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非营利组织治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事会职能 ●理事会类型
●理事会结构
●理事会运作要素
一、非营利组织理事会职能 • • • • • • • 决定组织的宗旨 选择和评估执行主席(会长) 决定战略规划 审核和监督 筹集资金 协调公众关系 自我评估
二、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类型
以上7种职能是非营利组织的“应然”职能,但在实践过程中,非营利 组织的理事会表现出四种典型类型:
• 决策机制
– 指决策权在非营利组织利害相关者之间的配置方式。所有者缺 位现象凸显出理事会决策机制的重要意义
• 监督机制
– 非营利组织的利害相关者针对组织经营结果、行为或者决策所 进行的一系列客观而及时的审核、监察和督导的行为
• 激励机制
– 为解决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关系的动力问题的机制。薪酬激励 作用的弱化是非营利组织成员激励机制设计中必须面对的客观 现实和困境
非营利组织管理学
主讲教师:张江龙
第五章 非营利组织治理
学习目标: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非营利组织营销的发展 历程,掌握非营利组织营销的特点,通过 案例分析等手段使学生能够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去策划和实施非营利 组织营销。 重点:理事会治理和信息披露制度
难点:不同国家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差异
第五章 非营利组织治理
●信息披露机制的涵义 ●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我国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展望
一、信息披露制度的涵义
信息披露制度:是指将反映其运营状况的主要 信息,如所提供服务状况、筹资进展、财务与投资 报告、治理结构变动、年度重大事项等信息,真实、 准确、及时、完整地向出资人、政府、受益人及其 他利害相关者予以公开的过程。
三、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结构
美国联盟组织理事会规模
理事成员数量 组织数量 占组织的比例%
10 或少于
11-20 21-30
5
9 14
10
18 28
31-40
41-50 50 以上
6
10 4
12
20 8
三、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结构
思考:是否非营利组织的大小决定其理事会的规模?
请看课本第141页“相关阅读材料”——“福特基金 会理事会和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理事会规模比较”
– 出资人、债权人、理事会、管理层、组织员工、受益者、供 应商、行业协会、政府和社区等。
• 治理环境千差万别
– 难于集中管理和法律规制
一、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界定
(三)非营利组织治理的机制
• 协调机制
– 非营利组织与其周围环境中的诸多结点存在着协同作用,无法 依赖自身的造血功能来实现各类资源的供给,网络化程度更高
权威型理事会(掌控组织重大决策权并对组织发展负有不 可推卸责任)
咨询型理事会(不拥有组织重大决策权,只在决策时提 供相应参考意见)
管理型理事会(理事会成员中大多数也承担组织的日常 运营工作) 橡皮章型理事会(依法律要求而设,具有一定程度上的 象征意义)
中 国 社 会 工 作 协 会 理 事
李 锋 重庆海洋公园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 巍 《当代社会》主编、山东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李万英(女) 协会城区工作委员会总干事 李永铁 辽宁省社会福利协会秘书长 李立定 浙江省民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 李守镇 中华全国总工会保障工作部部长 李江海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工农乡党委书记 李学献 安徽省蚌埠市残疾人就业中心主任 李晓林 北京林达集团董事长 李德运 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 李耀东 中国老年报社总编辑 杜 斌 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杨 凤(女) 协会婚庆行业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北京经典时光婚庆公 司总经理 杨 刚 威莱日化(广州)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会英(女) 北京市民政局社会福利管理处处长 杨运勇 江西省民政厅副厅长 杨孟欣 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长 杨建平(女) 协会社区服务工作委员会总干事 杨建昌 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 杨松生 中华永恒发展集团(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崇乐 河南省范县政协副主席、民政局局长 沈南燕(女) 协会副秘书长、新闻中心主任 芦 珊(女 ) 北京芦珊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苏福生 山东省济南市社会工作协会会长
第三节 信息披露制度与NPO治理
NPO治理过程中产生很多弊病,其根源之一就在于利害相关者对 NPO运营状况的信息无法充分了解,形成了被此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 的格局,部分主体利用信息优势来侵犯其他主体的合理权益,由此 形成了NPO治理的失衡和失效的局面。因此,NPO信息披露制度的构 建与完善对其治理有着重要意义。
其他非营 利组织和 社会组织
外 部 治 理
三、非营利组织治理模式
主要国家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模式比较
• 美国:完善的第三部门;与政府良好的合作关 系;规范的内部治理 • 英国:简单而自由程度高,慈善组织事务委员 会负责非营利组织的登记工作、例行管理工作、
审核监督工作。
• 澳大利亚:与政府的良性合作;行业协会的监
第一节 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概述
●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界定 ●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必要性 ●非营利组织治理模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界定
(一)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定义
治理现在是世界上较为流行的一个概念。治理是 一个动态过程,可以发生在各种社会层次上:如当地
的或一国范围的各种组织机构,也可以是国际的或全
球的组织机构。可以行使治理的组织有政府,企业和 非营利组织等。 如:政府治理、环境治理、黄河治理、企业治理等等
三、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结构
当非营利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理事会规模比较大,非营利组织的规 模比较大的时候,非营利组织理事会大多通过设置若干次级委员会来发挥 相应的专业作用。
三、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结构 次级委员会的设臵
• 执行委员会(常务理事会)
• 审计委员会
• 提名委员会
• 筹资委员会
• 财务与投资委员会
十八大报告: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 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十八届三中全会
国家治理
(一)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定义
几种关于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界定
●机制角度:设定长期方向并维持组织整合的机制。 ●外部治理角度:社会公众扮演重要角色,治理是自下而上的 决策参与过程。 ●内部治理角度:理事会成员和执行官发挥关键作用的行动领 域,它与目标、基本的组织活动、决策、参与者以及环境有关。 ●治理者行为角度:治理包括大量责任和判断,治理者对组织 负责,保证组织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决策角度:为组织提供战略领导的过程,它包括决定方向、制 定政策和战略抉择、监督和控制组织绩效、确保整体问责制度有 效等一系列职能。
• • • • • • • 决策机制的空洞化与失衡性 信息披露制度和外部监督制度虚化 低效率 “多头领导”弊端 地区垄断和限制特征 深度行政干预与寻租行为 身份错位
二、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必要性
如同企业界的“市场失灵”和“契约失
灵”、政府部门的“政府失灵”一样,非营利
组织也有“慈善失灵”,这些问题的出现及蔓 延在很大程度上与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和机制 的不完善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正是 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失效乃至失败才导致了上述
问题的出现。
三、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基本模式
环境 出资人和捐赠者 问责 受益人 行业协会 战略联盟 合作伙伴 独立审计 机构 传 媒 信息披露
监 事
选 任
政府
社 区
信息披露
使命 理事会
负 责
理事会构成 出资人代表、 独立理事、员 工理事等以及 相应的各个次 级委员会
管理层
选 任
负 责
员工和志愿者 内 部 治 理
●理事会长期不活动、不开会,理事同组织活动音讯隔绝;
●理事都是由个别人指定的,在组织治理方面强烈的人治风格与行政主导。 ……
从中国NPO的发展方向看,逐步在实质上采用和健全理事会治理机 制势在必行。这是保障中国NPO健康发展并逐步成长为一个正常的独立的 社会部门的必要条件。中国NPO之所以须要采用理事会的治理机制,是因 为迄今世界范围的经验证明,这样一套机制可以使NPO的治理制度化、社 会化和民主化。
前提,以委托代理关系为主线,以利害相关者协
调为重心。自主治理与协同治理应当成为其两大 指导思想,奉行以理事会为中心、保障理事尤其 是独立理事的有效作用、吸纳利害相关者的多方 参与、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等若干治理原则。
第二节 非营利组织的理事会治理
非营利组织不能仅仅将决策权放在总裁或者执行长上, 要充分发挥理事会的作用,形成权衡力量,理事会应在组 织的政策制定、组织管理及财务预算方而发挥指导作用, 理事会应该成为决策机制的核心主体。
七大关键词:目的、前提、主线、重心、 指导思想、中心、治理原则
一、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界定
(二)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特点
• 所有者缺位
– (无法找到明确的人格化所有者,而只能将其资产归结为法 律上的法人所有)
• 出资与受益角色的分离
– “出资者本是受益人”的逻辑在NPO行不通,四权分离。
• 更广泛的利害相关者
• 理事会与管理层关系(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的关系)
第二节 小 结
理事会制度是在国外普遍采用的、有着长期实践的一套治理机制。但 在中国,很多NPO是没有理事会的,而在设置了理事会的NPO中,理事会大 多是虚设,徒具形式,所发挥的实际治理职能是很有限的。中国NPO虚设 理事会有各种表现: ●庞大的理事会规模很难形成有效的治理决策能力;
信息披露接收者 理事会 监事会 出资人 非 营 利 组 织 发送源 信息披露接收者 政府 独立第三方 行业协会 媒体与公众
受益人
一、信息披露制度的涵义 信息披露制度意义:

• 日本:政府主导型;法律法规限制多
三、非营利组织治理模式
中国—不同类型的非营利组织治理
1、双重管理体制
2、内部治理能力较差(内部结构及决策机制)
3、公信力不足(协调机制未形成)
4、缺乏治理意识
5、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甚至没有
……
第一节 小 结
非营利组织治理,当以公共责任的实现为目
的,以所有权、控制权、经营权与收益权分离为
四、非营利组织理事会运作要素 • 理事会的规模(大小会影响到会议和决策结果的质量)
• 理事会会议(理事会会议就是理事们发挥作用的平台) 基金会管理条例
• 监督职能(理事会的监督职能是治理中决策机制的制衡 第二十一条 基金会设理事会,理事为 5人至25人, 基金会管理条例
作用最为有利的体现) 第二十一条 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2次会议。理事会 理事任期由章程规定,但每届任期不得超过 5年。 会议须有 2/3(对于其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有效的制衡局 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理事会决议须 理事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 • 独立理事 经出席理事过半数通过方为有效。 面至关重要)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概述 非营利组织理事会治理 信息披露机制与非营利组织治理
第五章 非营利组织治理
进入讲解之前:观看以下视频:
http://www.imgo.tv/clip-201109-51-1151203456-214226.shtml 论郭美美事件后的中国慈善 思考: 1、中国公益慈善界遭遇什么样的问题? 2、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解决这些问题有哪些措施?
二、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必要性
之所以要进行非营利组织治理,是因为非营利组织 在其运行过程中出现了种种违背其使命与价值的问题。
国外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出现的一些诟病:
■商业化倾向
■利用公共权力 ■产出的数量和质量难以衡量 ■服务的间接性导致信息不对称 ■所有者缺位
二、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必要性
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几大突出问题:
(一)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定义
界定对我们的启示 ●NPO治理,既涉及内部的关系,又涉及同外部组织的关系。 ●治理不同于管理:“治理着重于政策和组织特性的问题而 不是日常的项目实施的问题。治理意味着解决非营利组织的 前景、使命以及战略的问题,着重于未来的方向和长期的战 略考虑。 ●NPO治理涉及更为广泛的利害者群体,包括出资人、债权人、 理事会、管理层、组织员工、受益者、供应商、行业协会、 政府和社区等。
• 非营利组织治理,应当以公共责任的实现为目的, 以所有权、控制权、经营权与收益权分离为前提, 以委托代理关系为主线,以利害相关者协调为重 心。自主治理与协同治理应当成为其两大指导思 想,奉行以理事会为中心、保障理事尤其是独立 理事的有效作用、吸纳利害相关者的多方参与、 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等若干治理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