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改善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效果的几个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改善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效果的几个措施

在基于 Web 的“主导—主体”的网络教学结构中, 学生是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建构意义的促进者, 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因此,对于上述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可以从学生、教师以及课堂环境三方面出发,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

1. 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要解决网络环境中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个前提。以下行为习惯需要教师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加强培养。

(1) 认真听的习惯, 为高效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打基础

自主学习开始之前、实施过程中以及实施完毕之后, 无论哪个环节, 学生都要养成一个认真听教师说的习惯。尤其在自主学习开始之前学生一定不能有边开始操作电脑, 边听教师布置任务的习惯, 这一习惯会大大影响后面开展自主学习时的效果。

(2) 协作学习的习惯, 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

自主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或是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知识和内容, 那么这个过程中问题的产生就是个别化的、分散的。教师不能像传统课堂中那样能够预计学生产生的问题, 因此要引导同学之间的互助和协作。

(3) 爱护电脑的习惯

学生要在最初接触电脑的时候就明确电脑是一件贵重物品, 使用时应该倍加爱护。否则, 频发的机器故障会直接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在一线课堂中, 笔者曾看过有很多学生电脑的键盘按键都被学生好奇地“抠”掉了, 导致课堂中的打写练习无法进行。这一情况在老师加强了对学生的引导、训练之后才得以改善。

(4) 爱护自身的习惯

电脑显示屏对人的眼睛是有一定的伤害的, 所以学生在使用时要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如同我们写字有姿势的要求一样, 使用电脑也要注意坐姿和眼睛离电脑的距离等等。

(5) 令行禁止的习惯

电脑室中上课, 教室一般都比较大, 而且比起传统的课堂多了很多电脑, 原本只有学生与教师的空间又多了许多的东西, 使得老师对学生的控制不像在传统的课室那样容易实施,因此在最初进入电脑室上课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令行禁止。

2. 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

当今社会需要创新型的人才, 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卓越的创造能力、灵活应变的能力, 还需要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而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自我

监控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说到底就是学生独立学习的活动, 因此, 为了改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效果,必须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教师要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才能

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而言,进行自我监控就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自己学习状况的反省和分析, 发现自己在学习上的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 从而改进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因素。一般而言,低年级学生对自我的反省、分析能力还是比较低的。他们对于学习方法、方式方面的认识以及自我调整的能力也是需要大加培养的。教师在做这个工作时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在最初的阶段主要依赖教师的强制, 在学生渐渐具备一定的自我监控能力之后逐步可以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教师可以对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的自我监控能力分别加以培养。例如,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 在进行自主学习活动前要认真仔细地听老师的指导、明确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时间安排; 在活动中, 要专注于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不要开小差, 不要做学习以外的事; 在活动后, 要注意听老师的讲解、积极参与同学之间学习成果的展示、积极进行自我反馈和评价,等等。

3. 教师加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如果要想达到比较好的自主学习的效果, 从根本上讲还是要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其主动性,在自主学习的全过程时刻保持着对学习任务极大的热情,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自主学习的学习效果, 使得

对自主学习的调控变成一个学生自我约束的主动过程。要想实现这一点, 就要

从教学设计上下功夫, 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课堂教学过程是由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构成的, 教师要设计有趣生动的、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活动, 促使学生在活动中深入掌握所学知识。设计活动的时候,要保证活动的目的性要明确, 并保持各个活动之间能够围绕一条主线展开; 同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 活动的数量也不可以过多。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 必须加强学习资源的设计。从资源的内容角度看, 要完成从“辅助教”到“辅助学”的转变,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做到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不过度强调娱乐性, 使得学生的兴奋点始终还是保持在学习的内容上而不偏离。从资源制作、呈现的技术角度看, 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将资源分类放置在不同的网页,在开展自主学习的教学环节中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引导,让学生在一个相对集

中的资源范围中开展学习, 以保证学习的效果;资源的制作不能有链接、跳转上的错误, 否则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资源是为教学服务的, 因此资源中采用的多媒体素材一定要适合教学,不能为了展示而展示。

在课堂教学中, 恰当运用过程性评价, 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 例

如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评价情境、营造适度的竞争氛围、使用两两评价表等等。教师应设计出使学生不感到任何压力、乐意去进行, 又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评价方法[4]。过程评价的目的往往不是为了给出学生优劣的评定, 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 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

促进手段。另外, 反馈、评价都要做到及时、明确。

4. 教师加强课堂实施的引导

教师在课堂实施中的引导对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当好学习过程的组织者, 要真正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

(1) 任务驱动

在开展自主学习之前, 教师最好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 这样学生在一个明确任务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时可以更有效地集中于学习内容, 防止浏览迷航。

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要做到目标明确、导语明确、对象明确、时间明确。教师要语言明确地告知学生学习什么样的内容, 完成什么样的任务, 在一个怎样的特定时间段里完成。每一条都要陈述清楚, 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知道自主学习完成之后, 要完成一定的任务——是需要展示自己作品, 还是需要汇报自己的所学,或是需要写点什么,并且引导学生慢慢学会把握时间。

(2) 示范引导

电脑的使用对于小学生来说,毕竟是新事物, 学生最开始的使用必须通过长期的训练来熟悉。小学生有比较强的模仿能力, 因此教师的操作示范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让学生开展利用电脑自主学习的时候, 一般应该通过大屏幕先做一遍演示, 然后再引导学生一步步操作。另外也可以把一些关键的提示语作为板书在黑板上呈现。有的老师认为这样太费时间, 但从实际课堂来看,由教师先做示范、学生再操作往往比教师口述、学生再操作的效率更高。

(3) 个别引导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适时反应, 及时做好个别化指导和示范工作, 关注全班的学生, 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

5.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 巧妙安排学生座位

网络教室的物理环境不同于传统的课堂,干扰因素也较多, 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 增大调控的难度。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特点,有意安排学生的座位。一种是同质学生集中安排式, 这种方式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程度差异集中管理和控制,但往往容易造成差生更差,好生更好的局面。这种形式一般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形成班级学习风气阶段采用为宜。另一种是异质学生交叉安排式,这种方式可便于学生之间的互助和协作,但是加大了教师对学生全面关注的难度,对于学生学习习惯还没有很好养成的班级, 尤其对于学生比较调皮的班级,采用这种方式在管理上教师往往会力不从心。这种方式常常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之后再采用。

另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空间中的T型区域。在这个区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普遍比较高,而且这个区域的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互无论频率还是效率都比较高,教师在这个空间中的走动比较方便, 对学生近距离的关注更容易实施。在T型区域,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比较难于管理的学生, 以便随时和他们进行近距离的交流, 这样也有利于维持一个有序的课堂。

6.多媒体网络教室控制系统的有效使用

在很多情况下,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功能。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 学生和教师的计算机屏幕都可以广播, 教师可以锁定、监控学生的操作, 可以方便地进行各种基于网络的教学手段的实施。在使用中,教师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