯消费结构正在逐渐改变。

尽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聚丙烯拉丝级产品需求量仍将很大,但随着国内聚丙烯消费市场日渐成熟,其所占比例将继续下降。

注塑领域国产产品缺口大。

在世界聚丙烯消费结构中,注塑产品占主要份额,特别是工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应用聚丙烯注塑产品比例更高。

因此,尽管我国目前聚丙烯消费市场中注塑只
占了174%的份额,但是其增长潜力巨大。

在注塑领域,我国自给率偏低,聚丙烯注塑料一半以上需要进口,进口产品主要来自韩国、日本、新加坡、欧美和中东。

与进口料相比,同一牌号不同批次的国产共聚料质量差别较大,造成加工难度大,废品率高,很多企业宁可多花钱购买进口料。

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薄膜市场稳步发展。

聚丙烯薄膜主要包括BOPP、CPP、普通包装薄膜和微孔膜等,由于加工技术要求较低,利润相对较大,前几年出现了投资过热现象,尤其是BOPP薄膜。

CPP在聚丙烯薄膜中所占比例较小,随着聚丙烯树脂质量的提高、设备性能的改进和加工能力的提高,CPP和BOPP薄膜在性能方面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而且由于CPP增加了新的应用领域,抢占了BOPP 更多的市场份额。

国内生产的BOPP薄膜大部分使用通用原料,薄膜特性受到限制,从而削弱了其对普通CPP膜的竞争优势,这种发展趋势表现得最为强烈。

七、近几年我国聚丙烯产业项目建设分析
高速增长的聚丙烯消费市场必然催生聚丙烯工业的投资热潮。

预计2008年前后,我国聚丙烯产业将进入新一轮投资高峰期,将有近600万吨/年产能陆续投产,其中65%分属于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集团。

在新增产能中,中石化为253万吨/年,中石油为135万吨/年。

从产能布局看,中石化新增产能绝大多数分布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及环渤海地区,中石油装置全部建设在东北和西北地区。

我国聚丙烯分为南北两大市场,并且呈现明显的“南重北轻”态势,70%左右的消费量集中在华南和华东地区。

华南地区是聚丙烯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最大的集散地,进口量约占全国进口总量的60%。

在东北、华北及西北市场,华北市场处于成长期,占全国市场份额12%左右,发展势头迅猛;东北和西北市场容量过小,仅分别占5%和2%,大部分聚丙烯要南运。

预计2008年前后,“三北”地区将新增产能390万吨/年。

根据中国聚丙烯市场情况,中石化选择在三大需求市场腹地新建产能,是基于降低运输成本、提升竞争力的考虑。

但目前珠三角市场趋于饱和,长三角市场增长潜力有限,反而是部分聚丙烯下游加工企业为降低成本选择战略北移,使东北和西北地区潜力巨大,因此中石油新增产能集中在这两个地区,虽然远离目标市场,但是应当有明显的后发效应。

在新建装置中,除了少数几套规模20万吨级外,绝大多数超过30万吨级,达到世界级规模,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上述装置若能如期投产,中石化产能将有可能超过排名第一的巴赛尔,跃居全球聚丙烯产商榜首,中石油也将进入前五名。

八、我国聚丙烯产业发展展望
2006年我国聚丙烯产量达到5842万吨,预计2007年产量将达到650万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各行业对聚丙烯树脂的需求,聚丙烯产品近几年在我国供不应求的局面不会有太大改变,每年仍然需要大量进口。

聚丙烯产业在我国发展前景广阔。

但是我国聚丙烯产业生产装置单套生产能力小,工艺技术开发能力落后,产品牌号较少,高档次品种比例较少的问题还比较严重。

在今后聚丙烯产业的发展中,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快企业自主创新,提高我国聚丙烯产业的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是我国聚丙烯生产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聚丙烯的研究1前言
聚丙烯是目前生产量较大、应用较广的通用塑料之一。

但聚丙烯分子中不存在极性基因,材料表面吸附能力很差;表面张力小,难于粘接。

据报道,目前适于聚烯烃的粘接剂有:EVA热熔胶、丙烯酸压敏胶、改性乙烯基橡胶类等。

本实验通过以低含氯量氯化聚丙烯与含极性基团的单体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制得粘接剂。

属单组分,可加热或常温固化,生产工艺简单,使用方便,粘接能力强。

2原理
氯化聚丙烯具有良好的耐老化、耐燃、耐腐蚀等性能,溶于苯、甲苯等溶剂中。

当与聚丙烯材料接融时,聚丙烯表面发生有限溶胀而以相同化学结构结晶的结晶间力相吸引,从而显示出粘接性能。

此时,原来结晶度很高的聚丙烯引入氯原子形成氯化聚丙烯后,其结晶降到4%以下,熔点降低,但机械强度也因内聚力降低而相应降低。

为提高内聚力,可引入单体对氯化聚丙烯进行接枝共聚[2]。

本实验采用带强极性基团的丙烯腈与丙烯酸苯酰氧甲
基乙酯对氯化聚丙烯在溶剂中通过引发剂接枝共聚,再加适当添加剂制得粘接剂,对聚丙烯、钢、铝等材料具有良好粘接效果。

3实验部分
31原料
聚丙烯、丙烯腈、四氯化碳、二甲苯、甲苯(均为化学纯),丙烯酸苯酰氧甲基乙酯(简称“丙酯”,自制)、过氧化二特丁基醚(分析纯)。

32氯化聚丙烯溶液制备
用低分子量聚丙烯在四氯化碳或水中悬浮氯化制得。

控制含氯量在30%~40%。

溶于二甲苯中而得氯化聚丙烯溶液。

33接枝共聚胶粘剂制取
在装有电动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滴液漏斗的反应瓶中,加入含100g氯化聚丙烯的溶液,再加二甲苯至300mL左右,缓慢加热,在回流温度及搅拌条件下滴加一定量配比的接枝单体和适量引发剂的甲苯溶液,再缓慢升温至100~120℃,回流下反应25~3h,再加入适量增粘剂及填料,即为本实验产品。

4粘接材料的表面处理及粘接固化
41聚丙烯材料试片的表面处理
将聚丙烯材料的试片用细砂纸磨平、粗化后浸入70℃铬酸氧化液中5~10min,取出用蒸馏水冲洗,滤纸吸干水分,干燥后待用。

42钢材试片表面处理
(1)脱脂。

用化学纯丙酮、三氯乙烯擦拭。

(2)除锈粗化。

用细砂纸磨平粗化,再清水冲洗,热风吹干。

(或100℃以下烘干)。

43试片粘接与固化
在已处理好的试片表面上,分别均匀涂布适量胶液,胶层厚度约001cm,室温下凉置4~10min,将两试片夹紧。

可在室温固化3~5天,也可在100~130℃固化3h,冷却后,测剪切强度。

5实验结果与讨论
51单体比例对胶粘剂粘接聚丙烯材料的影响
在100g氯化聚丙烯中加入不同比例的单体3g,制成胶粘剂,粘接聚丙烯,可得出单体合适比例为丙烯腈:丙酯=1:2~6时,聚丙烯材料的粘接性>52kg/cm2。

52单体用量对粘接性能影响
在100g氯化聚丙烯中加入配比为1:4的不同量的单体,可得出当单体加入量为3g时,粘接聚丙烯材料,剪切强度最大;当单体用量为2g时,粘接钢的剪切强度最大。

总之,随着单体用量增加,粘接强度增加;但单体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粘接强度呈下降趋势。

主要原因可能是单体用量增加,支化程度升高,支链结构复杂,对其使用性能影响较大,易脆裂,使剪切强度降低。

6结论
(1)本实验在氯化聚丙烯上引入丙烯腈及丙酯单体制得胶粘剂。

可用于聚烯烃、钢等材料的粘接。

(2)粘接剂对不同材料有不
同最佳配比,一般为100g氯化聚丙烯与m(丙烯腈):m(丙
酯)=1:2~5单体、用量为1~6g为合适比例。

粘接聚丙烯材料的剪切强度达52kg/cm2以上。

(3)该胶粘剂为单组分溶剂型,使用方便,还可对铝、纤维、合成革、木材有很好粘接性。

世界聚丙烯新品开发近况
近年来,随着聚丙烯生产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大公司不断加大应用研究力度,开发出一大批新的聚丙烯产品,大大拓宽了聚丙烯的应用范围,并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

目前,开发的聚丙烯新产品主要包括高熔体强度、高透明、高结晶度、高流动性聚丙烯等,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包装、汽车、家电和建筑等方面。

Dow化学公司最近开发出两种具有高刚性的聚丙烯均聚物,商品名称为Inspire213和Inspire215,前者主要用于热成型片材,片材不仅可减少厚度10%以上,而且还可以改进透明度和光泽度,对微波和热封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后者用于注塑薄膜食品容器,具有改进的光泽度、耐热性能以及优异的刚性强度。

Bsaell公司利用其专有的Catalloy技术生产出乙烯-丙烯共聚物合金Softell系列产品,目前有3种牌号(CA02A、Q020F、
C102M),均具有很好的刚性和韧性。

C102产品用于极软薄膜、片材和压缩瓶的挤出、吹塑、压延;Q020F产品具有高橡胶含量和高柔性的弹性热塑性聚烯烃(TPO);C102M产品用于韧性好的透明共挤出薄膜的流延膜。

该公司开发的新功能性氧化聚丙烯是一种含有氧化基的极性聚丙烯树脂,提高了有机和无机物表面
的浸润性,可用作阻燃分散剂,工程热塑性树脂共混物的交联剂/相溶剂和聚烯烃增强剂。

该公司开发的MetoceneX50182茂聚丙烯,可在热填充的拉伸瓶和罐市场与PET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相竞争,其透明性接近PET,光泽度好于传统的聚丙烯。

Basell公司开发出2种用于冰冻食品包装用的聚丙烯新产品,其中一种为高流动性、高抗冲的共聚物,商品牌号为
Pro-faxEP390S,主要用于不透明的薄膜注塑制品;另外一种产品的牌号为ClyrellEC140R,是一种加有成核剂的多相抗冲共聚物,用Catalloy工艺生产,主要用于透明的薄壁注塑制品,无论是在室温还是在0℃以下的低温均具有很好的抗冲击强度和抗应力白化性。

另外,该公司还开发出一种用于流延膜的新型茂金属聚丙烯(mPP)产品,商品名称为MetoceneX1129-55-1,其是一种均聚物,MFR为95,可用于包装、糖果扭结膜、像册、层压膜、土工膜和纤维等,由于它同时具有非常窄的分子量分布和低熔点,因而具有极好的透明性和密封性。

Borealis公司开发出了用于汽车部件和器具的Borcom“微米复合材料”,以标准填料量的一半加入可以改进树脂的性能,使部件质量减轻8%-24%;用于BOPP薄膜的乙烯-丙烯-丁烯三聚物,可以改进热稳定性和光泽度,降低雾度,减少发烟和模口附积;用于冷冻食品包装的透明聚丙烯,可将韧性与透明性结合;
用于热水或冷水管的新型BetaPPRRA7050无规共聚物,可以制成更薄的管子。

埃克森美孚公司开发出了3种用于汽车的新型填充抗冲击共聚物牌号:ExxtralBMT301,ExxtralBMT131,ExxtralBMT132。

ExxtralBMT301共聚物可提供汽车内部部件所需要的较高的耐刮擦性能,,ExxtralBMT131和ExxtralBMT132共聚物可用于汽车保险杆。

该公司还开发出新型的Achieve6936G1茂聚丙烯产品,具有熔体流动指数高,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等特点,能改善织物的性能,提高产量,可满足熔喷工艺中新一代产品的性能,给熔纺生产商带来新的机遇。

除了通过分子设计在反应器内实现聚丙烯的高性能化外,复合技术的进步也促进了高性能聚丙烯产品的开发。

在聚丙烯中添加成核剂可增加透明性、耐热性,提高弯曲模量、耐冲击强度和结晶速率。

如添加埃克森美孚公司开发的成核剂PP5082KN的均聚物,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刚性,可用于热成型杯子和容器。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因纳米粒子的纳米效应使其呈现出很多不同于传统复合材料的特性。

纳米复合技术可提高聚合物的韧性、刚性和耐热性,将成为聚丙烯高性能化的主要途径之一。

根据预测,未来市场需求最大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是聚烯烃系复合材料,到2010年美国钠米复合材料的需求量`中,聚丙烯类将占到约413%,聚乙烯类将占到约108%,由此可见,聚丙烯纳米材料将成为未来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主要品种。

扬子石油化工公司先后开发成功建筑用管材专用料R18、汽车保险杆专用料K9015以及高流动性、高抗冲性、高附加值汽车专用料K9935;开发的嵌段共聚物K8003产品具有很高的抗冲击强度、低温度性能优越,产品的熔体流动指数低,用途广泛;上海石油化工公司成功开发出无规共聚管材专用料、涂覆专用料、医用专用料、高指数透明专用料、流延专用料等;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成功开发洗衣机专用料、农用棚膜专用料、汽车专用料和BOPP薄膜专用料等,特别是BOPP薄膜专用料光学性能好,鱼眼较小,可与进口产品相媲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开发的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进口的无规共聚聚丙烯管材料,用其生产的管材料,质地均匀,内外壁平整光滑,尺寸稳定,成型性良好,可广泛应用于建材、汽车和家电领域。

另外,洛阳石油化工公司,中国石油独山子石油化工公司、抚顺石油化工公司等很多国内聚丙烯生产企业,结合本企业装置的特点,也都先后开发出了许多聚丙烯新产品,满足了市场需求,提高了经济效益。

聚丙烯工业技术进展
聚丙烯(PP)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合成树脂,产品具有密度小、生产成本低、透明度高、化学稳定性好、无毒、易加工、抗冲击强度、抗扰曲性以及电绝缘性好等优点,在汽车工业、家用电器、电子、农业、建筑包装以及建材家具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世界5大合成树脂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产品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