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生产原理及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生产原理及改性
0805班黄再青指导老师:张少华
摘要: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方式,制备了VAc/AA/BA三元共聚物,探讨了丙烯酸丁酯结构单元、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有机硅对乳液稳定性、黏度、转化率、干剪切强度和湿剪切强度、耐水性以及粘接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BA和APS用量分别为混合单体总质量的8.0%、0.5%,反应温度为75℃,共聚乳液具有良好性能。有机硅对聚醋酸乙烯的耐水性和粘接强度都有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无皂乳液聚合;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有机硅;改性;制备。
1.前言
聚醋酸乙烯酯(PV Ac)是主要的胶粘剂之一,聚醋酸乙烯酯(PV Ac)乳液具有优良的粘接性和成膜性,无毒无害、价格低廉,且生产工艺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因此深受重视,广泛用于纺织、木工、建筑、包装等领域。并于1930年在德国实现工业化。但是,单组分PV Ac乳液耐水性和耐热性以及抗蠕变性较差的缺点[1],并且在湿热条件下其粘接强度显著下降,致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目前,国内外对PV Ac乳液的改性方法大多数是基于传统乳液聚合的基础上,加入乳化剂,而影响PV Ac乳液聚合物的表面性质、耐水性能等,使其应用受到限制。由于有机硅树脂具有良好的低表面能、耐水性、耐候性及透气性等特点,因此,综合两者的优点,采用少量功能性有机硅树脂对PV Ac进行改性,可制取性能优异的改性PV Ac乳液胶粘剂,另外,在PV Ac乳液改性过程中,对于亲水性的丙烯酸单体研究报道较多[2-4],而对丙烯酸丁酯(BA)的影响认识不够。因此,本文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方式,合成了V Ac/AA/BA三元共聚乳液,具体探讨BA 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有机硅对乳液稳定性、黏度、转化率,以及粘接强度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实验部分
2.1实验原料:醋酸乙烯酯(V Ac)、丙烯酸(AA)、丙烯酸丁酯(BA)、过硫酸铵(APS)、碳酸氢钠(NaHCO3),均为化学纯。去离子水,自制。功能性有机硅。
2.2有机硅改性PV Ac乳液的制备:在装有回流冷凝管、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四口烧瓶中加入计量好的水、PV A溶液、乳化剂、1/3的V Ac和引发剂,边搅
拌边缓慢升温至65~70℃;待体系稳定后升温至70~75℃,开始滴加部分V Ac 单体(控制滴加速率),补加引发剂;继续滴加剩余的V Ac和其他单体的混合物,滴毕,保温反应一段时间;待体系稳定后逐步升温至85℃,然后冷却至50℃,用10%碳酸氢钠溶液调节pH值至中性,搅拌均匀后降温、出料即可。
2.3性能测试
2.3.1转化率测定。用称量瓶称取l-2g试样,滴加1-2滴对苯二酚阻聚剂,置于50℃恒温干燥箱内干燥至恒重,冷却后称重,计算转化率。
2.3.2凝胶率测定。反应结束后,以300目双层铁丝网过滤乳液,收集乳液聚合物内、反应器壁的所有固体颗粒,以自来水清洗至水呈无色,烘干,称量过滤前后铁丝网质量,得出凝胶量,计算出凝胶率。
2.3.3黏度测定。在25℃恒温条件下,用NDJ-79型旋转黏度计进行测试。
2.3.4防冻稳定性测定。乳液于(-10±2)℃下冷冻16h,然后在(30±5)℃的水浴中将冷冻后的乳液融化。1h后,观察破乳情况。
2.3.5稀释稳定性测定。移取乳液5mL到50mL量筒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固含量为3%,搅拌振荡摇匀,静置3d,目测乳液分层状态,以上层清液量及下层沉淀量表示稀释稳定性。
2.3.6耐水性测定。取相同形状的标签纸数张,将乳液均匀涂敷在标签纸上,并粘贴于玻璃瓶上;自然晾干(2 d)后,将其置于水中室温浸泡若干天;以浸入水中至标签脱落的时间作为衡量指标。
2.3.7胶合强度。参照GB/T 17657-1999《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测试方法》进行。
3.结果与讨论
3.1第三单体丙烯酸丁酯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表1)
由表1可知,随着BA用量的增加,乳液聚合过程的稳定性和乳液稳定性增强。这是因为随着BA用量的增加,更多的酯基参与到乳胶粒的稳定当中,有利于乳胶粒的形成,从而提高了聚合过程中乳胶粒子的稳定性,不易发生凝聚[5]。由于软单体BA的加入,使得乳液的玻璃化温度降低,防冻稳定性提高。
BA对干剪切强度和湿剪切强度的影响
a.BA对干剪切强度的影响
b.BA对湿剪切强度的影响
同时随着BA用量的增加,黏度和吸水率下降。因为,随着BA用量的增加,聚合物中的酯基结构单元增加,与水分子间的作用力下降,使得黏度和吸水率呈现下降的趋势[6]。另外,随着BA用量的增加,胶合强度也呈现下降的趋势,是因为BA的加入虽能改善胶合环境,但也降低了胶合层的内聚力。综合考虑,取BA的用量为8.0%较为合适。
3.2引发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表2)
由表2可知,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加,稳定性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转化率和胶合强度表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引发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引发剂对改性PV Ac聚合反应的影响在高分子合成过程中,引发剂的选择和用量关系到合成反应的成败,也是影响聚合反应的进程和相对分子质量的重要因素[7]。当引发剂用量过少时,产生的活性中心数目较少,故聚合反应速率缓慢、反应易终止且单体转化率较低,表现为单体回流较快、体系不稳定。当引发剂用量过多时体系中自由基数目增多,聚合反应速率加快;但是过多的反应活性中心易导致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降低、黏度较小,并且若聚集的反应热未能及时排除,
则易发生爆聚现象。由于正常聚合速率与引发剂浓度的0.5次方成正比[8],对无皂乳液聚合体系而言,就表现出稳定性增强,单体转化率升高,胶合环境改善,胶合层内聚力增大,胶合强度增加。但是当引发剂用量超过0.5%时,体系中自由基浓度增大,成核速率增大,乳胶粒数目也增大,乳胶粒径下降,其比表面积急剧增大,使得体系稳定性下降,黏度增加。相同的反应时间内,引发剂用量增加,产生的自由基数增多,链终止速率增大,转化率下降,胶合强度降低。实验结果表明,引发剂用量为0.5%为宜。
3.3反应温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由表3可知,当反应温度逐渐升高时,呈现出稳定性增强、转化率升高的趋势,而黏度和吸水率呈现下降趋势。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通常可用阿仑尼乌斯方程描述,因此在聚合过程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使得危险期的时间缩短,从而提高了体系的稳定性和转化率。但当反应温度升高时,粒径变小,能填充大粒径粒子融合膜间的空穴处,使胶膜更好地连结成片,提高胶合强度,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粒子融合膜层内聚力下降,胶合强度下降[9]。反应温度过高时,乳胶粒的布朗运动加剧,乳胶粒间碰撞聚集几率增加;另外,乳胶粒的水化层渐趋薄弱,乳化剂稳定性下降,故乳液聚合稳定性降低。体系不稳定,容易产生粗粒子;
当反应温度过低时,则后期升温时回流较大,反应不完全,残留单体较多。引发剂分解速率常数和链增长速率常数降低,故聚合反应速率下降、残留单体增多且回流速率增大。从反应稳定性、耐水性及胶合强度综合考虑,选用体系的反应温度以75℃较为适宜。
3.4.有机硅对改性PV Ac乳液性能的影响
有机硅聚合物具有优良的耐候性、透气性、疏水性和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表面张力,因此,利用带长链烷基的硅氧烷单体与V Ac进行共聚,可以改善PV Ac的耐低温性能和耐水性,扩大其应用
范围。这是由于①有机硅单体因参与共聚反应,从而在PV Ac分子链中引入了有机硅链节Si-O-Si,这种链节具有良好的疏水性,使聚合物的耐水性提高;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