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社会工作4

小组社会工作4
小组社会工作4

精选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小组工作开始纳入社会工作的专业课程是在()

A.二十世纪二十年年代B.二十世纪三十年代C.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D.二十世纪六十年代2.在下列小组工作实施模型中,强调工作者在小组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的是()

A.社会目标模型 B.治疗模型C.互动模型D.主动模型

3.医院组织病友小组适合采用的小组组织方式是()

A.开放性小组 B.同年龄小组C.封闭性小组D.同性别小组

4.认为小组动力是影响小组动作的力量的理论是()

A.人类行为发展理论 B.生态理论C.小组动力学理论 D.符号互动理论

5.在小组形成期应该形成的沟通状态模式是()

A.理想的沟通 B.控制的领导者 C.刻板的沟通D.无反应沟通

6.小组决策的主要内容是()

A.沟通与理解B.交换与竞争C.领导与服从D.冲突与合作

7.在下列小组工作实施模型中,强调问题的解决决定于小组的彼此协助过程的是()

A.社会目标模型 B.治疗模型C.互动模型D.行为修正模型

8.在小组工作中,通过把在外部动作和支持下形成的小组称为()

A.开放性小组 B.封闭性小组C.自然小组D.人为小组

9.在组织小组时,把小组分为同质性小组和异质性小组的分类根据是()

A.小组的规模 B.小组的时限C.小组成员的客观特征 D.小组成员的流动性10.在小组工作中,小型马拉松小组指的是一种()

A.娱乐小组B.体育小组C.持续性小组D.有时间限制的小组

二、多项选择题

1.影响小组组成的因素包括()

A.年龄B.性别C.成员需求D.民族 E.文化

2.一个以治疗为目标的、由吸毒者组成的戒毒小组适合采用的小组形式是()

A.开放性小组B.封闭性小组C.同质性小组D.异质性小组 E.小小组

3.在小组开始阶段表现出来的小组动力特征包括()

A.矛盾情感B.初次探索 C.联结角色D.信任感 E.冲突

4.小组工作者在小组开始阶段应该做的工作是()

A.协助处理小组冲突B.协助发现成员相似性C.协助建立小组契约

D.缩短与成员距离E.促进角色塑造

5.小组工作者对小组治疗对象实施干预主要采取的途径是()

A.直接影响法 B.间接影响法C.小组内部力量法 D.小组外部力量法

6.同辈领导的好处在于()

A.加强解决小组问题的能力B.加强对小组动力的观察C.培养领袖人才

D.节约人力成本E.反映小组工作成效

7.小组工作的三大模式一般的是()

A.发展模式B.社会目标模式 C.主流模式D.治疗模式E.互动模式

8.小组决策过程中存在的决策方式有()

A.领导发号施令B.达成共识 C.少数服从多数D.委托专家 E.小组联合同盟

9.小组的组成应该考虑的因素包括()

A.年龄 B.性别C.成员行为D.问题性质E.机构目标

10.在下列关于小组工作的表述正确的是()

A.小组工作是一种小组经验B.小组工作是一种过程

C.小组工作是一种慈善活动D.小组工作是一种社会工作的方法

E.小组工作是一种娱乐方式

三、名词解释题

1.小组凝聚力:小组凝聚力指的是小组成员在观念与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往往是小组目标实现的前提。实现小组凝聚力的条件包括:一是小组目标的一贯性以及成员对这种目标的认同,二是小组成员对自己在小组中的地位、角色和小组的价值、规范的认同与遵从。因此,小组凝聚力可以是小组成员关于情境的理解与反应趋向一致的过程,也可以是成员对他人行动的附和,也可以是成员共同持有的一种特定的价值观。

2.同质性小组:所谓同质性小组指一类由具有较多的相同或相似特征的小组成员组成的小组,这种同质性可能表现为年龄的相似、性别的相同、文化的相似、个性的相似或问题的相似等等,)高度同质性小组能够使成员较快地产生小组认同,建立起强有力的小组凝聚力。但同质性小组可能造成成员学习经验单一有限。

3.小组目标:小组目标是整个小组存在的理由和团队工作的方向。在小组工作中,小组目标应该是服务目标即机构目标、工作者目标、个人目标、小组目标这四个层面目标的整合,是在小组过程中小组、个人、工作者和机构四个方面互动的结果。

4.民主式领导:所谓民主式领导,是勒温对小组工作小组领导方式的一种分类,(1分)指团领导者尽量将推动小组的责任通过鼓励小组成员的参与各尽所长地去分担和完成,小组领导者把自己视为是引导者,致力于促进和协助小组及小组成员的成长。在小组动力方面,小组领导者注重澄清、综合、反应及过程分析等技巧的应用,来协调成员之间的主动参与。这种领导方式被较广泛地运用在小组工作中,在一般成长小组或友谊小组中更以这种领导方式为主。

四、简答题

1.简述小组工作中运用的“小组”的基本特征。

(1)小组必须小到成员能够相互了解,能够影响小组的作用。

(2)小组工作中的小组必须有相当程度的凝聚力。

(3)小组工作中的小组一定要有最低限度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以便小组成员有共同感受和实现小组目标的方法,也能积极参与小组决策。

(4)小组工作中的小组必须要有选择及核准成员加入的方法,以便运用社会控制力量,并使团员为其行为负责,这种核准的程序要与机构共同决定,并且要遵循机构的章程。

(5)小组工作中的小组必须并且愿意接受机构及工作者,并与他们建立合作的关系,经由这种自然的依附程序,小组支持并实现机构的目标。小组工作中的小组的一般特征是彼此相关的。但是,针对不同的小组,又会具有不同的小组特征。

2.简述小组工作中的角色知觉和角色塑造的概念。

所谓角色知觉,是指人对自己所处的特定的社会与组织中地位的知觉。一个完整的角色知觉过程必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角色认知、角色行为、角色期望和角色评价。角色认知和角色行为体现的是角色扮演者的主观认识及表现,而角色期望与角色评价则是他人对角色扮演者的客观反馈,角色知觉的过程实际上是个人主观感受与客观反馈综合作用的过程。所谓角色塑造,是指在小组工作及小组过程中,小组工作者根据各成员的个性特别,确定其角色和角色行为模式,使成员按照角色所规定的规范或形象,调整及改变自身的个性特征。

3.简述小组活动对成员的教导训练体现在哪些方面。

(1)小组活动让小组成员灌注希望;(2)小组活动为小组成员提供利他主义训练,使成员不仅学习了接受别人的帮助,同时也学习为他人提供帮助,养成责任感和助人为乐的精神;(3)学习新的知识;(4)小组活动中的角色扮演和示范,协助小组成员习得新的处理问题的方法;(5)发展社交技巧,提高成员人际交往的能力。

4.简述运用小组活动实现小组目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明确进行活动将依赖于何种规则;(2)明确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是谁,了解参与者的行为和互动受谁的控制;(3)了解活动对参与对象肢体的限制;(1分)小组内开展的活动重在参与,而不在于参与者的能力和技巧;(5)活动的变化越广,活动的内容越多,参与者需要或可以互动的质与量也越多。小组领导者必须根据参与者之间的需要或可以有多少互动,来决定活动的选择;(6)某些活动对参与者的适当奖励或赞美可能会增加小组活动的吸引力

和创造性。

五、论述题

1.简述次小组形成的原因及其对小组的影响。

次小组形成的原因有:(1)成员相似性。在小组开始阶段,成员有一共同的工作就是寻找相似性的成员。(2)小组的规模。大的小组倾向于产生次小组。(3)小组的情境。小组过程本身就是创造次小组的情境。(4)成员的安全需求。成员对小组或某些他人有恐惧时,容易形成自我支持的次小组。(5)小组意见不一致,小组发生不高的事件,或意见分歧时,次小组最容易形成。(6)协同领导者造成的分裂。由于两位领导者有不同的吸引力、经验与人格物质,成员在追求自己的利益与偏好下,可能倾向于支持某一位工作者,也可能是工作者的不协调,造成小组的分裂。次小组的形成对小组产生的影响有:(1)分工。次小组作为小组分工的中间人,次小组能够促进分工,提高小组的整体性,同时也会造成抵制小组分工,造成小组的分裂。(2)安全。次小组能够提供个别的、特定需求的满足给员,加强小组的力量,同时也会造成成员先信任次小组还是先遵守小组要求的困境(3)包容与排斥。次小组的成员可能对非小组成员产生排斥,而导致小组中更多次小组的产生甚至导致小组的分裂。

2.试述小组冲突产生的原因、主要的解决方式以及小组工作在解决冲突时应该注意的基本原则。

小组冲突产生的原因常是通过两个以上的参与争取同一事物,一方获得,一方推动。一般地说,解决冲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消除法。当小组各方成员互相争斗,要求获胜的话,有一种现象是把敌对的一方成员或个别的领导者消除出小组。(2)压制法。最强有力的次小组可能强迫其他接受他们的意见面掌握了小组的决策权。(3)让步法。当不同意见的次小组差不多是势均力敌的时候,他们双方可能各自让步,使小组可以继续动作。(4)联合法。小组内不同意见的次小组可能依然维持他们的独立性,但在某些事件中与人联合以求达到同一目标。(5)融合法。小组经过纷争以后可能达到一种解决办法,而这个办法比以往几个次小组争持的不同的解决意见更好。小组工作在解决冲突时应该注意的基本原则是:避免助长输赢观念;利用整个小组的力量处理冲突;建立小组组织动作的标准和基本规则;保持冷静,分析小组表境,寻找合适的介入策略。

精选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

1.小组工作:小组工作是一种方法,通过小组工作者的协助,引导小组成员在小组活动中互助,促使成员彼此建立关系,并以个人能力和需求为基础,获得成长经验,达成个人、小组、社区的发展。

2.小组动力:小组动力是源自于小组份子间互动所产生的力量和现象,小组动力会影响小组的发展及小组成员的行为反应与情感支持

3.小组工作评估:小组工作评估是指通过科学系统的评估方法,运用相关的资料与技术,对小组工作的需求、目标、理论、过程与结果等各个方面进行单一或综合的评价,从而发现问题、提供信息作为决策和改进的依据。

4.社会工作本土化:社会工作本土化是将社会工作功能和教育与某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的过程。

5.小组领导:小组领导指在一定的组织环境和条件下,小组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个人或群体,通过共同的社会活动,带动和激发小组成员共同实现小组目标的行为过程。

二、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答题纸的适当位置打“T” ,错误的打“F”并改正。)

(T)1.小组工作起源于基督教的青年会、睦邻会、犹太人中心及童子军等。

(F)2.小组生活发展理论认为人类早期的生活经验对他们以后的人格特征和人格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T)3.健全的小组生活能够有机会使组员自由的表现自我,展示自己与他人的不同。

(T)4.互动模式将小组工作的注意力集中于个别成员间为满足共同需要所产生的互动过程

(T)5.发展性小组模式通过小组鼓励成员参与、表达自己,从而找出大家的共同兴趣及目标,并在民主程序的体现过程中达到小组目标及团员的自我成长

(F)6.沉默者是小组的发泄对象,常常被捉弄和嘲笑,自己却似乎并不在意

(F)7.工作者在适当的时候,有意地、建设性的分享个人信息和类似经验、感受和想法,借以引导成员自我开放是开启技巧的运用。

(T)8.案主需求的评估就是以案主的需求为本,通过与案主同行,建立信任关系,评估他们的真实需要,并以此制定介入计划。

(T)9.小组契约一般应在小组第一次聚会时制定。

(T)10.小组后期一般是指小组的最后一次聚会,以及小组和组员的目标的达到,小组准备结束。

三、简答题

1.小组工作运用中存在哪些具体价值伦理的适应性问题?

(1)工作员未具备应有的训练是否构成伦理问题(2)小组成员筛选的伦理问题

(3)工作员可否表露自己的价值观并要求成员接受(4)对待小组中的特殊成员的伦理问题

(5)双重关系的伦理问题(6)保密及妥善管理和运用小组资料的伦理问题

2.简述小组工作评估的意义。

(1).对机构的作用(2).对小组工作者的作用(3).对小组成员的作用(4).对小组工作教育的作用

3.简述小组后期的工作技巧。

(一)、离别的准备和情绪的处理1、离别的准备2、后期离别情绪的处理

(二)、小组的结束1、处理最后的离别2、为走进现实生活准备3、小组评估

(三)、小组结束后的跟进

4.简述小组工作的理论模式。

互动模式组织与环境模式行为修改模式发展性小组模式预防及康复小组模式

5. 简述小组领导的初级领导技巧。

同理心积极倾听澄清支持解说摘述

反应发问开启回馈非语言催化

四、材料分析题

1.儿童辅导门诊中心举办一个由10岁和11岁男孩所组成的小组,小组工作者在一次小组聚会中设计了一个单元,教导成员制作装饰性的艺术画,并在完成后让成员们带回家。在小组中地位很低的小勇抱怨不会做,于是工作者告诉小勇会教他怎么做,同时也向小勇表达他了解小勇担心自己的成品好不好看。当小勇在做他的艺术画时,小强批评他做得不好,于是工作者提醒小强,小组的规则之一是只给予对方有帮助的评语。不久之后,小勇似乎对他的作品感到不满意,但小组工作者发现他做得和其他孩子一样好,于是提醒小勇,小组曾经讨论过有关他太苛责自己的情形和原因。当小组快要结束时,小明说他不知道如何使用颜料,小组工作者邀请小勇向他示范使用的方式,而且小勇也表现得很好。试分析小组工作者运用了哪些领导技巧。技巧有:反应、同理心、澄清、支持、阻止

2. 想像你是一个小组工作者,正要开展一个强化沟通技巧的小组,你认为在小组筹备阶段应该做些什么?(1).明确小组目标(2).评估小组赞助和小组成员潜力(3).吸收小组成员

(4).组成小组(5).协助成员了解小组(6).签订契约(7).为小组环境做准备

五、论述题

试述如何开展青年小组工作?

青年的年龄18---25岁

青年的特征:身心发展和成熟阶段

青年的需求:亲子关系松弛要求得到社会承认自我意识增强富于幻想焦虑与不安

青年小组活动实施的原则:

改变青年亲子关系松弛的现状

满足青年要求承认其社会地位的需要

培养青年自我意识和能力的成长

协助青年将幻想变为现实

消除青年焦虑不安的情绪

精选题库三

一、名词解释

1.小组初期:小组初期一般称第一次小组活动为小组初期。

2.小组常模:小组常模是小组形成的一套行为规则、标准和模式,指引着组员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3.摘述:摘述是抓住对方传达信息的重点,把对方反馈过来的信息进行归纳与总结,找出有益的观点和建议4.领导方式:领导方式是指领导者在进行领导活动时对待下级的态度和行为表现。

5.小组冲突:小组冲突小组冲突是指小组中成员个人内部、成员与成员间、成员与小组次级系统间、小组次级系统彼此间及小组整体与其他小组间,由于彼此目标、利益需求、期望及价值不一致等情境的刺激,而引起认知和情绪变化的一种敌对或斗争的互动行为。

二、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答题纸的适当位置打“T” ,错误的打“F”并改正)

(T)1.社会小组工作起源于各种社会性质的社会服务活动,早期实施领域有基督教青年会、童子军等机构(F)2组织与环境模式将小组工作的注意力集中于个别成员间为满足共同需要所产生的互动过程

(T)3.小组动力是用来描述随时发生在小组中的现象,它牵涉到复杂的能量现象,这种能量推动着每一个小组的活动。

(F)4. 面质技巧是平等中立的对待小组成员,给予每人平等发言的机会。

(T)5.小组目的应该以自然、清楚和概括性的方式提供给成员,可以让潜在成员了解小组对他有哪些好处。(T)6. 使用游戏时应注意对组员的背景资料、需要和兴趣要有充分的了解。

(F)7.小组初期成员的自我意识和权力意识增强。

(T)8.过程评估是对小组计划、方案和尚在进行的活动,以提出改进意见为目标,在小组过程中进行的一种评估(T)9.急躁或极端不安的人不适合参加小组

(T)10.小组大小没有一个最理想的数字。实务工作者以小组的目的和自己舒服的层次作为设定小组大小的主要依据

三、简答题

1.简述小组工作的基本原则。

社会工作价值原则;人类需要原则;文化背景原则;小组组成的计划原则;

目标明确化原则;专业关系建立的原则;运用小组个别化的原则;引导小组互动的原则;

小组民主自决的原则;功能组织的弹性原则;小组活动经验成长的原则;运用社会资源的原则;评价的原则

2.简述小组凝聚力的来源。

(1)、成员的吸引力;(2)、成员的相似性;(3)、小组的目标;(4)、成员间的互相依存;(5)、小组活动;(6)、领导与制定决策;(7)、小组结构的特征;(8)、小组的气氛;(9)、小组的大小

3.简述小组领导的高级领导技巧。

(一)再陈述技巧;(二)保护技巧;(三)目标设定技巧(四)建议技巧(五)面质技巧;

(六)沉默技巧;(七)自我表露技巧;(八)阻止技巧;(九)执中技巧;(十)联结技巧;

(十一)设限技巧;(十二)调节技巧;(十三)整合技巧

4.简述异质性小组的优缺点。

优点:可以提供不同角度的观点,这些不同的意见和批评性的语言可以挑战成员从不同角度检查他们的问题,做出更积极的努力。可以提供机会让成员学习与不同的人建立关系,治疗转变较快。

缺点:成员可能难以建立良好的关系,需要较长的时间,在小组初期有较多的抗拒和防卫,严重的可能促使成员离开小组。而且容易产生次小组。

5.简述小组初期的特点和工作。

(一)、小组初期的特点:

焦虑与担心;客套;沉默而笨拙;依赖小组领导者

(二)、小组工作者的工作

1、让小组组员相互认识

2、澄清小组目标

3、介绍小组日后的运作以及小组组员如何能够从参加小组工作中受益。

4、说明小组组员可能面对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5、讨论保密的需要及建立小组的基本守则

6、了解组员对小组的期望或存在的顾虑

7、向组员解释清楚工作者自己的角色

四、材料分析题

1.假设你是小组的领导者,聚会开始不久,成员问你一些有关你的家庭和背景的私人问题,你将如何处理?试评价以下处理办法的优劣。

(1).什么也不做。

(2).说明你能够了解为什么大家对你的情况如此好奇。

(3).表明你不了解这些资料对小组聚会有什么帮助。

(4).告诉成员一切与他们无关。

(5).直接回答问题。

(6).引导成员讨论他们的家庭关系与过去的经验。

2. 请帮助小组工作者设计小组第一次聚会的程序计划

小林,在社区服务中心开展下岗女工的自强小组,帮助她们树立重新就业的信心和观念,学习求职技巧。

(1)、让组员相互认识,建立初步的联系。

(2)、简要地说明小组的目的、工作者的角色和功能,并以轻松、安全的方式帮助组员澄清对小组的期望。(3)、评估小组的能力和需要。

(4)、讨论彼此接受的小组契约。

五、论述题

试述如何开展老年人小组?

老年人的年龄划分:60岁以上65岁以上

老年人的身心特征:退休;功能减退。

老年人的需求:生理需求;心理需求。

老年人小组活动实施的原则:建立满足感、成就感、自豪感;激发兴趣,消除自卑;协助再创造;弹性改变人格。

精选题库四

一、单项选择题

1.小组工作开始正式被认可为一种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是在()

A.20世纪20年代B.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60年代

2.在下列小组中,属于自然小组的包括( )

A.团伙B.兴趣小组C.青年会 D.业主委员

3.小组工作的小组领导者是( )

A.社会工作员 B.心理治疗师C.指导教师D.精神医生

4.强调个人对自我的认识是个人在社会环境中人际奇偶暗流与沟通的产物这一观点的理论是()

A.人类行为发展理论 B .生态理论C.交换理论D.符号互动理论

5.小组工作者在社会工作小组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是( )

A.小组领袖B.小组决策者C.小组协助者 D.小组监督者

6.在小组工作中,马拉松小组指的是( )

A.娱乐小组B.体育小组C.持续性小组D.有时间限制小组

7.单一性别组成的小组适合用于( )

A.任务小组 B.住院病人C.青春期教育小组D.酗酒者家属小组

8.在小组中最容易造成成员间平等相处的人际沟通网络模式是( )

A.Y形沟通B.车轮形沟通C.风筝型沟通D.圆形沟通

9.在小组形成期应形成的沟通状态模式是( )

A.理想的沟通B.控制的领导者 C.刻板的沟通 D.无反应的沟通

10.小组决策的主要内容( )

A.沟通与理解 B.交换与竞争C.领导与服从D.冲突与合作

二、多项选择题

1.小组工作的功能包括()

A.提供一种归属感B.提供验证事实的机会C.得到互助合作的资源

D.赋予成员能力的工具E.治疗以恢复和增进社会功能

2.影响小组组成的因素包括()

A.年龄B.性别C.成员需求D.民族 E.文化

3.下列小组中属于认为小组的有()

A.家庭B.团伙C.俱乐部D.委员会E.派系

4.成人职业辅导小组属于下列哪类小组()

A.自助小组B.治疗小组 C.成长小组D.自然小组E.任务小组

5.小组工作者在社会工作小组中扮演的角色应该是()

A.领导者 B.协助者C.决策者 D.引导者 E.促成者

6.较多出现在小组初期的沟通状态模式包括()

A.理想沟通B.控制领导者C.无反应沟通D.私下交谈 E.破碎沟通

7.次小组形成的原因有()

A.成员的安全需求B.小组的规模C.小组的情境 D.小组的分裂E.小组成员的相似性

8.小组冲突解决的方法包括()

A.压制法 B.让步法C.融合法D.联合法 E.清除法

9.小组工作的基本要素包括

A.小组 B.工作者 C.小组成员D.机构 E.小组活动

10.小组工作者为改变个人可以采取的介入层面有()

A.个人B.小组 C.环境D.次小组 E.小组工作者

三、名词解释题

1.异质性小组:所谓异质性小组指一类由具有较多不同特征的小组成员组成的小组,这种异质性可能表现为年龄、性别、个性、文化、兴趣或问题的差异等等,异质性小组能够让成员置身于一个类似社会的群体环境,能够提供较多的机会让成员学习和改变,能够为成员提供较丰富的实际小组经验。但异质性小组可能由于早期小组成员互不了解,不易形成小组凝聚力。

2.小组契约:小组契约是小组与机构之间、小组与工作者之间、小组成员与工作者之间、成员与小组之间、成员之间交换期待成果的一般规范性条件,它包括小组目标、达成目标的手段、维持小组的行动、活动日程、收费标准及工作者的责任等。在小组发展过程中,小组契约会呈现出五种不同的契约状态:个人契约、互惠契约、互相契约、互赖契约和独立契约。

3.民主式领导:所谓民主式领导,是勒温对小组社会工作小组领导方式的一种分类,指小组领导者尽量将推动小组的责任通过鼓励小组成员的参与各尽所长地去分担和完成,小组领导者把自己视为是引导者,致力于促进和协助小组及小组成员的成长。在小组动力方面,小组领导者注重澄清、综合、反应及过程分析等技巧的应用,来协调成员之间的主动参与。这种领导方式被较广泛地运用在小组社会工作中,在一般成长小组或友谊小组中更以这种领导方式为主。

4.成长小组:成长小组的焦点在于促进人的正常发展,这是为达到行为改变与社会学习的目标而组成的小组,其中并不包括对发展障碍的处理。社会工作者提供安全的环境,领导成员做有目的的讨论,以及开发资源以满足社会化的需求。

四、简答题

1.简述小组工作常用的几种小组类型(要求至少列出五种)。

小组社会工作常用的小组类型包括:休闲小组、教育小组、成长小组、分享(自助)小组、治疗小组、任务小组。2.简述决定小组凝聚力高低的主要因素。

决定小组凝聚力高低的因素有:(1)压力尺度。当小组与小组成员受到外部压力时,小组凝聚力会增加;(2)安全可靠尺度。小组能为成员提供的安全可靠性越多,就越能增强成员的小组凝聚性;(3)受益尺度。高度受益的人比低度受益的人更容易合群;(4)认同尺度。认同,即得到小组的接纳、赞赏。高度得到认同的人比低度得到认同的人更愿意合群。

3.简述小组工作中的角色和角色塑造的概念。

所谓角色知觉,是指人对自己所处的特定的社会与组织中地位的知觉。一个完整的角色知觉过程必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角色认知、角色行为、角色期望和角色评价。角色认知和角色行为体现的是角色扮演者的主观认识及表现,而角色期望与角色评价则是他人对角色扮演者的客观反馈,角色知觉的过程实际上是个人主观感受与客观反馈综合作用的过程。所谓角色塑造,是指在小组工作及小组过程中,小组工作者根据各成员的个性特点,确定其角色和角色行为模式,使成员按照角色所规定的规范或形象,调整及改变自身的个性特征。

4.简述小组工作中几种主要的决策方式。

小组社会工作的过程中存在四种基本的决策方式:

(1)垄断的决策方式,当问题出现时,依赖领导者独裁,由领导者发号施令;(2)表决的方式,其中一种表决方式是少数服从多数,另一种是反复地提出某种意见,迫使少数人逐渐在认知和情感上同意这一意见;(3)共识的决策方式,由小组成员充分参与问题决策的讨论,直到达成共识;(4)委托专家决策方式,小组委托几价有经验或有专长解决问题的人去解决问题。

5.简述小组工作的主要功能。

小组社会工作的功能包括:(1)提供一种归属感;(2)提供验证事实的机会;(3)得到互助合作的资源;(4)赋予成员能力的工具;(5)治疗以恢复和增进社会功能,提高成员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论述题

1.试述设计小组活动方案应该考虑的主要原则。

(1)小组活动的服务性。在小组过程中,小组活动是实现小组目标的工具,一切活动的设计都应该为小组目标服务的。

(2)小组活动的设计应适应小组不同发展阶段的小组动力特征。在不同的小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小组阶段目标,同时表现不同的小组动力特征,不同阶段采用的小组活动方案应适合小组阶段性目标和动力发展的需要。(3)小组活动的设计应适合参与对象的特征。活动方案的设计必须考虑小组成员的体力、智力、情绪、文化、价值、生活经验及小组活动经验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必须使小组活动的活动方式、持续时间、活动场所适合小组成员的基本特征。(4)小组活动要能协助个人成长,使小组中的个人能平等地参与小组活动,获得学习和发展的机会。(5)小组活动要适合小组的结构,有助于小组凝聚力的形成。(6)小组活动要能给予小组以支持的力量,协助小组获得社会的认可。(7)小组活动要适合机构的目标,应考虑机构的服务范围和能力限制。

2.试比较小组工作三大实施模型之间的差别。

小组社会工作三大实施模型是:社会目标模型、治疗模型和互动模型。三大实施模型之间的差别表现在:(1)在实施目标上,)社会目标模型关注的是社会行动,通过社会行动培养有社会责任和社会意识的公民;治疗模型关注的是成员的行为改变,通过治疗协助成员摆脱不良影响或改变偏差行为,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互动模型关注的是小组互动协助的过程,通过互动协助使小组成员了解自己和他人的需要,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获得成长与改变;(2)在介入焦点上,社会目标模型关注的是社会,治疗模型关注的是小组中的个人,互动模型则是小组本身;(3)在小组工作者与小组的关系上,社会目标模型中的小组工作者是一个富有影响力的人,是社会责任的示范者,社会意识的耕耘者,也是小组与社会的中介者,他在小组中实现个人的社会责任,并组织、策划小组成员的社会行动;在治疗模型中,小组工作者是小组的中心人物,是小组的象征、代言人和管理者、激发者,他负责小组成员的选择、个人目标的制定,决定了小组的工作方向,他在小组中具有绝对的权威;而在互动模型中,小组工作者只是小组中成员的合作伙伴,他与成员一起工作,协助成员了解彼此需要,建立有目的的小组沟通模式,促进小组发展。

精选题库五

1.1844年在英国创立了基督教男青年会的是( )

A.玛丽?里士满B.乔治?威廉士C.何西?普拉特D.雅各布?莫雷诺

2.小组通过组员之间的互动、促使他们从思想、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觉醒并深刻反思,这是属于( )

A.社会化小组B.成长小组C.意识提升小组D.教育小组

3.有一类小组旨在通过小组开展义务服务工作,培养和发掘公民的服务意识和潜能。这类小组是()

A.社交小组B.教化小组C.服务小组D.意识提升小组

4.小组动力学的创始人是( )

A.兰克B.托马斯C.惠特克D.勒温

5.在交流分析理论关于人生的四种基本态度中,抑郁者的态度是()

A.“我不好-你好”型 B.“我不好-你也不好”型

C.“我好-你不好”型 D.“我好-你也好”型

6.在小组工作模式中,_____,工作者的权力是不足的,工作者很难用自己的权力影响小组过程。( )

A.社会目标模式B.互惠模式C.治疗模式D.发展模式

7.在小组冲突的种类上,从形式上看,_____是指围绕小组目标实现过程中产生的冲突。( )

A.真实冲突B.非真实冲突C.实质冲突 D.感情冲突

8.小组工作的治疗模型也称为()

A.精神分析模型 B.矫正模型C.预防和康复模型 D.医患模型

9.小组领导的方式一般可分为专权式、民主式和()

A.放任式 B.授权式C.命令式D.教练式

10.在协同领导中,如果一个领导者比另一个更有经验,则比较适合()

A.分担模式 B.新手模式C.交替领导模式 D.同辈领导模式

11.在带领小组的基本技巧中,通过复述成员所表达的内容和揭示背后的情感来实现同感的传达过程,指的是________技巧。()

A.反映 B.澄清C.总结 D.倾听

12.在小组促进和干预技巧中,将组员之间的共同点提炼出来的方法,称为()

A.对质B.摘要C.总结D.联结

13.工作员被案主所激发的意识反应或潜意识反应叫做()

A.反情感转移B.自恋陷阱C.情感转移D.意识自觉

14.影响小组有效沟通的因素主要包括组员在小组中所处的位置、小组的工作目标性质、沟通技巧以及()A.小组冲突B.整个小组的座位安排C.小组的领导方式 D.小组的决策方式

15.在小组结束后形成的小组协议是()

A.个别协议B.互惠协议C.互赖协议 D.独立协议

16.“寻找相似性”是小组________时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

A.第一次聚会 B.规范形成C.冲突D.成熟

17.下列选项中,适合小组冲突时的游戏是()

A.老鹰捉小鸡B.价值拍卖C.重点轰炸D.我在想什么

18.小组结束后的跟进包括转介、安排探访和()

A.小组评估B.组员总结C.建立自助网络D.离别处理

19.在评估报告的撰写准备阶段,除了要明确写作目的外,还要进行()

A.测量选择 B.资料分析C.资料收集 D.文献回顾

20.下列选项中,关于小组工作的价值伦理反思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作者应无条件地接受有需要的人进入小组

B.工作者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为组员做到保密原则

C.工作者不应对小组进行价值干涉,而应任凭其自由发展

D.工作者和组员之间的任何利用性的双重关系都是不合伦理的

1.班杜拉的学习理论,强调模仿的重要性,他认为模仿主要有_____和____。( )

A.适应性模仿B.惩罚性模仿C.赞赏性模仿D.选择性模仿E.强制性模仿

2.根据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每个人都有包容需要、________和________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A.支配需要B.感情需要C.生理需要D.尊重需要E.归属需要

3.在小组促进和干预的技巧中,引导互动的技巧包括联结、____和_____。( )

A.阻止B.综合C.分类化D.挑战小组E.设限

4.小组的需求评估由资料收集、________和________等三个步骤组成。()

A.接案和预估 B.追踪调查C.资料分析 D.介入干预计划E.结案和转介5.在小组结束阶段,工作者应采取方法来降低小组对组员的吸引力,这些方法包括_____和_____( )

A.减少小组聚会的频率B.鼓励成员到组外寻找资源满足自身需要

C.鼓励忽视成员的新需求D.强化成员对小组的负面情绪

E.强调成员要降低对小组的期望值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填“T”,错的填“F”。)

1.在运用技术时,社工一定要对所用的技术非常熟悉,知道如何处理由此产生的情绪(T)

2.在互惠模式中,工作者不是针对案主,而是为了案主。(T )

3.在小组发展过程中,不一定都会有小组冲突。( F)

4.在我国的小组工作机构中,妇联属于社会管理机构。( T)

5.在小组规范形成阶段,小组成员会充满两极情感。(F)

四、名词解释

1.小组工作:小组工作既是一种过程又是一种手段,在小组目标和小组规范的导引下,通过小组成员的支持、,分享和相互承担,改善他们的态度、人际关系和他们应付实际生存环境的能力。

2.社会政治民主理论的理论假设:(1)主权在民,参与是人民的一种民主权利(2)沟通、理解和平等都是从对话开始;(3)教育也是一种权利。

3.小组评估:小组评估既是一种研究方法又是一种工作方法,指的是对小组的一次干预过程活整个干预过程进行资料收集,从而监测干预过程是否有效完成了既定的目标,是否满足了组员的需要。是否产生了任何有害的影响,干预过程的投入产出比是否合理等事项。

4.替罪羔羊:替罪羔羊是指那些自己选择或他人选择为小组内不良情绪的发泄对象的组员,替罪羔羊的形成往往和当事人的人格特点、行为特性、潜意识情绪以及社会觉醒等许多复杂因素有关。

五、简答题

1.简述小组工作的特征。

(1)由组员和工作者组成的关系体系;(2)在小组互动过程中,带来组员态度和行为的改变;(3)小组工作既是国策还给你也是组员改变的方法和手段;(4)有明确的目标。

2.简述小组领导者的情感枯竭陷阱及其原因。

(1)小组领导者在从事小组工作若干年后,由于长期不能以专业以外的态度对待案主带来的眼里,他们会对案主的问题和痛苦不再有任何感觉,会抱持一阵难过非常公式化的态度,这种就是属于情感枯竭的反映。(2)原因:来自小组工作者的职位与角色的压力;处理负面、不合作、自杀倾向、攻击性、敌意案主时带来的压力;对工作持有不切实际的期待;案主过多带来的压力;小组工作者没有成就感。

3.简述团体工作中的第一次聚会,工作者和团体成员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组员之间的彼此认识与交谈;(2)鼓励成员之间参与;(3)工作员要解释清楚工作者自己的角色;(4)形成小组的目标;(5)形成小组规范;(6)向成员自己解释清楚成员自己的角色。

4.结合中国的实际,简述小组工作的功能。

学生自由发挥,根据我国的实际需要和具体状况,结合可行性分析,突出小组工作在诸如家庭服务、老年人服务、

戒毒服务等社会服务领域的的所带来的工作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更加理想的效果,以能实现社会服务的预期目标。

六、论述题

1.论述处理团体冲突的观念。

(1)小组冲突是小组过程中的正常现象;(2)小组过程中冲突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3)分析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4)全面了解冲突的表现;(5)确定干预冲突的策略。

2.论述小组工作者在小组后期的主要任务。

(1) 评估小组目标的实现情况;(2)了解和处理成员有关小组结束的情绪和感受;(3)保持组员的的变化,巩固其已经习得的技巧;(4)协助组员制定将来的计划,适应外部的情境;(5)处理未完成的工作;(6)转介。

精选试题六

一、单项选择题

1.小组工作的萌芽期为()

A.1880-1900年B.1900-1920年 C.1920-1930年D.1930-1945年2.下列选项中,关于小组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一个人以上B.成员间相互影响 C.成员有归属感 D.有短暂的共同经历3.社会工作者小A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为了增加某村的经济收入,组织成立了一个“村妇手工艺传习小组”,这个小组应该属于( )

A.社会化小组B.成长小组 C.意识提升小组 D.教育小组

4.社会学习论强调,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某种行为受到赞赏或惩罚就可以得到强化,这种强化被称为()A.观察学习 B.模仿学习 C.替代强化 D.认知强化

5.“小组动力”一词由心理学家________首先提出。()

A.马斯洛 B.波恩C.勒温 D.班杜拉

6.小组工作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 )

A.小组工作者(社工)B.服务机构 C.小组成员 D.小组的特性

7.在治疗模式中,_____,强调社会兴趣、家庭的重要性、寻求归属感等,比较适合东方文化。( ) A.行为治疗小组 B.阿德勒式小组 C.理性情绪治疗小组 D.完型治疗小组

8.在小组工作的四大模式中,特别强调人的潜能的发挥的,是属于_____的小组工作。( )

A.社会目标模式 B.互惠模式 C.治疗模式 D.发展模式

9.在领导小组的基本技巧中,主要通过复述成员所表达出来的内容和揭示背后的情感来实现同感的传达过程,这是属于( )

A.澄清 B.反映 C.总结 D.鼓励和支持

10.在小组促进和干预的技巧中,领导者把成员所说和所做的事情,进行横向或纵向的联结,借以发现某些重复的行为,找到那些“不相干”事情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属于_____的技巧。( )

A.设限 B.综合 C.分类化 D.联结

11.在团体决策中,最好的决策方式是( ) 。

A.垄断的决策 B.表决的决策C.共识的决策 D.委托的决策12.在小组冲突的种类上,从内容上看,_____是指围绕实现小组目标时发生的冲突。( )

A.理性及秩序性的冲突B.心理及情感性的冲突 C.权力及控制性的冲突D.利益及剥夺性冲突13.一般而言,在社会目标模式的小组工作中,小组成员的问题最好是( )

A.具有相似性B.具有异质性 C.具有多元性D.无所谓,都可以

14.根据社会学者蓝格的观点:小组工作者在小组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处位置是不同的,在小组的维持阶段,小组工作者是属于_____角色。( )

A.基本 B.可变C.催化 D.主导

15.根据社会学者蓝格的观点:小组工作者在小组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处位置是不同的,在小组的冲突阶段,小组工作者是处于_____位置。( )

A.中心 B.轴承 C.边缘 D.闭合

16.在小组目标系统体系中,小组的总目标是指( )

A.机构的目标B.小组本身目标 C.小组成员的目标 D.社会工作者的目标

17.在小组目标的确定过程中,_____是组员希望参与小组中能够达到个人目标的基本要求。( )

A.实质目标B.协议目标 C.需求目标 D.过程目标

18.在测量工具中,人际关系量表是属于( )

A.对个人行为改变的测量B.对个人态度改变的测量C.小组改变测量 D.环境改变测量

19.在测量工具中,价值澄清测量是属于( )

A.对个人行为改变的测量B.对个人态度改变的测量 C.小组改变测量D.环境改变测量

20.小组发展阶段中,小组的重整和归纳阶段是( )

A.小组前期 B.小组初期 C.小组中期 D.小组后期

二、双项选择题

1.从组员参与角度对小组进行分类,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A.自愿小组B.社交小组C.非自愿小组D.自然小组E.组成小组

2.互惠模式小组工作中,小组工作者的形象是_____和_____。( )

A.倡导者B.调解者C.使能者D.教师E.榜样者

3.从参与沟通的双方来看,沟通障碍主要出现在认知、________和________等三个层面。()A.经验B.态度C.行为D.背景E.语言

4.在沟通方式中,反映了一种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这是_____和_____的沟通方式。( )

A.链状沟通B.丫状沟通C.环状沟通D.开放式沟通E.轮状沟通

5.小组的评估方式包括观察人员或督导评估、________和________。()

A.工作者自评B.成员自评C.机构评估D.结果评估E.过程评估

三、判断题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填“T”,错的填“F”。

1.领导者在处理组员的“阻抗”活动时,领导者应该采取“反对者”的姿态。( F )

2.发展性小组模式的最大优点是能广泛运用于不同状况的小组,组员不会被填贴上标签,没有压力。( T ) 3.互惠模式的小组工作的焦点既在个人,也在环境。( T )

4.在小组动力因素中,小组的成文和不成文的规范都是属于影响小组的静态方面的内容。( T )

5.根据小组的结构分类,小组可以分成封闭小组和开放小组。( F )

四、名词解释

1.库利的首属小组:库利的首属小组是指那些亲密的、面对面的交往以及有直接互动和合作的小组,对个人的成长发展影响最深远的小组,很多积极的品质和消极的品质都是在首属小组获得并强化的,包括家庭、邻里以及儿童游戏伙伴。

2.沟通:沟通是人际互动的基本形式,是小组活动的基本内容,是指的是两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的接受者能够完全理解信息发出者所赋予信息的含义。

3.带领小组的基本技巧:积极倾听:积极倾听是指能够专注于说话者所说的语言的与非语言的信息,能够通过语言的和非语言的途径让倾诉者了解你的倾听和关注。

4.目标行为:目标行为是指在小组设计中被确定为需要加以改变的行为,是根据组前需求评估和小组的性质来决定的,是可以测量的。通过目标行为的改变,才能推断小组工作的有效性。

五、简答题

1.简述小组成熟期的特点。

(1)成员达到最理想的沟通状态;(2)小组形成最有效的管理模式和解决冲突的方法,组员之间有充分的默契;(3)小组由足够能力达到目标;(4)小组概念更加深入;(5)小组的结构趋于稳定;(6)成员比以前拥有更大的自主性,彼此之间的依赖性更强;(7)成员与工作者的关系更加和谐。

2.根据保密的相对性,社工在哪些情形下可以放弃保密原则?

(1)当事人的生命处于危险边缘;(2)当事人问题设计刑事案件时;(2)当事人未满16岁又是受害者时;(4)当事人有犯罪意向;(5)当事人心理失常时;(6)当时人有自杀倾向。

3.简述你对社会目标模式的小组工作的目标的理解。

总目标是培养小组成员的社区归属感,实现社会整合。具体可分以下三个层次的目标:(1)发展和提高小组成员的社会意识和潜能,发展和提高他们实现社会百年前的责任心;(2)发展小组成员的社会能力,增强他们的自尊心,提高他们应对社会环境方面的个人能力;(3)培养当地的社区领袖,使他们有觉醒和能力去带领推动社会变迁。4.在确定小组的组合时,工作者应考虑哪些因素?

(1)小组的组合条件;(2)对小组结构的控制(3)对组员的开放程度;(4)志愿或非志愿加入小组;

(5)小组规模、空间和时间。

六、论述题

1.论述对小组冲突及其作用的理解。

(1)由于每个组员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不同的想法、需要和目标,因此小组工作是小组工作中正常的现象。小组冲突的特点是异议性、不相容性、对立性与匮乏性。(2)小组冲突的作用。积极作用:激发创造力、提高决策水平、增加小组的向心力、重新评价自己的能力。消极作用:消弱组员对小组目标的努力、影响组员的心理、破坏小组凝聚力。

2.结合社工进行有效沟通的原则,谈谈小组工作者应掌握哪些基本的沟通技巧。

(1)不批评、非控制的态度;(2)平等、协商的态度;(3)关注的技巧;(4)语言使用的技巧;(5)积极倾听的技巧;(6)敏锐的辨别能力。

最新社工小组总结报告

社工小组总结报告 一、背景资料 1、小组名称:社工小组 2、小组性质:成长发展性小组 3、小组活动周期:一周一次,共七次 4、每次活动时间:120分左右 5、小组成员:儿童之家七位小朋友 6、出席状况:除了有事临时不能来的都来了,出席率高 二、小组目标 我们希望通过开展自我认知与成长小组和组员间的相互支持,来帮助组员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工以及使每个组员能够体会并学习到小组的专业知识和技巧,提升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与兴趣,还有行为偏差的矫正。 三、评估内容 2、招募及宣传:招募是机构在社区进行宣传招募,招募的成员都是以自愿的形式加入,招募是小组中比较困难的一个环节,但是我们还是招募到了成员。招募到的这些成员都是固定的参加小组的活动,基本上都能出席每一次活动。 3、时间、长度和地点的评估:聚会时间往往是由机构通过电话与各成员家长协商而定,都是确定在大家有空的时间段,方便各组员的参加,每周一次活动,这样的间隔不是很远;每次活动的时间都在两个小时左右,时间的控制和把握每次活动都做得很成功;地点在社区儿童之家,因为时间不是吃饭时间,每次的活动都比较安静,场地也足够。 4、小组结构:由于本小组是普遍性的成长性小组,招募的对象都是小学生。 5、活动的内容及方式:本组的活动由每个实习生和志愿者主持,每次都有深沉的寓意,且方式各种各样,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呈多样化,小组成员都能够接纳,同时也能让其他成员学到一些东西。在内容和方式上都是比较成功的。 6、个别小组成员的表现和改变:有的小朋友刚开始很少发言,显得比较羞涩,

但到后来慢慢接受了小组,对小组有了认同感,愿意发言了,积极主动的参与了活动。 7、小组互动: (1)沟通和交往模式:由于小组成员本来都是一个社区的小学生,大家都认识,所以我们的沟通不存在着问题。 (2)小组气氛:我们小组大都是比较外向、活泼开朗的同学,所以小组气氛从始至终都是保持着愉快轻松的气氛,但小学生容易发生争吵。 (3)小组规范:本每次活动能够提前10分钟到场,不迟到早退,积极参加每次活动。各成员在活动中都能发挥得很好,除了有的临时有事来不了的,大家都能遵守我们的小组规范。 (4)小组凝聚力:小组成员本来都有感情基础的,所以开始就有了较好的凝聚力基础了,在活动中大家的感情又不断的增进,交流增多,彼此更加了解,凝聚力也不断增强;凝聚力的增强使小组的活动顺利的开展,还能够更快更好的处理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5)领导模式:我们的小组每次活动都有负责人,而且每次都不同,带活动的同学相当于主持人组织大家开展活动,负责人相当于老师的地位,相互之间都比较自由,但领导的模式很明显。 (6)解决冲突的方式:小学生之间容易出现矛盾和争吵,每次发生争吵,我们都会及时制止,并做出批评教育。 8、小组的发展阶段:本小组分为开始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结束阶段。在第一次会议中我们对组长的方案进行了商量并达成了一致的意见,这就是开始阶段,此后我们就进入了发展阶段,在每次的不同成员带的小组活动中,我们的小组一步一步的发展着,小组成员都积极开朗、情绪高涨、气氛活跃,给予了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增进了组员更深的认识,提升了小组成员的素质和能力。到这里我们的小组也趋近于成熟的阶段了。 四、财务经费报告 在我们的小组活动中,我们是各自准备各自的活动,这里所涉及的经费金额不大,都是机构负责。

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技巧

第四节小组工作技巧 一、沟通与互动技巧(两个层面:与组员沟通、促进组员沟通) 1、与组员沟通技巧: 1)营造轻松、安全的氛围(语言表情等), 2)专注与倾听(传达尊重接纳), 3)积极回应(复述), 4)适当自我表露(以促进坦陈问题和需要), 5)对信息进行磋商(弄清和正确理解), 6)适当帮助梳理(非评判性帮助梳理发言), 7)及时进行小结(归纳要点) 2、促进组员沟通技巧: 1)提醒相互倾听(注意现场安静), 2)鼓励相互表达(沉默者接纳感受,适当控制机会), 3)帮助相互理解(细微处沟通), 4)促进相互回馈(鼓励分享回应), 5)示范引导(以自身诱导模仿如提问技巧和回馈方式) 二:小组讨论技巧 目标与活动方案确定、问题解决都会用到;有助于组员参与小组事务、激发对小组兴趣、运用集体力量与决策解决小组和组员问题。主要有事前准备和主持两个方面。 1、小组讨论的事前准备技巧: 1)选择合适主题(明确,考虑发展进程、组特质、目标和组员能力), 2)注意主题措辞(事实性、价值性、推测性、政策性问题不同措辞), 3)选择合适讨论形式(公开讨论、陪席式、座谈会、质询会), 4)安排活动环境(场地、座位等), 5)挑选合适参与者(及与主持人角色分配), 6)准备好讨论草案(讨论目标、素材、场地及设施准备清单、时间分配掌握) 2、主持小组讨论技巧: 1)开场(介绍认识熟悉,引出主题,规则及要求), 2)了解(理解), 3)提问(5种类型:封闭式(“是不是”)、探究回答型(“描述/告诉/解释”)、重新定向型(引向其他组员)、反馈和阐述型(寻求总结)、开放式(“怎样/为什么”), 4)鼓励(不逼而是注意、重复、支持), 5)限制(询问其他人、切断话题或打岔、限定发言时间或调整次序), 6)沉默(组员自行判断), 7)中立(提供问题/资料信息/利弊分析或事实论述,不给答案/决断), 8)摘述(段落结束、主题被岔开、变换主题、组员发言过长、发言过于复杂或宽泛、意见对立或争执很久、发言声音过小、语言出现障碍8种情况,摘要发言应简要明晰、摘要后要征求发言者意见),9)引导(暗示方向、提示重点、再强调程序;两个注意:一注意把握程序(按确定问题—分析问题—寻找和评价解决方法—选择一种方法的进程去展开,围绕如何解决问题可采用头脑风暴法),二要妥善处理发生的冲突(难以化解时可考虑民主表决);三个避免:指定发言——社工中心,轮流发言——组员未准备好而简单应付或生抵触,单刀直入和刨根问底——尴尬难堪), 10)结束(问题归纳、意见建议组织、形成结论;详细全面,阐述分析评价和研究,指出要应用的方法)三:治疗技巧

常见的几种小组社会工作模式

1、社会目标模式(social goals model) 作为最早形成的小组工作模式之一,社会目标模式主要运用于社区发展的项目或领域。其注重的是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强调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 (1)理论基础 社会目标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社会学和系统论。系统论视人类社会、社区都是一个一个的系统,每个系统内部的要素之间都是耦合在一起的,并且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社会学关注的则是社会与个人、群体与个人的关系,社会转型、社会变迁与社会行动。因此,小组工作的社会目标模式的假设前提在于,小组是一个具有共同发展目标的共同体,组员与小组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的互动具有改变和发展的积极功能,通过小组的活动可以培养组员的社会责任、社会意识,提升他们的社会参与、社会行动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2)实施原则 总体而言,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工作,大都结合社区发展的一些项目或活动来举行,以谋求社区居民和整个社区的发展,强调小组组员之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小组工作实践中,自始自终都要强调和贯彻如下几点原则性的“工作意识”: ①致力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要看到,每个小组的组员都具有社会参与的动力和潜能;关键是通过小组与组员、组员之间的互动来激发这种动力和潜能,从而提升其社会意识和

社会责任;特别关注和吸引弱势群体成员参加小组活动,特别关注提升弱势群体成员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参与能力。 ②致力发展小组组员的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特别是他们建立和扩大社会资本、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和改变社会环境的能力。 ③致力通过小组领袖的培养,培育有利于社区各方面发展所需的领袖人物,提升他们推动社区和社会变迁的意识与能力,特别是规划和执行社区发展项目、影响社会政策改变的能力。 ④致力小组工作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特别是要针对社区的需求问题,吸引和选择合适的社区成员参加小组活动,并结合上述需求和问题,制定小组工作目标,设计活动项目。 (3)社工角色 社会目标模式将社会工作者视为富有影响力的人,负责培养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并希望借助其工作,在小组中孕育出一种新的价值体系。社会工作者凭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引导小组组员发生改变,并且组织、策划小组组员的集体行动,以达到影响社会变迁的效果。 2、治疗模式(remedial model) 作为小组工作的一个传统模式,治疗模式是精神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结合与运用,旨在治疗和解决个人的社会问题,改变个人的社会行为。 (1)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小组活动方案详细版_1

文件编号:GD/FS-6318 (方案范本系列) 社会工作小组活动方案详 细版 The Common Structure Of The Specific Plan For Daily Work Includes The Expected Objectives, Implementation Steps,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Specific Requirements And Other Item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社会工作小组活动方案详细版 提示语:本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规划,常见结构包含预期目标、实施步骤、实施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创意活动名称:随手转发微公益,社工理念正能量 创意活动概述(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目标、活动对象): 活动内容:街头发放写有社工理念的书签,让普通市民发微博,传递社工理念 活动目标:宣传社会工作者的理念 活动时间:20XX年4月中上旬 活动对象:有兴趣了解社会工作的人群 活动口号:小成本高效率微公益 发现身边事传播正能量 活动地点:南京东路353广场,徐家汇公园等

活动方案(介绍活动如何具体展开,包括活动内容、流程、具体执行): 活动流程: 1 我们在全上海号召一线的社会工作者,有社工专业基础或是正在学习社工的人,让大家想一些自己做社工的理念,自己对社工的认知,社会工作的意义,写成一条条标语。 2 把收集来的标语整理,制作书签,并在标语写在上面。 3 到活动当日,我们有三个小队同时在三个不同的地点,向过路的人介绍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的理念等,并且把写有标语的书签赠送给有兴趣了解社会工作的人。 4 参与的人在收到书签的同时,可以编写“书签的标语+#话题#”发送微博,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

社会工作小组工作策划书

一、小组名称:“零距离”之人际交往小组 二、小组工作员:李燕李云云杨红何传宝朱大为 三、小组督导:左敏 四、小组背景 所谓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各种具体的社会领域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建立起心理上的联系,它反映在群体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的情感距离和相互亲密的程度。人际交往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我的发展、心理的调试、信息的沟通、各种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人际关系的协调,都离不开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交往,对于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是有益的;相反,不和谐、紧张、消极、敌对的人际交往,对一个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是有害的。因此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善于交往、都希望通过交往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些良好的关系可以使个人在温馨怡人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生活和工作。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日益强大的社会心理压力,如何认识和正确处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人际交往却成了有些人的困惑和难题,他们缺少知心朋友、不信任他人、感到交往有困难,有社交恐惧症,更严重的甚至有的同学抵制交往,这些不良的交往行为影响同学的正常的大学生活,严重者心灵扭曲,精神紊乱,甚至自伤或他伤,给自己、他人、社会都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所以大学生学会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掌握其途径,对他们的收获美丽的大学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开展此次活动具有十分的必要性。 我们通过招募服务对象(大一新生),并且让他们填写我们做好的需求评估调查问卷,通过对需求评估调查问卷数据汇总,我们发现在招募到的15同学中,有80%的同学(12个)有缺少知心朋友,不信任他人、同学,与个别人难以正常交往,感到交往有困难等社交问题的一项或者两项,有60%同学(9个)甚至有两项以上的社交问题,只有两三个同学能够很快适应大学生活。因此我们小组成员认为,如果要改变大一新生的不适应状况,就必须改善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让他们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和评价,尊重和接纳自己。同时,寻求妥善方法去帮助他们表达和疏导情绪,改善与他人交往和沟通的模式,促使他们学会一些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从而让他们能与他人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团结合作。因此我们设计这个小组,让组员在小组活动中认识自我和他人,认识到团结信任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从而促使组员与他人友好交往。 五、小组的理论框架: 我们采用马斯洛需求理论、“镜中自我理论”、交流分析理论作为小组设计的理论基础。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由5个等级构成,按照从低级到高级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他指出如果个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了,那么就会出现感情、友谊和归宿的需要,如渴望父母、朋友、同学等对其表现爱护和关怀、温暖、信任、友谊以及爱情等。他们还渴望自己有所归属,被人认同和承认,成为集体中的一员。

社工专业小组活动策划书

“心连心”小组 策 划 书 2013年5月7日

大学生成长与发展小组活动策划 一、活动背景: 当前,大学生进入大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大学生们对于大学生活已经有了自己的体会,然而,不可避免的是大家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以大一学生为主,大学生活与自己的想象存在差距,很多大学生因此找不到方向和前进的动力了。例如在目标与发展、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方面都会有些困惑和迷茫。大学生在自己的大学生活中到底如何使自己健康的成长,不断发展自己成为普遍的问题,大学生团体辅导辅导活动将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利用形式各样的小游戏,让广大的大学生在其中体味,从中有所收获,有所改变,有所进步。小组互动的效果将得以一展现,对于大学生正确把握自己,了解周围环境,更好的立足于大学的平台,实现自我的成长与发展是大有好处的,这也是小组成立的原因、价值和意义所在。 二、活动目标: 通过形式各样的小组游戏,是大学生们在活动中感受小组活动的氛围,利用小组活动的效果帮助大学生了解他人以及周围的环境,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需求与优缺点等,更好的在人际交往、自我认知、以及未来发展的目标等方面有所认知。通过小组活动促使他们有所收获和改变、进步。 三、理论框架: 我们小组一大学大一学生为对象,主要是这一群体都有一些共性,他们在自身目标与发展,人际交往以及未来发展上都有迷惑。我们小组根据大一学生的这些共性从三个不同的主题进行团体辅导,以下是我们的参考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我们小组将通过小组活动,使小组成员在归属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上有所收获。 小组动力学理论: 小组动力学包括小组的形成、维持、发展,小组内部的人际关系,小组于个体的关系,小组的内在动力,小组间的冲突,领导方式对小组的影响等。我们将借助小组形成的场域观察小组成员与心理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整个小组的开展基本上以民主性为主要领导形态注重小组民主气氛,存进小组动力的产生,增进小组凝聚力。 镜中我理论: 在人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哦们的的反应和评价,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我们对他人眼中的自己形象的想象,对他人关于这一想象的评价的想象以及某种自我感觉,构成了我们的自我认识。我们为组员提供密切的互动和真实的回馈,帮助组员在小组中感知他人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建立自我意识、评价。 四、活动主题: 我的青春我做主 五、活动时间:

论小组社会工作三大基本模式的比较

论小组社会工作三大基本模式的比较 摘要:社会目标模式、交互模式(互惠模式)、治疗模式是小组社会工作三大基本模式。本文结合实例,从理论基础、运作目标、小组特点、实践原则、小组成员、工作者的角色等方面对三大模式进行比较,并对三大模式的优劣势进行说明。 关键词:小组工作、社会目标模式、交互模式、治疗模式 分工: 社会目标模式是透过一系列原则和方法培养成员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意识和社会良知,其原则与社区工作有诸多相似之处,强调组员的参与、共识和任务的达成,更重的是强调自我了解和专业训练 交互模式又称互动模式或调节模式,强调在小组的协助过程中,有类似问题的成员聚在一起,相互协助发展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工作技巧 治疗模式也叫预防与康复模型,是以治疗个人作为小组工作的任务,同时提供个人的预防和康复的一种干预方式。 理论基础 小组社会工作三大基本模式的理论基础不尽相同。 1.社会目标模式:A.参与、意识提升和赋权。参与可激发个人的潜能,提升个人的意识。赋权及时过程也是结果,包括个人层面的赋权:发展一个更加积极的更有影响力的自我意识;社区层面的赋权:获得知识和理解,以便对个人周围的社会政治环境有一个更加具有批判性的理解;社会层面的赋权:获得更多的能力和资源,以实现个人和集体的目标。近年来一些针对弱势群体的小组,采用社会目标模式,贯穿了赋权理论。B.系统功能理论。根据系统功能理论强调的目的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认为小组是由不同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每个小组都是一个整体,小组每个成员都要发挥各自的功能,才能使小组功能最大化,带给成员真正的改变;小组必须建立总目标和过程目标;小组过程是一个动态化、情境化的过程。C.社会变迁理论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交互模式:A.系统理论,系统论中人与环境关系的论述。每一系统都有三个协助人生活的系统:非正式和自然系统,正式系统,社会系统。B.场域理论,场域理论汇总的行为环境论、生活空间论和此时此地的概念 C.镜中我、自我观念和符号互动论。 3.治疗模式:A.精神分析小组;B.阿德勒式小组;C.心理剧;D.行为治疗小组; E.玩型治疗小组; F.交流分析小组; G.案主中心的小组; H.理性情绪治疗小组; I.现实疗法小组。 运作目标 社会目标模式对各种弱势群体有很强的适用性,能够推动能力建设和应对市场压力。作为最早形成的小组工作模式之一,社会目标模式主要运用于社区发展的项目或领域。其注重的是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强调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扶贫”的非政府组织、村民自助组织、妇女手工艺制作

社会工作小组工作知识点汇总

社会工作-小组工作-知识点汇总

————————————————————————————————作者:————————————————————————————————日期:

小组工作整理 一、小组工作的定义 1.含义: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之一,他在社会工 作者的带领下,通过组员间的相互支持,充分互动和分享,激 发组员的能力和潜能,改善组员的态度、行为,提升他们的 社会功能性,解决个人、群体、社区和社会问题,促进个人、 小组和社区的成长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公平和公正发 展。 2.特点:①小组工作是由工作员和组员一起组成一个关系体 系,其中有多层次的互动; ②小组工作有明确的目标; ③小组工作既是过程,又是促进组员改变的方法和 手段; ④小组具有互助性。 二、小组工作的功能 1.康复。康复是指针对有问题的组员,帮助其在情绪、行 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过程。体现在 治疗性小组 2.能力建立。能力建立是指组员在小组中成长和发展的过 程, 是一种透过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意识和自信心, 而不 是治疗的过程。在组员的互动过程中, 协助组员学习、反思、提高和成长。 3.矫正。矫正是指协助违反社会秩序、道德规范或侵犯他人 利益的“问题”组员, 在小组工作中改变的过程。主要是 行为和价值观矫正 4.社会化。社会化是指协助组员学习社会规范和人际关系技 巧的过程。 5.预防。预防是对可能发生的困难做预测, 并提供人们所需 要的环境支援。小组的预防功能主要体现在小组的经验分 享和学习中。 6.社会运动。通过鼓励组员参加社会运动, 使个人学会领 导、服从、参与、决策等方法,并承担社会责任。 7.问题解决。协助组员做出决定并解决问题是小组工作的 主要功能之一。在小组过程中, 工作员协助组员发现自己的 问题,通过民主决策,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 8.社会价值。鼓励组员实现其社会价值。组员通过参加社会 行动和组员间的互相帮助, 三、小组工作的类型 按照组员的参与方式,组员的身份和小组工作的性质和目的 来确定小组类型 1.教育小组。以小组的方式帮助组员学习与自己的生活、工 作相关的新知识和技巧。 2.成长小组。小组最终的目的是帮助组员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情绪、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获得改变(成长) 3.治疗小组。通过小组互动,协助组员改变认知、情绪和行 为问题或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创伤后的问题。 4.支持小组。通过小组分享,组员了解他人的遭遇,逐渐产 生相似感,发展出组员的一致性,彼此相互支持。 5.社会化小组。目标是协助组员发展社会接受的行为和态度, 提高其社会适应力。 6.任务小组。小组有明确的任务(工作) 取向。 7.自助—互助小组,自愿性小组,为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而 走在一起。 8.意识提升小组。增强对自我、环境和社会的理解,提高行 动能力,促进改变。 9.社会行动小组。。这类小组工作的目的是利用小组资源,集结社会力量,达致社会改变, 维护小组组员或社区的整 体利益。 四、在1946年全美社会工作大会上,正式把小组工作作为社会 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 五、在学习小组工作的基本价值观过程中, 应该特别重视几个 方面: 1.互助。这种互助式的助人关系, 是导致个人改变的主要来 源,互助可以协助组员体会彼此共同关心的问题从而降低孤 独感。彼此互助,从其他组员经验中学习和成长; 2.尊重组员的权力和能力。小组工作过程中,要特别强 调和重视组员的能力, 相信组员有改变的能力和潜能, 这 是小组工作的核心和基本信念。同时,要尊重组员有选择 参与的权力和自由。 3.民主参与和决策。小组不仅可以发掘组员的潜能, 促进组 员成长, 还可以通过民主决策培养组员的民主参与精神。 4.赋权。小组工作者促进个人和小组的自治, 小组目标强 调个体组员的成长、权力的提升和社会变革。 5.高度的个别化。了解每位组员的独特性和特别的需求, 有 针对性地设计干预方案, 具体的目标要因人而异。 六、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1.三种基本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指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 小组的需要)、支配需要(指控制别人与被人控制的需要)、感情需要(爱别人或被爱的需要) 2.需要满足方式的相对继承性和连续性 童年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所形成的 行为适应方式,影响并决 定着个体在成人期对待他人的方式。三种需要早期满 足的情况和方式与个体后 来的行为方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3.基本人际取向(根据三种需要的相对强度和表达的主 动或被动性, 舒茨界定了六种基本人际关系取向。) ①主动包容型,即主动与他人来往、积极参与社会活 动的外向者。 ②被动包容型, 期待别人接纳自己, 孤独、退缩、易疏 离他人。 ③主动支配型,主动去支配他人,能运用权威、权力, 喜欢控制别人。 ④被动支配型, 期待别人来引导自己,乐于追随他人、 受人支配,表现出顺从、无争等特征。 ⑤主动感情型,对他人处处表示喜爱、友善、热心、 同情、亲密。 ⑥被动感情型,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密,本人则

常见的几种小组社会工作模式

1、社会目标模式(social goals model) 作为最早形成的小组工作模式之一,社会目标模式主要运用于社区发展的项目或领域。其注重的就是社会责任与社会变迁,强调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与社会行动的能力。 (1)理论基础 社会目标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社会学与系统论。系统论视人类社会、社区都就是一个一个的系统,每个系统内部的要素之间都就是耦合在一起的,并且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社会学关注的则就是社会与个人、群体与个人的关系,社会转型、社会变迁与社会行动。因此,小组工作的社会目标模式的假设前提在于,小组就是一个具有共同发展目标的共同体,组员与小组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的互动具有改变与发展的积极功能,通过小组的活动可以培养组员的社会责任、社会意识,提升她们的社会参与、社会行动与自我发展的能力。 (2)实施原则 总体而言,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工作,大都结合社区发展的一些项目或活动来举行,以谋求社区居民与整个社区的发展,强调小组组员之社会责任、社会参与与社会行动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小组工作实践中,自始自终都要强调与贯彻如下几点原则性的“工作意识”: ①致力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与社会责任。要瞧到,每个小组的组员都具有社会参与的动力与潜能;关键就是通过小组与组员、组员之间的互动来激发这种动力与潜能,从而提升其社会意识与

社会责任;特别关注与吸引弱势群体成员参加小组活动,特别关注提升弱势群体成员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与社会参与能力。 ②致力发展小组组员的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参与与社会行动的能力,特别就是她们建立与扩大社会资本、整合社会资源、参与与改变社会环境的能力。 ③致力通过小组领袖的培养,培育有利于社区各方面发展所需的领袖人物,提升她们推动社区与社会变迁的意识与能力,特别就是规划与执行社区发展项目、影响社会政策改变的能力。 ④致力小组工作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特别就是要针对社区的需求问题,吸引与选择合适的社区成员参加小组活动,并结合上述需求与问题,制定小组工作目标,设计活动项目。 (3)社工角色 社会目标模式将社会工作者视为富有影响力的人,负责培养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并希望借助其工作,在小组中孕育出一种新的价值体系。社会工作者凭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引导小组组员发生改变,并且组织、策划小组组员的集体行动,以达到影响社会变迁的效果。 2、治疗模式(remedial model) 作为小组工作的一个传统模式,治疗模式就是精神医学、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结合与运用,旨在治疗与解决个人的社会问题,改变个人的社会行为。 (1)理论基础 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最早源于精神医学与心理学,如行为修正理

社会工作 小组工作 知识点汇总

小组工作整理 一、小组工作的定义 1.含义: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之一,他在社会工 作者的带领下,通过组员间的相互支持,充分互动和分享, 激发组员的能力和潜能,改善组员的态度、行为,提升他 们的社会功能性,解决个人、群体、社区和社会问题,促 进个人、小组和社区的成长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公平 和公正发展。 2.特点:①小组工作是由工作员和组员一起组成一个关系体 系,其中有多层次的互动; ②小组工作有明确的目标; ③小组工作既是过程,又是促进组员改变的方法和手段; ④小组具有互助性。 二、小组工作的功能 1.康复。康复是指针对有问题的组员, 帮助其在情绪、行为、 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过程。体现在治疗 性小组 2.能力建立。能力建立是指组员在小组中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是一种透过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意识和自信心, 而不是治 疗的过程。在组员的互动过程中, 协助组员学习、反思、提 高和成长。 3.矫正。矫正是指协助违反社会秩序、道德规范或侵犯他人 利益的“问题”组员, 在小组工作中改变的过程。主要是 行为和价值观矫正 4.社会化。社会化是指协助组员学习社会规范和人际关系技 巧的过程。 5.预防。预防是对可能发生的困难做预测, 并提供人们所需 要的环境支援。小组的预防功能主要体现在小组的经验分 享和学习中。 6.社会运动。通过鼓励组员参加社会运动, 使个人学会领导、 服从、参与、决策等方法, 并承担社会责任。 7.问题解决。协助组员做出决定并解决问题是小组工作的主 要功能之一。在小组过程中, 工作员协助组员发现自己的问 题, 通过民主决策, 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 8.社会价值。鼓励组员实现其社会价值。组员通过参加社会 行动和组员间的互相帮助, 三、小组工作的类型 按照组员的参与方式,组员的身份和小组工作的性质和目 的来确定小组类型 1.教育小组。以小组的方式帮助组员学习与自己的生活、工 作相关的新知识和技巧。 2.成长小组。小组最终的目的是帮助组员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情绪、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获得改变( 成长) 3.治疗小组。通过小组互动,协助组员改变认知、情绪和行 为问题或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创伤后的问题。 4.支持小组。通过小组分享,组员了解他人的遭遇,逐渐产 生相似感,发展出组员的一致性,彼此相互支持。 5.社会化小组。目标是协助组员发展社会接受的行为和态度, 提高其社会适应力。 6.任务小组。小组有明确的任务( 工作) 取向。 7.自助—互助小组,自愿性小组,为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而 走在一起。 8.意识提升小组。增强对自我、环境和社会的理解,提高行 动能力,促进改变。 9.社会行动小组。。这类小组工作的目的是利用小组资源, 集结社会力量, 达致社会改变, 维护小组组员或社区的整 体利益。 四、在1946年全美社会工作大会上,正式把小组工作作为社会 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 五、在学习小组工作的基本价值观过程中, 应该特别重视几个 方面: 1.互助。这种互助式的助人关系, 是导致个人改变的主要来 源,互助可以协助组员体会彼此共同关心的问题从而降低孤 独感。彼此互助,从其他组员经验中学习和成长; 2.尊重组员的权力和能力。小组工作过程中, 要特别强调和 重视组员的能力, 相信组员有改变的能力和潜能, 这是小 组工作的核心和基本信念。同时, 要尊重组员有选择参与的 权力和自由。 3.民主参与和决策。小组不仅可以发掘组员的潜能, 促进组 员成长, 还可以通过民主决策培养组员的民主参与精神。 4.赋权。小组工作者促进个人和小组的自治, 小组目标强调 个体组员的成长、权力的提升和社会变革。 5.高度的个别化。了解每位组员的独特性和特别的需求, 有 针对性地设计干预方案, 具体的目标要因人而异。 六、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1.三种基本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指与人接触、交往、隶属 于小组的需要)、支配需要(指控制别人与被人控制的需要)、感情需要(爱别人或被爱的需要) 2.需要满足方式的相对继承性和连续性 童年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以及满足所形成的行为适 应方式, 影响并决 定着个体在成人期对待他人的方式。三种需要早期满足的情 况和方式与个体后 来的行为方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3.基本人际取向(根据三种需要的相对强度和表达的主动或 被动性, 舒茨界定了六种基本人际关系取向。) ①主动包容型, 即主动与他人来往、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外 向者。 ②被动包容型, 期待别人接纳自己, 孤独、退缩、易疏离他 人。 ③主动支配型, 主动去支配他人,能运用权威、权力, 喜欢控 制别人。 ④被动支配型, 期待别人来引导自己, 乐于追随他人、受人 支配, 表现出顺从、无争等特征。 ⑤主动感情型, 对他人处处表示喜爱、友善、热心、同情、 亲密。 ⑥被动感情型, 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密, 本人则往往显示 出冷淡、厌恶等情绪。 1

社会工作-小组工作-知识点汇总

社会工作-小组工作-知识点汇总

小组工作整理 一、小组工作的定义 1.含义: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之一,他在社会 工作者的带领下,通过组员间的相互支持,充分互动和分 享,激发组员的能力和潜能,改善组员的态度、行为,提 升他们的社会功能性,解决个人、群体、社区和社会问题,促进个人、小组和社区的成长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公 平和公正发展。 2.特点:①小组工作是由工作员和组员一起组成一个关系 体系,其中有多层次的互动; ②小组工作有明确的目标; ③小组工作既是过程,又是促进组员改变的方法和手 段; ④小组具有互助性。 二、小组工作的功能 1.康复。康复是指针对有问题的组员, 帮助其在情绪、行 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过程。体现在 治疗性小组 2.能力建立。能力建立是指组员在小组中成长和发展的过 程, 是一种透过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意识和自信心, 而不 是治疗的过程。在组员的互动过程中, 协助组员学习、反 思、提高和成长。 3.矫正。矫正是指协助违反社会秩序、道德规范或侵犯他 人利益的“问题”组员, 在小组工作中改变的过程。主要 是行为和价值观矫正 4.社会化。社会化是指协助组员学习社会规范和人际关系 技巧的过程。 5.预防。预防是对可能发生的困难做预测, 并提供人们所 需要的环境支援。小组的预防功能主要体现在小组的经验 分享和学习中。 6.社会运动。通过鼓励组员参加社会运动, 使个人学会领 导、服从、参与、决策等方法, 并承担社会责任。 7.问题解决。协助组员做出决定并解决问题是小组工作的 主要功能之一。在小组过程中, 工作员协助组员发现自己 的问题, 通过民主决策, 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 8.社会价值。鼓励组员实现其社会价值。组员通过参加社 会行动和组员间的互相帮助, 三、小组工作的类型 按照组员的参与方式,组员的身份和小组工作的性质和目 的来确定小组类型 1.教育小组。以小组的方式帮助组员学习与自己的生活、 工作相关的新知识和技巧。 2.成长小组。小组最终的目的是帮助组员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情绪、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获得改变( 成长) 3.治疗小组。通过小组互动,协助组员改变认知、情绪和 行为问题或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创伤后的问题。 4.支持小组。通过小组分享,组员了解他人的遭遇,逐渐 产生相似感,发展出组员的一致性,彼此相互支持。 5.社会化小组。目标是协助组员发展社会接受的行为和态 度,提高其社会适应力。 6.任务小组。小组有明确的任务( 工作) 取向。 7.自助—互助小组,自愿性小组,为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 而走在一起。 8.意识提升小组。增强对自我、环境和社会的理解,提高 行动能力,促进改变。 9.社会行动小组。。这类小组工作的目的是利用小组资源, 集结社会力量, 达致社会改变, 维护小组组员或社区的整 体利益。 四、在1946年全美社会工作大会上,正式把小组工作作为社会 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 五、在学习小组工作的基本价值观过程中, 应该特别重视几个 方面: 1.互助。这种互助式的助人关系, 是导致个人改变的主要 来源,互助可以协助组员体会彼此共同关心的问题从而降 低孤独感。彼此互助,从其他组员经验中学习和成长; 2.尊重组员的权力和能力。小组工作过程中, 要特别强调 和重视组员的能力, 相信组员有改变的能力和潜能, 这是 小组工作的核心和基本信念。同时, 要尊重组员有选择参 与的权力和自由。 3.民主参与和决策。小组不仅可以发掘组员的潜能, 促进 组员成长, 还可以通过民主决策培养组员的民主参与精 神。 4.赋权。小组工作者促进个人和小组的自治, 小组目标强 调个体组员的成长、权力的提升和社会变革。 5.高度的个别化。了解每位组员的独特性和特别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设计干预方案, 具体的目标要因人而异。 六、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1.三种基本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指与人接触、交往、隶 属于小组的需要)、支配需要(指控制别人与被人控制的需 要)、感情需要(爱别人或被爱的需要) 2.需要满足方式的相对继承性和连续性 童年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以及满足所形成的行 为适应方式, 影响并决 定着个体在成人期对待他人的方式。三种需要早期满 足的情况和方式与个体后 来的行为方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3.基本人际取向(根据三种需要的相对强度和表达的 主动或被动性, 舒茨界定了六种基本人际关系取向。) ①主动包容型, 即主动与他人来往、积极参与社会活 动的外向者。 ②被动包容型, 期待别人接纳自己, 孤独、退缩、易 疏离他人。 ③主动支配型, 主动去支配他人,能运用权威、权力, 喜欢控制别人。 ④被动支配型, 期待别人来引导自己, 乐于追随他 人、受人支配, 表现出顺从、无争等特征。 2

社会工作小组活动方案 社工小组活动方案

社会工作小组活动方案社工小组活动方案 社工小组就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也称为团体工作,如何设计社工小组的活动实施方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社工小组活动方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社工小组活动方案一 活动内容: 一,介绍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同时工作者做自我介绍;再由主持人介绍本次活动的安排与目标。最后分组。 目的:让组员与工作者认识 二,逢七拍手 1、从某一人开始顺时针报数,当报到七或七的倍数时,此人以拍手代替说话,也就就是拍手一下不能喊出数字,下一个人继续念下一个号码。 2、待大家熟悉规则后,就增加拍手的频率,除了七与七的倍数,只要有七的数字就要拍手,例如:17。甚至数字加起来就是七的倍数也要拍手,例如:34 大风吹 1、所有人围成一个圈,主持人站在圈中说:”大风吹”,旁人问:”吹什么?”,比如说:”吹穿红色衣服的人。”,那么穿红色衣服的人就必须离开位子从新寻找位子。没位子的人站在中间进行活动。 目的:活跃气氛,相互认识 三,由小组工作员把各小组成员带到活动地点,进行自我介绍,并介绍接下来的活动流程:五指山与解人结。 四,五指山 1、小组成员围坐成圈,每个组员发纸笔画上自己的手型,并依次从大拇指开始写下自己的兴趣、喜欢吃的东西、喜欢什么类型的人、星座、个性,在手掌写上自己的名字。 2、依次按照纸上的内容介绍自己,介绍时把纸放在身前。 3、工作员回收纸张,并从中抽取一张念出纸上组员的信息,让其她人猜出名字。 目的:促进组员进一步认识,加深对彼此的印象,并增强组员的团队意识 五,工作者带领组员分享感受,工作员介绍”解人结”活动的规则 六,解人结 1、组员围成一圈,伸出双手,随意于其她人相握,但注意每双手要握着不同的人。这便构成一根很紧的”人结”。 2、解结时,不能把手放开,只能透过其她方法如跨越、穿过等等。 3、经过一番努力,”人结”便可渐渐解开,直至解成一个或两三个小圈。 目的:增强组员的团结协作意识,建立合作关系 七,在工作员的引导下分享”解人结”活动的感受。然后为小组取名称,设计口号。工作员介绍接下来的主题活动 八,轰炸大队 1、分队比赛,五组分为五队,每队成员需要把15球吹好,并运到目的地,最后将其压破,一组队员回来后,另一组才能出发,直到所有气球都被压破比赛结束。 2、游戏中气球吹爆则作废,中途气球落地需回起点从新开始。 各组助手交叉进行监督,工作员计时。主持人控制游戏进程。 目的: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增强团队合作精神,让参与者发挥想象与创意,解决问题。社工小组活动方案二 创意活动名称: 随手转发微公益,社工理念正能量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成长小组计划书

小组策划书 “青少年成长”小组 一、背景资料 小组主题:“放飞青春梦想,自由自在成长” 小组对象:13—16岁的青少年学生(六年级——高一学生) 二、设计理念: 1、问题界定: 儿童青少年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多方面影响,在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青少年心理发育不健全、人格缺失、青少年犯罪、青少年吸毒等等。“少年强则中国强”,一个国家的未来的前途肩负在年轻一代人的肩上,所以合理的引导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让他们能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培养和塑造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极其必要的。另外13—16岁的青少年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青少年的特点是叛逆且极易受到朋辈的影响。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如今多为独生子女,因此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建立健康的朋辈互助小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需求评估: 青春期是一个敏感期,青少年的身体和思想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时期的个体更多的接受着来自学校和同辈群体的影响。对于13—16岁的青少年来说,进入埃里克森所定义的统一的角色与混乱阶段,他们在尝试回答这样的问题,即我是谁、我在社会上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自我意识便逐渐清晰。个体自主选择的价值观和目标决定了其持久的同一性,青少年期消极的价值观对其一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如果能有人给予正确的引导,提供适当的锻炼,将有助于他们建立积极的价值观和稳定的角色。 另外他们正处于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的升学时期。由于村中的家长的受教育程度都比较低,基本是初中以下,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多为责骂型,更容易导致孩子的叛逆。同辈群体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新的活动天地和适合他们心理

小组工作的理论模式

小组工作的理论和理论模式 一、小组工作的理论基础 1、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理论在小组中运用最多的是心理分析理论、心理分析理论的鼻祖佛洛伊德任务成年人的问题源于在儿童期未解决的心理冲突,这类冲突或许是儿童时期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抑或是经历了心理创伤、当个人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时,会用自卫的手法去处理冲突。 心理分析理论运用在小组工作时,主要以个人为工作焦点,而不是以小组整体为基础。通过小组实践,人们可以建立起他们处理个人关系的技巧、解决问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自信心。小组中的高凝聚力和提供给人的安全感,能够使成员更开放地表现自己的感情、思想和内心冲突,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改变行为模式和解决问题。 2、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的重点在于成员的个人行为而不是小组的行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主要有三种学习方法。 (1)传统条件反射理论。在传统方法中,行为是与刺激相联系的。社会工作者根据小组期望的目标,对小组成员提供某种得以引起行为发生变化的外部条件,引导他们的行为朝向小组目标所期待的方向发生转变。 (2)强化条件反射理论。这种学习方法立足于人的行为受行动的结果的的影响。如果某种行动的结果被加以肯定,人们就会坚持这种行为;而如果对某种行为的结果持否定的态度,这类行为就会被剥削。小组工作者用表达意见、赞赏等强化和鼓励积极的行为,就会影响小组成员的行为转变。 (3)社会学习理论。这种学习的理论任务行为是在对他人的行为观察和评价过程中习得的。当某个成员的某种行为受到表扬,其他成员会期待将来得到同样的表扬而学习这种行为。反之为了避免出现否定性的结果,小组成员在一定程度上就不会使用同样的行为。 3、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把小组看作是由不同的互动因素所组成的系统,。按照帕森斯所述,

社会工作小组计划书通用模板

小组计划书通用模板 计划书, 模板 处理亲最好用比较生活化的名字,“亲子小天地”(子关系的成长小 组) 活动时间:XXX 活动地点:XXX小组成员:XXX 工作者:XXX 工作原则:①开放:②平等③团结④尽情表达:⑤非评判:⑥保密:⑦尊重:⑧分享: 目的:增强成员的了解及互相之间的了解 提高成员人际交往 提高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作者角色:中介者 组员来源:招募成组或自组成组 成员守则:自己做决定保密尊重等 第一次活动:相识 目的:让成员和工作者相互认识,增进小组气氛(各小组都通用)A:工作者及义工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和角色。(10分钟)(自己规定) ? B:成员自我介绍,对小组的期望(10分钟) ? C:深化成员认识,游戏“棒打薄情郎”(所需物资:XX(20分钟) ? D:介绍小组目的及内容(5分钟) ? E:制订小组规范,。(10分钟) ? F:聚会的感受,工作者总结。 第二次活动:认识你自己 目的:促进成员深入了解,加强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引出小组主题,促进自我了解,明 确自我概念 A

B C 第三、四次活动:自由发挥了 目的:加深互相信任,互相协作,解决问题 第五次活动:自我提升 目的:重新认识自我,促进自我成长,自我把握,加强成员互相支持 A:信任跌倒 B:有机会表达对成员的看法,了解成员的真实感受,具有自我肯定的训练效果 C:我的感受是什么,分享感受 第六次活动:小组评估与告别 小组结束期 A:整个活动回顾,强化学习成果(20分钟) B:幸福在这里。成员互相祝福,增强应对环境的信心,工作者处理成员的分离情绪。 C:评估: 困难预测及应变处理:XXXXXXX 所需资源:人、财、物XXXX 工作日程:时间进度列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