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成因和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成因及对策
摘要:随着当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和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观念迅速变革,人们的心理承受着以往从未有过的超重负荷,心理困惑,心理不良甚至失常者逐渐增多,而心理问题在青少年中尤为突出。本文从当前的时代背景出发,指出了青少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各方面原因,接着一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只有形成正确的、科学的认识,大力开展师资培训,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以整体教育网络,才能有利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对策
什么是心理健康呢?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具体表现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或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除此之外,人们还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解释。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与绝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是正常的,无心理疾病;二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能有效的富有建设性的完善个人生活。基于以上观点,我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当代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且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
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中小学生健康问题的现状
据前些年对几个大城市在校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为13%,初中生为15%,高中生为19%,大学生为25%;江苏、浙江两省对1095名中小学生的调查表明: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检出率为16.53%;1989年对杭州地区7所大中学校2961名学生的调查结果,发现有16.79%的大中学生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初中生为13.76%,高中生为18.79%;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994年所做的调查表明:1414名中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率为26.17%。[1]
(一)学生的不良行为
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等等,是中小学生常常出现的一些心理异常行为,而厌学则是中小学生学习问题中最普遍、最具危害性的问题。厌学有多种表现,例如,学习动机不强烈,学习兴趣弱,学习态度不端正,迟到、早退,上课不专心,作业马虎,无故缺课,顶撞老师等,其中的极端性表现就是逃学,厌学情绪和逃学行为近几年日益严重。据调查,某大城市初中生有厌学情绪者达1/3,某中等城市约有24%的中小学有厌学心理和表现,逃学的高峰年龄为14—16岁,这个时期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正经历着一个“充满危机”的阶段。
[2]
(二)学生的性格方面的不良倾向
1.小学儿童的性格发展的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任性、固执、不能自我控制
由于家庭的过分溺爱和娇宠,会使得儿童很容易形成任性的性格表现,做事固执己见,要求即时满足他的需要,稍有不满,便会大吵大闹,大发脾气,这样的儿童一般要通过强化教育和培养自我控制能力两方面结合进行矫正。
(2)孤僻、冷漠、自卑
造成这样的个性特点,既有儿童自身内在的生理、心理原因,一般也会有相应的外部原因,比如,儿童具有一些生理上的缺陷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或者儿童的气质类型属于内向,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儿童就会不愿与人交往,形成孤僻的性格。
2.中学生性格发展容易出现的不良倾向
(1)自我意识障碍
中学生的内心世界日益复杂,对许多事情开始关注,但是,最为关注的还是“自我”。“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弗洛伊德认为,作为无意识结构部分的本我,不能直接的接触现实世界。为了促进个体与现实世界的交互作用,必须通过自我。儿童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步学会了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如果人在人格结构中能自我支配行动,思考过去的经验,计划未来的行动,这种合理的思维方式,弗洛伊德称为“二级过程思维”。他们经常关心自己的性格是什么样的,自己的兴趣和志向是什么,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自己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现在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等等。他们对自己感到困惑,觉得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对别人的批评非常敏感。只要稍微被批评,就反应强烈,感到非常难过。部分中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缺乏信心,不愿也不敢与人交往,这样就得不到同伴和教师的反馈信息,自身的优点和长处也难以被别人发现,从而更加缺乏正向积极的反馈信息,导致自信心的进一步下降,形成恶性
循环。
(2)不良性心理和性倾向
随着日益增长的性兴趣和性愿望,如何适应文化道德的要求,是中学生性心理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班杜拉认为,儿童常常通过观察学习两性的行动,只是因为在社会强化的情况下,他们通常所从事的仅仅是适合他们自己的性的行为。有这种社会强化影响观察过程本身。一是性别角色统一的问题。每个中学生的生理性别是早就决定了的,但在行为方式和心理上,社会文化对不同性别产生不同的要求,形成各自的性别角色,这种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角色的统一是个性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二是形成对性行为和性心理的正确认识的问题。随着性心理的成熟,一些中学生不可避免的出现手淫、早恋等现象。由于性意识的觉醒,部分中学生为了消解性欲望而采用手行为,形成习惯,这种行为的不良影响更多地是体现在心理上,长期的手淫使中学生感到羞愧,形成罪恶感。也有的中学生过早的与异性产生感情,出现早恋,这些就其本身来说,都有其自然性,但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影响下,会对中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导致中学生不良的性心理和性倾向。
(三)中小学生学习心理障碍
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心理活动受阻塞,心理调节和适应机制不良,从而导致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和行为倾向。由于不同学生受挫折后引发的反应不同,于是就形成了不同的学习心理障碍。
(1)焦虑心理
表现为动机强度过高,急于取得理想的学业成绩,形成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的矛盾冲突,常处于忧虑紧张、烦躁不安的情绪状态,或造成精神压抑。某重点学校初三的20学习成绩优秀者中,就有五、六名在初三后期变得发展迟钝,连解决最简单的问题也困难,这是求胜心切,欲速则不达的焦躁情绪导致的后果。[2]
(2)依赖心理